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定青山不放松——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综述

    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中国。


    2022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即是审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报告》。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修订完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推进全党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一些长期没能解决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八项规定,已成为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


    一以贯之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2022年8月16日,正在辽宁锦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


    英烈馆内,悬挂着一面“仁义之师”锦旗。锦旗背后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熟悉——


    那是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已经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用铁的纪律赢得了民心。


    “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总书记的话语意味深长。


    时间回到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即是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作出细化完善、提出更高要求。


    这样的安排绝非巧合——


    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一开始就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研究同样的内容并进一步深化细化,充分体现了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的坚强决心,释放出一以贯之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


    作风建设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严肃对待作风问题,一以贯之推进作风建设。


    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和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等重要会议,都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有99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有19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有9次涉及作风建设;


    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都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内容,并出台相关党内法规,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机制;


    ……


    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攻心战。


    面对会不会“变风转向”的观望、面对反弹回潮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和战略高度出发,就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


    ——论述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强调“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指出作风建设的根本关键,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明确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强调“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坚决防止回潮复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丰富作风建设的方法途径,强调“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


    ——严抓作风建设的责任落实,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管好自身,还要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


    ……


    2021年6月,建党百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位于北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2021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在中央八项规定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仔细察看:“现在这里面的8条,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做得都不错,还是要反复讲、反复抓……”


    “八项规定要一以贯之。”总书记坚定地说。


    以身作则为全党立标杆做榜样


    “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


    2022年4月,正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毛纳村,在村寨凉亭内同基层干部、村民代表等围坐在一起,亲切交流、热情攀谈,尽显人民领袖对百姓的真挚情谊。


    以行动作号令,以身教作榜样。


    每次考察调研都对安排方案亲自把关,不搞刻意设计,考察调研尽量安排紧凑,交流范围和人数适当扩大,确保调研深入、务实高效;


    每到一处考察,都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嘘寒问暖、体察入微,带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地方考察调研50余次,走过沟壑纵横的高原路,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滚滚麦浪的乡间路……总书记奔波的身影留在祖国大江南北、内陆边疆。


    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面对面同基层干部和群众聊家常、算细账,要求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赴地方调研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要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和具体行动中,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踏实;


    在疫情防控斗争的关键时刻飞赴武汉,强调“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必胜信心;


    ……


    一言一行,体现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鲜明态度;点滴之间,彰显人民领袖亲近人民的深厚情怀。


    热线电话,跨越浩渺大洋,联通中国与世界。


    2021年5月6日晚,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当天,总书记还分别同土库曼斯坦、古巴领导人通电话;第二天,又同塞拉利昂、刚果(金)领导人和国际奥委会主席通电话……频密的“电话外交”,尽显大国领袖“无我”的工作状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出席重要国际会议、主持主场外交活动等近400次,并多次开展视频外交活动,与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电话。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密集开展“云外交”,促进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元首外交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批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并切实抓好分管领域、所在地方的贯彻落实。


    在改进调查研究方面,中央政治局同志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调研中求真务实,轻车简从,力戒形式主义,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在精简会议活动方面,加强重大会议活动统筹协调,从源头控制总量,严控会议活动规模规格,推动提质增效。除每年按惯例安排的中央重要会议外,其他中央重要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1天半。全国两会会期调整为1周。一些会议以电视电话或视频形式召开,使党中央决策部署原汁原味直达基层一线。


    在精简文件简报方面,加强中央发文统筹,严控文件数量、篇幅和规格,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由部门发文或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的不再由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或转发文件,报送党中央、国务院简报数量进一步压减。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中央政治局同志个人没有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以及发贺信、贺电、题词、题字、作序等情况。


    在规范出访活动方面,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安排中央领导同志外事活动。在出访活动中严控团组规模,合理制定日程,做到能省则省、能简尽简。接受外方授予勋章和荣誉称号,严格按要求事前报党中央批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以视频、电话“云外交”方式为主。


    在改进新闻报道方面,严控全国性会议新闻报道次数,减少一般性会议活动报道,进一步规范新媒体报道。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刊发中央政治局委员新闻报道严格执行篇幅字数、版面安排、时段时长等规定,更加注重突出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国际国内形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闻报道,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


    在改进警卫工作方面,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把改进警卫形式与疫情防控统筹谋划,尽可能缩小警戒控制范围,认真落实不腾道、不封路、不清场、不闭馆要求,努力实现安全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在厉行勤俭节约方面,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中央本级和各地区“三公”经费预算持续压减。中央有关会议筹备服务工作严控会议经费开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务实节俭。自觉加强政德建设,注重家教家风,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注重从自身做起,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依规依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打折扣、不做变通,以实际行动为全党立起标杆、做好榜样。


    成效卓著为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


    2022年,八项规定迎来制定出台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推进全党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使党风政风民风焕然一新,党心军心民心高度凝聚,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


    ——转作风改作风的思想政治根基不断巩固,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


    “听汇报多、下基层少,工作作风还存在明显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够,走‘固定路线’情况依然存在”……


    建党百年之际,一场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动真碰硬、“辣味”十足,让不少党员干部红了脸、出了汗。


    通过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内集中教育等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洗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检视、剖析、反思,对作风问题进行对照、查摆、整治,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党性更加坚强。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建立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落实机制,从政治高度狠抓作风建设,以严实作风推进工作落实,保障了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党员、干部普遍反映,经过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作风锤炼,全党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群众立场、群众观念、群众感情不断强化,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坚实。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


    2022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政务服务中心,居民李广玉只提供了一次材料,就拿到了开办超市的手续。“以前办业务比较麻烦,得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方便多了。”李广玉说。


    这是广大党员、干部把作风建设要求转化成为民造福实际行动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要求,“面对面”倾听民情民意,“点对点”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与此同时,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排查治理民生领域“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零容忍”。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2.3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1.8万人。


    ——“四风”惯性被有效扭转,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更加纯净健康。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43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185人……”


    2022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上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107个月公布。


    五年来,各级党委(党组)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点任务,坚持严的标准和严的氛围,查纠“四风”突出问题。


    深入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深挖细查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集中纠治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问题……一系列歪风积弊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四风”问题56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1.2万人。党员、干部普遍反映,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实实在在的“铁八条”,大大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


    ——党员、干部工作状态、精神状态更加积极向上,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有力提振。


    2022年仲夏,新疆乌什县托万克麦盖提村种植的黑木耳迎来集中上市期。这几年,天山脚下这个小村庄,凭借木耳产业让乡亲们摆脱了贫困,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繁荣背后,是新疆“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的丰硕成果。自2014年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新疆全区共选派50余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到1万多个村队(社区),用心用情为各族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在抗洪救灾的波涛中……广大基层党组织有力组织、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凝聚起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基层一线,一个个醒目的“党员先锋岗”标识在工作岗位,党员、干部引领在前、冲锋在前、战斗在前的劲头十足,以过硬作风展示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党风政风引领民风社风持续向善向上,全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正值客流高峰期,走进成都美食一条街里的一家串串店,店长罗坤正在引导客人:“您好,我们店里有小碗菜,串串也可以按照个人需求拿,主食也可以先点半份。如果不够,后续还可以再加。”


    一句温暖的提醒,正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深入人心的最好见证。通过遏制餐饮浪费行为,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和不理性、不文明消费习俗被逐步破除,“管够不浪费”“吃好不奢侈”逐渐成为时尚。


    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要求,不断压减“三公”经费支出……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党组织把加强作风建设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等结合起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新风正气,带动全社会敦风化俗,让新风吹遍每个角落。


    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


    2022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对党中央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表示满意、总体成效表示肯定的,分别为98.2%、95.7%。


