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真务实 多措并举 南昌大学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网南昌6月1日电(王凯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南昌大学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当前最重大政治任务,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做到“以一流的主题教育成效,推动学校的一流大学建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南昌大学在全省高校率先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以“四个明确”深入推进理论学习,通过专题读书班、专家辅导、实践研学等多种形式,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要下沉一线,多到问题多困难多的部门和学院获取第一手资料、听取基层声音,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在南昌大学“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集中研讨交流现场,学员们一边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悟,一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具体工作举措,研讨求真务实。


    按照“找准真问题、做到真调研、发现真病因、开出真药方、取得真效果”思路,南昌大学聚焦发展瓶颈和师生需求,着力推进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和落实落地,谋划形成6方面调研内容,12项调研专题,涵盖党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个重点领域。


    近日,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香樟博声”宣讲团和医学部硕、博研究生走进南昌市进贤县泉岭乡前溪村,以“理论宣讲+健康教育义诊”的新形式,推动新思想进基层,打好宣讲组合拳。


    在主题教育中,南昌大学注重以“笃行”促“转化”。着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到学校改革攻坚、创新发展中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施“党建示范引领、人才引育攻坚、教育评价改革、办学资源拓展、内部治理改革、队伍作风强化”六大行动,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南昌大学校史馆,师生们正在参观,感悟学习学校百年历程中的团结奋斗精神和“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风范。“回顾挖掘学校办学百年历程中丰富的历史营养和时代价值,是学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南昌大学校史馆负责人邹锦良说。


    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举行“传播赣鄱发展好声音”“艺术思政大课”“青春开讲”等活动……南昌大学注重以“深学”促“深化”,学校分层分类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科研工作者大学习,以丰富辅材的活动内容呈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理论学习全覆盖的生动效果。


    “就业工作是学校办学的关键,也是生命线。从我开始,扛起就业工作重要责任,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日,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带头访企拓岗,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南昌大学将开展主题教育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紧密结合,校、院联动先后开展300多场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共为毕业生提供1万余个优质就业岗位。


    “坚持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推动发展相贯通,推动主题教育走前列、见实效。”罗嗣海表示,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开展好主题教育,不断激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生动力,汇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合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3-06-02
  • 2023高考情报局|中国农业大学:总体招生规模保持稳定 三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发展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白菲做客新华网2023高考情报局,围绕学校今年招生政策变化与要求、试验班人才培养等相关情况展开介绍。


    Q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农业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学科特色?


    白菲: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学校先后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首批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首批“强基计划”试点院校之一。


    历经百年,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25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获评A+的学科6个,获评A级的学科9个,包括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Q2:今年学校的招生政策是否有变化?学校的录取要求是怎么样的?


    白菲: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的招生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增加30人。对于边远农村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考生,学校安排有国家专项计划290人,高校专项72人,此外还有少数民族预科班、新疆协作计划等专门类型。


    招生政策和上年基本一致。对进档学生的专业安排不设专业级差,采取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认可省招办认可的全国性加分,最多不超过20分,加分参与专业安排。在平行志愿的批次学校的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符合体检要求的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一般不予退档。有部分专业对色弱、色盲等考生不予录取,英语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是英语的考生。具体要求请考生和家长参考本年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Q3: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招生专业?


    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的招生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统农业专业,如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草业科学等A级学科,约占学校招生专业的25%。虽然称之为传统农业专业,随着现代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高度融合,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生物技术等工科逐渐进入到传统农业生产领域,这类专业已经拥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类是既可用于农业,也可用于其他行业的通用型专业。比如学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类、化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这些专业,学校在教学内容、就业方向等方面与其他综合类院校没有区别。


    第三类是农业衍生类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类等,这些专业都属于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朝阳行业领域。


    Q4:学校今年是否有新增专业?是否有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白菲: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新增智能装备方向理科试验班,依托学校在农业工程、生命科学、农学的顶尖优势,交叉融合现代信息和机械装备技术,解决智能装备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深度结合新农科、新工科。


    理科试验班是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类,中国农业大学目前有三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1.理科试验班,分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智能装备三个方向,采用部分全国统一招生,部分校内选拔的模式。同学入校第一年进行基础阶段学习,从第二年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在相应学科领域任选专业完成专业阶段的学习。理科试验班学生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会得到优先考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比例最高可达70%。


    2.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配备高水平师资联合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施、实践实习等工作,通过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和基于项目的挑战性学习等方式来保障教学质量。学生达到培养要求,毕业证书上会加盖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两个学校的公章。


    3.国家理科基地班,学校设有生物学和化学两个国家理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为这两个基地创造了一流的培养条件,生物学理科基地拥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理科基地拥有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科研能力强。理科基地班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可达40%、60%左右毕业生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Q5:学校就业情况如何?


    白菲:学校强大的学科实力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了我们的毕业生较强的竞争实力,同时,学校长期与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国内外知名的企事业单位等保持密切的人才合作关系。2022年学校积极联系并接待企事业单位3500余家,举行线上线下的各类招聘会600多场,提供招聘岗位184000余个,为2022届毕业生提供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为32:1。同学主要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决定深造还是就业、创业。


    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们的本科生毕业大多选择深造。近年来平均深造率为60%。其中,出国深造学生中90%以上前往世界名校,国内深造的同学绝大多数去往双一流院校和顶尖科研院所。2022年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0%。


    Q6:学校的转专业政策要求是怎么样的?


