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一场寒
在雨中
呼和浩特的
社区干部、医务人员、网格员、志愿者…
共同为城市撑起一把“防疫伞”!
青橙融媒记者贺冉康力
一场雨一场寒
在雨中
呼和浩特的
社区干部、医务人员、网格员、志愿者…
共同为城市撑起一把“防疫伞”!
青橙融媒记者贺冉康力
时间:11月11日
事件:《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
部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摘要-
疫情态势
当前,
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
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
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
中国国情
我国是人口大国,
脆弱人群数量多,
地区发展不平衡,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
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
战略定力
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
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要求
要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
以快制快,
采取更为坚决、果断的措施,
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
更不是放开、“躺平”,
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
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内容-
5个“调整”
密切接触者
“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
“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入境人员
“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注:以上人员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风险区
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
“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1个“不再”
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1个“取消”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7个“不得”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
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8个“加强”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
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
完善校地协同机制,联防联控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保障,优先安排校园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
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
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
1个“严禁”
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此外,《通知》提出,加强对优化调整政策的解读,强调继续坚持我国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决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的误读。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争取广大群众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积极应对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抓好疫情防控和优化调整措施的实施,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以快制快,采取更为坚决、果断的措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落实党中央部署,积极稳妥抓好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
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
(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八)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中方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九)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对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十)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十一)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十二)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十三)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做好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十四)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十五)落实“四早”要求,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十六)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发挥各级整治层层加码问题工作专班作用,高效做好举报线索收集转办,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到位。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十七)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各地要建立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全面摸排社区常住人口基础信息,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清单、疫情期间需求清单。优化封闭区域终端配送,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在小区内划出固定接收点,打通配送“最后一米”。指导社区与医疗机构、药房等建立直通热线,小区配备专车,做好服务衔接,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做好封控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十八)优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校地协同机制,联防联控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保障,优先安排校园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教育部和各省级、地市级教育部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逐一排查校园随意封控、封控时间过长、长时间不开展线下教学、生活保障跟不上、师生员工家属管控要求不一致等突出问题并督促整改,整治防控不力和过度防疫问题。各级教育部门设立投诉平台和热线电话,及时受理、转办和回应,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健全问题快速反应和解决反馈机制,及时推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十九)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防控措施。各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成立专班,摸清辖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底数,“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从企业、园区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职工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严格返岗人员涉疫风险核查,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二十)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发生疫情的地方要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对不在高风险区的外地人员,评估风险后允许其离开,避免发生滞留,返程途中做好防护。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三、强化风险防范,把应对风险隐患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做好优化调整措施实施中的有序工作衔接,把握关键环节,做好相关风险防范应对,确保疫情风险总体可控。
(一)关于风险人员管控。各地要严格做好集中隔离点的管理,避免隔离点交叉感染。指导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落实有关要求,一旦检出阳性,开展传播风险研判并追踪管理相关风险人员,防止疫情外溢;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者仍实行集中隔离。要加强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作业期间的闭环管理和个人防护,避免工作期间感染。指导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严格落实有关要求,一旦检出阳性,立即开展传播风险研判并追踪管理相关风险人员,防止疫情外溢。
