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观察|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讲话贯穿这个主题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共同体、共同奋斗……“共同”在新闻稿中出现了19次,成为高频词。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参选全国人大代表。他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初衷:“党中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应选择老少边穷地区参加选举。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既为内蒙古的发展指引方向,也贯穿着推进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补齐短板、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主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奔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须臾不忘。

    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脱贫攻坚始终是总书记聚焦的重要议题。

    2018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

    2020年,决战决胜最后一程遭遇疫情“加试题”。总书记要求“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时将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

    2020年,内蒙古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全部“摘帽”。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对于这一脱贫战绩,习近平总书记当面称赞“可喜可贺”。

    内蒙古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强调“共同富裕”,展现出推动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5年来,以“脱贫—巩固—衔接—振兴”为纲,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指明方向。

    “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共谋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作为资源富集地区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8年3月5日,第一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就结合内蒙古区情特点,为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点题。他形象地说,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同时“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

    哪些应当“为”,哪些应当“不为”?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指出,“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不能简单同东部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书记为内蒙古走好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每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必谈“生态”。关心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污染防治进展,要求“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谆谆叮嘱,都是为了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5年来,内蒙古落实总书记的指示,不断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新路。

    “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生活着55个民族。“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习近平指明民族团结之于内蒙古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从完善制度到深化教育,唯有固“本”强“基”,才能使民族团结之根越扎越深,民族团结之基越打越牢。

    2021年,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今天,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实践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辉煌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新的辉煌也需要各民族继续团结奋斗。

    “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指引、擘画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

    2022-03-06
  •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就是我们的奋进动力

    春风送暖,全国两会启幕。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商国是。亲切的话语中充满深情的牵挂,让代表们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王晓红







    王晓红代表以一名教师的亲身经历,向总书记汇报了内蒙古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将学校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种进了每名师生的心里。交流中,总书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十分关心,不时发问,这让王晓红特别感动。“总书记的关怀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回去后我一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加强研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磊





    内蒙古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作为谋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在发展理念、路径、方式、目标上有了全方位变化。张磊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围绕国家在内蒙古西部建设跨省输送大型风光基地,设立绿电输送生态补偿基金”的建议,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视,这对我们能源调出地区是非常大的支持,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郭艳玲





    “总书记特别重视内蒙古的畜牧业发展,当我提到要加强贮草基础设施和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时,他关心地问我们基层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郭艳玲代表说,“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草原生态的关心,对农牧民群众的牵挂。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走进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牧草种业做大做强,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群众带来更大的实惠。”

    贾润安





    贾润安代表围绕自己所在的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实际,向总书记汇报了内蒙古着力转变“挖煤卖煤”的传统能源经济发展模式所作的努力。总书记在与他的互动中讲到了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还讲到了“双碳”目标,这让贾润安十分激动。“总书记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视,就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我回去一定认真研究,在推进煤炭清洁使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继续发挥企业的更大作用。”

    冯艳丽








    冯艳丽代表是一名从事新材料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她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所在的航天集团第六研究院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令她感慨的是,总书记在听完她的汇报后,询问了她所在单位的职工待遇怎么样。“总书记不仅关心内蒙古的发展,还关心着普通百姓的生活,点点滴滴他都牵挂着。”这令冯艳丽十分激动,表示回去后要把总书记的关心关爱第一时间传达给同事们,把总书记的牵挂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本职岗位上做好科研工作。

    赵会杰





    “我记得你,我去过你那儿,你那儿发展得不错。”习近平总书记主动对赵会杰代表说。赵会杰激动地站了起来,眼含泪花地把自己所在的小庙子村发生的新变化向总书记作了汇报。“总书记那么忙,有那么多的事需要去做,却还能记得和我曾经的见面过程,还能记得我们村,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并且让我们坚持下去,现在想想真是特别幸福。”赵会杰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乡亲们知道我要来北京开会,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有机会一定要把大家的心声带给总书记,请他保重身体。领袖爱人民,人民爱领袖,总书记和我们每个人心连着心呢。”