    白菲:我校实行无门槛申请的自由转专业政策。除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规定不允许转专业的学生外,在校本科生自入学后第一个学期末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转专业工作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报名时不设条件,不限次数、不限年级,不限专业。每次允许填报1个志愿学院,在1个志愿学院下至多选择2个专业。近年来,转专业成功率平均达70%。

    2023-06-02
  • 心理健康教师从业调查: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干“杂事”了

    记者调查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业情况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本报记者赵丽张守坤


    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来自河北的7岁男童小林在父母带领下,赶到北京看心理咨询师。小林的母亲说,孩子有些多动,不听老师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进厕所教育后,开始变得特别暴躁,遇到一点小事就无法控制情绪,学也没法上了。


    心理咨询师陈静了解情况后,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做了一套心理疏导方案:3个月内,每个月家长带孩子来北京一次,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心理疏导;每天进行线上交流、开展心理调节。如今,小林的情绪已经平稳并重返校园。


    “如果当时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及时介入,小林的心理防线也不至于崩溃,暴躁的小火苗就可能化解在萌芽中。”陈静向《法治日报》记者感叹道。


    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目前不少中小学校存在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不足、心理健康教师由行政人员或德育教师兼任、缺少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心理健康课程被占用等情况,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受访专家认为,与其他学科专任教师相比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还面临着发展定位不明确,地位和待遇保障不充分,职业发展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建议进一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配齐配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职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等,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基础设施尚不完备


    师资力量有待配齐


    “首先安慰遭受欺凌的女生,肯定她及时寻求帮助的做法。随后联系施暴学生的班主任,让家长对孩子加以教育。”


    “为了保护女生以后不再被欺凌,也为了更好教育引导施暴者,和班主任策划班会,在征得施暴男生同意后,组织大家表演关于欺凌的话剧——让10名同学分别在施暴者身上贴带有叉号的标签,同时说带有否定意味的话。最后让同学们一一撕掉他身上的标签,并对他身上的优点给予表扬。”


    这是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得知所在学校一名女学生“经常被××男生欺负、当众取笑,想死的心都有了”后开展的心理教学。今年3月,这名心理健康老师将“经验”发到网上后,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认可。不少网友直言: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太重要了。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俊娉,现任北京某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她介绍说,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组织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


    刘俊娉说,心理问题的预防非常重要,早发现可以让学生得到及时恰当的干预,效果更好,“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与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息息相关,比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数量应符合一定的师生比例,学校开设足够的心理教学课时等”。


    据介绍,目前各个学校对心理课设置、课时安排等并不统一,差别较大:有的学校将心理课设为必修课,有的设为选修课;有的学校每周2课时,有的每周1课时,或两周上一次,还有的学校只有上半学期有心理课。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蔡海龙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当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由行政人员或德育教师兼任,他们之中有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学教育和培训,有些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匆匆上岗,实际上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河南省某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赵娜(化名)说,实践中发现学生有抑郁、极度焦虑、自我伤害等情况,或遇到家庭变故、遭受虐待、校园霸凌等情形的,心理健康老师会及时介入开展心理疏导,并主动向学校领导报告,有必要时向更加专业的人员求助。


    “然而,我国目前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不足,特别是在较为偏远的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更为突出。”赵娜说,而且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由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术较弱,他们往往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心理教学工作,难以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通常要等到学生异常表现较为突出时,才能引起关注。


    多位受访的心理健康老师认为,在考试焦虑、家庭冲突、同辈压力等环境下,一些青少年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若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应在问题出现时才寻求处理和解决的办法,而要在日常生活中用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教育进行引导。


    对于很多心理健康老师而言,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同时,他们中不少人也感到无奈——有时候,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好像是一种“奢侈”的教育,学校没有给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上。


    来自天津、山东、安徽等地的多位心理健康老师说,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心理咨询室甚至没有专业咨询工具和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需要。


    “目前心理咨询室的经费支出有限,不能很好地保障咨询服务的开展,也无法满足心理健康老师的应有收入。心理咨询室的场地较小,影响咨询效果,也无法吸引学生。”一位学校教导主任如是说。


    专人不专用较常见


    影响心理咨询效果


    赵娜告诉记者,相比基础设施不完备,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还面临更尴尬的一种境地——工作不受重视,各种杂事都要做,发展受阻,这最终也会影响到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天津市某小学一位心理健康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只有1名心理健康教师,从业以来,她几乎没有为学生提供过一对一心理辅导,因为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心理健康课、心理知识讲座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会议等,都由她一人负责,有大量整体性工作要做。


    来自上海的辛晴也曾在公立学校当过心理健康老师,她对此感同身受,“一些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师岗,仅出于办学必须配备的原因,但心理健康工作并不真正被学校重视”。


