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写在西藏和平解放七十二周年之际

    沧海变桑田,高原今胜昔。今天是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纪念日。从金沙江边到狮泉河畔,从雅江谷地到藏北高原,360多万高原儿女共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西藏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跟中国共产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协力,加强民族团结,我们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和激励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砥砺前进,奋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不仅彻底驱逐了帝国主义势力,沉重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有力推进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开启了西藏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从此,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康庄大道。


    72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利泽万代、亘古未有的历史功绩,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经济年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今天的西藏,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十二载波澜壮阔,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西藏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沧桑巨变。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才能实现西藏繁荣进步,才能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多谋长久之策,多行固本之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藏和平解放的辉煌成就已经载入史册,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砥砺奋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3-05-23
  • 习近平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 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看到来信,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得知经过这几年的宣传推动,垃圾分类在你们那里取得新的成效,居民文明程度提高了,社区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


    习近平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近日,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当地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表达为推动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贡献力量的决心。

    2023-05-23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内容逐步拓展,公平性、可及性持续增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党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任务。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十四五”时期重点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三)工作原则


    ——基础性原则。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统筹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着眼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


    ——普惠性原则。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过程中,逐步拓展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和内容,使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能够方便可及、大致均等地获得基本养老服务。


    ——共担性原则。在赡养人、扶养人切实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基础上,通过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互助共济等方式,帮助困难家庭分担供养、照料方面的负担。


    ——系统性原则。推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老年优待等制度资源优化整合,强化各相关领域体制改革配套衔接,支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见附件)。《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的对象、项目、内容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动态调整,由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提出修订意见,按程序报批后以部门名义印发实施。省级政府应当对照《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并发布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及清单,明确具体服务对象、内容、标准等,其清单应当包含《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中的服务项目,且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得低于《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二)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定完善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推动评估结果全国范围互认、各部门按需使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细化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推动在残疾老年人身份识别、待遇享受、服务递送、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加强残疾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支持基层老年协会、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探访关爱服务。依托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养老服务政策咨询、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便民养老服务。


    (三)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建立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合理确定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覆盖范围和补贴标准。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统筹现有资金渠道给予支持。落实发展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将政府购买服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具备条件的地方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建设补助、运营补助等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慈善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统计调查制度。


    (四)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含光荣院)建设纳入相关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环境条件等因素,分级编制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的整体方案,合理确定设施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结构科学、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各地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要按标准和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通过补建等方式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政府投入资源或者出资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要优先用于基本养老服务。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作用,研究制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管理制度,明确老年人入住条件和排序规则,强化对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现役军人家属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符合规定条件申请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有效运转。到2025年确保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光荣院在保障好集中供养对象的前提下,可利用空余床位为其他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优待抚恤对象提供优惠服务。鼓励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国有经济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持能力,强化国有经济在基本养老服务领域有效供给。


    (五)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按规定统筹养老服务资源。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依托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及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力量提供家庭养老指导服务,帮助老年人家庭成员提高照护能力。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参加照护培训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优先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适的环境。鼓励开展无障碍环境认证,提升无障碍环境服务水平。以满足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动、康复护理等需求为重点,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特困供养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等,引导社会化专业机构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鼓励发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养老品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认证工作。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降低老年人应用数字技术的难度,保留线下服务途径,为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提供便利。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信息、服务保障信息统一归集、互认和开放共享。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落实措施和进度安排。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研究并推动解决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强化督促指导和监管。省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落实支持政策,加强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民政部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把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绩效评估。各地要强化基本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发挥标准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技术支撑作用,开展服务质量第三方认证。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做好基本养老服务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公开基本养老服务信息。要凝聚社会共识,充分调动各方支持配合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2日01版)

    2023-05-22
  • 学习进行时丨做好残疾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2023-05-22
  • 习近平向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新任总统西米纳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韦斯利·西米纳,祝贺他就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密建交34年来,两国关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取得长足发展,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西米纳总统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密友好,我对此深表赞赏。我高度重视中密关系发展,愿同西米纳总统携手努力,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2023-05-22
  • 习近平向康复国际百年庆典致贺信 在全国助残日之际,向全国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向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康复国际百年庆典致贺信,并在全国助残日之际,向全国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向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组织和各方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指出,康复国际是残疾人事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为维护残疾人尊严、保障残疾人权利、增进残疾人福祉作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积极支持康复国际工作,用实际行动推动发展中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为国际残疾人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习近平强调,中国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国际残疾人事业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人类健康福祉。


    康复国际百年庆典由康复国际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承办,21日在北京开幕。

    2023-05-22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内容逐步拓展,公平性、可及性持续增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党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任务。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十四五”时期重点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三)工作原则


