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


    2021年10月25日

    2021-10-26
  • 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题: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伍岳、孙楠、罗鑫


    “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50年来中国和联合国共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深刻辨析历史大势,明确宣示中国主张,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凝聚奋进的力量,为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指引前行的方向。





    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追昔抚今,阐释中国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的重大意义


    50年前的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以此为起点,广大发展中国家更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成为联合国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用三个“始终”概括50年间,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历史性贡献。





    在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在进行焊接作业(2021年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事实表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仅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促进自身发展,而且也助力联合国更好地发挥作用,让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壮大。


    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再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到援建坦赞铁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再到向各国输送大批抗疫物资、疫苗药品,深入开展病毒溯源科学合作;从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再到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50年来,中国将自身发展置于全人类发展的坐标系,始终如一坚守联合国理想,坚定不移走多边主义道路,诚心诚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020年9月2日,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上花村的农民在收获水稻。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认为,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发展、人权事业的贡献就越大,对联合国事业的支持就越强,各国就越能够团结在联合国的平台上,恪守联合国宪章精神,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50年前,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共同提案,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阿驻华大使布哈利法感言,50年来,中国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解决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到今天倡建“一带一路”,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切实分享到了中国的发展成果。“阿尔及利亚坚信当年选择的正确,并对这一战略决定深感自豪。”


    登高望远,宣示顺应历史大势、着眼长远未来的主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横行。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


    “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指出什么是正确、应当坚守的,什么是错误、应当坚决反对的,发出时代强音,彰显大国担当。”阮宗泽说。





    2020年6月19日,中欧班列(渝新欧)布达佩斯直达班列在重庆团结村站准备发车。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面向全人类的共同未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五点倡议:


    ——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


    ——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


    ——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国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什么是‘命运与共’,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共克时艰的诉求愈发强烈。习近平主席的五点倡议正是告诉世界各国,我们应当向着怎样的共同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共同行动,为世界未来描绘了蓝图,指明了路径。”张贵洪说。





    载箱量可达2.4万标准箱的“现代商船阿尔赫西拉斯”轮靠泊在青岛港前湾码头(无人机照片,2020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继6年前在联合国讲坛上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后,习近平主席此次进一步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思想指引行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超越了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的纷争,具有广泛指导意义。”阮宗泽说。


    观察人士指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中国的政策理念有着很强的前瞻性和连贯性,为国际走势注入强大的稳定力量,为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带来更多的确定性。


    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2020年5月13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市选派专家在送行仪式上。应阿尔及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政府赴阿尔及利亚抗疫医疗专家组赴阿帮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张贵洪说,过去几年,“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可见这一理念得到广大会员国普遍认同。习近平主席此次讲话进一步完善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


    初心不改,彰显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真正多边主义的大国担当


    “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再次表达了中国对联合国的坚定支持。


    张贵洪表示,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权威和地位必须得到各方共同尊重和坚决维护。“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做联合国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


    一个多月前,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此次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阮宗泽表示,全球发展倡议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努力推动实现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的目标,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





    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同联合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第二届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分析人士表示,中方支持联合国事业的一系列坚实行动,不断增强联合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底气与能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阮宗泽认为,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各方应该思考如何对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加以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另搞一套。少数国家企图将“小圈子”制定的所谓“规则”强加于人,这样的做法不得人心。


    国际规则由谁制定?如何遵守?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国际规则应该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


    “这正是中方所倡导的真正的多边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张贵洪说,真正的多边主义是,世界上的事要由大家商量着办,国际上的规则要由大家共同制定。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说,中国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在国际舞台上,每一个声音都很重要,所有国家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这与当下个别国家为攫取利益而无视他国权益主张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2021年10月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嘉宾体验中国高铁“复兴号”模拟驾驶。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于10月14日至1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初心如磐、砥砺前行。50年来,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面向未来,中国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10-26
  • 这组数字,我们永远铭记!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异国他乡浴血奋战33个月


    197653名烈士


    用生命写就了一部英雄史


    今天(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1周年纪念日


    一起向英雄致敬!


























