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骑行热”乱象调查:儿童骑行上路,车比人大隐患重重

    有孩子在绿灯亮起那一刻立即加速冲出骑行道,在人流与车流间横冲直撞,把家长甩到了“九霄云外”;也有孩子骑着尺寸比自己小小的身板大出不少的自行车,摇摇晃晃、吃力地蹬着前行;还有孩子和身旁的伙伴玩起了“竞速”……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晚高峰时段的十字路口观察到的一幕。

    近年来,骑行运动热度不断攀升,骑行爱好者队伍日渐壮大,其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然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允许上路骑行。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实践中,上路骑行的年龄“红线”在一些人和机构眼中形同虚设。不少家长带着不满12周岁的孩子约伴上路骑行甚至跨省长途骑行。此外,一些骑行社团、户外组织等机构专门开设“亲子骑行营”,还有成人骑行营对儿童“来者不拒”。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低龄儿童参与的骑行活动,并没有配备充分的安全保障装备。

    对此,资深骑行者和业内专家指出,12周岁以下儿童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智上均不具备上路骑行的能力,监护人或家长不能将他们等同于成年人对待,“会骑车不等于就能骑车上路”。在“青少年骑行热”之下,需要引导青少年养成足够的安全骑行意识,同时应当选购合适的装备、在合适的地点科学安全锻炼。家长和孩子都应当保持理智平和的心态,对规则及骑行运动保有敬畏心。

    低龄儿童骑行上路

    少有佩戴安全装备

    8月中旬,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桥至广安门桥区域进行了近一周的观察,时间点主要集中在晚上八点左右和周末的下午时段。

    一个工作日的晚上7时许,仍是下班晚高峰,马路上车流混杂着人流,十字路口被堵得水泄不通。伴随阵阵不耐催促的汽笛声和嘈杂的人声,不时有骑行者从空隙间穿梭而过。在其中,记者看到了一个“小不点儿”——一个小男孩在临近路口的路边停了下来,骑的山地车比他个头还大。因为车座太高,他刹车时向前趔趄了一下,脚勉强够到地撑了一下才稳住身体。男孩父亲骑了一辆普通自行车跟在后面。

    “这么小的孩子,骑山地车上路太危险了吧。”在二人休整间隙,记者上前询问。孩子父亲称,孩子今年10岁,“车是觉得帅闹着要买的。在路上我们家长跟着,别骑太快就行”。

    稍事休息后,这对父子又踏上了骑行之路,孩子骑着明显比自己还大的车,站起来猛蹬了几下,迅速蹿了出去,很快消失在记者视线中。

    在记者观察的几个十字路口,以20分钟为限,有数名低龄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骑着自行车上路。在这些低龄儿童中,没有人穿着骑行服,几天下来记者只看到一名儿童佩戴了头盔。

    记者观察发现,特别是周末,有不少青少年在马路上骑共享单车,或和家长一起或独自骑行。这些孩子普遍看上去较年幼。有的孩子由于身高不够,骑行时还需要站起来蹬几下;有的孩子骑车时脚够不到地面,停车时需要整个人从车上跳下来;有的孩子车技并不熟练,颤颤巍巍地前行,骑几米的距离车把七扭八歪的。跟在一旁的家长,看到孩子没骑稳时,有的会直接骑到共享单车侧后方,扶着车座给孩子助力,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挡住了后面的骑行者,甚至已经串行到了机动车道。

    这些骑行儿童中,不少人有在机动车道骑行或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行为。

    观察过程中,记者还看到组团的低龄骑行者,有的是各自家长带领,有的是四五个孩子由一两名成人骑行者带领。

    来自上海的骑行运动博主一瓦告诉记者,随着骑行运动在近年来热度的攀升,在上海部分热门骑行路段有骑行者“低龄化”的趋势。“我了解到有一些自发的骑友群聊,还会相约带着孩子一起骑行。”