    激荡清风正气,凝聚党心民心。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上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定能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阔步前进。

    2022-10-09
  • 【央媒聚焦内蒙古】人民日报: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10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聚焦内蒙古乌兰牧骑服务群众“在内蒙古的广袤草原上,一支支乌兰牧骑为群众唱响动人牧歌,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稿件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访一座又一座村庄,广袤田畴间,龙舟划起来,秦腔吼起来,锅庄跳起来,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乡亲们精气神持续提升,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各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不断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马庄村是个既注重富口袋也注重富脑袋的村庄。村民热爱组乐团、排节目、开舞会,他们在村里逛庙会办灯节,很好地传承了制作香包、扎花灯等传统手艺;村民还筹划组织文艺活动,乐团在村里广受好评,曾被邀请到县市电视台演出。


    出彩的文化文艺活动,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精神风貌不断得到提升。经常登台,人们变得越来越大方开朗;经常互动,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融洽……现在,村里的节会能吸引周边上万人前来观看,小小的香包缝制已培育成产值超800万元的产业,马庄村正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综合体。


    “唱出精神有干劲,齐心协力搞建设……”在河南省登封市垌头村,为了提升乡亲们的精气神,激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村里组织起合唱活动。如今的垌头村成了远近闻名“会唱歌的村庄”。


    2020年6月,垌头村里开演沉浸式实景体验剧《再现朝阳沟》。就在文化兴村势头正劲之时,2021年夏天的一场山洪,将村民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剧场、街道冲毁。面对洪水,村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抢险救灾。


    如今,礼堂、剧场已经复建,村民又敲起鼓、唱起歌,500个座位的剧场坐得满满当当。


    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广袤乡村扎实开展,不断提振群众精气神。


    在垌头,很多村民讲起令他们难忘的这一幕。村里曾邀请原武警天安门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参加升旗仪式。董立敢带了一面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为了看一眼这面旗,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了。


    在内蒙古的广袤草原上,一支支乌兰牧骑为群众唱响动人牧歌,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在四川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活跃着一批“德古讲师”。“德古”彝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他们走进院坝笋山、火塘村寨,用群众身边事,普及科学知识,帮助群众移风易俗……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新集村,乡村绘本馆吸引了很多孩子。这是一座农家院里改造出来的砖瓦小楼。孩子们从校门出来,经常一头扎进这座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小图书馆。


    曾经,老旧的村小学只剩下17名留守孩子。平桥区按照振兴乡村教育、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改扩建了新集小学,为孩子们建起绘本馆、乡村少年宫。如今,新集村成为美丽宜居村庄,乡村休闲旅游方兴未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各地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在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有座著名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建馆已有90多年,保存着大量的历史书籍和文史资料。


    多年沁润,读书已经是古镇人的生活方式。全镇不足8000人,近3000人办有图书借阅证,仅2021年和顺图书馆外借的纸质书就有1万册。李祖益是镇上老居民,他的农闲时光,基本在图书馆度过。


    为了满足更多的阅读需求,和顺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移动图书馆等,还在远离古镇的大庄社区设立分馆,那里的孩子们一结束课业就捧起书本。


    今年夏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的乡村篮球赛事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要问赛事有多火爆,不仅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围观,还有河南、广西等地的人慕名而来。台盘村篮球场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观众,不少人自备马扎、板凳,更有人搬出梯子。


    参赛球员来自当地各族群众,解说员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不断切换,中场休息啦啦队表演民族特色歌舞,比赛获胜的奖品是黄牛、香猪、西瓜……所以,网友亲切地把这场乡村篮球赛称为“村BA”。


    这场源于“六月六”吃新节的篮球赛声名远播,参赛队伍从刚开始来自周边乡镇,发展到整个黔东南州各县。


    7月30日,台盘村又迎来一项重要的篮球比赛——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这是贵州首个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大型体育赛事。截至8月16日,赛事在各市州覆盖2624个村镇、进行5457场次,共有30438人参加。


    乡村球赛的火爆,离不开不断完善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贵州已建立乡镇、行政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437个。


    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村,最初七八个人吹拉弹唱、自娱自乐的小队伍不断壮大,组成了一支二三十人的文化合作社。有文艺爱好的群众越来越多,全县“乡村文化合作社”一下扩展到68个。


    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团队在村里就地取材,展开一场艺术改造。提升后的村庄激发了村民艺术创作的热情,链式反应一般延伸开来。


    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石节子村,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靳勒,把村里的13户村民院落变成了13个美术馆。一年后,村民带着他们参与的作品走向全国。


    如今在全国,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个,农家书屋58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福建有着1600多年的产茶历史,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2021年3月,武夷山脚下,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里,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乡亲们,“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建立健全服务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茶成了武夷山千家万户的“宝”,12万人以茶为生,种茶、制茶、卖茶,茶产业生机盎然。


    在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有一个茶农组成的合作社,负责人是黄正华。在党组织带动下,合作社抓培训,发起制茶能手比赛,如今黄村成为制茶工艺村,已培养600多名制茶师。


    茶艺师余安琪是名90后姑娘,从小在黄村长大。在她心目中,茶香是最令人沉醉的芬芳——过去向往大城市、外出打工的哥哥姐姐都回来了,成长为新一代茶人;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每年暑假来研学的孩子络绎不绝。“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兴趣。”余安琪说,“茶对我们这代人,早已不仅仅是农业了。”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从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到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着力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云海翻腾,吞吐着层层梯田。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哀牢山余脉上一锄一犁共创了一道农耕奇观——哈尼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鼓励村民用传统材料修缮特色民居“蘑菇房”,同时对内部开展适当改造,满足村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打造梯田鸭、梯田鱼、梯田红米系列精细加工产品,并通过“梯田云”电商平台,培育集民俗、餐饮、产品等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多策并举力促哈尼梯田永续利用,千年古梯田焕发新生机。


    走进哈尼梯田遗产区重点村落——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哗哗的溪流穿村过巷,奔向村边层层而下的梯田。这个古朴的村落,保留有典型的“森林—水系—梯田—村庄”生态聚落。


    村寨的风貌和味道没变,发展却是日新月异。2018年6月起,元阳县与中山大学合作,推出“阿者科计划”,增强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旅游开发、群众受益和古寨保护共赢。“红稻农家”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加上种田、分红、务工等,阿者科村村民高烟苗家收入颇丰,“祖先留下的森林、村落、梯田、水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他说。


    跟随乡村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苗族姑娘杨文丽曾在外打拼,山外的刺绣机让从小学刺绣的她大开眼界。10年前,她和丈夫带着一台二手刺绣机返回了家乡——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建起产品加工生产基地。杨文丽决心借助新的技术让精美斑斓的刺绣走出苗寨。很巧,她的奋斗与家乡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正合拍。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贵州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积极发展苗绣、贵银等民族传统手工业,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和旅游商品品牌。如今,杨文丽团队有了自己的服饰设计师,从传统中创新花式,开发出挂画、文创等各色产品。让杨文丽欣喜的是,产品不仅游客青睐,乡亲们自己也喜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组织实施了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将681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52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3380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如今,“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金字招牌,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记者王汉超杨文明)(记者王崟欣、宋豪新参与采写)

    2022-10-09
  • 【央媒聚焦内蒙古】经济日报:发展草牧业正当其时

    《经济日报》(2022年10月09日第12版)


    作为统筹提升农牧区生产、生态、生活的重要举措,发展草牧业正当其时,应该着力推进。


    与传统畜牧业相比,草牧业的重心变了。传统畜牧业重心在畜,不少地方草原透支、超载过牧,最终导致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付出很大代价。而草牧业重心在草,树立草原在生态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在保障食物安全中的基础地位、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双碳目标中的特殊地位。保护草原,建设草原,使草原实现“四库全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库”、货真价实的“粮库”、当之无愧的“钱库”以及名不虚传的“碳库”。


