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12月12日,在赴河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开启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开启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应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和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邀请,我即将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以来第三次踏上越南这片美丽的土地,感到十分亲切,就像到亲戚和邻居家串门一样。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与共。毛泽东、胡志明等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怀着共同理想信念相交相知,携手缔造了“同志加兄弟”的中越传统友谊。在追求各自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进程中,我们团结一心、相互支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互学互鉴、拓展合作,共同书写了中越友好历史篇章。

    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越两党两国共守和平安宁,共谋发展合作,共创繁荣富强,走出一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大道。

    我们坚持以信相交。两党两国高层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今年,我同阮富仲总书记密切互动,共同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擘画新时代中越关系蓝图,推动中越关系确立新定位、迈入新阶段。我先后会见了赴华访问或出席会议的国家主席武文赏、政府总理范明政、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张氏梅同志。双方召开了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两党理论研讨会、两国公安部合作打击犯罪会议等机制会议。各部门各地方合作更趋密切。

    我们坚持以利相融。中国长期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应中方邀请,越南领导人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越南输华的果蔬等农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中国出口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有力支持了越南制造业发展。中国企业承建了河内轻轨2号线,这是越南首条城市轻轨项目,累计载客近2000万人次,为河内市民出行带来便利。中越国际班列开行,智慧口岸启动建设,陆地边界口岸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中国企业在越南建成海外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投资建设的光伏和风能电站为越南的能源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河内、芹苴等地投资建设多个垃圾发电项目。

    我们坚持以谊相亲。今年以来,两国人员往来迅速恢复,前10个月中国赴越游客超过130万人次,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成功试运营。中国全国政协和越南祖国阵线中央暨边境省份友好交流活动、中越边民大联欢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中国传统经典名著在越南家喻户晓,中国当代影视作品也深受越南民众喜爱。越南流行歌曲火爆中国社交媒体,越南歌手在中国综艺节目中收获大批中国“粉丝”。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就像蜿蜒流淌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中越友好交往的奔涌长河。

    我们坚持以诚相待。两国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强调坚持对话协商、和平合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给予支持,在国际和地区合作机制中保持密切配合。越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支持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支持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今年是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10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从亚洲做起。中国有首耳熟能详的歌这样唱道,“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这反映出中国民众心中朴素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意识。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周边是搬不走的邻居,成就邻居就是帮助自己。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愿把自身发展同周边国家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同周边国家一道打造命运共同体,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越南同中国有着“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中国党和政府始终将发展中越关系视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衷心希望两国不忘传统友好初心,牢记共同理想使命,携手走好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保持战略沟通,夯实中越命运共同体政治基础。双方要继续保持高层战略沟通,确保中越关系这条航船劈波斩浪、稳步向前。双方要坚定支持对方走好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交流,共同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确保各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行稳致远。

    ——发挥互补优势,强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合作基础。中国正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越南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双方要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合作,不断拓展在互联互通、国企改革、绿色能源、关键矿产等领域合作,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加强友好交流,筑牢中越命运共同体民意基础。远亲不如近邻。中越关系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加大友好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中越央媒、智库、文旅、出版机构、广播影视等部门对口交流机制效能,深化中文教育、职业教育、体育、卫生等合作,办好中越人民论坛、青年友好会见等系列品牌活动,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相互了解和感情。两国要增开更多直航航班,中国将鼓励更多中国游客来到越南观光旅游,感受越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妥善管控分歧,扩大中越命运共同体共识基础。双方要落实两党两国领导人共识,妥善管控海上分歧,共同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双方要着眼两国人民长远福祉,坚持互利共赢,积极推进合作,为营造各自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实现地区长治久安作出应有努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仍在加速演进,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所上升,地区和平和发展面临较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亚洲站在悠久文明的历史根基上,正迎来发展振兴的重要关口。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亚洲地区的未来,掌握在亚洲人民自己手中。10年来,亚洲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同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弘扬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的亚洲价值观,才能融入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只有坚持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循环畅通升级,为亚洲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只有积极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把本国发展寓于各国共同发展之中,才能共同建成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无论世界如何沧桑巨变,中国坚持走人间正道。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将保持周边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方针,同时赋予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内涵,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共同推动亚洲现代化进程,为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我相信,中越两国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将吸引更多国家投身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为亚洲长足发展和睦邻友好提供更多正能量,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3-12-12
  •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注定不平凡——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

