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中国春季沙尘天气减至年均9.2次

    记者从近日举办的“国际防治沙尘暴日”研讨会上获悉,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2010年的年均17次减少到近10年的年均9.2次。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土地沙化程度持续减轻,重度和极重度比重由2004年的74.1%下降到2019年的62.3%。


    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在华建立国际培训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加强对亚非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与项目支持,定期举办荒漠化防治管理和技术培训。先后举办9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向世界分享荒漠化防治技术和经验,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07-18
  • 内蒙古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高质量发展

    从逐绿前行到因绿而兴






    内蒙古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高质量发展


    夏日,满洲里市二卡国家湿地公园风光旖旎,成群的鸟儿欢闹嬉戏,珍稀野生动物出没。二卡国家湿地公园特大桥宛若一道彩虹,飞架在这片湿地上。

    为了不“惊扰”这片珍贵湿地,自治区有关部门在修建公路时,将原本以路基为主“穿越”湿地的设计方案,调整为以桥梁为主“跨越”湿地,为此多花了近10亿元。

    路与桥的抉择,体现的是内蒙古坚决把生态环境挺在前面的决心,折射的是发展理念的变化。

    过去多年,这样的抉择和变化在内蒙古比比皆是。大兴安岭“挂斧停锯”,广袤草原“带薪休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全区87%的面积划入限制开发区域,50%以上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从源头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

    一系列政策法规提供坚强保障。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乌海市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一系列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修订,涵盖森林草原、沙漠沙地、湿地等各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一场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攻坚、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还百姓以天朗气清。

    一河之长、一林之长以“制”促“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1.64万名河湖长、近3万名林长上岗履职,实现山有人管、绿有人护、水有人治、责有人担。

    一次专项行动解决突出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恢复草原林地植被面积94.83万亩。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销号式、问责式整改。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真正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内蒙古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内蒙古的绿水青山里,蕴藏着一本长远账。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全领域转型。内蒙古持续在增绿、治沙、转型、减排四个方面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项目盲目扩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呼伦湖、乌梁素海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草原明珠”熠熠生辉。

    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民参与。鼓励企业、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治理,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形式,推动广大农牧民真正成为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从局部重点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从政府投入为主到全民参与,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十年来,全区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都居全国首位,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实现了由“黑”到“绿”的华丽变身。2021年至2023年,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5%,绿色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2024年5月10日,应用于“十四冬”碳中和的5000吨包头林草数字碳票正式完成捐赠和注销流程,这是内蒙古地方碳汇产品首次成功应用于全国性大型活动碳中和。

    2023年6月,包头市以固阳县国营林场2.2万亩林子为开发对象,开发出首笔15万吨数字碳票,成为内蒙古首个地方碳汇产品。目前,这笔数字碳票已有32家区内外企业认购,用于抵消其在办公、会议、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

    一张小小碳票,把绿水青山变为“有价”的商品,成为内蒙古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成功探索。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内蒙古以改革之力,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

    向沙漠要效益。巴彦淖尔、阿拉善、鄂尔多斯等地发展肉苁蓉等特色沙产业,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兴业。2023年,阿拉善林沙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向森林草原要食物。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等地做活“绿文章”,积极构建以林下经济、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2023年,内蒙古林草产业年总产值达800多亿元,正向千亿元迈进。


    逐绿前行、点绿成金,在变革性实践中,内蒙古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2024-07-10
  • “治沙种树是我的使命,再苦再累也不怕”

    几天前的一场大雨,让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沙土地变得松软潮湿。牧民乌日根达来拿着自制的种树工具,熟练地将一棵棵杨柴幼苗插进沙地里,不一会儿,几行齐膝高的杨柴苗就在沙地里“安了家”,迎风招展。

    “趁着刚下过雨,沙土里有水分,赶紧补种些杨柴,没有水,苗子根本活不了。”今年56岁的乌日根达来,家住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是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他不仅在家乡治沙种树,让沙漠披上“绿装”,还带领当地农牧民依托治沙实现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乌日根达来的家乡位于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腹地。30年前,这里黄沙连绵、沙尘暴频发,产业基础薄弱,农牧民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看到家园日渐被沙漠吞噬,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家乡的生存环境。