    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2021-10-25
  • 习近平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路、多边主义之路


    呼吁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


    金秋时节的北京,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主会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灯光璀璨,鲜花绽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交相辉映,联合国各会员国国旗组成的旗阵气势恢宏。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步入会场。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50年前的今天,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世界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大事件。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这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经过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从“坦赞铁路”到“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断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危难之际,中国积极同世界分享防控经验,向各国输送了大批抗疫物资、疫苗药品,深入开展病毒溯源科学合作,真诚为人类彻底战胜疫情而积极努力。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争端,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大势,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我们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应该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世界各国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增强人民发展能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创造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发展局面。不久前,我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我们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只有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鼓励绿色复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


    ——我们应该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各国应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应该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


    习近平最后强调,追昔抚今,鉴往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致辞表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为联合国作出日益重要贡献,是联合国的可靠伙伴和国际合作的中流砥柱。感谢中国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将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提供支持。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强化多边体系,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强调联合国将继续做中国的坚定伙伴,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丁薛祥、杨洁篪等出席会议。


    王毅主持会议。


    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长期从事联合国工作的外交外事人员代表、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等200多人与会。中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布哈利法分别致辞。


    习近平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路、多边主义之路


    呼吁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


    金秋时节的北京,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主会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灯光璀璨,鲜花绽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交相辉映,联合国各会员国国旗组成的旗阵气势恢宏。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步入会场。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50年前的今天,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世界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大事件。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这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经过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从“坦赞铁路”到“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断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危难之际,中国积极同世界分享防控经验,向各国输送了大批抗疫物资、疫苗药品,深入开展病毒溯源科学合作,真诚为人类彻底战胜疫情而积极努力。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争端,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大势,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我们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应该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世界各国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增强人民发展能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创造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发展局面。不久前,我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我们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只有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鼓励绿色复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


    ——我们应该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各国应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应该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


    习近平最后强调,追昔抚今,鉴往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致辞表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为联合国作出日益重要贡献,是联合国的可靠伙伴和国际合作的中流砥柱。感谢中国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将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提供支持。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强化多边体系,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强调联合国将继续做中国的坚定伙伴,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丁薛祥、杨洁篪等出席会议。


    王毅主持会议。


    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长期从事联合国工作的外交外事人员代表、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等200多人与会。中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布哈利法分别致辞。

    2021-10-25
  • 国家卫健委:24日新增本土病例35例,涉及7省份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0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天津1例,上海1例,山东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35例(内蒙古19例,其中阿拉善盟18例、锡林郭勒盟1例;贵州4例,均在遵义市;甘肃4例,其中兰州市3例、嘉峪关市1例;北京2例,其中丰台区1例、海淀区1例;河北2例,均在邢台市;湖南2例,均在长沙市;陕西2例,均在西安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河北2例,湖南2例,贵州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内蒙古)。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87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7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83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950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12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2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73例(其中重症病例2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1588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797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3030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074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其中境外输入10例,本土3例(北京1例,在丰台区;四川1例,在自贡市;云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当日转为确诊病例5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8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80例(境外输入348例)。

    2021-10-25
  • 四川:守护“黄河之肾” 唱响草原欢歌

    “风在吼,马在叫,这里的黄河不咆哮。”或许是因为若尔盖大草原的静谧,让流经这里的黄河宛如当地的藏族少女,仪静温婉、绰约多姿。她自天边款款而来、蜿蜒回环,在唐克镇广袤无际的原野轻轻抚触了一下草原儿女,又转身奔回青海,故此地被称作“黄河九曲第一湾”。





    图为黄河九曲第一湾。王磊摄


    四川境内黄河干流河道长174千米,而流经若尔盖县的总长度就达148.8千米,流域面积为6809.5平方千米。该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枯水期,若尔盖湿地的补水量占黄河上游径流量的43%,丰水期占29%。”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说,若尔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更是名副其实的黄河天然蓄水池。


    若尔盖湿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其“高原之肾”的奥秘,主要在湿地中的一种土壤——泥炭。“1公斤泥炭能储存8公斤的水,据我们测算,湿地中的泥炭有70亿立方米,它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释放,为黄河水系拥有源源不断的源泉提供了保障。”索郎夺尔基介绍,泥炭相当珍贵,每年只生长1毫米,湿地目前的泥炭平均厚度达10米左右,“它形成时间有多长?可想而知!”


