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组织多部门协同发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保障——救助更及时 帮扶可持续(两会后探落实·帮困难群众排忧解难④)

    为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各地组织多部门协同发力:充分利用政策,多方调动资源,及时帮助因灾遇困群众渡过难关;组织技能培训,发放各项补贴,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常态化摸排,定制化救助,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权益。

    充分调动资源

    及时开展帮扶

    乔大坤家住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唐家梁村,是该村的防止返贫监测户。当他从驻村第一书记向凡手中接过春耕所需的农资时,既欣喜又感动,忍不住连连道谢:“谢谢你们,这些种子、化肥真的太及时了!”

    谁能想到,就在上个月,乔大坤还很着急:年初一场霜冻导致两亩农作物受了灾,用于春耕的种子、化肥也迟迟没有着落。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巴中市委组织部开展基层党建“大排查、大整改、大规范”行动,工作组的同志深入该村细致摸排,很快便发现了乔大坤一家的难处。

    群众有难处,组织有温度。巴中市委组织部将相关问题及时反馈,与当地干部共同把脉问诊,决定迅速帮乔大坤一家解决春耕物资问题。隔天一大早,当地干部便带着组织的温暖,把种子、化肥、薄膜等农资送到了乔大坤家中。同时还邀请农技员驻村对乔大坤进行一对一的春耕技术指导,解了乔大坤的燃眉之急。

    既要解燃眉之急,又要通过强化日常监督,压实相关职能部门的帮扶职责,持续巩固后续帮扶,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更有获得感。恩阳区纪委监委举一反三,把职能部门对因病、因灾、因残致困群体的帮扶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中,既整理出相关群体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又实地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位。

    随着纪委日常监督的深入,一系列针对乔大坤一家的关怀政策逐步落实:除了原有的低保救助、困境儿童帮扶、就近打工收入外,多个职能部门联动发力,充分利用政策、调动资源,帮助寻求其他支持。一方面,协调对接民政、妇联、残联等职能部门,争取到了相应的临时补助资金近5000元;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把乔大坤一家纳入帮扶重点对象,逢年过节,当地干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乔大坤家,送去米面油,帮忙打扫卫生……

    “虽然受了灾,但今年春耕没落下,下个季度务工收入、种植养殖收入估计好几千元,日子又有奔头了,我们很有信心!”面对督察组回访的同志,乔大坤一边掰着手指头计算着收入、规划未来的生活,一边笑呵呵地说:“有组织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天灾不可怕,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组织技能培训

    助力精准就业

    “这一天我盼了很久了!”得知有政策精准帮助自己再就业,王涛听得心潮澎湃。王涛今年33岁,身体残疾(一级),失业在家5年多了,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一次“政策找人”,给了王涛新的希望。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社局职业培训科科长徐娜说:“区人社局近年来实施‘政策找人’活动,旨在提高各类帮扶政策的精准性,镇江路街道通过系统比对、筛查,到社区实地了解,王涛被纳入政策扶持范畴。”

    讲政策,树信心,市北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细致介绍了区里关于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并根据王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再就业多种方案。这让他激动不已。

    2018年和2020年,王涛参加了市北区培训科组织的“社区培训班”,先后通过了中式面点(初级)、中式面点(中级)两个技能等级考试和实际操作鉴定,并取得了技能证书。

    在街道工作人员的鼓励下,王涛在辖区一家酒店从事面点制作工作,运用所学技能制作出美味的花样馒头、银丝卷、水晶饺子等面点,实现了灵活就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谈到未来规划,王涛信心满满:“等熟练掌握了面点的制作,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后,我要自己开店,自食其力,回馈社会对我的帮助。”

    市北区残联就业部负责人高红军说:“对于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要扶上马送一程,提供多元渠道和多种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增收致富,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帮扶有就业需求但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市北区残联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实施了“精准就业”行动:联合区人社局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残疾人就业状况认定;主动联系企业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岗位,点对点、面对面招聘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通过落实残疾人个体创业扶持和个体保险补贴政策,降低残疾人创业压力,提高残疾人创业竞争力。

    摸排多方联动

    救助因人定策

    傍晚时分,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上车水马龙。沿街一家烤肉店的后厨里,洗碗工刘思来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倒净残余、入水浸泡,刷洗冲净、沥干消毒,不一会儿工夫,一筐碗碟光洁如新。

