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秋收工作

    “感谢政府的帮助,不然我的大白菜都要烂在地里了。现在菜都卖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近日,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白庙子镇种植户马福宝给玉泉区迎春路社区送来了2000斤大白菜,并高兴地告诉大伙儿,他家滞销的大白菜全卖完了。


    马福宝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今年收获了约30吨的大白菜。但是受疫情影响,在大白菜上市销售的关键时期,销路成了问题。当地农牧部门得知情况后,详细了解马福宝的生产和防疫情况,为他协调办理了通行证,并将蔬菜滞销情况点对点推送给呼和浩特市多家蔬菜经销商。在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的帮助下,马福宝滞销的大白菜在10月17日全部销售完毕。

    不让农户们的菜烂在地里、滞在地头,只是内蒙古各地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秋季农牧业生产工作、稳定粮食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供应的一个缩影。为确保秋收工作有序开展,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卫健委联合印发《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秋收及农牧业生产工作导则》,按疫情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分别明确如何开展秋收等农牧业生产工作,重申不得层层加码、不得耽搁秋收、不得贻误农时、不得前紧后松、不得拖延问题解决“五不得”要求。截至目前,已经点对点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51起。

    秋收拉开序幕之后,全区上下把抓好秋收工作作为当前农牧业农村牧区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据了解,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牧业生产的工作机制和专班,加强组织协调,层层压实责任。各旗县(市、区)履行属地责任,乡镇苏木、嘎查村两级落实主体责任,科学精准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推动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落细落地。(记者韩雪茹)

    2022-11-11
  • 女子核酸检测突击队,“她们真不简单”

    “她们真不简单,核酸检测做得很认真,也很专业!”


    呼和浩特市住建局成立的女子核酸检测突击队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认可。



    核算信息采集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住建局了解到,本轮疫情以来,呼和浩特市住建局承担了方舱医院建设、隔离房屋筹集建设、水气暖保供应急抢修、建筑工地值班值守等重点工作。



    核酸检测

    为了减轻呼和浩特市整体的核酸检测压力,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决定成立“女子核酸检测突击队”。孙贝尔、李明艳、赵丽珍、霍红娟、李爱玲、高雅6名女职工积极响应号召,成为核酸检测突击队员。经过防疫部门的专业培训后,6位队员话别家人,入住办公大楼,为实行闭环管控的150余名干部职工进行核酸检测。

    2022-11-10
  • 封控区一女子突发心脏病 社区工作人员紧急施救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你们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1月10日,身体刚刚好转的马女士专程给呼和浩特市锡林北路街道办事处车站西街社区网格员赵欣打来电话表示感谢。11月6日,家住车站西街社区车西家园的马女士突发心脏病,幸亏网格员赵欣和社区书记戈强及时赶到紧急送医(如图),马女士才转危为安。






    事发当天中午12时许,因车西家园12楼3单元发现阳性病例,赵欣紧急通知密接的居民收拾东西准备去酒店隔离,在给独居人员马女士打电话时,赵欣发现电话里马女士说话声音出现异样,紧接着出现急促的喘息声,“马大姐,你还好吗?”“我好像心脏病犯了,出不上气……”赵欣火速拨打了120,并果断向社区书记戈强进行了报备,穿上防护服,带上紧急医药箱,和戈强用时3分钟赶到马女士家。进门后发现,马女士瘫倒在过道上,脸色苍白,全身颤抖,呼吸困难,情况非常危急。赵欣立刻从随身带的医药箱拿出速效救心丸喂其服下,然后让马女士平躺在地上。大约10分钟,120赶到,赵欣和戈强协助医护人员将马女士送到医院。







    “幸好发现及时,人没事就好。”赵欣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就是她的本职工作,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而已。

    2022-11-10
  • “高速妈妈”的青城战疫记

    初冬的呼和浩特气温已经到了零度以下,清晨6:30,天刚蒙蒙亮,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已经做完抗原检测和个人消杀、防护,开始了600余份早餐的打包工作。

    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之前是内蒙古高速公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的收费员。今年7月,内蒙古高速公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为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国企改革号召,与玉泉区政府合作,通过自愿报名、双向选择,共计35人以网格员的形式进入到玉泉区的多个部门和岗位。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三人就是在这次改革中分配到了玉泉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9月28日,呼和浩特暴发新冠疫情,这35人中大部分自愿响应所分配单位号召,投身一线抗疫工作。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也立即响应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号召,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随后三人被分配到玉泉区综治中心包联的玉泉区石东路金麦园酒店,为乌海“援呼”医务工作者和120转运班闭环居住酒店提供三餐打包等后勤保障工作。