    1996年,乌日根达来将家里仅有的50只羊全部卖掉,买回树苗开始治沙种树、绿化沙漠。起初,由于缺乏经验,大批树苗没有成活。当时恰逢杭锦旗政府修建穿沙公路,乌日根达来积极参与公路修建,并向固沙造林技术人员学习打沙障、栽苗条的方法。经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他种的树苗成活率由不足30%提升到了90%以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树苗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扎根生长,他家的1万多亩荒沙荒地全部种上了沙枣、沙柳、杨柴等草木。在乌日根达来看来,这1万亩绿化面积放在沙漠中根本不算什么,于是他又把眼光瞄向了整个库布其沙漠。28年来,他种树近50万株,不仅自己种,还带领当地农牧民一起种,让昔日黄沙漫漫的家园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从2003年起,乌日根达来和当地农牧民先后参与“三北”工程、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截至2023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图古日格嘎查10万余亩沙漠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变好了,乌日根达来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40平方米的小土房变成了如今200平方米的砖瓦房,养殖牛羊140多头只,每年纯收入达20万元左右。

    “一个人种树治不住库布其沙漠,大家都动手才有希望;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伙富了才有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乌日根达来决心要带领农牧民通过治沙种树实现绿色共享、共富。这些年,他经常向当地党员群众传授治沙技术,主动参与黄河“几字弯”荒漠化综合防治库布其沙漠治理攻坚战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牧民积极植树造林,创新种养殖模式,大批农牧民融入到治沙和生态产业链中,每年户均收入近20万元,实现了经济、生态、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20多年来,乌日根达来将满腔热忱和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治沙种树事业中,由“门外汉”变成“土专家”、由治沙排头兵成为致富带头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治沙人的责任与担当。乌日根达来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区造林绿化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24年,他再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和鄂尔多斯市优秀共产党员。


    “治沙种树是我的使命,再苦再累也不怕。”乌日根达来说,朴实的话语背后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2024-07-05
  • 内蒙古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通辽实践”

    炎炎夏日,走进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草原深处,各种野生花卉竞相开放,汇成一片花海,美不胜收。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天然草原和科尔沁沙地腹地,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颁布《通辽市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并将其列入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阿日昆都楞草原经过十多年的封禁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良性循环效果,但人们对这片草原的家底却知之甚少。为此,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与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镇在这片草原共同建设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标本信息工作室”,共同开展草原定位观测,摸清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家底。

    在加快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方面,通辽市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试点并开展监测,以科技守护生态之美。持续完善物种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气候监测体系,增加野生动物救助站、疫源疫病和生态气候监测站数量,构建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立高分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平台;开展重要生物类群及其栖息地常态化观测、监测、评价和预警,完善生物多样性信息库,建立开放的信息化共享平台,生态多样性监测网络逐渐完善。

    为更好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22年5月12日,通辽市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该协会是自治区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是通辽市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创新举措。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

    “这个植物标本真漂亮,我们才知道通辽有这么多的动植物资源....。.”走进通辽市生物多样性展厅,参观的学生和市民被眼前各式标本所吸引。

    通辽市生物多样性展厅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以生物多样性为主体内容的展厅,由通辽市生态环境局与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通辽市科技馆共同打造,设置生物多样性科普园地、草原大鸨专题展、物种多样性等六大版块。作为一项重要科普教育设施,该展厅全面展示了通辽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已成为通辽市民了解生物多样性、环保知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窗口。

    除了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展示,在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研究方面,通辽市精心编制各类生物多样性论著,丰富了该市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通辽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经过专家委员会多次研究核对,出版发行了《通辽生物多样性物种名录》。2023年,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开展了《科尔沁草原百花集锦》《草原大鸨专题》《罕山马鹿》《阿日昆都楞草原野生动物图谱》等“通辽生物多样性物种图鉴”编辑工作,同时在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日昆都楞草原、科尔沁植物园和道老杜草原、珠日河草原、义和塔拉次生草地开展的本底资源调查工作中进行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形成了诸多阶段性成果。

