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经开区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

    随着北京市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多措并举助力加快复工复产,企业生产按下“快进键”。


    记者实地走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多家企业复工率稳步提升,已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介绍,作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发挥服务包机制、出台助企纾困政策、支持防疫物资企业满产扩产等新方式、新举措,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稳产达产,切实保障经开区企业、园区重大项目正常生产经营。

    今年11月,经开区规上工业产值环比增长16%,百强企业的复工复产率达到100%。

    2022-12-15
  • 今冬保供添“底气”!国家管网西气东输打通海上天然气外输新通道

    近日,江苏滨海LNG输气管道工程成功投产,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在江苏地区正式打通海上天然气外输新通道。这是继江苏如东LNG输气管道后,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在江苏地区开辟又一条横亘东西的海上“能源大动脉”,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地区天然气输配功能,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增添了“底气”。

    2022-12-15
  •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安全性述评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用于治疗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代表性中成药,在SARS、甲流、新冠肺炎等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连花清瘟作为国家中医药重大成果“三方三药”之一,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推荐用药。连花清瘟上市至今近20年累计应用11亿余人次,应用广泛、用药安全、疗效确切,使其在我国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连花清瘟汇集中医药两千年抗击疫病用药经验,名方化裁应用安全


    连花清瘟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针对“疫毒袭肺、壅滞肺络”病机特点,以“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为组方原则。全方汇集中医药两千年抗击疫病的用药经验,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病用大黄的用药经验,广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提高免疫固正气,融汇三朝古方,祛邪与扶正兼顾,体现了积极干预组方特色[1]。


    其中,麻杏石甘汤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创制以来,成为后世医家清泄肺热的代表方剂而沿用至今,一项纳入765名受试者的Meta分析显示应用麻杏石甘汤安全性良好[2];银翘散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清解外邪具有良效,一项纳入848例受试者的Meta分析显示,联合应用银翘散比单用西药疗效更好,且在改善相应指标的同时,不良反应较单用西药明显降低[3]。通过检索CNKI从1999年1月至2020年3月银翘散相关研究文献991篇,分析显示联合麻杏石甘汤的关联强度越来越大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病毒类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新趋势[4],也是国家及各省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推荐较多的方剂[5]。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用药安全[6-,7,8,9],且二者联合应用促进疾病恢复,减少不良反应[10]。另有研究也显示麻杏石甘汤、银翘散与奥司他韦联合应用较单纯应用奥司他韦更具有安全性[11]。


    连花清瘟中大黄汲取明代吴又可治瘟疫善用大黄通腑泻肺的临证经验;红景天自南宋时期就作为药用,在连花清瘟方中发挥清肺化瘀、调节免疫的功效,研究证实不同剂量的红景天均不引起小鼠机体肝肾等组织的毒副反应,安全性很高[12]。可见,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三朝名方,相关经典方剂沿用千年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安全性良好。


    二、药理毒理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安全性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依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的要求对连花清瘟进行了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及一个月长期毒性给药试验以支持上市申请,具体为:连花清瘟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试验);连花清瘟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对大鼠一般状况、体重、血象、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均无明显影响,也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反应。


    上市后系统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给药大鼠剂量达到18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453倍,未出现药物相关毒性反应。长期毒性研究中使用剂量相当于人临床用量24倍和145倍,犬、大鼠连续给药4周,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药理研究通过开展单次灌胃给药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灌胃给药对犬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无影响,未见肝肾功能异常。


    三、临床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应用安全、有效


    1、Meta分析表明连花清瘟安全性良好


    一项连花清瘟自上市至2021年2月的217项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涉及连花清瘟治疗流感、呼吸道感染、肺炎、新冠肺炎等疾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或联合常规药物组较常规药物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01),未见与连花清瘟有关的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该Meta分析中发现的连花清瘟主要不良反应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恶心、腹泻、呕吐、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一致[13],并已在2019年3月以岭药业对连花清瘟药品说明书进行的修订中得到了体现。


    通过检索PubMed、CNKI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的Meta分析文章共10篇,分析结果均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连花清瘟不仅在提高总有效率、提高症状消失率和CT好转率、降低转重症率方面显示出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应用连花清瘟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肝损伤不良反应的报道[14-23]。


    2、连花清瘟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连花清瘟治疗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连花清瘟在14天的隔离观察期间明显提高无症状感染者核酸转阴率81.21%,核酸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缩短7天(近50%),降低临床症状出现比例47.5%,降低转为普通型比例51.4%,且无记录严重不良事件。该研究发表于JIntegrComplementMed(影响因子2.579)[24]。


    针对密切接触者,完成连花清瘟前瞻性开放标签1976例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密接及次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后核酸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降低76%,发热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85%,服用连花清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文章发表于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影响因子2.64)[25]。


    四、连花清瘟上市近20年,不良反应属于非常罕见级别,临床应用安全


    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显示,连花清瘟胶囊自上市截止2022年11月30日,累积销售量约424亿粒。按照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3天作为一个疗程估算用药人数约11.79亿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0.10‱(十万分之一)。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非常罕见级别,未见与连花清瘟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


    经检索,截止2022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械安全警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说明书修订公告”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等药械安全性提示均未曾涉及到连花清瘟。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该品种的风险低,且该品种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用药安全方面的提示已较为充分,产品说明书中列出的常规药物警戒措施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需求。


    综上可见,连花清瘟汲取两千年中医药抗疫用药经验,汇集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及明代吴又可《温疫论》三朝名方,配伍红景天清肺化瘀、调节免疫,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组方用药历史悠久。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显示连花清瘟在急性毒理、长期毒理和安全药理等方面均具有良好安全性,未见肝肾功能损伤。连花清瘟自上市以来开展了百余项临床研究,Meta分析显示在治疗流感、呼吸道感染、肺炎、新冠肺炎等疾病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药物上市后近2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已在说明书中加以体现。总之,连花清瘟从组方用药历史实践、临床前药理毒理、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中不良反应监测等多方面均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0余次列入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国家权威指南共识推荐用药,成为应对呼吸系统公共卫生事件的品牌中成药。


