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春运高位运行:如何答好新“考卷”

    1月7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大考”正式拉开大幕。不再落地检,不再隔离,不再查健康码……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今年春运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深层的情结;趁着春节来一场旅行,也是许多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期待。过去三年,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许多家庭中的成员分散在各地,未能与家人在春节团聚。如今,随着防疫新政的落地,回家的温暖正在期待中升温。不论是踏上回家的归途,还是走在旅行的路上,不管目的地在何处,春运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尽享团聚客流量显著提升


    春运首日,在中原大地上,郑州东站的候车大厅内南来北往的乘客熙熙攘攘,候车大厅服务台上摆放着的年宵花束年味十足。


    57岁的刘大妈一手拎着一捆山药,一手提着几包大枣和胡辣汤料,眼睛时刻关注着候车大厅屏幕上的车辆信息表,生怕错过了高铁。


    “今年我去北京女儿家里过年,她工作比较忙,已经两年没回来了,我这次去正好给她带点家乡的特产!”刘大妈话语中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去年高铁提速,从郑州到北京只需要2小时11分钟,现在出行也方便,以后我可以常去看女儿了!”


    与此同时,在祖国的北方,一台从哈尔滨站始发的Y687次旅游专列正缓缓驶离站台,踏雪寻冬。据悉,这是今年春运期间开行的首趟冰雪环线旅游专列,大量来自我国华东、华南等地区的游客搭乘专列,开启冬日畅游北国风光之旅。


    “我早就想来东北看看真正的大雪长什么样子了!但这几年由于疫情原因,一直没有出过远门。今年政策调整了,学校也放假得早,我就跟爸妈一起来这边过新年。”列车上,21岁的广州小伙王博文被窗外的雪景所吸引。据他介绍,今年寒假他要趁着这个空闲,把雪乡、雪景和滑雪统统体验一遍。


    不论是返乡还是旅游,对于正在亲历今年春运的旅客来说,都能明显感受到客流量的显著提升。根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从客流构成看,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务工流约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分别约占10%。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春运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铁路、民航、公路的旅客发送量预计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客流量整体走势方面,春节前的客流高峰较往年相对平滑,但探亲流与务工流在春节前5至7天内仍将出现明显的叠加效应,客流高峰时段传统返乡线路的运力仍然偏紧。


    正因如此,为了进一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增加运力。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国铁路最大客座能力比2019年增长11%,高峰日最高可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客座定员可以达到914万人。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表示,铁路部门将统筹用好去年开通的新线和新站资源,以及新投用的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增强路网整体功能,提升客运能力。


    此外,春运期间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000班,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表示,虽然这个数字不及2019年春运,但民航局将积极引导航空公司在筑牢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支持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加班,鼓励航空公司更灵活地调配运力,满足春运期间热点地区、热点航线的旅客出行需求。


    保障有力旅途中收获温暖


    “这几年坐飞机都没有这么方便了,现在简直是‘畅行无阻’!”8日,在北京大兴机场的航站楼内,冉宇踏上了春节前最后一趟出差的旅途。


    据冉宇介绍,出差是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两年来,他每次乘坐飞机前都要提前3小时来到机场,就是因为扫码、测温、报备等多种防疫措施可能会导致旅客排队,从而耗费大量时间。“现在又恢复了曾经的无纸化乘机,对旅客来说真的方便多了。”


    良好的服务保障能够在春运中给旅客带来更多幸福感,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不仅可以提升出行效率,还可以让旅客在回家路上尽享愉悦的心情。


    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示,今年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信息共享和运力对接,不断提升旅客换乘效率,及时增开售票窗口、自助终端和安检通道,积极推广应用线上购票、电子客票、自助验票等服务,扩大无纸化、无接触服务范围。积极关爱帮扶老幼病残孕乘客,完善无障碍设施,提供必要的出行帮助。


    其中,中国铁路南昌局在11个学生流主要地车站,为学生团体旅客提供预约进站、专区候车、优先检票上车服务;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则在部分车站为候车旅客送上精心准备的春联和福字,向广大旅客送上祝福;北京大兴机场针对12至17岁没有家长陪同的青少年群体推出“无成人陪伴青少年服务”,弥补青少年这个无人陪伴旅客群体服务的空白;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则为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无障碍洗手间、独立母婴室、安检无障碍通道和私密检查室等无障碍延伸服务……


    “这几年,虽然疫情影响了很多旅客的出行,但作为经常出差的‘赶路人’,我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出行体验的一步步改善以及‘交通人’的无私付出。”冉宇说,如今出行条件越来越好,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旅客在春运中收获的幸福感自然越来越多。


    据悉,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全国站内便捷换乘的车站由过去80个增至100个,同时在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电子化,旅客在办理补票、变更等业务时,不再收取手续费;民航部门也进一步优化航班计划编排,切实减少因航班取消和延误给旅客出行带来的不便。


    每年春运对交通运输部门来讲都是一场“大考”,今年的“考题”可能更难。徐成光说:“全体交通人都深知做好今年春运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将以最大能力、最佳状态、最优服务,努力打造平安春运、健康春运、便捷春运、舒畅春运。”


    未雨绸缪多措并举保安全


    不论是民航还是铁路,今年春运以来,在为旅客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如何在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成为交通运输部门需要面对的挑战。


    早前,铁路部门已经明确,倡导旅客错峰出行,减少人员聚集,强化车站客流组织,积极推广无接触式服务,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保持安全距离。民航局也明确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持续做好客流引导,尽可能为旅客提供无接触式服务,并做好一线员工健康监测和重点场所清洁消毒、通风,降低旅客感染风险,让旅客安心出行。