    “工作职责范围不清晰,专人不专用。”刘俊娉指出,有时候心理健康老师需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围以外的许多其他工作,比如行政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等,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心理健康老师对其专业工作的投入,也可能会造成心理咨询中双重角色的问题,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


    赵娜说:“一些学校考核不规范、不科学,心理健康老师本来配置就少,工作任务还很杂很重,一些学校还开不足、开不齐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课,导致一些心理健康老师只能干其他工作来凑工作量,否则就会面临课时不足,考核不称职等风险。”


    “心理健康老师的职称难以获取,导致职业倦怠。学校在评职称时更倾向于主科老师和班主任,又不允许心理健康老师担任班主任。”赵娜说,这对心理健康老师非常不公平。


    河南某高中心理健康教师李玉(化名)告诉记者,这几年她拿的基本都是学校的最低工资,只因为开课少,课时费低。“一直以来,我都把自己当成学生最大的心理支持,但现在我的负面情绪比学生还要多。”


    去年年终考评,让前年刚刚成为江苏省某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李乐(化名)有了想逃离的冲动,因为学校把他划分到行政教辅体系中进行测评。“现阶段,心理健康老师没有一个明确的职称评定体系,虽然有单独进行职称评定的呼吁,但对课时、科研、咨询等方面的工作都没有具体要求,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缺少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以及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部分学校将思政和德育混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被占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即便如此,采访中,不少家长乃至学校其他学科老师都用“自由”“清闲”“轻松”等词汇来形容心理健康老师,这样的刻板印象让不少心理健康老师“有苦说不出”。


    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测评方式仍须完善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教育部之前已明确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检查,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心理健康教师是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但采访中,不少学生说,自己从未去找过心理健康老师咨询。多位受访心理健康老师也提出,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


    究其原因,赵娜认为除了人们思想观念需要转变外,校内心理测评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改进。如何以恰当方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测评结束后如何有效利用测评结果、如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疏导、诊疗服务等,对心理健康老师来说是一道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福建省妇联家庭关爱服务中心咨询专家武子期认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但如何把工作做得细致很关键,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早干预,也要在监测中减少对未成年人的伤害。


    刘俊娉说,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评可能涉及一些伦理问题,要保证测评不伤害到孩子,需征得监护人同意,告知监护人为什么要做心理测评、心理测评包括哪些内容、解释心理测评的过程以及测评结果的使用范围和管理方式等。


    “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的隐私得不到有力保护,或者担心测评的结果影响孩子在学校受到评价和获得发展的机会,学校应当做好知情同意,通过沟通了解家长的顾虑和需求,回应关切。”刘俊娉说。


    “我们尝试借助机器学习对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的总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希望做一个更多维的心理健康监测工具。”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说,如儿童青少年抑郁测量工具,有的量表题目确实过长、语言比较复杂。


    刘俊娉认为,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测评工具不能“一刀切”,比如当下不同学龄段的心理健康测评目标也不同,要根据测评目标确定合理的测评工具。如果前期测评工具是科学的、步骤是规范的,才能保证测评本身不会给受试学生带来伤害,以及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而心理方面的诊断往往需要建立在连续评估的基础上,不要轻易对他们贴‘标签’。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只作初步的评估,发现学生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建议监护人带学生到合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刘俊娉说。


    配齐配强专业教师


    支持保障职业发展


    为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要求配齐心理健康教师。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预计在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


    蔡海龙说,与其他学科专任教师相比较,心理健康教师面临着发展定位不明确,地位和待遇保障不充分,职业发展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要想进一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队伍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改进:配齐配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对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亟待联合起来,改进心理健康教师的发展状态,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蔡海龙建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在职称评审、工资待遇、评优评奖中给予适当倾斜;学校应在工作量计算以及绩效工资分配中作出具体的制度安排;有条件的地方还应支持和鼓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实现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刘俊娉建议,在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发展的内容纳入其中,明确根据学校的师生比科学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进行合理的界定和分配,明确对心理健康教师发展的支持、培训、督导等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师良性发展,最终更好的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2023-06-01
  • 商务部:中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

    中新网5月31日电据商务部网站31日消息,5月30-31日,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现场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会议指出,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取得可喜进展。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5%左右。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超20万个,综试区内跨境电商产业园约690个。我跨境电商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与29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





    会议要求,各地要把握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综试区建设,打造外贸创新发展新高地。要推进贸易数字化应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梳理成熟经验做法,举办专题培训;加快外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跨境物流网络;优化线上服务平台功能,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新财经)

    2023-06-01
  • 探日卫星“夸父一号”观测到200多个太阳耀斑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魏梦佳)记者30日从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上的三台载荷的观测数据已对全球试开放。其中,“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载荷的在轨表现最为优秀,迄今已观测到200多个太阳耀斑,不仅实现了我国首次太阳硬X射线成像,其成像质量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夸父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甘为群在会上介绍,HXI载荷提供目前国际上唯一以近地视角拍摄的太阳硬X射线图像,为“一磁两暴”的太阳耀斑观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观测资料。“目前,HXI载荷所反映的太阳耀斑非热辐射分布的细节非常罕见,超出之前的预期,”他说。