    五、连花清瘟与布洛芬等西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


    一项针对112例儿童的连花清瘟和布洛芬颗粒等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与单用布洛芬颗粒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未见肝肾功能损伤[26]。一项提取近10年全国18家三甲医院应用连花清瘟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连花清瘟与抗感染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祛痰止咳药、扩张支气管药、保护胃黏膜药联合应用,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27]。另有一项来自全国16家三甲等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显示,连花清瘟与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乙酰水杨酸等药物联合应用,安全性良好,未见连花清瘟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目前,连花清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与布洛芬等西药均列为新冠肺炎感染者居家常用药物。


    综上,连花清瘟常规联合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临床安全性良好。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说明书均提示具有肝肾毒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严禁过量和反复多次使用。因此,连花清瘟与布洛芬联合使用时,需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解热镇痛药物使用禁忌情况,在医师指导下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





    1.贾振华,吴以岭.络病理论指导外感温病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0,3(01):26-28.


    2.远颖.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光明中医,2019,34(04):495-499.


    3.黄秀才,李亚娜,刘厚颖,等.银翘散治疗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05):66-70.


    4.韩文兵,雷敏,李玉峰,等.基于CiteSpace的银翘散相关研究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05):626-632.


    5.易国祥,付玉,李延萍,等.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规律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01):13-16.


    6.杨菊芳.分析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联合加减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外医疗,2017,36(26):154-155,158.


    7.彭婷婷.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年龄>60岁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09):10-11,57.


    8.李勇,陈剑锋.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4):8-9.


    9.金晓仙,张淑英.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04):22.


    10.王晓.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在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应用[J].光明中医,2022,37(11):1980-1982.


    11.WangC,CaoB,LiuQQ,etal.OseltamivircomparedwiththeChinesetraditionaltherapymaxingshigan-yinqiaosaninthetreatmentofH1N1influenza:arandomizedtrial.AnnInternMed.2011,155(4):217-25.


    12.黄颖,马子力,张丽艳,等.红景天破壁饮片对小鼠急性肝肾毒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02):35-39.


    13.HuC,HeB,GongF,etal.TheAdverseReactionsofLianhuaQingwenCapsule/GranuleComparedWithConventionalDruginClinicalApplication:AMeta-Analysis.FrontPharmacol.2022,27(13):764774.


    14.张慧月,吴记勇,孙磊,等.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系统评价与试验序贯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20,37(12):1110-1114.


    15.漆国栋,漆伟,江琼,等.连花清瘟结合西医方案对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7):1195-1199.


    16.王诗恒,秦培洁,张凤霞,等.连花清瘟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OL].中药药理与临床:1-17[2022-12-13].


    17.汤艳莉,王继明,杨萃,等.连花清瘟制剂对COVID-19疗效的Meta分析[J].天津中医药,2021,38(11):1414-1420.


    18.王淑霞,李明阳,陈雪莲,等.连花清瘟联合西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草药,2020,51(14):3763-3769.


    19.SunXH,ZhangS,YangZ,etal.EfficacyandSafetyofLianhuaQingwenforPatientswithCOVID-19: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ChinJIntegrMed,2022,28(7):650-660.


    20.LiYP,XiaoP,LiuNY,ZhangZJ.EfficacyandSafetyofChineseMedicineLianhuaQingwenforTreatingCOVID-19:AnUpdatedmeta-Analysis[J].FrontPharmacol,2022,13:888820.


    21.WangDC,YuM,XieWX,etal.Meta-analysisontheeffectofcombiningLianhuaQingwenwithWesternmedicinetotreatcoronavirusdisease2019[J].JIntegrMed,2022,20(1):26-33.


    22.HuC,LiangM,GongF,etal.EfficacyofLianhuaQingwenComparedwithConventionalDrugsintheTreatmentofCommonPneumoniaandCOVID-19Pneumonia:AMeta-Analysis[J].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20,2020(2):5157089.


    23.LeiY,GuanH,XinW,etal.AMeta-Analysisof13RandomizedTrials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sAdjunctiveTherapyforCOVID-19:NovelInsightsintoLianhuaQingwen[J].BiomedResInt,2022:4133610.


    24.ZhangL,WuL,XuX,etal.EffectivenessofLianhuaQingwenCapsuleinTreatmentofAsymptomaticCOVID-19Patients:ARandomized,ControlledMulticenterTrial.JIntegrComplementMed.2022,doi:10.1089/jicm.2021.0352.


    25.YadongYuan,andFengjuLi,etal.EfficacyandSafetyofLianhuaqingwenCapsulesforthePreventionofCoronavirusDisease2019:AProspectiveOpen-LabelControlledTrial[J].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21,doi:10.1155/2021/7962630.


    26.李斌,孙勇生,李海英.连花清瘟颗粒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药材,2020,43(06):1486-1489.


    27.严明,谢雁鸣,孙梦华,等.基于Louvain聚类方法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方案的复杂网络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5):166-173.

    -0001-11-30
  • 肺络理论指导研发连花清瘟/连花清咳姊妹花,应对奥密克戎感染相得益彰

    连花清瘟作为防控新冠肺炎国家中医药重大成果“三方三药”之一,成为治疗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代表性用药,在应对国内外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对连花清瘟了解较多,其实连花清瘟还有一个姊妹药——连花清咳片。该药于2020年获批上市,并在当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0版),目前已纳入北京、山东、湖北、河北、四川、福建、河南等多省市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发布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中将两个药品均列为推荐用药。那么这两个药品作为姊妹花有何异同?临床又该如何搭配应用呢?





