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男性延长育儿或陪产假,从建议到现实有多远?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李金磊)建议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建议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建议将男性的带薪陪产假增加到30天至42天……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们提出给中国男性增加假期的建议,引发关注。

    在中国鼓励生育三孩、各地纷纷增加女性产假的背景下,上述建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促进男性承担更多育儿责任,二是减少生育带来的女性就业歧视。

    目前,中国女性产假与男性陪产假天数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各地产假范围大概是128天至190天,而男性陪产假在7天至30天。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认为,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之间的天数差异进一步加大,可能加剧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业歧视,同时不利于提高男性对育儿活动的参与度,进而降低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为了给男性更多的时间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建议将男性的带薪陪产假增加到30天至42天。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增设生育二孩奖励性产假。男性也要陪同生育的妇女休产假一个月,并且这一个月还应该强制实施,让男性同胞共同承担养育孩子义务。

    随着这些建议冲上热搜,也引发了中国网友热烈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重塑家庭内部的育儿责任分工,避免“丧偶式育儿”,减轻职场对女性的歧视。反对者表示,效果恐怕并不理想,有多少男性会真的在家带孩子而不是做其他事情,对于减轻女性就业歧视也没有直接联系,而且可能会造成家庭收入减少。

    当前,中国女性对于家庭和育儿的时间投入更多。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每天居民家务劳动平均时间,男性为45分钟,女性为2小时6分钟。居民陪伴照料孩子生活的平均时间男性为17分钟,女性为53分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受到传统观念下对家庭分工形成的惯性思维以及社会分工中性别实际差异的影响,当前中国男性参与家庭育儿情况总体上确实亟待改善,需要进一步提升男性参与育儿的积极性,让更多人认识到育儿不只是女性的责任,同时推动相关制度完善,以形成更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提升育儿质量。

    冯文猛指出,推动增加男性育儿或陪产假期,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男性育儿参与度,但从国内外的既有实践看,只从量上进行天数设置,在男性相关技能培训以及劳动、薪酬和社会保障制度尚需配套完善的情况下,实施会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要客观看待育儿中的男女分工差异。男性育儿或陪产假期的时间设定,需要根据男性实际能够发挥的作用而定。如果男性休假只是在家中待着,无法起到对女性育儿的替代或补充作用,反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浪费,也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成本。

    二是增加男性育儿假期跟减轻女性就业歧视并不能简单画等号。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实中,即使在不需要育儿或已完成育儿的女性群体中,也存在着就业待遇不尽相同的问题。采用“我来不了,让你也来不了”的做法,并不有利于解决性别中的就业歧视问题。

    三是需要有相关制度的配套。从现有实施男性育儿假期的地方实践看,由于缺少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和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男性休假的成本往往由单位自行承担,因此面临落地难的问题,假期成为“纸面福利”。

    冯文猛认为,建设好生育友好型社会,彻底消除就业中的女性歧视,要长期坚持并综合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尊重自然差异、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改变男性在育儿中缺位的情况,实现育儿的性别平等。(完)

    2022-03-07
  • 让“大象起舞”,中国如何应对数实融合“必答题”?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夏宾)制造业变“智”造业,重工业变“轻”工业,数字技术正推实体经济灵活转型,上演“大象起舞”。数实融合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热点,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今年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柳钢集团的冷轧厂,所有钢卷都有一个二维码,入库时只需扫描就能形成信息流管控,代替了人工抄送和比对;深耕服装行业35年的鲁泰集团搭上犀牛智造平台,将T恤、卫衣等品类的订单生产周期缩短一半以上,“柔性”供应能力提升;晶澳太阳能的生产线出现故障不再靠人传话,手机上的钉钉自动推送,系统“跑腿”精准找到维修工程师……这些,都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后的“新生代”。

    今年年初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数实融合“必答题”,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有哪些“锦囊”?