    花湖生态旅游区是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尔盖湿地所涵养的水源,通过花湖等3个湖泊注入黄河水系。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水湿沼泽消失或退化成半湿沼泽、干沼泽。沼泽疏干、河沟断流,湖泊蓄水能力下降,打破了湿地原有水系平衡,伴随草原沙化、鼠虫害加剧,致使高原沼泽湿地的生态功能大为减弱,加剧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花湖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386公顷下降到2009年的215公顷。





    深秋的花湖。人民网王波摄


    为有效防止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进一步萎缩退化,2010年,当地实施了花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生态堤坝1740米,提高花湖湖泊水位52厘米,湖泊面积由215公顷扩大到650公顷,扩湖面积为435公顷,恢复花湖湿地及周边半湿沼泽干沼泽892公顷。在优化湿地水环境的同时,当地确保湿地面积不缩减,并防止自然湿地人工化,维护了湿地原生态系统功能。


    通过保护,花湖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进一步改善。索郎夺尔基说:“举个例子吧,20多年前,这里的黑颈鹤只有400余只,现在经过我们统计,已经达到1000只左右,增长了一倍多。”





    在花湖越冬的黑颈鹤。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黑颈鹤在空中翩跹,游客在湿地畅游,鱼儿在水中欢腾……如今的花湖,绿草如茵,若诗若画。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决心要把花湖打造成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花湖生态的恢复,是若尔盖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坚持守护“母亲河”、建设“生态河”、打造“风景河”,设各级河长84名、各级湖长20名,编制印发《若尔盖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方案》等4个工作方案,制定河长制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举报投诉受理等14项工作制度,编制完成“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建立河湖名录库和河长制信息平台,成立首支“黄河巡护队”,落实生态扶贫河道管护员102名,成立乡镇(场)河长制办公室14个,落实乡镇(场)联络员14个,全面建立起县级总河长、县级河长、县级联络员单位、河道管护员组成的“四层架构”管理体系,实现全县8条主要河流、65条支流溪沟、6个高山湖泊、3个重要湿地“河湖长制”全覆盖,形成高位推进、层层联动、高效运行的工作格局,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唐克镇上的黄河岸边,几个藏族汉子正在河边巡逻。这是四川省首支“黄河巡护队”,于今年5月成立。“目的就是要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若尔盖黄河巡护队相关负责人说。


    天尚未破晓,摄影爱好者张先生便与众人一道,早早登上了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最高处的观景台,等待日出。谈及为何痴迷这里的美景,他说:“这儿能拍摄到不一样的黄河。”





    黄河九曲第一湾,初秋景色美不胜收。王磊摄


    说她不一样,是因为流淌在唐克草原的黄河,虽然收起了惊涛拍岸的气势,但却以温柔的转身,以180度的优雅风姿形成“第一湾”,壮美的景观依然不失母亲河的风采。而与之相映成趣的支流白河,也以同样曼妙的舞姿,自南面徜徉而来。这里的黄河,像是少女,又像是一位专程迎接孩子的母亲,她牵起了白河的手,一路向前,踏上新的征程。


    不一样的黄河,不一样的美景,成为了旅游亮点,游客纷至沓来,也让当地的民众享受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截至2021年9月,若尔盖县当年接待旅游人次达234.2524万,同比增长32.71%,旅游综合收入17.34765亿元,同比增长25.77%。


    红原县,是四川黄河流域面积占比最大的县,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占全县流域面的79%。在母亲河水系的哺乳下,这里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畜牧业当之无愧成为了红原县的基础产业及优势资源。同时,该县作为阿坝州唯一的纯牧业县,当地牧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喂养牦牛。





    高原牦牛。人民网王波摄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牦牛95%在中国。以红原为中心的四川、青海、甘肃3省16县是全世界牦牛集中度最高、可形成牦牛乳制品产业化生产的地区。


    “牦牛奶粉一直很火!特别是以前,走亲访友带上一袋红原的牦牛奶粉,就是很贵重的礼物了。”在当地人眼中,牦牛奶早已植根到他们的生活中,如今,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从事和牦牛乳业相关工作的亲朋好友。


    1956年,藏族爱国人士贡唐仓·丹贝旺旭活佛个人筹资,在红原县创办了民族地方工业“藏区贡唐和平奶粉厂”。这,成为红原县牦牛乳业发展的开始。


    黄河水系长期的生态保护工作和牧民的科学放牧,让红原的每头牦牛平均至少拥有40亩天然草场(当于4个足球场),这既防止了因牦牛承载过多导致天然草场不可逆性退化,保障了高原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保障了牦牛拥有足够的天然膳食来源,无需人工饲料喂养。“这就是加工出高品质牦牛奶重要‘秘密’。”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强说。