    通辽市辖自然保护区6处、自然公园38处,生态保护红线占市域总面积的26.37%,9个旗县(市、区)中有6个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2个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2020年至2022年,全市生态质量指数逐年提升,达到66.72;累计完成林草生态建设近1400万亩,完成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超过1000万亩。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49%,草原植被盖度达到64.01%,林草覆盖率较10年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土地沙化总体实现了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拥有野生动植物1300多种,生物物种资源优势突出。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形成具有通辽特色的“生态实践”。


    下一步,通辽市将以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建设美丽通辽为核心,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监管,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保护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通辽。

    2024-07-04
  • 以工代赈模式让农牧民成治沙主角

    “去年,我在家门口工作了30天,每天平均能挣300元。在家门口既能挣钱又能治沙,以工代赈这个模式真是太好了。”说起在家门口参与浑善达克沙地治理,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阿其图乌拉苏木呼布尔嘎查牧民巴雅日图乐得合不拢嘴。

    巴雅日图工作的地点在同嘎查牧民朝鲁门家退化严重的5190亩草场上。呼布尔嘎查因气候等原因,土壤表层有浮沙,局部风蚀严重。2023年,锡林郭勒盟打响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后,在朝鲁门家严重沙化的草场上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经过治理,草场流沙整体得到有效控制。

    “防沙治沙项目不但对我家的草场进行了治理,而且项目实施的3年期间,每年还按1亩地3元的标准给我管护费,在施工期间还使用我的铲车,每天给我200元使用费。这么好的政策,为我们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朝鲁门喜滋滋地说。

    农牧民之所以能得到真切的实惠,是因为苏尼特右旗在浑善达克沙地治理过程中,通过以工代赈模式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根据项目内容不同,他们可参与实施网围栏架设、工程固沙、人工补播等工程,通过人工、机械入股的方式获取劳务报酬,提高经济收入。

    如今,锡林郭勒盟在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中,通过以工代赈模式让农牧民成为治沙“主角”,构建起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的新格局。

    “草原是我们的生命,能在家门口治沙,不耽误养牧,不耽误照顾家人,而且还有工资,这个事儿真好。”谈起在家门口上班带来的幸福感,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两面井嘎查牧民苏日嘎拉图开心地说,他从小就生活在牧区,像拉网围栏、补播、施肥这些活儿,是牧民们的基本技能。


    锡林郭勒盟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思路,在“三北”六期工程、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当地合作社、农牧民共同实施。今年,实施项目共47.58万亩,将吸纳1000余名农牧民参与工程项目建设。这一政府统筹、部门实施、嘎查组织、农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让农牧民承担起沙地治理与日常管护双重责任,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024-07-02
  • 乌兰察布:新能源发展向“绿”而行

    7米/秒以上风速区域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风功率密度在300—800瓦/平方米,年均利用时数3200—3600小时,属国家一类风资源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5500—6200兆焦/平方米,年均利用时数最高可达1900小时,是国家光能资源高值区……被誉为“空中三峡”“风电之都”的乌兰察布,立足资源禀赋,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向“绿”而行,创新发展,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再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352.53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56.54%,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并已建成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推进“源网荷储”示范打造乌兰察布绿色发展新引擎

    仲夏的四子王旗,白色风机矗立在广袤草原上,旋转出属于“风电之都”乌兰察布的绿色能源。乌兰察布三峡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总装机200万千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通过“高比例储能”和“智慧化调控”实现风光储一体化可测、可控、可调等电网友好功能,精确控制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解决新能源消纳及其产生的电网波动性等问题。

    该项目于2024年3月底成功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约6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20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0万吨,进一步提升了乌兰察布地区绿电生产能力,以绿色能源助力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风光火协同发电打造京蒙合作绿色新名片

    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位于凉城县境内,建设规模为150万千瓦,配套建设30万千瓦/4小时,总投资66亿元。项目同步建设3座22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集电线路和3回220千伏输电线路,所发电力经“岱海-万全-顺义”500千伏输电线路送至京津冀地区消纳。目前,项目主体工程225台风机完成吊装162台,36台风机已并网,配套送出工程已建成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约36.28亿千瓦时绿色电能,节约标煤约125.5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4.6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21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3.32万吨,进一步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实施绿电进京基地建设进度,提高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持续强化能源技术创新打造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为促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打造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标杆,位于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研发试验基地,从新能源比例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需求出发,开展大规模储能技术、并网技术、电网调度技术及能量管理技术研究和示范,同时配套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电源,多层面打通新能源100%消纳的关键环节。目前已经创造了国内容量最大功率路由器示范工程投运等多个“国内之最”和“行业首次”纪录,为电力系统所需要的规模化储能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追风逐日,向“绿”而行。乌兰察布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抢抓能源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2024-06-24
  • 厚植生态底色 共赴绿水青山

