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加快提高打赢能力 ——习近平主席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时的重要讲话在全军引起强烈反响

    全党全国全军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习近平8日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表明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鲜明态度。

    收听收看新闻、组织学习讨论……全军广大官兵深刻感到,习主席视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加快提高打赢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一系列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坚决听从统帅号令,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提高打赢能力,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实施战略指挥的重要支撑,军委联指中心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视察活动后,他们第一时间组织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大家表示,要时刻牢记习主席关怀厚爱和期望重托,牢记职责使命,加强国家安全形势研判,加强军事斗争现实应对,加强指挥运行实践创新,努力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战略指挥机构,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这个本领就是能打仗、打胜仗。”军委机关各部委、军委各直属机构、各战区、各军兵种、军委各直属单位、武警部队机关干部联系岗位职责讨论交流时表示,不管是处在指挥链,还是处在建设链、管理链、监督链,都要把谋打赢作为最大职责,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集中精力练兵备战,加快提高打赢能力,确保一旦有事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各级普遍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与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凝聚起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全力以赴抓备战谋打赢的意志力量。

    海拔高,斗志更高。新疆军区某团驻训喀喇昆仑高原,紧锣密鼓展开共同课目强化训练。官兵们表示,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练兵备战中去,持续创新训法战法,不断提升实战能力,扎根风雪边关、矢志奋斗强军,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任务紧,备战更紧。海军舰载航空兵某旅常年守卫祖国海疆一线,常态化组织制空作战、对海攻击、伙伴加油等高强度、跨昼夜、多课目飞行训练。旅长刘孟涛表示,要坚持实战实训,不断挖掘武器装备作战潜能,练强练硬打赢本领,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

    寒意浓,战味更浓。深夜,武警河南总队鹤壁支队机动大队接到紧急出动命令,官兵迅速整理行囊、做好准备,支队长周勇说:“一定牢记领袖重托,在实战化军事训练中锤炼过硬本领,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空军某基地召开某联合实兵演练任务复盘反思大会,查找问题差距、研究解决对策;联勤保障部队某团着眼提升野战油料输送保障能力,以实战标准检验年度军事训练成效;陆军某装备审价中心贯彻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理念,严把装备科研价格审核源头;火箭军某导弹旅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官兵竞相创破训练纪录……座座军营,涌动着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提高打赢能力的干劲热情。

    官兵们表示,当前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要坚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加快提高打赢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2022-11-10
  • 习近平向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走出一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当日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开幕,主题为“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

    2022-11-10
  • 新华时评:共同携手,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全人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理念与实践,分享中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成果,展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前景。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与进步。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网络空间治理呼唤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全球共同携手应对。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在尊重网络主权的基础上,推进网络空间发展和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建设和维护一个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是各国的共同期盼和愿望。世界各国共同推进互联互通,携手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让这个家园更繁荣、更干净、更安全,让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全人类。

    2022-11-09
  • 华侨华人共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之道

    (第五届进博会)华侨华人共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之道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范宇斌)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由中国侨联主办、上海市侨办和上海市侨联承办的“侨连五洲·沪上进博”——2022华侨华人与中国市场高峰论坛之华侨华人与数字经济分论坛8日在上海举行,华侨华人、侨商代表及数字经济领域专业人士等百余人齐聚,探讨侨界共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之道。




    华侨华人与数字经济分论坛现场。范宇斌摄

    据悉,论坛现场举行制造业职业教育与人才交流国际合作中心成立签约仪式,发起侨界数字经济产业科技联盟倡议,号召广大华侨华人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作出新贡献。

    “当前,数字技术加速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侨联副主席程学源在致辞中表示,侨界人士要把握全球数字浪潮与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共享数字经济机遇。同时,要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为中国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献计出力,为探索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模式牵线搭桥,实现互利共赢。

    “上海市GDP已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50%。当前,上海正加快数据产权制度体系建设步伐,推动数字经济迸发越来越强大的创新活力。”上海市侨联主席齐全胜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市侨联将进一步汇聚侨界智慧力量,参与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数字化如何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副会长、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石安从数字中国、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美丽中国等五个方面呼吁汇聚全球华侨华人之力,一起来想,一起来干,通过跨界创新、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等方式赋能,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

    论坛现场,多名侨界企业家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科技转型促进全球供应链与集采创新发展”的主题展开对话。(完)

    2022-11-09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新闻工作者的故事

    新华网记者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关心关爱新闻工作者,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在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和您一起从这些故事中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真情真意。

    今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关心关爱新闻工作者。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他始终同新闻工作者交友、交心、交情,关心、信任、支持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与新闻工作者之间,有着许多精彩的故事。

