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句话!看2022全国两会如何影响你我

    3月11日,2022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这次两会留下了哪些令人记忆深刻的瞬间?又将在未来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50句话,我们一起回顾!

    1、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2、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4、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5、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6、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饭碗越端越稳、越吃越好。

    7、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8、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9、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0、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

    11、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2、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让“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

    13、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

    14、今年力争脱贫地区的外出打工人数能够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15、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16、中国的外贸事业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

    17、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创造新就业岗位。

    18、今年将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19、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20、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21、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创新不问出身,只要有能力国家就提供机会。

    22、“建议保护35岁以上求职者就业机会”“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等关于就业的言论引发关注。

    23、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24、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25、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26、“建议延长女性产假”“建议建立女性弹性工作制”“建议规定岗位最低女性比例”等多个话题聚焦女性生存就业环境。

    27、代表委员关于“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等建议备受关注。

    28、“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上调10%-20%”“每月给职工放两天陪伴父母假”等建议引发广泛讨论。

    29、最高检提出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

    30、最高法称对残害妇女儿童等的犯罪,论罪当判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

    31、最高法点名茶颜观色,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

    32、最高法点名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

    33、最高法点名人脸识别第一案,制止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行为,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担忧。

    34、最高法明确,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

    35、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36、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37、“建议把近视率作为学校和地区教育质量考核重要指标”“建议将高中生22点前就寝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保护“少年的你”建议频出。

    38、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正积极研发新冠病毒广谱药。

    39、中国已向世界提供超21亿剂疫苗,将继续坚持。

    40、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碳中和、碳达峰不搞“碳冲锋”。

    41、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都有人护。

    42、今年5月,我国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并共同在轨工作一周左右时间。

    43、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已经接近尾声,有超过10亿选民参加选举。

    44、新选举制度使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落实。

    45、总理记者会谈5.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制定宏观政策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

    46、总理记者会谈就业:要给“骑手们”系上“安全带”,让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既解燃眉之急,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47、总理记者会谈乌克兰局势:中方愿意和国际社会一道为重返和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48、总理记者会谈中美关系: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择宽处行,谋长久利。

    49、总理记者会谈台湾问题:对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50、总理记者会强调,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

    2022-03-12
  • 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 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张尼)11日,中国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了92处,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

    向东介绍,两会期间,对从各个渠道汇集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汇总,逐条认真研究,本着能采纳尽量采纳的原则,对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很多修改之处综合了多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从梳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的情况看,基本上对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内容都有涉及。总的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补充修改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

    稳经济方面,涉及到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内容。

    比如,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方面,将“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补充修改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促创新方面,涉及到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内容。

    比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补充了“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等;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方面,补充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补充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等。

    惠民生方面,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比较集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领域修改近30处。

    比如,在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补充“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内容,将“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补充修改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将“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补充修改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完)

    2022-03-12
  • 两会这五年:历史与未来在此相汇

    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上午闭幕,2022年中国“两会时间”画上圆满句号。这也意味着,全国两会走过又一个五年。

    五年,是一届代表委员履职的时间刻度,也是人们观察中国发展轨迹的惯用区间。透过这五年全国两会,外界得以从不同维度感知中国、读懂中国。

    五年两会,让人们看到国策与民意的相汇。

    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保障35岁以上求职者就业机会、鼓励幼儿园增开托育班……这些天,代表委员的声音上了热搜,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历年来,那些民众最为关心的焦点议题,相继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得到解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一系列民生“大礼包”不仅涉及范围广,且无不切中当下民生痛点。

    国策与民意共振共鸣,这已成为全国两会民主议事厅里的常态。这是一个聚民智、汇民意的过程,是一个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一个明确目标、形成共识、最终一起向前的过程。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五年来,全国两会保证了人民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也保证了民意融入国家顶层设计。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由此得到更生动呈现。

    五年两会,让人们看到中国与世界的相汇。

    今年两会期间,全球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尤其关注2022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在全球应对各种挑战的背景下,世界把目光投向率先复苏的中国,寻求重振经济的“灵感”。具有经济社会发展“风向标”意义的全国两会,为其观察了解中国提供了绝佳窗口。

    世界透过两会倾听中国,中国也借由两会向世界说。疫情以来,连续三年全国两会都开成了“精简版”。虽然记者数量因疫情防控需要大幅削减,大会仍特地将一部分名额留给在京境外媒体;虽然记者会场次压缩,却依然专门为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议题留出时间。“透明”的信息场,亦折射出一种开放姿态。

    尽管有疫情的不可抗力,但在近几年全国两会上,中国一如既往主动与世界沟通,坦诚表达自己的主张,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因素。“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当繁忙的信息从春日北京传向全球各地,这样的相处逻辑已暗含其中。