    武海玲(左)、兰敏霞(中)、杜晓婷正在打包饭菜(右)。受访者供图

    打包饭菜听起来很简单,可是每天给200多人打包最少600份饭菜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一份早餐,有粥、有凉菜、有包子,这就需要三个包装盒或包装袋,一个早晨她们就需要打包600份,而且必须在八点之前全部装好,送到医护人员房间门口。

    除了需要速度,把控好一份餐盒的量也是个“技术活”。“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总是装多或者装少,这给我们的大厨师傅也造成了一定困扰,现在越装越熟练,我们已经和大厨师傅达成了默契,能够精准的把控好每个餐盒需要的量了。”兰敏霞说。

    打包好早餐,武海玲她们再和其他工作人员统一去做核酸检测。到了10:30,便开始打包中午的饭菜,“除了打包饭菜,我们也会帮忙削土豆皮、洗菜,做一些杂活。”武海玲说。

    到了晚上7:00,一天的活也差不多都干完了。回到隔离房间,武海玲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她拿起手机给家人打起了视频电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给你数着日子呢,这都到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呀?”武海玲5岁的儿子呜咽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武海玲只能搪塞地说:“快了,快了,你再稍微等等,妈妈在外面再‘战斗’几天就回去陪你。”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这么长时间,虽然十分想念他,但我也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他懂事之后能把我当做他的榜样就好了。”武海玲说。

    武海玲隔壁房间的兰敏霞此时也在给家人打着电话,“老婆,你记着照顾好自己就行,家里你就放心吧,女儿有我照顾着呢,有吃有喝,也有药,我们一起等你回来。”兰敏霞的丈夫在电话里总是给她说些鼓劲儿的话。

    杜晓婷则看着视频里不满一岁的女儿咿咿呀呀地挥动小手想抱抱的样子几度哽咽……

    朱彤所在的工作小组是专班专项工作组。每天需要不间断的去机场接人、送人,录入人员信息、核对航班号。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有着琐碎的步骤,她常常从凌晨工作到午夜。当问到朱彤每天什么时候起床工作,“我们没有固定的起床时间,反正住在酒店,随叫随到,通宵工作到凌晨5点也是有的。”朱彤回答说。

    除了这些工作,朱彤还会给隔离人员做一些心理疏导,尽她所能为隔离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他们在隔离期间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我就是和他们多聊聊天,顺便看他们有什么需要,也希望他们在呼和浩特多感受到一些温暖。”朱彤说。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朱彤从9月28日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而此时的朱彤还是一个刚出生四个月婴儿的妈妈,她的丈夫也因为疫情被隔离到了商都县,“家里孩子有公公婆婆照顾,我放心,我只是希望呼和浩特疫情能早早结束,大家能早一点解封就好了。”朱彤说。

    本该享受深秋带来的惬意与浪漫的青城市民,却被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节奏。面对疫情,呼和浩特不断涌现了许多像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朱彤一样挺身而出的逆行者,他们舍小家而为大家,他们知艰辛而不后退。相信通过大家的携手努力,一定会早日迎来属于呼和浩特的春天。

    和武海玲、兰敏霞、杜晓婷一样,朱彤也是35名转岗人员的其中一位,她被分配到了玉泉区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在此次呼和浩特疫情中,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请求前往开展工作,9月28日,在收到支援国际航班旅客隔离酒店工作的通知后,简单地收拾好行李后便匆忙出发了。

    2022-11-10
  • 整治“层层加码” 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水平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强调,要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并对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典型行为进行通报。按照要求,多地进一步优化调整了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据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每日及时转办、督办地方核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二是随意将限制出行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三是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群范围。

    此外,一些地方处置疫情时还存在隔离场所收费,随意静默、“封城”代替管控,以赋码弹窗的形式限制人员出行等情况。

    记者采访梳理发现,多地针对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现象进行了整治。其中,河南省郑州市要求精准划定管控区域,避免出现过度防疫情况。据当地6日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郑州将风险区域进一步精准到社区、小区、楼栋,明确新增感染者小于2例且在同一单元的小区,仅对该单元进行封控管理,不因个别疫情燃点无差别封控整个小区,尽可能管住极少数、放开大多数。