    见庐阳区街面延伸救助队队长王孝敏来了,刘思来赶忙脱下手套,招呼她在外面坐。“吃得饱,住得暖,越干越有劲,多亏了你们的耐心劝导。”每次见面,刘思来总要连连道谢。

    刘思来今年58岁,因与家人产生矛盾,他离家出走后一直露宿街头,以捡废品为生。去年8月,王孝敏在一次巡查中留意到他。“我们连续观察好几天,又向周边的环卫工人和安保人员打听,确定了他是流浪人员。”王孝敏回忆,在那以后,她每天都会去看看刘思来,送上生活物资,聊点家长里短。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信任就建立起来了。

    “摸清信息,建好档案,我们开始劝他回家。”王孝敏说。但刘思来不愿意回去,于是,王孝敏和队员们转换思路,劝他找个工作。“他不反对,但就是迟迟不见行动。眼见天气越来越寒冷,大家只能干着急。”

    一天下班路上,队员杨培娟碰巧看到一则招工信息。她二话不说,领上刘思来就去应聘。“我当时很感动,觉得他们是真心想帮我,带着我往正道上走。”刘思来感动地说。

    如今,刘思来找到这份洗碗的工作,不仅管吃管住,还多了笔稳定收入。“除去生活费,我每个月还能给家里的母亲寄上一两千块钱。”谈起现在的生活,刘思来满脸笑意。

    近年来,为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合肥市民政局收集整理市区街面易出现流浪乞讨人员地点,组建7支街面延伸救助小分队,一天4次巡查,发现一个,救助一个。

    “目前,我们已在市、县、区、街道四级形成纵向联动,并与城管、公安等多个部门横向联动,在街面开展常态化摸排,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台账,再根据他们的情况和个人意愿,实施定制化帮扶。”合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陈轶喆介绍,去年3月,他们在合肥市街头共摸排出103名流浪乞讨人员,现已成功劝导返乡76人,联系家属领回6人,联合属地政府接回6人,安排医疗救治12人。

    2022-03-18
  • 开辟多元渠道 创新培养模式 优化学科布局 强基础研究 育拔尖人才(两会后探落实·基础学科人才培养①)

    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为什么要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如何吸引和培养拔尖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本版今起推出“两会后探落实·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系列报道,聚焦各高校在选拔、培养、评价等方面的探索,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编者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拔尖计划”毕业生宫勇吉,毕业后留学深造,并在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如今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眼下,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毕业生田恩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回忆本科时光,最难忘的是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了多个科研训练项目,在他看来,“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坚定了我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信念”。

    如何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

    “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

    “基础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谈及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说。

    “发展强大的基础学科,需要一大批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青年才俊。”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深有同感,“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基础能力是关键,而基础学科所构建的就是这样一种‘底层能力’。”

    基于对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迫切性的深刻认识,近年来,教育部以及相关高校持续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做了一系列探索。

    开辟多元渠道,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202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起步阶段遴选3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试点,两年来共录取新生1万余人。

    同时,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厚植土壤。“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拔尖计划”)持续推进,在77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培养基地,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96%的本科毕业生继续在基础学科深造。通过实施“英才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6000余名中学生走进大学参与科研实践,推进科教融合育人。

    此外,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2012年以来增设数据计算及应用、量子信息科学等10个理学新专业和古文字学等冷门本科专业,认定建设1189个基础学科一流专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民族复兴伟业,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要为杰出人才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主学习和研究”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科学设计、协同配合。

    围绕选拔,“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和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围绕培养、评价与使用、保障等环节,教育部深入实施“拔尖计划”,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探索建设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等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特区”,形成了“选拔设通道、培养留空间、评价长周期”的育人模式。

    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实行全员导师制,在耳濡目染中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拔尖学生荣誉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思考,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天津大学与校内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合作,引导学生加强需求导向的自由探索……

    “我国本科生具有‘高均值,低方差’的整体性特征,一流大学本科生则呈现‘个体差异性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如何让有潜质的未来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是不能回避的难题。”在南开大学伯苓学院副院长段文斌看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应更多依靠专家主导的多维度评价和遴选。“同时,在学生培养上,强调‘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一桶水’。”段文斌认为,学校应注重因材施教,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成为主导。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曾这样形容。古典语文学项目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但常常自发组织读书会、研讨会;生命科学学院通过鹿鸣书院开辟400余平方米活动空间,均在学术名师的实验室附近……通过种种举措,北京大学给予拔尖人才适宜的成长空间。

    在复旦大学,开放性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5年起,复旦启动高挑战度和高开放性的“本科荣誉项目”,面向全校所有院系,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设计相关专业。项目不设门槛,动态管理,学生基于自愿修读高挑战度的荣誉课程,教学管理上采用灵活的选课退课机制,允许学生中途在荣誉课程和对应普通课程中相对自由地切换,鼓励学生大胆挑战高难度荣誉课程。