    连花清咳与连花清瘟同源同根


    师出同门


    事实上,连花清咳与连花清瘟二者同源同根、师出同门,均源于中医络病理论中“肺络证治”的指导。肺络证治作为中医络病理论在指导呼吸系统专科疾病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多种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常呈现出“气络→气道→血络”发展特点,尤其是从“气络”到“气道”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了感冒、流感以及新冠肺炎由表入里的共性传变规律。早期患者处于疫毒侵袭卫表阶段,临床表现为短暂恶寒,进而发热或高热,之后毒热内生、气道壅阻则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痰少质地黏稠、白痰或者黄痰等,成为该轮疫情临床症状持续且较难缓解的关键环节。


    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临床


    呈现发热、咳嗽为主的症状特征


    本次奥密克戎变异株呈现出毒力减弱、传染性高等特点,病毒主要侵及上呼吸道为主,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咽痛等症状[1]。往往在病毒感染之后2、3天出现以发热、咽痛为主,继而咳嗽伴有痰少痰黏,这正符合肺络病变由气络发展到气道的传变规律。在奥密克戎感染者整个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咳嗽”既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因病情持续而就诊的主要症状。有专家分析咳嗽发生率高达48.71%~59.7%,其次是发热、咽痛[2][3]。因病情持续而就诊者,咳嗽占比高达62.69%,其次为发热(32.84%)[4]。在新闻报道中也有感染者反映咳嗽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是困扰患者的重要表现,成为在本轮疫情治疗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连花清咳与连花清瘟组方异同‍


    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疗中,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重点针对“疫毒袭肺、壅滞肺络”的病机特点,以“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作为组方原则。该药处方汲取了中医药两千年抗击疫病的用药经验,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病用大黄的用药经验。全方融汇三朝古方,祛邪与扶正兼顾,体现了积极干预组方特色[5]。连花清咳片重点针对新冠肺炎“痰热壅肺、气道壅滞”导致的咳嗽、咳痰,以“宣肺泄热、止咳化痰”为原则[6]。该药选用东汉张仲景麻杏石甘汤药味以宣肺泄热,汲取明代叶文龄《医学统旨》清金化痰汤组方用药以止咳化痰,从而起到宣肺清肺,化痰顺气,从而使热祛咳止痰消[7]。


    在药味组成方面,连花清瘟组方由13味药材组成,连花清咳组方由15味药材组成,两方相同药味有7个,重点均在清瘟解毒宣肺为主。连花清瘟组方中还包含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加强清热解毒功效,广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提高免疫固正气。连花清咳组方中还包括黄芩、桑白皮加强清泻肺热、化痰利气的功效,清半夏、陈皮、浙贝母、前胡化痰止咳,牛蒡子宣肺利咽,桔梗开宣肺气,从而发挥清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优势。


    连花清瘟与连花清咳科研证据充分


    实验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效降低宿主细胞病毒表达量,降低奥密克戎感染小鼠死亡率,降低肺组织内病毒载量,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连花清咳片也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减轻肺部炎症损伤、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调节免疫功能。同时动物实验显示,连花清瘟可有效发挥退热与抗炎作用,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连花清咳片可有效降低咳嗽次数,提高止咳率,保护气道黏膜、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力,改善肺顺应性和肺功能[8],有效减少痰液产生、稀释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7]。


    临床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可提高核酸转阴率81.21%,缩短转阴时间7天(近50%),降低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出现比例47.5%,降低转为普通型比例51.4%[9]。一项1976例密接和次密接者真实世界研究证实[10],连花清瘟降低核酸阳性发生率76%。此外,连花清瘟可提高确诊患者症状消失率91.5%,缩短发热、乏力症状持续时间3天,提高临床治愈率12%[11]。连花清咳片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则显示,连花清咳片可有效提高咳嗽症状消失率16.5%(98.44%vs.84.51%),提高咳痰症状消失率21.4%(100%vs.82.35%),缩短咳嗽、咳痰症状恢复时间3天(4天vs.7天,3天vs.6天),提高临床治愈率22.4%[12]。


    综上,连花清咳作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的姐妹药,前者侧重于止咳化痰,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后者侧重于“清瘟解毒”重在抗病毒、抗炎,退热和改善乏力等全身不适,二者治法上相互协同,临床可联合应用,应对奥密克戎感染相得益彰。


    连花清瘟与连花清咳治疗新冠肺炎“对对看”‍





    参考文献


    [1]LiH,ZhuX,YuR,QianX,HuangY,ChenX,LinH,ZhengH,ZhangY,LinJ,DengY,ZhongW,JiY,LiQ,FangJ,YangX,LinR,ChenF,SuZ,XieB,LiH.TheeffectsofvaccinationonthediseaseseverityandfactorsforviralclearanceandhospitalizationinOmicron-infectedpatients:AretrospectiveobservationalcohortstudyfromrecentregionaloutbreaksinChina.FrontCellInfectMicrobiol.2022Nov7;12:988694.


    [2]庞裕,齐玉晶,何志义,等.广西144例家族聚集性SARS-CoV-2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OL].解放军医学院学报:1-6[2022-12-10].


    [3]YangW,YangS,WangL,ZhouY,XinY,LiH,MuW,WuQ,XuL,ZhaoM,Wang


    C,YuK.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310SARS-CoV-2Omicronvariantpatientsand


    comparisonwithDeltaandBetavariantpatientsinChina.VirolSin.2022


    Oct;37(5):704-715.


    [4]张洪玲,李才辉,魏思灿,黄玲,林天来.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11):1096-1104.


    [5]李红蓉,常丽萍,贾振华,等.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临床疗效.世界中医药,2020,15(3):332-336.


    [6]贾振华.络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治探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2):18-22.


    [7]贾振华.连花清咳“化痰止咳”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的科学内涵和临床价值解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23):190-194.


    [8]周霞,冯娜娜,李静,等.连花急支片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中的药效学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1):21-26.


    [9]ZhangL,WuL,XuX,etal.EffectivenessofLianhuaQingwenCapsuleinTreatmentofAsymptomaticCOVID-19Patients:ARandomized,ControlledMulticenterTrial.JIntegrComplementMed.2022Nov4.doi:10.1089/jicm.2021.0352.