    “春运是人员流动规模最大、出行最为集中的时期,百姓回乡过年、探亲访友的愿望较为强烈,特别是农村地区群众返乡、探亲访友、赶集赶场等出行需求增加,新冠疫情向偏远农村地区扩散的风险明显增大。”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旅客在出行前可多关注交通部门的出行提示,提前做好出行规划,备足随身携带的个人防护用品。


    此外,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员郅煜介绍,如今许多百姓已经“阳”过或正在“阳”,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为了缓解症状,多数人会吃退热类药物及止咳药物。很多止咳药和感冒药中都含有引起眩晕和嗜睡的成分,服用后会出现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甚至视觉模糊等副作用。


    “如果春运期间需要驾车出行,服药后所出现的眩晕或幻觉会使人难以集中精神,势必影响驾车安全,很容易酿成祸患。”郅煜表示,如今药物种类繁多,每个人遇到的副作用不尽相同,建议服药前仔细查阅说明书,如服药后出现身体不适或上述不良反应时,应待好转后再驾驶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郅煜还指出,部分“阳康”后的驾驶员可能会有胸闷、气短、头晕等情况。如遇这些情况,要注意补充水分,及时休息,不疲劳驾车,开窗通风。


    对于选择铁路或民航出行的旅客来说,今年春运则要提前规划好行程时间,避免在候车室、候机室等人员密集场所长时间停留。专家表示,在候车、候机时,需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在旅途中,还要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或饮水次数,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掩,减少病毒散播风险。


    另外,现在许多人有随身携带酒精消毒喷剂的习惯,但不论是乘坐火车还是飞机,酒精均属于违禁物品,旅客不仅不能随身携带,而且不能托运。旅客在旅途中如有消毒需求,可以随身携带处于完整包装下的消毒湿巾、棉片,但限于个人自用的合理数量。


    “运输安全历来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相信在大家的携手努力下,今年春节一定是一个安乐祥和的幸福年!”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说。

    2023-01-12
  • 中国省级两会密集召开 班子换届 、拼经济等受关注

    (神州写真)中国省级两会密集召开班子换届、拼经济等受关注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王欢)本周,2023年中国省级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时值换届,省级领导班子调整,以及各地如何规划新一年发展等,引人注目。


    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统称为“两会”。省级两会一般会先于全国两会在每年1、2月召开。2023年春节为1月22日,不少省份将两会召开日期定于节前的1月上中旬。





    1月10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周孙榆摄


    据中新社记者梳理,31个省份中至少有24个省份的两会锁定本周召开。1月10日为首波高峰,最早进入两会时间的省市包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川、江西、河北、云南。


    有多地人代会时间进行了调整,均安排在10日以后。西藏自治区人代会召开时间由原定的1月7日调整为1月13日。原定于1月5日召开的江西省人代会、1月9日召开的云南省人代会调整到1月11日召开。


    今年省级两会上,各省份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将完成换届,人事议题料将备受关注。


    按照惯例,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西藏、新疆外,其他24省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均由省级党委书记兼任。截至1月3日,全国已有17位省级党委“一把手”调整。


    政府层面,几位省级政府主官如无意外将在省级人代会上去“代”转正,如北京市代市长殷勇、陕西省代省长赵刚、山西省代省长金湘军、黑龙江省代省长梁惠玲,他们均于2022年下半年履新。


    “跨省调任”近期成为中国政坛热词,多个省份陆续调整了省级政协党组书记。梳理媒体报道,吴存荣从重庆调任山西省政协党组书记;赵永清自宁夏赴贵州任省政协党组书记;曾在贵州任职的刘晓凯已任云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此外,先后担任过北京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等职的张延昆转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此前担任该职的李秀领转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司法部部长唐一军任江西省政协党组书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朱国贤已任吉林省政协党组书记;湖北省委原副书记李荣灿已任海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除人事外,各地如何拼经济也是关键议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五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各地省级两会必将密集点题拼经济、促消费,此前召开的地市级两会已提前透露出强烈信号。


    北京市多个区级政府工作报告勾勒高质量发展经济的2023年路线图,释放大量投资、产业和商业机会;上海各区域聚焦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提出向实体经济下功夫,向创新产业要动能;广州市明确,要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整体布局,加快推进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建设;武汉市将扩大内需作为年度首要重点工作,欲“点燃大武汉消费热情”。


    中国已步入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疫情防控新阶段,多地口岸恢复通关、跨境旅游重新开通,省级两会如何结合各地实际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推出地方发展新举措,外界亦拭目以待。(完)

    2023-01-11
  • 中国大部地区将出现寒潮雨雪天气 气温将先后下降8~12℃

    中新网1月11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强冷空气及南支槽影响,11日至15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雨雪及大风降温天气。冷空气11日至12日主要影响西北地区,12日夜间至15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中央气象台1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我国大部地区将出现寒潮雨雪天气


    受强冷空气及南支槽影响,11日至15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雨雪及大风降温天气。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转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大雪,局地暴雪;江南中南部、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局地暴雨,部分地区伴有雷电天气。冷空气11日至12日主要影响西北地区,12日夜间至15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其中,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江汉东部、江淮、江南、华南北部、贵州等地降温14~18℃,新疆北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超过20℃,并伴有4~6级、阵风6~8级大风,新疆山口风力可达8~10级(见图1)。降温过后,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云南东部至贵州南部、湖南南部、福建北部、浙江东部一线。