    山西省太原市5日要求,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实时跟踪疫情形势,动态研判风险等级,坚持每日研判、每日调度,分级分类排查管控抵返太原人员。山西省运城市7日解除了当地最后一个中风险区管控,全市范围内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当地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5日发布公告,对市外人员抵返大庆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广东省深圳市7日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认真落实“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优服务”工作要求,突出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理,不断提升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人性化防控水平。

    贵州省毕节市责成相关区县立即叫停隔离场所收费行为,并对已收取费用进行清退。在四川省南充市,当地疾控中心5日发布的健康提醒中,已删除集中隔离费用自理的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当前,我国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各地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7日公布的信息显示,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首都实际,坚持适度从严、科学精准,进一步优化进返京防疫政策措施,完善进返京服务系统,对进京就医陪护、亲人病危、重要商务等急特情况拓宽应急救济渠道。

    2022-11-10
  • 绽放最美青春 | 他们是学生,也是方舱里的守护者

    2022年的初冬,有些不同寻常,呼和浩特市的疫情防控仍在继续。一场疫情成为一面镜子,它照出平凡背后的不平凡,也记录下那些美好、善意、团结的瞬间。疫情之下,我们承认难过,也承认感动。每当彷徨的时候,总有人勇敢地站出来,给了我们正在追寻的最温暖的答案。每一个日夜、每一个角落,无数的年轻人用微光和烛火汇聚成火焰,在人们的目光之外,努力制造着一个暖洋洋的呼和浩特。

    位于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镇的方舱,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警校生,虽然他们也是“患者”,但却承担起了“准警察”的角色。这支由4名学生组成的青年疫情防控队伍迅速集结,冲锋在前,在防疫一线绽放着青春力量。




    “青”力而为,防“疫”到底


    每天清晨,他们三两成组在方舱内各楼层之间开展日常巡逻,排查各项安全隐患,配合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工作,积极协调各种问题与矛盾。




    正值青春,是发光发热的时候


    短暂休息后,他们总是很快又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化身力大无穷的搬运工。有序配合运输和发放防疫物资,全力保障正常生活物资的搬运与配送,一忙就是一整天。




    用音乐和歌声助力抗疫


    这支警校防疫小队不仅守护着大家的安全,同时也是方舱里的“气氛担当”。多才多艺的他们通过弹奏吉他活跃舱内气氛,用音乐缓解焦虑情绪。





    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警魂在热血中铸就







    他们在闪耀的年华







    选择了藏蓝







    选择了汗水







    选择了责任







    一身警服,即是使命。





    如果说青春有声音,那一定是青年们掷地有声的呐喊和拼搏。我们的城市虽然放慢了脚步,但更多年轻人在努力彼此温暖,焐热这个冬天。他们拼搏在每一个分秒里,不言放弃。

    -0001-11-30
  •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暖心蔬菜包”送给独居老人

    “大娘,我是社区的,这是政府给您送的‘蔬菜包’。”11月8日下午,家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牧民小区的白秀兰老人听到敲门声开了门,只见门外站着两个穿着防护服的“大白”,手里拎着装满蔬菜的塑料袋和牛奶。“多少钱啊?”老人随口问道。“不要钱,免费的。”

    今年92岁的白秀兰,常年独居。疫情发生后,老人的子女因为小区封控不能过来照看老人。出门不便,买菜成了最让老人头疼的事。

    “我们年纪大不会用手机买菜,儿女从网上给买的菜也吃完了,正发愁下一顿吃什么呢,太感谢了!”白秀兰老人双手接过新鲜的蔬菜,连连感谢。打开袋子看看,一共好几种家常菜,大白菜、圆白菜非常新鲜,土豆、红薯、黄瓜、菜花个顶个儿的饱满。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蔬菜粮油的正常供应牵动着每一位群众的心,尤其是如何将独居老人的“菜篮子”守护好、不断档成了最大的民生问题。回民区委、区政府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坚持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做到政府兜底和市场调剂相结合,通过基层组织全覆盖摸排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流动人口等困难群体,多渠道收集困难诉求,持续加大关心关爱和困难帮扶的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考虑到独居老人是特殊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子女又都不在身边,几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11月8日,回民区率先对全区65岁以上独居老人免费发放了由政府购买的免费“蔬菜包”。每份“蔬菜包”中有白菜、萝卜、西红柿、茄子、土豆等新鲜蔬菜和牛奶等生活物资,仅11月8日当天就为高风险小区独居老人发放了免费“蔬菜包”504份,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为保证“暖心蔬菜包”能及时送到独居老人手中,回民区组织专门力量多方联系蔬菜供应商,安排专人监督菜品选择、分拣装箱、专车运输,做到了蔬菜筹集快、发运速度快、人员集结快,并且在筹集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防疫关,切实保障筹集到的物资品种齐、分量足、品相好。