    沙漠沙地“绿进沙退”,河湖湿地润泽大地,生态保护“短板”变“样板”、生态“颜值”变“产值”……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地上,正焕发出无限生机。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关注最多、论述最多、部署最多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战略定位。

    一直以来,内蒙古坚决扛起“国之大者”的担当,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6月18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举行,世人目光再一次聚焦内蒙古。

    夯实制度根基守护绿水青山

    仲夏,天堂草原乌拉盖绿意盎然,野花竞相绽放,野生动物奔跑觅食,游人如织,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这份美丽,源于乌拉盖管理区坚定的生态保护理念和坚决的保护措施。将50%以上的国土空间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99万亩禁牧区实现“零放牧”,530万亩草畜平衡区实施以草定畜……一系列举措让草原休养生息,让绿意肆意流淌。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也是内蒙古一以贯之的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搭建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对生态环境予以最严格的保护,有力推动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坚决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坚决摒弃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全区87%的面积划入限制开发区域,51%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从源头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

    以最严密法治全领域守护绿水青山——《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修订和实施多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例法规,涵盖森林草原、沙漠沙地、湿地、大气、水、土壤、噪声等领域。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草原“带薪休假”、兴安林海挂斧停锯、河湖湿地休养生息,“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1.64万名河湖长、近3万名林长上岗履职,实现山有人管、绿有人护、水有人治、责有人担。

    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一律实行清单式、销号式、问责式整改;在全国率先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理念指引、制度保障、重拳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践行“两山”理论探索绿富同兴

    清晨,清风凉爽,满身披翠的苏木山静静矗立。山脚下的卢家营村,一栋栋民宿点缀在山水林田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度假休闲。

    “出了民宿门就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来了就不想走。”北京游客刘泽鹏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苏木山还是“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山野岭。在几代林业工人的接续努力下,在苏木山上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林场总面积达到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8%。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苏木山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为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巨大的宝库,蕴藏着数不尽的资源。多年来,内蒙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将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经创建1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别看这种子比芝麻还小,每公斤却能卖到六七千元。”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王爷地肉苁蓉产业治沙示范基地,负责人魏均捧着手里的苁蓉种子介绍道。

    寄生在防沙植物梭梭根部的肉苁蓉有着“沙漠人参”的美誉。与乌兰布和沙漠鏖战75年,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系统防护,全域治理,科技赋能,产业支撑”的磴口模式的磴口县,将肉苁蓉培育成当地重要的特色沙产业,吸引20多家民营企业投资兴业。

    不止磴口县,向沙漠要效益,向森林草原要食物,内蒙古不断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鄂尔多斯市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黄河的南岸规划建设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的“光伏长城”,通过防沙治沙和光伏一体化工程的推进,让黄沙变“绿野”、变“蓝海”,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阿拉善盟以苁蓉、锁阳特色沙生植物资源为依托,推广“规模种养+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发展模式,延伸驼、沙产业链。2023年驼产业链产值20亿元,养驼户均增收2.5万元;林沙产业产值100亿元,农牧民人均增收28292元。

    兴安盟积极构建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域牌形象“兴安岭上兴安盟”,全盟生态产品总值达4718.7亿元。

    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亮丽北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锚定“双碳”目标、扛起“双重”重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走进乌兰察布各个铁合金工业园,与传统铁合金产业的“傻大黑粗”不同,目之所及是干净的厂区、科技化的自动生产线,闻不到什么异味儿。

    合金材料产能居全国第一的乌兰察布,面对曾经高污染高耗能的铁合金产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落后产能、增质量效益、降污染耗能、提后劲活力,终迎来铁合金产业“脱胎换骨”,实现了由“黑”到“绿”的华丽变身。