    史玉东





    总书记对内蒙古发展千亿级奶产业的殷切嘱托,是全区奶业工作者奋进的不懈动力。史玉东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内蒙古推进奶业振兴的情况,总书记听了很感兴趣,指出内蒙古在奶业发展方面做得很好,要再接再厉。“我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行业内,鼓励大家更加努力奋斗,绝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史玉东激动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五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这将是每位代表永生难忘的经历。代表们回味着与总书记的历次见面,感叹幸福时光的短暂,也更加坚定了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大家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3-06
  • 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和总书记面对面)

    图①至图⑦依次为张磊代表、郭艳玲代表、贾润安代表、王晓红代表、冯艳丽代表、赵会杰代表、史玉东代表。






    袁永红摄(人民视觉)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记者采访了现场发言的7位代表。代表们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艳玲代表说。

    现场,郭艳玲就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等发言。“草种质资源是畜牧业发展、草原生态保护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草业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将小草种当成大事业,努力在良种选育、野生草种驯化、草种质资源挖掘上下功夫,力争中国草用中国种。”郭艳玲说,“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内蒙古已初步建成3个草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各类草种质资源3万多份。截至去年底,内蒙古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堵住了沙源、涵住了水源、变绿了草原。”

    内蒙古优质的肉蛋奶源于优质的饲草料,其中,苜蓿草是奶业的基石。“多年来,苜蓿本土草种市场占有率不足。我们开展了苜蓿种子生产的试验研究,种植第一年就喜获丰收,并摸索出一套在冬季零下25—30摄氏度、无霜期110天左右的地区进行苜蓿种子生产的技术规程,为实现苜蓿草业国产化和我国奶业振兴贡献了力量。”郭艳玲说。

    目前,内蒙古有26个乡土草种经选育成为野生栽培品种,在生态修复、畜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我们将持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探索、创新。”郭艳玲说。

    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总书记的话讲到了我们科技人员的心坎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第四十六所科技委常委冯艳丽代表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科技创新,更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如今,国家对科技创新导向明确,单位实施有方向,研发投入不断在增长。”

    就如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的话题,冯艳丽介绍:“我们在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智慧智能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还研发了无公害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低温热解设备,设备具有成本低、无能耗、操作简单、处理高效的优点,可以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是关键因素。”冯艳丽说,建议继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开展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工作。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创新部党支部书记、研发高级经理史玉东代表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史玉东说,在总书记关怀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自治区奶业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不仅产量上来了,质量也提高了,“我们将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要求,站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多个维度出发把产品做强、做优。”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能向总书记面对面汇报工作,我非常激动。”王晓红代表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她所在的学校是乌兰牧骑的培训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她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王晓红说,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心关怀,成为了大家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动力。“总书记去年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佳话。工作中,我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故事背景创作了古筝独奏曲《母亲的呼唤》。”王晓红说,下一步,她将继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艺术创作,真正滋润人心、凝聚人心。

    “总书记心里装着我们,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代表说。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继续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在生活中要互帮互助,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赵会杰说,小庙子村有汉族、蒙古族、满族等群众,近年来,各族群众共同努力,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产业,同时,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广垃圾分类,大家干劲十足,日子越过越好。“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团结奋斗,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赵会杰说。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务实举措切断疫情传播渠道,有效应对了二连浩特、额济纳、满洲里等地疫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张磊代表说。内蒙古自治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去年城镇新增就业完成计划的11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3%和10.7%,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七连涨”。

    张磊表示,将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这次发言的主题就是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贾润安代表说。

    “‘双碳’目标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责任。我们将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并努力形成多种二氧化碳综合利用产业。”贾润安说,“同时,我们还将从单一煤化工向综合开发利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煤基新材料项目,生产煤基新材料和煤基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探索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综合利用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煤炭清洁利用上大有可为。”贾润安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2-03-06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内蒙古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通辽市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持续抓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积极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条件,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力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代表说。

    “总书记说,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这说到我们心坎里。维护好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牧民巴雅斯古楞说。

    “总书记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黄雅丽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说。

    “作为一名老师,我将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中,以鲜活生动的例子,在孩子们心里从小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教师娜仁图雅代表说。