    近年来,红原县依托高原牧区特色,立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麦洼牦牛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加快推进“红原县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以园促面,示范带动,积极探索实践出具有红原特点、牧区特色的经验模式,有效促进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同时,该县加快牧业与文旅相融互动,共同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晶莹剔透的白河,在深秋的红原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一弯落在人间的新月,天蓝云白、水碧地灿。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之一的月亮湾。





    深秋的月亮湾。人民网王波摄


    “黄河水系赐予月亮湾的不仅是美景。”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溜索、骑马、射箭、露营、烧烤、越野摩托等体验项目不仅能让游客亲密接触大草原,更能让游客体验到藏家文化的奥秘。


    丹增,是阿坝州龙头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玛萨呈祥弹唱队创始人、队长。他年少学艺,延续和发展了安多地区固有的龙头琴弹唱艺术,并荣获“阿坝州龙头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阿里地区,龙头琴是藏族人民用于弹唱伴奏的一种古老的乐器,具有350多年的历史。“命运让我学会了这门宝贵的艺术,让它得到继承和发扬是我的义务。”2011年,丹增为了保护、传承这项宝贵的精神财富,组建了弹唱队,并取名“玛萨呈祥弹唱队”。弹唱队成立以来,丹增便带领队员积极投入文化惠民事业,以公益形式为牧区群众开展演艺活动。“我们的演职人员都是牧民。”丹增说,随着弹唱队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们参与的演出活动越来越多,队员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年轻人也喜爱上了弹唱艺术和马头琴。“现在,政府为了支持我们,每年还给我们弹唱队10万元资金用于我们发展呢!”





    丹增和他的玛萨呈祥弹唱队。人民网王波摄


    景区旁的草原上,丹增正带领盛装的队员们用龙头琴等乐器弹唱高歌。他说,他们今天是专门为黄河而歌,以此感谢美丽母亲河滋润这片土地、孕育这方儿女。

    2021-10-22
  • 第四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开幕 三千余件“新奇特”产品精彩亮相

    第四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现场




    第四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以下简称设计周)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想象力最活跃的前沿阵地,本届设计周汇聚全球设计力,在国际化、专业化、权威性、市场化等方面再创新高。


    据介绍,本届设计周以“联动新生:设计重燃世界”为主题,策划全新设计周主视觉以及展馆,同时雄安新区主会场首次启用雄安商服会展中心,搭建6000平方米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整合全球先进工业设计精品,带来全新观展体验。


    设计周以英国为主宾国,由英国工业设计大师迈克尔·杨策展,汇聚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创新资源,吸引阿斯顿马丁、宁波诺丁汉大学、培生集团、迈克尔·杨工作室、Unionsquare设计公司等116家境外展商与234家国内展商齐聚一堂,国际化水平再创新高。


    同时,本届设计周继续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生态平台,搭建设计周官方小程序及3D沉浸式虚拟展厅,全球社会各界人士可实现沉浸式观展、参展商信息发布、线上对接洽谈、线上交易订货等设计服务电子商务功能。线上平台的开发,将原本仅存在一周的线下活动升级为线上+线下模式,持续发挥设计周赋能河北省工业设计发展及雄安新区建设的使命和愿景,打造永不落幕的云生态设计交流平台。

    2021-10-22
  • 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

    “我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目的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三鞠躬,瞻仰“红军魂”雕塑,参观纪念馆。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伟大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讲述长征故事,强调“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2014年10月31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英雄陈树湘的故事。


    “闽西这个地方为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2016年7月18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选择这里作为宁夏考察第一站。


    夏雨绵绵。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习近平总书记敬献花篮,整理缎带。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在长征路线沙盘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显现出强大力量。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市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动情地说,“他们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信念就一条,就是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相信跟着红军走就是有前途,相信共产党做的事情就是为穷苦老百姓好,相信共产党说的就是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时的情况下,红军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比如红军无法渡过湘江、乌江、大渡河,过不了雪山草地,三大红军主力最后无法会合。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只要理想信念在,党的事业一定会成功。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正因如此,党和红军才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专程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这个纪念园,就是在总书记亲自关心下建成的。