    “要为杰出人才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主学习和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堂计划”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看来,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持续探索、汇聚合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等特点,需要持续探索、汇聚合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选拔上,需要创设多元渠道,多阶段、多方式发现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优秀苗种”,探索建立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培养机制。“建议拓展基础学科人才选拔通道,进一步选拔更多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不断总结各个高校二次选拔的经验,为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更多优秀本科生攻读基础学科研究生,加快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储备。”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建议。

    在培养上,需要为学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间。“我们的想法是:宁愿多留白,绝对不超载。”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介绍,为改变以往部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较满,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的问题,书院强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模块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课程修读方案,为有学术志趣、潜力的学生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在评价上,需要“长周期”观测。有专家表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遵循“长周期培养、长周期评价、长周期支持”的原则。“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创新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徐雷建议,破除用唯绩点、唯论文来评价学生,应通过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力、刨根问底的钻研力、发自内心的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形成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此外,在保障上,还需稳定经费支持。专家建议,应当建立国家、地方、学校、社会联动的多元化经费支持机制,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师资配备、科研实践、国际交流等方面给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提供持续稳定经费支持和优质资源供给。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已加大对基础学科建设的布局,日前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基础学科相关建设学科共124个(不含北大、清华),占公布名单中全部433个建设学科的29%。

    “下一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超常规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为重点,坚持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全方位谋划,坚持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等全要素改革,坚持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职业发展阶段全周期支持,坚持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等全链条衔接,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03-18
  • 各地组织多部门协同发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保障—— 救助更及时 帮扶可持续(两会后探落实·帮困难群众排忧解难④)

    为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各地组织多部门协同发力:充分利用政策,多方调动资源,及时帮助因灾遇困群众渡过难关;组织技能培训,发放各项补贴,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常态化摸排,定制化救助,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权益。

    组织技能培训

    助力精准就业

    本报记者王沛

    “这一天我盼了很久了!”得知有政策精准帮助自己再就业,王涛听得心潮澎湃。王涛今年33岁,身体残疾(一级),失业在家5年多了,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一次“政策找人”,给了王涛新的希望。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社局职业培训科科长徐娜说:“区人社局近年来实施‘政策找人’活动,旨在提高各类帮扶政策的精准性,镇江路街道通过系统比对、筛查,到社区实地了解,王涛被纳入政策扶持范畴。”

    讲政策,树信心,市北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细致介绍了区里关于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并根据王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再就业多种方案。这让他激动不已。

    2018年和2020年,王涛参加了市北区培训科组织的“社区培训班”,先后通过了中式面点(初级)、中式面点(中级)两个技能等级考试和实际操作鉴定,并取得了技能证书。

    在街道工作人员的鼓励下,王涛在辖区一家酒店从事面点制作工作,运用所学技能制作出美味的花样馒头、银丝卷、水晶饺子等面点,实现了灵活就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谈到未来规划,王涛信心满满:“等熟练掌握了面点的制作,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后,我要自己开店,自食其力,回馈社会对我的帮助。”

    市北区残联就业部负责人高红军说:“对于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要扶上马送一程,提供多元渠道和多种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增收致富,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帮扶有就业需求但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市北区残联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实施了“精准就业”行动:联合区人社局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残疾人就业状况认定;主动联系企业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岗位,点对点、面对面招聘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通过落实残疾人个体创业扶持和个体保险补贴政策,降低残疾人创业压力,提高残疾人创业竞争力。

    2022-03-18
  • 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关注,成都学校如何开展“心育”?记者实探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2021年3月,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也就是说,每5名孩子中就有1名患有抑郁倾向。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也将目光聚焦在如何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一领域上。河北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代表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代表认为,需加快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诊断”到“重预防”;成都列五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吴光平代表建议,建立相关心理干预救助救治系统化机制……

    那么,目前成都各中小学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长有什么看法?相关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红星新闻记者对此走访调查。

    学校:

    开设心理课程,配置专职教师,还需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教育

    据了解,2019年10月10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2019-2022年)》(简称《规划》),提出每所中小学(含职业中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课程方面,将建设心理教育课程资源库,优化心理专题课、心理班会课、心理综合实践课三类课程结构。

    成都各中小学是否达到这一要求?红星新闻记者从双流区彭镇小学、成都市娇子小学和成都市金沙小学获悉,目前学校已有专职心理教师并确保开设心理课程。“课程按照相关要求,每两周都会有一节,但目前还没有成为特色课程。”成都娇子小学教导处老师谢云静说。

