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闻风丨养老金有望18连涨!破解“养老焦虑”,代表委员支招

    中新经纬3月8日电(熊思怡)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养老话题,你最支持谁?


    养老金有望“18连涨”

    截至2021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上涨幅度均为5%,2021年上涨幅度调整为4.5%。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近日表示,预计今年我国养老金上涨幅度约为4%。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2月中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上调幅度呈下降趋势,(预计)今年养老金涨幅约为3%。”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贵州、河北、上海、广东、宁夏等省份已将“上调养老金”写入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其中,贵州省明确指出,今年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98元提高到113元,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房连泉建议,在我国养老金待遇调整上,引入与工资增长率、物价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率等指标综合挂钩的自动调整机制。该机制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养老金增速能够抵御生活成本的上升,保障养老金购买力水平和老年消费的需要。

    养老金年年涨,能足额发放吗?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4.8万亿元,可支付月数在14个月以上。”财政部部长刘昆2月22日指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管是在哪个省,在哪个市县,都能确保及时足额发放,都有保障。

    专家支招多支柱养老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由三大支柱构成: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养老金。

    2021年底获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指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针对“提升企业年金强制性,扩大覆盖率”,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建议,加快调整企业年金机制,扩大企业年金缴费来源,协调企业养老保险整体发展;简化加入企业年金程序。

    至于养老第三支柱,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认为,个人养老金是“底线资产”。他建议,优先将具有低波动、收益相对稳健、风险相对可控、包括目标风险在内的养老产品体系,作为行业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的重点产品予以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表示,针对目前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建议大力发展养老信托基金,加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面向老年人设计更精细、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日表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大到“十地十机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金业务也正在抓紧筹备。

    养老谁出力?提薪引人才

    要实现老有所养,不仅要解决“谁出钱”的问题,也要关注“谁出力”的问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康养服务与人才培训专项基金副主任陈珍指出,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我国现有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万多人。按照1∶3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算,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可能在千万级别。

    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建议,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尊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劳动,提高其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等,从切身利益和社会地位提升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建议,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后备人才培养。包括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促进养老机构与高等(高职)院校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以固定输送多层次的专业人才等。

    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建议,规范机构养老服务人员的招聘和使用,规范公开招聘制度和聘任制度,从源头上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各服务岗位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做出指导性规定,逐步实现专业的服务由专业的人员实现的目标。(中新经纬APP)

    2022-03-08
  • 依法治军,习近平强调八个“坚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2022-03-08
  • 习近平再提“石榴籽”背后的“共”字考量

    “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谈到民族工作时,他再次提到“石榴籽”的比喻。

    2018年,首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疆,55个民族生活于此,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关于民族团结之于内蒙古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曾说,“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5年过去,同样的场合,习近平又一次提到“石榴籽”,从这背后可以读出一个“共”字考量。

    共,首先代表团结。

    “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回顾内蒙古取得的成绩,习近平点明其中关键——民族团结。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作为中国第一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区,也是“模范自治区”,内蒙古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生”,工作卓有成效。

    审议现场,有代表分享了当地的实践: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石榴籽”这个比喻,老师们在课堂上把石榴剥开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领悟团结。

    见微知著,内蒙古的实践,是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缩影。

    如何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给出答案: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

    共,还代表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

    如何形塑认同?一对关系需要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习近平对此念兹在兹: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一如他在内蒙古代表团曾强调的:“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这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

    共,更体现初心。

    “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曾如此指出内蒙古的独特作用。

    而他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亦立足区域、关照全国,体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2018年,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19年,他提出,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他说,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2021年,他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如今,内蒙古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今年审议中,习近平又一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石榴籽”的故事仍将继续。(完)

    2022-03-07
  • 人才强国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1.革除壁垒,营造成长环境

    主持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朱永新: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各部门、各级领导不能只将目光聚焦于“大师”和“顶尖人才”,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千千万万没有任何“帽子”的青年人才身上。

    要为青年人才营造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成长环境。要在项目支持、职称评定、个人晋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尊重科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鼓励青年人才自由驰骋、大胆尝试,为他们创造更多历练机会。

    邱勇:立足新时代,激励广大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砥砺前行,是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交流氛围,充分支持青年人才大胆开展跨学科研究、前沿突破性研究、非共识性研究,敢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学高峰。

    立足“两个大局”,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引导他们立鸿鹄之志、行大鹏之举,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余兴安: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青年阶段是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如果给予青年更多机会,加大培养力度,势必会让更多拔尖人才“冒出来”,为科技强国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继续创新突破,不断革除束缚人才发展的壁垒,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放手让青年人才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上攻坚克难、施展才华,积极为青年人才创造能够充分施展才能并脱颖而出的发展平台。

    2.释放潜能,激发创新活力

    主持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破四唯”一直是科技界的焦点话题。“破四唯”到底难在哪里?破了之后如何“立新规”?