    五年两会,让人们看到历史与未来的相汇。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人类历史被毫无预兆地改写,中国经济发展也一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未知与未来,全国两会这一中国政治生活年度大事顺利举行,本身就是一种信心“加持”。

    而这五年两会留下的“财富”,还将进一步撬动中国发展。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了却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将以更完善的法律框架护佑每个公民;一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开启新征程的同时,描绘出一个更具幸福感、未来感的中国……

    从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五年两会,恰好处在其中。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站在关键时点回望回去,那些“相汇”积聚的力量,将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未来。(完)

    2022-03-12
  • 五年两会三年戴口罩,两会释“处变不惊”的中国发展信号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阚枫)3月11日,2022年中国两会落幕。今年两会,近5000名代表委员第三次戴着口罩参会履职,中国的这场年度政治“例会”,向变局中的世界释放多重信号。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大背景下,中国两会让世界思索:为何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依然可以“处变不惊”地聚众智、谋长远。

    的确,“处变不惊”就是最鲜明的中国信号。

    处变不惊,体现在变局之中开新局。

    这两年,全世界都在适应如何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共处。中国两会如约召开,这本身就向外界释放了有条不紊的发展信号。

    今年,中共二十大将召开,中国处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

    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两个重要论断,备受外界瞩目:

    在内蒙古代表团,他用“五个必由之路”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

    看望政协委员时,他用“五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分析当前中国发展的“时”与“势”。

    一个是回望来时路的经验总结,一个是展望新征程的形势判断。两个重要论断,折射出中国在乱云飞渡的世界变局中,从容坚定、勇开新局的战略定力。

    处变不惊,体现在不确定中更确定。

    2022年,中国将“稳”字设定为经济发展关键词。但在下行压力挑战、环境复杂变化的内外不确定因素中,“稳”的底气来自哪里?今年两会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作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这是两会公布的中国最新“成绩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30元……这是两会释放的中国发展承诺。

    保证行稳致远的经济发展态势,解决急难愁盼的民生关心关切,这两组数据体现出中国“办好自己的事”,在不确定中更加确定的发展信心。

    处变不惊,还体现在克时艰中谋长远。

    两会是“中国式民主”行得通、很管用的生动展示。

    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最后一年。五年开两会,三年戴口罩,特殊的两会,会期精简了,但会议依然在谋划更长远、更实在的国事家事;代表委员隔屏交流多了,但履职质量、会议效率并未降低。

    本届代表委员履职的五年里,世界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中国也来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三年特殊的两会正记录了“处变不惊”的中国如何克时艰、谋全局、计长远:

    2020年两会,推迟两个月召开的会议上,深远影响每个中国人的民法典出炉;

    2021年两会,被称为中国发展新路线图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炉;

    2022年两会,多项议程对下个五年的全国人大机制化运行进行了布局。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这就是“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经验。(完)

    2022-03-12
  • 两会闭幕,外媒关注中国如何擘画更好的未来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2022年全国两会今日正式落下帷幕。从GDP增长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到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再到5G等科技创新议题……海外媒体通过两会这一“窗口”,密切关注着中国如何擘画更好的未来。

    两会展示中国2022年经济蓝图

    202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引发全球关注。多家外媒展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如何绘制经济发展蓝图?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中提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中国也向外界传递出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俄罗斯塔斯社也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的表述。

    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社论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对世界来说,中国能够实现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将是一件好事,因为与增长5%相比,中国实现5.5%左右的增长目标将使全球经济增长提升0.1个百分点。对于与中国有着密切贸易关系的地区国家来说,将是一个亮点。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表示,目前世界仍处于新冠疫情蔓延和经济复苏缓慢的困境中;在此关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将为世界提供新动力和正能量,帮助人们重新燃起为共同未来努力的信心。

    民生方面,《韩国日报》的报道指,中国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就业目标也令人瞩目。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国控制在5.5%以内等具体目标,反映了中国将持续保障民生的政策方向。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MoinulHaque)表示,中国的治理模式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都是为人民的福祉而做出的决定,例如抗击新冠疫情和扶贫计划,巴基斯坦《每日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哈克说,“我们对两会做出的这些重要决定充满信心。”

    肯尼亚广播公司刊文称,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中国之道。

    中国数字经济成就助力国际合作

    今年两会,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和对未来的计划同样受到外媒关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介绍,过去一年,中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在产业方面,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路透社关注到,中国政府将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大规模部署。塔斯社注意到,中国将加强建设“数字中国”的综合规划,建设更多数字和信息基础设施。