    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追回来

    2月中旬至今,疫情对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晓燕说,“我们一定抓好工业企业生产要素保供,延缓中小微企业缴纳部分税费、住房公积金和水费燃气费,减免一些行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屋租金,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追回来,把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将做好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李峰说。

    呼和浩特海关关长李建伟表示:“总书记特别强调,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这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海关的重要职责。我们将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毫不放松做好口岸地区疫情防控。”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满洲里市将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始终保持攻坚状态,全面筑牢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三道防线’,在守好疫情防控防线的同时加快推动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呼伦贝尔市委常委、满洲里市委书记于伟东说。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为内蒙古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嘱托,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龚明珠代表说,“‘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于包头这样的工业城市来说,既是重大政治任务,更是重大历史机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包头市委书记孟凡利代表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全力做深做细做实新能源生产及消纳、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重点工作,努力把包头建设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先锋城市、模范城市。”

    “总书记强调,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组成部分,我们围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提升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开采水平,保障能源稳定可靠供应。”鄂尔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书记华瑞锋说。

    “我们将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依托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禀赋,持续完善以‘碳汇数据库’为基础的碳汇资源管理体系,加大林业碳汇项目储备工作。”内蒙古森工集团碳中和办主任、碳汇公司总经理包国庆说。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兆刚表示,内蒙古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全区广大党员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全旗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同时用好红色资源,创新各类农村牧区特色宣讲品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崔亮说。

    “我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我们讲师团将牢记嘱托,用接地气、有温度的语言,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委讲师团团长巴特尔说。

    2022-03-06
  •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热烈,气氛活跃。张磊、郭艳玲、贾润安、王晓红、冯艳丽、赵会杰、史玉东等7位代表分别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煤化工产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推进乡村振兴、振兴民族奶业等问题发言。习近平不时插话并记录。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作了发言。他首先表示赞成政府工作报告,肯定内蒙古一年来的工作,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指出,2021年,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们隆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取得了参加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这些成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习近平强调,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了以下重要认识。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习近平强调,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习近平指出,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上担负着重大责任。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习近平特别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回归健康规范的轨道。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22-03-06
  • 习近平: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热烈,气氛活跃。张磊、郭艳玲、贾润安、王晓红、冯艳丽、赵会杰、史玉东等7位代表分别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煤化工产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推进乡村振兴、振兴民族奶业等问题发言。习近平不时插话并记录。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作了发言。他首先表示赞成政府工作报告,肯定内蒙古一年来的工作,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指出,2021年,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们隆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取得了参加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这些成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习近平强调,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了以下重要认识。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习近平强调,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习近平指出,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上担负着重大责任。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习近平特别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回归健康规范的轨道。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22-03-06
  • 何立峰:中国不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在2022年全国两会5日举行的首场“部长通道”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中国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将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何立峰说,“这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中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必须扎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很重要的是推动“双碳”工作。

    何立峰指出,从当前来看,推进“双碳”工作可以创造非常多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机会,可以大规模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这些都是商业机会;可以有效促进全国各地包括农村、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可以为子孙后代谋幸福,保护好青山绿水,这就是未来的金山银山。

    他同时表示,中国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缔约国。“我们说到做到、有诺必践,通过扎扎实实推动‘双碳’的实施,体现我们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何立峰表示,推动“双碳”工作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将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改变,不仅需要各地方、各行业、各类企业参与,也需要城乡居民共同参与。

    他还指出,推进“双碳”必须全国一盘棋。要统筹考虑,讲究策略方法,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要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据何立峰介绍,一年多来,国家发改委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单位,统筹有序推进“双碳”工作。

    在加快完成顶层设计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双碳”工作的意见和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并陆续出台重点领域的实施方案,已经完成了17个省份“双碳”实施方案的衔接,其他省份也在抓紧进行。

    在全面推进顶层设计落实方面,现在各行各业都按照新的标准,扎实推进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水平项目,将创造巨大的商业机遇和发展机会。

    何立峰也指出,中国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将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完)

    2022-03-05
  • (两会观察)“双减”实施后,哪些“隐性”问题需被“看见”?