    邱勇:“四唯”的存在,很大原因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指标易于统计、方便比较。“四唯”就是学术上的懒政。

    “破四唯”的同时,必须“立新规”。大学要高度重视学术评价标准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清华大学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2020年以来,学校持续推进学术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代表性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不再把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学生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这些改革措施,目的都是释放人才创新潜能。

    余兴安:系统解决“四唯”问题,需要在思想观念、评价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走出“唯”的死胡同。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才能使更多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

    朱永新:不破除那些束缚人才活力的规定,青年科技人才就难以健康成长,科技界的急功近利现象就无法根除。

    “破四唯”需要真正引入专业评价、国外同行评价,建立多主体专业评价体系,推动评价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形成风清气正的评价生态,从而系统、可持续、彻底地解决问题。

    3.长远布局,实现原创突破

    主持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邱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靠创新、靠科技、靠人才。作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开放创新,努力建成学术大师荟萃、优秀学者向往、青年才俊辈出的世界人才高地。清华大学将深入实施“强基计划”,构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具备国际视野、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

    朱永新:中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没搞清楚。要加强学科布局和体系建设,全面夯实基础理论研究,补足冷门、薄弱学科短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要加大对甘坐“冷板凳”、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大家心无旁骛地专注科学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余兴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有一批专业技术过硬、富有进取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布局,需要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卡脖子”也分眼前的和未来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往往未来的、隐性潜在的“卡脖子”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要抓住重要的、重大的问题,做长远布局,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022-03-07
  • 优化“芯”人才培养路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都依靠集成电路这个硬件基础。当前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中,核心是人才问题。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今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在集成电路行业的布局。美国计划投向集成电路行业约520亿美元拨款和补贴;欧盟委员会公布《芯片法案》,将投入超过430亿欧元公共和私有资金,用于支持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日本政府为吸引更多外部集成电路企业在日本建设芯片厂,出台的扶持政策已经由国会审议通过,预算总额为6000亿日元。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若干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通知,在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撑行业发展。在集成电路人才培育方面,通过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加强建设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主体、以科教融合为主要路径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但对比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层次人才不足。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测算,从人才规模上看,到2022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4.45万人左右,整体人才缺口仍旧巨大;从人才结构上看,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业者本科学历占比73.76%,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6.53%,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和应用技术研发人才更严重不足,掌握产业链前沿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未来,必须加快打造集成电路战略的人才力量。为加速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打造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交融的创新生态系统,发挥研究型大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作用,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新时代中国“芯”战略。这就需要优化“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实施战略学科人才培育支撑计划。“芯”产业实现攀登需要一个生态的支持,不仅需要“芯”工艺人才,还需要“芯”装备、“芯”材料、“芯”应用等多方面人才合作。产学研联手也必不可少,要健全贯通青年人才成长全周期、全生态的培养支持体系;推进高校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等联合申报招生权和学位点,联合培育研究生,完善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的联合培育机制;充分发挥一流大学的高端人才集聚和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纽带作用,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此外,还要完善高水平人才使用机制。鼓励国家战略人才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参与和兼职,开展组织灵活的创新、创造和攻关。赋予战略人才决定研究路线、机构设置、经费使用、团队组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等自主权。

    同时,努力健全多样化人才成长生态。建立“以人为本”的支持机制,倡导多技术方向并行布局、协同推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推行“大人才观”,完善人才考核机制,包容探索失败,不断为人才发展减压松绑。构建适合人才成长与潜能发挥的学术生态,营造和而不同的学术文化氛围。

    2022-03-07
  • 这一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这样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文艺佳作。”辽宁省大连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杨赤委员说,作为中国文化最生动最直观的传播载体之一,中国传统艺术应当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牢牢扎根,建议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建立常态化、专业化、立体化的教育架构。