    在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画面中,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为掩护红军主力渡江,这位“绝命后卫师”师长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苏醒后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


    1934年底,一场中国革命史上气壮山河的战役在这里打响。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付出极其惨烈牺牲,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在中央红军抢渡湘江四大渡口示意图前,讲解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据罗荣桓同志回忆,他在渡江后回头一看,身后就只跟着一名十几岁扛着油印机的小红军战士。江面上漂满了红军战士的遗体,鲜血染红了湘江水。至今在桂北仍然流传着一首民谣: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当时真是危险啊!”习近平总书记说,“试想,如果没有这么一批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红军将士,红军怎么可能冲出敌人的封锁线,而且冲出去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还没有溃散。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贵州,红色的土地。


    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特别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15年6月16日,在贵州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总书记听讲解,看实物,观图片,不时询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当年场景摆放着会议桌椅,墙上挂着全部参会人员照片,总书记驻足凝视。看了“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总书记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今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乌蒙深处,乌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陷入了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


    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前进道路上,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936年7月,红31军93师274团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的困境,官兵们只好挖野菜、吃草根。


    14岁的战士周广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带,和战友们吃了一半,攥紧剩下的半截,眼含热泪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到延安见毛主席吧!”


    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所在班的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对军队来讲,坚定信仰信念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铸牢军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2016年1月5日,在第13集团军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部队中像这样的红色资源很多,要发掘好、运用好,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2016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纪念刘华清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一心向党、始终忠诚的坚强党性。”“长征时,他参加独树镇战斗腿部负重伤,组织上明确伤员可以就地安置,但他态度坚决地说,‘给100块大洋也不留下,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中’。就是凭着这种跟着红军、跟着党的决心,他忍着剧痛、拉着马尾巴追随大部队行军。”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同志都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我们党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


    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


    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罗霄山脉南段一个瑶族村落。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她,也留下了一段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起了这个故事,“当时我在讲的时候,就深受感动”。


    2020年9月16日,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洲瑶族村,首先考察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在展现红军女战士剪被子送村民情景的雕像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驻足。讲解员告诉总书记,当年临别时,红军女战士对徐解秀说,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她,送她一条新被子。但徐解秀一等就是几十年,再也没有等到她们回来……


    展柜里陈列着邓颖超等老同志托人给徐解秀送来的一条新被子。被子送到村里时,徐解秀老人刚过世不久。


    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


    “‘半条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体现了党的为民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红军在自己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心里还是想着老百姓的冷暖。一枝一叶总关情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家中看望。


    “总书记,这几年我们沙洲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在客厅坐下,朱小红讲起自家的幸福生活。


    “过去红军给了我们半条被子,现在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日子。”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诚的心声。


    “看到你们过上好日子,我十分欣慰。3名红军女战士也可以含笑九泉了。”望着幸福的一家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你们家的变化也说明一个道理,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民服务,承诺了就要兑现。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走上小康幸福路,我们说到做到,一定会坚定不移走下去,践行党的誓言和诺言。”


    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半条被子”彰显出共产党人的本色。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有这样一段老红军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讲,在福建代表团又讲:“在福建工作时,一位开国中将的子女找到我,说要遵循遗愿把父亲骨灰的一半送回家乡,一半送到闽西革命老区埋葬。这位老将军是湖南人,长征时是一个团的政委,带领团里的闽西子弟,血战湘江,很多战友都牺牲了。他说,死后要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这个感情在我心里。”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老区苏区的红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总书记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确保他们一个都不掉队。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1934年,8.6万多人脚穿草鞋,夜渡滔滔于都河,开始了万里长征,用生命绘就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史诗。


    当年将近10万人在于都集结出发,没有走漏半点风声,靠的就是30多万于都人民的共同守护和大力支持:绣球草鞋的故事,一位老人捐出寿材板用于架设浮桥的故事……同故事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还有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坐火车、换汽车,辗转奔波7个多小时来到了原中央苏区赣南于都县。


    “我11年前来过赣南,一直还想来看一看,看看老区乡亲们生活改善怎么样,脱贫攻坚进展如何。更重要的是,于都是什么地方啊?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我这次到赣南,就直奔于都来了。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苏区的父老乡亲们。”


    饮水思源,让中央苏区乡亲们,让革命老区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看到这些为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苏区人民过得好,我们才觉得对得起他们、没有辜负革命先烈啊!”