    中新社杭州3月4日电(谢盼盼童笑雨)教育问题,依旧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双减”更是被频频提及。“双减”实施后,哪些“隐性”问题需要被“看见”?

    “双减”后教培行业教师何去何从?

    2021年7月中国“双减”政策出台,明确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落地后取得积极成效,不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宁波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关注到了一个“隐性”问题:“双减”后教培行业教师何去何从?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张咏梅的目光一直在行业最新动态上。去年全国两会,她的议案是如何为校外培训降温。今年,她关注如何让教培行业教师回流公办学校。

    她说,此前,在“双减”政策的严格监管下,不少机构因经营困难,纷纷裁员。不少曾从学校“出走”并在教培行业任职的教师“又迫切希望重新回到公办学校”。调研发现,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允许这些脱编教师“重新建档”取得事业编制。

    张咏梅表示,让优秀的教培行业教师以合理的方式补充到公办学校是一条可行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但如何在帮助他们再就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其他在职教师的权益仍值得深思。

    她建议,要科学设置教师招考条件,公办教师编制“逢进必考”的原则不应被打破。可通过定向招考等方式,将优质教培机构教师填补到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

    此外,张咏梅提出,还要充分考虑在职教师权益。“如若这批教师带职称、教龄回归学校,必定对原有在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产生‘挤出效应’。”

    在教龄认定方面,她建议,重新进编就要教龄归零重新计算。在职称评定方面,带职称回归的享受相等待遇,但不占用其他教师职称名额,或适当上调所在学校职称比例,让更多年轻教师安心从事教育事业。

    “双减”真的减负了吗?

    除了教培教师的归属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韩平关注的是“‘双减’之后,学生为什么还累,教师负担为何增加”。

    “‘双减’之下,校外培训机构的热度下降了,但家长的焦虑还是存在。”韩平说,关键在于考试招生制度仍未改变,分数依然是升学的刚性指标。

    他建议,“双减”要综合施策,下一步需联动教育评价改革,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在中高考的应用。如中考阶段提高优质高中分配名额,高考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使用中并未得到高校和高中的完全认可。”韩平建议,应加快高校录取方式改革,可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试点,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同时,要打消高校的顾虑,控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校招生录取“硬挂钩”后可能带给高校的风险,教育行政部门应对高校作出的录取结果充分信任。

    而为了让“双减”落到实处,韩平表示,还应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完善职教高考招生制度。(完)

    2022-03-05
  • (两会观察)履职5年,“90后”全国人大代表交出“青春答卷”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宋捷)从让非遗“潮”起来的“竹编姑娘”,到登上世界舞台的“全国优秀农民工”,到中国泳坛首个金满贯世界冠军……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活跃着不少“90后”面孔。履职5年,他们如何交出“青春答卷”?

    新生代:助推“农民工”转型

    从一名小砌匠到站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实现中国在大赛砌筑项目奖项零的突破,“全国优秀农民工”、“95后”全国人大代表邹彬以自身经历激励着许多产业工人追逐“大国工匠”梦。在向全国人代会先后提交的10多份建议中,如何为建筑工人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是他最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农民工”也向着新型产业工人转型,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施工企业提供的技能培训,还能投入技能大赛、职业评比等活动。鉴于此,邹彬提议,政企双方应共同努力,进一步落实企业办校的相关激励政策;完善技工等级晋升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加大对工匠人才的权益保障。

    “关注自我技能水平提升等问题的工友越来越多了。”邹彬对记者说:“期待更多建筑工人能以匠心‘砌’出更美好的城市,‘砌’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新潮流:为传统文化赋“新生”

    作为贵州省赤水市竹编非遗第六代传承人,“90后”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为让传统技艺“潮”起来,杨昌芹将自己在上海等地美术院校进修学来的新技能运用到竹编当中,创新推出竹编瓷器、竹编首饰等系列工艺品,倍受市场青睐;竹编手艺人在TikTok上发布的制作视频也走红海外,大受好评。

    今年两会期间,杨昌芹建议,完善非遗技艺产学研基地,加强传承与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她向记者指出,目前许多传统技艺未能形成品牌效应,要通过建立产业基地,整合技术资源、完善培训体系、打通产销渠道,才能塑造文创品牌,让非遗技艺更好传承下去。