    那么,中学的配置情况如何?来到天府新区华阳中学,记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看到了情景剧心理疏导室、生涯规划室、测评室、活动室等。据介绍,华阳中学自2001年建校起,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构建和发展“四全”育心体系,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一大特色。

    “‘四全’包含全面育心、全员育心、全域育心和全程育心,旨在教学活动、课程建设、学校管理、教师成长等环节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专职心理咨询师黄勇告诉记者,心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治疗,还需注重预防和发展。“前期我们通过入学测评、绘画心理进行初步筛查,之后会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年级来设置(初高中)专题课程和实践活动。”

    而在专职心理咨询师刘颖看来,心理教育也是“心理自愈”。“曾经有个孩子通过心理剧展演,将自己患病、求医的经历编成剧本,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打开心扉,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据统计,目前该学校具备6名专职心理教师,均已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90名兼职心理教师协助班主任负责班级心育。

    家长:

    心理教育课不同于学科教育,要做好倾听者和引导者

    记者在与双流区棠湖小学、成都石室联中金沙分校、成都第二十中学校的4名家长沟通时,发现他们对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这点态度一致。

    具体怎么做?如何才能保障效果?成都石室联中金沙分校初一家长张女士认为,首先要把心理教育和学科类教育区分开。“我之前学过心理学,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理教育不能依赖于单一的授课模式,它与语数外这种学科教育不一样,需要更关注和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需要相互配合。”成都第二十中学校初一家长朱女士告诉记者,“之前我也买过一些心理书籍,可是看过后还是一知半解。希望学校可以提供一些讲座活动,让家长也参与进来,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对于一些小学家长来说,心理教育还需要实现全覆盖。“孩子太小了,遇到问题后她会去找值得信赖的人。因此,学校除了配置专职心理教师外,班主任和其他老师也需要加强心理培训,这样才能及时跟进孩子的身心情况,并做好心理疏导。”双流区棠湖小学一年级家长舒女士说。

    部门:

    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

    资料显示,2021年12月31日,成都市印发《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中小学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不低于1课时。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室配备率达到100%,力争五年内实现班主任B级资格持证率达90%以上,并将心理教师专业督导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每年接受专业督导不少于10小时。

    同时,《方案》将实施分级预警,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将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分为一般预警、重点预警和特别预警。重点及特别预警纳入心理高危学生管理台账,予以重点关注与跟踪。

    对此,天府新区华阳中学校长祝长水提到了该校的“五级心理防预工作机制”。他解释,这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通过实施“积极心理教育—早期心理预防—早期心理预警—早期心理干预—严重心理问题的干预处置”,来关注个别差异和开发孩子潜能。

    据了解,在1月12日,2022年四川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中,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都市成华区人大代表、四川伟旭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杜伟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到更多地方性法规中,突出可操作性。

    资料显示,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目前,甘肃、上海、北京等地已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工作。

    2022-03-18
  • 证监会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完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 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昨日主持召开党委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就证监会系统的贯彻落实作出部署安排。

    会议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任务重大、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深入团组,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总结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宝贵经验,深刻指出我国发展具有的“五个有利条件”,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总结了去年取得的重要成绩,提出了今年工作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举措详实、政策务实,是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会议强调,证监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的重要论断,进一步统一思想、锚定目标、奋勇作为,以更加严实的作风落实全国两会部署,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首先,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领导,持续强化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其次,坚持稳字当头,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推进解决涉及资本市场预期、生态、环境等重点问题、敏感问题,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统筹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支持振作工业经济运行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再者,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体系完善、监管转型与监管能力提升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最后,更好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切实抓好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扎实推动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见效,推动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同进步、共提升。

    会议指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汇集民智、反映民意的直观体现,办理好建议提案是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的重要途径。证监会全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为纽带,广纳群言、广谋良策,不断提升办理质量,促进成果转化,努力形成更多共识、取得更大成效。

    2022-03-18
  • 安徽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力促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据安徽日报报道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省委“一改两为”会议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巩固提升存量企业的增量,集中精力抓项目、抓招商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坚持稳住市场主体,抓好企业减负、降本、稳岗工作,实施更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以企业稳保就业稳。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政府工作流程再造,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程序从繁到简、企业办事从麻烦到方便、行政工作从低效到高效,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要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激活数据要素潜力,为国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贡献,为安徽实现跨越发展增动能。要坚持扩大内需消费,用足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红利,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千方百计挖掘消费潜能,增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坚持“三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不越耕地保护红线,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外贸外资外经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安徽经济外向度。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先立后破“降碳”,聚焦重点“减污”,系统推进“扩绿”,转型促进“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强化社会治理,构建党建+信访、党建+信用工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从严从紧、从快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省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系,抓好政府债务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壮阔征程催人奋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意识,抓好中央及我省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奋力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努力以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报评论员)

    2022-03-18
  • 新一轮减税降费怎么减?1.5万亿元留抵退税成“重头戏”

    自“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过8.6万亿元。这一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属于规模较大。实践证明,减税降费是受益面最大的惠企政策,对应对困难挑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关键作用。

    减税降费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而且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有效支撑稳定居民就业的目的,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为了稳定市场预期,有效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新一轮减税降费到底该怎么减?将聚焦哪些重点?