    尽管各地对恢复草原生态做了大量努力,但只要在草原上多走走、多看看,还是能感受到草原工作底子薄、基础弱、短板多。尤其草原保护修复的投入还不多,基层草原监管力量还很薄弱,草原科技贡献率不足30%,草种对外依存度超过70%。


    发展草牧业,首先要完善草原治理体系。随着草原工作顶层设计的完善,初步扭转了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但是,草原监测、保护、修复、监管、草业发展、支撑保障六大体系的“大写意”还需变成“工笔画”。既需要建立草原调查体系、健全草原评价体系、完善草原自然保护地体系,也需编制草原保护、修复、利用规划,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更需推动建立“草长制”,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其次,要完善草原保护体系。全面保护,就是既要保护天然牧草地,也要保护人工草地,还要保护北方多、南方少、农区多、牧区少的“其他草地”。系统治理,就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推进。目前,已有科研团队充分发挥豆科牧草的饲料肥料双兼功能,通过牧草“绿肥”治理盐碱地、培肥黑土地。着眼未来,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继续实施重度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乡村种草绿化示范工程、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工程、国有草场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支撑工程、河湖堤岸草带建设工程“八大工程”来开展草原修复保护。


    最后,要完善草原创新体系。为破题草牧业发展,中科院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在呼伦贝尔垦区开辟了“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完善草原科技创新体系,要发挥草原牧民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国有草场等社会法人的积极性;既要发挥科技乡土人才的积极性,更要发挥院士、学术带头人的积极性。只有宽领域、大平台集成创新,才能攻克牧草育种技术、星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退化草地恢复技术、牧草制备和绿色养殖技术等,最终打造生态生产双赢、产业转型发展的草原科技高地。(陈力)

    2022-10-09
  • 【央媒聚焦内蒙古】光明日报:展绿水青山之景 汇万马奔腾之力

    展绿水青山之景汇万马奔腾之力


    ——《万里绿色长城图》《万马奔腾图》长卷创作记






    《光明日报》(2022年10月09日第09版)


    你领略过高2米、长200米的中国画的震撼效果吗?近日,内蒙古美术馆,两部巨幅中国画主题长卷揭开神秘面纱,与观众见面。





    万里绿色长城图(中国画·局部)


    《万里绿色长城图》《万马奔腾图》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组织创作,意在展示内蒙古建设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弘扬蒙古马精神取得的重大成果。两部长卷汇聚了全国众多优秀美术家之力,历时三年,精心绘制。画家们以文艺之力汇专业之功,集创作之美,用画笔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万里绿色长城图》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文铸魂,全景式、立体化地展现了内蒙古的草之茂、林之郁、水之秀、土之沃,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万里绿色长城图(中国画·局部)


    内蒙古东西跨度约2400公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狭长地域造就了多样化的地理环境,高原、草原、森林、丘陵、沙漠、河流、湖泊、湿地构成了内蒙古地区雄伟壮丽的风景。如何取舍和排布内蒙古12个盟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通过美术形式表现这里的辽阔地域、丰富资源和深厚文化?如何将这些景物在长达200米的画卷上串联起来,使画面行云流水、富有韵律和节奏感?这对画家们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为了让艺术家们能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新时代的内蒙古,春夏时节,《万里绿色长城图》创作团队的画家们历时两个多月,分别奔赴内蒙古西线和东线采风写生。经过上百次的研讨,一遍又一遍的草图创作,画家们的思绪逐渐清晰,从最初以12盟市为主题串联山川河流的思路,确定为以地貌风景为重点,并于其中点缀人文景观的呈现方式。作品整体以山脉作为骨干,河流湖泊作为血脉,草原为背景,森林为衬托,着四季颜色变化,立足于内蒙古山川脉络进行创造。


    依照中国画长卷的传统观看习惯,创作者将不同空间的景物呈现在同一平面之中。画卷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金色胡杨开启,描绘出生趣盎然又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苍茫大地。驼铃声声的阿拉善深处,古庙宇静静地矗立在沙漠中;兴安岭上兴安盟,红色纪念馆珍藏着历史的记忆;绵延起伏的大青山深处,特色小镇在苍松翠柏间若隐若现;现代城市中穿梭的高铁,气势如虹铺陈在广袤大地上。画家们将内蒙古的历史感与现代感巧妙地嵌入作品中,将现实图景与艺术创造完美融合。整部长卷不仅呈现出草原辽阔、林海苍茫的多彩大地,更描绘出一片希望的田野和传奇的家园。


    《万马奔腾图》以祖国北疆的壮美自然风光为背景,生动再现了万马奔腾的恢宏气象,寓情于马,体现了内蒙古人民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





    万马奔腾图(中国画·局部)


    为了进一步了解蒙古马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状态,创作团队来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黑马养殖基地。这里的阿巴嘎黑马体型偏大、毛色乌黑,灵活敏捷、耐力十足,是蒙古马品种里的佼佼者,也是内蒙古四大名马之一。


    美术家们同牧民一起为马剪鬃毛、打马印,套马、驯马,认真观察蒙古马的结构、形态,零距离感受它们的力与美、速度与耐力,更深刻地体悟到蒙古马精神和草原文化的内涵。


    《万马奔腾图》中,淡雅的设色、虚化的背景突出了马的主体形象,一只小马从诞生到在马妈妈的呵护下蹒跚学步,再到经历一路成长纵身跃起……丰富的细节刻画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叙事内容。此外,画家们不再拘泥于蒙古马的形象,全国各类骏马的形态跃然纸上。时而俯身小憩、时而欢腾嬉戏,时而岸边饮水、时而腾空跃起,骏马好似大自然的宠儿,在广袤的土地上栖息繁衍,在蓝天绿草间尽情驰骋。





    万马奔腾图(中国画·局部)


    画家们细致深入地了解蒙古马文化的内涵,以及蒙古马和农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结下的如亲人、伙伴、战友般的亲密感情。他们用饱含深情的画笔,将对蒙古马、对草原的热爱倾注到画作之上,呈现出真实而震撼的万马奔腾之景。


    传统的中国画,用一幅卷轴装进了千里江山,装进了富春山色,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方式。一幅《万里绿色长城图》,凝聚了内蒙古各族儿女的绿水青山梦;一卷《万马奔腾图》,展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图景。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着时代的精神风貌,引领着时代的风气之先。两部长卷不仅体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也抒发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北疆亮丽内蒙古未来美好愿景的祝福。(记者高平王潇)

    2022-10-09
  • 【草原牧区行·青海篇①】青海:遍野“青绿”最动人

    青海之美,可以满足你的所有想象。


    雪山、草野、江河、沙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造就了最为赡富的地球奇观!


    但,青海,不止于美。这里,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野生动物的资源库;这里,是不可或缺的生态安全屏障。皑皑冰雪,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人类母亲河;巍巍祁连,阻住莽莽沙漠东进之路,守护着河湟谷地的丰饶绿洲;可可西里,是藏羚羊往返迁徙的一片乐土;昂赛大峡谷,为雪豹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家园……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考察青海时谆谆嘱托。从仲夏到初秋,我们走进青海,在湖畔江边、山谷草场、田间地头、山乡村舍,听当地群众“喧一喧”心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这本账


    祁连山的底色回来了


    祁连山,连接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是守护“中华水塔”、涵养河西走廊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而一度,正是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给这里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植被破坏、冻土破碎、野生动物锐减,好牧场成了黑土滩……


    2020年,一切破坏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被勒令叫停。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798个“问题图斑”开始整治,6.92万亩被破坏的国土得以修复。从黑色、褐色到浅绿、深绿,祁连山应有的底色逐渐回来了。


    “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2017年,中办、国办通报指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四大环境问题。


    “‘问题图斑’,是卫星遥感监测到植被严重破坏,矿山开采面裸露在外的‘刺眼’地块。”祁连县草原站副站长仁青卓玛说,“20世纪70年代,祁连山一带就出现了一批批采矿场,光是祁连县就有大型矿床5处、各类矿点300多个……疯狂开采,给大地留下一片片触目惊心的‘牛皮癣’!”