(二)关于风险区域划定。各地在疫情发生后,要及时划定高风险区并对外发布。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
(三)关于外防输入措施的调整。各地要做好集中隔离资源储备,规范设置集中隔离点并严格实施管理。加强入境人员居家隔离期间的规范管理。对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内外方和中方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个人防护、核酸检测等要求,严防“破环”。对核酸检测Ct值35—40的入境人员予以进一步甄别,24小时后再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如核酸检测Ct值<35,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治疗;如核酸检测Ct值≥35,一般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四、加强优化调整工作的组织保障
落实好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要突出抓好政策解读、培训指导和责任落实,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避免和消除对措施优化调整的误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一)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加强对优化调整政策的解读,强调继续坚持我国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决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的误读。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争取广大群众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二)加强工作指导和各级培训。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强对本行业本领域优化调整工作的指导,完善配套政策,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各地要准确把握政策要义,进行全面部署,细化具体工作要求,深入开展面向各级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组织培训,推动提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联防联控机制、基层防控一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明确责任分工,结合实际周密组织实施,加强政策培训、力量统筹和物资保障,有力有序推进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任务。要充分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斗争本领,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尽力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能落实不到位,造成防控风险放大,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把优化调整的措施抓扎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体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成效。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代章)
2022年11月11日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11日电(赵梦月)11月11日,据内蒙古卫健委通报,11月10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9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通辽市1例(在科尔沁左翼中旗)、赤峰市3例(均在松山区)、锡林郭勒盟1例(在二连浩特市)、鄂尔多斯市2例(均在伊金霍洛旗)。
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47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4例、包头市1例(在东河区)、通辽市2例(均在科尔沁区)、赤峰市3例(均在阿鲁科尔沁旗)、鄂尔多斯市7例(达拉特旗1例、准格尔旗2例、伊金霍洛旗2例、杭锦旗2例)。
截至11月10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129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065例、包头市6例(昆都仑区2例、青山区1例、九原区3例)、通辽市2例(科尔沁区1例、科尔沁左翼中旗1例)、赤峰市25例(红山区11例、松山区3例、阿鲁科尔沁旗11例)、锡林郭勒盟3例(锡林浩特市1例、二连浩特市1例、阿巴嘎旗1例)、鄂尔多斯市24例(东胜区1例、达拉特旗6例、准格尔旗1例、伊金霍洛旗9例、杭锦旗7例)、巴彦淖尔市1例(在乌拉特前旗)、乌海市2例(均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1例(在策克口岸)。
当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当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13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063例、包头市7例(昆都仑区1例、青山区1例、东河区2例、石拐区3例)、通辽市1例(在科尔沁左翼中旗)、赤峰市5例(红山区4例、松山区1例)、锡林郭勒盟8例(二连浩特市5例、正蓝旗3例)、乌兰察布市8例(均在集宁区)、巴彦淖尔市10例(五原县1例、乌拉特前旗9例)、阿拉善盟11例(阿拉善左旗3例、阿拉善右旗8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0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79例、包头市1例(青山区)、赤峰市14例(红山区12例、阿鲁科尔沁旗2例)、锡林郭勒盟2例(锡林浩特市1例、苏尼特左旗1例)、鄂尔多斯市4例(均在杭锦旗)、乌兰察布市14例(集宁区13例、察哈尔右翼前旗1例)、巴彦淖尔市6例(均在临河区)。
截至11月10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270例,其中呼和浩特市8903例、包头市23例(昆都仑区3例、青山区2例、东河区6例、九原区6例、石拐区6例)、兴安盟1例(在扎赉特旗)、通辽市3例(科尔沁区2例、科尔沁左翼中旗1例)、赤峰市47例(红山区35例、松山区4例、阿鲁科尔沁旗8例)、锡林郭勒盟19例(锡林浩特市5例、二连浩特市8例、苏尼特左旗1例、苏尼特右旗2例、正蓝旗3例)、乌兰察布市58例(集宁区57例、察哈尔右翼中旗1例)、鄂尔多斯市28例(均在杭锦旗)、巴彦淖尔市116例(临河区20例、五原县35例、乌拉特前旗40例、乌拉特后旗11例、杭锦后旗10例)、乌海市2例(均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70例(阿拉善左旗7例、阿拉善右旗56例、策克口岸7例)。
以上人员均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或方舱医院接受医学观察,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感谢政府的帮助,不然我的大白菜都要烂在地里了。现在菜都卖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近日,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白庙子镇种植户马福宝给玉泉区迎春路社区送来了2000斤大白菜,并高兴地告诉大伙儿,他家滞销的大白菜全卖完了。
马福宝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今年收获了约30吨的大白菜。但是受疫情影响,在大白菜上市销售的关键时期,销路成了问题。当地农牧部门得知情况后,详细了解马福宝的生产和防疫情况,为他协调办理了通行证,并将蔬菜滞销情况点对点推送给呼和浩特市多家蔬菜经销商。在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的帮助下,马福宝滞销的大白菜在10月17日全部销售完毕。
不让农户们的菜烂在地里、滞在地头,只是内蒙古各地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秋季农牧业生产工作、稳定粮食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供应的一个缩影。为确保秋收工作有序开展,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卫健委联合印发《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秋收及农牧业生产工作导则》,按疫情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分别明确如何开展秋收等农牧业生产工作,重申不得层层加码、不得耽搁秋收、不得贻误农时、不得前紧后松、不得拖延问题解决“五不得”要求。截至目前,已经点对点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51起。
秋收拉开序幕之后,全区上下把抓好秋收工作作为当前农牧业农村牧区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据了解,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牧业生产的工作机制和专班,加强组织协调,层层压实责任。各旗县(市、区)履行属地责任,乡镇苏木、嘎查村两级落实主体责任,科学精准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推动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落细落地。(记者韩雪茹)
“她们真不简单,核酸检测做得很认真,也很专业!”