    记者检索社交媒体注意到,在全国各个地区,均有这样的“骑行群”存在,群聊里的家长大多是骑行爱好者,在周末、假期时会带着孩子一同组队上路骑行。

    “很多家长出于自己的爱好带着年幼的孩子骑行上路,但实际上,低龄儿童骑行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定居浙江杭州的24年资深骑行者齐海亮告诉记者,城市路况相对复杂,而骑行运动要求骑行者对于交通规则、路况有较高的把握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这是低龄儿童难以做到的。

    齐海亮说,他常能看到低龄儿童骑行的危险动作。“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开车,有个妈妈带着小女孩骑车,绿灯亮了之后女孩控制不好车把一直晃悠,一下就拐到我车前了。如果不是我及时刹车,肯定就撞上了。”

    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如此幸运“逃过一劫”。一瓦告诉记者,她在上海热门骑行路段苗江路骑行时,就曾经目睹一场意外。“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夜骑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年幼的小男孩。因为那段路比较黑,夜骑视线也不好,那个孩子和拉货的三轮车撞上了,车和人都倒在地上。”最后,警方和医护人员到场处理了这起意外。

    骑行团只限制身高

    活动安全保障不足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城市骑行,部分家长会利用暑期带着孩子进行长途骑行甚至公路骑行。有家长带着自己11岁的孩子,驮着行李从上海一路骑行至北京。途中,父子二人骑过不少国道,经历了“雨骑”,也经历了车轮爆胎的意外。

    “在城市里骑车可能容易发生‘小磕小碰’,但如果在国道上,大车多、车速快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就是严重事故。”齐海亮曾经带着女儿“六一”进行长达一年的环中国骑行,他坦言,即使在自己有20余年的骑行经验、女儿已满12周岁且有较好的反应能力,同时有安全保障车跟随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难免碰上意外情况。“当时我们骑车爬坡,坡上有水,有一辆轿车超车时后轮打滑,把‘六一’撞到了沟里。车摔坏了,人住院一个礼拜。”

    除了家长自发带着孩子骑行,记者还发现,在暑假期间,一些旅行社、骑行俱乐部等开办了“亲子骑行营”。这些“骑行营”招募亲子组合,或由儿童“独立”参与骑游,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等多个渠道都能看到相关招募信息。

    在招募信息中,记者注意到了一则“儿童骑行营”的宣传——“驭风骑行,做一个追风少年,挥洒肆意的年华”。该骑行营对于报名儿童的年龄并无限制,“身高1.2米以上,熟练骑自行车”则可独立参加。

    记者浏览上述骑行营客服发送的往期活动视频发现,参加该骑行营活动的均为低龄儿童,且骑行路线包括崎岖的沙路、仅有单条车道的乡野道路及夜间闹市公路,甚至在下雨天仍然坚持骑行。其间,跟队的仅有一两个骑行领队,没有任何安全保障车辆。

    有部分成人骑行营亦标注了“可亲子”。记者随机查看了一个户外机构组织的“青海湖骑行360KM”项目。活动介绍显示,该项目在高原进行骑行,是“无保姆式服务的半自助游”。项目共有5日行程,骑行包含公路路段,其中日骑行最长距离为110KM。

    当记者问及是否可以带孩子同行时,客服仅简单回复“身高够一米二,有经验的那没问题”,但对于报名儿童的年龄以及怎么算“有经验”,并没有进一步说明。

    在长白山某骑行驿站组织的骑行活动中,记者查看文字介绍发现,单项骑行活动包含了镇内骑行、村庄骑行、森林骑行等,这类活动的报名费用并不包含相应的意外险,亦不提供安全保障车服务。当记者询问客服“小朋友是否可以报名”时,客服并未确认小孩的任何信息就回复“可以报名”。

    “小孩是一定不能跟着成人的骑行团一起骑的。”齐海亮说,在成人骑行团中,大部分骑行者骑的是公路车,而公路车的轮胎较细,且把横更短,对于儿童来说更加难以操控。同时,公路车对于路况要求较高,在跟队过程中哪怕“压到两厘米的小石子”,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

    “公路车冲起来非常快,而且户外的团队骑行有时追求‘破风效果’,速度会飙到很高,且骑手之间会跟得非常近,一旦摔车或突然刹车,后果不堪设想。”齐海亮说。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打造儿童骑行公园

