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回应“早阳早好”的说法:不主张、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针对目前流传的“早阳早好”的说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一旦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民生。同时,对医疗机构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医疗资源挤兑,因此不主张、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2022-12-21
  • 【北疆观察】疫情之下,请对“快递变慢”多些理解和耐心

    “目前快递运力正在有序恢复中,您的包裹可能会延迟配送,我们将全力以赴尽快将包裹送达您的手中,请您耐心等待,敬请谅解!”

    这段时间,如果你也常常网购,对这样的提醒估计已经习以为常了。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后,宅在家里就能买到各种日常物品,快递抑或成为了不少人的“救命稻草”。但随着疫情的扩散,快递小哥们陆续出阳,快递运力开始告急。

    12月19日,顺丰速运呼和浩特市金茂中心营业点,快递小哥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卸货、派件。快递员说,这段时间快递派送业务量特别大,目前公司也增加了“夜派”模式,晚上7点到达网点的快递,他们还会再派送一次。

    “我们这里的快递基本进入清库存的尾声了,前几天的压力很大,一个快递员每天派送1000多件订单。”韵达快运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明珠巷网点的刘进忠忙里偷闲地接了电话,“快递延迟配送主要还与具体的网点有关,某个网点快递员如果出阳人数多,那么快递出现延迟派送的几率就高。”

    为全面提升运力,内蒙古顺丰有限公司把呼和浩特市的两个中转场做了进港出港的功能切分,加快到件的卸车以及中转速度。公司也通过发放津贴、加班费等方式,适当延长配送时间和配送范围。

    在呼和浩特市金山中转场外,两公里的车队无法进入场地卸货,只能排队在路边等待。而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村的仓储物流园也是如此,场区内18家物流及快递企业正在全力以赴进入“清库”模式。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畅通邮政快递服务保障民生物资运输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要认真落实优化疫情防控十条措施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部署,全力打通邮政快递堵点卡点,坚决防止层层加码、过度管控,要统筹动员各方资源,细化入微各项举措,科学精准做好邮政快递保通保畅工作,保障邮件快件揽收投递顺畅,切实畅通邮政快递末端“微循环”。

    快递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便利群众生活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疫情当下,既要想办法畅通物流,提升末端配送能力,也要加强对一线快递员的关心关爱,多些包容、理解和支持。一声感谢,几分谅解都是战胜疫情的力量。

    当然,话说回来,如何更好补短板、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不只是一道现实考题,更是快递业需要长期思考的治理难题。

    快递终点承载着民生期待,关乎日常生活。但是疫情之下,对“快递变慢”多些理解和耐心吧。(王丰)

    2022-12-20
  •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⑤

    在吉林白山市沈白高铁吉林段新缘隧道内,建筑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在海南海口国际免税城,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购物柜台前排起长龙;湖南常德高新区一家企业接下一笔2000多万元的出口订单,车间里生产忙碌有序……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各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回暖。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0年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规模突破114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5.1%;2022年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回升态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了防疫情与稳增长、促发展与守底线、抓短期与谋长远这三方面重要关系,在保护了亿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我国走出了一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应对世纪疫情是一场大战大考,最关键是如何做到既要保生命、保安全,也要保经济、保民生。近三年来,根据病毒变异新特点和疫情形势新变化,我们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始终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近三年为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超万亿元到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从“东数西算”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为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到通过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发放消费券等释放内需潜力……我们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微观措施加快落地、精准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助力万千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积能蓄势,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实现了经济恢复回升。既抓战疫又抓发展,彰显了复杂形势下的战略定力,彰显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能力。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回顾近三年抗疫斗争,全力以赴答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道“加试题”,我们交出不凡答卷。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反弹的动能正在积蓄、释放。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变。相信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逐步有序推进落实,稳经济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必将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助力经济加速回稳向好,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0日07版)

    相关阅读:

    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①

    不断筑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防控屏障——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②

    在疫情防控中有力保障改善民生——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③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④

    2022-12-20
  • 中国抗疫这三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近期,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阳性”检测结果,分享病愈历程,推荐治疗经验,在网上形成了看得清、用得明的“民间防疫指南”。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网友的感慨道出的是守望相助、互相鼓励的暖心力量。

    因为有人用亲身经历鼓励你,“别怕,病毒现在没想象中那么恐怖”。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面对三年来我们一直小心防范的新冠病毒,虽然知道其毒性和致病力已经大大减弱了,但不少人内心依然十分焦虑,“感觉天都塌了,不知道会经历什么”。