    《海峡时报》报道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将是中国发展两个重要的增长翼。

    发展数字贸易作为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实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的一部分,也引起外媒关注。

    哈通社注意到,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北京表示,中方愿与中亚五国合作落实好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在防疫、产能、能源、农业、人文、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等领域深化合作。

    塔斯社和俄罗斯卫星网还注意到,中国将采取综合措施维护对外贸易稳定,积极利用外资,确保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多双边经贸合作。

    中国科技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多家外媒看来,中国近年来的科技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为其他国家带来利好。路透社介绍,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此外,还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了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的话说,过去一年,科技工作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

    5G是科技领域的重要话题,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目前中国已建成5G基站142.5万座,实际连接的用户超过5亿,到今年年底,中国的5G基站有望突破200万座。

    巴基斯坦《乌尔都观点报》也盛赞中国5G发展,并关注到“5G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科技发展的成果还将裨益世界。肯尼亚主流广播电台CapitalFM分析认为,中国将在寻求征服新的科技前沿、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创新水平。当然,这些技术不仅会在中国使用,还会在有在建中国项目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部署。

    报道强调,“实际上,强大的中国对每个人都有益处。就犹如一座果园,时令正好,可以采摘果实,为许多人补充营养。”(完)

    2022-03-12
  • 破解科技“卡脖子” 要打好三张牌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万淑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卡脖子”依然是代表们广泛讨论的议题。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如何强化国家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破解核心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

    首先,要打好“基础牌”,提升基础创新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卡脖子’说明中国在某些关键技术上依然受制于人,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又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沈岩认为,基础科学研究以认识大自然、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为主,要做一些开拓性研究工作,不以应用为目的,成果以科学论文为主要呈现方式。建议做一些小规模的、持续稳定的基础研究,不适合用大规模集成的方式上马重大重点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表示,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加强国家战略科技,需要加快推进一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重组、优化。同时,要厘清哪些关键科技还存在短板,依据现有科研力量,优中选优,重点支持。

    其次,要打好“应用牌”,加强对高精尖国货的应用。

    沈岩表示,国家要重点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政策扶持,促使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支柱性与尖端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加强研发力度,起到示范作用。遇到问题后,再由科研人员根据需求寻找问题,从而进行技术改造或新的技术发明。应用基础研究可以催生很多新产业,或者让产业升级换代。

    “科研必须要跟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黄政仁建议,要进一步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进步。“现在很多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都是“碎片化”成果,要让关键产业和‘学研’更好地结合,真正形成产业化,引导企业尤其是国企成为科研主力军。”

    此外,黄政仁表示,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如果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很容易被抄袭,那么很多企业就不太愿意大力投入研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呼吁,要加大对国产核心技术产品的扶持力度,促进市场更广泛地应用,“好的技术都是在市场检验下才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有很多关键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心科技产品要勇于用国货。”

    最后,要打好“人才牌”,让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

    黄政仁建议,政府要引导建立良好的科研生态,倡导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促使人才“全球通”“事业通”“心气通”,真正让人才留得下来,用得上,才能够促使中国成为全球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沈岩认为,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让青年科研队伍有上升空间,避免“大树底下不长草”现象。同时,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不要以论文数量为导向,而是以论文质量为导向,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完)

    2022-03-12
  • 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共鸣。

    道路决定命运,旗帜指引征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站稳了,实现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我们正在此前发展的基础上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4亿多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始终以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要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在发展中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就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2-03-12
  • 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创新策源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落实科技政策、推动创新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部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省会,郑州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代表。

    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创新策源地

    安伟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站位全局、担当使命,郑州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首要支撑,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调整,落实省委部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策源地,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道”。

    关于郑州的科技创新工作,安伟介绍,一是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构建高水平创新总引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智时代,基于数字化的创新是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数字化是推进现代科技创新的基石。郑州把数字郑州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工程、基础工程、骨干工程,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总引擎,以“优政、惠民、兴业”为方向,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二是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重点,打造高水平创新主平台。现代科技创新是跨界融合、多元集成、互动开放条件下的创新。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载体平台。郑州将抢抓省委推进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的机遇,对标国际水准、国内一流,高起点规划总面积260平方公里的中原科技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最优环境、提供最优服务,建设与科技创新功能布局、科技人才聚集发展、科创活动规律相适应的城市场景和社会功能,走好开放式创新之路,打造集科研、转化、产业为一体的科学城。