    乌兰察布市的探索,正是内蒙古在“双碳”背景下,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内蒙古陆续出台科技、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住建、农牧等17项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制定氢能发展、能源保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9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制定“路线图”,倒排“时间表”,挂起“作战图”,减污降碳推进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加速。

    据初步测算,2021至2023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5%,完成“十四五”目标进度的82%,以年均1.5%的化石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GDP增速,统筹节能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人人行动起来,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北疆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

    2024-06-19
  • 厚植北疆绿 增色中国蓝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

    6月18日,生态环境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呼和浩特共同主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为主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6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出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开幕式并讲话。马建荃摄







    6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开幕式并讲话。马建荃摄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主持开幕式。






    6月18日,生态环境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呼和浩特共同主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马建荃摄


    孙绍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第一个就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落实“三北”工程攻坚战重点任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总抓手,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精心守护黄河母亲河,全力保护大草原大森林,靶向治理“一湖两海”,积极培育绿色经济增长极,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扣把全要素全方位治理格局、生态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制度机制立起来的工作目标,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希望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广大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内蒙古一道守护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孙金龙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内蒙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生态、抓节约、治污染、推转型、促改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希望内蒙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环境禀赋,统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攻坚和系统治理,积极落实“双碳”战略、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综合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手段开展生态保护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内蒙古篇章。生态环境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内蒙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观看了《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宣传片。本次论坛安排了1个主论坛和2个平行分论坛。

    2024-06-19
  • 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开出内蒙古“良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是无数人的诗与远方。

    6月18日是草原保护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看这片令人向往的草原上的数据,国土“三调”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6%,是耕地的4倍、林地的2倍。作为内蒙古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和保障。

    承担着生态与发展重担的内蒙古大草原,也有“成长的烦恼”。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总体上看,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2024年初,内蒙古在全区17个旗县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一地一策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保护草原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之一。多年来,内蒙古紧抓“人”“畜”“草”解决草原过牧的关键问题,积极处理草原生态和生产的关系,正在探索形成解决草原过牧的内蒙古“良方”,推进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向好。

    做好“堵”的文章,为草场“减负”

    夏季,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候。没过膝盖的碧草随着大地连绵起伏,马鹿、狐狸穿梭其间,一道道溪水潺潺缓缓,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

    10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由于长期超载放牧,草原生态退化,河流断流,畜牧业收入逐年下降。2013年,扎鲁特旗对阿日昆都楞地区80万亩草原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并实行全年禁牧禁垦。

    如今,经过休养生息的阿日昆都楞草原不仅生态实现逆转,当地牧民也得到实惠。“我家有1万亩草场,前些年每亩产草量只有100多斤,牛羊不够吃,年年都要从外面买草。现在,每亩产草量能达300多斤,不仅自家牛羊够吃,还能卖出一部分增加收入。”搬迁禁牧后,牧民呼格吉勒图成了一名护草员。

    禁牧、休牧、轮牧,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让草原休养生息的良法。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连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将严重退化沙化、不适宜放牧利用的草原划为禁牧区,禁牧区以外的草原落实草畜平衡和休牧制度,以草定畜,科学核定载畜量,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并给予牧民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十四五”以来,内蒙古每年有3.8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5.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140多万户农牧民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全区各级林草部门在建立健全草原过牧评价指标体系、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加强草原过牧监测预警巡查等方面持续用力,对超载放牧、夜牧、偷牧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形成震慑。

    坚持不懈,多年努力,内蒙古牲畜超载情况得到初步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明显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45%,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天然草原禁牧休牧,牛羊住进了棚圈,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探索出舍饲圈养、舍饲半舍饲、家庭牧场、托养利益联结、冷季异地代养等10种模式,切实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达茂旗通过建设智慧牧场,实现半舍饲圈养、高效养殖,减少草场负荷;探索“联户经营”,进行轮牧制,分区、分块进行放牧,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扎赉特旗探索实施“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牧户”利益联结方式,实现“统养共富”,科学饲喂减低草场压力、降低饲养成本……

    做好“疏”的文章,让草原“增值”

    禁牧不等于禁养,减畜不等于减收,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过程也恰恰成为农牧民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