    焦虑源于未知,知道多了,了解清了,焦虑感就没那么强了。最近,越来越多人把自己“阳”了以后的情况晒出来,告诉大家每个阶段大致有什么样的症状,大概多长时间可以转阴等。网上一则则真诚的案例分享,一条条用心的留言回复,未必都那么科学专业,却形象而生动。这些留言、评论,再加上同样广为传播的官方指南、专家建议,加深了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也能起到舒缓焦虑的作用,让大家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越来越多人在了解别人病愈经历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亲人、邻居、社区和不知名的网友的善意和帮助后,应对疫情“士气大增”。

    因为有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不管距离远近,我们的心总在一起”。

    除了分享抗疫经验,大家还分享手里的储备药物、食物等必需品的生活窍门。

    连日来,随着疫情的发展,感染人数持续增加,一些药品出现了暂时短缺。“小孩高烧买不到药,谁家能帮忙匀一点?”“谁家有多余的酒精可以卖我一瓶吗?”在社区微信群里,一条条求助信息发出后,很快都有了回应:“我有!”“需要您来门口拿”……居民们通过发布回复消息,约好指定位置,一盒盒药品通过无接触式共享,传递着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情,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许多暖意。

    从疫情一开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人民战争”已经打响了。这场战“疫”,是一次全面动员,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不惧风雨,始终坚守一线……这场战“疫”,是一次全民行动,我们每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其实,三年来,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疫”中,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三年来,如果要问,是谁筑就坚实的防疫“长城”,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答案一定很长很长。中国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曾用很大的篇幅赞扬“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

    在这些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每个人都在进行属于自己的战斗,也在进行属于所有人的战斗。

    2022-12-20
  • 居家防疫动起来,一起来练八段锦

    居家防疫动起来,让我们跟随专业老师,一起来练习一段八段锦吧!

    八段锦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中医学养生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平统一的整体观念,强调身心共调,以达到养生保健、调理疾病的功效。

    习练八段锦时,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需在中枢神经系统意识的主动支配下,肌肉、关节以及动作虚实变化和姿势转换衔接,松而不懈,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八段锦使脏腑气机顺畅,血脉、筋肉得以滋养,辅以柔缓松紧的动作,牵张拉动肌肉、筋脉,使人肢体轻便灵活,肌肉力量增加,促进身体平衡,形与神俱,脑髓得充,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我们专门邀请内蒙古健身气功协会教学团队成员、锡林郭勒盟健身气功协会会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裁判范谷枫老师,教大家一起来练习八段锦。(记者李艳红)

    -0001-11-30
  • 【海报】变“羊”莫要慌 淡定等“羊康”

    -0001-11-30
  • 【北疆观察】可否在人员密集区域适当增加核酸采样点?

    12月9日,呼和浩特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第157号),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一时间,众多核酸采样点大幅裁撤。但事实上,每天仍有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或市民,仍然需要聚集在有限的核酸采样点位上排队等待核酸采集。

    12月15日中午,在内蒙古伊生泰妇产医院核酸采集点上,两条长队斗折蛇行,足足有200米长,且排队的人员距离不等,有的挨得很近,有的自觉执行1米间隔,还有的已经超了2米。排队等待核酸采样的队伍已经延伸到了十字路口仍在蜿蜒。

    12月16日中午,该核酸采集点排队等待采样的人员虽不及15日中午人多,但排的两条队伍也达百米以上。

    “我们的生活不是单纯的一个圆点,而是由很多‘点’串成的一条线,如果仅仅某一两个点取消了检查核酸阴性报告,而其他几个必经的‘点’仍然需要检查核酸阴性报告,实际上,老百姓就仍然需要为了让自己的码‘保鲜’,需要高频率地去排队采集核酸。”正在排队等候核酸采集的一位快递小哥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另一位准备去医院就医的黄先生说,由于不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来遍布各个社区的核酸采样点也相应地减少了,人们再去做核酸采样,就变得很麻烦。一方面,很多核酸采样点人多,排队时间长;另一方面,是找了好久,跑了很多路,才找到核酸采样点,这都使得群众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对于此类问题,有网友认为,可以增加流动核酸采样车,或开放社区医院开展核酸采集等。

    事实上,国内有些城市已经有了“样板”。

    安徽合肥市就提出:核酸检测要让群众就近就便,采样点位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时间只能延长,不能缩短。合肥的这个措施,解决了百姓面临的核酸采样难题。

    在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角度出发,在人员密集区域适当增加核酸检测点位或移动核酸采样车,方便群众就近快捷完成核酸采样,从而保障核酸检测质量,提高核酸检测效率。(王丰)

    -0001-11-30
  • 暖心医疗包:送的是常备药,暖的是百姓心

    □新华融媒、北疆新闻网、北疆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慧娟

    “大娘,打了疫苗啦?”“有没有其他困难?”“大爷,给您拿了些平时家里常用的药,需要时可以吃!”