    [10]YadongYuan,andFengjuLi,etal.EfficacyandSafetyofLianhuaqingwenCapsulesforthePreventionofCoronavirusDisease2019:AProspectiveOpen-LabelControlledTrial[J].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2021,doi:10.1155/2021/7962630.


    [11]HuK,GuanWJ,YBi,etal.EfficacyandSafetyofLianhuaqingwenCapsules,arepurposedChineseHerb,inPatientswithCoronavirusdisease2019:Amulticenter,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Phytomedicine,2020:153242.


    [12]LingZhang,LeiWu,XiaolongXu,etal.EfficacyandSafetyofLianhuaQingkeTabletsintheTreatmentofMildandCommon-TypeCOVID-19:ARandomized,Controlled,MulticenterClinicalStudy[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2022,DOI:10.1155/2022/8733598‍

    -0001-11-30
  • 货车司机“被个体户”,还是企业“甩锅”的套路

    【现场·我在我思】

    货车司机“被个体户”,还是企业“甩锅”的套路

    一场交通事故让货车司机何某在送货途中不幸离世,也让其家属陷入找不到雇主担责的困境——快递公司称与何某不存在劳动关系,他与第三方外包公司签订的是承揽合同。

    这是我前段时间在采访中了解到的事。有货车司机跟我说,在快递运输行业,货车司机与第三方公司签订承揽协议、自己再作为“雇主”另雇一名司机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发生事故,司机“风险自担”。

    干着A公司的活儿,和B公司签协议,发工资的可能是C公司,最后才发现,自己竟是D公司的个体户老板——此前,有外卖平台设计出劳务派遣、业务众包等多种用工模式,甚至让外卖骑手“被个体户化”,引发舆论关注。这一“谜之操作”如今延伸到了快递运输行业,不少快递货运司机稀里糊涂成了与快递公司或第三方业务外包公司“平等合作”的个体工商户。

    业务外包也好,员工“单飞”变“老板”也罢,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用人单位实现“去劳动关系化”,雇佣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企业由此规避用工主体责任,劳动者则面临重重维权障碍。一位法援律师告诉我,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谁是雇主、谁来担责、能否认定工伤,这些难题往往绕晕劳动者,一些企业出于“人道主义”给的补偿金远不及劳动者应得的工伤赔偿金。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灵活用工模式逐渐兴起。与传统的用工模式相比,灵活用工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弹性的用工方式、更低的人力成本,但也衍生出用工不规范、劳动关系难确认等问题。这让一些企业看到了“钻空子”的机会,企图躲掉实质用工主体的身份。目前,相关部门发文严禁诱导和强迫劳动者注册成个体工商户,多家外卖平台接连回应已明令禁止。

    值得注意的是,灵活用工在快递物流领域出现种种变异。据《工人日报》报道,某物流企业以“未签劳动合同”“工资补发不固定”为由,称自己是“灵活用工”,否认与货车司机的劳动关系;有快递企业的第三方外包公司在一天内注册80家以司机名字命名的“货物道路运输服务部”……这样的做法推卸了企业的法律责任,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玩坏了灵活用工,甚至伤及新业态。

    当然,层层剥离劳动关系不代表企业就可全身而退。劳动者是不是公司的员工,不在于双方签的是什么协议,关键在于是否满足认定劳动关系的核心要素。比如,在已有的司法实践中,有货车司机穿着快递公司的工作服,接受公司统一管理,完成公司工作任务,领着公司发的工资等等,这些都串联起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快递公司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当前,全国2000多万货车司机长年奔波在路上,成为物流行业规模最大的从业群体。他们的劳动权益保障亟待补齐短板。对企业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劳动监察等部门应及时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严禁“换马甲”“踢皮球”、逃避责任,督促“老东家”给从业者提供应有的劳动保护。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家在车上、活儿在路上”,货车司机用工形态有一定特殊性,相关部门还应积极探索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给予这些劳动者更多保障、更多暖意。

    2022-12-14
  • 关注数字产业集群:合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合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产经观察·关注数字产业集群③)


    走进广东深圳TCL华星t6智能工厂,无尘车间内,第十一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片片玻璃被机械臂轻轻提起,经过镀膜、蚀刻、灌晶等上百道工艺流程,“变身”为90英寸高清液晶面板。

    “厂区总面积比6个足球场还大,每天生产数万块面板,许多的环节实现了智能制造。”TCL华星高级副总裁陈盛中举例,制造液晶面板,需要查找显示屏上的微小电路缺陷,以前工厂要请上百人来做,现在依靠人工智能检测系统,效率提升了15倍。“准确性更高,而且只需10个人辅助就能完成。”

    高清显示、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软件、工业互联网……作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重镇,同时也是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重镇,2021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0.5%,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在此交汇融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坚定

    “传统工厂在生产制造、管理运营等方面已经跟不上新形势,必须依靠数字化来应对”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创维5G+8K柔性智能工厂里,有一条“智能1号线”。这条运行15年的老产线,却一点看不到“老样子”。

    看仓储,数千种原材料由机器人精准识别、自动搬运;

    看生产,自动点胶、自动检补焊、自动封箱,多种机器人紧密配合;

    看运维,8K摄像机、8K+VR眼镜连上5G信号,实施远程维修……

    “这是我国第一条完成智能化改造的彩电生产线。”创维集团总工程师吴伟说,作为龙头企业,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工厂在生产制造、管理运营等方面已经跟不上新形势,必须依靠数字化来应对。”

    满足消费需要,研发流程要缩短。吴伟分析,消费者会对厂商提出更多个性化要求,以前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传达到研发部门,如今打通数字化平台,消费意见直达企业研发。

    适应市场变化,制造流程要改造。“拓展海外市场后,许多国家市场偏小,生产变成了小批量、多批次,对生产线提出了柔性定制要求。”吴伟说,运用5G专网、云网融合,创维的同一条生产线可生产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转产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