    ——基础性原则。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统筹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着眼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


    ——普惠性原则。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过程中,逐步拓展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和内容,使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能够方便可及、大致均等地获得基本养老服务。


    ——共担性原则。在赡养人、扶养人切实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基础上,通过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互助共济等方式,帮助困难家庭分担供养、照料方面的负担。


    ——系统性原则。推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老年优待等制度资源优化整合,强化各相关领域体制改革配套衔接,支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见附件)。《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的对象、项目、内容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动态调整,由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提出修订意见,按程序报批后以部门名义印发实施。省级政府应当对照《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并发布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及清单,明确具体服务对象、内容、标准等,其清单应当包含《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中的服务项目,且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得低于《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二)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定完善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推动评估结果全国范围互认、各部门按需使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细化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推动在残疾老年人身份识别、待遇享受、服务递送、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加强残疾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支持基层老年协会、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探访关爱服务。依托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养老服务政策咨询、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便民养老服务。


    (三)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建立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合理确定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覆盖范围和补贴标准。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统筹现有资金渠道给予支持。落实发展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将政府购买服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具备条件的地方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建设补助、运营补助等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慈善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统计调查制度。


    (四)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含光荣院)建设纳入相关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环境条件等因素,分级编制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的整体方案,合理确定设施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结构科学、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各地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要按标准和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通过补建等方式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政府投入资源或者出资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要优先用于基本养老服务。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作用,研究制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管理制度,明确老年人入住条件和排序规则,强化对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现役军人家属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符合规定条件申请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有效运转。到2025年确保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光荣院在保障好集中供养对象的前提下,可利用空余床位为其他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优待抚恤对象提供优惠服务。鼓励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国有经济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持能力,强化国有经济在基本养老服务领域有效供给。


    (五)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按规定统筹养老服务资源。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依托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及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力量提供家庭养老指导服务,帮助老年人家庭成员提高照护能力。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参加照护培训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优先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适的环境。鼓励开展无障碍环境认证,提升无障碍环境服务水平。以满足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动、康复护理等需求为重点,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特困供养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等,引导社会化专业机构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鼓励发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养老品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认证工作。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降低老年人应用数字技术的难度,保留线下服务途径,为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提供便利。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信息、服务保障信息统一归集、互认和开放共享。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落实措施和进度安排。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研究并推动解决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强化督促指导和监管。省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落实支持政策,加强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民政部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把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绩效评估。各地要强化基本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发挥标准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技术支撑作用,开展服务质量第三方认证。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做好基本养老服务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公开基本养老服务信息。要凝聚社会共识,充分调动各方支持配合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2023-05-22
  •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新华社西安5月18日电(记者朱超、张京品)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吉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吉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习近平指出,去年我们两度会面,就中吉关系和两国各领域合作达成的重要共识正在得到有效落实,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吉关系已经走过31年发展历程,中方愿同吉方构建睦邻友好、共享繁荣的中吉命运共同体,助力两国发展振兴。


    习近平强调,中吉要加大相互支持,特别是明确有力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做相互信任、相互倚重的好朋友。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政策协调,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和扶贫减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合作,深化互联互通合作,早日启动中吉乌铁路建设。中方愿增加进口吉优质农副产品,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吉投资兴业。双方还要加强地方合作,扩大人文交流,筑牢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要深化安全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国发展建设提供良好安全环境。





    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吉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扎帕罗夫表示,很高兴来到充满历史意义的古丝绸之路起点访问,热烈祝贺中国成功完成系列国内重大政治议程,相信在习近平主席坚强有力领导下,中国各领域发展必将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在世界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当前吉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吉方支持中方在台湾、涉疆、涉港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不移,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愿同中方坚定相互支持,密切沟通协作,共同促进两国和地区安全与发展。吉方将全力为中国企业提供安全良好的投资环境,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今天我们将吉中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就构建吉中命运共同体达成一致,必将推动两国全方位互利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扎帕罗夫表示,我对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充满期待,愿同中方一道将其打造成为中亚国家和中国密切双边和地区合作的新平台。





    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并共同见证签署经贸、产业与投资、海关、农业、人文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并共同见证签署经贸、产业与投资、海关、农业、人文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蔡奇、王毅、秦刚等参加上述活动。

