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

  • 男子网恋四天被骗近五万元女友竟是男儿身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侦破一起“网恋”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并为受害人追回全部被骗钱财。

    网络邂逅“美女”

    6月17日凌晨,南京市六合区市民章先生在某网络社交软件上,结识了一名漂亮的大学生“秀秀”。“秀秀”的网络社交账号里发布有多个视频,显示自己是名“抗癌女孩”。在一番交流后,章先生发现对方不仅“相貌不俗”,而且“温柔多情”,章先生便萌生了追求“秀秀”的想法,几番交流过后,双方便通过网络确立了恋爱关系。

    正式确立关系后,“秀秀”经常和章先生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二人甚至在网络上以“夫妻”相称。甜蜜的恋爱开始没多久,章先生便频繁收到“秀秀”发来的各种“求助”信息,包括索要手术费、住院费、打疫苗费等。而“秀秀”的“医院护工”每天也会向章先生报备“秀秀”情况,细致到每日三餐吃的什么,并不时提醒章先生缴纳“护工费”。

    对此,章先生也没有犹豫,多次转账帮其渡过难关,甚至在自己没钱时,托人将自己的金项链卖掉换钱给“秀秀”治病。期间,“秀秀”还要求章先生发送100个红包以示爱意,承诺等病好了大学一毕业就和章先生结婚生子,甚至规划两人美好的未来。

    然而,令章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缺钱”的理由似乎无穷无尽,从一开始的几十元,到后来的成百上千元。短短几天,章先生先后给“秀秀”转账近5万元。期间,章先生多次提出想与“秀秀”见面,但均被其以各种理由拒绝。面对对方频繁“求助”且拒绝见面的异常情况,章先生逐渐产生怀疑,直到突然想起此前在街上看到民警宣传的反诈案例,感觉和自己遭遇挺像,这时候才怀疑被骗。6月21日上午,章先生匆匆赶到六合分局龙池派出所报警求助。

    寻找蛛丝马迹

    接到报案后,六合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期间,专案组民警会同反诈民警,对受害人提供的自己与犯罪嫌疑人交流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调查中,办案民警还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使用了多重虚假身份和信息,且在调查受害人转账汇款的资金流向时,发现资金在多个账户间频繁流转,这给警方的侦查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对此,专案组民警通过大量的数据筛查和比对,逐步排除干扰信息。结合受害人提供的聊天细节,对犯罪嫌疑人的语言习惯、行为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不断筛选各种线索,终于在海量信息中找到了关键突破点,成功锁定了“秀秀”的真实身份,确定对方是无业的年轻男子钟某。

    通过进一步的侦查,专案组民警全面掌握了相关情况,犯罪嫌疑人在社交媒体上使用他人美照冒充未婚女性,迷惑受害人,并为自己打造“抗癌女孩”坚强开朗的网络虚假人设,独自一人饰演“抗癌女孩”及“医院护工”两个角色,在与受害人确定恋爱关系后,不时卖惨装可怜,编造各种理由进行诈骗。

    追回被骗资金

    7月中旬,在明确犯罪嫌疑人身份后,专案组民警立即赶往山东省潍坊市展开收网行动。7月16日20时许,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专案组民警将犯罪嫌疑人钟某抓获,查获作案工具若干,受害人被骗的资金46618.2元悉数追回。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钟某承认了其在网络上虚构年轻女子身份,以网恋为手段诈骗章先生钱财的犯罪事实。目前,犯罪嫌疑人钟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南京警方表示,将继续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压严打态势,持续组织专项行动,坚决将反诈工作进行到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2024-08-08
  • 诈骗新模式,警方紧急预警!女子不到一个月被骗1900多万

    8月6日,杭州上城区反诈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是“线上诈骗+线下取钱”诈骗新模式的紧急预警。

    内容显示,近日,杭州市上城区发生了多起大额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骗子均要求受害人直接购买黄金或取出现金,再派人员直接上门全部取走,进而快速转移诈骗所得资金。