    前不久,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贾光乡发生了一起令人扼腕的交通事故。一名11岁小男孩跟着父亲以及自行车队在双向公路上骑行,结果在接近中线时不小心摔倒进入对面车道。男孩被对面车道上正在行驶的一辆小汽车辗轧身亡。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一组数据表明,暑期少年儿童单独或结伴出行的情况增加,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事故风险也有上升。近年来不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包括共享单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占骑行事故总量的7.5%;2022年自主驾车死亡的儿童中,骑自行车的占总死亡人数的3.8%。

    根据近些年对行业的观察,齐海亮发现,骑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具有“竞速”的魅力。“现在很多小孩骑车是有攀比心的,他们对于交通安全没有成熟的认知,但对于速度却有追求。尤其是公路车让不少青少年觉得‘帅’‘炫酷’,但它能达到极快的速度,对于没有足够把控意识和能力的孩子来说非常危险”。

    一瓦认为,会骑车不等于能骑车上路。在“青少年骑行热”之下,一些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青少年儿童的骑行安全需要多方共同保障。“有一些青少年可能看到专业的新型车手或是博主觉得很帅,所以跟风去骑。一些家长也觉得骑行能够锻炼身体,放任青少年上路。表面上看这些孩子们好像会骑车,但实际上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措施并没有跟上。”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管理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海波介绍,由于12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如平衡能力、反应速度等无法达到骑自行车的最低要求,因此,相关规定明确,12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这一规定不仅是对少年儿童自身安全的保护,也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负责。由于少年儿童骑行技术不熟练,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因此,家长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少年儿童骑行安全的教育和监管,确保他们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岐龙告诉记者,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规定了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由于不满12周岁儿童不符合骑行条件,如果骑行活动的组织者明知其不符合骑行条件,还让不满12周岁儿童参与具有一定危险的骑行活动,造成骑行者损害的,组织者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首先要明确的是12周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允许骑行上路的,另一个是即使到了可以上路的年龄,也要匹配一系列安全教育和措施。”一瓦说,骑行活动应当由特定的专业组织进行准备,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应当提前做好道路科学规划。同时,一些保障装备也必不可少,例如头盔、定位装置、对讲机、补给物品等。

    一瓦还提到,家长和孩子最好能够在骑车前接受一些基础的启蒙培训,而非贸然购入公路车等有驾驭难度的车辆骑行。“在购车时,不论家长还是车店老板,都应当帮助儿童选购合适尺寸的车,选择专业的头盔、手套以及骑行服,同时装好前灯、尾灯。如果夜骑的话,还建议穿好反光背心或佩戴反光标志,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风险。”

    受访的业内人士和专家一致认为,针对“低龄儿童骑行上路”的问题,在法律限制低龄儿童骑车上路之外,更应该在增强儿童的骑行安全意识上下功夫,比如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打造更多更适合儿童认知的骑行公园。公园内除了能提供安全的骑行道路外,还可以模拟城市交通环境,比如红绿灯、斑马线、路口等设置,让孩子们在练习骑行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骑行安全常识。


    “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骑行爱好者都应当理智对待骑行,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要挑战规则。”一瓦说,要对骑行运动保持敬畏心。

    2024-08-29
  • 中秋国庆连续5周调休

    今年中秋节9月15日至9月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4日(星期六)上班。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按照原计划,如果不调休,14日和15日作为周末正常休息,再加上17日中秋当天放假,总计三天,但调休后,虽然名义上也是三天假,但14日却要上班补班,再加上国庆假期调休,有5周要调休。

    2024-08-27
  • WTT澳门冠军赛参赛名单更新,樊振东、马龙、陈梦退出本次比赛

    据WTT世界乒联消息,WTT澳门冠军赛2024由银河娱乐集团呈献参赛名单更新,中国队球员樊振东、马龙以及陈梦退出本次比赛,林高远、林诗栋以及陈幸同将通过世界排名递补参赛。











    WTT澳门冠军赛2024由银河娱乐集团呈献将于9月9日至9月15日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举办,冠军将获得1000点世界排名积分。本次赛事门票将于8月23日上午11时公开发售。

