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紧急赴四川

    中新网9月6日电据应急管理部网站6日消息,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由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赴震区指导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工作。鉴于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

    2022-09-06
  • 上半年融资金额同比增长137%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现雏形

    “今年上半年,氢能行业股权融资延续去年以来的火热,共发生融资事件21笔,融资金额15.9亿元,融资数量和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和137%。氢能产业投资呈现投资轮次较早、投资区域较集中和热门赛道全产业链分布等特点。”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表示。

    这是当前我国氢能产业热度攀升、发展进入快车道的一个缩影。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氢能产业链初现雏形,在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和资本青睐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氢能有望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

    在9月3日召开的氢能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氢能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韩伟介绍,氢能已正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五部委相继批复了5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多省份出台了氢能专项政策。氢能的应用正在展开,产业正迈入新发展阶段。

    据了解,氢能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制氢,中游氢储运、加氢站,以及下游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在制氢端,电解水制氢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氢能生产方式,特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是目前众多氢气来源方案中碳排放最低的技术路径。电价和电解槽成本是实现绿氢规模化生产的关键。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已进入商业应用阶段,而有机液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

    目前氢能的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交通业、工业、发电以及建筑等领域。其中,交通、工业为主要应用领域,建筑、发电和供热等仍处于探索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经实现氢气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8939辆。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建成加氢站超270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忠钦预计,在2030年碳达峰的前提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超过3700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5%。在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1.3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20%,在工业领域占比达60%,交通领域占为32%,其他领域占比为8%。

    “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电池有望成为重要突破口。”林忠钦认为,目前有三种模式可加速燃料电池重卡商业化进程。一是国家示范城市群补贴模式,二是风光电资源补贴模式,三是低成本氢的纯商业化模式。希望2025年可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价格与柴油车相当。

    毕马威研究成果也显示,在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和资本青睐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氢能有望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绿色制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加氢站设备国产化将成为氢能行业热门赛道;氢能区域产业布局快速形成。(记者王璐)

    2022-09-05
  • 台风“轩岚诺”逼近 浙江各地严阵以待

    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正向浙江沿海地区靠近,浙江省防指已于9月3日18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目前,浙江各地严阵以待,积极开展各项防台风准备工作。

    2022-09-05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9月份加大猪肉储备投放力度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切实保障中秋、国庆节日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指导各地发展改革委抓紧部署,9月份加大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力度,与国家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工作形成合力。目前各地正按照工作部署,积极准备投放猪肉储备。


    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分批次持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联动投放地方猪肉储备。

    2022-09-02
  • 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新规自今年12月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赵文君、戴小河)市场监管总局1日公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压实药品网络销售平台责任,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明确了从事药品网络销售的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资格和要求,并依法明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严格药品经营全过程管理,对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药学服务、药品储存配送、药品追溯、风险控制、信息公开等全过程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管理办法还明确第三方平台应当设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药学技术人员,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处方药实名购买、药品配送、交易记录保存、不良反应报告、投诉举报处理等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备案。要求平台与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药品质量安全责任,规定平台应当履行审核、检查监控以及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停止服务和报告等义务,并强化平台在药品召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监督检查中的配合义务。

    同时,对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并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规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当区分展示,并明确在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面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包装、标签等信息;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意在强调“先方后药”和处方审核的管理要求。处方药销售前应当向消费者充分告知相关风险警示信息并经消费者确认知情,切实防范用药安全风险。

    此外,管理办法还对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行为依法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强化药品安全风险控制,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依法明确药品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以及暂停生产、销售、使用、进口等措施。

    2022-09-02
  • 亚新隆顺特钢引进新设备改造能源管

    日前,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与托尔巴(上海)测量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续签合作协议,增补引进托尔巴流量计,辅助改造能源管网智能化升级项目。

    据了解,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首次与托尔巴(上海)测量技术有限公司在2019年,此次增补引进的托尔巴流量计主要用于混合煤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的精准测量。根据协议,托尔巴(上海)测量技术有限公司需对产品提供超过10年的有限保修,在保修期内,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可以得到免费的产品维修和零件更换,在长期的运行中如存在参数修正或流量变化,托尔巴工程师需提供小时的跟踪服务以及差压量程的校正计算,满足对高效测量的现场要求。

    就合作细项和服务,双方代表团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探讨,在上海第三方公证处的见证下,正式完成续约合同。

    2022-09-01
  • 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王思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31日在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较2021年12月新增网民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






    图片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2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380万个,“.CN”域名数为1786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3079块/32,较2021年12月增长0.04%。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6月,我国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4万个,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推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2021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达58.8%。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的91.5%。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2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042万,占网民整体的97.7%。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698万,占网民整体的75.0%。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290万,占网民整体的68.1%。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3.00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96万,占网民整体的28.5%。







    据悉,自1997年起,CNNIC组织开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形成了每年年初和年中定期发布报告的惯例,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国内外行业机构、专家学者等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

    2022-09-01
  • 劳动课写入新学期课表!教什么?在哪上?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记者阚枫)今年秋季开学,“劳动课”可谓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新学期开始,劳动课已经写入了不少学校的新课表,一些中小学还在“开学第一课”安排了种菜、收割、做饭……