    2023-05-19
  • 习近平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

    新华社西安5月18日电(记者朱超、杨一苗)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





    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习近平指出,中塔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飞跃。中塔关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坚实的政治基础、丰富的合作内涵、广泛的民意支持。新形势下,中方愿同塔方一道努力,全面提升各领域合作水平,推动构建世代友好、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中塔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在相互尊重、高度互信基础上,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在涉及主权、独立、安全、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做彼此信赖的战略伙伴。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经贸、互联互通、农业、大项目等方面合作,中方愿进口更多塔吉克斯坦优质农产品。要密切人文交流,办好鲁班工坊,加强教育、媒体合作,讲好中塔友好故事,筑牢两国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中方愿同塔方加强执法安全合作,维护两国和地区共同安全,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此次中国-中亚峰会一定能开成一次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的峰会,开启中国-中亚合作新时代。





    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拉赫蒙表示,塔中关系建立在高度互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今年是塔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两国关系已经成为国与国睦邻友好、真诚合作的典范。塔方坚定不移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坚定不移致力于发展塔中战略伙伴关系,构建塔中命运共同体。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塔方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愿推动塔国家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加强两国经贸、产能、农业、交通、绿色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塔方愿同中方一道,开好首次中国-中亚峰会,建设好中国-中亚机制。





    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共同见证签署经贸、互联互通、科技、地方交流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共同见证签署经贸、互联互通、科技、地方交流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蔡奇、王毅、秦刚等参加上述活动。


    【责任编辑:邱丽芳】

    2023-05-19
  • 习近平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新华社西安5月18日电(记者朱超、姜辰蓉)5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5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习近平指出,中土建交31年来,两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推进友好合作。今年1月你对中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我们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双边层面践行命运共同体,翻开中土关系发展新篇章。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土库曼斯坦正朝着“强国的新时代复兴”目标迈进,中土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方愿同土方一道努力,把两国关系不断推向前进,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强调,中方坚定支持土库曼斯坦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坚定支持土库曼斯坦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是土方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双方要充分发挥互补优势,释放合作潜力,全面提升合作的深度、广度和规模。中方愿同土方扩大经贸、天然气、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拓展通信、航天等高新技术合作,支持更多中国企业赴土库曼斯坦投资兴业,两国地方省州也要行动起来,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更多对口合作。双方要以今明两年互办文化年为契机,深化人文交流。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中亚国家唇齿相依、安危与共,是命运共同体。中方期待同五国共同努力,开好此次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中国-中亚合作稳步发展,维护中亚地区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





    5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表示,土中友谊历久弥新,土中关系基于相互尊重、平等和互利共赢,前景广阔。土方高度珍视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愿同中方推进“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发挥土中合作委员会作用,深化能源、创新等重点领域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中国-中亚机制将为深化友谊与合作提供新契机,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土方高度重视,愿同中方密切沟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





    5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会见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科技、海关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会见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科技、海关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蔡奇、王毅、秦刚等参加上述活动。

    2023-05-19
  • 习近平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谈

    5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谈。


    习近平指出,欢迎米尔济约耶夫总统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去年9月,我对贵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你热情友好接待,至今记忆犹新。不久前,乌兹别克斯坦成功举行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充分表明贵国人民对总统先生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我向你表示祝贺。相信在你领导下,乌兹别克斯坦改革开放之路会越走越宽,“新乌兹别克斯坦”建设将不断取得更大成就。


    去年9月,我们共同宣布在中乌双边层面践行命运共同体,确立了两国关系新定位。中方愿同乌方一道,深化全方位合作,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

    2023-05-19
  •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并共同观看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中新社西安5月18日电(记者梁晓辉)5月18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


    维夏之月,百卉俱开。暮色中的大唐芙蓉园楼阁巍峨,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和夫人扎帕罗娃、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和夫人米尔济约耶娃陆续抵达。





    图为习近平夫妇在紫云楼前同贵宾合影留念。中新社记者韩海丹摄


    习近平夫妇在紫云楼前同贵宾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


    习近平夫妇为贵宾举行唐朝传统迎宾仪式。紫云楼前,礼乐和鸣,明快有力的古代佾舞、绚丽婀娜的芙蓉花舞,表达了古都西安人民的热情好客,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


    习近平和彭丽媛同贵宾们共同前往元功门举行欢迎宴会。


    习近平发表欢迎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热烈欢迎中亚各国元首。习近平指出,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走过了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国家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为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强调,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是我们这代领导人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世界大势,符合人民期盼。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明天的峰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我们诚挚欢迎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同开创中国—中亚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宴会后,习近平夫妇同贵宾们共同观看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演出呈现了十三朝古都风华和丝路共鸣,展现了千里秦岭的绿水青山及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来自中国和中亚五国的歌手联袂演唱主题曲《美美与共》,赢得各国元首夫妇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蔡奇、王毅、秦刚等出席上述活动。(完)

    2023-05-19

  • 首 页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