    2024-08-22
  • 全红婵晒出与王俊凯、葛优合照,体验了一把“葛优躺”

    在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上,17岁的全红婵凭借总分425.60分的成绩,蝉联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的冠军。


    从奥运会的赛场上回到生活中,全红婵开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8月20日晚间,全红婵晒出与王俊凯、葛优合影的照片,并配文“你小汁有点帅啊,大爷更帅”。











    在晒出的照片中,全红婵和王俊凯一起对着镜头比“耶”,并和葛优一起体验了一把“葛优躺”,松弛感满满。



















    随后,王俊凯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宣布:小汁小帅,大爷更帅,水花消失术超级帅!大爷和我的10cm跳台红姐妹妹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审判一下!”











    网友评论:“cos葛优瘫也太可爱了”“梦幻联动,你们都好帅。”

    2024-08-21
  • 出厂价5万卖给医院12万,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问询药械企业

    因一款胸主动脉支架创新产品“出厂价5万,代理商卖12万”,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知名上市国产药械企业。

    19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上海微创心脉医疗Castor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价格问题的公开问询函”。

    问询函称,近日,国家医保局连续收到群众信访,反映心脉医疗(688016.SH)Castor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下称“Castor支架”)价格虚高问题。经初步核实并查询公开信息,心脉医疗Castor支架(200mm长度)出厂价格为5万元左右,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的价格超12万元。

    第一财经了解到,这是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问询药械企业。“国家医保局履行市场价格监测与管理的日常职能,对上海这家企业的不合理价格进行公开问询,是一种透明监管的手段,为其他企业在市场销售过程中规范价格行为传递了重要信号。”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国家医保局“点名”四大披露要求

    不同于纳入集采的冠状支架产品,动脉支架产品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动脉支架行业还属于一个渗透率低的新兴行业。

    心脉医疗是微创医疗(0853.HK)旗下子公司,母公司微创医疗主要从事心血管支架业务,2019年心脉从微创拆分出来独立上市,也是微创系第一家分拆上市的子公司。

    市场研报显示,心脉医疗是主动脉介入龙头企业,国内排名第二(第一是美敦力),国产排名第一(第二是先健科技),总体市占率达到28%。

    业界观点认为,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问询药械企业,选择头部创新械企,不乏“敲山震虎”的意味。

    根据问询函,此前国家医保局已对心脉医疗进行初步约谈。但由于“心脉医疗提出价格调整计划,但未改变价差显著超出必要范围等事实”,加之“心脉医疗提出的价格调整计划仍有较高的价格风险”,国家医保局最终决定以公开问询方式,要求心脉医疗对四个问题作出书面说明。

    一是Castor支架的出厂价格、终端价格,以及研发投入、生产制造、期间费用等各项价格构成情况;

    二是Castor支架近5年各年度销售量、销售金额,以及你公司作为生产研发企业的实际利润等情况;

    三是Castor支架出厂价格和终端价格之间价差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终端价格构成中所含全部销售费用的资金支出去向等情况;

    四是正面回应Castor支架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通过代理商抬高挂网价格、实施不正当营销行为,进而增加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等问题。

    根据问询函,有关书面说明的材料需在8月26日前报送国家医保局。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要求心脉医疗对外披露说明材料的全部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同行评议。后续,国家医保局将按照医药价格风险处置机制,视情况就规范价格行为正式约谈该涉事公司,必要时按照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实施信用评级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挤掉价格虚高的水分”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创始人赵衡对第一财经表示,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的目的是要挤掉耗材价格中的水分,降低中间商的利益,切断可能的灰色交易链条。

    Castor支架是心脉医疗的核心销售产品之一。心脉医疗2024年半年报称,Castor支架等创新型产品持续发力,促使公司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半年报,心脉医疗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7,702.81万元到80,810.92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5,540.56万元到18,648.67万元,同比增加25%到30%。

    同时,净利润增幅高于营收的增幅。半年报显示,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133.68万元到41,928.94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1,181.05万元到13,976.31万元,同比增加40%到50%。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尚不在政府定价范围内,价格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生产经营企业(供应商)可以自行定价。医疗器械价格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环节:生产、流通和医疗机构使用。