    科学指引,勇毅担当。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笃定向前。

    (一)

    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时作出重要判断:“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回望全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复苏曲线:

    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经济活跃度减弱;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进入四季度,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明显。

    事非经过不知难。驶入2023年,中国经济航船面对新的激流险滩:

    放眼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环顾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凸显,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难度加大。

    不同于以往常态化、周期性的复苏,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过程会有波动、时间更漫长。

    “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信心,来自思想的引领——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刻阐述,作出重要部署: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时隔一个多月,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首次地方考察来到广东,对粤港澳大湾区寄予厚望:“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东至长三角、西至新疆、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跨越大江南北,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考察调研,提出明确要求:

    7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9月6日至8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0月12日,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国经济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

    信心,来自上下同欲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重要分析判断。

    针对今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就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部署。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经委会议,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部署经济工作,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出台6方面20条具体政策举措恢复和扩大消费、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扎实有效贯彻落实,不断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与此同时,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合力。

    信心,来自实实在在、得之不易的发展成绩——

    支撑经济大盘的“宏观四角”运行平稳: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至83.2%,其中三季度贡献率提升至94.8%;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2023年11月20日,参观者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上参观。记者伍志尊摄

    三季度以来要素流动趋于活跃,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同步回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一批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缩减,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

    横向对比,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名列前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指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贡献全球增长量的三分之一。

    今年以来,诸多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加码在华投资。

    “中国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超过今年”……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在内的诸多国际机构,近来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11月16日,美国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举世瞩目。

    “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当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书面演讲自信而坚定,向世人展现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

    (二)

    “新质生产力”,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首次提出这一重要概念,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巩固复苏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内生动力还不强,总需求仍然不足,推动高质量发展需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创新是关键之举。

    向“新”而行,依靠创新驱动积蓄发展动能——

    11月28日,在上海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

    一走进展厅,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未来感:介孔材料、环形RNA、智能机器人、创新药械,还有“空天陆海能”的一个个大国重器,一张张科创名片熠熠生辉。

    展厅里,面对来自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到地方考察调研的机会,一次次深入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了解重大科研进展,研究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释放出始终聚焦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

    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聚焦科技工作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以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C919大型客机实现商业运营并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东数西算”工程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全部开工,一系列重大工程亮相,成为重点领域不断突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2023年11月4日,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记者丁汀摄



    一组亮眼数据振奋人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纵横铺设,上半年合计产业产值超过10万亿元;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大中小企业链式协同、融通创新;“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8000个,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数字技术加力赋能实体经济。











    工作人员在中国联通贵安数据中心对微模块机房运行状态进行巡检(2023年5月23日摄)。近年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贵州是全国八个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记者陶亮摄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中国经济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发展壮大。

    向“新”而行,在绿色升级中不断显现新气象——

    “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能工厂、推动节能减污降碳等情况,殷殷嘱托:“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









    在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的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2023年11月27日摄)。该企业近年来转变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工艺技术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积极探索并储备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前沿技术。记者唐奕摄

    随后召开的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这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预计今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突破14.5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突破10亿千瓦。









    2023年8月9日,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公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操作全自动焊接机生产太阳能电池片。记者翁忻旸摄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建成投用,每年可向北京输送14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南方电网与上下游数千家供应商合作创新,拉动上下游近4000亿元的产能需求;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追“风”逐“日”,低碳转型,全国各地绿色发展势头正强。










    2023年9月13日拍摄的辽宁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记者杨青摄




    向“新”而行,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不断开拓发展新空间——

    12月的苏州拙政园,黄红相间的树叶和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古韵悠悠的江南风景图。


    10多公里外的苏州工业园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牵引,一批批企业正加速开展大模型开发,向着前沿技术迈进。











    苏州工业园区(无人机照片,2023年7月3日摄)。记者李博摄


    传统与现代,一座城市的一体两面,正是人文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7月到江苏考察,总书记道出了他的苏州印象:“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中国经济发展拓展新的视野、注入新的内涵。

    江西景德镇,千年窑火正旺。

    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相得益彰,让这座古老的城镇焕发新意:2万多年轻人忙碌在制瓷一线;庞大而完善的陶瓷产业链;2022年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5亿元,出口额同比增长147.9%……


    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鼓励当地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的直播基地里,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直播推介陶瓷产品(2023年2月22日摄)。记者周密摄