    多年来,大连京剧院坚持开展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京剧学习培训班等活动,特别注重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京剧艺术。杨赤委员表示,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多种传统艺术社团,但这些社团活动相对小众,与此同时,专业师资问题制约着高校传统艺术教育的开展。

    “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指导高校与专业艺术团体合作,制定传统艺术教学规范,大力培养传统艺术专业教师。”杨赤委员建议,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并重的方式,充分利用各地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为高校在中国传统艺术教学领域拓展思路,为传统艺术市场积累受众,让中国传统艺术在高校扎根。

    2022-03-07
  • 在爬坡过坎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全国两会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

    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一系列务实举措,释放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稳字当头全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稳的主基调更加明确——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七大政策取向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于海田代表说,各项任务安排聚焦“稳”,抓住了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地方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稳经济的责任,进一步为市场主体减负、为实体经济‘输血’。”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代表说:“报告不讳言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一一列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特别是很多政策‘一竿子插到底’,让利好直达企业。”

    稳的发力点更为精准——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成为重点发力的方向。

    “减税降费帮了大忙。”山东省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代表说,去年政府减免税费让企业节省近千万元,扛住了成本上升、疫情散发带来的巨大压力。报告中新一轮减税降费安排让卓长立安下心来谋划校企结合,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保民生重要性更为凸显。看到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等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黄花春代表感觉“特别提气”。“国家切实看到中西部和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困难,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稳大盘,既要紧扣主线,也要守牢底线。

    确保粮食能源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许多代表委员表示,报告的一系列部署,折射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深切考虑。

    稳中求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广西北部湾港,各类货物搭乘海铁联运班列南来北往、出山入海。

    “顶住下行压力,不能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挖掘潜力、激发动力。”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延强代表说,“今年计划推出70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并加强与中欧班列的衔接。”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代表注意到,报告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统一在一项工作任务中,更加注重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

    “一方面布局芯片产业,一方面加快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语音控制等创新技术研发。”曾庆洪说,要靠自主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是在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激发内生动力。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山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冉慧代表一直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交通堵点,武陵山区的美景将更多呈现给游客,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也会走出大山,乡村振兴前景越来越好。”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释放区域、城乡潜在的巨大发展空间——一系列部署着眼畅通经济循环,提升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珏慧代表看来,疫情影响下,国际供应链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当务之急是持续提升枢纽港韧性,确保供应链稳定。“建议加快内河出海通道建设,以河海联运保障供应链稳定。”

    把握主动锚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

    市场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全国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5.46%……去年深圳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鲜明。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代表说:“充分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以及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政策利好,发力改革、开放、创新,化危为机。”

    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改革发展春意正浓: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2个集成电路项目集中落户;对接RCEP协议,全球最大国产重型矿车签订出口租赁合同……

    “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在改革的集成性、开放的制度型、创新的策源力上下功夫。”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代表说。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不停顿。报告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注册制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为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代表说。

    开放不止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代表说,要抓好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加强“系统集成”,让改革创新举措发挥更大成效。

    发展任务越重,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稳扎稳打——

    “双碳”目标事关发展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推进‘双碳’必须全国一盘棋。要讲究策略方法,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山西在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的同时,加快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晋平代表说。

    发展面临的两难多难问题越多,越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

    基层一线连着千针万线。“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社会治理……任务重、目标多,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答好每一道‘必答题’。”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于会文代表深有感触。

    “高质量发展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最优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委员说,要牢记“国之大者”,立足国情和实际,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记者安蓓、何欣荣、张辛欣、刘夏村、周闻韬、戴小河)

    2022-03-07
  • 给男性延长育儿或陪产假,从建议到现实有多远?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李金磊)建议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建议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建议将男性的带薪陪产假增加到30天至42天……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们提出给中国男性增加假期的建议,引发关注。

    在中国鼓励生育三孩、各地纷纷增加女性产假的背景下,上述建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促进男性承担更多育儿责任,二是减少生育带来的女性就业歧视。

    目前,中国女性产假与男性陪产假天数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各地产假范围大概是128天至190天,而男性陪产假在7天至30天。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认为,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之间的天数差异进一步加大,可能加剧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业歧视,同时不利于提高男性对育儿活动的参与度,进而降低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为了给男性更多的时间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建议将男性的带薪陪产假增加到30天至42天。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增设生育二孩奖励性产假。男性也要陪同生育的妇女休产假一个月,并且这一个月还应该强制实施,让男性同胞共同承担养育孩子义务。