    11日08时至13日08时,新疆大部、甘肃中西部、宁夏中南部、内蒙古大部等地气温下降6~10℃,新疆北疆大部降温12~18℃,局地20℃以上,上述地区将有4~6级风,阵风7~8级,新疆山口风力可达8~10级(见图2)。中央气象台1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此外,11日至12日,受冷空气大风影响,新疆东部和南部、甘肃河西、内蒙古西部、宁夏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新疆北部和西部山区、西藏西部、山西西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沿天山一带、伊犁河谷和西部山区、西藏西部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雪(10~19毫米)。四川盆地大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台湾岛中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25~35毫米)。新疆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有5~7级风,山口附近风力可达8~9级(见图3)。


    1月12日08时至13日08时,新疆大部、西藏西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甘肃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西部、西藏西部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雪(10~12毫米)。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华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70毫米)。新疆东部、内蒙古大部、宁夏、甘肃东部、吉林西部、辽宁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其中,新疆东部局地有8~9级风(见图4)。


    1月13日08时至14日08时,新疆南部和西部、西藏西部、青海北部、内蒙古中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东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雪。黄淮南部、江淮西部、江汉东部、江南中东部、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50~60毫米)。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大部、陕西北部、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见图5)。

    2023-01-11
  • 两部门:7种情形不得报名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

    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印发《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法》和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新出发〔202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有关主管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央各主要新闻单位:


    现将《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法》和《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2年12月30日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要求,加强新闻采编队伍管理,规范新闻采编秩序,促进党和国家新闻事业发展,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国家对职业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新闻记者实行准入类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统一规划。


    第三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面向已入职新闻单位的从业人员,考评其是否具备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所必需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本办法所称新闻单位,是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并列入新闻记者证核发范围的单位。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应当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合格并依法取得新闻记者证。


    第五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


    第六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考试组织工作应当接受监察机关、保密机关和社会监督。


    第二章考试组织


    第七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各地考试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共同负责。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


    第八条国家新闻出版署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目,研究并建立考试题库。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考试工作的组织实施,会同国家新闻出版署对考试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确定合格标准。


    第三章考试报名


    第九条报名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热爱新闻工作,恪守职业道德。


    第十条报名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应当具备本办法第九条所列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三)在新闻单位编制内或者与新闻单位签有劳动合同,新闻单位为非法人编辑部的人员,须为新闻单位的主管(主办)单位在编人员或者与主管(主办)单位签有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已经参加考试的考试成绩无效:


    (一)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公职的;


    (三)受党纪、政务处分期限未满的;


    (四)被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并在限业期限内的;


    (五)伪造学历、工作资历证明的;


    (六)因严重失信行为被国家有关单位确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并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


    (七)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参加考试的人员,须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新闻单位审核同意,按照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考试管理机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报名,凭准考证、身份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中央单位主管、主办新闻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第四章考试内容


    第十三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命题范围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准。


    第十四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设置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综合考核应试人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应当具有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第五章考试方式


    第十五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具体考试日期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确定。


    第十六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行纸笔考试或者电子化考试。


    第十七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评卷,统一确定合格分数线,考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


    第六章考试违纪处理


    第十八条应试人员在考试中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不得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


    应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考试工作人员有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视其情节、后果给予相应的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资格管理


    第二十条国家新闻出版署建立新闻记者职业资格数据库和诚信档案,将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以及依据本办法第十八条作出相应处理人员的有关信息,录入新闻记者职业资格数据库和诚信档案,并为应试人员、新闻单位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提供线上查询服务。


    第二十一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由所在新闻单位按规定为其申领新闻记者证。


    第二十二条国家对新闻记者依法实行执业准入管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核发新闻记者证。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施行前已获得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或者持有有效新闻记者证的人员,视同通过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其他相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法》和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负责拟定考试大纲、考试命题、考试阅卷、提出考试合格标准等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成立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设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负责考试大纲、考试试题审定和考试监督检查等,承担考试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设立《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采编实务》2个科目。


    2个科目考试在同一天上、下午分别进行,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第四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参加全部应试科目考试合格,方可取得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合格证明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委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制作发放。


    第五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原则上设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大中专院校、中考高考定点学校或者考试机构建设的专门场所,优先安排在人事考试标准化考场、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进行。


    第六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在当年度考试6个月前向社会公布,保证应试人员及时了解考试要求,进行充分的学习、备考。


    第七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坚持回避原则和考试与培训分开的原则。凡参与考试命审题、阅卷等工作的专家及工作人员,不得参加考试,也不得参与或者举办与考试内容相关的培训;参与考试组织实施的单位和机构,不得举办与考试内容相关的培训。


    应试人员参加培训坚持自愿原则。


    第八条考试相关工作和试题试卷的秘密等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各级考试实施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考试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九条参与考试组织实施的有关机构、专家及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法规规定,遵守考试工作纪律。


    第十条本细则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细则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其他相关规定,凡与本细则不一致的,按照本细则执行。

    2023-01-10
  •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燃放

    2022年12月30日,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告》称,控制燃放区域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1月21日至1月28日、2月5日,每日7时至23时(除夕不限时)。


    在此之前,《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加强2023年春节期间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对外发布称,上海市外环线以外区域,除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之外,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北京市通州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致通州区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其中提到,“在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须经公安机关许可”。