    “1头牛相当于5只羊的收入。羊喜欢刨着草根吃,对草原破坏大,牛只吃草尖,不影响草的生长。”几年前,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海拉苏台嘎查牧民朝格图把家里的肉羊减少到了100只,并对牛群进行改良,养殖了20头高代西门塔尔肉牛。“减羊增牛+少养精养”,朝格图家不仅草牧场好了,收入也不降反增,今年畜牧业纯收入达15万元。

    朝格图家的变化不是个例。面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依靠良种肉牛产业扭转乾坤,并实行早补饲、早冷配、早接犊、早出栏“四个早”模式,牛多了,牲畜总数却降了,草原绿了,劳动力解放了,农牧民收入也增加了。

    近年来,内蒙古以解决草原过牧为契机,大力推动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优良牲畜选育推广、科学放牧技术培训、畜产品品牌建设、畜产品精深加工等多项产业发展政策,找准生态、生产、生活的平衡点,在巩固生态治理成效的同时,保障农牧民收入不减少。

    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草源”是关键。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指出:“内蒙古自然放养的载畜量已到了‘天花板’,今后畜牧业发展的出路关键在草,有了草才能增加牛羊和牛奶,我们正发力解决这个问题。”

    内蒙古以解决“草源”问题作为统筹生态与发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主要出路,一方面在“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中,聚焦严重退化打草场和重度沙化放牧场,采取封育休养、切根改良、免耕补播和施肥等措施,逐步恢复天然草原的牧草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人工草地、打造高标准草田和草业园区、提升秸秆饲料化水平及完善饲草储运体系等多项举措,逐步提升饲草供给水平,减轻草原畜牧业对天然草原饲草依赖。据测算,目前内蒙古年人工种草、秸秆饲料化利用、天然草原可食牧草等饲草供给总量可达8000万吨左右,可基本满足全区1.4亿头草食家畜饲草需求。

    2024年,内蒙古印发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推出11项政策措施提升草产业发展和优质饲草供给能力,“草源”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内蒙古正在进行的解决草原过牧行动,不仅要持续推进草原休养生息,从源头上保护平衡草原生态,也将进一步加速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2024-06-18
  • 大漠沙海披绿生金

    巴彦淖尔种活一片林锁住一处沙染绿一座城






    大漠沙海披绿生金



    六月微风拂面,八百里河套禾香蛙鸣。

    九曲黄河波澜壮阔,河套平原纵横阡陌,乌拉特草原辽阔无垠,乌兰布和披绿生金……

    当成群的天鹅在乌梁素海嬉戏,高耸的沙丘上,相连成片的草方格蔚为壮观,勤劳质朴的河套人民滚石上山、久久为功,在广袤的沙海中播下绿色希望。



    黄河奔涌东流,勾勒出壮美的“几字弯”,冲刷出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然而,气候变化、千百年过度垦殖,以及黄河数次改道,河套大地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林场的沙地原为黄河故道堆积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场长杜文化介绍。

    遥想当年,80岁的贾克明记忆犹新:“庄稼苗刚长出来,一场风沙过去,有的被风刮走、有的被沙掩埋,基本颗粒无收!”

    沙魔肆虐,人要生存,怎么办?

    1960年,国营新华林场应运而生,一代代林场人投身防沙治沙,结合“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低质低效林改造等生态工程,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

    如今,这里的沙地面积由建场时的2.15万亩缩小到0.5万亩,附近两个湖泊的水面由原来的500亩扩大到7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

    造林绿化使林场周边形成小气候,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林子里有野鸡、狐狸等84种野生动物,有杨树、柳树等36种植物,附近湖泊里有鲶鱼、鲢鱼等10种鱼类,生态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林场种的树越来越多,耕地面积增加了,风沙天数减少,大家可以踏踏实实种粮了。”贾克明由衷高兴。

    “沙进人退”已然变为“绿进沙退”。

    曾几何时,64万亩黄沙在杭锦后旗境内肆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全旗人民奋起反击,治理面积39万亩。去年8月,杭锦后旗林草局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黄河之“黄”,来源于泥沙。

    治黄必先治沙。

    河套南部与库布其沙漠一河之隔,西部紧邻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是荒漠半荒漠的乌拉特草原。