    饱含深情的话语,道出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2020年6月10日,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了“单家集夜话”的故事:“1935年毛主席率领红军转战宁夏,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红色佳话。1936年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1935年8月,红25军来到六盘山下回族群众聚居的单家集,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宁睡大街也不进清真寺,早上又把街面清扫干净,军长程子华还向清真寺赠送了“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旗。同年10月5日,毛泽东同志率中央红军途经单家集,群众不仅不避,还用最高礼节“九大碗”招待。在陕义堂清真寺北厢房,毛泽东同志与阿訇马德海促膝长谈。当晚休息,回族群众把门板拆下来,垫在睡不惯热炕的毛泽东同志身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


    “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曾“就地取材”打了个比喻:“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是指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完成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帮扶困难群众的任务永无止境。”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脱贫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衷心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于都县考察时指出:“我们到这个长征出发地,就是来体验红军当年出发的情况。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号召和嘱托,2019年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距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约10分钟车程。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考察。总书记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并到村民王德利家中看望,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王德利激动地说。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回答道。


    闻讯赶来的村民聚拢在王德利家门口,纷纷向习近平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血战湘江,杀出一条血路,又经过浴血奋斗,成立了新中国。现在,还实现了全面小康。但我们不满足于此,中国共产党把成立一百周年作为一个新的征程的起点,奔向另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一个藏族牧业村。在政府帮助下,牧民们从远处的草场搬迁安置到这里。


    今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平均海拔3300米的村子。


    “欢迎总书记!”藏族牧民索南才让带着一家三代站在家门口,向习近平总书记献上洁白的哈达。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索南才让家中,屋里屋外仔细察看,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


    “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长征的时候,红军路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留下了很多美丽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现在,我们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到哪都要问一声乡亲们:还想过什么样的好生活?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加油、努力,再长征!

    2021-10-22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艰苦奋斗 一心为民——西柏坡精神述评

    西柏坡,一个永载党史的精神地标。


    70多年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办公,描绘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里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70多年后,“赶考”之路仍在继续——“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时空回响的西柏坡精神,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





    这是6月13日拍摄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一座长条形的土坯房,就是当年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会场虽简陋,精神却不朽。


    面对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等新的历史条件,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永远务必。短短40字,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凝练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这是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外景(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百年前,我们党诞生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我们党一路走来,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时代在变换,精神的力量永远激荡人心。孕育于红色沃土上的西柏坡精神,如警钟、似重鼓,不断引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光荣传统、秉持理想信念,砥砺奋斗、永远向前。


    “生在解放区,长在新中国,奋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安享晚年在新时代。”今年76岁的老党员闫青海是西柏坡有名的义务讲解员。闫青海说,他经历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一辈子都不想犯懒”,还要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坚持宣传西柏坡精神。


    革命精神,观照当下,启迪未来。


    今后,无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取得多大的成就,重温西柏坡精神,总能为我们提供精神的支撑、信仰的坚守、理想的执着,让我们不断迈向胜利。





    这是在西柏坡纪念馆拍摄的照片,反映的是冀中农民举行拥护土地改革运动大会(2019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永不褪色的人民情怀


    在西柏坡纪念馆,几张黑白图片记录着历史。


    1947年,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点燃了中国人民“翻身立家”的热望。大纲公布后,解放区迅速形成土地改革热潮,这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


    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在纪念馆里的一辆手推独轮车前,讲解员唱起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老百姓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是亿万人民满怀热血与激情创造出来的……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初心使命的担当,不断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召开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时表示,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闫青海(中)给孩子们讲奋斗创业的故事(2019年4月8日摄)。闫青海曾作为西柏坡党员代表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是媒体采访的热点人物,村民们都形象地称他为西柏坡的“代言人”。新华社发(梁子栋摄)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传承。


    脱贫攻坚,1800多名党员牺牲在扶贫第一线;抗击疫情,4.2万余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牺牲医护人员中党员占70%以上……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





    2月9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在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新征程上再“赶考”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历史证明:在进京“赶考”后70多年时间里,我们党在大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但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走在“赶考”路上。


    “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西柏坡的干部群众对此体会更深。”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把乡亲们更好团结凝聚起来,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9月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北庄村的“团结北庄手工坊”里,当地妇女在缝制手工布鞋。新华社发(张晓峰摄)