    以人文赋能高质量发展,各地抓好自身传统特色,推动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融合互动:北京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武汉依托通达八方的地理优势、开放包容的人文品格奋进拓新;重庆以文化赋能经济,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

    海外学者认为,“人文经济学”抓住了当今中国最吸引人、最激动人心的特征之一,那就是一种永不停歇的奋斗求索精神,不断为中国和世界探索新的可能。

    (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2023年的民生获得,对四川温江市民王丹来说,是拿到公租房钥匙,有了安稳的“家”;对湖北黄石王家里社区居民李光明来说,是老两口的吃饭难题在家门口的食堂得到解决;对广西南宁的患者李慧来说,是必需药品的价格从每盒约16800元降到789元。

    “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住房、环境,这些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正不断融入中国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变成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主席11月15日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透出浓浓民生情。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牢民生基本线。

    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听民声,赴回迁居民社区看变化,到受灾群众家中问冷暖,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察民情……习近平总书记一年来的考察调研,贯穿着人民至上的主线。

    深切的民生牵挂,体现在一幕幕温暖人心的场景中:

    5月10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回迁群众,从党群服务中心到社区食堂,再到回迁群众的新居,关心老有所养,牵挂百姓衣食住行。

    这一趟,总书记细细叮嘱:“新区回迁群众首先要安下来,安居才能乐业,安下来才能大发展。雄安新区大开发大发展,以后机会是很多的,一定要把回迁人员的安居和乐业衔接好。”

    11月10日,北方入冬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河北,看望慰问今夏遭受洪涝灾害的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访居民、见师生、看商铺,入农户、进麦田、上大堤,总书记深情地说:“要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件一件落实好,继续为推动人民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而努力,让老百姓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好!”

    “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重点阐明了发展的价值旨归。

    深切的民生牵挂,落实在一项项惠民政策举措中: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优化民生服务,以实绩实效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破难题,夯实就业这一民生之基——

    一边是2023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达1158万人;一边是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受到影响。

    从全国两会上明确要求“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到6月内蒙古考察时提出“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将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立足外部环境变化和就业形势需要,多个省份推出优化调整稳就业一揽子政策。截至目前,各级政府直接支持就业创业的资金已超过2000亿元。

    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就业帮扶落实落细,自8月起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1至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2%。

    强弱项,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各地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时期,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加快补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

    聚焦新业态。北京等7省市的7家平台企业,试点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截至9月末,已为668万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提供“新型工伤保险”。

    利好新市民。今年全国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完成约150万套(间),各地筹集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回应新期盼。前三季度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约3645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超413亿元;第九批国家组织集采41种药品,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

    提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7月27日在四川考察时明确提出,“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


    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强化旅游供给改善;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丰富百姓衣食住行;确定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鼓励“村BA”“村超”“村排”等基层体育运动广泛安全开展……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新篇章正加快书写。









    这是2023年3月27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拍摄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比赛现场(无人机照片)。记者欧东衢摄

    “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指出。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新部署、新举措,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在努力推动共同富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新征程上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四)

    今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核心位置考察调研。


    雄安城际站建设正有序推进,国贸中心等重点配套项目拔地而起,中国中化总部基地项目八角形造型轮廓初显,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新区总部大楼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新区总部(2023年9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朱旭东摄

    看着眼前塔吊林立的繁忙景象,习近平总书记勉励现场建设者:“这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你们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要努力啊!”

    关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谋划着一盘大棋局。放眼全国,从东北平原到长江沿线,从黄河流域到华南大地,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基固本。


    4月在广东,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5月在河北,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9月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10月在江西,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11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2023年11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正式贯通,这是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塔及西人工岛(无人机照片)。记者邓华摄

    贯通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调研的足迹看去,一系列事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正不断开辟中国经济发展的广阔新空间。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演讲,彰显大国的自信和担当。

    中国邀约、万商云集——一个月前闭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一堂,短短6天,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到784.1亿美元,创历届新高,成为中国与世界携手创未来的生动写照。

    “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习近平主席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致信,传递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积极信号。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今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发展蹄疾步稳。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明确部署。

    激发民间投资信心,举办“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出台促进汽车、家居、家电、餐饮等重点消费措施,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一年来,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力扩投资促消费。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2%,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效能持续增强。

    14亿多人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稳居世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立足国内、扩大内需、畅通循环,是中国经济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阔步向前的底气所在。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自此,中国自贸试验区升级扩容至22个,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布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国不断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初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鲜明强调。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劈波斩浪中前行。