    更早些时候,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也明确,春节期间在部分区域和个别时间段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有媒体统计,随着群众呼吁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之声增多,目前已有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即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2023年1月3日,广东省珠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废止《珠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由各区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依据上位法,自行划定烟花爆竹的燃放区域、时间及允许燃放的种类,并向社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各地更为普遍的做法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解释说,对于烟花爆竹,政府进行规制有其历史必然性。目前各地通行的“禁燃令”就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初,政府考虑到人们的接受程度,根据安全原则,试行“限燃令”,即在一些城市进行限定燃放区域和限定燃放时间的试点,在人们逐渐适应“限燃令”之后,再施行零燃放的“禁燃令”。


    杨建顺认为,从“限燃令”演变为“禁燃令”后,立法者所预留的特殊处理规则被忽略了,这种“一刀切”的零燃放措施,实际上将传统习俗之燃放烟花爆竹归为彻底禁止之列。时间久了,过春节静悄悄了,年味儿也淡了些,难免引发人们非议。


    在杨建顺看来,目前多地允许规定区域、规定时间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实质上就是对向往“人间烟火”的民意民情的回应,也是对规制烟花爆竹相关法规的贯彻落实。如此回应民众呼声的做法,体现了法规所规定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施策、分类管理的理念,有助于弘扬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文化民俗,增强“烟火气”。


    河南农业大学政策法规办公室副主任张帅梁教授分析称,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的背后,是对我国绵延上千年过年仪式中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是回应群众过年期间期待平安健康的精神需求的回应,也是基于对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客观认识,更是对作为我国重要产业和就业领域的烟花爆竹行业发展的支持。


    在张帅梁看来,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虽是能否燃放烟花爆竹的“小事儿”,但也是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对“禁燃令”的松绑,有效地解决和回应了群众诉求。同时,这也是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落实。


    目前,我国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主要是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在法规层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这意味着,法律法规赋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在本行政区域是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权力。


    杨建顺分析认为,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烟花爆竹限制燃放的制度为背景。法律法规的这种授权规定体现了科学立法的精神,遵循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管理理念。特别是《烟花爆竹管理安全条例》设置的授权规定,较大程度赋予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裁量判断余地,目的在于确保各地“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作出科学安排和部署,避免“一刀切”式的生硬施策。


    杨建顺说,这就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客观、适时把握“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作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决策、决定和举措,让人民群众在安全保障举措支持的背景下,告别零燃放的“无菌社会”,充分体味烟花爆竹等传统文化民俗的滋味儿,欢欢喜喜迎除夕、过春节、闹元宵。


    张帅梁说,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域辽阔,省域、市域、县域各有不同情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之处,各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需求也不尽相同。投射到立法领域,就需要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基本前提下,允许地方在一定范围内因地制宜,因应施策。


    “是‘禁’是‘限’,需要各地根据环境质量、财产安全、百姓诉求等因素的现实情况,以及解禁后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与风险事故等进行有效研判,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制。”张帅梁说。


    那么,具体来说,各地针对烟花爆竹管理如何把握“禁”“限”边界呢?


    杨建顺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限放”和“禁放”的问题,而且是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邮寄和燃放的全过程安全保障问题。这就要求各相关主体严格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等各个环节的规制要求,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他呼吁,就烟花爆竹燃放这个环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合理地运用好法律法规所赋予的“限放”和“禁放”的裁量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他建议,一般而言,要行使好该裁量判断权,可以参考把握如下标准:城市区域倾向于禁放,农村区域倾向于限放;人员聚集密度大的区域应当禁放,人员稀少非聚集性的区域倾向于限放;高楼大厦密集区域应当禁放,非高层建筑的区域倾向于限放;威力大的烟花爆竹倾向于禁放,威力不大的烟花爆竹倾向于限放。至于“高危险性烟花爆竹产品”,宜从生产环节把好规制关等。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查处并公布了多起违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例如,2023年1月1日1时许,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广化派出所发现并查处一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现场查处9名违法行为人,依法对他们进行行政处罚。2023年元旦以来,天津市公安局宁河分局共查获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案件13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7起。


    对此,张帅梁认为,放松“禁放”,不等于完全解禁。在放松“禁放”的地区,人们有燃放烟花爆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边界、有限度的。边界就是相关地方法规与规章确定的燃放时间地点与幅度,限度就是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因此,违反规则、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法治日报)

    2023-01-10
  • 阿兹夫定入医保,网友赞其药效显著,在线可去复星健康处方

    就在1月8日,为期四天的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工作结束。阿兹夫定片作为新冠治疗药品,纳入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截至去年12月,该药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医保挂网。而就在前不久,阿兹夫定为助力上海抗疫及市民救治需求,尤其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救治与防重症能力,已经进入上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对闵行区社区医生的一次培训会中提到,在对老年人这类高危人群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在发病七十二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而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中,明确只推荐了两款新冠抗病毒药物,其中之一就是阿兹夫定。



    阿兹夫定发明人、郑州大学副校长常俊标教授介绍,这款药物是一种抑制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的核苷类似物,能特异性作用于新冠病毒RdRp,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其药物靶向性强且长效。

    有拿到药患者表示,家中年长的老人服药后转阴速度很快。另有患者母亲服用阿兹夫定后,病情明显开始好转,发烧症状也消失了。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早地让父母服用了阿兹夫定进行抗病毒的患者表示,父母已全部转阴,医生也认为抗病毒干预及时。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还有患者反应坚持服药能见到效果,睡眠时间也有所增多。休息好了,康复得也会更快。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目前,阿兹夫定作为抗病毒药物,已进入互联网医疗平台渠道。患者可以通过复星健康APP或小程序的“新冠防治医疗平台”,实名注册认证并填写相关病情描述问卷,平台会分配医生开始接诊。患者需向医生出示抗原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报告,之后医生将进一步询问个人药物过敏史等问题,并在确认情况后开具电子处方。



    抗病毒治疗最好选择在感染初期,越早效果越显著。阿兹夫定可以在对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能减少他们向重型发展的趋势,从而降低病死率。复星健康已经在线上全面铺开阿兹夫定的处方,尽可能地为患者第一时间提供药物,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力量。

    2023-01-09
  • 蒙脱石散又被抢,阳后“腹泻”该吃什么?