    为大地“疗伤”,是祁连山生态修复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西山梁多金属矿山,正是祁连县123个“问题图斑”中最难啃的“骨头”。


    和大多数当地人一样,华藏也曾在矿上打工。矿主给他派的活儿是爆破——用钢钎凿出一个个炮眼,填入炸药,炸出矿洞……


    “别看现在绿得喜人,以前可是炸山、砍伐、毁林、毁草啥都干,山体就像‘开膛破肚’,寸草不生,连刮起的风都是黑灰色的。”此刻,华藏俯瞰着当年的矿区,唏嘘不已。而他现在的身份,是这里的生态管护员。


    “那时环境差,生活都成了问题!”华藏说起当年的情景,“受损的山体边坡,经常有碎石滚落下来砸死砸伤牛羊。随意倾倒的矿渣弃石,弄浑了河水也‘撕裂’了草原。要给牛羊找一处干净水源,至少得走六七里地!”


    看着家园在自己手中一点点被破坏,华藏心情很低落。2017年,他毅然辞掉了矿山活计。其实,不只是华藏,当地很多百姓都感叹——“不能这样下去了!”


    2020年8月,青海省启动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可要修复西山梁多矿区谈何容易!这里海拔超过3700米,几近垂直的峭壁连砂土都留不住!


    “山势险峻,如果拓路运送机械上山,会造成二次破坏。”仁青卓玛说,“当时不管是覆土还是搬运草籽树苗,全靠人背肩扛。去年五六月份,大家连采挖虫草的机会也放弃了,都来尽一份力。”


    “不仅是人,就连羊都‘动员’起来了!”仁青卓玛比画着,“山崖太陡,机械根本上不去,但羊可以,它们能把草种踩进土里。”一听羊也可以出力,扎麻什乡河北村的牧民,二话不说把村里5000多只羊都赶上了山。一时间,山都“染”成了白色!


    经过努力,2021年10月,包括西山梁多矿区在内的123个图斑治理和134处矿山整治,全部验收合格。


    不止于此,祁连山南麓的4万多亩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矿场也得到了系统修复,原本矿石矿渣堆积的区域,重新成为草场和田地。


    “牛皮癣”重披绿装。好风光,回来了!


    “以前,赚的是‘眼前利’;今天,吃的是‘生态饭’。生态管护员的工资,加上出租草场、做些小买卖,一年赚个几万块不成问题。再搞起旅游,收入还会好!”华藏说。


    “今年上半年,祁连这么一个只有5万居民的县城,就接待了78万游客!老百姓不仅手里有了钱,主人翁意识也大大增强了。以前过马路,哪有人看红绿灯?现在,地上掉个纸片都有人拾起来。”祁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宏祥说,“大家真正把祁连当成了自己的家!”


    草畜平衡成为新常态


    青海有着广袤的草原,但由于过度放牧,也曾出现大面积草场退化。牛羊吃不饱,卖不上价钱,牧民就继续扩大养殖数量,造成恶性循环。


    随着划区轮牧、种草养畜的推行,草畜平衡成为新常态。如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2年的54.2%,提高到2021年的57.8%,每年约2.45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到休养生息,2.2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草木生而畅茂,牛羊牧而滋蕃”的场景又回来了。


    在茫茫大草原上和仁青东珠相遇,纯属偶然。当时,我们正驾车穿行在海北州祁连县的夏季牧场,碧草连天的山野间,牛羊片片点点。半山腰,仁青东珠绣着吉祥图案的白色毡房格外显眼,而竖立在毡房外亮晃晃的光伏发电板,引得记者心生好奇,前来探访。


    “贡卡姆桑、贡卡姆桑(你好)!”迎出毡房的仁青东珠问明记者来意,热情地打招呼。


    和冬季固定居所不同,夏季,牧民逐草而居。一个夏天要换几个地方,扎下的毡房往往因陋就简。但眼前这顶却完全不一样——不仅外有光伏发电,里面冰箱、火炉、衣柜、桌椅等一应俱全,地上还铺着防潮垫子……


    “过去,自家夏季草场只够牛羊吃一个月,不仅要买草料,还要租别人的草场,肯定得到处游牧。现在,牛羊养的少了,自家草场够吃两个半月到三个月,基本度过一整夏。不用频繁转场,这毡房就变成了固定的‘夏季办公室’,各种家用自然要齐全些。”32岁的仁青东珠,是阿柔乡青阳沟村牧民,性格阳光、十分健谈。


    “牛羊养的少了?”


    “对!”仁青东珠指了指对面草坡上的羊群,“10年前,大概有600多只羊,70多头牛。现在么,有300只羊,40多头牛。”


    “哎哟,少了将近一半啊!”


    “没事,没事!”听出记者话里的担忧,仁青东珠连忙解释,“这叫合理载畜。以前我们不懂,以为牛羊养的越多越好,现在弄明白了,一片草场能养多少只羊、多少头牛,都是有定数的。以前超量养殖,草不够吃,牛羊‘夏瘦、秋弱、冬饿、春死’是常有的事,有的牦牛个头比成年羊大不了多少……”


    “那收入……”


    “没少,还增加了!”仁青东珠掰着指头给我们细数,“牛羊少了,但出栏率高了。10年前,我家一年出栏几十只羊,现在是120多只,加上牛羊越来越壮,卖价也翻了番。我们祁连羊肉在全国名头可是响当当的!不仅如此,每年,还能从政府拿到禁牧和草畜平衡补贴款一万多块!”


    聊了半晌,记者起身告辞。走到毡房口时,眼神滑过旁边的梳妆台,口红、护手霜、眼影、BB霜……琳琅满目摆了十几瓶。


    “这都是媳妇用的!”仁青东珠憨憨地笑道,“以前,在咱牧区,能用个棒棒油就了不得啦,现在,城里人有的,她都用上了!”


    青海湖的清醒留白


    青海,因青海湖得名。过去10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增加了近220平方公里,相当于34个杭州西湖。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环湖私搭乱建成为一大公害,不仅破坏景观,更危及生态。整治经营乱象、拆除环湖违建、鸟岛闭门谢客……成为近年来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不动摇的清醒留白。


    我们来到青海湖畔甲乙村的时候,正是油菜花怒放的时节。满眼翠绿的叶、金黄的花,从脚下一直铺展到湖畔,碧玉一样的湖面在微风下泛着粼粼波光,湖天一色的尽头有朵朵白云点缀,更衬托出青蓝色水面的奇幻莫测……不必专业相机,手机随手一拍,每张都是精美大片。


    “早几年,可拍不出这效果!”与我们同行的倒淌河镇副镇长华旦才让禁不住感叹,“那时候,拍照得‘找景’——稍不留神,湖边破破烂烂的‘野房子’、遍地污水和垃圾就进了镜头!”


    “野房子?”