    展望前路,我们不仅要应对西方大国“脱钩断链”“去风险化”的极限施压,还要确保始终端牢粮食饭碗,保障能源安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隐患……

    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我们始终有底气和信心: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

    奋进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坚定信心。

    2023-12-11
  • 习近平将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7日宣布: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2023-12-08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习近平指出,去年年底以来,中欧关系呈现巩固发展的良好势头,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取得丰富成果,这符合双方利益和人民期待。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双方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世界大势,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双方要夯实政治基础,坚持以战略视野看待彼此,发挥好领导人会晤和五大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沟通,以建设性对话增进理解、妥处分歧。双方要树立正确认知,增进理解互信,重信守义,一心一意发展关系,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稳中向好势头。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应该加强市场、资本、技术优势互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合作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长点,合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双方还要加强人文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中欧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中欧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平台,为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方愿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包括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对接,一道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双方要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加强沟通和协调,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阵营对抗,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就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应对全球性挑战作出贡献。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刘彬摄

    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和中国是世界两大力量,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合作领域日益广泛。欧中合作是互惠平等的,管理好、发展好欧中关系,直接关乎双方人民利益,也关乎世界的繁荣与安全。欧方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关系,不希望同中国脱钩,期待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可预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希望通过此次欧中领导人会晤为未来欧中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欧方对今年以来欧中各领域高层对话成果感到高兴,认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符合欧洲利益,希望双方继续加强经贸、绿色、数字等领域对话与合作,共同努力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安全,并就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加强对话,寻求合作。欧盟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欧方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坦诚的态度就分歧问题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欧中对世界和平稳定负有共同责任、拥有共同利益。欧盟愿同中方密切沟通协作,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解决乌克兰、中东等地区热点问题。


    王毅参加会见。

    2023-12-0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拉乔利纳当选连任马达加斯加总统

    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安德里·尼里纳·拉乔利纳,祝贺他当选连任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马达加斯加传统友好。近年来,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两国关系加速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我高度重视中马关系发展,愿同拉乔利纳总统一道努力,继续推动中马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2023-12-07
  • 习近平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习近平指出,今年2月底,总统先生成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我们就推动中白关系高水平发展达成重要共识。一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更加巩固,国际协作更加紧密。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白关系,坚定支持白俄罗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白俄罗斯内政。中方愿同白方继续加强战略协作,坚定相互支持,推进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中白关系。

    习近平强调,十年前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现在已有150多个国家参与合作。不久前,我提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欢迎白方继续积极参与,从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双方要实施好中白工业园等项目,推动中白工业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双方要提高跨境运输便利化水平,促进经贸和人员往来。定期互办文化日活动,扩大教育、卫生、体育、旅游合作,支持两国青年开展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中白双方是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力量。中方愿同白方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内协调和配合,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卢卡申科表示,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4亿多中国人民幸福生活,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成功经验令各方受益,值得学习借鉴。白俄罗斯衷心希望中国继续发展强大,这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进步事业。白俄罗斯坚定不移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愿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坚定相互支持,深化互利合作,加强国际和多边战略协作,推动白中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白方坚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等全球倡议是真正凝聚国际社会共识与合作的伟大事业,将继续积极参与。

    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蔡奇、王毅参加会见。

    2023-12-05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返京途中在江苏盐城考察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返京途中在江苏盐城考察







    蔡奇陪同考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和市长龚正陪同下,先后来到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进行调研。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28日下午,习近平一下列车就前往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他结合电子屏幕和重要上市品种交割品展示,听取交易所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等情况介绍,了解交易所日常资金管理和交割结算等事项。习近平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上海期货交易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为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时,同科研人员代表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习近平随后乘车来到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他结合视频短片了解上海市科技创新整体情况,走进展厅详细察看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并同科研人员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9日下午,习近平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时,在社区宿舍型出租房源租户的住房,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线工作者的生活状况。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9日下午,习近平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公共厨房考察。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9日下午,习近平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9日下午,习近平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9日下午,习近平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向社区居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9日下午,习近平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向社区居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9日下午,习近平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近年来,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29日下午,习近平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听了当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建设力度、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情况介绍,习近平给予充分肯定。他先后走进社区住宅型、宿舍型出租房源租户的住房和公共厨房、公共洗衣房等共享空间,仔细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线工作者的生活状况。总书记无微不至的殷切关怀,让在场所有人感动。离开时,社区居民纷纷围拢过来欢送总书记。习近平说,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居乐业,感到很高兴。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12月1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对上海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习近平指出,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上海要以此为主攻方向,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坚持整体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要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要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要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加强同长三角区域联动,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习近平强调,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压力测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提升制造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继续办好进博会等双向开放大平台,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落实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吸引力。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根本保证。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要用好一大会址等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在新征程上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要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结束返京途中,来到江苏省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12月3日上午,在返京途中,习近平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陪同下,来到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习近平不时驻足察看、同大家交流。他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