    “大杀四方”的XBB毒株进入国内,而这种毒株主攻心脑和胃肠感染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从发病过程来看,我们可以知道,除了发热、咽痛、咳嗽、鼻塞等症状外,腹泻也是出现率较高的症状之一。


    很多朋友疑惑,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什么还会导致腹泻等肠胃疾病?


    阳了,为什么会腹泻


    胃肠道是病毒潜在的传播途径和靶器官,少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会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随着体温升高患者消化酶活性随之降低,因此会有一部分人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另外,大家近期服用的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腹泻。








    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不超过1周


    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3次/天或更多,多为黄色水样便。病程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超过1周。


    阳了之后,腹泻怎么办?


    1.可以通过服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藿香正气等药物来止泻;


    2.日常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加盐的白粥、米汤、面汤等;


    3.补充水分:腹泻出现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可以喝一些含有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和柠檬酸钠的口服补液盐。








    饮用胡萝卜汁、苹果汁、橙汁等,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必需的维生素,有效防止出现脱水现象;


    4.腹部保暖:可以用暖宝宝、热水袋等热敷小肚子。


    5.忌高蛋白、高脂肪、粗纤维的食物,高蛋白、高脂肪、,如牛奶、肉汤这些就不建议腹泻患者吃。


    6.膳食补充剂,“免疫力”营养素的关系非常密切


    蛋白质:鱼、蛋、奶、蛋白质粉


    维生素A:鱼、蛋、奶、胡萝卜汤臣倍健蛋白质粉帮助维持黏膜的抗病毒能力


    维生素D:晒太阳获得,也可Swiss口服维生素D


    灵芝多糖:仙牌灵芝茶、灵芝孢子粉,灵芝被推荐为营养补剂,能增强免疫


    维生素C:艺福堂冻干柠檬片、同仁堂VC泡腾片


    维生素E:谷类、三只松树坚果礼盒


    铁:动物肝脏、瘦肉、菠菜


    锌:三文鱼、牡蛎、坚果、豆类

    2023-01-09
  • 实施“乙类乙管”首日,全国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邹多为)记者8日从海关总署获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全国首批入境旅客已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通关。


    8日0时17分至23分左右,从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飞来的CZ312、ZH9024航班先后停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1时32分,机上共搭载的387名入境旅客已全部顺利办结海关通关手续。


    根据相关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要平稳有序落实落细海关各项优化调整工作,密切关注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动态评估,持续保持应急处置能力,主动联系配合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海关将依法依规、统一规范、严格实施、平稳有序落实口岸卫生检疫工作。


    一方面,对入境人员实施分类处置。自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所有入境人员均需向海关申报入境前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海关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入境人员,放行进入社会面;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根据抗原检测结果和常规检疫情况实施分类处置。


    另一方面,做好口岸新冠病毒监测工作。对经过口岸检疫排查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员采集咽拭子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按照“多病同防”要求开展其他传染病的检测,对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按要求开展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工作,实时跟踪掌握新冠毒株变异情况。

    2023-01-09
  • 新华全媒+|各地推进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首日见闻

    1月8日0时17分许,中国南方航空CZ312多伦多至广州航班顺利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是“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民航局入境新政实施后全国首班落地的国际航班。


    航班落地后,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旅客相继从到达大厅走出,见到前来迎接的家人和朋友。刚走出来和家人团聚的龚女士说:“太开心了,不用隔离了,听到消息后,我马上订了回国的机票。”


    1月8日,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采访见到,各地正有力有序推进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1月8日上午,白云机场口岸入境现场。(受访者供图)


    出入境口岸恢复通关


    “听说口岸今天要开了,我特别激动。”8日一早,家住越南老街的边民黄海燕早早等在口岸外。经过查验、申报、安检等程序后,不到五分钟,她顺利通关,成为河口口岸恢复客运通关后的首位入境旅客。当日,云南河口、磨憨等陆地边境口岸实现全面恢复通关。


    黄海燕以前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但已近三年时间没有到中国。“这次通关后,我准备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机会,继续从事进出口贸易。”她说。


    “开关!”在中老两国最大陆路口岸磨憨口岸,随着指令下达,边检通道大门缓缓打开,出入境旅客在移民管理警察引导下排起长队,磨憨口岸正式迎来恢复客运通关后的第一波出入境旅客。记者看到,一辆辆出境车辆一早就在排队办理出境手续,入境通道陆续有人员入关进入中国,纷纷在国门打卡留影。


    8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公路口岸验证大厅,来自中蒙两国的旅客有序排队等待通关。工作人员快速验放来往的旅客。当天,中俄、中蒙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恢复陆路口岸客运通关。


    “二连浩特口岸客运通关的恢复,极大方便了两国人民的来往,我们都特别高兴。”蒙古国旅客恩克宝力德说。


    1月8日5时30分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内,上海机场边检站的新一批次执勤民警已经列队完毕,上岗待命。他们统一佩戴着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而在此前一天,他们还需要全身“大白”上岗。