    “湖景很美,大家争着往前挤——湖边乱糟糟的,都是些简易帐篷、临时搭起的餐馆。垃圾遍地没人管,污水端直排到草场上、流到湖水里。有牦牛莫名地死掉,剖开肚子一看,胃里尽是垃圾……”华旦才让满脸凝重,“看到游客兴冲冲来,打完卡捂着鼻子就走。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谁想生活在一个大垃圾场里呢?!虽然收入多了,但村民脸上却没了笑容……”


    2016年前后,甲乙村痛下决心,彻底清除湖畔违建。


    “村民收入会不会受影响?”记者问。


    “一开始大家也有这样的顾虑。可事实证明,砸的是泥饭碗、抱的是金疙瘩!湖畔整治,让旅游大火!游客来了就不想走。村民的收入不用说,光村集体收入,一年就有2700万元!连这再寻常不过的油菜地,‘身价’也不一样了!”


    沿着花间小径往湖边走,不经意间,我们发现,几个身影在齐腰高的油菜花丛中时隐时现。


    “他们在干什么?”


    “捡垃圾。”


    “油菜地里还有人专门捡垃圾?”


    见记者好奇,华旦才让笑了:“给你找个人,一问便知!兰科加——”他朝地里喊道。


    话音未落,一个头顶毡帽、戴着茶镜的精壮汉子直起身子,左手拿着编织袋、右手一副长夹子,走了过来,黑黝黝的脸上挂着汗珠。


    “我们是自发的,每周来两天。”兰科加的正式身份,是甲乙村八社社长,“刚才,有游客把西瓜皮扔地里了,我们把它捡出来。”


    “不光地里、湖边,还有后面山上……一天下来,要走几十里路。大家坚持好几年了。”边说,兰科加边打开手机里的“青海湖环保志愿者”微信群,“35个人,都是八社的,有几个以前还是湖边违建的‘业主’。你看,现在环境好了,像我这样,种青稞、油菜,养牦牛、绵羊,加上游客湖边拍照、骑马观光,一年下来收入起码一二十万元。社里还成立了旅游协会,集中开发的旅游项目每年能赚30万元,大家都有分成。”


    “谁不想在这样的美景里赚钱?所以,大家对环境可珍惜哩,争着来保护!”兰科加笑着和我们告别,“你们继续拍着,我们还要上山巡一遍。别忘了,多介绍几个朋友来这里看看啊……”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莽莽沙漠,对外来旅游者,可能是啧啧称叹的旷世奇景;但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则是重压在心头的阴霾祸患。


    青海,曾有六分之一的土地沙化严重,超过四成人口的生活受到风沙困扰。而如今,青海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21年底公布的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与2014年底第五次监测状况相比,青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6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8.8万公顷。


    同在共和县,沙珠玉与倒淌河镇甲乙村的直线距离只有50公里,但横亘其间的重重大山,阻隔了两地交通,也塑造了不同的景象。


    “说起沙珠玉人娶媳妇,有个尴尬的故事——新人刚到村口,突然起了风。风沙过后,老丈人死活不让送亲队伍再往前走:‘这地方着实吓人!刮起风来,整个村子都看不见!闺女嫁到这儿,别说过好日子,怕是风把人刮跑了,都不晓得!’”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堂屋里,沙珠玉乡珠玉村64岁的老支书程峰谝起往事,边上几个尕娃听得笑出声来。


    “娃娃们已经把它当笑话听啦!但其实,沙珠玉远离沙尘暴,也就是这一二十年的事。早些年的风啊,能从正月里刮到六七月,扬沙滚滚,昏天黑地,面对面都看不到人……风一过,能从屋里扫出四五背篼沙子。”程峰对往事记忆犹新,“种地就更难了,刚下种,要么转眼被风卷走,要么就被浪过来的沙丘埋到下头。一年种上三四次,也不见得有收成。总是想,啥时候能吃上饱饭,就好了……”


    沙珠玉,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部、塔拉滩沙漠边缘,距离西宁只有180多公里,却曾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这里旱得很!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7倍!过去风大、沙多,百姓日子苦,靠砍挖‘砍巴’和‘荚荚草’的根须当柴火,这些固沙植物越来越少,更加剧了生态恶化。”共和县林业站林业工程师郭增鸿介绍,“20世纪50年代,沙珠玉九成草场已沙漠化。最多一年,沙丘向居民点推进了47米!”


    退无可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珠玉人开始绝地反击。对他们来说,造林治沙,是一场用性命与风沙所做的生死搏斗。


    “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刚开始,是年年种树年年死,但沙珠玉人从没放弃,直到摸索出‘水钻造林法’!”郭增鸿带着记者,穿行在绿树成荫的防风林间,“水钻造林,就是用高压水枪在沙地上钻孔,将树苗扦插在里面。由于水的冲压作用,孔穴内沙质坚实,浇坐水和保沙墒一举两得,一下子将树苗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


    60多年来,沙珠玉人营造起18道防风林,层层叠叠的树木,硬生生将狂风顶住、逼沙丘后退。到2020年底,沙珠玉乡共培育公益林17.9万亩,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比从90%以上降到12.3%!


    “沙珠玉人吃够了风沙的苦。当年,成活的树苗比金子还贵重,谁敢把牛羊赶到林子里,就要全县通报、重罚。直到现在,这根弦也没松,村里每人每年至少要种10棵树,党员干部还要带头多种。大家心里亮堂着呢,没有好生态,哪有今天好日子!”说起这些转变,珠玉村党支部书记韦强很有感触。


    韦强带我们来到他家的蚕豆地:“风沙消停了,这里日照长、沙土特殊的优势就显出来了。你看,这是‘青蚕25号’,青海农科院帮我们专门培育的!做豆瓣酱美得很咧!已成了村里的‘致富豆’。我们家16亩地种的都是它,每年能赚两万多元。现在,村里的蚕豆、小麦合作社,藏系羊繁育场办得红火!大家收入翻了几番。”


    “‘大风一起不见家,朝为庄廓夕为沙’的沙珠玉,真的看到了‘点沙成玉’‘育树为珠’的希望。如今,不仅村里的毛坯房换成了砖混房,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回来了。”韦强说,“风沙不见了,生活更有奔头!”


    珍稀濒危动物重归家园


    滴滴冰川水,汇入淙淙溪……长江、黄河、澜沧江由此开启一场穿山越岭、惠泽大地的旅程。三江源,不仅是生命之河的起点,也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难得的栖息地。


    随着青海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多——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不足2万只恢复到如今7万多只;斑头雁从不到1000只增加到3000多只;三江源核心区域雪豹频现;各大水域花斑裸鲤等50种高原“土著”鱼类资源明显恢复……


    “哦呀,是岩羊!”藏族小伙子才改一声低呼,跳下车,抄起望远镜,往山上瞄。我们从沙石路的颠簸中一下子醒过神来。顺着才改张望的方向,眼光扫过峭壁、碎石、灌木……看到啦,是岩羊!它们深褐色的皮毛与黄色岩体错杂一处,不仔细分辨根本发现不了。果然名不虚传,自幼与野生动物做伴的当地牧民,都有一双“火眼金睛”。


    才改是此行的向导,他将带着我们找寻雪豹。


    雪豹,全国仅有5000只,稀有程度堪比大熊猫。玉树州杂多县是澜沧江的发源地。而位于这里的昂赛大峡谷,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雪豹密度最高、种群生存状况最好的区域,被亲切地称为“大猫谷”。


    “有岩羊出没,多半就会有雪豹。错不了!”置身昂赛大峡谷,蓝天白云、丹霞赤壁、葱郁崖柏以及波涛滚滚的江水,让记者暗自称奇,但听才改这么一说,大家神经不由得紧绷起来。


    “别紧张。”才改从后备厢取出单反相机,长焦镜头很是专业,“我小的时候,雪豹数量没现在这么多,想在峡谷发现雪豹踪迹,可不是容易的事。”