    同时,卫星上的另一载荷“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首次实现了我国太阳磁场的空间观测,其局部纵向磁场的观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一磁两暴”的磁场观测提供了有效素材。此外,“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载荷还首次在卫星平台上实现了全日面莱曼阿尔法成像观测,观测到一些比较罕见的白光耀斑,并观测到若干比较壮观的莱曼阿尔法日珥爆发。


    “太阳跟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夸父一号’承担着开启我国综合性太阳空间探测新时代的神圣使命,意义重大。”甘为群说,目前,“夸父一号”的太阳物理前沿研究正在全面展开,希望未来能更好地组织国内外太阳物理学家使用卫星数据开展深入研究。


    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其科学目标为“一磁两暴”:即同时观测太阳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同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今年4月,“夸父一号”科学团队向全球宣布卫星数据试开放,并举办卫星数据使用国际培训会,25个国家近400位太阳物理工作者受邀参会。

    2023-05-31
  • “熄”烟,从现在开始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徐鹏航、李恒)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老烟枪”,整日吞云吐雾,却不知烟草正在悄无声息地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专家提醒,烟草依赖本质上是一种致死性的慢性疾病,采用科学方法是戒烟成功的关键。


    许多人都知道吸烟伤肺,但其实,吸烟还与多种疾病相关。“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结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介绍,烟草烟雾中含有60多种致癌物。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导致肺癌、喉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还会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威胁生命。


    此外,电子烟的流行也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威胁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学生卷烟使用率持续下降,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却有所上升。国家卫健委有关专家表示,大量的研究发现,不仅传统的卷烟对健康有损害,现在使用的电子烟同样对健康有损害。不论是电子烟的烟液成分,还是其加热以后产生的气溶胶,都存在着健康风险,有害身体健康。





    “青少年吸烟主要的影响之一是容易成瘾。青少年的大脑还处于发育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尼古丁的长期影响。”中日友好医院控制吸烟与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肖丹说,青春期尼古丁暴露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导致认知能力以及执行功能的下降,造成学习过程中的长期缺陷,如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冲动和焦虑增多。


    已经有了“烟瘾”要如何戒烟?肖丹表示,很多人戒烟失败并非缺乏意志力,而是没有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说,接触烟草的时间相对较短,成瘾往往较轻,积极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行为指导可以有效帮助大部分青少年成功戒烟。对于烟草依赖程度较高者,可到戒烟门诊接受戒烟治疗,通过行为矫正、使用戒烟药物等方式戒烟。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治疗。”王辰表示,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戒烟可明显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预后。


    将“控烟行动”列入健康中国行动重大行动之一;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定期开展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查处违法向青少年售烟行为;开设戒烟门诊,推广“中国戒烟平台”等微信小程序……近年来,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控烟,营造无烟环境。“熄”烟,从现在开始。无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记者徐鹏航、李恒)

    2023-05-31
  • 民政部: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高蕾)记者29日从民政部获悉,为推动社会组织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民政部近日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大引导动员力度,广泛动员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拓展服务空间、挖掘就业需求,通过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就业岗位、设置见习岗位和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等,扩大社会组织稳岗就业能力。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充分挖掘社区服务需求,开发社区服务岗位,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内就业。要引导专业性社会组织挖掘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工作、托育等领域的服务空间,加大高校毕业生聘用力度。要支持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增加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益慈善项目和资金,带动开发相应岗位,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知强调,各地要引导动员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与行业、企业等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挖掘本地区、本领域岗位信息,推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精准对接。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收集、发布、对接便民服务岗位信息,方便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内就近就业。


    通知还明确,要推动落实落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台的稳岗扩就业政策,帮助解决社会组织运营负担,加大社会组织租金减免力度,积极争取社会组织享受与中小微企业同等扶持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享受相关政策红利。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补助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支持促进就业成绩突出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项目。

    2023-05-30
  • 文旅局长变网红 “流量”能否变“留量”

    原标题:文旅局长变网红“流量”能否变“留量”


    一袭古装长袍,却因发饰“潦草”和略发福的身材,被网友既“吐槽”又欢喜的湖北省随州市网红文旅局长解伟,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75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超过了2019年同期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与视频的形象截然不同,工作中的他一丝不苟。最近,他在一个景点抽查出问题时,严肃地告诉当地文旅系统工作人员:“如果流量涨了,口碑降了,我们只会被流量反噬!”