    降低综合成本,管理流程要完善。以前各工厂之间数据互不连通,同一工厂也有数十套不同系统,而且数据依靠人工提取分析。TCL华星搭建移动办公平台后,各业务数据都能一键查询,极大提升了集成化管理水平。数字化为降本增效提供了优质工具。

    数字化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也给整个产业集群带来好处。

    海能达通信深圳工厂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对讲机生产基地。制造对讲机需要上千个元器件,对应数百家供应商,考验着协同配合能力。

    “以前发邮件告知供应商预计交货的数量和时间。如果订单临时产生变化,很难及时反应调整。”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萌介绍,去年公司上线数字化供应商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协同效率。供应商能更快按需备料,制造商也能及时跟进供应商发货进度,第一时间投产。

    数字化还能更好把控供应链质量。孙萌解释:“原先物料入库才能质检,现在零配件合不合要求、良率如何,供应商发货前我就能提前获知并干预,既提升质量,又省时省力。”

    优在数字产业化基础坚实

    “深圳聚集了一批对口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对制造业升级改造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呈现出软硬双驱、数实融合的发展特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能快速推进数字化,是因为深圳聚集了一批对口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赛昇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南分析,“这些数字服务型企业对制造业升级改造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工业富联的深圳工厂,上料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物流智能化,厂房不必开灯,能实现全自动作业。支撑这座“熄灯工厂”的,就有腾讯WeMake提供的数字底座。

    腾讯云副总裁、智能制造负责人曹磊介绍,工厂生产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其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优化生产的新方案。“比如通过分析机床刀具的数据模型,预测其损耗状况和更换周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停产维修的影响。”如今,腾讯WeMake已服务42万家制造企业、覆盖26个行业、开放超过4900个工业应用,有效帮助降低制造业数字化门槛。

    除了大型数字服务商,“小而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也在深圳遍地开花。

    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模具及精密零部件数字化服务。“模具是制造业的‘工业之母’,我们花费20年时间,建成了累计超百万条精密制造工艺信息的数据库,破解了模具制造质量低、交付慢、依赖人工等难题。”模德宝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成亚飞说,企业已帮助电子信息行业超过50%的核心企业进行产品创新。

    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耕通用工业设备数智化运维与数智化节能。蘑菇物联制造工厂端事业部总经理谢波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云智控,能实现中央空调、空压机等设备预测性维护和智能调控,在一家电子企业投用后,仅一年就节省电费超200万元。

    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工业数据应用,已沉淀近3万个工业模型,积累了成熟的工业软件开发能力。格创东智驻华星IT交付中心客户成功部部长刘丰洋说,“曾经,半导体等行业普遍依赖国外工业软件,经过潜心钻研,我们实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核心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深圳为何能孕育出如此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制造集群密集,市场需求庞大。刘丰洋表示,深圳及其周边形成了许多中高端制造业集群,比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产品精度要求更高,电子产品更新迭代较快,就需要企业不断提质增效,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满足这类需求。

    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坚实。深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深圳5G基站数已达6.4万个,5G基站密度全国领先,5G商业部署和规模化应用成绩突出,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政策环境优越,转型支撑有力。“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数字经济产业,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创新人才政策,也吸引着高端要素聚集。”谢波说,公司的工业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就是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关部门还打造了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促进业务加快拓展。

    重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搭建更多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数字赋能平台,壮大复合型人才队伍”

    继续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还有哪些堵点需要打通?哪些难点需要破解?

    从供给看,一些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虽然有数字技术,但对工业制造不了解,导致数字产品不符合实际需求。

    “供需不匹配,主要是因为缺乏连接‘桥梁’,也就是复合型人才。”刘丰洋透露,目前国内既懂工业又懂数字化的人才还很少。“做工业互联网不能只会写代码,现代工厂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流程,必须深入厂房研究每个具体场景,量身定制。”

    从需求看,部分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实现了数字化,但还有不少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清晰、不准确。

    对传统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意识亟待加强。“产业集群想实现高效协同,需要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数字化水平。”成亚飞说。

    “数字化转型需要制造企业由内而外来推动,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谢波认为,随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型制造企业也应主动把数字化能力植入发展策略中,在降本提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运用数字化重塑管理、驱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两化融合并非一蹴而就,制造商与数字化方案供应商,均需扎根实业、矢志攻坚。当前,各地各部门推出了不少数字化奖补扶持政策,不乏急功近利的企业为追逐补贴而盲目推进改造,留下“数字烂尾工程”。“工业软件在开发初期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很难追求营收和利润,而且工业领域有很强的行业属性,只有耐得住寂寞、长期坚守,才能解决真问题,赢得长远发展。”成亚飞说。

    李京南建议,“有关部门应搭建更多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数字赋能平台,壮大复合型人才队伍,引导更多中小企业更好融入数字化转型。”

    深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已成立工业软件联盟、工业互联网联盟等一批行业机构,并持续运营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这些公共平台将促进中小企业融入数字产业生态。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圳抓紧推进产教融合,当地已建立工业互联网学院,并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为数字产业集群输送更多跨行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2022-12-14
  • 新加坡卫生科学局:以岭药业连花清咳片获中成药注册批文

    记者日前在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官方网站查询到,以岭药业的“连花清咳片”已在新加坡获得“中成药”注册批文。





    图为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官方网站上的连花清咳片注册查询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连花清咳片是继连花清瘟之后,以岭药业于2020年5月获批上市的呼吸系统又一独家专利创新中药,宣肺泄热、化痰止咳,系国家医保品种,被市场视作连花清瘟“姊妹药”。在咳嗽、咳痰等症状治疗方面,连花清咳具有疗效确切、作用全面、安全性高等特色优势。


    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其中提到“症见咳嗽明显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咳片等。”


    除上述《指引》外,该药还被写入了北京、山东、湖北、河北、四川、福建六省(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近期更新的《山东省流行性感冒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2022年福建省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专家共识(试行)》中,也有连花清咳片的身影。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成药”身份,连花清咳片可在新加坡的药房、超市、诊所、中医院等渠道进行销售。


    以岭药业发布的公告显示,连花清瘟胶囊也已于2020年5月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核准签发的“中成药”注册批文。





    图为世卫组织官方网站对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获评成熟度等级四的报道截图。


    据了解,新加坡卫生科学局今年3月成为首个取得世界卫生组织最高评级(成熟度等级四)的国家监管机构。世卫组织自1997年开始对各国医药监管机构进行评估,评定标准涵盖整体监管体系、注册和上市许可、临床试验监督等,以保证监管工作的高标准、高质量和严谨性。

    -0001-11-30
  • 国家中医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这些药物你须知道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过程中,如何用好中医药?