    11月8日,家住青城华府的韩玉凤老人也收到了由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暖心蔬菜包”和牛奶。韩玉凤老人是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摸排出来的一位独居老人,由于年龄偏大,老人身体不是很好。平时老人大都是由住在同栋楼隔壁单元的女儿照顾。因为疫情,老人女儿的单元被封控管理,老人一时无人照顾。社区了解情况后,每天由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送饭并看顾老人状况,并叮嘱老人注意饮食,保重身体,有什么需求直接给社区打电话。

    “我今年89岁了,这些孩子每天都来帮忙,有他们在,我一点都不觉得孤单。今天,又给我送来政府的‘暖心蔬菜包’,这包蔬菜差不多能吃十几天了。”韩玉凤老人感动地说。当老人在电话里将政府免费送“蔬菜包”的事情告诉了女儿,女儿在电话中激动地说:“疫情期间政府想得太周到了,为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解决了目前的最大难题。”

    “独居老人的情况始终揪着我们的心,我们不仅为每户送去了政府免费的‘蔬菜包’,还为老人做了登记,并且留了电话号码,让老人有什么困难随时沟通联系。”新华西路办事处通道北街社区书记张启强说。

    颗颗爱心汇聚,点点真情汇集。“爱心蔬菜包”的发放不但向群众传递了回民区委和区政府的关心关怀关爱之情,还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回民区委、区政府将持续对辖区内的独居老人、困难群体发放“蔬菜包”,加大帮扶力度,做到精准帮扶,到人到户。(李珍)

    2022-11-09
  • 一封来自湖北“农民工”的感谢信:呼和浩特让我感到温暖

    秋末冬初,付应华和11位来自湖北的同乡工友嘴唇冻得发紫。她们还来不及准备棉衣,就因疫情被滞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付应华拨通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政局的求助电话。

    “虽然我文化水平不高,字写的不好,但我必须要写这封感谢信!当我们收到赛罕区民政局领导送来的棉衣时,毫不夸张地说眼泪立刻就出来了。”付应华哽咽:“我真的特别感动。我们一通试试看的求助电话,得到了回应。我们的诉求和困难得到了重视和解决。”






    外地农民工手写感谢信。赛罕区民政局供图


    “疫情发生以来,外地来呼的滞留人员来时穿衣单薄,由于天气骤变,急需棉衣,我们对需求棉衣的外地人员给予满足。”赛罕区民政局局长韩贵平说:“针对申请绿色通道后急需离呼的滞留人员,我们坚持‘一人一案’‘特事特办’的原则,第一时间主动沟通市民政局给予审核,协调社区及时为离呼人员开具《社区证明》,发放《离呼告知书》,并对无护送人员护送、非自驾离开呼市、高速出口有人接收、前往火车站的离呼人员提供用车服务。同时,我们也积极协调疾控中心安排核酸检测人员上门服务,确保离呼人员核酸检测达到要求。”

    “我们务工不会停留在一个城市。6月份来到呼和浩特后,本打算天冷了就离开。万万没想到因为疫情滞留,更想不到会滞留这么久。”付应华非常感动:“除了感谢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护送农民工安全返乡。赛罕区民政局供图


    赛罕区民政局安排人员和车辆护送11位湖北务工人员出城最后一公里。在前往高速路口的路上,付应华把感谢信交给了司机师傅。

    “师傅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都会记得: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来到呼和浩特,也是在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做出一份贡献。”付应华笑着说:“这个城市让我感到温暖,一定会再来的!”