    “不怕黄河决了口,就怕沙漠手拉手。”这是河套地区流传的民间俗语,意思是黄河决口冲了庄稼,来年还能再种,可一旦沙漠连成片,其危害不可估量。这句话,道出了河套地区生态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乌兰布和,中国八大沙漠之一,1万平方公里的漫漫黄沙,曾如它的蒙古语意“红色公牛”般桀骜不驯。

    过去,这头“公牛”横冲直撞,“啃”良田、毁房屋、造风沙。现在光伏与“红色公牛”掰腕子。

    进入乌兰布和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一般,光伏板下种植的四翅滨藜正在随风招摇。该项目于去年底并网发电,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6万亩。

    磴口县委书记刘向阳介绍,磴口既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也是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磴口县探索出防沙治沙新路径:借光治沙——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让光伏成为破解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的“金钥匙”。

    同样在黄河“几字弯”的乌拉特前旗,也探索光伏治沙。在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蒙能1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已并网发电。



    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去年6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在巴彦淖尔召开,部署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

    荒漠化治理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河套大地作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地区,如何推进生态建设?

    “持续接力,久久为功!”奋战在防沙治沙一线的人们,给出了答案。

    连日来,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场,一派火热的劳动场景。工人们分工明确,有的栽植樟子松,有的接种肉苁蓉。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要内容,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正在持续推进。

    针对乌兰布和沙漠和巴音温都尔沙漠,探索出“工程固沙+造封飞”模式,针对套内零星沙丘开展“林场经济林+林下中草药示范园区”模式,这是乌拉特后旗因地制宜,打好治沙与致富双赢“棋局”的关键。

    防沙治沙,不只防治,更要效益。

    五原县依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建立200亩耐盐碱生产生态型优良草品种高效繁育与加工利用基地、复兴镇500亩卉丰鸡心果示范园区。去年园区产果约30万斤,产值约150万元。

    巴彦淖尔市林草局副局长纳钦介绍,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林草生态建设300万亩以上,治理套内零星沙丘3.65万亩以上,完成治理任务的70%以上;创建自治区级绿化美化示范县1个、森林乡镇5个、绿化美化示范村74个。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困难面前不低头,敢叫沙漠变绿洲。沐浴着和煦的阳光,152万河套人民正用力绘就壮美的大漠丹青。

    2024-06-13
  • 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掘金”

    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掘金”






    ——我国沙漠治理带动产业发展观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随着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在不少区域“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历史性转变,“沙里掘金”成为治沙者们的新实践。一片片得到治理的沙地,正在变为产业聚集的“聚宝盆”。

    化“沙之害”为“沙之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景区地处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治沙人在这里固沙植绿,累计治理沙漠150万亩。

    当黄沙不再成为威胁,对“用沙”的探索让这座沙漠小城的文旅产业冉冉升起。初夏时节,沙坡头景区进入旅游旺季,景区内游人如织。

    远远望去,越野车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之间陡然攀升又疾驰而下,“沙漠冲浪”的失重感引发阵阵尖叫;载着游客的骆驼蜿蜒成队,伴着声声驼铃在大漠之中悠然前行;手抓滑沙板,游客从百米沙坡之巅俯冲而下……2007年,沙坡头景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景区游客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随着防沙固沙科学体系的建立,沙漠旅游也更有底气突破沙漠边缘,逐渐向沙漠腹地探索,为发展沙产业增加附加值。中卫市以沉浸式体验游为特色,建成黄河宿集、沙漠传奇等一批高端休闲度假产品。

    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的沙漠星星酒店挖掘沙漠和星空资源,为游客提供观星指导、沙疗等体验式服务,让游客深度感受沙漠带来的乐趣。

    “没有治沙,就没有沙坡头景区。”扎根腾格里沙漠30多年的治沙人唐希明感慨道。2023年,中卫市共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8亿元。

    沙漠中种出绿色“聚宝盆”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位于科尔沁沙地边缘。布拉格台在蒙古语中意为“有泉眼的地方”,然而十多年前,这里沙海肆虐,风沙掩埋了泉水,蚕食了耕地和公路。

    风沙刮起来昏天暗地,连种下的树苗都吹走了。在一次次种树失败后,布拉格台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发发现,荒山上的山杏树挺过了一次次风沙。