    神秘幽深的昂赛大峡谷,除当地牧民,少见人迹。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峡谷里雪豹数量明显增多,吸引不少“大猫”爱好者探访拍摄。2019年,昂赛乡获三江源国家公园授权,开展自然体验特许经营。


    “昂赛乡有22户牧民生态体验接待家庭,轮流接待游客,我家就是其中之一。”才改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搞生态接待,家里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分红。同时,我是生态管护员,每月工资1800块,再加上卖虫草,一年收入10多万元”。


    蓦地,才改截住话头,指向山顶:“快看!雪豹!”记者将望远镜调到最大,只见微微泛黄的草甸上,定格着一抹斑斑点点的身影,只一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耳边,是相机“咔咔咔”的快门声。


    “看吧,我就说,肯定能见到雪豹,我带过的客人,95%都不会白来!”才改得意地边说边把相机递给记者,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扬了扬,“我要把雪豹的位置和情况记下来,这是我的本职工作!经常在哪儿出没、什么时段遇到的可能性最高……都得记得明明白白!只有摸清‘大猫’的习性,保护起来才得心应手。岩羊是雪豹的主要食物,我们通过退牧减牧来提供充足草场,以保证雪豹的食物来源……”


    都说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在才改看来,生态环境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风向标。


    产业加快向绿色有机转型


    千百年来,青海牧区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劳作方式——牛羊放牧基本靠天,畜牧产品主要是自家消费,牛羊养到终老也很少出栏……


    而今,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从逐草而居,到以草定畜;从分散的每户单独养殖,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转变,牛羊出栏率大幅提高,畜牧产品深加工方兴未艾……


    “企业+合作社+农户”,成为青海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现在,青海农牧民合作社数量已破万,合作社中生产机械化率近100%,对农牧民人均增收贡献率超30%。


    野牛沟,“隐藏”在祁连山脉深处的一片狭长谷地。这里,平均海拔接近4000米,周围高山耸立、雪峰连绵、水源充沛,国内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就发源于此。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畜牧天堂,拥有超过35万公顷的草场,是青海海北州面积最大的牧区,也是高原牦牛和白藏羊的理想栖息地。


    “我们的牦牛,吃的是虫草,喝的是山泉,品质无可挑剔,但过去都是卖活牛活羊。”和祖祖辈辈一样,颜军没觉得有什么需要改变。


    直到2012年,29岁的他走出大山,到西宁一家食品公司工作,这个蒙古族小伙才发现,一只羊,经过屠宰加工后,轻轻松松就比卖活羊多赚100多块。“按部位精细分割的牛肉价格更高,就连牛奶加工成酸奶,价格也噌噌往上涨!”这个从小放牧的“老”牧民,一下子意识到,这些年“亏大了”。


    2015年,见了世面的颜军和村里另外5个伙伴商量好,归拢起1200多头牦牛,成立了一家合作社。


    “牧民自制的酸奶品质特别好,但以前都是自家吃,不卖钱。”嗅到商机的颜军,把牦牛酸奶作为合作社的主打产品,“我们在城里有两个销售点,到了夏天,每天能卖出500多斤,很多老顾客只认咱的酸奶。”


    “以前靠放牧,我每年收入三四万元。现在合作社一年光卖酸奶就能挣60多万元。除了自己养殖的牦牛提供奶源外,我们还向其他牧民收购牛奶,每年也能让他们多赚5万元!”颜军说,通过对牦牛肉的深加工,合作社收入颇丰——一头牦牛变成十几种产品,牦牛肉最高能卖到每公斤500元。在牧民眼里,这简直是个奇迹。


    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野牛沟以家庭为主的牧业方式。“合作社分工分业,按劳取酬,收益按股分配。‘老羊倌’有固定工资,可以安心放牧,腾出精力的年轻人就能踏踏实实出门打工。”颜军告诉记者。


    “我们正准备建加工厂,发展现代畜牧业。”颜军眼里的“现代”,就是通过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快向绿色有机转型。


    良好生态反哺旅游发展


    在青海山区,贫困大多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青海以大规模绿化作为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反哺旅游发展,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如今,青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数量达37个,仅2021年,青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就超过19亿元。


    刚到村口,那诱人的肉香就飘进了车窗。窗外,铺在草地的毯子上摆满了瓜果点心、奶茶美酒,孩子嬉闹玩耍,老人引茶唤友,姑娘伴着花儿翩翩起舞……


    “这是我们当地习俗——‘浪山’,就是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携家带口在乡野山间休闲畅游。”祁连县八宝镇白杨沟村第一书记秦海榛说,别看这里距离县城不到4公里,可过去,城里人肯定不会把“浪山”选在白杨沟。


    “这每家每户的花园比房子面积都大,他们为啥不愿来?”


    “这花花草草的地方,以前都是牛栏羊舍。”秦海榛用手一指,“那时候各户的牛羊都养在自家房前屋后,三五只数量不多,可那个味儿啊……”


    “牛羊现在去哪儿了?”


    “在村子外集中放养着呢。我们在镇上第一个搞人畜分离,村里只住人。牛羊出院树进院,家家有羊养、家家不养羊。”秦海榛像是在说绕口令。村民一旁打趣:“不然现在闻到的就不是草木花香了,哪个会来我们这‘浪山’!”


    “我们家的农家乐,现在正是旺季,提前三天打电话都约不上!”村民马占仓接过话头。


    “这么火?不少挣呀?”


    马占仓笑了笑,给记者算了起来:“6月收入10万元,7月15万元……就是在城里打工也没这么多呀!周围不少人也准备搞农家乐,正装修的就有3家。”


    “我们有‘靠山’!”马占仓指着不远处那座云雾缭绕的青山说,“那是卓尔山,5A级景区。那里的云,永远像展开的哈达,欢迎着四方游客。‘浪山’,‘浪’的不就是绿水青山么!”


    “以前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一下雨,赭红色的泥点子踩得四处乱溅。‘泥巴墙、泥巴凳,除了泥巴没家当’,说的就是白杨沟。都不用看脸,看腿和鞋就知道你是不是白杨沟的人。”马占仓摆了摆手,“以前外地游客路过我们村,都得绕道走。”


    “现在,村容村貌好了,来的游客也多起来,全村12家农家宾馆,一到旺季,‘客满’的牌子都摘不下来。连村里的产业结构也跟着变。”秦海榛介绍,以前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养牛羊,现在是乡村旅游,村里三产占到40%以上。


    “这也让我们深入思考,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旅游开发如何相互助力。”秦海榛笑道,“有‘颜值’,才能有‘发展’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开启此次草原牧区行采访时,记者一直希望能整理出一组数据,回答这个问题——“绿色”生态,到底给百姓带来了多少财富?然而,当各种数字写满采访本,我们逐渐意识到,这本“账”,不只在统计数字上,更在百姓幸福生活中,在每个人的内心里。


    惟其在心,其志益笃。

    2022-10-08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纪委委员129人,列席2人。


    全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讲话。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同意将报告提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

    2022-10-08
  • 《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严格执行党章,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习近平同志围绕依规治党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增强依规治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发挥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大作用,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400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2年6月17日期间的报告、讲话、文章、指示、批示等18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2022-10-08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奔向美好生活丨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帮扶工作,实现“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十年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制度性保障。一项项暖心政策,犹如冬日里的暖阳点亮了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他们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一个也不能少”的牵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


    【故事】


    秋日的一天,在秦巴山区深处的陕西白河县松树村,36岁的宋东洋吃过早饭,带上水和干粮,赶着自家200多只羊上了山。虽然没有了右手,但7年的养殖经验让他干起活来得心应手。


    2012年,宋东洋在外出打工时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失去了右手,这让他一度万分沮丧:“家里顶梁柱倒了,日子可怎么过?”