    2.5万亿元堪称历年之最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将持续发挥“减压阀”功能,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有力拉动消费、投资、就业增长。

    从减税降费规模来看,2.5万亿元的退税减税规模堪称是历年之最,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与去年的1.1万亿元相比,力度明显更大。

    事实上,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多年,无论是规模还是幅度,中小微市场主体、制造业都是最主要的获益群体和受益行业。

    而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也将继续聚焦这一重点,通过“放水养鱼”,给企业注入更多活力、增加更多营养,从而有效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具体来看,今年的2.5万亿元税费支持政策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增减税降费政策,规模约1万亿元,与2021年接近。

    今年,国家在新增减税降费方面将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实际税负进一步降至5%;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等。

    另一部分则是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之大较为罕见,成为减税降费政策的“重头戏”。

    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突出支持实体经济,重点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倾斜。

    从国家层面的考虑,因为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且现在是资金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所以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对小微企业的增量留抵退税逐月解决。

    另外,国家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5万亿元的退税减税力度空前,但这也将对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一定的压力。

    因此,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幅将达到18%,总规模达到9.8万亿元。退税主要是中央财政“掏腰包”,地方政府也会“凑份子”。

    但是,考虑到退税的钱是直达企业,同时也考虑到基层的困难,中央对基层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是直达市县以下基层。

    专项附加扣除力度可进一步加强

    新一轮减税降费“施工图”逐渐明确,在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同时,作为“纳税人”的一份子,个人所得税也同样是人们热切关心的问题。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是利弊共存的。调高的好处是有利于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轻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弊端是纳税人群的缩小,税源减少,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而调低的好处则是扩大纳税人群,增加税源;弊端是增加了低收入工薪阶层的税负压力,不利于拉动消费、缩小贫富差距。

    现行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这是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订后确定的数额,此前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从调整结果来看,中等及中上收入阶层获益最大。

    数据显示,月收入为8000元―14000元的群体,对应的收入增长率为5.1%;月收入的为14000-40000元的群体收入增长率为7.3%。

    值得注意的是,为减轻家庭负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顾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是继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后的又一优惠政策。

    但是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广东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社会研究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认为,目前专项附加扣除的力度有了进一步加强的空间。“当前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按每月1000元扣除的标准,可以调高到实际支出水平;一孩、二孩、三孩应该实施不同的优惠政策;同时,赡养老人也应该按照类似的政策进行补充调整。切实从个税的角度有力支持生育和养老两大老大难问题。”

    2022-03-16
  • 减税降费效果何以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

    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多次提及减税降费。他的基本观点十分明确:在国家的宏观支持政策中,减税降费的效果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

    最直接,是因为“钱”给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总理比喻道:“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他说,去年在东部地区调研时,企业家谈到了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希望国家再出台一些宏观支持政策。总理指出:“中央政府的政策储备是有的,但需要集中使用。有三项选择,但只能做选择题,就是三选一。一是大规模投资,也许你们可以得到订单。二是发放消费券,可能会直接刺激消费。三是给企业减税降费,稳就业、促投资消费。”企业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选择第三项。

    投资和减税是财政政策的两个主要工具。上个世纪西方世界“大萧条”以后的“罗斯福新政”,大力投资公共工程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投资公共工程,为企业带来了订单,为社会带来了就业,产生了投资乘数效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在较长时期以扩大投资为主要手段。这一方面与我国体制转型的背景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存在大规模投资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市场主体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力量,减税成为国家激励他们投资或消费的主要手段。我国近十年来减税降费的实践和效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最公平,是因为减税降费是普惠性的政策措施。亦即,一般地说,每个市场主体都享受到相同的待遇。为什么是一般地说?因为某些税种具有“累退”性质,如消费税,税率降低,给高收入者带来的利益要大于低收入者。不过,现在所说的减税,“是把退税顶在前面”,现在的退税基本不涉及税率。同时,这里主要拿减税降费与大规模投资和发放消费券进行比较,也与上述情形无关。政府扩大投资,姑且不论投资决策可能带来失误,就其作用而言,各行业获得的支持也是不一样的。至于发放消费券,一是抵用消费券,发放给低收入者或特殊困难群体,那就是转移支付。新冠疫情暴发以后,政府在这方面采取了现金形式的多种相关措施,如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是抵扣消费券,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政府拿财政收入发放抵扣消费券,目前这种情形比较少。这种消费券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需要使用的人同时发生消费支出,这往往与低收入人群无关;另一种是企业搞促销活动的抵扣消费券,一如降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尤其对中等收入群体比较有效,但与政府政策无涉,也基本与低收入人群无关。

