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满洲里市有序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和生产生活秩序

    人民网呼和浩特2月22日电(赵梦月)2月22日,内蒙古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为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经综合研判,决定自2022年2月22日8时起,除南区街道(中风险地区)执行现有管控措施外,其他地区(含扎赉诺尔区)有序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和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全面恢复居民小区常态化管理,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得前往南区街道(中风险地区)。

    二、严格公路出入城卡口管控,低风险地区人员确需离开满洲里市的,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

    三、有序推动复工复业。

    1.景区景点、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棋牌室、洗浴、游泳馆、KTV、酒吧、网吧、足疗店、按摩店、台球厅、游戏厅、剧本杀、室内儿童游乐场、健身房等文体休闲娱乐场所,位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小旅店、各类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等空间相对密闭、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以及个体诊所继续暂停营业,恢复营业时间另行通知。

    2.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公安司法行政监所继续实行全封闭管理,外来人员不得探视。各宗教场所继续暂停集体宗教活动。

    3.复工复业企业商户必须从严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实行“一场一码,扫码进场”,严格执行测温、戴口罩、错峰、限流、一米线、日常消毒、员工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严防人员聚集。

    4.餐饮行业堂食就餐人数控制在接待能力的50%以下,聚餐每桌不得超过10人;公交车、出租车要严格执行“扫码乘车”、消毒消杀等防疫要求,公交车载客量不得超过50%;药店暂停销售退热药品,销售抗生素、抗病毒、咳嗽感冒类药品要严格执行实名登记和核查报告制度。

    5.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管各类企业商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依法依规责令其停业整顿,并视情节予以相应处理。

    四、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严格落实个人防控责任,主动配合落实管控措施。对于故意隐瞒旅居史、不配合属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将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2022-02-22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44例 其中本土病例71例

    中新网2月21日电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8例,其中境外输入23例,本土15例(江苏6例,其中无锡市5例、苏州市1例;四川3例,均在成都市;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上海2例,均在闵行区;广东1例,在深圳市;云南1例,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2例(境外输入7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7例(境外输入2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86例(境外输入57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4255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22468例(出院16190例,死亡288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例(出院79例),台湾地区2000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2例)。

    2022-02-21
  • 春节返岗:船山区人武部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春节假期结束后,针对驻地周边出现境外输入复阳病例密接者的实际,为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船山区人武部多措并举,紧绷安全弦,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营区全员核酸筑牢防线。

    春节返岗后及时组织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做到防疫不漏一人,切实掌握人员身体健康情况。落实严防严控、严抓严管,持续“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严格加强营区防控管理。针对近期到部咨询征兵事宜的应征青年和家长多的实际,加强营区管控,严格落实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记录查验和体温检测,做到进入有排查、离开有追溯。

    加强对预征青年的管理。要求基层武装部加强对预征青年的教育管理,常提疫情防控要求,掌握人员行程动态,严防到中高风险地区活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消杀。严格按照消杀程序、消杀药比例,每日三次对营门、办公楼、食堂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地毯式”消杀,对进入营区的包裹、报刊杂志等进行消毒,做到人物同防。

    2022-02-21
  • 石泰峰在呼和浩特市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王莉霞参加

    2月1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深入呼和浩特市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当前全市疫情防控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坚持“快”字当头、“准”字为要、“实”字托底,切实采取超常规举措坚决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住,全力以赴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参加。

    石泰峰首先来到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走进热线咨询组、综合协调组等工作组,与工作人员交流,详细了解核酸检测进度等疫情防控工作情况。随后,石泰峰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就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石泰峰指出,这次呼和浩特市出现的疫情暴发突然、来势凶猛、情况复杂,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坚持从快从严从紧,坚决管控风险隐患、切断传播链条,一刻不能耽误,丝毫不能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事关大局、关乎全局,市委和市政府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责任之重大,迅速采取精准有效措施,组织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千方百计抢时间,全力以赴打硬仗,用最大努力、最短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石泰峰强调,要统筹做好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各项工作,坚持同步开展、强化衔接、快速推进,坚决切断疫情扩散蔓延渠道。要科学确定应检尽检的范围,加紧完善高效运转的检测工作体系,争分夺秒开展核酸检测,加强“采、送、检、报”各环节匹配衔接,切实做到应检尽检、不留盲区、不漏一人。要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流调溯源工作,尽快查明疫情源头、搞清传播链条,及时发现防控漏洞和薄弱环节,精准化提升疫情处置质效。要坚持边流调、边追踪、边管控,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提高流调质量和精准性,确保密接、次密接人员排查管控一个不漏,切实把风险人员在社会面的停留时间缩到最短、接触面降到最小。要严格落实落细各项管控措施,科学划定、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区域,封控区严格落实“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严格落实“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加强巡查检查,坚决阻断疫情社区传播。要严格隔离点规范管理,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减少社会面人员聚集,严防疫情扩散和外溢。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引导群众加强个人防护,有情况及时主动报告。要精心做好确诊患者救治工作,严防出现院感事件。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防控举措,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解决涉疫诉求。要根据疫情形势提前预判需求,统筹抓好隔离场所、医疗物资储备等各项工作,做好应对疫情的充分准备。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石泰峰强调,呼和浩特市委和市政府要坚决扛牢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坚决果断、毫不迟疑地做好疫情处置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站位一线、靠前指挥、迅速行动,谋深抓实各项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要扁平高效运行,做到指挥科学、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快速、精准、高效解决防控第一线问题,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疫情防控责任链条的上下游、工作链条的左右方,都要密切沟通、紧密配合、相互补台,步调一致做好工作,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要以极端认真、极端负责的态度坚决落实各项要求,认真查找和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把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都具体扎实地落下去、有力有效地落实好。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以过硬作风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