    6时31分,由奥克兰飞抵上海的新西兰航空航班NZ289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是“乙类乙管”后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的首个国际航班。


    记者在浦东机场的海关查验处看到,旅客只需要出示二维码来确认自己的填报信息,电子屏会自动检测旅客的体温,过程相当流畅。来自德国的托马斯·劳斯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下飞机后,顺利办理了入境边检手续。“我们早早订好了机票,通关的过程也非常迅速,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妻子莎莉·劳斯说。


    分类分级护群众健康


    当前,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区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健翔园社区看到,社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的台账,并鼓励党员和全体居民在邻里间开展与弱势群体爱心结对活动,及时了解他们身体生活情况,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健翔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董素萍说,社区还设置了爱心互助药箱,为家中缺少备用药品或因疾病无法出门购药的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希望这些暖心服务能够让大家更健康、更温暖地迎接新春佳节。”


    记者了解到,多地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进一步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日新开设3个感染病区作为亚重症病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司向说,该院接诊的重症患者中,许多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肾衰、肾功能不全等合并新冠感染的老年人。亚重症病房可与重症医学科有效联动,实现重症医学“关口前移”。目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区配备18名医生和45名护士,并且还在院内组建了600人的危重症护理后备队。


    针对“乙类乙管”政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配置了足够的急危重症床位和转换床位,确保急危重症和老年患者能及时有效接受救治。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云辉说:“‘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强化我们的服务与基础保障,加强对重症患者的早期治疗,减少发展成危重症。”


    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记者了解到,各地做好农村居民宣教引导,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加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


    此外,各地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云南临时扩大了用药范围,其中一半以上是中成药。结合云南实际,将云南省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中的“桑菊银翘散”等47个国家医保目录外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8日起,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两家运营公司所辖的线路不再对乘客进行体温测量,但倡导有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当日下午,记者在京港地铁14号线九龙山站等多个车站看到,进站通道处原有的测温设备已经关闭,乘客进站更加顺畅。九龙山站值班站长张雪介绍,取消测温后,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了车站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乘客安全乘车。


    8日一早,天津裕源运输服务公司的司机张师傅来到天津港联盟国际码头,依据网上预约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提箱手续。“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港口提箱的流程进一步简化,进出效率提升了不少。”张师傅说。


    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主任赵宝会介绍,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通知要求,天津港持续简化线上和线下冷箱手续办理,取消冷箱保函在线审批,取消冷箱运输全过程监控。码头和堆场全部取消来港车辆防疫核查,航陆运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在继续做好场站、码头、服务大厅日常公共卫生管理的基础上,着重做好民生及煤炭、液化天然气、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服务工作,提供充分的作业资源保障服务。”赵宝会说。


    1月8日是2023年春运的第二天。上午9时,浦东国际机场的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一片繁忙景象;机场的等候区和到达区,一派车水马龙。那个人们非常熟悉的空港,正在回来。

    2023-01-09
  • 点赞“她”力量 | 恭贺我院产科门诊获“2022年度深圳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有这么一群人


    她们一袭白衣朴素无闻


    她们用仁心换来了认可和信赖


    她们保障了孕产妇的健康


    她们默默守护一方百姓


    却又在人们的欢笑中悄然退场


    她们是一群女性


    也是我们心目中的“巾帼英雄”


    她们就是:


    2022年度深圳市巾帼文明岗—


    深圳远东妇产医院龙岗妇产医院产科门诊


    近日,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妇女见贤思齐、建功立业,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贡献巾帼力量。


    深圳市妇女联合会发布《关于命名2022年度深圳市巾帼文明岗的决定》(深妇字[2020]2号)。深圳远东妇产医院龙岗妇产医院(后简称“我院”)产科门诊荣获“2022年度深圳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她们的一言一行展现了新女性魅力


    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着身边的人


    又用其女性的温柔和细腻


    润物细无声的守护着孕妈妈


    而她们并不高高在上


    她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她们究竟是谁?


    她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


    她团队的力量


    产科团队医生及护士共计46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7人、执业医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16人、护士7人。





    产科医生团队


    她们之中,有奋战在产科一线,有着30年、40年临床经验的60后门诊医生;有从事产科临床工作30多年,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丰富的产科临床经验的70后护士长;也有着年轻一代,具有无限发展潜力和工作干劲的80、90后护士团队...她们用独特的女性力量,帮助和温暖着另一群女性群体—孕妈妈。


    三年来,产科门诊担负着保障孕妈妈产前检查健康的重担,每个月都会迎来上百位孕妈妈建册,每天都会耐心服务前来产检的孕妈妈。用女性的细腻和温柔,仁心和爱心,认真呵护着每一位孕妈妈。用她们的话说:“我们作为孕妈妈健康的守门人,要守好这个门,让孕妈妈和肚子里的宝宝能够健康度过孕期之旅,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她们才会放心的把自己交给我们,我们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她技术的力量


    随着国家二、三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孕产妇的增加,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产科门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切实提高诊疗技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诊需求,我院产科门诊设有建册门诊、高危妊娠门诊,助产士门诊,母乳喂养门诊、营养门诊和孕妇学校等,为孕妈妈提供规范、系统的孕期检查和指导,以及科普孕期知识,指导新手爸妈正确面对孕期大小事,帮助孕妈妈建立健康的孕期心理和生理,让孕妈妈体验轻松、愉悦的孕期之旅。


    在不断夯实技术实力的过程中,产科门诊团队在大产科主任刘庆平、产科门诊主任范舒凌的带领下,日益精进技术实力,定期举行各种技能比拼,并输送年轻医生和护士到上级进修学习,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提高整个产科门诊医疗护理团队的服务质量,共同促进产科门诊的发展和壮大。