    近两年,各地的文旅局长们“很忙”:既要高调地“抛头露面”推介文旅,也要承受着网络带来的压力——有人将其称作“困在流量里的局长”。


    面对一些争议与流量,解伟却持有乐观的态度,“愿意出镜来‘卷’的文旅局长,都还是希望能做点事情的”。说罢,他还不忘叮嘱记者一定多给随州做宣传。


    很多读者都很好奇,他们因何成为网红?面临什么样的困惑?能否长时间维持住热度?为此,本报记者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入采访。


    缘何他们成为网红


    无论是外表与表达,解伟似乎都与“网红”的标准不太沾边。在那条让他出圈的视频里,解伟穿着汉服,迅速引来网友群嘲。“我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扮相很潦草,但当时觉得,这不会影响到千年银杏谷的美。我也没想到网友会把焦点放在我身上。”解伟说。


    当网红并不是解伟的初心。2022年2月,解伟从随县调任至湖北随州市任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疫情防控期间,当地文旅行业遭遇重创。解伟上任一个月,恰逢随州的桃花季,他信心满满地邀请了20多位自媒体大V来做宣传。没想到,视频发出后,反响平平,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


    解伟算完账直呼“肉疼”。“一次活动,每个大V需要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劳务费。如果每个月都有这样的活动,一年的预算就要小几十万。对比效果,花钱太多,不是长久之计。”


    彼时,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已经凭借武侠扮相在网络上走红,成为初代网红局长之一,引来诸多关注。


    这让解伟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我就想,为什么不效仿刘洪局长,自己上阵试试,会比请明星和大V更省钱。”解伟说。


    无论是否存在争议,不得不承认,解伟的“爆火”确实给随州的形象推广省下了不少经费。


    卸下“网红”标签的解伟,就是大众观念里最典型的公务员形象:深色系外套,搭配白衬衫,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沉稳气质。在进入文旅系统之前,他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还参与过抗洪救灾工作。


    在他看来,高调走红与他的初衷并不相违,文旅业需要的是“像疯子一样做营销”。解伟坦言,“网红官员,只是一个说法。其实‘红’就是一瞬间的事,公务员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当大家都在卷的时候,我没办法接受自己‘不动’,这样会对不起组织的信任。”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欧阳敏认为,从基层工作的“低调”到文旅营销的“高调”,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政府部门由“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职能转变。


    “长期以来,官员形象一向以严肃示人。而这波热潮里,局长们主动‘脱冕’,在镜头前采用跳脱、年轻化的表达方式,颠覆了大众对公务员的固有认知。网红与官员两种人设的交织,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感和冲突感,符合观者的‘好奇’心理。”欧阳敏认为,对于地方文旅产业而言,这反而是一个发展契机。


    流量之中面临哪些困局


    身处话题中心的局长们发现,流量带来的不只有经济效益,还有诸多争议和流言。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网上流传的视频?在他们的视频里,我被P成一个20多岁的小女孩,穿着吊带,到处抛媚眼。”谈及这件事,解伟眉头微蹙,显得很是无奈。


    今年3月,一些自媒体对解伟的视频进行AI换脸,并标注上“解局长现代装拍摄视频花絮”等字样,企图在流量大潮里分一杯羹,也误导了不少网友。


    视频发布后,网上的负面评论如潮水般涌向解伟。有人在评论区质问他:“是不是凭丑出圈,就要走上卖丑的道路了?”


    淹没在舆论的声音里,解伟坦言,曾一度感到无所适从。他害怕自己被贴上“哗众取宠”的标签,更担心汹涌而至的差评影响随州形象。“因为这件事,好多粉丝都退出了我的粉丝群,视频点击率也受到了影响。”解伟说。


    解伟面临着困惑的同时,其他地方的局长们也开始审视流量这把“双刃剑”。


    去年三月,四川省道孚县文旅局局长降泽多吉凭借科幻感宣传片和一口流利的英文迅速“出圈”,成为继刘洪之后又一位被人所熟知的网红局长。


    截至目前,降泽多吉的视频几乎“零差评”,但他仍然对自己的高曝光度表示担忧。“我的朋友说我是‘自寻绝路’,暴露在聚光灯下,所有的细微动作都会被人为放大。流量过大,也许会出现流言蜚语的。”降泽多吉坦率地表示。


    对此,欧阳敏认为,在短视频二次创作强劲的风口下,遭遇流量反噬并不意外,局长们应该有所准备。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波则指出:“解局长‘丑出圈’的确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从结果来看,这是相对成功的营销。但这并非发展旅游的良药,解局长这条赛道饱和之后,其他地方的局长又要依靠什么获得流量?”


    陈波认为,要避免流量反噬,局长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宣传仅是手段而非目的。相比于“包装出新”,文旅行业还是要走“内容为王”路线,用优质的文旅体验留住游客,否则容易昙花一现,无法长久。


    如何在“流量”中寻求“留量”


    随着越来越多局长加入这场“网红”潮,眼尖的网友们发现“端倪”,文旅短视频逐渐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局长们争相采用“变装秀”“展示美景”等大同小异的做法,让大众不免审美疲劳。


    “模仿,是最没有争议的,投入也是最少的。”一位粉丝数不少的网红文旅局长直言,由于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创意很容易枯竭,运营比较艰难。为了让账号不断更,就不得不跟风模仿。


    前不久,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同时也为网红局长提供了新的启示——不能仅仅在视频中无休止地“内卷”,更应该关注旅游体验。


    降泽多吉曾专门召开会议,复盘淄博的出圈密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城市要有烟火气的内核。


    “烧烤看似是市井生活味道的一种载体,但这个过程所体现的亲和力和互动性才是核心竞争力。”降泽多吉认为,文旅发展不仅要有视频推介的“面子”,更要有旅游体验的“里子”。