    2022-11-09
  • 呼和浩特:防疫政策“松绑”不会意味着防疫松懈

    防疫政策“松绑”不会意味着防疫松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让10月的呼和浩特陷入了沉寂







    一个多月的居家生活漫长而乏味







    此时此刻







    无论是大召广场的人头攒动







    还是新华大街的璀璨灯光







    或是巷子里的烧麦飘香







    每一个熟悉的场景







    都让每一个呼和浩特人魂牵梦萦。







    11月份以来







    随着沿街生活物资用品店的有序开放







    随着“无疫小区”的陆续解封







    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呼和浩特







    在防疫政策上有所调整。















    11月2日零时起,







    呼和浩特调整管控措施







    无疫小区经社区申请、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评估后,每天每户可有一人凭出入卡出入小区一次。







    低风险区小区居民可在小区内超市、便利店采购生活必需品,到小区门内取送快递、外卖,避免人员聚集。







    中风险区继续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区域管控措施。







    高风险区继续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区域封控措施。







    有序放开低风险区的快递、外卖营业网点,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11月3日起,部分核酸采样点恢复开放







    为满足市民就医、出行、工作等核酸检测需要,各旗县区逐步恢复开放便民核酸采样点。11月3日起,以下核酸采样点恢复开放。













    11月3日起,中风险小区内超市和便利店开放







    11月3日起,呼和浩特市开放城四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土左旗的金川区块中风险小区内的超市和便利店。







    11月4日起,沿街连锁便利店恢复营业







    11月4日起,呼和浩特市市四区、土左旗金川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沿街的一团火、利客、安达连锁便利店可恢复正常营业。







    其他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连锁超市,在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申请批准后,逐步恢复营业。







    11月5日,呼和浩特发布离返呼公告







    离呼人员(货车司乘人员除外)须持“三天两检”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测温正常、青城码绿码;前往北京人员须持“两天两检”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测温正常、青城码绿码,查验北京健康宝绿码,登记个人信息。







    入呼人员(货车司乘人员除外)须持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测温正常、青城码绿码,进行落地核酸采样;入呼前须主动向社区报备,入呼后严格执行呼和浩特市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11月6日起,“一超五店”有序恢复经营







    11月6日起,呼和浩特市市四区、土左旗金川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涉及生活物资经销的超市、便利店、生鲜店、粮油店、副食店、冻品店等沿街店铺,有序恢复经营。







    “七个不准”“六个不得”







    11月6日,针对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呼和浩特市提出“七个不准”、“六个不得”。







    “七个不准”







    一是不准随意扩大中、高风险区划定范围,必须科学研判、精准划定。







    二是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区扩大到低风险小区和无疫小区,必须管的到位、放的有序。







    三是不准随意延长各类风险区管控时间,必须动态管理、及时降级。







    四是不准对居民户门一封了之、单元门一锁了之、小区大门一关了之,必须畅通应急通道、强化服务保障。







    五是不准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必须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六是不准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漠不关心、置之不理,必须及时响应、主动服务。







    七是不准阻碍出舱解隔、返乡人员进入小区,必须确保基层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工作衔接,让出舱解隔、返乡人员能够顺利回家。







    “六个不得”







    一是确保120救护车辆第一时间无阻碍通行小区(村)、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限制出入。







    二是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在接到急性心衰、急性损伤创伤、心肌梗塞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电话后,要立即按就近、就急原则调度车辆,及时到达现场,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救治转运。







    三是小区(村)内需外出就诊的绿码患者可自行前往,就诊后返回小区扫码后进入,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挡出入。







    四是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患者到达接诊医院后,立即开展诊疗,同步采集核酸,不得以无核酸阴性证明为由拒诊停诊。







    五是全市符合条件的各级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返岗工作,不得无理由拒绝返岗。







    六是全市所有二级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逐步开诊,并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不得无故停诊。







    11月10日起,增开部分公交线路并恢复地铁运行服务







    根据疫情形势,为保障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自2022年11月10日起,呼和浩特市将陆续增开部分公交线路并恢复地铁1号线、2号线运行服务。







    公交方面,增开1路、4路、18路、28路、36路、K4路6条公交线路。







    面对疫情







    人人都是防线







    陆续“解封”不等于“解防”。







    请广大市民朋友绷紧心中疫情这根弦







    非必要不外出







    继续规范自身言行并带动鼓舞家人朋友







    对防控工作人员多一份理解







    对战胜疫情多一份信心







    并自觉主动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城市。

    2022-11-09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5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38例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9日电(赵梦月)11月9日,据内蒙古卫健委通报,11月8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5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29例、赤峰市4例(均在红山区)、鄂尔多斯市2例(东胜区1例、达拉特旗1例)。