    12月10日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如何运用中医药方法居家治疗及康复。该指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结合三年来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研究制定。


    在成人治疗方案中,专家委员会针对奥密克戎感染后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推荐相应的治疗药物。


    出现咽痛、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等症状明显的患者,国家中医局推荐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银黄清肺胶囊、连花清咳片、六神丸(胶囊)、银翘解毒颗粒、金叶败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清咽滴丸、喉咽清颗粒、桑菊感冒片、夏桑菊颗粒、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柴芩清宁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消炎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粒等。


    如果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国家中医局推荐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咳速停糖浆、宣肺止嗽合剂、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杏苏止咳颗粒、连花清咳片、杏贝止咳颗粒、橘红痰咳液、感冒止咳颗粒等。


    如果以乏力、伴胃肠不适、如呕吐、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家中医局推荐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等。伴便秘便干者,可服用防风通圣丸(颗粒)。


    如果以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推荐服用具有解表通窍功效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等。


    自国家防疫新10条发布以来,全国上下对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称:最终将有八九成民众经历感染。








    冯子健表示,“不论(疫情防控)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在冯子健看来,第一波大规模疫情冲击的到来时间,与不同地区政策调整的方式、调整前的感染者人数、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那么,伴随着大规模的阳性问题,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众多患者咽痛、发热、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呕吐、腹泻者,很多患者可能因为自身抵抗力不同,症状的轻重缓急也有所区别。


    国家中医局官方推荐的各类药物,可以说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家喻户晓的抗疫中药连花清瘟也在其中。为让大家详细了解该药的使用办法,特将文章附下:





    用连花清瘟防疫可从症状入手予以辨别,有了哪些症状,可以服用连花清瘟呢?核心关键是“热象”,“热象”是一个中医名词,意为人体偏阳偏火的征象,具体说来,有以下表现。


    第一,发烧、恶寒、肌肉酸痛、头痛。发烧是选用连花清瘟的一大指征。在这一阶段,使用连花清瘟,可以迅速控制住病情发展。通常,高热的同时还会伴随恶寒(怕冷)、肌肉酸痛、头痛等反应,一般来说,这些症状都能在服用连花清瘟后得到缓解。


    第二,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除了发烧这种典型症状,身体热象的典型表现还有咽干咽痛,如果对着镜子看,发现自己的舌头还发红或者伴有发黄、发腻的舌苔,那么必是热象无疑。很多人习惯在此时服用抗生素类药,连花清瘟应对这类情况完全不逊于抗生素,不但见效迅速,而且副作用小。


    第三,鼻塞流涕。这里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外寒内热证,如因久居温室或偏嗜高热量食物而体内郁积内热,若再感寒,就很容易形成外寒内热证;二是风寒感冒,因治疗不当、久拖不愈而引起郁热内生。出现上述症状,使用连花清瘟同样会有很好的疗效。


    连花清瘟的正确服用办法为:连花清瘟胶囊每粒0.35g的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连花清瘟颗粒每袋6g,一次一袋,一日三次;用量到位,才有显著疗效。


    用好连花清瘟,就是给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





    除连花清瘟之外,国家中医局本次推荐的药物里面还有连花清咳片,原文为:症见咳嗽明显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其中连花清咳片正在其列。


    据悉,连花清咳片是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集合传统经典名方及临床实践研制的用于清肺泄热、化痰止咳的呼吸系统又一创新中药。它止咳化痰起效迅速,能明显缩短单位时间咳嗽、咳痰次数,减轻气道炎症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缓解气道痉挛,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同时,通过减少痰液生成,稀释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来通畅呼吸道。


    今年3月,国际学术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刊发了题为《连花清咳片治疗轻型、普通型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科研论文。该研究表明,连花清咳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8.61%,咳嗽咳痰缓解时间缩短3天,胸部CT表现改善率提高14%。连花清咳可明显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提高呼吸功能,减轻肺损伤。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慢阻肺等疾病引发的咳嗽、咳痰治疗,连花清咳片也表现出快速止咳,清肺化痰,安全性高的特点。通过止咳、化痰、抗炎等多环节改善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符合清肺泄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体现出中药治疗该类疾病的多靶点优势。


    当下,开放已成定局,在全民近9成的人都会感染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加强防护,适当储备部分药品,如果身体不适感强烈,需要服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减轻不适感,让正确的应对办法助力自己早日走出新冠的干扰。

    -0001-11-30
  • 日均重回3亿件以上——全国快递业务量有望持续增长

    “我的快递动了!”“我的快递收到了!”近日,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达收发快递带来的喜悦之情。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27日以来,全国快递日均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特别是12月2日至4日,连续3天日均超3亿件,实现了迅速反弹,展现了快递业的强大发展韧性,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释放了消费潜力,刺激了快递业务量的强劲复苏。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2月6日和7日分别达3.68亿件和3.8亿件。

    在中通快递上海浦西转运中心,快递量已呈现回暖迹象。据中通快递上海浦西转运中心操作副经理严国辉介绍,目前上海中通单日进出港快递总量在450万至500万件,比上周增加了10%。重庆市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了全面复工,韵达重庆合川区网点负责人介绍,复工后公司派件量达到日常的2倍多,已超过“双11”的业务量。目前,网点正强化末端服务保障能力,全力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部分快递网点暂停运营、快件积压,到迅速反弹、复苏提速,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释放了消费潜力,也得益于邮政快递业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加大保通保畅,强化纾困解难。特别是邮政管理部门大力推进保通保畅工作,成立工作机制,出台系列政策,持续跟踪调度,分级分类分区推进,有效推动解决了多地干线不畅、末端梗阻等问题。