    先锋话题:完善性别意识教育

    “95后”全国人大代表徐萍是四川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履职5年来,她多次就家庭教育、反性骚扰、女性权益保护等提出自己的建议。

    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和职场中的性骚扰案频频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在徐萍看来,性别意识薄弱是性骚扰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完善性别意识教育,在成长中普及,防患于未然。

    今年全国人代会,徐萍还建议,普及和推广适龄女性自愿免费接种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宫颈癌是中国15-44岁女性群体第二大恶性肿瘤,且中晚期治疗费用多达数十万元人民币不等,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徐萍表示,“建议将性价比最高的二价HPV疫苗纳入免疫计划,使全体女性受益。”

    粉丝互动:加强校园体育、组织国际赛事

    集奥运会、长池世锦赛、短池世锦赛、游泳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冠军于一身的“95后”全国人大代表叶诗文,是中国泳坛首个金满贯世界冠军。她在微博上有489万粉丝,和“粉丝”互动是她履职的方式之一。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叶诗文注意到网友对“阳刚之气”的讨论,提出建议加大对中小学校体育运动的投入,进而强健青少年的体魄和意志;今年,她关注到海内外网友对北京冬奥会的热议,准备了一份关于大型赛事筹备的建议。

    “2019年至2023年是继2008年后国内第二个国际大赛办赛高峰期,可以依托大型体育赛事项目的经验,推动组织国际体育赛事。”叶诗文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历届国际大赛筹办资料未能进行系统整理,不便于行业共享和交流学习,建议打造国际体育赛事组织运营人才专项数据库,定向培养高素质国际体育赛事组织运营人才。“北京冬奥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希望这种经验能够传承下去,也希望今年的亚运会能够在杭州成功举办。”(完)

    2022-03-05
  • 唐仁健: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今年粮食生产备受关注。我们也注意到,去年因为受到严重的秋汛影响,冬小麦晚播的面积是比较大的。刚才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粮食生产。请问唐部长,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是怎么样的?以及全年粮食丰收有没有保障?

    唐仁健: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粮食问题的关注。近两年,大家都注意到,受疫情、灾情叠加的影响,粮食安全、粮食危机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在这个背景下,我相信大家对我们多年来讲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应该有了更深更真切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在刚刚结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强调,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想,这是给我们下的“军令状”,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硬任务。

    唐仁健: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所观察到的,今年的粮食生产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首先是夏粮生产,去年冀鲁豫陕晋五个省受罕见秋汛的影响,冬小麦晚播面积有1.1亿亩,比往年正常情况晚了半个月左右,这就占了冬小麦总面积的1/3。前一段我们到基层调研,很多种粮能手和科技人员告诉我们,今年的苗情可以讲是历史上最差的。我们在冬前调度,这五个省一二类苗占的比例比往年低了大概20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应该讲情况还是比较困难。但是我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保夏粮夺丰收这场硬仗。这个信心我想至少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来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去冬今春以来,总书记、总理关于今年夏粮生产的批示已经有好几次了。刚才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讲到,国家提高了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同时我们把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了全国主产省的820多个主产县。另外刚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讲到,针对今年农资价格上涨较多,农民种粮成本增加较快的情况,还将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补贴,这些都有利于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增强主产区抓粮的内在动力。第二,各个方面行动迅速。应该讲,技术支撑也是到位的。针对今年的苗情和特殊困难,一个时期以来,农业农村部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根本的还是抓住返青、拔节、灌浆这三个关键时期,把增施返青肥、“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落实到位,这样夏粮生产我们估计苗情会有较大的转变。前不久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省(区、市)的书记、省长、市长都下基层进村入户搞调研,到田下地查苗情,非常可喜。第三,有些情况也给记者朋友介绍一下,我们也不要那么灰心,到目前为止,夏粮生产也有一些有利条件。一是去年秋冬种经过各方努力,我们把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了上年3.3亿亩以上的水平,面积首先稳住了。其次,去年虽然遇到秋汛,但是之后墒情很足,也很好。另外在冬前和今春,主产区下了好几场雨雪,所以目前土地的底墒、表墒都非常好,这也是很多农民讲的这是多年不遇的。三是苗情的转化,我们前一段调度,刚才讲的一二类苗比前期增加了七八个百分点,主产区去冬以来积温大概同比多了100多度,相当于多长了一片叶子,所以这个基础也比较令人欣慰。