    其中有老套路“冒充军人交友”和“冒充公检法诈骗”,又有新套路“要求受害人直接购买黄金或取出现金”线下转移。


    单身女性宋某就因这个套路,网恋后投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被骗1900万元。










    单身女性宋某于7月中旬在社交平台上结识主动搭讪的王某。王某自称为部队现役军官,双方随后发展为恋人关系后王某称有稳赚不赔的内部投资平台,因工作原因让宋某代为操作平台账户。宋某按照指令操作发现盈利可观,在王某的怂恿下也注册账号开始投资。宋某首次充值投资50万便小有盈利,开始不断加大投资,王某又称通过购买黄金交给平台指定上门收取人员的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返利,宋某于是多次购买价值人民币1850万余元的黄金,均直接交给上门到其家中收取的陌生男子。直到8月2日宋某因无法提现才发现被骗,共计损失1900余万元。

    警方提醒:

    1、不要轻信网上陌生人的投资建议;不要轻信不劳而获的高额返利;凡是网络交友诱导投资的,都是诈骗。

    2、“公检法”机关不会网上办案,不会采取电话、微信及视频通话等远程方式进行讯问、取证,更不会让你直接转账、取现。

    3、凡是要求网上购买黄金、虚拟币或将金条、现金当面交付给“第三人”进行“投资入金”和缴纳“保证金”的,都是非正常交易,诈骗风险巨大。

    4、当前银行普遍加大了异常交易系统建设,有效挤压了通过转账方式收取诈骗资金的空间,请广大居民朋友务必提高警惕,严防“线上诈骗+线下取钱”最新诈骗模式。

    2024-08-07
  • 切勿踩红线!5起泄密典型案例!

    保密工作维系着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一个公民、每一名党员、每一位干部职工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泄密隐患就在我们身边。对于以下案例,各位党员干部要从案例中汲取教训,不断加强自身保密意识,筑牢保密安全防线。

    典型案例

    1

    违规用手机拍摄、微信

    传递涉密文件

    杭州市某局办公室一级调研员李某某违规将1份秘密级文件交给借调人员朱某某,用以文稿起草中参考。朱某某违规用手机拍摄其中2页,并存储在手机中。同年底,朱某某将文件图片发至单位微信工作群,供其他同事参阅,造成泄密。

    案件发生后,朱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李某某受到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处理。

    2

    违规用手机拍摄、微信

    传递内部文件

    某区工作人员施某某看到同一办公室收文人员接收到上级党委1份内部文件后,用手机拍摄该文件,通过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某银行工作人员何某,何某接收到图片后,将文件编号截去,通过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某公司职员徐某某,徐某某又将该图片发送至同学微信群,从而引发该内部文件在网上大范围扩散、炒作,给相关工作造成极大被动。

    案件发生后,施某某、何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徐某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其他相关人员也受到了处分。

    3

    非法扫描上传秘密级文件资料

    某省属高校下属机构工作人员莫某某到省外出差期间,违规复印涉密合同。回校后,莫某某将2份涉密合同复印件等材料交给某学院教师汤某某,汤某某让学生用手机APP扫描该涉密合同复印件,并存储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中。此后,汤某某、莫某某与该校其他人员、省外某公司人员之间多次通过微信转发含有该涉密合同的PDF文档。

    案件发生后,汤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莫某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其他4名相关人员受到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等处理。

    4

    节假日用微信转发涉密文件

    某银行工作人员刘某某前往上级部门领取了1份秘密级文件。该行领导林某考虑到春节后马上要报送材料,便要求刘某某将该涉密文件拍照以微信方式发给她。林某收到文件后,又要求刘某某将涉密文件微信发给同事尤某某。此后,尤某某将该涉密文件图片通过微信传至平板电脑,为向朋友表明自己加班无法赴约聚餐,尤某某将该涉密文件其中一页发至好友微信群。事后,尤某某受到政务记过处分,林某、刘某某受到警告处分,该银行在全市被通报批评。

    5

    在微信群里传达工作秘密

    省属某高校从OA办公系统接收了1份上级下发的文件,文件标注属于工作秘密。此后,该校高某某、陶某先后通过学校OA办公系统转发文件,杨某某收文后,未注意到文件附件中有关保密要求,擅自将文件发至微信工作群进行传达部署。事后,杨某某、陶某、高某某等分别受到诫勉、责令检查和谈话提醒等处理。