    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自治区领导黄志强、于立新、衡晓帆,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晓冬)

    2022-02-18
  • 内蒙古包头市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Ⅲ级预警

    中新网2月18日电据内蒙古包头市卫健委网站消息,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8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Ⅲ级预警的通告。通告指出,2022年2月17日20时30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第六版)》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Ⅲ级预警信息如下:

    一、预警级别及起始时间

    预警级别:Ⅲ级。

    2022年2月18日起进入预警期,预警时间从本预警通告发布之日持续到2022年底。

    二、注意事项

    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我市官方媒体发布的确诊病例相关信息,凡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或活动轨迹有交集、重合的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申报登记,积极配合属地做好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并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凡近期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前往设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就医途中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各旗县区、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加强对本旗县区、本单位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或活动轨迹有交集、重合人员的排查和管控工作,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对可疑病例,特别是发热患者要详细询问旅居史及接触史,并及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严格按规程处置,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确保不流失、不脱控一个可疑患者。

    广大居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传谣、不信谣,主动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落实个人健康防护措施,持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不聚集等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近期非必要不外出,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

    按照国家、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将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预警的分级,及时调整和发布预警信息。

    2022-02-18
  • 截至2月17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月17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21例(新城区11例、玉泉区1例、赛罕区5例、回民区1例、土默特左旗2例、武川县1例),包头市1例(在昆都仑区)。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具体情况如下:

    呼和浩特市:

    确诊病例6:通过主动就诊核酸检测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7:通过例行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8至13:通过对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4:通过封控区隔离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5至17:通过对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8至20:通过主动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21、22:通过对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23:通过应检尽检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24、25:通过主动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26:通过对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包头市:

    确诊病例1:通过社区排查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目前,以上人员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流调、排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截至2月17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26例(新城区11例、玉泉区3例、赛罕区7例、回民区1例、土默特左旗3例、武川县1例),包头市1例(在昆都仑区),呼伦贝尔市5例(均在满洲里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皇利华供稿)

    2022-02-18
  • 国际奥委会高度赞赏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赵建通、姬烨)疫情防控是北京冬奥会成功的关键。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冬奥会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赞赏,认为防控措施行之有效。


    在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介绍,每天发布会上报告的阳性病例的数字,在最近一段时间基本都是个位数,而且越来越少。

    “我们在冬奥的闭环里,并没有把清零作为目标。因为我们在赛前预判到全球疫情流行下,一定会有输入病例或者境外输入病例,这是我们在预料之中的情况。”黄春说。

    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说:“我们正在非常非常成功地举办世界上最复杂的国际比赛或活动之一。(疫情防控)是(冬奥会)保障工作上的一个挑战,我要向我们的中国朋友和同事们致敬,他们做得真的非常棒。”

    他同时提醒说:“我们依然处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期。比赛还没有结束,我们不能自满。”

    黄春认为,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成功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得益于我们跟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共同制定了科学实用的防疫手册。第二,得益于我们的科学家、中外医学行业专家,他们每天关注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每一个病例,而且对闭环内的疫情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并对一些措施进行调整。第三,我觉得得益于我们所有的冬奥参与人员,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的政策,严格进行了个人防护,而且严格执行了每天核酸检测的规定。”他说。

    按照北京冬奥会《防疫手册》要求,相关人员工作结束或者比赛结束后需要48小时离境。出境时闭环的车辆会运送离境人员到机场的闭环区域,办理相关手续离境。据介绍,21号将是一个高峰日期,大概有6000人要大规模离境,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了相应安排和准备。

    另据介绍,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会延续到冬残奥会。冬残奥会将继续沿用北京冬奥会期间使用的《防疫手册》,但是会进行针对性调整,制定特殊人群的防护措施。

    2022-02-17
  • 王莉霞:以最大力度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抓处置抓防控 坚决快速打赢突发疫情歼灭战

    2月16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主持召开满洲里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视频调度会,强调要以最大力度、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抓处置、抓防控,坚决快速打赢突发疫情歼灭战。