    唐仁健:当然,粮食生产我们不仅要抓好夏粮,也要立足全年,按照每一个品种、每一个季节、每一个区域,也包括每一个环节,抓好全年的粮食生产,核心还是保面积。前不久,经国务院同意,我们向各省(区、市)下达了粮食的生产目标任务,同时要落实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另外还要协调推动各部门保障农资供应,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最后也有一个情况给大家报告一下,就是尽管我们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今年粮食生产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目前我们粮食供给的总量是充裕的,没有问题。我记得去年我在这里的时候,给大家报告过,我们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74公斤。那么今年,我可以跟大家讲,到了483公斤,又比去年增加了9公斤。所以,在这个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

    2022-03-05
  • (两会速递)姜杰委员:捷龙三号火箭预计9月首飞 今年已初步安排2到3发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马帅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师姜杰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捷龙三号运载火箭2022年已经初步安排2至3发发射任务,预计9月完成首飞,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有4至5发发射任务,其中商业发射任务预计有1至2发。

    姜杰表示,近年来,中国国内商业发射市场需求规模发展尤为迅速。随着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卫星制造和应用权限,在传统航天发射市场外,民营企业积极进入航天领域,商业卫星成为主要手段和最佳切入点。中低轨卫星凭借技术门槛较低的特点,正在成为商业卫星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市场将不断壮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亦打造了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的固体运载火箭,包括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等。

    姜杰说,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预计今年9月完成首飞,2022年已经初步安排2至3发发射任务,2023年度以后将满足每年不少于5发任务,并呈逐年增长趋势。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近年来一直在承担商业发射任务,已经将几十颗小卫星送入太空,今年有4至5发发射任务,其中商业发射任务预计有1至2发。

    据介绍,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长征系列家族中首个固体运载火箭,也是首型适应多态发射的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周期短、发射场设施保障要求低的特点,既可以陆上发射,也可以海上发射,主要用于支持民商小卫星及星座的快速组网、补网发射。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可适应公路、铁路以及海上三种运输方式,在路基及海上快速发射,可实现零窗口、全方位发射,72小时内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任务性价比与适用性高。

    “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追求“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目标,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提供可靠、便捷、经济的专属发射、定时定轨道发射和搭载服务。(完)

    2022-03-05
  • 李克强主持召开减税降费座谈会强调 推动实施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 帮助市场主体纾困激发活力 韩正出席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减税降费座谈会,总结近些年来减税降费成效,就进一步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听取意见建议。




    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减税降费座谈会,总结近些年来减税降费成效,就进一步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听取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座谈会上,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人作了汇报,刘尚希、刘怡等专家发了言,山西、辽宁、江苏、安徽、山东、甘肃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通过视频谈了本地减税降费成效和建议。大家认为,减税降费是支持市场主体的“及时雨”,为稳定经济、优化结构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克强说,规模性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近些年面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疫情等巨大冲击,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推进规模性减税降费作为“先手棋”,“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在压减政府支出的同时为市场主体纾困,并与“放管服”等改革同步推进,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带动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促进实现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实践证明,减税降费是受益面最大的惠企政策,对应对困难挑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克强指出,减税降费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量大面广、吸纳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了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紧密联接。在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制度性减税的同时,还实行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等措施,既帮助市场主体减负,又促进了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金融机构、部分自然垄断行业向市场主体合理让利。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支持地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税降费催生大量市场主体,新增市场主体纳税逐年增加,起到了培育税源、扩大税基的作用,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良性循环。

    李克强说,当前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要加强跨周期调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针对市场主体需求,抓紧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确保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要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促进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改造。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研究精准帮扶的减税降费措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换得市场主体总体稳定、有奔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向市县基层下沉,为减税降费提供保障。各地也要拿出自己的措施。同时要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

    李克强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2-03-05

  • 首 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