    三是以青年人才创业行动为牵引,集聚充满活力的创新生力军。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青年人才是最活跃的创新群体。进一步优化提升郑州的人才政策,设立100亿元的青年创新基金,高标准布局建设一批青年创业园,配建30万套人才公寓,打造青年人才“拎包入住”“拎包办公”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让郑州成为青年人和各类优秀人才追逐梦想、实现价值的城市,实现今年引进大中专学生和各类高级人才20万人、5年达到100万人的目标。

    四是以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为突破,培育高水平的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必须让企业唱主角、挑大梁、当龙头。郑州将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基金,鼓励规上企业打造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活动的“四有”企业,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合作模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争取3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达到8500家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加快提升、3年内达3%以上。

    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厚植高水平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更大程度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郑州将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探索实行“揭榜挂帅”“赛马择优”“绩效考核”等科技项目管理和组织方式,大力为科技人员“松绑减负放权”,为重大科技专项攻关提供保障。

    六是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增强高水平创新的主动性和历史自信。郑州将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创新因子、创新精神,汲取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包容、多元、融通、开放”的创新文化,大力弘扬“勇于试错、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爱国奋斗”的企业家精神,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着力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支持市场主体、鼓励创新发展、尊重企业家的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动力与活力。

    安伟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安全则是发展的根本和前提。郑州将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强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大力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和公共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行动,持续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一体化,强化社会安全教育,促进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整体提升,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城市,进一步夯实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创新策源地建设的基础,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2022-03-12
  • 稳经济 促创新 惠民生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详解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对从各个渠道汇集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汇总,逐条认真研究,本着能采纳尽量采纳的原则,对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11日下午,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说,总的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补充修改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

    “六稳”“六保”,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向东介绍,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稳经济方面,报告的修改内容涉及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

    向东说,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方面,报告将“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补充修改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在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在描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增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的表述。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说,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上涨,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客观上加大了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将多措并举稳物价,包括抓好农业生产、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聚焦创新,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创新是第一动力。向东介绍,报告围绕促创新的修改,涉及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内容。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报告补充了“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等。向东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他表示,评价机制是创新活动的“指挥棒”。“重点是在继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的同时,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在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方面,报告补充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补充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等。

    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也写入报告。向东表示,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运动,冰雪运动已经成为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时尚运动项目,“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已经实现。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和装备制造快速发展,冰雪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下一步,要进一步提升体育装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冰雪产业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这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向东介绍,报告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民生领域的修改近30处。

    教育是立国之本。报告增加了“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表述。刘日红说,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这一问题,要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同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

    报告还增加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表述。刘日红说,这强调了“增强适应性”的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举措。

    聚焦百姓关心的看病难题,报告增加了逐步提高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的内容。

    向东指出,当前,我国居民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另一方面,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要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流行水平。

    目前,我国有100多万乡村医生,但仍存在数量相对不足、学历水平偏低、待遇保障较差等问题。向东介绍,报告增加了“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的表述,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从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一老一小”问题也要统筹解决。“报告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前增加了‘多渠道’三个字,就是要动员各方面资源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向东说,包括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等。

    此外,报告补充了“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等内容。

    向东表示,这些修改就是要让老年人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注重对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青年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2022-03-12
  • 浓墨重彩,书写高原医学研究亮丽篇章

    青海有一大批高原医学专家,高原医学研究已有很好基础。青海省政协主席公保扎西委员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有的地理环境、生态样本、人才队伍、民族医药和学术交流优势,是高原医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原医学研究。”公保扎西委员介绍,这几年青海相继成立了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高原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10余家科研机构,研究领域覆盖高原相关疾病、地方病以及中藏医防治,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为代表的4位院士和47名国内高原病以及转化医学专家组成的10个专家团队和43个研究小组,团队和研究小组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项、SCI论著136篇,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2004年在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与低氧生理学术会上发布的《慢性高原病国际指南(中国西宁标准)》,已成为国际慢性病高原病诊断标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公保扎西委员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青海的高原医学研究,相继在青海省建设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示范基地5个,为青海省全力推进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为更好地服务高原人民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此,公保扎西委员指出,充分利用我国青藏高原地理、气候、人文等优势,突破呼吸、心肺等特殊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心肺病和哮喘病等患者康复、促进高原人群高原病防治,而且对创造性开展将健康、医疗、康养、体育事业相结合的高原康复医学及产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长期致力于高原病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以及国际高原医学会常务理事、青海大学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格日力等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适度、符合一定条件的高原低氧环境下,通过间歇性低氧“习服—适应”过程,可以激活机体潜能、提高心肺血液功能、增强机体氧利用能力、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在海拔2000米至2800米植被丰富的地方,最有利于机体的改善和人体的健康,最有利于激发人体的生理机能而又不至于造成低氧损伤。