    小编说保密:

    保守机密是党的生命。保守党和国家秘密,是每名党员的共同责任。这5起泄密典型案例,也在警示着我们:国家工作人员及全体公民要安全使用手机等电子通信设备,严禁在微信聊天、微信群、朋友圈及其他社交媒体上传输、发布涉密敏感信息,严禁使用手机应用、微信小程序等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进行拍照、录音、录像或者图文语音识别,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2024-08-06
  • 又是刷单!济南公安通报:一男子被骗520000元

    天是蓝的,水是深的






    这些人的话没一句是真的







    真的!!







    王先生在上网时







    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广告







    可以赚点小钱的那种







    在尝到一点甜头之后







    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结果真是应了那句话







    乌鸡土鸡大公鸡







    听说转账就挂机







    济南市民王先生从事货运工作







    今年上半年他在手机上







    无意间点开了个陌生链接







    花花绿绿的广告页面







    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







    “帮我刷单,给您返利”







    “报酬日计,当场结算”







    “不怕你不信,就怕你不来”







    动了心的王先生







    马上与客服联系







    先买了几千元的任务包







    完成刷单后







    很快获得200元报酬







    这还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王先生确信







    自己发现了个赚外快的好门路







    立即向客服表示







    要再完成几笔大的任务单







    随后他转账数万元







    完成了刷单任务







    但,这次的报酬到账却遇阻了







    ……







    “超过千元的报酬







    都要经公司审核后发放







    时间会有延迟”







    客服解释道:







    “只要继续刷单







    报酬就会越来越多、稳赚不赔!”







    王先生不疑有他







    在接下来大概十天的时间里







    先后五次汇款







    共计520000元







    当最后一笔钱转过去







    客服要求再增加投入时







    他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一再催促对方







    按照约定先返还刷单的报酬







    但此时







    客服态度却来了个大!变!化!







    再没了之前的热情







    随后直接把王先生拉黑了







    恍然大明白的王先生







    情急之下来到







    市中公安分局十六里河派出所







    民警确认其遭遇电信诈骗







    迅速开展止付和研判工作







    当发现其中一笔14万元的资金







    通过上海某金融公司进行转移时







    民警立即启动止付拦截







    在民警的不断协调下







    近期这笔资金将返还给王先生







    对于这个结果







    王先生说:







    “当我知道遇到骗子时,







    真是心都凉了,







    心想钱肯定全打水漂了,







    没想到能挽回这么多钱。






    再也不信














    刷单就能返利的鬼话了!”







    反诈工作不仅需要公安机关







    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提高警惕







    不要轻信任何低投入高回报的谎言







    捂紧自个的钱袋子







    切不可让血汗钱肥了骗子的腰包







    转自丨济南公安

    2024-08-05
  • 巴彦淖尔警方连破7起非法猎捕野生蝎子案!10万余只野生蝎子回归大自然

    非法狩猎野生动物






    没有如果







    只有后果







    最终结果就是自食苦果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







    巴彦淖尔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







    紧盯涉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一体推进“昆仑2024”







    “生态安全屏障守护”专项行动







    近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警方连续破获7起非法猎捕野生蝎子案,现场查获野生蝎子10万余只。













    入夏以来







    乌拉特前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







    周密部署缜密侦查







    一举破获7起非法猎捕野生蝎子案







    查获非法收购野生蝎子窝点2处







    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







    查获捕蝎作案工具10余套







    目前







    7名犯罪嫌疑人







    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悉







    蝎子三年一代







    一年只繁殖一次







    每年6月到9月底为繁殖期







    这期间内若被大规模捕捉







    会使其数量锐减







    生物链断裂







    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







    给农牧业的安全生产带来重要影响







    为全力维护生态安全







    7月22日







    乌拉特前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







    联合林草等相关部门







    在充分考察放生环境后







    将查获的10万余只野生蝎子







    全部放归大自然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改善自然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保持生物多样性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警方提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使用夜间照明等方式猎捕野生蝎子,违反规定者,将处猎获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获得猎获物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之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024-08-05
  • 查处赌博案件时抓获潜逃18年的命案在逃嫌疑人