    李干杰、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分别参加上述有关活动,主题教育中央第五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参加汇报会。

    2023-12-04
  • 丁薛祥会见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

    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迪拜会见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

    丁薛祥表示,习近平主席2018年访问阿联酋,翻开了中阿关系新篇章,推动两国合作进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阶段。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双边关系将取得更大发展。明年是中阿建交40周年,双方要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加强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推动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海合会国家合作达到新水平。

    丁薛祥指出,中方赞赏阿方为筹备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所作努力,祝贺阿联酋加入金砖国家大家庭,愿同阿方在多边平台加强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丁薛祥强调,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就是呼吁相关各方立即停火止战,保护平民,防止冲突扩大。中国将继续站在和平公道一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维护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推动早日落实“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中方愿同阿方共同努力,推动局势尽快降温,共促地区早日恢复和平安宁。


    穆罕默德表示,在习近平主席的关心和指引下,阿中关系取得长足进步,阿方永远不会忘记中方在抗击新冠疫情时提供的宝贵支持,坚信未来两国合作将取得更大成就,阿中友好的纽带将更加牢固。感谢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高度赞赏中方的公正立场,愿同中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2023-12-01
  • 习近平就亨利·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亨利·基辛格博士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亨利·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半个世纪前,他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他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为毕生追求。基辛格的名字将永远和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基辛格博士将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和怀念。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将中美人民友好事业传承下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23-12-01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习近平强调,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建设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要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要强化合规意识,引导我国公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国人在华生活便利服务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

    2023-11-29
  • 习近平的黄河情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从青藏高原出发,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纳千流,黄河在神州大地奔腾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踏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目光所及、驻足所思,尽是对母亲河未来的深谋远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九曲黄河激荡起更为雄浑的新时代交响。

    大河之治——“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2019年9月17日,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千秋治河”展厅。

    在一幅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摇摆不定的流线如厉鞭抽向大地,给百姓带来苦难。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曾几何时,黄河“多淤、多决、多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思接千载,总书记深刻思考着治黄与治国的关系。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着黄河安澜。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将治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黄河实现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创造“地上悬河”治理奇迹。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习近平总书记说。


    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凭栏远眺,眼前天高水阔,林密鸟翔。总书记心中,谋划着黄河安澜的宏伟蓝图。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深知治水之重、之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黄河,无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第二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











    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尽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带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黄河一线考察汛情。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彼时,黄河秋汛洪水已经退回主河槽,但从主河槽到码头绿化带10多米的“过界”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刚一下车,总书记便问询前段时间水位最高时的水边线在哪里。

    “这就是10月8日漫滩时的水边线。”在码头上,黄河河口管理局负责人手持展板,向总书记一一汇报。

    码头风高浪急,总书记伸手帮助扶着晃动的展板,仔细察看,不时插话提问。

    当听到黄河秋汛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点头肯定。

    “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说。

    两天后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向负责治黄的同志们谈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黄河下游有着广阔的“滩区”。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滩区,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人民生活生产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总书记见到了他一直牵挂着的黄河滩区群众。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2021年10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杨庙社区,排排楼房与条条公路整齐交织,现代化的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印证昔日“穷窝窝”的翻天巨变。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活动(2021年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黄河大坝上,听历史,看变迁;老年人餐厅里,掀锅盖,话家常;居民家中,问变化,听民声……一路边走边看边问,总书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

    2022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他说:“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温暖的话语充满力量,振奋人心。

    大河之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对母亲河的“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

    黄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

    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

    生态问题,考验历史眼光。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整体把脉、系统开方。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总书记要求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从北京出发,飞机一路向西,经华北平原,越太行山脉,过黄土高原,抵达青藏高原。

    舷窗外,黄河之水一路奔涌,两岸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的难度绝非寻常。


    青海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每年从这里输出的清洁水源,约占到黄河全流域的一半。在总书记心中,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











