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第一批钾肥储备投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说,受生产成本推动、国际市场传导、社会库存较低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国内化肥价格快速上涨,已达近十年新高。为做好化肥市场保供稳价工作,20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拟通过低价竞拍方式组织第一批钾肥储备投放,实现低价储备资源惠及农民,同时通过储备投放引导市场预期、撬动社会资源释放,满足今冬明春复合肥生产,保障明年春耕用肥需要。(记者谢希瑶、安蓓)

    2021-10-21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刷新月球演化传统认知

    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晚期岩浆活动的月幔源区并不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而且非常“干”……中国科学院19日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多项突破性进展给出了对月球演化的全新认识。





    10月15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月球样品洁净室,田恒次副研究员在处理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月海玄武岩浆的持续时间和地球化学特征是理解月球热-化学演化的“钥匙”。此前的研究已证实,月球岩浆活动至少持续到大约28亿至30亿年前。但对于月球岩浆活动停止的确切时间,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离子探针实验室团队(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团队(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研究发现,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月海玄武岩,不同于美国和苏联采样任务返回的月球样品。科研人员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团队(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实验室团队(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月球最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目前科学界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月幔源区富含放射性元素以提供热源,或月幔富含水以降低其熔点。





    10月15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月球样品洁净室,田恒次副研究员在处理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10月15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月球样品洁净室,田恒次副研究员在处理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最新研究发现,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的月幔源区并不富集“克里普物质”。由于“克里普物质”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这一结果证明月幔放射性生热元素并不是形成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的主要原因。





    10月18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做实验。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10月18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团队科研人员在讨论实验进展。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对于岩浆源区是否富含水,科研团队测定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中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组成,发现月幔源区的水含量仅为1至5微克/克,也就是说月幔非常“干”。这一发现也排除了月幔富水而具有低熔点,导致该区域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异常延长的猜想。





    10月15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月球样品洁净室,田恒次副研究员在处理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10月19日,在发布会现场,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做专家点评,为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点赞。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10月19日,在发布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在介绍成果。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该系列成果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研究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月球冷却如此之慢的原因并不清楚,需要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演化模型,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说。





    10月19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团队(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四篇论文的部分作者合影留念(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该系列研究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相关成果形成4篇论文,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1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3篇。

    2021-10-21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习近平强调,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习近平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2021-10-21
  • 国家网信办公布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

    涵盖1358家稿源单位,首次将公众账号和应用程序纳入名单。实施全程动态管理,“有进有出”


    为适应网络传播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进一步夯实网络传播秩序管理基础、丰富互联网新闻信息供给,依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网信办组织对2016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进行了更新。10月20日,国家网信办公开发布了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名单涵盖中央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行业媒体、地方新闻网站、地方新闻单位和政务发布平台等共1358家稿源单位。2016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同时作废。


    国家网信办新闻发言人介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内容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就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为互联网内容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网信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管理作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前门”,加快合规稿源的扩容提质,进一步丰富网上信息内容供给,为做大做强正能量提供“源头活水”。同时,坚决关“后门”,严管违规自采、违规转载等突出问题,从源头拧紧信息传播的“总开关”。


    据介绍,此次稿源单位名单更新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新增一批”。严格审核各单位申报材料,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管理规范、代表性强、影响广泛的媒体、网站以及政务发布平台等按照应进尽进原则纳入稿源名单。二是“核校一批”。对2016版稿源单位名单中因机构改革、单位撤并等,导致名称、网址、主管主办单位等发生变更的稿源单位进行核校,定向确认、据实更正,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三是“剔除一批”。对2016版稿源单位名单中不再符合条件、日常表现不佳、缺乏影响力的单位,从名单中移除,切实维护名单的严肃性、公信力。


    与2016版稿源单位名单相比,新版名单主要有五个显著变化:一是数量大幅扩容,总量是此前的近4倍;二是领域多元拓展,新收录一批理论网站和媒体、专业财经类网站和媒体、军事类网站和媒体,及一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领域的行业媒体,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多元;三是首次将公众账号和应用程序纳入名单;四是为鼓励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首次将具备条件的江苏江阴市、浙江长兴县、福建尤溪县、江西分宜县、河南项城市、湖北赤壁市、湖南浏阳市、四川成都高新区、陕西陈仓区、甘肃玉门市等1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纳入名单;五是大幅扩容政务发布平台,为各地各部门政策发布、权威发声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网信办新闻发言人强调,即日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时,必须依据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执行,对超范围转载的,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将对稿源单位名单实行全程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对符合要求的,及时增补纳入;对违反法律法规、出现信息安全责任事故等问题的稿源单位,及时采取冻结、移除等处置措施,推动稿源单位强化责任意识、把关意识,提升内容质量和运行安全,确保网上始终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据介绍,具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依法设立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从事新闻采编业务的单位,党政机关开设的官方发布平台等三类单位可申请加入《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中央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主管主办单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群团组织等的发布平台,向国家网信办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地方新闻网站、地方新闻单位等向所在省(区、市)网信办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网信办按程序审批。