    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该产品生产厂商具有一定的定价优势。据了解,上市之前,Castor支架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另据国家药监局数据库,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商品名:Castor®)于2017年注册上市,属第三类医疗器械,最新注册证将于2027年6月25日到期。

    企业方面公开信息则显示,该产品系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用于累及主动脉弓部夹层病变的腔内治疗,其独有的“分支一体化”结构不仅能适应各种弓部解剖,也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截至目前Castor分支型支架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进入临床应用。

    而根据国家医保局此次披露信息,价格虚高的“水分”主要发生在流通环节,也即““出厂价5万,代理商卖12万”。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曾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留言称,心脉医疗前五大经销商营收占比过高,甚至越来越高,已超过百分之八十。

    对此,心脉医疗回应称,公司主要采用经销模式进行销售,即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品,再由经销商直接或逐级销售至医院等医疗机构。公司与经销商的合作模式均为买断式经销。一般情况下,医院不进行备货,在患者入院后,医院提出产品采购需求,经销商或配送商将产品运送至医院。

    心脉医疗在回复中还提到,在报告期内,公司在通常模式“公司→普通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区域总经销商环节而转变为“公司→区域总经销商→普通经销商→终端医院”方式,充分利用区域总经销商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对经销商销售环节的集约化管控,降低销售环节的订单管理、物流管理及售后管理成本。

    心脉医疗认为,普通经销模式下,经销商向公司买断产品后自行对外销售,普通经销商一般直接向终端医院或终端医院指定的采购平台销售公司产品,仅少量经销商会拓展下游二级经销商,因此普通经销商的核心优势是终端医院的覆盖和服务能力;

    而在区域总经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买断销售给区域总经销商,再由区域总经销商分销至普通经销商,其下游普通经销商均为发行人指定及授权,通常为发行人已经长期合作的普通经销商,因此区域总经销商的核心优势是物流仓储和渠道管理能力。

    不过,按照国家医保局此次的问询函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为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维护正常价格秩序,防止利用流通环节过高费用进行不当营销、侵害患者和医保基金的合法权益,经初步约谈沟通,心脉医疗“仍有较高的价格风险”,需要进一步回应“终端价格构成中所含全部销售费用的资金支出去向等情况”。

    国家医保局向药械企业发出的首张问询函,直指流通不合理加价现象,并非无的放矢。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流通环节,医疗器械层层转包的代理销售模式,使得植(置)入类医疗器械每一级代理商的利润率都不少于50%。

    2024-08-20
  • 人工智能揭秘:樊振东的球每秒飞19米,转146圈

    据新华社电巴黎奥运会期间,乒乓球是最受国人关注的项目之一。比赛中,谁打出的球转速最大?谁发的球种类最多?谁的球速度最快?一家中国团队提供的奥运会乒乓球转播AI(人工智能)技术回答了上述问题。

    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将AI技术应用于乒乓球的国际公共信号制作,比赛中的很多细节都能被逐一还原。通过电视画面与AI技术,观众惊喜地发现,直径仅40毫米的乒乓球,其轨迹、落点、旋转方向都能清晰呈现。

    最大转速出现在乒乓球男团决赛第一场双打,瑞典人卡尔伯格打出的一记球,达到了每秒146.6转;其次是男单决赛,樊振东打出的一记球,达到了每秒146.48转。

    “这是本届奥运会每秒146转‘唯二’的两个球,简单来说,两人都让球在一秒内旋转了146圈,全是扣杀的制胜球,高于男选手平均转速的每秒66.7转。”巴黎奥运会乒乓球转播AI团队负责人顾礼华说。

    球速最快的是樊振东。在男团决赛第二场单打对阵莫雷高德时,“小胖”打出了让球每秒飞行19.3864米的最快速度。此外,王楚钦也打出过每秒17米的球速。

    “本届奥运会,男选手平均球速是每秒7.1米,只要超过每秒10米,说明这个球速已经很快了,如果对方还能接到,证明对手的反应相当快。”顾礼华说。

    从AI数据看,朝鲜混双组合李正植/金琴英是本届奥运会“发球变化最多的选手”。“朝鲜组合能拿混双银牌,真的是靠实力,两个人旋转变化特别多,发球各有绝招,再加上他们很少参加国际比赛,让很多组合都不适应他们的球路,可以看出,俩人为了奥运会做了精心备战。”顾礼华说。