    一些文旅局长在采访中表示,淄博爆火,根本原因是找准了城市的独特之处,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而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长处,打造独具特色又接地气的文旅环境。


    “最近我还忙着招商引资。”降泽多吉说,成为网红之后,影响力正在“变现”,“最近有四家企业上门点名找我聊投资,聊民宿项目、游乐设施的投资。”


    在贵州大方县,网红文广局副局长吴姣姣体会到了网络红利——线上数据转化为线下收益。前几年,他们遇到“痛点”问题,有粉丝对她直言青年消费群体的旅游业态尚处于空白,对于年轻人有“看点”没“玩点”。如何解决,这一度成为难题。


    今年,当地参考大数据“对症下药”:推出了多种旅游新业态——彝族沉浸式剧本游、换装游、梯田灯光秀、80年代主题演出等别出心裁的活动。“今年五一,来大方的年轻游客也多了起来。日均游行人数高达上万人次。其中,休闲旅游消费群体中,90后年轻用户和亲子人群占比近九成。”吴姣姣说。


    最近,很多网红文旅局长都在思考——如何实现从“网红”到“长红”,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结合相关研究,欧阳敏为局长们支招:“以自然风光见长的旅游地,建议打造缓解都市压力、拥抱自然、净化心灵的卖点,强化情感体验。而人文底蕴深厚的旅游地,可以着眼于民俗资源的开发,譬如传统工艺、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等,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有网红文旅局长表示,面对各地的文旅热,也需要警惕一哄而上地上马项目。


    对此,长期关注文化研究的专家陈波提醒,各地文旅部门在明确宣传定位的前提下,还应做好线上流量转化能力的评估。“毕竟线上流量是无法直接变现的,文旅部门要衡量好线下文旅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根据评估结果实时调整文旅发展策略。”陈波说。(本报记者章正本报通讯员张紫旖邓白露)

    2023-05-30
  • 在线预约优化旅游体验:在家“动动手”,出游更省心

    在家“动动手”,出游更省心


    热门景点怎么玩更省心?在线预约门票,网上查询攻略,到了景区,只需出示预订成功的电子票或二维码,便可快速进入景区畅享美景。专家认为,在线预约优化旅游消费及供给方式,不仅让游客的旅行更便捷舒适,也为景区管理者提供了高效的运营工具,便于提前知悉客流量,更好地了解游客需求,从而改善景区服务、提升旅游体验。





    畅通打卡博物馆


    “走,一起去逛博物馆!”约上三五好友,去博物馆“探古访今”正成为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在旅游平台上,“博物馆”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攻略笔记数量持续增长。从事设计行业的江女士周末喜欢逛博物馆,“预约更便利、体验更舒适”是她近几年的直观感受。“假期博物馆门票很火爆,有的博物馆实在太热门了,真是‘手慢无’,需要先做攻略、定好闹钟才能预约成功。”江女士说。


    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该平台上预订量较高的假日旅游热门景点类目中,博物馆(展览馆)已经超过了动物园与主题公园,预订量排名位居前列。每逢节假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浙江自然博物馆等热门场馆在线上平台尤为火爆。


    为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触手可及,北京市文物局日前上线“北京博物馆云”官方微信小程序,提供“博物馆预约”“展览推荐”“藏品精选”“社教活动报名”等数字化服务功能,用户可以随时开启“博物馆”之旅,打卡北京市的各个博物馆,了解身边有哪些博物馆、馆内有哪些精彩展览和珍贵藏品。据介绍,“北京博物馆云”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博物馆的展览信息呈现、在线预约、活动报名等功能,为市民提供统一服务入口、多元数字产品。


    长沙博物馆联合美团实现线上门票分时段限量预约,引导游客错峰游览,游客持本人身份证即可无接触式进入博物馆,避免长时间排队换票。据悉,平台的数据分析体系助力博物馆在节假日高峰前做好充分应对,还可以根据客源地、年龄段等信息,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做好来访“前、中、后”期间的精细化服务。今年“五一”假期首日,长沙博物馆客流达到1.2万人次的接待上限。接到门票预约系统的数据预警后,博物馆通过美团平台发布线上弹窗公告,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储备足量的便民租赁讲解设备和防暑降温物品。


    提前下单游客多


    “与博物馆约会”是在线旅行预订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通过网站、APP、小程序等渠道在线预订门票、住宿、机票等产品,已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方式。


    前不久,来自福建厦门的陈先生带着家人到北京游玩,提前在线预订成了他省心旅游的小窍门。“出行前,我通过各个景区的微信公众号做好旅游攻略,了解景区的入园政策,提前在线上订好门票。”陈先生说,线上订票很方便,能省去排队时间,让出行体验更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线旅行预订等领域持续发展,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23亿,占网民整体的39.6%。


    旅行相关企业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探索产品与服务供给创新,拓展各类业务增长点。“现在很少有临时订房的客人,基本都是很早就开始预订。”在浙江杭州经营一家民宿的苏先生说,在旅游平台发布民宿的推广视频后,下单预订的外地游客明显增多。