    2015年,因为身体残疾又没有一技之长,宋东洋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知村里对贫困户有各种扶持政策,他跟妻子决定回乡发展。


    依靠政府发放的5万元免息贷款,宋东洋开始养殖白山羊。起初因为缺乏技术和经验,宋东洋的羔羊常常养不活,损失惨重。


    灰心之时,是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县残联提供的扶持资金帮他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


    如今,宋东洋的羊场总规模达到600多平方米,已被认定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还通过收购周边农户的红薯藤、玉米秆等农作物秸秆以及劳务用工、流转土地等方式,带动周边10余户乡亲实现稳定脱贫。


    “这十年间,在政府帮助下,我走出了低谷,拥有了自己的小事业,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家人,这日子越过越有劲儿。”宋东洋说。





    在天津市宝坻区阳光福乐多助残就业基地,田丽超(右)叮嘱一名残障青年衣物干洗注意事项(2022年3月1日摄)。在当地残联的协助下,田丽超成立了名为“阳光福乐多”的助残就业基地,还与多个村庄建立了志愿服务合作,帮助残障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数说十年变化】


    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惠及2700多万人次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1000多万残疾人入低保,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之网愈加密实;90多部法律、50多部行政法规为残疾人穿上“法律铠甲”,各项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体系正在形成;残疾预防和康复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大局和“健康中国”战略,仅2021年就有850.8万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十年来累计超12万名残疾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全国城乡残疾人累计新增就业310余万人,残疾人逐梦之路更加宽广。


    “兜住民生底线”的决心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习近平


    【故事】


    谈起自己如今的小日子,81岁的河南南阳市社旗县王庆山老人非常感慨。


    没有结婚、没有子女的王庆山在侄女出嫁后,就开始了独居生活,靠到附近的几个村子拾荒度日。


    2009年11月,王庆山被确定为“五保老人”(特困人员)。为了保障他的基本生活,在当地政府安排下,王庆山住进了社旗县桥头镇敬老院。原本只是想住一段时间试试,却没想到一住就是13年。


    “现在光供养金,我一个月就有500多元,还有护理费、高龄补贴,有个大病小灾,吃药住院政府全报销。”王庆山细数着自己的“小账本”,越算越开怀,“敬老院里照顾得也很好,不仅一年四季发新衣裳,还一日三餐不重样。”


    如今在桥头镇敬老院居住的28位老人,都是像王庆山一样的特殊困难老人。


    为了让老人们住得舒心,桥头镇敬老院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尤其是最近五年来,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厨房里烧柴火和煤的土灶台,变成了洁净的电锅和蒸车;餐厅里安装了碗筷消毒柜,让老人们吃得放心;堆放杂物的仓库被修缮一新,配备了电视、音响等设施,成了老人们的“小舞台”……


    【数说十年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千方百计“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基本建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千千万万和王庆山一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特困供养制度等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十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支出基本生活救助资金2.04万亿元,让兜底更有“底气”。与此同时,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


    “精准帮扶”的真情


    “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习近平


    【故事】


    今年23岁的小诗,家住上海静安区临汾路街道。自12岁成为孤儿,就一直在社区帮助下生活。


    2021年,小诗大专毕业,顺利找到了工作。但初入社会的她难免陷入迷茫和彷徨。


    这时,“社区救助顾问”张瑾找到了小诗,帮她申请了“低保渐退”,让小诗迈入社会的过渡更稳定、更安心。


    事实上,回顾小诗的成长之路,社区总是能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提供针对性帮助。


    小诗上学时,没有收入来源,社区和街道协助她申请了“低保”,让她安心上学;家里的卫生间太破旧又没钱维修,又是张瑾协助她申请了街道的专项帮扶基金,在小诗的卫生间里装上了浴霸,重新修了防水槽,更换了电灯。


    小诗能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帮扶,离不开张瑾和同事们平时扎实的调研。


    作为民政条线社工,张瑾成为“社区救助顾问”后,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走街串巷、上门摸排。在她办公桌上的文件夹里,有一叠厚厚的走访联系表,上面详细记录着她所联系的所有困难人员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困难缓解情况等。


    “这是我们的基本功,为的就是精准救助‘不声不响’的困难群众,做到‘政策找人’。”张瑾说。


    “社区救助顾问”制度是2020年上海全面推行的一项制度,致力于帮助困难群众及时知晓和获得救助政策,主动发现和精准救助“沉默”的极少数困难群众。


    【数说十年变化】


    十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在社会救助范围设置上,低保扩围增效力度不断加大,160多万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特殊群体兜底保障更加有力。


    在制度实施方面,31个省份实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通过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物价变化影响;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被纳入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记者高蕾、董博婷、郭敬丹、李亚楠、冯大鹏)

    2022-10-08
  •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12日启用 网站10日开通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将于10月12日启用并开始对外接待服务。新闻中心记者接待服务区设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


    新闻中心将热情为前来采访党的二十大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媒体记者和外国媒体记者办理采访证件、受理采访申请,组织大会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安排记者参加大会采访活动。


    新闻中心网站(http://20th.cpcnews.cn)和相关平台账号(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账号、今日头条号)将于10月10日零时开通,及时刊载发布大会信息,以及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记者采访活动公告等。网站设置了“记者专区”,为注册的中外记者提供信息服务。


    新闻中心境内记者接待组联系电话:68356200、68356300,传真电话:68356700、68356800;港澳台记者接待组联系电话:68350700、68350800,传真电话:68350900、68351900;外国记者接待组联系电话:68350100、68350200,传真电话:68350400、68350500。

    2022-10-08
  • 明天到10日 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

    中央气象台预计,明天到10日,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10℃,局地超过12℃。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将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


    此外,华北、东北地区还将出现明显雨雪天气,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部大雪。

    2022-10-07
  • 清华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水木湛清华 奋进新征程

    十月的清华园,秋色宜人。校园内,每一方砖瓦、每一株草木,都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记录着一代代清华师生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奋斗足迹。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清华师生懂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在阔步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准确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坚持质量为先、实现高位突破,这是清华大学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清华大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取得历史性跨越。


    强根铸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马兰花默默绽放荒野,马兰花静静安详天边……”话剧落幕,掌声响起。2013年,清华师生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公演,清华校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


    2016年,以《马兰花开》剧组为基础,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马兰花开党支部正式成立。2021年,作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马兰花开党支部通过验收,圆满完成创建任务。


    强根铸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强基、先锋、领航、领雁、智慧、保障”六项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我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沈渊在入党申请书中的质朴告白。


    广撒深播“红色种子”,重视在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是清华大学党委的光荣传统。2018年成立的清华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领航工作站,为追求思想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教师搭建了共同学习成长的平台,已培养带动89名青年教师光荣加入党组织。


    沐浴信仰之光,党旗在清华园高高飘扬。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清华大学党委强化责任担当,率先开展疫情下的全体系在线教学。全校各级党组织保持队形、步调一致,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打赢校园疫情防控保卫战。


    “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好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不断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表示。


    立德树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水木清华的一石一木,始终滋润、陶冶着我的心灵……”这是宗璞先生在回忆母校时,留下的一段动人文字。


    时光流转,如今,这段文字依然是一批批优秀学子在清华园成长成才的生动映照。2020年5月,清华大学成立5个书院统筹推进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开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崭新探索。


    从强调“通专融合”的大类招生与培养,到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再到健全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评价的体制机制,学校始终坚持以改革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时代课题。


    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担任首席教授的人工智能班、量子信息班相继加入学堂计划“大家庭”,力求培养更多第一流的高水平创造性人才;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领衔成立求真书院,矢志于在中国本土自主培养世界一流的数学家……持续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能力,学校不断思考、不懈探索。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学校紧抓重大事件、重大节点契机,拓展育人载体。3514名清华师生组成“伟大复兴”方阵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1200余名师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等,1400余名师生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在一堂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上,爱国之情更加深厚,强国之志更加坚定。