    公保扎西委员建议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群,每年如有机会可到高原短期疗养或旅游,经低氧刺激,“激活”生理功能和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提升自身健康素养。

    “高原医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机构及成果的支撑。”为此,公保扎西委员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十四五”期间在青海省建设国家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支持青海整合资源,建设国家级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以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为基础,在青海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高青海省及周边省份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

    “通过建设国家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不断总结高原医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让高原医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书写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亮丽篇章。”公保扎西委员说。

    2022-03-11
  • 打造餐桌上的“科技安全阀”

    打开手机摄像头轻轻一扫,产地、品质、种植周期、采收时间、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等信息一目了然……如今,走进许多城市的大型超市卖场,一些食品和农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让消费者轻轻松松就能了解这些瓜果食粮的“前世今生”。

    小小溯源码,正是科技改善民生的缩影。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老百姓高度关注,也是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格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作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静委员和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创新部党支部书记、研发高级经理史玉东代表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从农产品到食品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食品安全。

    王静委员给出了一组权威数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5万个,较‘十二五’末增加71.9%。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食品安全方面,2015年10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日趋严格。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大约有2300多种,远远低于世界各国已经批准的15000多种。”孙宝国委员说。

    奶制品作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近年来质量也大幅提高。史玉东代表介绍:“在国家奶业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中国乳业在奶源指标、工艺技术、质量检测等各方面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消费者信心随之大增,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历史最好。”

    从田间到餐桌提升科技创新力度

    在助力食品安全过程中,科技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食品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不是单一的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科技界与产业界有效对接,更需要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基因工程、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多学科融合发展。”孙宝国委员介绍,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科技创新至关重要,食品安全全链条过程控制、食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产品及装备等关键科技难题亟待突破。

    王静委员指出,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方面不断精进,例如已研发出5分钟左右即可检出农产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试纸,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整个链条的关键技术创新攻关,仍是下一步重点努力方向。

    就在几个月前,蒙牛集团参与的“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令史玉东代表格外自豪。他说:“我们联合科研力量针对中国乳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薄弱点进行攻坚,带动了乳业整体技术提升。从科技角度来看,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力度的同时,行业标准的作用也尤为突出。”

    从质量到标准聚焦关键技术难题

    如何发动创新引擎,进一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孙宝国委员建议,聚焦关键技术难题,重点解析个性化食品加工中特征组分效应变化机制与质量品质调控机理;在高、精、廉、自主可控的食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产品及装备上有所突破,研发危害物非靶向智能识别技术;研发融合大数据、组学和无损检测等新技术的新资源及食品真实性鉴别与溯源技术体系;构建“新兴”组分和食品新业态全程质量安全智慧监控技术及AI智能控制平台,并进行集成示范。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王静委员指出,优良抗病动植物品种选育、绿色投入品创制技术、精准施药技术等是接下来继续实施减肥减药减抗、提高农业投入品生物利用率的重要基础。此外,农业面源污染修复和防治也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智能化的精准快速监控技术也应是重点。

    “补足标准短板十分必要。”史玉东代表举例说,益生菌在市场上是一个科技创新产品,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存在空白,造成一些行业乱象。因此,应推动完善食品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规范食品产品品类的创新,还可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应用与国际接轨,助力食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2022-03-11
  • 陈萌山委员: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百姓健康与生命,是最大的民生工程。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心怀“国之大者”,心系人民群众关切,是使命责任。

    在我看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十分必要。城乡居民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构建“来源可靠、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链条,联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有利于打消消费者顾虑,让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扩大消费。当产品发生安全事故时,追溯体系及时锁定焦点,可迅速回收产品、探究原因,将危害风险降至最低。加快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倒逼生产经营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促进生产流通高效对接,促进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降低供给成本,保障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供需障碍,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大众对农产品快速有效监管。

    我们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法律有待完善。现有法律侧重农产品产业链末梢的监管和处罚,支持从农产品质量源头进行防控的法律还不够完备。二是相关主体参与意愿需要加强。目前,我国消费者以及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对农产品追溯的认知程度还不够高。三是管理部门协调任务重。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涉农业、商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在平台建设、信息共享、管理协同等方面需要逐步协调推进。

    近年来,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案,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均列为重点提案。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扎实有效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相关工作;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推广应用显著加快,机构入驻、重点产品挂钩和平台对接实现突破;地方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效果显著;市场化应用更加广泛,各地产销主体积极推进追溯联动,有力提升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年,作为全国政协农业界委员,我们就追溯工作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衔接、加强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力量、推动重点行业先行先试等工作提出了提案,力求突出重点、探索特色,逐步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2022-03-11

  • 首 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