    7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红山分局昭乌达路派出所查处一起赌博案件时,成功抓获一名潜逃18年的外省命案在逃嫌疑人。

    时间回溯到2006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一建筑工地内,闫某某因“哥们义气”伙同三人围殴谢某某,案发当日,闫某某仓皇逃离当地,几天后听说谢某某医治无效身亡的消息,闫某某便切断同亲友的联系,此后辗转多地,以逃避公安机关打击。

    当地警方在案发后对闫某某上网追逃,受限于当时侦查条件等客观因素,案件侦办未能取得突破。

    7月29日下午16时许,昭乌达路派出所摸排到赌博线索,组织警力前往处置。

    “眼神躲闪,显而易见的紧张。”民警在登记参赌人员信息过程中,一名自称“葛某宇”的男子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没有身份证,号码不记得,老家是安徽太和县的,再三盘问之下,男子只说自己13岁便离家出走跟家人已经断绝关系,人口户籍信息显示,葛某宇的户籍信息已经被注销,可疑程度不断升级,民警怀疑其涉嫌重大刑事案件。

    经过近24小时的研判、核查,在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最终确认了该男子真实身份为闫某某,18年前因涉嫌命案潜逃至今。

    在多项证据和心理攻势下,闫某某最终交代了参与命案的犯罪事实。


    目前,犯罪嫌疑人闫某某已被临时羁押于红山区看守所,移交工作正有序开展。

    2024-08-02
  • 罗某池(56岁)被刑拘,罗某尧(62岁)暂无生命危险!

    7月31日,据广东阳春公安通报:7月29日7时52分许,合水镇发生一起因邻里土地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致2人死亡1人受伤。接报后,警方立即前往处置,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送医救治,全力抓捕犯罪嫌疑人。


    目前,犯罪嫌疑人罗某池(男,56岁,阳春市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受伤人员罗某尧(男,62岁,阳春市人)经救治暂无生命危险,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7月31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合水镇潭震一村民处了解到,事发时嫌疑人罗某池开车撞向一名老人及其两名孙子,罗某池是爷孙三人的邻居。事发时老人送两个孙子去上课,在途中遭罗某池故意冲撞。两个孙子当场遇难,老人被送去医院抢救。

    31日中午,两个小孩的舅舅肖先生联系上潇湘晨报记者。肖先生提到,罗某池在撞人后还进行了补刀,三人身上都有刀伤。小孩一个四岁,一个五岁,都当场去世,其双亲目前状态崩溃。

    小孩的母亲肖女士向潇湘晨报记者补充道,在2024年2月4日,罗某池就已经表现出行凶倾向。她说自己当天不在家,但听公公描述了事发情况。“我家公(公公)当时去倒垃圾,回途中看到罗某池从家里提了一把一米多长的刀冲出来就对着他砍,家公下意识挡了一下,退了几步坐到地上。罗某池还想再砍,刚好被邻居发现并进行了制止,没有伤及性命。”

    肖女士称,当时公公被吓到,到次日(2月5日)才想到报警,但后续并未了解到罗某池上述行为的意图或诱因;罗某池就住她家隔壁,中间隔了一条出入的小公路。

    肖先生表示,两家人之间此前存在过土地纠纷,但2月和此次罗某池行凶前,双方没有过冲突。

    综合:阳春公安、潇湘晨报

    2024-08-01
  • 内蒙古一男子入室盗窃,竟直接搬走了保险柜!内有黄金首饰、奢侈品项链等

    家中保险柜不翼而飞

    房屋门窗完好无损?