    “这些年,我们改善了村容村貌,实现了脱贫摘帽,但要实现乡村振兴,还要加快融入西柏坡红色旅游和发展山地特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说起今后村子的发展计划,西柏坡镇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思路清晰。如今,西柏坡广大干部群众正立足当下、奋发有为,以“赶考”的精神书写新时代答卷。


    “赶考”不止步,奋斗不停歇。


    曾经,从这里出发,一个崭新的中国向着世界昂首走来;如今,从这里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赓续西柏坡精神,踌躇满志谱写新篇章。





    9月2日拍摄的河北省平山县北庄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晓峰摄)

    2021-10-22
  • 习近平在山东东营考察黄河入海口

    习近平总书记2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当天下午,他来到黄河入海口码头、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2021-10-22
  • 国考报名进入“井喷”期 热门岗位竞争比超2000:1

    2022国考:6天77.8万人报名热门岗位竞争比超2000∶1


    国考报名进入第六天,截至20日16时,根据中公教育提供的统计数字,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共有77.8万人提交报名申请,同比去年增长超20万人,平均竞争比为19∶1,已经进入报名“井喷”期。


    目前国考报名的最热门岗位是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为2245∶1;其次是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一职,竞争比为2016∶1。


    另据统计,截至20日16时,还有510个职位无人提交报名申请,占职位总数的3%。这些遇冷职位集中在税务、铁路公安等一线执法系统,如北京铁路公安处车站派出所民警招考6人,目前无人报考。


    “对于具体岗位的冷热不均,其主要原因在于报考该岗位的‘门槛’,职位要求学历低,附加条件少,就意味着给了考生更多的机会。”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副院长管连教授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中公教育公考专家李茜介绍,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一职位是真正的“三不限”:不限制工作经历,不限制政治面貌,不限制专业,本科以上就可以。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一职位的专业要求为经济学、材料类和机械类,不限制工作经历,不限制政治面貌,而且属于中央机关工作职位,对考生吸引力大。


    深圳湾海关缉私分局一级警长及以下一职计划招录5人,截至20日16时无人报考。该岗位要求考生最少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且身份为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之一,专业要求为法学相关。


    据相关统计,国考报名人数已连续13年超百万。2022国考本科学历人才能报考的职位最多,所占比例最大,可报考的有15492个职位、29051人,占总职位数的94%、总人数的94%,均与去年基本持平;硕博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明显上升,要求硕博学历的招录人数为2188人、1252个职位,比去年增加705人、233个职位。大专生能报考的职位有234个、454人,均比去年有所减少。


    管连建议:“国考如果能向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和机会,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岗位学历高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打破传统的学历崇拜,从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角度来考核考生,会起到更好地引导作用。”

    2021-10-21
  • 九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稳中有降——楼市“金九”成色不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呈略降态势,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介绍,9月份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下降。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3%转为持平;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4%。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持续回落。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3%和7.7%,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4个和1.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1%和3.0%,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3个和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和1.4%,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5个百分点。


    记者梳理发现,70个大中城市中,有36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下降,持平的有7个,上涨的有27个。二手住宅方面,有52个城市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持平的有1个,上涨的有17个。


    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均继续增多,7月份和8月份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分别仅有16个和20个,9月份增至36个。二手住宅价格7月份和8月份环比下降的城市分别仅有26个和34个,9月份增至52个。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信贷收紧是出现市场降温的主要原因。进入三季度,银行放款周期普遍都在3个月以上,部分城市甚至需要6个月以上,华东、华南部分热点城市房贷排队现象严重,影响了楼市成交。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近日表示,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金额保持平稳,与同期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基本匹配。其中,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受到一些约束,房价上涨速度得到抑制。房价回稳后,这些城市房贷供需关系也将回归正常。


    近期,恒大等个别房企出现债务危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市场成交量下降的一个原因。对此,邹澜表示,恒大集团的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是个别现象。经过近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尤其是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地价、房价、预期保持平稳,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稳健,财务指标良好,房地产行业总体是健康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0月19日表示,今年以来,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抑制不合理需求,推动刚性需求平稳释放,限制部分房地产企业依靠举债盲目扩张,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趋于平稳,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房价逐步趋于稳定。下一阶段,随着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8%,比上半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房地产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总的来看有限。

    2021-10-21

  • 首 页  上一页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