    鸟儿在青海察尔汗盐湖边的淡水湖上栖息(2017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在察尔汗盐湖,了解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在清洁能源企业,考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

    总书记明确要求:“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及保护“中华水塔”,总书记提出:要想一想这里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作为水源涵养地,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决定建个工厂、开个矿,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

    从上游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到中游的“中央水塔”秦岭、“华北水塔”山西……山一程,水一程,总书记心系“国之大者”。

    “你们这里是华北水塔,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生态曾遭受很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这次来山西,总书记专程到汾河岸边走一走看一看。

    当地同志汇报,太原市采取了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举措,汾河水质逐渐向好,两岸绿化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总书记频频点头:“真是沧桑巨变!太原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三面环山,一水中分’的美誉,如今锦绣太原的美景正在变为现实。”

    “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总书记对当地领导干部强调。

    从汾河入黄口北望,黄河劈开晋陕峡谷,两侧的黄土高原连绵起伏,这里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如今,绿意正在点染这片黄色的土地。

    2022年金秋时节,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苹果园,一片丰收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并采摘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


    延安,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随着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治理水土流失的举措持续推进,曾经的沟沟峁峁已是树成荫、木成林。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山山峁峁被茂密的山林覆盖(2021年12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总书记曾在陕北插队,回忆起知青岁月说,过去陕北老乡们修梯田、种庄稼,面朝黄土背朝天,抡起老锄头干活,广种薄收,十分辛苦,如今山坡上退耕还林种上了苹果,老乡们有工作、有稳定收入,孩子有好的教育,老人都有医保,生活越来越好。

    行之念之。从三江之源到渤海之滨,习近平总书记步履所至、心之所向,满是关切。


    2021年10月,在黄河入海口,总书记沿着木栈道步入湿地深处,实地察看这片动植物的乐园——秋日,海风吹拂,芦花摇曳,几只鸿雁、斑头雁栖息在水中小洲上。











    鸟类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飞翔(2022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当地负责同志介绍,这些年通过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推进湿地修复,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这里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黑嘴鸥繁殖地,去年以来还新发现了火烈鸟、白鹈鹕、勺嘴鹬。”

    “到这里来的游客多吗?”总书记问。

    “最多的时候年游客量60万,我们限定了每天最大游客量。”当地负责人答道。


    总书记叮嘱:“要管理好,不能让湿地受到污染,也不能打猎、设网捕鸟。”











    2023年11月12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在飞翔。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如今,这里正在创建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推进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美湿地尽显生机。

    “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总书记的要求振聋发聩。

    上游保护,中游治理,下游修复。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各地以保护为红线,为黄河“治病”,母亲河日渐恢复生机活力。

    大河之要——“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上中游7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同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

    面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深刻剖析。

    先发展还是先保护?控供给还是控需求?谋一地还是谋流域?推进高质量发展,在黄河流域面临更多矛盾与纠葛,需要有万里在胸的思维和眼光。


    从三江源到入海口,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到“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调研思索、一路解题定调。











    2021年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明确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黄河北岸,山西运城。五彩斑斓的盐湖见证“盐运之城”的产业变革。

    2023年5月16日,运城盐湖旁,展台上放着洁白的河东大盐。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展板、展品等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盐湖风貌。

    4600多年的食盐开采史、70年的无机盐开发史——运城因盐而兴,却也因长期的资源依赖面临过度开采、产业陈旧、污染加重的困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运城迎来转型机遇。

    退盐还湖,腾笼换鸟!

    2020年起,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盐湖开始从矿区、工业区变身为生态保护区、旅游打卡地。

    同时,运城加快培育壮大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沿黄各省区的发展方向: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河南南阳,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流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龙头”“总开关”所在地。

    “这个地方我一直想来。”2021年5月13日,中线一期工程渠首。习近平总书记伫立船头,语带关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这个地方的运行以及这里的移民工作,我一直关注着,这一次看一看我很高兴。”

    水,生命之源,生产必需。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却极不均衡,夏汛冬枯、北缺南丰。


    在后来召开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2021年5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一席话,将水资源置于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人口、17%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难题何解?