    据了解,此前受疫情影响的地区网点也逐步恢复运营。在新疆乌鲁木齐,邮政、顺丰、京东、德邦、韵达、极兔、菜鸟等企业的省级分拨中心已正常运转,加班加点处理分拨中心滚存邮件快件,超271处快递网点恢复运营,日均投递邮件快件超8万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9个省级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全部恢复运行,超245个邮政快递网点恢复营业,超3300余名邮政快递从业人员陆续返岗,将积压的160余万件快件处理完毕;在西藏拉萨、广东广州、河南郑州、重庆、北京等地,主要品牌寄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已陆续恢复正常运转,运力正逐步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寄递企业也积极加大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满足商家和消费者的不同寄递需求。比如,顺丰开通了“杭州—安克雷奇—纽约”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拓宽杭州至北美的航空物流渠道,稳定国际物流供应链;中通在泰国开通海外仓七大服务,服务覆盖电商全场景、全链路,以满足各大电商企业需求;圆通速递贵州智创园全面启用,引进7套自动化快递分拣设备,单日处理量达250万件;申通(孝感)智慧物流电商产业园项目近日竣工,将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增加单日快递吞吐量200多万件。

    为满足更多商家分仓需求,菜鸟近日升级物流保障措施,在50个城市设立专属临时分仓场地。“一旦某区域仓发货受限,其他地区分仓可为商家发货提供兜底保障。”菜鸟快消&消电供应链行业运营高级总监李岩介绍,通过菜鸟提供的全国多仓发货、及时切仓发货等措施,入仓商家可以快速发货履约。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快递业仍处在旺季,快递业务量有望持续增长。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效应显现,我国快递市场规模大、发展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政策红利多的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快递业也必将在畅通经济循环与支撑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经济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记者吉蕾蕾)

    2022-12-12
  •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张泉)区域创新发展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普遍提升,重大战略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这份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选取系列指标,对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5.42分,比2012年提高了15.14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相比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创新能力强劲,为我国创新领先地区。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报告显示,北京创新成果溢出效应明显,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大幅增长;长三角在上海的引领下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长三角开放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国际收入已接近全国的50%;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集群。

    此外,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沿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

    报告指出,未来,要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区域间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2022-12-09
  • 免费上门投递两次 新标准能否助推快递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日前,国家邮政局官网发布了《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首次明确了“投递次数”,而且规定了“快递延误”的明确时限,还提出不应无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价格提供快递服务。而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次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12月6日。


    现行《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是在2011年底首次发布,2012年5月施行。这十年来,我国快递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冷链生鲜、农村电商、仓配一体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自动化、信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全面加速,安全化、绿色化、智能化、便捷化成为快递服务发展新要求。征求意见稿从哪些方面修改了国家标准?又有哪些作用和意义?

    可免费上门投递两次

    记者注意到,本次征求意见稿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对投递方式的分类和细化。投递方式应主要包括上门投递、投递至智能收投服务终端(箱递)、投递至快递服务站(站递)以及其他方式。

    此外,征集意见稿中提出,快递服务主体应对上门投递快件提供至少两次免费投递,投递宜在8点至20点时间段进行。两次免费投递之间应间隔8小时以上,与用户有约定的除外。上门投递两次未能投交的快件,快递服务主体可与收件人约定采用延迟投递或者箱递、站递方式投递;收件人仍选择上门投递的,快递服务主体可收取额外费用,但应事先告知收件人收费标准。

    “这既是对快递企业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快递企业的保护,为末端配送提供了操作规范。”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意味着收件人不能无限次地要求免费上门投递,而且现在快递服务场景发生了变化,在两次上门都未妥投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免费箱递和站递,因此第3次上门投递收费的比例很低,并不会导致快递变相涨价。

    明确多种快递时限

    记者注意到,针对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快递延误”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彻底延误”时限应符合同城快递服务3天,省内异地和省际快件7天,国际快递21天。

    对于快递时限问题,征求意见稿指出,快递服务主体应与寄件人约定快递服务时限,并按约定的时限提供服务。

    对此,赵国君认为,十年来,我国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更是比去年早7天进入千亿件。庞大的快递体量势必会出现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延误。明确不同种类快递的延误时限是为解决消费者投诉快递延误给出明确的时间界定,也为快递企业提供了行业门槛的参考依据。

    告别低价竞争?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成本分区,要求快递服务主体根据产品种类、服务距离等因素,科学测算成本,以快件收寄地所在县到寄达地所在县为基本单元,向用户公布服务时限和服务价格,且不应无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价格提供快递服务。

    “这是角度明晰地在疏通行业的阻滞点。”赵国君认为,一直以来,快递企业靠打“价格战”陷入低价竞争、无序竞争,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了制约。此次征求意见稿就是在引导企业转入科学竞争,使整个快递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赵国君看来,包括成本分区在内的征求意见稿中所有调整和改变,都是快递行业十年发展以来,针对快递服务场景变化下提出的规范框架,对快递企业、使用者以及上下游产业链都起到导向行为、规范发展的作用。

    “修订《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适应快递服务发展新特点、新业态、新技术需要,推动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有利于夯实快递发展基础,优化快递服务质量,提升快递服务水平,推动快递高质量发展。”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2-12-09
  • 第七批国家集采药落地 一粒降价药撑起一个家的希望

    第七批集采共计60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达48%,中选品种覆盖治疗领域涉及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等10种大类,覆盖了肿瘤、肝炎等多个治疗领域。