    最有效率,是因为减税的政策时滞短、见效快。政策时滞是指一项政策从制定、实施到发挥效应,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狭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见效快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政策时滞长于财政政策。当经济运行在非常态的情形下,如现在的新冠疫情冲击之下,财政政策的作用既比较直接,又能够迅速见效。

    近年来的减税降费,对于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起到了特别的作用,尤其对于接触型服务业中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更是如此。总理说:“帮助他们实际上也是支撑就业,因为仅1亿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的就业,如果等苗枯旱透根了,再帮他们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秤砣虽小压千斤’,得给他们及时的扶持。”

    总理特别强调:“减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减,明天就可能是加。去年新增纳税市场主体交的钱,超过了我们当年减税的钱,这是有账可查的。从2013年我们实施增值税改革以来,以减税为导向,累计减了8.7万亿元,当时我们的财政收入大概11万亿元,去年已经突破了20万亿元,增加了近一倍。因为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了,效益增加了。可谓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这是涵养了税源,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

    减税降费既是宏观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改革的助推器。为了“水多鱼多”,减税降费还将持续地推进下去。为此,可以期待,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方面,有利于民生和高质量发展的减轻个人和企业税负的措施将陆续出台,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活力和动力。

    2022-03-16
  • 两会丨民生和写作,他们都关心

    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有不少作家的身影。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包括迟子建、范稳、范小青等在内的多位著名作家出席。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作家有潘向黎、樊一平等。他们关心的议题,既有与文学创作领域紧密联系的,也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

    作家们关心的问题不只是写作

    今年是迟子建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10年。今年全国两会,她的提案是建议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历史节点,建立“抗战十四年”历史纪念馆。这10年间,她曾分别建议将失独家庭成员纳入社会特殊保障群体,建议加大救助站建设、妥善管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建议恢复大兴安岭高寒津贴,建议发放文化消费券、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等,加上今年的最新建议,都与她写作关注的群体及其工作相关。

    作家范稳从201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当年他的第一份提案,聚焦的是如何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这与他所在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有很紧密的关系。随后几年里,身处旅游大省的他,先后提出过《以新文创促进传统文化转型升级,重塑数字文旅产业、增强国家软实力》《以新文创讲好云南故事,推动文旅融合配套发展》《全国发展“互联网+旅游”应立标杆、树榜样》等与当地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提案。

    202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其新著《太阳转身》,对边疆地区脱贫攻坚的创举进行了深刻的书写。今年他的提案,则关注到出版行业近年来一个令人心痛的现状:部分电商平台的盗版书,已经严重侵害了图书著作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范稳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商平台相关责任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对盗版图书的整治力度,强化日常管理,从源头上治理由盗版行为引发的乱象,切实维护著作权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范小青历年的提案中,有关于设立文学基金会扶持文学期刊生存的,其更多是关涉教育民生领域的建议。包括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失能老人养老、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增加法治教育课课时、全面推广校车、给小学生减负、完善电网规划、加强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等众多和民生切实相关的领域,都在她的关注视野中。

    全国人大代表、作家潘向黎的关注领域也较为广泛。今年她建议在中国高校设置“间隔年”(gapyear),还建议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剧本杀”市场的监督管理,对社会热议的拐卖妇女儿童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建议。前几年,她关注的话题还有自媒体平台原创监管、春节假期延长、取消报刊转载法定许可等,与当下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贴合度较高。

    全国人大代表、作家樊一平今年的建议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这也是他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此前他还提出过通过慕课等新形式来推进民族理论政策教育等措施,都是立足广西本地实际的问题。身为一个作家,他也曾经呼吁过扶持文学期刊。

    作家背后的出版人:目光锁定原创文学

    与前述代表、委员关注众多领域相比,全国政协委员韩敬群关注的方向,基本都聚焦在自己所在的文学出版领域。

    回顾自己这几年参政议政的经历,他感觉自己所在的新闻出版界高手云集,从中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学问。参加全国两会,可以说是自己人生的课堂、求学的课堂。谈到今年大会的整体感受,他觉得会风非常简洁高效,在六天的时间里,大家都积极地参政议政,整个过程就像冬奥会的口号一样“简约、安全、精彩”。