    (一)“汽车一定要优先给记者用”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到河北省正定县任职以后,为改善群众生活,他和县委副书记联名给中央写信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宁要百姓的好生活,不要北方高产第一县的桂冠”,上级深入调查后决定减少征购粮2800万斤,打破了“高产穷县”的魔咒。

    1984年,年轻的新华社记者赵德润到正定采访,时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办公室亲切接待了他。

    “县里的吉普车,你坐上,下去采访方便。”在安排采访的时候,习近平把县委唯一的一部车留给赵德润用。

    “不行,那你怎么办?”得知情况的赵德润赶忙拒绝,习近平笑着说:“我有自行车呀。”

    一连20天,赵德润的采访非常顺利。在写稿时,习近平诚恳地嘱咐他:“不要写我,写正定的变化。”就这样,赵德润采写的《正定翻身记》由新华社播发,登上了《人民日报》。

    “记者时间紧、任务重,跑的地方多,跑的路也远,而且他们又不认识路,汽车一定要优先给记者用。”习近平吩咐工作人员。

    (二)在雪域高原把氧气袋让给记者

    1998年6月,福建省派出第二批援藏干部,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团进藏。

    进藏的第一个夜晚,《福建日报》记者张红感觉身体不适,向酒店服务台求助。此前,她曾谢绝了预先准备的氧气袋,此刻却因缺氧而脸色发紫,下楼也是深一脚浅一脚。

    服务台的藏族小伙看到后,马上跑上楼,拎下来一个大氧气袋,说是一位年轻人给她的。张红吸氧好转后,时间已经过了凌晨1点。

    第二天,张红半开玩笑地问进藏的队友:“昨晚是哪位年轻人见义勇为,把氧气袋让给我了?”

    “是我。”让她没想到的是,答话的却是习近平。

    初来乍到世界屋脊,习近平毫不犹豫地把生命安全的保障让出来,这让张红非常感动。

    进藏之路崎岖难走,队伍里还有记者的采访摄像设备因为颠簸而摔坏。习近平贴心地上前安慰,“人没事就好。设备坏了,不是你的原因。你已经拍了很多,之后的不能拍也没关系。”

    西藏之行一路走来,习近平随和平易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藏族同胞的心,也深深地感染了新闻同行。

    (三)给采编人员拜年

    2006年1月,春节临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新华社浙江分社和人民日报社浙江记者站走访慰问。

    “新年好,来给你们拜年啦!”习近平亲切看望了采编人员,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特别和蔼亲切。

    “工作忙不忙?生活还习惯吗?”他非常关心采编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致询问大家的情况。

    座谈时,习近平对记者编辑们的业务进行指导,重点讲了新闻创新。他说,新闻宣传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喊口号上,要体现在具体文稿的撰写、修改和具体事件的宣传、报道上,要体现在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更新办报理念,丰富办报手段,突出办报特色,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上。

    2006年7月,习近平应邀给驻浙中央新闻单位全体新闻工作者作报告。他寄语新闻媒体的同志们要为党为民,要激浊扬清,要贵耳重目。

    这一系列要求一直指导着当地的新闻实践。

    习近平还特别关心新闻工作者的安危冷暖。在得知《浙江日报》记者为了保护老人和小孩,在舟山一家医院被手推车撞伤了肋骨,习近平专门通过省委办公厅委托当地领导到医院探视看望。

    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以“哲欣”为笔名在《浙江日报》上发表了232篇短论。求真务实的文风、敏锐清晰的观点、简洁明快的语言,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四)叮嘱新闻工作者“特别关注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

    在上海担任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每天都要阅读《解放日报》《文汇报》等。

    一次,习近平看到《解放日报》上有篇短文,写的是诸葛亮识人的“七道”,于是专门批给市委研究室,要求在起草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稿时引用。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历来是各种思潮交汇、各种文化激荡之地。2007年5月17日,习近平到中央驻沪新闻单位和上海各大媒体调研、座谈。

    “上海这种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决定了上海宣传舆论工作更加备受瞩目、至关重要。”在同新闻工作者座谈时,习近平专门提到,新闻工作者要有国际视野、全国眼光,要从全国格局、长三角区域格局考虑上海,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准确把握新闻宣传规律,清醒认识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此外,他还叮嘱新闻工作者要特别关注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习近平谆谆勉励当地新闻工作者。

    (五)明确要求“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关心关爱新闻工作者,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他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要求大家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他说,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犹如一座灯塔,为全国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画面,习近平总书记和新闻工作者亲切交往、对新闻舆论工作关心指导的故事还有很多,背后始终不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新闻情,更是沉甸甸的人民情。

    (资料来源:《习近平在正定》、《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情到深处——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等)

    2022-11-09
  • 保护湿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全球行动为何如此重要?