    “山杏耐旱、抗寒、适应性强,是固沙保土、涵养水源的优良乡土树种,而且春可赏花、夏可摘果,还有经济价值。”2012年,陈国发带领村民们在1000多亩荒山上种下了6万余棵山杏树,成为布拉格台嘎查的第一片“希望林”。

    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布拉格台嘎查开展了林果基地种植项目,基地总建设面积3500亩,栽种了龙丰果、鸡心果等17个品种的果树。2023年,布拉格台嘎查又在林果基地种植2000亩黄芪和苍术,通过林药间作丰富了林下经济业态。

    “预计到今年盛果期,林果基地大约能产300吨水果,年收入可达120万元。”说起一年年壮大的绿色产业,陈国发乐得合不拢嘴。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林沙草产业总产值超850亿元,沙漠绿洲化身为沙区群众的绿色“聚宝盆”。

    毛乌素里长出“试验田”

    “我们不能光单纯治沙,还要想怎么把沙子用起来,让沙区的群众富起来。”在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说。作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这些年来他和团队一直在毛乌素进行着各种试验,“我们想找到最符合毛乌素的沙地产业”。

    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的治沙造林基地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这里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林拱卫着。但61岁的张应龙清晰地记着这里治理前的景象——沙丘连着沙丘,起伏延伸到天尽头。

    21年间,治沙造林基地累计治理沙地面积达42.8万亩,治理区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到65%。2005年开始,基地与多家科研单位与高校合作,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

    记者随着张应龙来到一片樟子松林。“看这赤松茸品质多好,长得多粗壮。”张应龙随手扒开一棵樟子松下的松针和木屑,一簇簇赤松茸就呈现眼前。

    张应龙说,为了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种植赤松茸,基地的科研团队花费多年,经过组织培养、菌种驯化后,才将赤松茸从实验室带进樟子松林进行试种。他们不仅种樟子松、长柄扁桃,还在沙丘背风坡尝试种植树莓、蓝莓、黑莓、酿酒葡萄等,希望培育出适合在这里生长的品种,在撬动沙区生态经济的同时,建起毛乌素沙地植物基因库。

    “我们需要学会以治沙拉动产业发展,靠产业推动治沙事业。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治沙之路。”张应龙说。

    (新华社西安6月11日电)

    2024-06-12
  • 呼和浩特让山林得绿群众得利

    记者日前从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按照2023年中央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呼和浩特市于2023年12月底接续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全市各地各部门的接续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让山林得绿群众得利。

    呼和浩特市集体林地面积为416.7万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提升农牧民福祉的重任。

    呼和浩特市林草局按照自治区林草局要求,已于2024年1月8日到15日全面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摸底调查工作。目前,呼和浩特市前期登记林权证数量79324条,已发放林权证56475本,已登记未发放22849本(2016年已全部移交自然资源局)。3月,由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和呼和浩特市林草局联合印发《开展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对已发放的林权证进行分类梳理,统筹解决林权证涉及的资料缺失、登记错误、一地多证等问题。分类梳理问题清单,形成工作台账,尽快完成相应确权和补发林权证工作,共同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林权综合监管平台有效对接,实现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目前,已确定和林格尔县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县。

    2023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林草局在全市52家林业合作社中,选择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申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项目3个,下达资金52万元,分别支持武川县晟源山茶专业合作社、清水河县琦山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和托克托县北方绿川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林农采取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依法流转森林资源约2万亩,带动农民就业1.16万人。

    此外,2023年,呼和浩特市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集体林权抵押面积0.5751万亩,贷款金额1.1875亿元,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了产业发展资金保障。

    自2023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林草系统共取消、下放行政事项25项;共优化21项审批程序,特别是在林木采伐许可上简化了作业设计和申请程序,呼和浩特市林草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审批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探索森林分类经营改革方面,呼和浩特市实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商品林可以采取集约化经营措施自主经营,鼓励发展沙棘、海红果等特色林果产业;公益林在确保生态效益稳定增长、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前提下,鼓励发展和林南山公园、新城区圣水梁、回民区乌素图森林公园等森林生态旅游项目。

    2024-06-11

  • 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