    近日,经过大量线索梳理

    赤峰市红山区公安分局

    抓获一名入室盗窃嫌疑人


    涉案价值约20余万元














    7月26日,红山区公安分局接到入室盗窃警情,受害人家中的保险柜被盗,保险箱内有黄金首饰、奢侈品项链若干,总价值约20余万元。

    串并案件,细小划痕打开缺口

    门窗没有暴力入侵的痕迹,屋内没有被翻动的凌乱,以至受害人未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报警。

    受害人居住的一楼处于小区监控盲区,未捕捉到有价值的画面,而现场周边的痕迹也大都被前日的一场降雨冲刷,让勘验难度成倍增加。

    案件侦查陷入僵局之时,民警发现窗框一处微小的撬动划痕,以及旁边栏杆处的踩踏痕迹,确定了嫌疑人系扒窗入室。

    由窗入室、专挑一楼住户下手、专门盗取贵重物品,相似的作案手法和盗窃目标,民警经逐案调查及进一步串并分析后,将7月22日的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的嫌疑人与本案嫌疑人锁定为同一人。

    异常行为,可疑男子冒雨骑行

    围绕发案地点,民警对多个视频资料逐一分析,一名男子进入了民警视线。


    7月25日14时许,该男子先是身穿迷彩雨衣,头戴白色头盔在小区中步行;再次在监控中出现时,便已脱下雨衣露出白色半袖,骑着电动车在大雨中穿梭。










    雨天,明明有雨衣,却要冒雨骑行……这一异常举动,使得民警更加坚定了之前的判断。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和逃遁路线逐渐清晰,其身份也在大量细致的工作中逐渐显现出来。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帮助下,民警一路追踪,于当晚20时许将犯罪嫌疑人田某某抓获。

    心起邪念,入室盗窃两度得手

    大量的证据面前,田某某交代了整个犯罪过程。

    今年年初,田某某开始萌生想靠旁门左道赚钱的想法。

    田某某在闲逛时发现,因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一楼住户外出时都不关窗户,仅用一层薄薄的纱窗作为阻隔。于是,他将作案目标锁定在这些不关窗户的一楼上面,趁房主不在家之时,田某某使用螺丝刀撬开纱窗进入屋内行窃,离开时还不忘将现场恢复原样。


    7月22日,田某某第一次实施入室盗窃,盗得金银首饰价值2万余元。有了前一次的“成功”经验,田某某很快再次作案,见受害人家中保险柜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干脆直接将保险柜搬走后撬开。











    目前,犯罪嫌疑人因盗窃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涉案财物已被悉数追回,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024-07-31
  • 195名农民工拿回588万元工资

    195名农民工拿回588万元工资






    黑龙江同江:府检联动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


    “感谢检察官的帮助,我们195人的血汗钱要回来了,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近日,农民工夏某紧紧握着黑龙江省同江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秦炜的手,感慨一路讨薪的曲折。秦炜轻声安慰着他,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半年前。

    今年春节前夕,秦炜和办案组成员、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在哈尔滨市办结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回程途中,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接到一通电话,称有195名农民工被拖欠了588万元薪酬。

    原来,2023年3月起,某建筑劳务公司在同江市承包某公馆建设项目。这次前来反映问题的夏某和其他194名农民工一起在该项目中从事力工、瓦工、架子工等工作。夏某等人没有与该建筑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仅口头约定了工程单价和总体施工面积。临近春节,该公司只给工人们结算了部分工资。

    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向秦炜介绍了案件主要情况,秦炜第一时间向同江市检察院检察长汇报,得到该院领导的支持。依据同江市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签订的《同江市五部门联合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工作意见》,同江市人社部门将案件线索移送到同江市检察院,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也向该院提交了支持起诉申请。

    秦炜与办案组成员讨论后,决定开辟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快速受理夏某等人的支持起诉申请。随后,办案组成员与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一同找到某建筑劳务公司核实该项目的用工和工资发放情况。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并不想拖欠工人工资,只是短期内缺少资金,等划拨钱款到账后,会立即给工人们结算剩余工资。

    为促进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同江市检察院和人社部门深化府检联动。经过不懈努力,今年2月8日,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夏某等195名农民工共计拿到300万元劳务报酬。

    此后,办案检察官继续紧盯剩余未支付工资的给付进度。因某建筑劳务公司迟迟未支付剩余的288万元工资,3月6日,该院发出支持起诉书。同时,考虑到案涉建设工程是当地招商引资项目,为妥善化解农民工与企业矛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江市检察院结合“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与人社局、法院、司法局商讨后,决定采用“支持起诉+司法调解”的方式,找准解决矛盾纠纷切入点,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有效平衡农民工权益保障和经济发展。