    “我是眼见着价格降下来的!通过在指定医院开具的肝癌诊断书,超万元一盒的肝癌特效药仑伐替尼只需要不到300元了。”辽宁患者家属王齐(化名)告诉记者。


    截至12月1日,31个省份均已发布第七批国采药品落地文件,明确表明各省市落地执行时间以及相关配套措施。记者从各地医保局、医院、专家、患者等多方证实,第七批国家集采已相继落地执行。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告诉记者,“关于给老百姓带来的益处,最直观的当然是价格和药费的下降。第七批国家集采落地情况达到了预期,像河北、山东、江西等多地落地较早的部分省市,医院已经可以开药了。”


    “药价降下来了,天不会塌下来了”


    王齐的父亲是在2021年7月确诊为肝癌的。那时距离她的婚礼只有几个月。一边筹备婚礼,一边陪父亲抗癌,每次接到电话王齐的心都会狠狠一紧。她希望父亲能出席自己的婚礼,看见她走进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2018年,仑伐替尼原研药在国内获批。一盒30粒的药物,要花费16800元。这意味着每一粒小小药片,需要整整560元。


    2022年11月20日,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辽宁落地执行,仑伐替尼每粒降到不足20元。王齐说,父亲的情况在慢慢好转,肝右叶的肿瘤较之前有所减小,家人已经采取保守治疗,父亲只需要在每天太阳落山时服用仑伐替尼。还有一个半月就到父亲的生日了,这是最好的礼物。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第七批集采共计60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达48%,中选品种覆盖治疗领域涉及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等10种大类,覆盖了肿瘤、肝炎等多个治疗领域。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常峰告诉记者,此次以仑伐替尼胶囊为代表的抗癌药降价效果显著,其作为肝癌的一线靶向药,平均降幅高达83%,极大降低了肝癌患者的疾病负担。


    11月28日起,福建省落地执行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每粒从平均108元下降到最低10.68元。林先生一看到落地的消息就冲到了药店。“降价了吗?”“降下来了。”他松了一大口气。2021年4月父亲确诊为肝癌以来,手术切除、预防性介入、消融,再到复发,一家人的心情像坐过山车。抗癌之路依旧艰难,但药价降低,家庭负担减小了,终于可以专心对抗癌症了,“药价降下来了,天不会塌下来了”。


    “仑伐替尼价格的确降了,每天都有患者来取药。”12月1日,记者从广东、河南、山西、福建、辽宁等地多家医院药房了解到,肝癌靶向药仑伐替尼已在各家医院落地。


    一盒慢性病常用药的价格比一杯奶茶还便宜


    “我四十岁的时候就确诊高血压了,吃药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近十年服用的都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江西的郑奶奶刚过完70岁生日,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联合服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药物,每月的药物支出近千元。


    郑奶奶女儿介绍,因消费观念问题,郑奶奶在药物支出方面相对拮据。“服药种类太多了,老人不容易记住。硝苯地平控释片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而且价格比较低,降价之后老人更开心了。”


    江西省医疗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1月25日,全省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驻赣军队医疗机构全面执行第七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其中,在降血压领域首次纳入缓控释剂型,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价58%。


    12月1日,郑奶奶从社区医院买完药高兴地说:“很划算,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降价药。三十片控释片几块钱,比年轻人喝杯奶茶还便宜。”


    常峰告诉记者,用于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幅均超50%,为长期用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节省了大笔支出。


    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降血压领域,首次纳入缓控释剂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30毫克)每片价格降至0.617元,药品降价切切实实让百姓享受到集采政策的红利。


    “国产乙肝药品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降幅最大,中选价格0.32元/粒,降幅达98%。”广东佛山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乙肝患者一个月(使用量为30粒)的费用由398元减少至9.6元,减轻费用负担388.4元。


    蒋昌松认为,集采药品落地,带来的其实还有用药层次的提升,表现为至少两方面:一是更多百姓用上了通过安全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二是用药结构的进步,以前同通用名的缓释片、控释片比较贵,不少患者选择用普通片剂和胶囊,集采后缓释控释片与原来普通口服剂型的价格比可能还便宜,当然就倾向于使用更好的缓释控释剂型了。另外,用药可及性提高了不少,从前几批的情况看,一个采购周期执行下来,多数药品在医院的实际采购量均大于报量,有的甚至是数倍。


    备供机制,确保患者能按期买到质优价宜的中选药品


    第七批带量采购落地执行时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中选产品之外,每个省还有备选产品,一旦主供产品出现供应问题,可第一时间启动替代计划。


    “第七批集采药品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中选企业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发货,医院采购了备选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有效保障了集采药品的供应与使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蒋光峰向记者举例说,“第七批集采60个药品,青岛市自11月18日开始有40种已经能够满足供应,其中一种因为疫情原因不能保供的药品,我院采购了备选产品,目前可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各地在落地文件中进一步细化供应要求,如广东落地文件中规定,如中选企业不能对医疗机构订单及时做出响应,医疗机构可采购备供药品。上海对备供药品进院使用工作做进一步部署,要求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应畅通备供企业的用药渠道,及时进院。


    常峰认为,第七批新增备供企业机制,根据规则设置,每个省份同时拥有一个主供企业和一个备供企业,当主供企业无法满足该地区市场需求时,备供企业可按有关程序获得主供企业身份。备供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因断供重新确定供应企业的时间和行政成本,减轻断供对患者的影响。


    “在降低价格同时也通过消除带金销售节省大量销售费用,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大幅度减少,很多中选企业的利润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保障。”常峰算了一笔账,2020年上市药企销售费用基本下降了6个点,集采以来,部分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的研发费用逐步上升,有些头部企业的研发费用,从6%、10%,已上升到20%。集采政策使得企业在成熟产品上的利润回归合理,倒逼企业加强创新投入。


    第七批集采各地落地主要集中在11月。蒋昌松告诉记者,集采产品落地前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组织医疗机构和供应企业签订采购协议、集采平台中选产品挂网、医保基金预付不低于30%的货款、医院采购入库使用等,各地时间差异完全是正常现象。另外,略微错峰实施,有助缓解中选企业的供应压力。

    2022-12-08

  • 首 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