    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这是一场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推行节水灌溉、发展旱作农业、开展畜牧渔业节水、强化再生水利用、促进雨水利用……

    这是一项严格的刚性约束: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分区管控体系,限制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城市发展规模、高耗水项目建设和大规模种树,建立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

    全黄河流域行动起来,“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的朴素道理深入人心。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统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宁夏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自古有“塞上江南”美誉。

    2020年6月9日,在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习近平总书记登上观景塔,俯瞰园区全貌;沿着田埂走进稻田,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们亲切交谈;舀起鱼苗、蟹苗,放进田边水渠……

    在这里,总书记强调要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保护好黄河水资源。

    “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那次宁夏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提出殷切期望。

    先行,既是敢闯敢试的勉励,也是深刻考量的定位。

    要求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嘱咐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指示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站在谋全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谋划沿黄各省区发展定位,指导黄河沿岸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谋划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啊!”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边的另一处农业重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的沙盘前驻足良久。

    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十年的水利建设,在河套平原上印刻下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的7级灌排体系,总长6.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的一圈半。

    总书记对这个灌溉系统赞叹不已:“它将来会作为百年、千年基业留下来的。”

    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呼和浩特市听取了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介绍。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总书记问。

    当地负责能源产业发展的同志汇报:“预计到2025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比2022年翻一番以上,外送电量翻两番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内蒙古能源产业长期以来以煤为主、因煤而生。但是产业太单一不行,多元化发展是方向。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从眼前的灌渠,看到千年的基业;从新能源产业,看到绿色中国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着当前的黄河,也擘画着流域的未来。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大河之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22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汾河两岸瑞雪纷飞,银装素裹。沿着蜿蜒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看望群众。

    皑皑白雪衬着火红的窗花、春联和灯笼,让小山村更显祥和喜庆、年味十足。

    总书记走进村民师红兵家。桌上摆着白面、红枣、红豆、黑豆,一家人正在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霍州年馍。

    “习爷爷您放一个。”师红兵的小孙女请总书记在“登高馍”上点一颗红枣,总书记欣然答应。

    “你们这边是吕梁山,挨着就是黄河了,再过去就是陕西。我插队那个延川县,离这儿也不远,地形也都是这样的丘陵沟壑。黄土高原生活着我们的祖祖辈辈,孕育着我们的中华文明。”在山西抚今追昔,总书记思绪穿越岁月山河。

    黄河,塑造了古老文明。

    水脉牵系着血脉、文脉。悠悠黄河,冲刷着黄土地,哺育出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浸染出炎黄底色。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明“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致信祝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总书记强调“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出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

    肇兴于斯、传承于斯、灿烂于斯。“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

    “早上汤,中午糠,晚上碗里照月亮。”

    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山沟,村里老一辈都有吃不饱的记忆。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山上光秃秃、年年遭灾荒”到如今的“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旧貌和新颜对比鲜明。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调研,深情地说:“我在延川插队时就听到过高西沟的名字,当时陕北的大寨村。看你们的梯田,都是下了功夫的。难得的是半个多世纪一直做下来。”

    赳赳老秦,久久为功。黄河流域层层叠叠的梯田,是世世代代对严峻环境的雕刻,深埋下希望,播洒下汗水,收获了富足。

    黄河,淬炼出民族精神。

    总书记曾动情地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

    正因为黄河的赐予,我们才拥有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也正因为黄河桀骜不驯,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才有了更加坚韧的品质、更加超凡的智慧、更加鲜明的特色。

    考察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所在的兰考县,总书记前往坐落在昔日黄河故道沙丘上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宣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观西临黄河15公里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总书记动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来到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山西,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右玉精神”:“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

    ……

    在总书记心中,黄河早已同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扭结在了一起,锤炼出炎黄子孙的韧性、力量和精神,也为中华民族赓续发展注入不竭源泉。

    黄河,奔涌出复兴前景。

    河南安阳,数千年前的“禹河故道”流经之地。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殷墟遗址。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在车马坑展厅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总书记感慨:“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从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久远历史中来”。

    穿越风雨,历尽沧桑。从历史获取启迪,向世界展现自信,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2023年5月18日,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内,习近平夫妇同贵宾们共同观看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豪放的秦腔《梦回长安》与高亢的陕北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交相呼应、余韵绵长,唤醒汉风唐韵的华夏记忆,展示丝路新生、盛世中华的恢弘气象。

    泱泱华夏风物,浩浩丝路长歌。这是开放和谐、进取奋发的时代注脚,这是旧邦新命、汲古润今的文化神韵。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震撼人心——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从中华民族厚重深远的精神河床流淌而来,黄河正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奔腾而去!

    2023-11-27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新华社快讯:11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2023-11-22

  • 首 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