    韩敬群今年的提案是关于中国原创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这也是文学界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他看来,鼓励中国本土的文学创作,从出版社、编辑的角度来说,都要秉持一个基本原则:不管是知名作家还是未成名作者,都要“对文本负责、凭文本说话”,不能“唯名气论”。比如他所在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去年出版了浙江作家杨怡芬的《离觞》。这部作品的细节描写、人物塑造和语言功底都非常扎实。这位作者虽然此前也发表、出版过不少作品,但对普通读者来说,还是相对陌生。在他看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去年出版了包括《远去的白马》《平安批》这样的优秀作品。从文学性的角度,还有《流俗地》《离觞》这样的重要收获。杨怡芬是他们所认为的一个重要作家,值得长期关注和扶持。

    谈到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比较成功的作家,韩敬群认为刘慈欣和曹文轩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方向,科幻文学和儿童文学。麦家的《解密》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其他能够形成现象级的原创文学图书数量上还有所欠缺。

    韩敬群在提案中也提到,中国文学“走出去”,还是要加大对欧美世界的输出,想办法进入到他们的主流话语体系。目前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语的还是比较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做对外输出时,比较注意寻找与作家的文学成就相匹配的出版社。要追求更加有效的输出和抵达,而不是数量多少,这个过程自然需要寻找好的翻译家、译者。

    近年来,包括《装台》《人世间》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并且引起了很大反响。刚刚播出的后者,取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谈到这种现象,韩敬群表示,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是贴近普通读者,体现老百姓悲欢离合、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作品,能够受到大众更多的欢迎。过去是这样,现在的几部作品更凸显了这个特点。像《平凡的世界》,还有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都是这样。这些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剧的火热,还证明一点,当下单靠文学作品自身很难引发轰动效应,成功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极大带动原作品的销售。当然影视剧也需要像《人世间》《人民的名义》这样的作品给它们的成功奠定基础。韩敬群也期待最近将要播出的《心居》能够拉动原著的销售。

    韩敬群举例说明了影视剧的火爆对图书销售带来的推动。比如《人民的名义》在电视剧播出前,卖出7万册。电视剧一播出,10天内印了100万册。这就是影视剧放大的效应。《人世间》在电视剧播出前,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销量没有《北上》高。电视一播,图书销量马上遥遥领先,已经占据当当小说榜榜首很多天了。

    此前《北上》作者徐则臣在做客“商报好书探”的直播间时,曾透露按计划电视剧今年也将播出。韩敬群也很期待编剧和导演将这部有关大运河,有关中国文化旧邦新命的茅奖获奖作品成功呈现出来。

    回顾自己这几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韩敬群表示基本都是聚焦自己关心的领域,也是希望能够发出业内的声音,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四个提案都是和原创文学创作与编辑出版相关的,也都收到了反馈。像自己第一年的提案,关于原创文学创作和出版,指出了当下创作和出版中存在的一些浮躁问题,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后面关于编辑队伍人才建设问题以及编辑力提升的提案等,也都是与原创文学创作与出版相关的。

    2022-03-16
  • 叮咚看两会 | 以医保促民生,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听障人士面临困难——将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器官移植费用高昂——将器官移植费用全部纳入医保;不孕不育患者居高不下——将不孕不育诊疗部分项目纳入医保……

    观察近年来众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借助医保解决民生难题是一个重要思路,涉及养老、就医、生育等众多民生问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图源:新华社

    代表委员“喜欢”向医保要钱,首先是医保民生工程深入人心的体现。“灵魂砍价”视频、种植牙耗材被纳入集采的消息一度引发热议,也让医保承担了更多公众期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增加30元,还明确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进一步释放了推动医保惠及更多群众的政策信号。

    但医保扩围不宜突飞猛进,超越当前发展阶段,仍要在“保基本”界限内,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需要看到,提升了多少医保待遇,就要跟上相应的筹资水平。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连年增长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医保基金中长期支出压力加大。

    职工医保实行与个人工资挂钩的费率制,而居民医保采用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定额筹资模式,尤其是农村居民等低收入群体缴费压力不断凸显。

    全国人大代表赵思学提到,居民医保费用“从开始的每人每年10元、20元、30元,涨到了2021年的每人280元”,超过了正常工资增长幅度,建议有关部门优化居民医保筹资制度。