    2021-10-20
  • 农业农村部: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据农业农村部10月20日消息,目前秋粮收获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将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1-10-20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坚定信仰 宁死不屈——红岩精神述评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岩,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精神地标。


    七八十年前,一群中国共产党人胸怀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定信念,抱定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壮烈情怀,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在国民党统治区艰险复杂的环境中不畏强敌英勇斗争,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不折不挠宁死不屈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这是江竹筠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地下党员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坏地下党组织。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满怀对新中国无限向往,江竹筠等革命志士壮烈牺牲。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后来者。解放战争时期,在南方局教育和培养之下成长起来的江竹筠、陈然等共产党员,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伟大的红岩精神,渣滓洞、白公馆都留下了他们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





    在重庆渣滓洞看守所旧址景区,游客为烈士献花(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如今的渣滓洞监狱旧址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从各地而来缅怀英魂、重温历史。面对阴森的囚室、可怖的刑具,人们不禁发问:生命诚可贵,是什么让烈士们舍生忘死?自由价更高,是什么让革命志士深入虎穴不惜流血牺牲?


    答案,正是信仰!





    这是陈然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挺进报》特支书记陈然在狱中写下《我的“自白书”》慨然赴死,以生命履行对党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





    这是罗世文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罗世文等同志在狱中秘密组建临时党支部,带领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斗争。


    1949年春节,渣滓洞监牢之中,狱友们唱响革命歌曲、诵读《共产党宣言》,如火般激情的语言饱含哲理的智慧,让真理之光照亮了每个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


    这些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和不幸就义的烈士,不少人出身衣食无忧的富裕家庭。投身革命、舍生忘死的抉择源自“为绝大多数人奋斗”的坚定信仰。多少年来,我们党历经艰险磨难,没有被困难压垮,也没有被敌人打倒。在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引下,革命志士在荆棘丛生之地挺起腰身,与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写下悲壮而光辉的篇章。


    坚若磐石永不变色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保存着三块银元。年代久远,银元已经布满岁月痕迹。


    1941年,共产党员肖林在红岩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接受党组织“下海经商”的指示,为党的活动筹措经费。当开办的公司完成其使命时,肖林夫妇一次性上交约合12万两黄金的结余资金和折合1000多万美元的固定资产,仅留下三块银元作为纪念。





    这三块银元,见证了红岩精神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员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严以修身、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红岩精神之所以可贵和特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诞生于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革命实践中。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党员同志们身处特殊环境,肩负特殊任务,既要与敌人斗争,还要结交社会各界朋友;既要严格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又要发挥聪明才智应对复杂局面;既要随时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又要面对高官厚禄和腐朽生活的诱惑。


    面对如此种种,怎样才能保持初心,不迷失、不变色?


    纪律,约束普通人的行为;而信仰和品格,能让人在缺少外界约束时,坚守本色。


    1943年3月,在农历45岁生日这一天,周恩来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包括“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等7条。责任担当、价值追求、精神风貌、政治品格……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许多珍贵的精神品格遗产。





    参观者在红岩魂陈列馆听讲解员介绍“狱中八条”(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海舟摄


    根据红岩烈士们狱中意见提炼总结出的“狱中八条”,直到今天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这些珍贵的纪律,是革命者用鲜血书写的忠诚,是留给后人求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案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警示录。


    铭记精神永远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无论是烽火岁月浴血奋战,还是和平年代无私奉献,一代代英雄儿女经历了多少坎坷,付出了多少牺牲,才铺就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他们的脊梁,顶天立地;他们的事迹,气壮山河;他们的精神,光照未来。


    今天,在共产党人信仰的旗帜下,在红岩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作出无悔的选择——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观看新生学习课间操(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师者张桂梅帮助1800多名女孩考入大学走出大山。她说:“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在采摘柑橘(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为打破世代闭塞于大山的宿命,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出山路,倾尽15载光阴,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20多天的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年仅51岁。这位老党员用生命诠释了入警仪式上的誓言:“在红岩精神指引下,为百姓平安忠诚奉献,竭尽全力!”