    “在线旅游平台因其在信息、数据、技术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在旅游要素整合方面的枢纽、引领作用,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升级和旅游消费激发的新引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天星说。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探索平台经营旅游预售业务,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水平,督促在线旅游经营者切实履行优先退赔承诺、供应商和产品审核义务、旅游产品的退改义务,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防控过度销售、履约困难等潜在风险。


    用大数据来优化体验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在线旅游行业近几年飞速发展,目前消费者大多数都是通过线上预订的方式安排出行,这其中就涉及一系列新问题,比如大数据“杀熟”、虚假预订等。


    《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加强旅游者个人敏感信息保护,防止超出合理经营需要收集旅游者个人信息,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虚假预订等侵害旅游者权益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在线旅游平台在提供机票、酒店、景区门票预订等服务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旅游者的个人信息数据。相关企业应加强大数据的采集、发掘及应用能力,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不断优化体验、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


    专家认为,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是旅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满足人们出游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进一步加强在线旅游市场管理,发挥在线旅游平台整合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旅游要素资源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类旅游经营者共享行业红利,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3-05-29
  • 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 第三十九次南极科考亮点多

    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第三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


    南极科考亮点多(科技视点)


    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中国第三十九次南极考察队近日圆满完成考察任务,顺利返回国内。


    这次南极考察有哪些亮点?发生了哪些难忘的故事?记者采访了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多名南极科考队员。


    能力先行,“雪龙2”号和“雪龙”号携手破冰,首个南极雪橇式冰雪跑道机场建成


    2022年11月底,南极中山站外围的陆缘冰区冰雪皑皑,“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突前开路,以强劲的破冰能力,带领“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步步向前。两船航行至距南极中山站仅约7.8海里(1海里=1.852公里)的科考物资卸货点。卸货成功后,金色的霞光洒满甲板,队员们的笑容格外灿烂。


    这是“雪龙2”号和“雪龙”号第三次携手驰骋极地冰区。南极中山站外围有大片坚硬的陆缘冰,厚度接近2米。只有把破冰船开到离站点最近的地方,减少在海冰上活动的范围,才能更好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雪龙”号是一条服役30年的极地考察“功勋船”,破冰能力相对有限;“雪龙2”号在2019年首航,是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破冰优势明显。后者为前者开道,承担破冰引航任务,是“双龙探极”计划的初衷之一。


    “这次陆缘冰接近2米的厚度,远远超出了‘雪龙’号破冰能力,也超过了‘雪龙2’号设计的1.5米破冰水平。”“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告诉记者,面对挑战,科考队精心准备,利用直升机和无人机开展多次探冰勘察,制定破冰方案。通过艏艉向连续破冰、艏向冲撞破冰的方式,“雪龙2”号仅用2天时间,就开辟出长度约16.5海里的陆缘冰区航道,最终抵达预定卸货点,并将“雪龙”号引航至卸货点。


    “本次中山站外围两船编队航行和引航航行总里程达到830海里,在密集冰区和陆缘冰破冰引航特别是艉向破冰开辟航道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肖志民说。


    南极科考,能力先行。据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专家介绍,本次考察的作业站点和区域数量创历次之最,“这主要源自我国极地考察实力不断增强,能够支撑更多科学家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


    在本次考察中,不仅有“双龙探极”合力破冰,我国首个南极雪橇式冰雪跑道机场也完成了建造和试运行。


    “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是我国开展南极航空调查任务的重要利器,其平安起降,既需要良好的天气条件,更需要一条高质量的跑道。科考队固定翼飞机队队长祝标介绍,在此前历次考察选址、试验性建设的基础上,队员们齐心协力、日夜赶工,完成了南极中山站冰雪机场的建造和试运行。


    “这次考察中,‘雪鹰601’共计在中山站附近执飞84.5小时,按计划圆满完成10项航空调查任务;数次成功起降,也验证了冰雪机场的跑道质量。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航空事业进入机场自主时代。”祝标说。


    考察成果丰硕,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20%,内陆科学考察实现新突破


    南极地处荒寒,极寒、极干、烈风等使得这里成为探求地球演变和宇宙奥秘的“天然实验室”。但是,只有通过一线深入考察和实地调查研究,才能持续提升对南极的科学认知,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奥秘。


    此次南极考察成果丰硕,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0%。其中,对南极生态系统的调查,既包括企鹅、海豹、磷虾、鱼类等生物要素,也包括水文、化学、地质环境等环境要素。


    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罗光富说:“生态系统调查是从系统和全局层面对南极生态环境的调查,有助于全面监测和评估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此次科考还创新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机,成功完成了4套潜/浮标回收任务。罗光富说:“原来回收潜/浮标需要大船慢速靠近,由3名队员驾驶小艇进行抵近回收。现在有了无人机,有效避免了潜标缆绳缠绕吊舱的风险,降低了小艇对作业海况要求较高的限制,既缩减了作业时间,也更加安全。”