    学校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载体、手段,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高质量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构建全频谱、全覆盖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传承“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传统,形成“无体育、不清华”的广泛共识;打造大美育体系,制定实施劳动教育方案;构建创意、创新、创业融合教育平台,让更多“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学校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积极延揽世界顶尖人才,大力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和教书育人第一学术责任。


    清风徐来,紫荆盛开。一大批优秀人才选择并扎根清华园,矢志奉献;一大批杰出教师坚守教学一线,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一大批优秀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抓紧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表示。


    追求卓越,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致知穷理,学问笃实。清华师生矢志担当,爱国奉献,不断追求卓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昔日热闹的清华园内行人稀少,医学科学楼二层的实验室里却灯火通明。


    “这里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正在和团队成员们讨论如何才能尽快筛选出对抗新冠病毒的“特种兵”——高效单克隆抗体。600多天日夜兼程,2021年12月8日,由张林琦领衔研发的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在清华大礼堂前的日晷基座上,镌刻着四个字——“行胜于言”,时刻鞭策清华师生敢为人先、迎难而上。


    坚持“四个面向”,学校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十余载躬耕不辍,由清华大学牵头研发设计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世界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实现领跑;


    向基础研究“皇冠上的明珠”发起冲锋,薛其坤院士团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施路平教授团队成功研制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


    秉持沉潜之心,“清华简”研究团队不断寻求中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再发现;


    既寻源头,又立潮头,策划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100卷),用心打造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


    …………


    近5年,清华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38项创新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近5年,瞄准学科交叉,设立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等7个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以及未来实验室、脑与智能实验室两个实体实验室,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碳中和研究院,以改革谋发展,向创新要动力。


    “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道出的,正是清华园里一代代“红色工程师”的矢志不渝、一生求索。


    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2019年初,瑞士达沃斯漫天冰雪,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步履匆匆。他此行拜访的对象,是多所世界著名高校负责人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要会商的话题,正是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


    4个月后,来自六大洲9个国家12所大学的嘉宾共聚清华园,见证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成立。


    这是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继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亚洲大学联盟后,清华大学倡议发起的第三个国际大学联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清华师生牢记嘱托,肩负使命,勇毅前行。


    2016年,清华大学启动实施“全球战略”,从0到1,从1到多,在意大利米兰成立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在印尼巴厘岛成立东南亚中心,在智利圣地亚哥成立拉美中心,持续建设苏世民书院、全球创新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国际组织签署校级合作协议,稳步推进全球战略布局,在交流互鉴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清华师生有这样一个共识:大学要勇于打破物理边界、学科壁垒,实现不同知识体系的融合,推动教育变革、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放眼祖国大地,清华师生勇担社会责任,贡献清华力量——


    西北内陆、天山脚下,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新疆大学,大力支持两校“双一流”建设;


    澜沧江畔、无量山间,清华大学对口帮扶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帮助南涧县提前一年脱贫摘帽;


    福建宁德福鼎市嵛山镇东角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师生利用专业所长,让废弃已久的仓库变成了多功能礼堂;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向清灭“虫癌”发起挑战,开展医疗帮扶;


    …………


    清华园,时刻涌动着向上的力量。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清华大学实现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目标的关键时期。学校将以“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清华园内,秋日朗照。以《大学》为据得名的明德路、新民路、至善路,绿荫掩映,师生步履匆匆,信心满怀——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清华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努力创造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10-07
  • 【江河印象】千年大运河焕发新生机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960余公里,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6个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极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森林公园考察时强调:“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当年6月,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一条大河,滔滔奔流2000余年。近年来,沿线城市通力合作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大力度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努力把千年运河打造成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让千年运河不仅流淌在大地上,更流淌在文字中,流淌在乡愁里。





    京杭大运河拱墅段。张闻涛摄/光明图片


    北京通州:千年运河满目皆新景


    日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国潮—2022运河文化时尚大赏”精彩上演,国风与时尚的结合,将大运河的历史之幽与当代之美呈现了出来。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西雪莲表示,活动通过时尚化的表达方式,让更多人感知运河之韵、运河之美、运河之变。


    北京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运河流经北京约41.9公里。千百年来,运河水汇聚于此,凝结成深厚的运河文化。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按照人文运河、生态运河、魅力运河的理念,北京通州着力恢复和提升大运河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文化传承等功能,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开启“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目前,“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景区已按历史格局完成了提升修缮,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包括燃灯塔、文庙、佑胜教寺及紫清宫。“景区南广场名叫‘凌云广场’。到了夏天,广场通过蓄水会形成一片水面,将塔影倒映其中,再现‘古塔凌云’的壮丽景观。”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的运河研究专家任德永告诉记者。


    燃灯塔不远处,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排列错落有致,三大建筑风格和而不同。曾经的东亚铝业老厂房华丽转身,被改造成城市绿心活力汇,利用工业遗存和老旧厂房,打造成集文化、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绿色空间。


    今年4月,京杭大运河补水后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现在看北运河,处处都不一样,处处都是新景色!”任德永自豪地说。


    河北沧州:两岸美景入画来


    9月1日,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游客泛舟水上,观览运河两岸无限风光。


    沧州段全长216公里。欣赏着运河美景,看着河岸边的佟家花园拆迁改造区,沧州市民刘宗成感慨地说:“我家就住在运河岸边,现在不但运河获得了新生,我们也将搬到新的安置楼,在新家开始新生活。”


    近年来,沧州对大运河沿线配套工程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新建12座旅游码头、6座步行景观桥;积极实施引水、补水工程,2021年引水1.8亿立方米,今年又完成引水3亿立方米;下足功夫提升大运河两岸绿化工程,一条绿意盎然的生态走廊展现在公众眼前。


    2000多年来,生生不息的运河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和文化景观,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沧州市已对沿线176处文化遗产、375个非遗项目建立保护名录;对泊头胜利桥沉船、泊头冯家口宋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完成青县马厂炮台、泊头清真寺等文物的保护修缮;建成沧州市东光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捷地分洪设施水工遗产核心展示园,复原南川楼、朗吟楼历史名楼风采;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主体封顶,将成为大运河沿线省市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运河沿线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文化价值高,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的特征。做好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必将为沿线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河北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张立方说。


    浙江杭州:江南水乡的生活风情


    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拱宸桥横跨大运河,一头连接着历史,一头连接着未来。桥东是高楼耸立的现代城市,桥西是粉墙黛瓦的历史文化街区。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总长约110公里,遗产点段共11处,铺叙着江南水乡的生活风情。2020年年底,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小河公园、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等标志性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了杭州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大幕。


    运河畔,占地4.94公顷的小河公园于国庆节开园。“这里原来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建设的第一座油库——小河油库。2019年6月,小河油库全面关停。里面的历史建筑及工业遗存被保留下来并重新开发利用,整个区域被打造成小河公园。”杭州运河集团副总经理沈杨根说。


    小河公园,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是集水陆交通、文化体验、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滨水绿色空间和园林式艺术文化空间。


    占地55万平方米的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工程之一。过去的高炉将变成艺术文化中心,气柜将变成亚洲最深的室内潜水馆;全长23公里的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将于明年开放,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串联起“门户水街商业区”“活力艺术核心区”“工业乐活休闲区”,与“生活休闲水岸”“艺文运动水岸”形成互动。运河两岸,杭州运河大剧院、运河中央公园、上塘古运河夜游等20个文化地标也将于亚运会前亮相。

    2022-10-07

  • 首 页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