    ……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革命志士和时代楷模用忠诚、汗水,甚至生命写就的事迹,时刻提醒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让红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让宝贵精神照亮前行之路,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我们就一定能在时代洪流中挺立潮头、奋勇向前。

    2021-10-20
  •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题:“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谱写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定向领航。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栏目,连续播发9篇重点报道。通过记者深入调研采访,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天推出第一篇《“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张涛、齐雷杰


    七年多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在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把脉定向。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这是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北苑内的景色(9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承载1亿多人口,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京津冀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协同发展新路越走越宽……


    重点领域“三大突破”深化“协同效应”


    “以前从雄安到北京开车大约需要2个小时。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后,雄安到大兴机场最快只需19分钟,到北京西不到1个小时。”对于经常往返京雄通勤的建设者们来说,城际铁路的开通使得北京和雄安更“近”了。





    这是7月1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通过大屏幕连线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他勉励大家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你们正在为雄安新区建设这个“千年大计”做着开路先锋的工作,功不可没。


    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如今,重点领域“三大突破”已结出累累硕果:


    ——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1小时交通圈”越变越大。



    这是津石高速公路石家庄段与新元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


    七年多来,三地累计打通、拓宽对接路、“瓶颈路”2000多公里。津保城际、京承高铁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津兴等一批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协同发展有了坚强“骨骼系统”。


    ——生态环境“美起来”,“心肺之患”得到有效治理。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时登上秀林驿站平台远眺,乔灌草高低错落,经济林生态林比肩而立。他望着一株株摇曳的小树幼苗,欣喜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的日子成为常态。”这是京津冀居民越发明显的普遍感受。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1%。“以前只能看到河北监测数据。现在京津冀数据共享,不仅可以看到PM2.5组分监测数据,还可以看到未来空气质量预测数据,大大提高了联合预警准确性。”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良说。


    ——产业协作“串起来”,协同链条“联起来”。


    “企业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两地优势互补,发展空间广阔。”天津滨海新区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利说。产品由北京研发设计,在天津或河北的基地制造总装,类似案例在京津冀不胜枚举。



    这是6月6日在遵化市境内拍摄的京秦高速公路遵(遵化)秦(秦皇岛)段与唐(唐山)承(承德)高速下院寺枢纽互通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据了解,北京中关村企业已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过9100家,北京在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600亿元。河北省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七年多来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6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近万个。



    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部道路进行道路测试(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牢牢牵住“牛鼻子”释放“协同动能”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疏解”二字多次作出形象而深刻的阐释。


    “从北京疏解出来后,公司产能扩大了,生产自动化、绿色化水平也明显提升。”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沧州工厂厂长孙国伟说,已建成的新生产线,产能是北京工厂的20倍。



    这是10月1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西片区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常住人口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完成……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七年来提质减量发展作出的努力。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市京津冀协同办主任谈绪祥说,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建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工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车间工作(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如今的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200多个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高峰时有20多万建设者日夜奋战,到今年底启动区城市框架将初步显现……


    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共1.2万人搬入副中心办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北京友谊医院等医疗机构通州院区陆续开诊;截至今年9月底,运河商务区已注册企业1.4万余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总体工作部署,从今年起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标杆性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疏解任务奠定基础。


    构建新机制“协同红利”惠及百姓


    不久前,一名六岁女童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跨省托管”六年来,北京儿童医院专家7000多人次下沉至保定,帮助保定培养起一支高水平医护队伍,接诊了一大批疑难病患者。



    这是10月12日拍摄的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建设一个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京津冀,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合作方式,一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跨省过河”落地实施:


    ——教育合作不断加深。河北与京津采用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高等教育深入合作,先后组建京津冀工业院校、师范院校等9个创新发展联盟……


    ——医疗卫生协作紧密。京津冀医疗机构不断推进双向转诊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服务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旅游协同推进。京津冀共同培育打造一批以长城和大运河为主题的特色文旅产品和线路,共同塑造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


    更深刻的变化,是思维的变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七年多来,协同新空间不断拓展,区域协作加速推进。北京通州区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加快,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首次跨省延伸到河北境内。



    研发分析人员在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工作(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今年7月,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签订协议,决定就30项商事登记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跨省通办”,群众办事不必再“两头跑、折返跑”。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焕发温暖的民生亮色。


    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起笔。面向未来,机遇无限,也需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魄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不断开创新辉煌。(参与记者:闫起磊、郭宇靖、王井怀、黄江林)



    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天津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调试设备(2020年1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车辆经津涞收费站驶入津石高速(2020年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这是在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拍摄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区一景(2020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工人在唐山市曹妃甸区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该企业为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20年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2021-10-20
  • 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习近平强调,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习近平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2021-10-20
  • 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 监护人应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

    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19日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拟增加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2021-10-19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19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增强立法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规定反电信网络诈骗各部门职责、企业职责和地方政府职责;落实实名制,规定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登记制度;加大惩处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互联网账号行为;建立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对潜在受害人预警劝阻和开展被害人救助等。(记者熊丰,海报设计张晨光)