    随着这些建议冲上热搜,也引发了中国网友热烈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重塑家庭内部的育儿责任分工,避免“丧偶式育儿”,减轻职场对女性的歧视。反对者表示,效果恐怕并不理想,有多少男性会真的在家带孩子而不是做其他事情,对于减轻女性就业歧视也没有直接联系,而且可能会造成家庭收入减少。

    当前,中国女性对于家庭和育儿的时间投入更多。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每天居民家务劳动平均时间,男性为45分钟,女性为2小时6分钟。居民陪伴照料孩子生活的平均时间男性为17分钟,女性为53分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受到传统观念下对家庭分工形成的惯性思维以及社会分工中性别实际差异的影响,当前中国男性参与家庭育儿情况总体上确实亟待改善,需要进一步提升男性参与育儿的积极性,让更多人认识到育儿不只是女性的责任,同时推动相关制度完善,以形成更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提升育儿质量。

    冯文猛指出,推动增加男性育儿或陪产假期,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男性育儿参与度,但从国内外的既有实践看,只从量上进行天数设置,在男性相关技能培训以及劳动、薪酬和社会保障制度尚需配套完善的情况下,实施会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要客观看待育儿中的男女分工差异。男性育儿或陪产假期的时间设定,需要根据男性实际能够发挥的作用而定。如果男性休假只是在家中待着,无法起到对女性育儿的替代或补充作用,反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浪费,也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成本。

    二是增加男性育儿假期跟减轻女性就业歧视并不能简单画等号。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实中,即使在不需要育儿或已完成育儿的女性群体中,也存在着就业待遇不尽相同的问题。采用“我来不了,让你也来不了”的做法,并不有利于解决性别中的就业歧视问题。

    三是需要有相关制度的配套。从现有实施男性育儿假期的地方实践看,由于缺少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和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男性休假的成本往往由单位自行承担,因此面临落地难的问题,假期成为“纸面福利”。

    冯文猛认为,建设好生育友好型社会,彻底消除就业中的女性歧视,要长期坚持并综合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尊重自然差异、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改变男性在育儿中缺位的情况,实现育儿的性别平等。(完)

    2022-03-07
  • 让“大象起舞”,中国如何应对数实融合“必答题”?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夏宾)制造业变“智”造业,重工业变“轻”工业,数字技术正推实体经济灵活转型,上演“大象起舞”。数实融合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热点,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今年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柳钢集团的冷轧厂,所有钢卷都有一个二维码,入库时只需扫描就能形成信息流管控,代替了人工抄送和比对;深耕服装行业35年的鲁泰集团搭上犀牛智造平台,将T恤、卫衣等品类的订单生产周期缩短一半以上,“柔性”供应能力提升;晶澳太阳能的生产线出现故障不再靠人传话,手机上的钉钉自动推送,系统“跑腿”精准找到维修工程师……这些,都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后的“新生代”。

    今年年初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数实融合“必答题”,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有哪些“锦囊”?

    融合要三思而后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抛出一个问题:“数字化转型要为了干什么?”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向数字化转型,但到底怎么转并不明确。“数实融合必须明确路径方向,即融合发展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秦荣生表示,工业时代,企业自己设计、生产产品推销给顾客,数字经济时代则要倒过来,先了解市场需求,以此来精准地设计和生产产品。

    此外,还应以降低成本为数实融合的主要抓手。“数字化转型要投入成本,但转型是为了降低成本,一定要算整个转型后经营生产的‘大账本’,如果成本降不下来,那融合的推动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要由消费到生产,从流通到制造。如果说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数字化是序幕,那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才是大戏,才能实质性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融合要核心技术支撑。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数字经济的确建立了一些优势,尤其是涉及到应用层面,但与实体经济融合所需的核心技术仍有待攻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称,数实融合要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终提高自主供给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黄菊花也建议,要加大投入,整合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产业引导资金。

    融合要政策机制“护航”。传统企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定力,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上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这时就需要政策给予支持。”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称,特别是数字化投资需要金融支持,能否纳入财税政策支持范围,也需要国家搭建相适应的政策框架来助力市场主体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政策助力外,仍要打破“壁垒”。作为数字化转型中最基本的要素,数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仍有“隔阂”。黄菊花建议,建立数据开放共享安全管理制度,统筹规划、集约化建设,消除技术壁垒,建好数据交换平台,让不同部门的数据分类汇集、交换共享成为大势所趋和集体共识,解决数据孤岛“绊脚石”。