    融合要三思而后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抛出一个问题:“数字化转型要为了干什么?”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向数字化转型,但到底怎么转并不明确。“数实融合必须明确路径方向,即融合发展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秦荣生表示,工业时代,企业自己设计、生产产品推销给顾客,数字经济时代则要倒过来,先了解市场需求,以此来精准地设计和生产产品。

    此外,还应以降低成本为数实融合的主要抓手。“数字化转型要投入成本,但转型是为了降低成本,一定要算整个转型后经营生产的‘大账本’,如果成本降不下来,那融合的推动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要由消费到生产,从流通到制造。如果说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数字化是序幕,那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才是大戏,才能实质性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融合要核心技术支撑。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数字经济的确建立了一些优势,尤其是涉及到应用层面,但与实体经济融合所需的核心技术仍有待攻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称,数实融合要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终提高自主供给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黄菊花也建议,要加大投入,整合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产业引导资金。

    融合要政策机制“护航”。传统企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定力,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上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这时就需要政策给予支持。”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称,特别是数字化投资需要金融支持,能否纳入财税政策支持范围,也需要国家搭建相适应的政策框架来助力市场主体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政策助力外,仍要打破“壁垒”。作为数字化转型中最基本的要素,数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仍有“隔阂”。黄菊花建议,建立数据开放共享安全管理制度,统筹规划、集约化建设,消除技术壁垒,建好数据交换平台,让不同部门的数据分类汇集、交换共享成为大势所趋和集体共识,解决数据孤岛“绊脚石”。

    秦荣生则认为,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聚焦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环节,同时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完)

    2022-03-07
  • (两会观察)面临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如何“解压”?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如何为中国经济面临的这三重压力“解压”,成为贯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条线索。

    ——从“头”开始提振消费

    消费是受疫情影响最明显的领域之一。虽然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全年消费增速亦较2020年明显提升,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仍未回归疫情前水平。

    分析认为,一方面,疫情反复对线下消费、服务消费冲击较大,久而久之可能改变一部分人群消费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和收入存在压力,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导致消费意愿不足。

    围绕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观察认为,加大力度稳增长、稳就业、稳收入,将有助于从源头上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活力。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这被视作消费恢复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所在。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丰富消费场景,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

    ——创新突破供给堵点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部分能源和金属供给偏紧,汽车等部分行业“缺芯”影响明显......去年以来,这一系列现象成为疫情下中国受到供给冲击的注脚。应对挑战,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解法之一是“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注意到,在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方面,相关措施还包括加大基础研究税收优惠,对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资金支持显著扩大。

    有分析指,中国工业企业遭遇到的供给冲击,一定程度上与技术短板有关系。而支持鼓励创新,将为应对此类冲击下好“先手棋”。

    “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全国政协委员、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中国越来越重视产业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只有实现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供应链,才能真正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政策“礼包”稳定预期

    作为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先行指数之一,去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度连续回落,跌至收缩区间。但随着近期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企业市场预期回暖。最近4个月,中国制造业PMI持续高于临界点。

    中国官方此前已要求及时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慎重出台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政策“礼包”,进一步给市场服下“定心丸”。

    从史上最高的约2.5万亿元人民币退税减税规模,到强调“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加之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意味着今年稳市场主体力度显著加大。

    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方向已得到明确。可以预计,随着相关政策有序落地,将持续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完)

    2022-03-07
  • 外媒聚焦两会:关键词中察大势 期待中国答案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马佳佳)中国正值全国两会时间。作为一年一度的“信息盛会”,两会同样吸引世界目光。多国媒体冀以此为窗口,观察政策风向,聆听中国的前进足音。5日,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外媒纷纷予以关注报道,从“GDP增长目标”“稳中求进”“扩大开放”等关键词中察大势,观未来,寻获中国答案。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据一直是外媒关注的焦点,也被认为是各方研判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参考。路透社发布题为《中国将2022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的文章,聚焦中国经济增速。文章指出,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超过此前设定的6%的目标,这得益于强劲出口的拉动。而今年,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着力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坚持稳中求进。

    日本共同社评论称,中国公布的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测的4.8%。

    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今年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在5.5%左右,“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对中国的经济增速表示肯定,评论称,2021年中国GDP增速很快,并且,中国还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这都是在世界仍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背景下达成的。

    “扩大开放”和环保同样是外媒瞩目的议题。

    俄罗斯卫星网指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文章罗列了中方发布的多项政策,包括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等。

    美联社发文称,中国政府对减税降费、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等诸多议题作出承诺,特别是推进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建设等。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指出,中国在制定提振经济的政策时,也致力于减少污染和碳排放。中国表示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并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

    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会释放何种信号?