    王莉霞指出,满洲里再次出现突发疫情,充分说明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防控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丝毫懈怠。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警觉、高度重视,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出发,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极端重要任务,采取一切超常规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王莉霞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争分夺秒打硬仗、打攻坚仗,按照快和早、严和实的要求,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在第一时间切断传播链条。要快速高效开展流调溯源,科学精准及时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做到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管控情况清。要快速高效开展核酸检测,尽早发现潜在感染者,做到逢阳必报、逢阳必查、接报即查、先管后查。要快速高效进行管控,根据病例活动轨迹,第一时间锁定风险点位和人员,严格落实隔离场所、医院闭环管理要求,严防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要快速高效救治病患,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保障群众正常医疗服务。要认真细致做好物资保障,精准开展物资调运储备分配各项工作,确保充足供应、及时配送。要严格排查口岸防控漏洞,坚决围起来、管起来、看起来、提起来、防起来、强起来、统起来,科学有力抓好全链条精准化疫情防控,坚决守牢防止疫情境外输入、向口岸城市传播、向其他地区扩散“三道防线”。

    王莉霞强调,面对疫情考验,全区上下、各地各部门必须坚持一盘棋、一条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同心协力抓紧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做到不拖尾、快扫尾,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扑灭疫情。

    自治区领导黄志强、衡晓帆和包献华分别在呼和浩特、满洲里参加会议。

    2月16日上午,王莉霞还专题调度部署了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

    2022-02-17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

    人民网呼和浩特2月16日电(赵梦月)2月16日,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2月15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呼和浩特市玉泉区1例、赛罕区1例,呼伦贝尔满洲里市5例)。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具体情况如下:

    确诊病例1、2:为同事关系,均为呼和浩特市2月15日通过主动就诊核酸检测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3、4:均为满洲里市2月15日通过主动就诊核酸检测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5至7:均为病例3、4的密切接触者,通过对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核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目前,以上7人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流调、排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截至2月15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7例(呼和浩特市玉泉区1例、赛罕区1例,呼伦贝尔满洲里市5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2022-02-16
  • 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疫情防控Ⅲ级预警

    呼和浩特卫健委2月16日消息,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罕区共报告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呼和浩特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第六版)》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Ⅲ级预警信息如下:

    一、预警级别及起始时间

    预警级别:Ⅲ级。

    2022年2月15日起进入预警期,预警时间从本预警通告发布之日持续到2022年底。

    二、注意事项

    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呼市官方媒体发布的确诊病例相关信息,凡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或活动轨迹有交集、重合的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申报登记,积极配合属地做好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并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凡近期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前往设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就医途中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各旗县区、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加强对本旗县区、本单位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或活动轨迹有交集、重合人员的排查和管控工作,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对可疑病例,特别是发热患者要详细询问旅居史及接触史,并及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严格按规程处置,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确保不流失、不脱控一个可疑患者。

    广大居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传谣、不信谣,主动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落实个人健康防护措施,持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不聚集等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近期非必要不外出,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积极主动到辖区疫苗接种点预约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共筑免疫屏障。

    按照国家、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将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预警的分级,及时发布和调整预警信息。

    2022-02-16
  • (聚焦疫情防控)广西百色有序解除社区管控

    新华社南宁2月15日电(记者徐海涛、曹祎铭)广西百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14日晚发布通告称,从2月15日零时起,解除与百色市外“不进不出”管控措施,高铁、高速、航空恢复正常通行,公路、水路客运恢复正常运营。广大市民原则上非必要不离市,如确需离市,需到所在乡(镇)、街道报备,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通告,本轮未出现阳性感染者,全域管控满7天且3次区域核酸筛查没有阳性感染者的县,即田东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等6个县,全域解除管控,转为常态化防控。

    通告称,本轮出现阳性感染者,全域管控满7天且3次区域核酸筛查没有阳性感染者的县(市、区),即右江区、田阳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平果市等4个县(市、区),除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外,其它区域可解除管控,转为常态化防控。

    德保县和靖西市是本轮百色本土疫情确诊病例较多的县(市、区),根据通告,两地继续执行现有管控措施,解除管控的具体时间根据中高风险区解除而定。实施中按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解除标准解除,解除前维持相应防控措施,按标准评估后解除。

    通告称,所有行业、单位复工复产前,要按照相关防控指南,严格执行预约、限流、错峰要求,认真落实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措施,经主管部门联合疾控部门批准后,加快有序复工复产。严禁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完)

    2022-02-15
  • 有效疫情防控助中国经济有力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已延宕至第三个年头,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是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从2020年我国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三个率先”,到2021年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两个领先”,中国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不凡答卷。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经济发展关乎生计。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如何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考验着智慧与担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通过动态清零策略,我国实现了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以最小成本取得了最大成效,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6%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经济总量折合约17.7万亿美元,考虑汇率升值因素,增量达到3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为25%左右,仍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最大贡献国。

    2021年,我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对经济发展前途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蝉联全球第一。

    可以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防住了风险,实现了较高增长、较多就业、较低物价的优化组合,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餐饮消费暖意更融,电影票房超60亿元,冰雪旅游持续走热,冬奥吉祥物“一墩难求”。大疫大考面前,中国答卷的得分,不仅在亮眼的经济数字里,更在这生动的寻常烟火中。

    2022年中国经济要实现稳中有进,仍要坚定守住疫情防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为此,要坚持做好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因时因势调整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更加畅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恢复进一步取得明显成效。

    2022-02-15

  • 首 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