    她服务的力量


    秉承“有爱·有家·有健康”的人文理念,产科门诊从孕前、孕中到产后,建立了完善的“一站式”孕产服务,就诊的孕妈妈享受一层楼完成所有产检服务:挂号、分诊、建册、检验、胎心监护、缴费……


    一站式产检,采取“流程跟着顾客走”的服务模式,减少了孕妈等待时间,让孕妈妈体验轻松产检服务,同时采用分流机制,减少了人员密集。并且每一个环节都坚持精细化诊疗,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用愉悦、温馨的服务呵护孕产妇的健康。





    同时推出24小时一站式私人管家服务,帮助孕妈妈领取报告、预约专家专科检查、日常答疑,以及陪同看诊,给孕妈妈提供简单心理疏导及订房套餐推介、参观和订房。





    开设孕妇学校,主任及副主任讲师、实操课讲师、运动课讲师齐备,课程内容涵盖产前、产后、产科门诊等区域,围绕全孕期健康,传授产前、产时及产后知识,以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设立助产士门诊,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团队坐诊,帮助孕妇定制个性化分娩计划书,提前了解分娩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状况以及可以采用的措施,例如准爸爸陪产陪生指导、待产准备等等;同时提供产前减痛指导,如瑜伽球运动和拉玛泽呼吸法、分娩导乐来减轻孕妈产前宫缩疼痛;根据产程,指导孕妈学习分娩用力技巧。











    同时,实施“温柔分娩计划”,还原生产原本面貌,让每一位孕妇拥有分娩掌控权。倡导自然分娩,提出实施“全程镇痛分娩管理计划”,从孕期、产前、产中到产后为孕妇提供持续、专业的疼痛管理,让产妇分娩旅程成为享受。





    她们说


    我们是一个朝气蓬勃、人才踊跃的团队,我们将用高质量的技术,用心的服务,呵护每一位孕妈妈的健康,我们也将无愧于孕产妇的信任,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不断提高的医疗质量,继续承并发扬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更多孕产妇前来产检和就诊提供更好的服务!

    2023-01-06
  • 各地多举措关爱特殊群体:帮扶精准贴心 生活温暖舒心

    各地多举措关爱特殊群体——


    帮扶精准贴心生活温暖舒心(保障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下))


    本报记者郑洋洋周欢常碧罗


    《人民日报》(2023年01月06日第12版)


    核心阅读


    多元主体参与志愿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需求;量身定制帮扶政策,确保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提供岗位、提升技能,立足长远帮扶残障人士……各地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关爱老弱病残群体,让他们的生活更安心更暖心。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满足老人不同需求


    冬日清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南寨街道朝阳社区志愿者荆娟丽来到药店,熟练地向工作人员报出要买的药名。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她拨通电话:“高阿姨,我马上就到了,还需要点什么?中午想吃烩菜?好嘞!”话音刚落,荆娟丽拎着药袋,急匆匆又往菜市场赶去。


    “高阿姨,这是您的药,还有几块老豆腐给您做菜!”十几分钟后,荆娟丽走进了高改兰的家门。高改兰80多岁了,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家里常是冷冷清清。近段时间,小荆经常上门照顾她和老伴。最近,老伴袁登山因为脑梗卧病在床,荆娟丽一进门就拿起笤帚打扫卫生,帮她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不一会儿,荆娟丽忙完了手头的事情,知道高改兰又想孙子了,就陪老人坐下,用手机拨通了视频电话。“我们每名志愿者手机里,都有老人子女们的联系方式。除了介绍老人的近况,也会督促他们常回家看看。毕竟,对于老人来说,谁也代替不了子女的关爱。”荆娟丽说。


    在朝阳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多名,占社区人口的1/3,其中,空巢老人又占了绝大部分。如何照顾这些老人的基本生活,一直是社区党支部书记郝国英思考的问题。


    “每周我们社区干部会上门3到5次,了解老人的需要。”郝国英介绍,每名老人家中都有一张“连心卡”,上面有社区和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可以随时求助。在朝阳社区,不少职工主动向社区申请参与志愿服务,社区还推出了“共享儿女”这一志愿项目。


    “共享儿女”就是把网格员、党员和有服务意愿的志愿者们联合起来,像老人的儿女一样,常进老人家门看看。“志愿者们发挥特长,上门帮老人们理发、送菜、打扫卫生,还能陪老人们聊聊天。”郝国英介绍,如今,项目已经有108名志愿者。


    最近,朝阳社区给每名志愿者制作了“爱心存折”,记录了社区认证的每次志愿帮扶内容与积分。“为鼓励和推广志愿服务,太原正在探索志愿服务积分、时间银行等制度。目前,太原市各街道都建有一支专业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已经覆盖50%以上的社区。”太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社区工作中心主任夏同杰介绍。


    2022年,太原市出台的《关于支持全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各类老年人需求得到满足的良好局面。“目前,太原市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已经推广覆盖,让老年人能实现8元吃饱,15元吃好。下一步,将出台更多措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其他多样化需求。”夏同杰说。


    帮扶政策量身定制


    保障脱贫群众生活


    “勇辉,你的第四季度产业奖补金到了,有3987元咧!”家住江西省龙南市临塘乡水口村的肖勇辉正在自家香菇种养大棚里忙得不可开交,村干部上门送上大礼包。


    肖勇辉今年44岁,早年,守着几亩田地,靠天吃饭。2020年顺利脱贫后,一家5口人日子过得刚有起色,大女儿和小儿子又相继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症,巨额的医疗费又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针对肖勇辉的情况,村干部为其量身定制帮扶政策:鼓励他种植食用菌香菇和木耳,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教学,还为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贷。肖勇辉也不服输,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干活,劲头十足。“现在,我的香菇木耳种养规模超过300平方米,商家直接上门收购,紧俏得很!”