    经过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夏某等人表示愿意给某建筑劳务公司一定的时间筹集资金,双方约定在6月前结清全部工资。5月底,某建筑劳务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拖欠农民工的288万元。随后,法院对该案作了结案处理。

    2024-07-29
  • 男子尾随杀害女子及家属共5人后自杀,四川筠连警方:在外省务工经商期间产生感情纠葛

    7月26日,四川宜宾筠连县公安发布警情通报:

    7月23日10时52分,我局接到报警,某小区一住宅房内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经查,犯罪嫌疑人谢某成(男,38岁)与詹某容(女,44岁)在外省务工经商期间产生感情纠葛,于7月21日23时许尾随返乡的詹某容潜入筠连县,于7月23日7时许将詹某容及其家属4人杀死在家中后自杀身亡。


    目前,案件侦破工作和相关善后工作正有序开展。为充分尊重死者及其家属,请广大网友勿信谣勿传谣,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潇湘晨报此前报道:

    四川筠连县一小区发生命案,售楼部人员称保洁发现楼道血迹报警,物业:嫌犯是外来人员

    7月23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与四川宜宾筠连县筠连镇国际社区小区相关的视频下方,有多条评论,指称该小区疑似发生命案。

    记者随后从国际社区售楼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涉事楼栋楼层目前已经封锁,“说是保洁搞卫生的时候,发现楼道等地方有血,然后报警的。”

    潇湘晨报记者也就此事致电国际社区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称此事不便透露,“等警方侦破后会发布正式通知的。”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行凶者不是小区里的人。

    筠连县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出了人命,已经被装走了。”但是详情需询问警方。

    潇湘晨报记者随后就此事致电筠连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此案详情不便告知,“可以说的时候,我们会以筠连县公安局的名义发布通报的。”

    2024-07-26
  • 乌海斩断跨省吸贩毒链条

    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分局成功斩断一条跨省贩毒吸毒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及违法行为人50余名。


    今年3月,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分局巴音陶亥派出所查获一名吸毒人员,按照“打团伙、挖毒源、摧网络、全链条”打击的思路,民警对该男子进行讯问,确定兜售毒品安钠咖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并锁定为张某提供毒品的上线刘某。经过为期3个月的侦查,专案组理清这一贩毒链条的组织架构人员,在掌握大量证据后将张某、刘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查获毒品半成品咖啡因粉2500余克、涉毒资金8万余元。经讯问,6名犯罪嫌疑人对吸食、贩卖、藏匿毒品安钠咖和洗钱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同时,专案组对张某下线吸毒人员进行全链条打击,目前,已行政处罚吸毒人员50余人。

    2024-07-25
  • 民警千里奔袭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

    近日,锡林浩特铁路公安处民警辗转内蒙古、云南、山东等省份,先后前往昆明、潍坊等地,行程4000余公里,成功将以招募“手机口”中介为由,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涉案银行卡两张、手机5部、金项链一条、金戒指一枚、金表一块、现金89700元。

    这起案件还要追溯到今年6月1日。当日20时26分,锡林浩特车站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赵某报警称:5月31日14时~6月1日13时间,他被“钟山基办”手机APP客服以办理健康管理师证退费业务需充值为由诈骗351400元。锡林浩特铁路公安处迅速成立专案组,通过分析、循线拓查,逐步梳理发现一个主要涉及山东省潍坊市、云南省昆明市等地的电信诈骗团伙。在当地警方配合下,锡林浩特铁路民警于7月10日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当场扣押银行卡一张、手机两部。


    据张某交代,2023年10月以来,使用纸飞机等境外聊天软件,通过招募“手机口”中介、联系电信网络诈骗上线等方式从事网络诈骗,获利约15万元,其中包含1万U币。按照张某供述,民警于7月16日将其同伙王某抓获,当场扣押涉案现金89700元,手机3部、银行卡一张。经查,2024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纸飞机等境外聊天软件,以“手机口”中介的身份帮助张某联系下线、对接上线等方式从事网络诈骗活动,获利10万余元。目前张某、王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2024-07-24

  • 首 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