    据财新报道,国家医保局目前已委托缴费基数、基准费率、宏观筹资负担比较等多个课题开展研究,国家层面也正在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机制。但当下,仍需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坚持稳健持续、防范风险。

    让医保惠及更多群众,需要“开源”“节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一方面,探索与各方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筹资机制,确保资金增长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不断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03-16
  • 【全国两会地方谈】感知“两会”中的民生温度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2022年全国两会在初春时节如约而至,在日前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民生这个“常青词”,重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工作宗旨,释放出党和政府始终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温度。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一年前,我国作出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庄严宣告,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保障力度日益加大、教育改革步伐持续加快。呼唤尽力而为,就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进一步共享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工作,不仅是一时一地之事,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域布局。对某个群体或一个地区的政策扶持,将会辐射到其所属的家庭、社群,进而放大成整个社会的共同福祉。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国之大者”,尽管涵盖宽广,首要却是落实落细。目前,我国有2亿左右的灵活就业人口,两会之声聚焦其就业、职业教育、退休养老、生育政策等多种方面,提出“建议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建议加强技能人才培育和激励”等有现实意义的重要提案,事关个体生存、自由发展与价值体现。这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实干兴邦的毅力与决心,更彰显着一份对人民的情怀和担当。在宏大叙事的背后,是无数民生实事的积累,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致广大而尽精微,善于倾听“千言万语”,发现好、解决好事关“千家万户”的急难愁盼,小事虽小,却足以由小见大。

    另一方面,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民生工作的成绩必然要依托于社会发展的质效,尤其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更呼唤精细化、多元化,乃至个性化的高水平治理模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量力而行”,就是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新时代的民生工作,将更加考验对“一盘棋”的统筹能力,以及如何处理好“广泛普惠”与“集约高效”之间的辩证关系,对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提出了更高要求。持之以恒下“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的“安全网”,托举住14亿人“稳稳的幸福”,正是新时期需要我们答好的“时代之问”。

    2022-03-16
  • 代表委员聚焦两会:民生“大礼包”,分量十足诚意满满

    2022年,新的征程又将开启,民众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大礼包”充满期待。

    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代表委员表示,“大礼包”分量十足、诚意满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饱含民生关切之情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饱含着对民生的关切之情。

    “政府工作报告鲜明地体现出向基层倾斜、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倾斜的政策导向,汇聚了众多民生亮点,释放了许多利好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丁梅说,如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灵活就业人员群体规模逐年增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非常有必要。”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现在灵活就业人员存在‘不知参保’和‘无处参保’的问题,需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便利性和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也关注就业工作。他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减税降费”。谢德体说:“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助企纾困的决心。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稳企业才能稳就业,稳就业才能稳民生。”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关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文爱华认为,在多元化的供应体系下,住房租赁市场能起到平衡供需结构的重要作用,改善广大居民的居住体验。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如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诸多举措: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罗杰表示,“改善医疗服务的相关政策,既坚持了持续稳步推进,又积极聚焦现实难点。对于近年来公众关心的异地结算、耗材价格昂贵、重大疾病治疗等均作出有效安排,问题看得清、措施提得实。”

    “双减”是今年两会上的高频词汇。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拉开“双减”工作的序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认为,推进“双减”工作,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变革,必须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评价改革、促进学校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上多方面下功夫。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成为一件民生大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表示,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单元,但不少社区的养老服务有待提高。她建议,加快完善社区功能建设,对于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商业机构,可考虑给予政策倾斜或一定补贴,让老年人能够楼上居住、楼下就医。

    举措务实信心更足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大礼包”实实在在、“干货”满满。代表委员表示,期待惠民政策尽快落地实施,提升幸福感。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对报告提出的“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等举措充满期待。

    南存辉在调研中发现,“充电难、充电贵”成为制约很多家庭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阻碍之一。由于受城市总体充电网络规划缺失、小区用电容量紧张等因素制约,充电桩安装困难,充电桩的安装数量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老百姓呼唤更加智能、安装方便、成本低的充电设施。”南存辉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支持推广全域智能充电网发展模式,让新能源汽车更好地服务百姓生活。

    当前,国家着力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这些措施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印象深刻。他表示,提升生育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生育支持融入经济社会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成本,实现生育保险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妥善解决育龄妇女的后顾之忧等。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南中源茶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波注意到预算报告提出,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安排1650亿元、增加84.76亿元,并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推进乡村振兴底子薄的地区倾斜。这些举措让韦波的信心更足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还是要靠产业发展。我准备发展茶旅一体化产业,用茶产业、布依族刺绣等助推旅游业发展。”

    2022-03-16

  • 首 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