    2024-08-16
  • 不再需要户口簿,取消地域规定,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8月13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在民政部网站全文公布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草案相比原条例,在登记程序上作了较大修改。

    根据草案的规定,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结合民法典,草案新增了关于30天“离婚冷静期”“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等条例,并对“离婚冷静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看点1

    结婚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登记取消地域限制

    现行《婚姻登记条例》200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本次公布的草案,也体现了民法典涉及婚姻的最新要求。

    比如,草案对于婚姻登记中所需出具的证件进行了修改,取消了需出示户口簿的要求,以倡导婚姻自由。按照修订草案,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出示的证件和书面材料只有两项——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出具的证件也只包括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本人的结婚证两项。

    近年来,我国试点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已逐步对婚姻登记的地域管辖限制进行了修正。去年,国务院同意民政部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调整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

    调整后,双方均非本地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可以凭规定的材料,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自行选择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

    目前征求意见的修订草案,则取消了对婚姻登记地域管辖的规定。按照草案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进行婚姻登记,将不会再有地域限制。

    看点2

    明确可以撤销婚姻及三类不受理离婚登记情形

    修订草案的多个条款中,明确了可以撤销婚姻的情形。

    如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一方当事人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当事人;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草案还规定,当事人通过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办理婚姻登记的,民政部门收到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出具的事实认定相关证明、情况说明、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等证据材料,应当对相关情况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及时撤销相关婚姻登记。

    此外,草案还明确了不予受理离婚登记的三类情形,分别是未达成离婚协议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以及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看点3

    对“离婚冷静期”细化规定,期间任何一方可申请撤回

    “离婚冷静期”是涉及婚姻的一项引人注意的新规定。此次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对“离婚冷静期”进行了细化规定,其中明确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原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婚姻登记机关应当终止离婚登记程序。

    根据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男女双方应当持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证件和离婚协议共同到原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同时,草案第十七条明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十八条指出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书面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草案还提出,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婚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到婚姻登记机关重新进行结婚登记。

    看点4

    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对个人信息要予以保密

    修订草案对婚姻登记涉及的信息安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时的工作要求也作出了规定。

    草案明确,本条例根据民法典等法律制定,并明确国家加强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人民法院以及外交外事、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安全。

    对于婚姻登记机关,草案要求,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办理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或者附加其他义务,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在婚姻登记工作过程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此外,草案还规定,婚姻登记机关不仅承担办理婚姻登记的工作,还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辅导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引导婚姻当事人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草案对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也作了明确,在“法律责任”部分,草案明确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出现四类情形要依法给予处分。这四类情形分别是为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的;违反规定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工作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玩忽职守造成婚姻登记档案损毁、灭失的;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补发结婚证、离婚证收取费用的。草案明确,违反规定收取的费用,应当退还当事人。

    链接

    可通过三种方式向民政部反馈对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的意见

    根据民政部要求,《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当前进行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如有修改意见,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一、登录民政部网站(网址:www.mca.gov.cn),点击首页上方导航栏“交流互动”,进入“征求意见”栏(或直接点击首页右下方“征求意见”栏),点击《民政部关于〈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交意见。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mzbhunyi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南大街6号民政部政策法规司(邮政编码:100721),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1日。

    2024-08-15
  • 19岁大熊猫“彤彤”突发疾病离世死因公布

    13日下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熊猫中心”)发布了大熊猫“彤彤”离世的消息。消息显示,2004年8月30日出生于熊猫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的雄性大熊猫“彤彤”,已于今年6月12日早上突发疾病死亡。

