多管齐下整治 酒店不实宣传
作者:汪昌莲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5-04-16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多地网友在线上预订酒店时遭遇“照骗”事件:有人花千元预订海景房,入住时发现原来网上照片竟全是渲染图;预订大床房,进门发现“这床还没我家沙发大”;有消费者要求退房竟被索要违约金。
如今,很多人出行时习惯在线上预订酒店,因此也越来越依赖网络平台上的图片和评价来选择酒店。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利用过度美化的图片进行虚假宣传,实际环境与图片严重不符,形成“照骗”现象。有的消费者满怀期待抵达预订的酒店,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视觉骗局。房间狭小、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与网上精美的图片大相径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信息,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然而,部分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不惜铤而走险,进行欺诈性宣传。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平台作为信息发布的载体,有义务对商家的宣传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绝不能为了追求流量和利润,对虚假宣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出现问题后推诿责任。商家则应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如实展示酒店环境,避免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酒店时多方比较。同时,注意留存关键证据,如预订记录、沟通截图和入住照片等,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权。
针对酒店“照骗”问题,相关责任方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惩戒措施。应加大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规商家进行重罚,将其列入失信企业名单公示于众。平台应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及时响应和处理,并对失信商家采取下架、封号等措施。此外,还应建立消费者评价和反馈系统,让真实的用户体验成为酒店信誉的重要参考。
总之,酒店“照骗”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影响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严格的失信惩戒措施,让失信者付出代价,才能警示商家诚信经营,共同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