呼和浩特市住建局成立的女子核酸检测突击队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认可。
核算信息采集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住建局了解到,本轮疫情以来,呼和浩特市住建局承担了方舱医院建设、隔离房屋筹集建设、水气暖保供应急抢修、建筑工地值班值守等重点工作。
核酸检测
为了减轻呼和浩特市整体的核酸检测压力,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决定成立“女子核酸检测突击队”。孙贝尔、李明艳、赵丽珍、霍红娟、李爱玲、高雅6名女职工积极响应号召,成为核酸检测突击队员。经过防疫部门的专业培训后,6位队员话别家人,入住办公大楼,为实行闭环管控的150余名干部职工进行核酸检测。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你们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1月10日,身体刚刚好转的马女士专程给呼和浩特市锡林北路街道办事处车站西街社区网格员赵欣打来电话表示感谢。11月6日,家住车站西街社区车西家园的马女士突发心脏病,幸亏网格员赵欣和社区书记戈强及时赶到紧急送医(如图),马女士才转危为安。
事发当天中午12时许,因车西家园12楼3单元发现阳性病例,赵欣紧急通知密接的居民收拾东西准备去酒店隔离,在给独居人员马女士打电话时,赵欣发现电话里马女士说话声音出现异样,紧接着出现急促的喘息声,“马大姐,你还好吗?”“我好像心脏病犯了,出不上气……”赵欣火速拨打了120,并果断向社区书记戈强进行了报备,穿上防护服,带上紧急医药箱,和戈强用时3分钟赶到马女士家。进门后发现,马女士瘫倒在过道上,脸色苍白,全身颤抖,呼吸困难,情况非常危急。赵欣立刻从随身带的医药箱拿出速效救心丸喂其服下,然后让马女士平躺在地上。大约10分钟,120赶到,赵欣和戈强协助医护人员将马女士送到医院。
“幸好发现及时,人没事就好。”赵欣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就是她的本职工作,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而已。
初冬的呼和浩特气温已经到了零度以下,清晨6:30,天刚蒙蒙亮,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已经做完抗原检测和个人消杀、防护,开始了600余份早餐的打包工作。
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之前是内蒙古高速公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的收费员。今年7月,内蒙古高速公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为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国企改革号召,与玉泉区政府合作,通过自愿报名、双向选择,共计35人以网格员的形式进入到玉泉区的多个部门和岗位。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三人就是在这次改革中分配到了玉泉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9月28日,呼和浩特暴发新冠疫情,这35人中大部分自愿响应所分配单位号召,投身一线抗疫工作。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也立即响应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号召,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随后三人被分配到玉泉区综治中心包联的玉泉区石东路金麦园酒店,为乌海“援呼”医务工作者和120转运班闭环居住酒店提供三餐打包等后勤保障工作。
武海玲(左)、兰敏霞(中)、杜晓婷正在打包饭菜(右)。受访者供图
打包饭菜听起来很简单,可是每天给200多人打包最少600份饭菜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一份早餐,有粥、有凉菜、有包子,这就需要三个包装盒或包装袋,一个早晨她们就需要打包600份,而且必须在八点之前全部装好,送到医护人员房间门口。
除了需要速度,把控好一份餐盒的量也是个“技术活”。“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总是装多或者装少,这给我们的大厨师傅也造成了一定困扰,现在越装越熟练,我们已经和大厨师傅达成了默契,能够精准的把控好每个餐盒需要的量了。”兰敏霞说。
打包好早餐,武海玲她们再和其他工作人员统一去做核酸检测。到了10:30,便开始打包中午的饭菜,“除了打包饭菜,我们也会帮忙削土豆皮、洗菜,做一些杂活。”武海玲说。
到了晚上7:00,一天的活也差不多都干完了。回到隔离房间,武海玲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她拿起手机给家人打起了视频电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给你数着日子呢,这都到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呀?”武海玲5岁的儿子呜咽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武海玲只能搪塞地说:“快了,快了,你再稍微等等,妈妈在外面再‘战斗’几天就回去陪你。”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这么长时间,虽然十分想念他,但我也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他懂事之后能把我当做他的榜样就好了。”武海玲说。
武海玲隔壁房间的兰敏霞此时也在给家人打着电话,“老婆,你记着照顾好自己就行,家里你就放心吧,女儿有我照顾着呢,有吃有喝,也有药,我们一起等你回来。”兰敏霞的丈夫在电话里总是给她说些鼓劲儿的话。
杜晓婷则看着视频里不满一岁的女儿咿咿呀呀地挥动小手想抱抱的样子几度哽咽……
朱彤所在的工作小组是专班专项工作组。每天需要不间断的去机场接人、送人,录入人员信息、核对航班号。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有着琐碎的步骤,她常常从凌晨工作到午夜。当问到朱彤每天什么时候起床工作,“我们没有固定的起床时间,反正住在酒店,随叫随到,通宵工作到凌晨5点也是有的。”朱彤回答说。
除了这些工作,朱彤还会给隔离人员做一些心理疏导,尽她所能为隔离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他们在隔离期间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我就是和他们多聊聊天,顺便看他们有什么需要,也希望他们在呼和浩特多感受到一些温暖。”朱彤说。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朱彤从9月28日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而此时的朱彤还是一个刚出生四个月婴儿的妈妈,她的丈夫也因为疫情被隔离到了商都县,“家里孩子有公公婆婆照顾,我放心,我只是希望呼和浩特疫情能早早结束,大家能早一点解封就好了。”朱彤说。
本该享受深秋带来的惬意与浪漫的青城市民,却被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节奏。面对疫情,呼和浩特不断涌现了许多像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朱彤一样挺身而出的逆行者,他们舍小家而为大家,他们知艰辛而不后退。相信通过大家的携手努力,一定会早日迎来属于呼和浩特的春天。
和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一样,朱彤也是35名转岗人员的其中一位,她被分配到了玉泉区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在此次呼和浩特疫情中,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请求前往开展工作,9月28日,在收到支援国际航班旅客隔离酒店工作的通知后,简单地收拾好行李后便匆忙出发了。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