    《联合早报》报道称,政府工作报告研判,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也信心喊话,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并称中国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美国《纽约时报》此前报道也指出,中国政府期望通过此次年度会议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尽管面临不利因素,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上升势头。”

    德国《商报》网站也报道称,中国全国人大5日在北京召开年度会议。会议将让人们了解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今年的工作重心。鉴于经济可能面临的压力,今年的工作重点将落在维持稳定方面。

    拉美社也认为,中国全国两会期间的关注重点将包括在外部挑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完)

    2022-03-07
  •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联组会上,羊风极、王静、唐俊杰、莫荣、益西达瓦、万建民、王海京等7位委员,围绕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促进种业自主创新、补齐社保体系短板、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共同富裕等作了发言。

    习近平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来看望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委员,参加联组讨论,感到十分高兴。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在座各位委员、全国广大政协委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全国广大农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迎难而上,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团结奋进的结果。

    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习近平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习近平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习近平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习近平强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

    丁薛祥、张庆黎、李斌、汪永清、辜胜阻等参加联组会。

    2022-03-07
  • 第五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谈到三件大事

    3月5日,惊蛰节气,暖意渐浓。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连续第五年与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亲切交流。在内蒙古代表团,从重要认识、重大决策到重大责任,总书记重点谈到三件大事。这些大事,既是国计,也是民生。


    “经典话题”常聊常新

    2018年1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全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当年3月5日,他向代表们袒露心声:“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今年的同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这个熟悉的会场,7位代表面对总书记发言。





    五年来,习近平在内蒙古代表团先后倾听了31位代表的发言,并展开交流。有些话题是常聊常新的“经典话题”。

    今年首位发言的代表是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张磊,他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向总书记介绍了近年来内蒙古在发展理念、路径、方式、目标等方面的做法和变化。去年,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着重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张磊代表。(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来自乌兰察布市的郭艳玲代表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草原人,同时也是一名草业科技工作者,至今从事草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35年。围绕着加强草原生态建设,郭艳玲代表第二个发言,建议建设公益性草种质资源繁育基地。

    生态文明建设,是总书记到内蒙古代表团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连续五年都有代表围绕这一主题与总书记交流。





    △郭艳玲代表。(总台央视记者贾林拍摄)

    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2018年第一次发言的主题是“走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次年7月,总书记赴内蒙古赤峰市考察时,专门邀请赵会杰来到马鞍山村,与多位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座谈交流。今年再次发言,赵会杰谈的依然是乡村振兴。





    △赵会杰代表。(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特色话题”精准开方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内蒙古战略定位之一。过去四年,代表们曾多次向总书记介绍能源转型发展。总书记强调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在今年的发言中,来自煤化工企业的贾润安代表提出,要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贾润安代表。(总台央视记者姚瑶提供)

    来自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的王晓红代表建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从前年的梅花代表、去年的娜仁图雅代表,再到今年的王晓红代表,三位教师都关注民族团结与教育这一议题。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多次谈到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王晓红代表。(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来自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的冯艳丽代表,根据内蒙古实际科研情况,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在内蒙古开展一些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二是促进人才向边疆民族地区合理流动。





    △冯艳丽代表。(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同样作为科研工作者,来自知名乳制品企业的史玉东代表围绕“振兴民族奶业”作了发言。奶业是内蒙古最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去年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强调,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





    △史玉东代表。(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重要认识: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

    3月5日,在认真听取内蒙古代表团7位代表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重点谈到三件大事,首先谈的是重要认识。

    总书记指出,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了以下重要认识。

    谈到“必由之路”,人们最熟悉的可能是这一句:“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表达“必由之路”——“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开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





    △2022年3月5日,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中国共产党人总是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必由之路”,表达的就是对重要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论断和高度自信。





    △大会堂外,春意袭人。(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10个明确”,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重大决策:“要做深做细做实”

    去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时隔半年,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又浓墨重彩谈民族团结,足见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这是总书记当天谈的又一件大事。

    总书记语重心长:“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








    △2021年9月,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泉街社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图/视觉中国)

    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既是重大决策,也是重要结论。

    这一次,习近平又提出了哪些要求?

    他强调,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民族团结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润物细无声,点滴在心头。总书记多次指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要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





    △内蒙古呼和浩特,南茶坊小学编排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课间操。(图/视觉中国)

    习近平还强调,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总书记在去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重大责任:“要见微知著”

    习近平谈到的第三件大事,与内蒙古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紧密相关。

    总书记指出,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上担负着重大责任。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2021年1月,内蒙古兴安盟,执勤官兵在边防线上巡逻。(图/视觉中国)

    总书记谈到了疫情防控。

    当天国新办举办的吹风会透露,近两年来,中国境内发生的40多起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经过基因测序分析和流调追踪排查,都是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所以要把口岸城市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守好疫情防控国门。