    帮扶脱贫户,关键还是促增收。龙南市主要从稳岗就业和产业提质上下功夫,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引导创办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困难人员。


    此外,持续夯实兜底保障基础。2022年以来,龙南市共资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学生5499人次约364万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享受低保的共有3545户6832人。村里也帮助肖勇辉全家申请了低保,为患病子女申报医疗救助,两个女儿每学期享受寄宿生和非寄宿生补助2000元。“基本生活有保障,大病有兜底,致富也有了门路。”肖勇辉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江西省脱贫人口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省有脱贫不稳定户1.2万户4.2万人,江西持续开展针对性帮扶,保障脱贫群众的基本生活,增强“造血”能力。培育带动经营主体5.19万个、产业基地1.53万个;组织技能培训,拓宽务工渠道,全省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140.9万人……


    在保障其他弱势群体方面,江西省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将371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常态化动态监测范围。2022年,通过主动发现机制,全省累计新增纳入低保、特困人员18.18万人,实施临时救助18.1万人次;多措并举帮扶城镇困难群众,截至2022年11月底,对全省12.28万城镇困难群众开展摸排和就业帮扶,专项就业帮扶活动共计服务17.89万人次。


    提供岗位培训技能


    助残扶残立足长远


    “在渝馨家园有个工作机会,要不要试一下?”“我能行吗?”“来试试!”不久前,胡朝秀接到了重庆市南岸区残联的电话。


    在此之前,因为肢体残疾,胡朝秀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她前往工作的南坪镇“渝馨家园”,是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搭建的服务平台。“在这里,可以做手工编织,做包子早点,赚取生活费,感觉生活充实了许多。”像这样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南岸区一共有3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也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法律维权等服务,让更多残疾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南岸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罗家玉介绍。


    除了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之外,针对没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南岸区精准“兜底”,让残疾人的基本保障逐步提升。2022年以来,南岸区293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护理补贴,1972名困难残疾人享受到生活补贴,协助南岸区民政部门及时将195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如何让残疾人有无障碍的出行环境?南岸区给出的答案是“想在前头”。“这个路缘石做得离地面太高了,需要控制在一厘米以内,轮椅才能顺利从人行道滑到马路上来。”最近,作为无障碍环境设施监督员的彭海廷,经常摇着轮椅来到一处施工现场。


    为了让残疾人出行不再受阻,南岸区残联和区住建委、城管等部门共同推动,在进行市政施工、老旧小区改造前,征求残疾人意见,进行协商。与区检察院创建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监察机制,确保从施工之初保障无障碍设施满足残疾人的出行需求。


    聚焦“数智赋能”,南岸区还尝试为残疾人提供数字化服务,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最近,王智勇打开电视,第一次“看”了一场电影。王智勇是一名视力残疾人,这么多年,只能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却无法想象电视画面,“现在,在智慧残联服务平台上,有专门针对盲人的解说员,我也能‘看’电视了!”不仅如此,信息服务平台上定期推送的针对残疾人的政策,让王智勇掌握了一手信息。


    现在,作为一名盲人按摩师,王智勇每个月的收入足以支撑日常所需。“每年还有5000多元的盲人扶持资金,再加上残联定期举办的按摩培训课,手艺好了,收入也能提高不少。”王智勇说。


    “接下来,我们还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扶残服务,加大对助残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个人和社会组织为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罗家玉说。

    2023-01-06
  • 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雾霾减弱消散 新疆北部有持续性降雪

    中新网1月6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河谷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内蒙古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甘肃武威局地沙尘暴,上述部分地区阵风风力7~9级。


    今晨,华北中南部、黄淮、汾渭平原、江汉等地出现中至重度霾;天津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和半岛、河南北部和南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江苏大部及四川盆地东部、重庆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雾霾减弱消散


    6日,受冷空气影响,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汾渭平原、江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改善,霾天气减弱消散。6日白天,受冷空气大风影响,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部、陕西中北部、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新疆北部有持续性降雪


    6日至11日,新疆北部有持续性降雪,其中北疆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雪,塔城、阿勒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北疆大部地区有5-6级风,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9级。


    此外,6日至8日,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雪,其中,6日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局地有大雪。11日至14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南及华南等地有小雨,部分地区中雨,局地大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及江汉等地有小雪(雨)或雨夹雪。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月6日08时至7日08时,吉林中东部、辽宁东部、新疆北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10~16毫米)。辽东半岛、四川南部、重庆中部、云南中南部、海南岛大部、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9级的北到西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将有6~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其中,南海中西部和西南部部分海域的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内蒙古中西部、甘肃河西、青海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1月7日08时至8日08时,内蒙古中东部、吉林大部、新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四川盆地西北部、四川南部、云南西部、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台湾岛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东南部部分地区有4~5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9级的北到西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将有6~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其中,南海中西部和西南部部分海域的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


    1月8日08时至9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新疆北疆北部和南疆西部山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7毫米)。江南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广西东部、广东西北部、海南岛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45毫米)。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有4~5级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将有6~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其中南海西南部部分海域的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

    2023-01-06

  • 首 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