    熊猫中心表示,“彤彤”健康状况一直良好,即使是其离世前一晚,饲养员对其精神、食欲、活动的观察报告均显示正常。在“彤彤”突发疾病离世的6月12日下午,专家对“彤彤”遗体进行了剖检和采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结合解剖情况,“彤彤”因胃幽门部梗阻且胃内容物填塞显著增大,同时胰腺、胃、十二指肠、脑、肺、肾等多器官出血和急性炎症改变、多系统功能严重紊乱,最终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2023年春节的大熊猫“彤彤”图源:Ipanda熊猫频道、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熊猫中心在消息中表示,“彤彤”的突然离世让团队工作人员难以接受,并刊登了兽医和饲养员对“彤彤”的悼念。据了解,大熊猫“彤彤”在新浪微博拥有属于自己的超话,阅读量超553万,是熊猫界明星之一。截至记者发稿,“彤彤”离世的相关话题在新媒体平台阅读量已超过5千万。

    2024-08-14
  • 四川木里惊现白色瑞兽?原来是……

    近日,在四川凉山木里县境内的原始林区,该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相机拍摄到了一只“白鹿”。

    白鹿被视为祥瑞,尤其是在古代文化中更被认为是吉祥的预兆,无论是传说中的福、禄、寿仙还是麒麟,都与白鹿有着紧密的联系。





    那么此次拍到的动物到底是什么?经核实,视频中的野生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毛冠鹿,且该鹿为雌性。





    专家介绍,毛冠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般毛发夏毛为褐色,冬毛为黑色,这种白化或属于基因变异,十分罕见,这也是在木里境内首次用红外相机拍摄到白色毛冠鹿的视频。

    2024-08-13
  • 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一货轮上集装箱发生爆炸

    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今天下午,一艘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船发生事故,初步判断为船上的集装箱发生爆炸,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总台记者正赶赴现场。

    2024-08-09
  • 吴艳妮奥运首秀进入死亡之组

    北京时间8月7日,巴黎奥运会女子100米栏预赛,中国选手吴艳妮迎来奥运首秀。同组对手包括世界纪录保持者阿穆桑、美国名将约翰逊、牙买加名将鲍文以及今年亚洲最好成绩保持者福部真子等。吴艳妮今年成绩同样相当出色,个人最好成绩提升至12秒74,也一度是今年亚洲最好成绩。但从个人最好成绩来看,吴艳妮在8名选手里只排第7,是不折不扣的死亡之组。根据规则,预赛每组前3名和成绩最好的3位晋级半决赛,其他成绩有效选手进入复活赛。

    2024-08-07
  • 乌克兰选手赛场睡觉醒来夺冠独特休息策略引热议

    乌克兰选手赛场睡觉醒来夺冠

    乌克兰女子跳高运动员亚罗斯拉瓦·马胡奇克在奥运会上摘得桂冠后,因其赛前一张独特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照片中,马胡奇克在比赛前夕直接在场地上安然入睡,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奥运“睡美人”。她采用这种非传统的方式来放松心情,保持专注,而这与她随身携带的睡袋密切相关,据说有助于身心调整至最佳状态。








    乌克兰选手赛场睡觉醒来夺冠


    马胡奇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贴近地面的感觉使她感到舒适,偶尔还会边躺着边观赏云朵,通过简单的数数或深呼吸练习进一步舒缓紧张情绪,隔离周围激烈的竞赛氛围。这一特别的休息习惯自2018年她在青年奥运会上夺冠后便开始养成,其教练谢尔盖·斯捷潘诺夫解释说,这样的做法有助于防止长时间坐姿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

    有趣的是,马胡奇克并不是唯一采取此类放松策略的运动员。银牌得主尼古拉·奥利斯莱格斯也会在候场时,借助写日记或使用睡袋小憩来调整状态,显示了顶尖运动员们各式各样的赛前准备习惯。


    本届奥运会中,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项目选手身上。意大利游泳健将托马斯·切孔和美国体操明星斯蒂芬·内多罗西克同样因被拍到休息时的睡颜照片而受到关注。切孔在夺金后选择在公园休息以逃离奥运村的嘈杂与炎热,而内多罗西克则在小憩之后,带着这份宁静的能量赢得了吊环铜牌,展现了休息对于竞技状态的积极影响。

    2024-08-06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