    内陆科学考察也有新突破。此次南极考察,由16名南极科考队员组成的内陆队伍,圆满地执行了南极昆仑站、南极泰山站和格罗夫山地区三地的考察任务,创下了多项新纪录。


    据科考队内陆队队长姚旭介绍,内陆队在南极昆仑站开展了冰川、气象、测绘和天文等考察;在南极泰山站开展了测绘、大气、高空环境观测;在格罗夫山执行了冰川、气象、测绘以及保护区调查等任务。


    在极端恶劣环境中抢时间作业,科考队员不惧孤独、勇敢坚守、奋力拼搏


    南极大陆98%地区被冰雪覆盖,内陆冰盖更被称为“生命禁区”“白色沙漠”。对队员们来说,科考过程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


    科考队领队、首席科学家张体军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2023年1月26日凌晨。当科考队连续五天五夜进行物资卸运后,海况突然变差。当时还剩最后3个批次的卸货任务,汹涌的海浪不停地拍打着小艇和驳船。驳船随着涌浪大幅摇摆,此时驳船上有重达十几吨、高达2米的物资,如果不及时捆扎,后果不堪设想。负责跟艇作业的4名科考队员毫不犹豫地从小艇冲到了驳船上,迅速进行固定操作。凌晨2点半,当卸好最后一批物资,大家才如释重负。


    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导致南极现场作业的不确定性极大。科考队员们抓紧一切能工作的时间,日夜奋战。在内陆科考中,内陆队队员每天清晨6点多起床,白天在茫茫雪原上驾驶重型雪地车10多个小时,晚上12点才能睡觉。其间恰逢春节,大家争分夺秒地赶路,确保在指定时间抵达考察区域。


    祝标告诉记者,南极中山站冰雪机场建设,需要2到3个连续晴朗、风小的好天气持续施工,才能保证高质量完工。若中途遇到风雪天气,前面的工作极有可能白费。为此,作业团队提前一个多月开始准备。从2022年10月24日一直等到11月4日,当出现作业窗口时,他们抓住机会、连续作业3天,最终完成了机场建设。其间,队员们没有吃过一顿热饭,全靠八宝粥和饼干支撑。


    在孤独寒冷的南极大陆,长时间驻留也是一种考验。此次考察中,祝标和姚旭都在南极中山站坚守超过400天。之前已在南极越冬一年的科考队员们,也继续参与到这次科考中。


    “本次考察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们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极地科考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张体军说,“目前,罗斯海新站建设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是我国的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人民日报记者刘诗瑶)

    2023-05-29
  • 研究表明:2050年全球8亿多人腰痛 女性病例高于男性

    本报讯一项基于30多年数据的分析表明,全球腰痛病例数量正在增加。模型显示,到2050年,由于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将有8.43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相关论文将发表于6月刊的《柳叶刀-风湿病学》。


    由于腰痛是全球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担心,缺乏持续一致的治疗方法将导致一场医疗危机。


    “我们的分析描绘了全球腰痛病例不断增加的画面,这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全国性的一致方案管理腰痛事宜。”论文主要作者、澳大利亚悉尼肌肉骨骼健康中心和科林研究所教授ManuelaFerreira说,“然而目前,人们对腰痛的反应是被动的。”


    这项研究揭示了腰痛的几个事实。自2017年以来,腰痛病例数量已经增加到5亿多人。2020年,大约有6.19亿例腰痛病例。至少有1/3与腰痛相关的残疾负担可归因于职业、吸烟和超重因素。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腰痛主要影响工作年龄段的成年人。但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已经证实,腰痛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此外,女性腰痛病例也高于男性。


    “大多数可用数据来自高收入国家,我们迫切需要更多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基于人群的腰痛和肌肉骨骼数据。”论文主要作者、悉尼肌肉骨骼健康中心和科林研究所教授LynMarch说。


    尽管如此,这仍是最全面和最新的可用数据,首次包括全球预测和全球疾病负担(GBD)风险因素对腰痛的影响。这也是第一个模拟未来腰痛病例流行的研究。


    该研究分析了1990年至2020年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GBD数据,绘制出一段时间内腰痛病例的分布图。研究指出,腰痛病例的情况将发生变化,亚洲和非洲的病例增幅最大。在澳大利亚,到2050年,病例将增加近50%。


    全球肌肉骨骼健康联盟联合主席AnthonyWoolf表示:“我们需要做更多工作预防腰痛,并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护理。”


    Ferreira表示,在医疗专业人员如何管理腰痛病例、医疗系统如何适应腰痛病例增加等方面仍缺乏一致性。


    “目前关于腰痛治疗和管理的临床指南并没有为老年人提供具体建议。用于治疗腰痛的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他解释说。


    “卫生系统不能继续忽视包括腰痛在内的肌肉骨骼疾病的高患病率。现在是制定应对这一沉重负担的有效策略并采取行动的时候了。”世界卫生组织AlarcosCieza博士说。(王方)(中国科学报)

    2023-05-26
  • 故宫博物院:“六一”带未满14岁儿童参观,一名家长半价

    中新网5月25日电2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公告,2023年6月1日(周四),故宫博物院对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的陪同家长一人实行半价优惠。申请人须提前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不接受当日预约。参观当日,申请人须携带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原件,由午门检票后入院参观。





    公告截图

    2023-05-26

  • 首 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