    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9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2例、锡林郭勒盟1例(在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6例(伊金霍洛旗2例、杭锦旗3例、鄂托克前旗1例)。

    截至11月8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025例,其中呼和浩特市947例、包头市7例(昆都仑区2例、青山区1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3例)、通辽市3例(均在科尔沁区)、赤峰市29例(红山区10例、阿鲁科尔沁旗19例)、锡林郭勒盟5例(锡林浩特市4例、阿巴嘎旗1例)、鄂尔多斯市30例(东胜区1例、达拉特旗6例、准格尔旗3例、伊金霍洛旗9例、杭锦旗11例)、巴彦淖尔市1例(在乌拉特前旗)、乌海市2例(均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1例(在策克口岸)。

    当日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

    当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3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891例、包头市6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2例、石拐区3例)、锡林郭勒盟3例(锡林浩特市1例、二连浩特市2例)、乌兰察布市8例(均在集宁区)、巴彦淖尔市23例(五原县2例、乌拉特前旗16例、乌拉特后旗4例、杭锦后旗1例)、阿拉善盟7例(阿拉善右旗6例、策克口岸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76例、包头市1例(在东河区)、赤峰市12例(红山区5例、阿鲁科尔沁旗7例)、锡林郭勒盟1例(在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1例(在杭锦旗)、乌兰察布市4例(均在集宁区)、巴彦淖尔市3例(均在临河区)。

    截至11月8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569例,其中呼和浩特市7249例、包头市11例(昆都仑区1例、青山区2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4例、石拐区3例)、兴安盟1例(在扎赉特旗)、通辽市2例(均在科尔沁区)、赤峰市58例(红山区47例、阿鲁科尔沁旗11例)、锡林郭勒盟13例(锡林浩特市7例、二连浩特市2例、苏尼特左旗2例、苏尼特右旗2例)、乌兰察布市57例(集宁区55例、察哈尔右翼前旗1例、察哈尔右翼中旗1例)、鄂尔多斯市36例(均在杭锦旗)、巴彦淖尔市112例(临河区31例、五原县34例、乌拉特前旗31例、乌拉特后旗9例、杭锦后旗7例)、乌海市1例(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29例(阿拉善左旗4例、阿拉善右旗17例、策克口岸8例)。

    以上人员均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或方舱医院接受医学观察,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2022-11-09
  • 呼和浩特市优化离呼政策 高中风险区有序降级

    新闻发布会现场。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8日电(刘艺琳)11月8日,据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第70场新闻发布会消息,呼和浩特市优化离呼政策。从低风险区或无疫小区离呼,只需“三天两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青城码绿码;前往北京,持“两天两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青城码绿码、北京健康宝绿码即可出行。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守冀表示,通过督查和群众反馈发现,目前在落实社会管控“七不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低风险区和无疫小区有些放得不到位,有的小区出入证明复杂繁琐、开放时间短;高中风险区降级不及时,等等。对此,我们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群众关心的问题,全面排查、坚决整改。

    徐守冀表示,低风险区和无疫小区必须按照要求全面放开,出入时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和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规定;特别是从外面返回小区的车辆,必须逐车逐人查验青城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小区。一旦社区发现阳性感染者,必须第一时间将感染者所在单元划定为高风险区,并同步把信息推送给社区干部、物业、志愿者等工作人员,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快速劝返小区内居民回家,避免风险扩散。高中风险区该降级的也要及时降级,有序恢复生活秩序。

    具体来说,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并且第7天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及时降为中风险区,再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后,及时降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并且第7天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及时降为低风险区。在此期间,如果出现新增阳性感染者,时间要重新计算。

    徐守冀表示,本轮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新增感染者点多面广,聚集性疫情与散发病例交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近期核酸检测和流调分析的结果来看,近几日新增阳性感染者人数仍在高位,但主要是从高风险区、集中隔离点和闭环管理人员中发现,对这部分人群,我们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在社会面筛查中仍有散发病例,这也提示我们,各项防控措施决不能松懈。为了尽快切断隐匿传播链条和感染源头,还是要继续加大24小时核酸检测的力度,迅速把感染者找出来、把传染源控制住守好低风险区和无疫小区的防线;同时,要科学精准地把社会管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022-11-09
  • 草原科普|解封后要注意什么?

    2022-11-08

  • 首 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