    从中国方案到全球行动,湿地这一重要生态系统再次迎来新的保护发展契机。

    “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作致辞时,面向全球提出的这一主张,传递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深意。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被喻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有水域和陆地交错存在的生态环境,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湿地能净化水质,提供清洁的淡水资源,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对湿地进行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加快指定或建立了新一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走出一条保护和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从单纯利用到在保护中发展,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懈探索,也映照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

    以湿地保护为纽带,中国与世界再次紧密相联。当前世界仍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共同挑战,保护湿地是逐步化解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守护湿地这一重要生态系统,需要我们立足全球视野合作应对。

    “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习近平主席此次提出的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正是对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共享绿色发展机遇的中国主张。

    有理念,更有行动。在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等一系列务实举措。

    守护湿地,守护的并不仅是湿地,更是我们的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习近平主席面向全球的庄严宣示,表明了中国这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坚定不移推进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决心和担当。

    2022-11-09
  • 习近平在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时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梅常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习近平8日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表明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鲜明态度。他强调,全军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加快提高打赢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

    下午4时许,习近平来到军委联指中心,首先听取了军委联指中心有关情况汇报。

    随后,习近平亲切接见军委联指中心官兵代表,向军委联指中心全体指战员致以诚挚问候,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习近平强调,今天,我和军委一班人到军委联指中心来,就是要亮明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决心态度。

    习近平指出,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军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部署要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部队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全军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加快提高打赢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习近平指出,军委联指中心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实施战略指挥的重要支撑,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要牢记职责使命,加强国家安全形势研判,加强军事斗争现实应对,加强指挥运行实践创新,努力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战略指挥机构,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又侠、何卫东、李尚福、刘振立、苗华、张升民参加活动。

    2022-11-09
  • 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 ——论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重要致辞

    “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重要致辞。习近平主席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释开放的重要意义,强调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宣示中国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机遇的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阴霾未散,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回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之问。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认清世界大势,明确未来方向,解答时代课题。

    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过去两年多来,国际社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了艰苦努力。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告诉我们,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只有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凝聚更多开放共识,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才能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习近平主席指出:“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才能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只有共同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共行天下大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各国才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风险挑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世界各国携手同心、行而不辍,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磅礴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2-11-08
  •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京举行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7日,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为主题,旨在推动竹藤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探索竹藤发展新机遇,打造竹藤对话新平台。大会开幕式上启动了“以竹代塑”倡议,大会期间还将举办大使对话、特邀报告和36场平行会议。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竹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在竹藤资源培育、竹藤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党的二十大对推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中国新时代竹藤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促进世界竹藤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继续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认真落实“以竹代塑”倡议,充分发挥竹藤促进绿色增长作用;与国际竹藤组织及其各成员国携手一道,凝聚广泛共识,深化交流合作,再创竹藤事业发展新辉煌。

    据悉,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于1997年,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竹藤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机构,2017年成为联合国大会观察员。目前,有49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广泛分布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在喀麦隆雅温得、厄瓜多尔基多、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加纳阿克拉和印度新德里设有5个区域办事处。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政府大力培育竹资源、发展竹经济、弘扬竹文化、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中国竹林面积达701万公顷,有竹类植物39属837种,占世界竹子种类1642种的51%。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竹产业总产值近3200亿元,竹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2亿美元,占世界竹产品贸易总额的60%以上,居世界首位。

    2022-11-08
  • “更懂中国”的海外华商如何抢占“先机”?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记者范宇斌)海外华商对中国市场到底有多爱?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自称进博会“忠实粉丝”的泰国华人青年商会会长、泰国永泰珠宝集团董事长李嘉淳告诉记者,“绝对是真爱无疑!”

    11月7日,忙着参展进博会的李嘉淳专门抽出一个上午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听了一场有关于中国市场的高峰论坛:“侨连五洲·沪上进博”——2022华侨华人与中国市场高峰论坛。

    这场由中国侨联主办的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和侨商代表齐聚一堂。与此同时,还有众多华侨华人和广大网友通过中新网直播“云”听论坛。有网友评论道:“巨大的中国市场是不容错失的世界大机遇。”

    多位海外华商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大市场是每个企业和品牌都不愿意放弃的一块‘大蛋糕’,大家都想要,但是华侨华人更懂中国,更了解中国市场,就更能够抢占先机,吃到‘蛋糕’、尝到甜头。”

    出生在菲律宾的第三代华人、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学理在高峰论坛上分享了上好佳在中国发展的成功之道。他介绍:“上好佳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是中国打开国门的受益者。扎根中国近30年来,上好佳如今在中国各地有12家全资公司,在全球11个国家设立了30家企业。”

    这一切,施学理首先归功于他父亲的远见:“我父亲施恭旗很早就频繁来中国考察,因为他已经预见了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