    秦荣生则认为,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聚焦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环节,同时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完)

    2022-03-07
  • (两会观察)面临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如何“解压”?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如何为中国经济面临的这三重压力“解压”,成为贯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条线索。

    ——从“头”开始提振消费

    消费是受疫情影响最明显的领域之一。虽然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全年消费增速亦较2020年明显提升,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仍未回归疫情前水平。

    分析认为,一方面,疫情反复对线下消费、服务消费冲击较大,久而久之可能改变一部分人群消费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和收入存在压力,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导致消费意愿不足。

    围绕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观察认为,加大力度稳增长、稳就业、稳收入,将有助于从源头上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活力。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这被视作消费恢复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所在。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丰富消费场景,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

    ——创新突破供给堵点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部分能源和金属供给偏紧,汽车等部分行业“缺芯”影响明显......去年以来,这一系列现象成为疫情下中国受到供给冲击的注脚。应对挑战,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解法之一是“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注意到,在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方面,相关措施还包括加大基础研究税收优惠,对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资金支持显著扩大。

    有分析指,中国工业企业遭遇到的供给冲击,一定程度上与技术短板有关系。而支持鼓励创新,将为应对此类冲击下好“先手棋”。

    “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全国政协委员、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中国越来越重视产业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只有实现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供应链,才能真正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政策“礼包”稳定预期

    作为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先行指数之一,去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度连续回落,跌至收缩区间。但随着近期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企业市场预期回暖。最近4个月,中国制造业PMI持续高于临界点。

    中国官方此前已要求及时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慎重出台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政策“礼包”,进一步给市场服下“定心丸”。

    从史上最高的约2.5万亿元人民币退税减税规模,到强调“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加之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意味着今年稳市场主体力度显著加大。

    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方向已得到明确。可以预计,随着相关政策有序落地,将持续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完)

    2022-03-07
  • 外媒聚焦两会:关键词中察大势 期待中国答案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马佳佳)中国正值全国两会时间。作为一年一度的“信息盛会”,两会同样吸引世界目光。多国媒体冀以此为窗口,观察政策风向,聆听中国的前进足音。5日,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外媒纷纷予以关注报道,从“GDP增长目标”“稳中求进”“扩大开放”等关键词中察大势,观未来,寻获中国答案。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据一直是外媒关注的焦点,也被认为是各方研判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参考。路透社发布题为《中国将2022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的文章,聚焦中国经济增速。文章指出,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超过此前设定的6%的目标,这得益于强劲出口的拉动。而今年,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着力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坚持稳中求进。

    日本共同社评论称,中国公布的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测的4.8%。

    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今年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在5.5%左右,“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对中国的经济增速表示肯定,评论称,2021年中国GDP增速很快,并且,中国还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这都是在世界仍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背景下达成的。

    “扩大开放”和环保同样是外媒瞩目的议题。

    俄罗斯卫星网指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文章罗列了中方发布的多项政策,包括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等。

    美联社发文称,中国政府对减税降费、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等诸多议题作出承诺,特别是推进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建设等。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指出,中国在制定提振经济的政策时,也致力于减少污染和碳排放。中国表示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并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

    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会释放何种信号?

    《联合早报》报道称,政府工作报告研判,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也信心喊话,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并称中国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美国《纽约时报》此前报道也指出,中国政府期望通过此次年度会议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尽管面临不利因素,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上升势头。”

    德国《商报》网站也报道称,中国全国人大5日在北京召开年度会议。会议将让人们了解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今年的工作重心。鉴于经济可能面临的压力,今年的工作重点将落在维持稳定方面。

    拉美社也认为,中国全国两会期间的关注重点将包括在外部挑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完)

    2022-03-07
  •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联组会上,羊风极、王静、唐俊杰、莫荣、益西达瓦、万建民、王海京等7位委员,围绕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促进种业自主创新、补齐社保体系短板、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共同富裕等作了发言。

    习近平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来看望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委员,参加联组讨论,感到十分高兴。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在座各位委员、全国广大政协委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全国广大农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迎难而上,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团结奋进的结果。

    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习近平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习近平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习近平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习近平强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

    丁薛祥、张庆黎、李斌、汪永清、辜胜阻等参加联组会。

    2022-03-07

  • 首 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