    内蒙古边境线长,口岸众多。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指出,要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2021年7月,一列中欧班列驶入二连浩特国门。(图/视觉中国)

    总书记谈到了能源安全。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习近平指出,要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内蒙古乌兰察布,马群奔跑在辉腾锡勒草原。(图/视觉中国)

    总书记谈到了反腐倡廉。

    “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去年在内蒙古团,这番话振聋发聩。

    时隔一年,总书记又作出部署: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回归健康规范的轨道。





    △1923年,内蒙古产生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这是位于呼和浩特的乌兰夫纪念馆。(图/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四个字寄语内蒙古——“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

    守望相助,是内蒙古2400多万各族人民的追求,也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2022-03-06
  • 习近平: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时间:3月5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每年来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煤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

    凿开混沌得乌金。这一次,来自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贾润安代表,发言的题目就是《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很有感触。

    2020年秋天,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事情的难度可想而知。

    撸起袖子,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然而,有些地方难免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

    此刻,在人民大会堂的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代表们的发言,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这件事,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双碳’目标是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

    急不得也慢不得。稳扎稳打,步履坚实。

    总书记谆谆叮嘱,殷殷重托:“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说到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故事,饶有兴致作了分享:

    “孙中山当年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讽刺一些人。有一个干苦力的,平常拿一根竹竿给人挑东西。有天买了张彩票,把彩票藏竹竿里了,突然发现自己的号码中了头彩,一高兴就把竹竿扔江里去了,心想这辈子再也不用干这种苦力了。结果到领奖处才发现彩票已经随竹竿扔到江里了。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总书记语重心长:“办事情一定要掌握这么一个原则,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2022-03-06
  • 科技型企业迎来“大礼包”:加计扣除提升至100%

    两会伊始,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收到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礼包”,在享受减税降费等普惠政策红利之外,还额外迎来专属政策红利。

    3月5日上午,当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富听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时心情激动。会后,他在连线科技日报记者时说:“本次将比例提高到100%,真正体现了国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此项政策不仅为中小企业解决了研发资金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国家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态度。”

    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创新研制专用设备为主的中型科技型装备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投入较大,疫情期间,企业生产成本、研发成本仍在加大。周立富算了一笔账,这项提高加计扣除比例政策利好真正兑现后,每年可节省近100万元。

    “这项政策不仅为负重前行的创新型企业起到了减负的作用,无疑也对受疫情影响承受能力较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雪中送炭。”周立富说。

    “这是国际通行的一个做法,我们国家实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最初的50%提高到75%,再到现在对中小科技企业提高到100%,足见国家对产业技术进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方面从财税政策上给予的巨大支持。”黑龙江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处长王喜林认为,“我相信这将强有力地助力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一方面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哈尔滨千慧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黑龙江龙汇税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宋奇慧的日常工作就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政策解读。她认为:“国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减税政策后,企业税负小了,就能实现‘轻装快跑’,同时也为传统型企业提档升级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吴雪弘谈道,该政策对准的是企业研发投入,通过税收杠杆,一方面降低企业税负,一方面促进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也促使企业尽快加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如此能享受到更多科技扶持政策,让企业创新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财政部部长刘昆在首场“部长通道”中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精准研究细化出台政策,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效。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更好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2022-03-06
  • 稳字当头的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经济“稳定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开幕。会上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发展成就,对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作出部署,明确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于中国来说,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尽管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中国经济仍保持恢复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都较好完成,为“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按美元折算,一年增量达到3万亿美元,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既说明中国经济韧性足、抗风险能力强,也与中国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稳”字开展工作密切相关。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将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目标设定为增长5.5%左右,充分考虑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符合经济运行实际情况,体现了“稳字当头”。

    实际上,在去年实现8.1%的经济增长后,今年这个预期目标已经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国际咨询公司科尔尼合伙人周鹏远对《国际锐评》表示,考虑到疫情后的经济反弹效果,相比近两年平均5.1%的增速,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无疑是“积极且具雄心的”。

    除了经济增速预期,在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今年主要预期目标还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等等。不难看出,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这些“稳增长”的关键领域都被考虑进预期目标的设定上。

    设好目标,下一步就是稳扎稳打的行动。预计今年财政支出规模将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财政政策能效将得到提升;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大量政府投资资金将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此外,保市场主体举措继续加码,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例如,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到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过去两年的实践证明,针对市场主体进行实实在在的减税降费相当于“放水养鱼”,既能够保住就业岗位、守住民生底线,又能够长期帮助培育更多消费需求。