    17日下午,玉泉区小黑河镇祥和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李涛,带着装有口罩、退烧药、止咳药、感冒药等物品的“暖心医疗包”,走访慰问祥和苑小区、云中花园小区的低保户、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体。





    玉泉区为社区居民准备的“暖心医疗包”记者王慧娟摄影

    李涛来到昨天刚刚注射完新冠疫苗的王大娘家,一进门就询问疫苗注射情况和家中有什么需要,并及时和网格员沟通,帮王大娘报备解决相关问题。王大娘高兴地和李涛拉着家常,感谢社区送的“暖心包”,并夸奖李涛工作能力强,帮她解决了很多问题,心里充满感激。

    祥和苑小区,属于保障性住房小区,小区楼层居住户数多、房屋面积小、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复杂,且孤寡老人、低保户、困难群体多。和祥和苑小区情况相同的还有云中花园小区,这个小区的居民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压力不小。李涛第二站来到云中花园小区的李大爷家。李大爷独身一人,没有子女,患病后一直由弟弟照顾,无经济来源。李涛为老人送上“暖心医疗包”,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又安顿社区工作人员为李大爷送来了米面油。





    玉泉区小黑河镇祥和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涛走访社区老人记者王慧娟摄影

    “暖心医疗包”,送的是常备药,暖的是百姓心。一份爱心,一份贴心,更是一份责任心。目前,玉泉区各个街道社区,都在开展关爱老人活动,让老年群体在这个冬天,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





    玉泉区大南街街道友谊社区为社区老人发放“暖心医疗包”记者王慧娟摄影

    与此同时,玉泉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还开设了24小时咨询电话,并对社区老年群体建档并签约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线上病情诊断及用药指导。下一步,社区还将对出不了门的老人提供上门接种疫苗服务,让这些人群不出家门就可以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0001-11-30
  • 货足价稳!呼和浩特百姓“菜篮子”“米袋子”满满当当

    □新华融媒、北疆新闻网、北疆新闻APP记者张鑫摄影报道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都是大伙儿生活的必需品。他不仅关乎民生,更连着民心。连日来,记者相继走访呼和浩特市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看到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不管是肉蛋奶还是新鲜蔬菜都很齐全,米面都一摞一摞的放着,想要买的东西都能买到,“菜篮子”“米袋子”满满当当。





    12月16日中午,记者来到保全庄农贸市场看到,市场内各个摊档的蔬菜、肉类、水产品和粮油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在商户王师傅摊位前,许多市民戴着口罩有序挑选肉品。





    王师傅告诉记者,目前,各类肉品供应稳定,市场秩序井然,农贸市场的顾客慢慢多起来,肉类也更好卖了,“农贸批发市场肉品很全,像羊肉、牛肉等肉类进价还便宜了一点。”





    两块多一斤的新鲜叶生菜,一块钱一斤的圆白菜……17日上午,记者在呼和浩特市35中东巷便民市场内看到,瓜果蔬菜、肉蛋鲜奶、米面粮油等一应俱全,价格也十分亲民,目前商品的价格与平日没有太大变化,黄瓜、西瓜、茄子、土豆等都是平价菜。





    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青椒、大朵大朵的白菜,各种蔬菜应有尽有,每一种都被摊主码放整齐,卖相可人。挑菜、称菜、付钱,一派井然有序的场景。商贩们看到货架上某样菜卖得快见底了,摊主第一时间补货,将货架填得满满当当。





    一位蔬菜摊主介绍,绝大多数蔬菜价格都没有什么变化。除了蔬菜供应品丰量足价格稳外,其它农副产品情况基本差不多。

    “市场里的菜品很齐全,正好星期天过来采购,茄子、黄瓜、蒜苔、肉买了一手推车。”正在结账的市民冯大娘和记者唠起了家常。

    随着近日气温下降,能滋补暖身的羊肉销售逐渐火爆。在便民市场赵师傅的肉摊前,围了很多买羊肉的人,记者看到,赵师傅边为顾客分解羊肉边告诉记者,这几天羊肉销量多了起来,价格也相对合理,带骨羊肉36元/斤,前来购买羊肉的市民络绎不绝。

    市民孙女士说:“天气冷了,正是吃羊肉的好时候。”