    2021-10-19
  • “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拟写入地方组织法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1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法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修正草案增加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此外,修正草案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和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成果,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和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宪法有关规定,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责任,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


    地方组织法于1979年通过,历经五次修改,推动地方政权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完善。

    2021-10-19
  • “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题:“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谱写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定向领航。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栏目,连续播发9篇重点报道。通过记者深入调研采访,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天推出第一篇《“瓣瓣同心”向阳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张涛、齐雷杰


    七年多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在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把脉定向。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这是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北苑内的景色(9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承载1亿多人口,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京津冀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协同发展新路越走越宽……


    重点领域“三大突破”深化“协同效应”


    “以前从雄安到北京开车大约需要2个小时。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后,雄安到大兴机场最快只需19分钟,到北京西不到1个小时。”对于经常往返京雄通勤的建设者们来说,城际铁路的开通使得北京和雄安更“近”了。





    这是7月1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通过大屏幕连线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他勉励大家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你们正在为雄安新区建设这个“千年大计”做着开路先锋的工作,功不可没。


    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如今,重点领域“三大突破”已结出累累硕果:


    ——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1小时交通圈”越变越大。



    这是津石高速公路石家庄段与新元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


    七年多来,三地累计打通、拓宽对接路、“瓶颈路”2000多公里。津保城际、京承高铁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津兴等一批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协同发展有了坚强“骨骼系统”。


    ——生态环境“美起来”,“心肺之患”得到有效治理。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时登上秀林驿站平台远眺,乔灌草高低错落,经济林生态林比肩而立。他望着一株株摇曳的小树幼苗,欣喜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的日子成为常态。”这是京津冀居民越发明显的普遍感受。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1%。“以前只能看到河北监测数据。现在京津冀数据共享,不仅可以看到PM2.5组分监测数据,还可以看到未来空气质量预测数据,大大提高了联合预警准确性。”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良说。


    ——产业协作“串起来”,协同链条“联起来”。


    “企业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两地优势互补,发展空间广阔。”天津滨海新区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利说。产品由北京研发设计,在天津或河北的基地制造总装,类似案例在京津冀不胜枚举。



    这是6月6日在遵化市境内拍摄的京秦高速公路遵(遵化)秦(秦皇岛)段与唐(唐山)承(承德)高速下院寺枢纽互通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据了解,北京中关村企业已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过9100家,北京在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600亿元。河北省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七年多来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6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近万个。



    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部道路进行道路测试(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牢牢牵住“牛鼻子”释放“协同动能”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疏解”二字多次作出形象而深刻的阐释。


    “从北京疏解出来后,公司产能扩大了,生产自动化、绿色化水平也明显提升。”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沧州工厂厂长孙国伟说,已建成的新生产线,产能是北京工厂的20倍。



    这是10月1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西片区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常住人口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完成……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七年来提质减量发展作出的努力。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市京津冀协同办主任谈绪祥说,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建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工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车间工作(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如今的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200多个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高峰时有20多万建设者日夜奋战,到今年底启动区城市框架将初步显现……


    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共1.2万人搬入副中心办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北京友谊医院等医疗机构通州院区陆续开诊;截至今年9月底,运河商务区已注册企业1.4万余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总体工作部署,从今年起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标杆性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疏解任务奠定基础。


    构建新机制“协同红利”惠及百姓


    不久前,一名六岁女童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跨省托管”六年来,北京儿童医院专家7000多人次下沉至保定,帮助保定培养起一支高水平医护队伍,接诊了一大批疑难病患者。



    这是10月12日拍摄的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建设一个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京津冀,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合作方式,一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跨省过河”落地实施:


    ——教育合作不断加深。河北与京津采用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高等教育深入合作,先后组建京津冀工业院校、师范院校等9个创新发展联盟……


    ——医疗卫生协作紧密。京津冀医疗机构不断推进双向转诊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服务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旅游协同推进。京津冀共同培育打造一批以长城和大运河为主题的特色文旅产品和线路,共同塑造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


    更深刻的变化,是思维的变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七年多来,协同新空间不断拓展,区域协作加速推进。北京通州区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加快,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首次跨省延伸到河北境内。



    研发分析人员在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工作(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今年7月,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签订协议,决定就30项商事登记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跨省通办”,群众办事不必再“两头跑、折返跑”。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焕发温暖的民生亮色。


    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起笔。面向未来,机遇无限,也需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魄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不断开创新辉煌。(参与记者:闫起磊、郭宇靖、王井怀、黄江林)



    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天津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调试设备(2020年1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车辆经津涞收费站驶入津石高速(2020年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这是在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拍摄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区一景(2020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工人在唐山市曹妃甸区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该企业为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20年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2021-10-19

  • 首 页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