    守住“稳”的基础,才有更多“进”的空间。今年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不但将为中国吸引到更多投资,也将为全球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机遇。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中国将在与更多国家的合作中,实现共赢和多赢。

    总体来看,今年中国将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兼顾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既看清困难和挑战,又保持定力和信心。这样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同时,必将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更多正能量,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2022-03-06
  • 唐仁健:中国粮食供给总量充裕,有能力保证14亿人每天到点开饭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夏宾)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5日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尽管中国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今年粮食生产又遇到很大困难,但目前中国粮食供给的总量是充裕的。

    去年同一场合,唐仁健透露,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74公斤。“那么今年,我可以跟大家讲,到了483公斤,又比去年增加了9公斤。所以,在这个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唐仁健说。

    必须注意的是,因去年受严重秋汛影响,冬小麦晚播面积较大,保障今年粮食丰收仍有挑战。但唐仁健表示,打赢保夏粮夺丰收“硬仗”的信心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政策支持力度大,例如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补贴等。

    第二,各方面行动迅速,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促使夏粮生产的苗情有较大转变。

    第三,夏粮生产也有一些有利条件,比如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超3.3亿亩水平,冬前和今春在主产区下了多场雨雪,目前土地底墒、表墒都非常好。

    “当然,粮食生产我们不仅要抓好夏粮,也要立足全年,按照每一个品种、每一个季节、每一个区域,也包括每一个环节,抓好全年的粮食生产,核心还是保面积。”唐仁健说。(完)

    2022-03-06
  • 两会速评:坚决铲除拐卖犯罪滋生土壤,让“天下无拐”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张依琳)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并引发是否要“拐卖妇女儿童买卖同罪”的热议。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日前,公安部业已部署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

    坚决铲除拐卖犯罪滋生土壤,需建立完善预防、打击、救助、安置一体化工作机制。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就建议借鉴“全民反诈”成功经验,依托已有的社会动员基础和工作机制,通力合作开展“全民反拐”,让“天下无拐”不再遥远。(完)

    2022-03-06
  • 减税、保障、直达:三个高频动词展现“务实中国”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5日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

    “这次报告的最大特点就是务实,尤其是今年的政策取向和任务安排,目的就在于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给出实打实的利好。”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对中新社记者说。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中国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报告中着墨颇多的三个高频动词,展现出中国“务实”大国的形象。

    减税:热度不减

    让企业“轻装上阵”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政策的关键考量之一,“减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保持了“高热度”:“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这些政策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过去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往往会更注重增加支出,但现在是“两条腿走路”:财政支出固然重要,减税力度也不断加强,把更多资源留给了市场主体。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称,今年减税降费力度与上年相比继续加强,主要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释放政策暖意,呵护市场主体,助力经济稳定。

    在他看来,政府将继续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是对企业的重大利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

    田轩直言,2022年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在出台新的减税政策提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要体现结构性和精准有效,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企业、风险化解制度和能力等支持力度。企业有信心,市场有机会,就业有保障,经济才能更有活力。

    保障:关切民生

    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

    报告里的这一套保障“清单”传递出中国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依旧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保障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信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支撑,是保持稳健的经济增长。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正是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

    “GDP增速目标也透露着‘务实’,将今年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与去年8.1%的增速相比,今年的目标值看上去比较低,但实际上这是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的中高速增长,增速目标并不低,充分考虑到了‘六稳’‘六保’和防风险的需要。”田轩认为,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这体现主动作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屈宏斌称,在挑战和风险增加的环境下,官方综合各种因素仍定下5.5%左右的增长目标,主要就是从保民生稳就业的“务实”角度出发,从政策空间看,政府也有能力和决心去争取实现。

    直达:范围拓宽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中国政府创新提出“直达”机制与工具,让“救命钱”以最快的速度直抵基层,助力稳就业、保运转等方方面面。

    两年过去,直达的作用范围在拓宽。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和补助资金直达市县。“钱必须要直接用在实处。”邵志清说,资金就像血液一样,对中小企业而言,资金流转如果一旦延迟,就会血流不畅,晚了一步就可能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存亡风险。直达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政策效率,缓解企业、地方压力的效能就可以更快体现出来。

    邵志清表示,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直达机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雁过拔毛”的现象,资金足额到手会增强市场主体的存在感和获得感。

    “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说,直达已经变为了一种务实的施政态度,中国政府对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邵志清说。(完)

    2022-03-06

  • 首 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