    17日中午,记者在北京华联超市凯德诺和木勒店看到,各类新鲜果蔬堆满了货架,米面粮油区物品种类丰富,日常生活用品区也是琳琅满目、货源充足,市民们佩戴口罩,正在有序购置生活物品,市场秩序井然,店内工作人员时不时整理货架,对缺少的货品进行补充。





    “超市的货物品种都很齐全,蔬菜和水果既新鲜又满当。价格也跟平时一样,日常买菜没受啥影响,每天都能买到新鲜菜吃。”正在蔬菜超市选购的市民袁海燕说。





    “超市里的蔬菜、水果、粮油、肉类,品种齐全,价格稳定,我们的进货渠道畅通,完全能够满足顾客的日常采购需求。”华联超市工作人员一边整理货架,一边向记者介绍。





    北京华联超市凯德诺和木勒店店长华雪玲表示,目前,超市内肉类、蔬菜、水果储备供应量很充足,库存增加,价格也保持平稳。

    据了解,连日来,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聚焦重点环节及领域,多措并举对居民生活必需品进行监督检查,持续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确保群众“菜篮子”有料、“米袋子”丰满。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部门对21类肉蛋奶蔬果重点商品终端销售价格进行摸排,总体价格平稳。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密切关注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三级联动持续发力,全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完)

    -0001-11-30
  • 【海报】七图在手,病毒赶走!

    为帮助您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特别制订了这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建议,请您认真阅读知晓,希望在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历程中,为您带来一份从容,增添一份淡定,增加一份健康。


    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感染新冠病毒后的这7天







    你会这么度过







    每天一个小药箱







    快来收好吧!

























    特别注意: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平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员,一定要规律服药,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好基础病,避免因新冠感染导致基础病加重。新冠感染病原体为病毒,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不要叠加用药,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用药时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保质期。

    -0001-11-30
  • 【原创海报】他们,为群众幸福的“烟火气”保驾护航!

    -0001-11-30
  • 【北疆观察】如何让黄桃罐头不再“一罐难求”?

    在12月份之前,或许没人能想到,有一天黄桃罐头竟然会成为“抢手货”,甚至到了“一罐难求”的地步。

    作为既不能治病,也不能防病的食品,黄桃罐头自己也很纳闷儿,“为什么我突然就火了呢”?

    说起黄桃罐头的“爆火”之路,还得从东北的一个习俗说起。在东北以及北方很多地区,每当孩子发烧感冒,家人通常都会买个罐头来吃,因为水果罐头口感香甜,肉嫩多汁,吃起来冰冰凉凉的很舒服,在心理上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近日在许多医学专家的科普中我们也了解到,感染新冠后会引发咽喉不适,还有人嗓子疼起来如“吞刀片”一般,此时人的食欲降低,吃一些冰凉的黄桃补充维C,再喝一些罐头汁缓解痛感,相当于是一种“安慰剂”。

    由此开始,于是许多人便争相去买黄桃罐头,买的多了,就引起了抢购的浪潮。

    近日小欣在呼和浩特各大超市也发现黄桃罐头的货架都已售空,买不到黄桃罐头,人们退而求其次,开始买什锦、橘子等其他水果罐头,导致各类罐头都开始大量缺货。

    其实大家跟风抢购黄桃罐头,一个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另一个也是缺少物资安全感,担心物资保障是否能跟上,因此要趁能买的时候赶紧多买点。

    这样的抢购是否有必要?目前呼和浩特的物资保供究竟如何呢?

    小欣关注到,近日媒体记者走访了市里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看到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不管是肉蛋奶还是新鲜蔬菜都很齐全,米面都一摞一摞地放着,想要买的东西都能买到,“菜篮子”“米袋子”满满当当。

    有肉类商户对记者表示,羊肉、牛肉等肉类进价还便宜了一点,水果蔬菜的价格与平日没有太大变化,黄瓜、茄子、土豆等都是平价。

    小欣了解到,连日来,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旗县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居民生活必需品进行监督检查,持续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部门对21类肉蛋奶蔬果重点商品终端销售价格进行摸排,总体价格平稳。

    从抢购黄桃罐头即可看出,人们当前仍然在抢购各种各样的物资,现在是罐头,下一个也许会变成柠檬、西红柿、胡萝卜等蔬菜水果。

    消除群众的恐慌,首先要保证物资的供应。相信在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下,人们的情绪会渐渐稳定下来,让黄桃罐头重新回到它应有的市场地位,不再“一罐难求”。(华小欣)

    -0001-11-30

  • 首 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