    至今日,施学理还要把“功勋章”归功于进博会:“进博会覆盖面很广、国际影响力很大,能够把商业、贸易、零售、投资、政府、媒体以及社会组织等都聚集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传递包容、合作等价值观,正是这些价值观带给上好佳在海内外市场发展的新机遇。”

    参加进博会总是有惊喜。“在首届进博会上,我们结识了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带队的政府代表团,让我们下决心推动和加快在中亚地区的投资。这样的机遇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施学理说。

    在施学理看来,进博会作为一个国际平台,让他们洞察世界各地的最新趋势,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有意想不到和意料之外的机会,“这就是我们继续参加进博会的重要理由”。

    连日来,记者探馆进博会,不难发现“掘金”中国市场的海外华商还有很多,不少海外商协会五年来纷纷“组团”参展进博会。

    “中总(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连续五届参展进博会,风云不改,设立‘中总馆’,表达了坚持不缺席进博会的立场。”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说,“每年的进博会,中总以展会友,邀请马中政府及企业负责人出席中总馆开幕式,许多中国及海外团体也在进博会期间到访‘中总馆’。中总从中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一起推动贸易往来及人文交流,共商共赢。”

    “进博会是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和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大舞台,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在高峰论坛上视频发言时说,华侨华人始终与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将一如既往发挥好侨胞华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互联互通。

    海外华商抢占中国市场先机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奋斗。施学理谈及,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所有华侨华人都是通过共同努力和奋斗,以实干和坚持,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并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进。“正是这些创造着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也实现了包容性的共同发展。”(完)

    2022-11-08
  • 从“互联互通”到“共建共创”——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启幕

    11月7日清晨,乌镇景区3甲民宿的李立民推开临河木窗,水乡清凉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除了家家尽枕河的古镇风光,各类新锐互联网元素举目可见。“在这里生活工作十多年,见证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从首届至今,感受到大国小镇触网后的迅速蝶变,也感知到数字时代的智慧生活。”李立民说。

    作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水乡乌镇不断浸润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样本和全球互联网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从2014年第一届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到本届峰会的“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大会主题在变,但中国拥抱数字世界的开放态度,以及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数字文明更好造福全球民众的决心从未改变。

    搭建平台群贤毕至

    “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11月7日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这样指出。

    回顾历届大会,无不是一场联通全球、群贤毕至的盛会。2022年乌镇峰会期间,将有来自1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行业机构、互联网企业、高校智库的近2000位代表,以线下或线上形式展开交流,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献智献策;也将有数十位外国政府高级别代表,就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开放是开展网络空间合作的前提,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条件。“世界互联网大会强调开放合作,既显示我们的自信,也彰显了中国对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态度和贡献;大会既是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也是促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八年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平台不断凝聚各方智慧共识,持续深化数字领域合作,成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同时,大会已形成成熟模式,建成完善设施,取得积极成果,成为国际互联网领域公认的重要平台。

    聚焦主题引领行业

    “历年大会主题设置见证了行业发展变迁,论坛议题也紧贴行业变化,围绕全球网络空间焦点热点展开。”作为历次大会参会嘉宾,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满怀期待。

    本届大会将围绕合作与发展、技术与产业、人文与社会、治理与安全四大板块展开,分论坛数量达20个。“在保留企业家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等传统特色论坛基础上,还将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全球发展倡议、弥合数字鸿沟、互联网关键资源等新热点议题。”任贤良说。

    “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800G超高速光收发芯片与引擎技术研发”……这些前沿名词,都是历次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的重要发布。作为大会“经典节目”,成果发布具有持续聚焦全球互联网前沿技术与应用发展、关注互联网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等特点。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已经演变为聚焦数字经济、贯穿全年的国际性赛事;《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也逐渐成为亮点。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来,大会推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发布展示,讲述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的生动故事。

    携手共建共谋福祉

    近年来,大会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线,发布概念文件、行动倡议等,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发表的《乌镇倡议》成为国际互联网发展和治理领域的重要成果;2016年启动“乌镇进程”,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中国视角;2017年发布《乌镇展望》,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迈出坚实一步……大批成果彰显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担当”。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这标志着世界互联网大会将转型为国际组织年会。作为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本届峰会将与国际各方积极搭建全球互联网高端对话平台。

    俯瞰乌镇,密布的河网联结着枕水人家,犹如一张承载“互联互通”寓意的网络。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青石白瓦、小桥流水上,这座“互联网小镇”宛如披上一层银辉。一桥之隔的云舟宾客中心与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灯火斑斓、交相辉映,这座小镇正静待世界互联网盛会启幕。

    2022-11-08
  • 习近平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以来,致力于竹藤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为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习近平强调,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家园。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举办。

    2022-11-08

  • 首 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