    图片来源:“今日余庆”微信公众号


    开学第一课

    从种菜、收割、做饭开始

    8月29日,新华社以“劳动实践教育开启‘开学第一课’”为题,报道了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龙泉小学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劳动实践教育课,内容包括学习种菜等。

    报道称,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湖州市多所中小学把清洁卫生、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以及基础的劳动技能。

    根据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新学期正式开始,不少中小学的开学课表中“劳动课”正式入列,一些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搬到农田里。

    在贵州余庆,当地开学第一天,余庆县大乌江镇凉风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搬到了稻田里。

    按照余庆县融媒体中心“今日余庆”微信公众号的报道,当地农户为同学们讲解示范割稻谷、打谷子的步骤和技巧。同学们通过收割稻谷、打谷子、背稻谷、拾稻穗、晒谷子等实践,了解农民种粮的艰辛,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8月30日,福建漳州还把部队野炊技能搬进校园进行“开学第一课”,身穿迷彩服的退役军人在漳州市龙海区程溪镇下庄小学,教同学们挖灶埋土、淘米煮饭、洗菜配菜、生火点灶等技能。

    校园农田、烹饪教室、楼顶菜园

    新学期有劳动课,还有劳动周、劳动月

    2020年,国家层面就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的明确要求。

    那么,劳动课将教什么,又怎么上?开学前夕,一些地区就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8月初,广西南宁市教育局发布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中小学每周家庭生活劳动或校外公益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另外,每年3月份为南宁市中小(职业)学劳动教育活动月。

    劳动课成了必修课,课堂肯定不能只限于传统的教室。从各地的探索观察,不少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小型菜地、稻田,有学校开设了烹饪教室等,还在教学楼楼顶开辟了“空中菜园”。

    南京日报在8月31日报道,这个新学期,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校园里多了一块200平方米左右的农耕园。园内有果树,种上了大豆,并设计了印有各种瓜果蔬菜图片的铭牌。除了农耕园,学校还特别开辟出四间劳动教室,包括木工教室、编织教室、陶艺教室以及烹饪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各种工具。

    当然,除了校内开辟劳动教育场地,不少学校还在校外选定劳动基地。

    这里列出家庭劳动清单

    三四年级会包饺子、五六年级会两菜一汤

    关于劳动课,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回忆,新的劳动课到底学点啥?

    依照劳动课程标准,课程安排是渐进式的,即随学段晋升难度逐渐增加。比如,一二年级要能择菜洗菜,三四年级煮鸡蛋煮饺子,五六年级煎鸡蛋炖汤,初中设计三餐食谱等。

    在地方,一些地区也列出了更详细的劳动技能清单。今年8月25日,浙江杭州市教育局出台《杭州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清单》,清单详细列出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家庭劳动明细。

    例如饮食方面,小学一二年级要学会刨水果皮、剥鸡蛋、剥虾壳等;三四年级会包馄饨、水饺,煮鸡蛋(羹)、水饺;五六年级会简单烘焙,以及烹制一荤一素一汤或两道当地传统菜肴、特色美食。

    “劳动课程新标准强调实践性,要通过学生亲自去参与、体验。不是去学,而是要上手去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落实劳动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调。

    储朝晖称,劳动课本身要和生活密切结合,包括生产劳动、生活劳动、为他人服务等等,范围很广,落实劳动课程要与生活密切结合,劳动主要价值是一个人正常成长,通过劳动教育使人获得正确的劳动观,中小学生劳动课教育要准确定义劳动的价值。(完)

    2022-09-01
  • 中央气象台:超11省份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

    强降雨的到来,缩小了南方高温天气的范围,也击退了高温预警,昨天(30日)18时,中央气象台解除了高温黄色预警。

    而在此之前,国家级高温预警已连续发布了41天。尽管高温预警解除了,但是干旱预警仍在持续,中央气象台昨天(30日)18时就继续发布了气象干旱橙色预警:监测显示,全国超11省区市部分地区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其中仍然包括重庆和四川大部。

    2022-08-31
  • 财政部:下半年将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申铖)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财政部表示,下半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部30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介绍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和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







    财政运行经受疫情等因素冲击,预算执行总体较好;18455亿元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账户,顺利实现留抵退税政策“大头落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已完成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5962亿元,同比增长85%;已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1.08万个,新建项目约1.3万个……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彰显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根据报告,下半年,财政部将继续实施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认真研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督促地方加强政策配套,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实施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







    财政部表示,下半年还将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可持续性,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2022-08-31
  • 凝心聚力 全力备战项目开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唐蒙东新能源事业部机关四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全面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工程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助力后旗光伏项目安全、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基建工作。

    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保障依法合规

    据悉,科左后旗100MW光伏治沙储能项目为通辽地区2022年唯一集中式并网光伏项目,也是蒙东新能源事业部2022年必投产项目,为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机关四支部指派两名党员同志常驻科左后旗盯办林地、草地、土地等手续报批工作,目前,林地、草地、土地均已取得自治区批复文件,项目具备依法合规开工条件。

    暴雨突降以身为尺制定详细措施

    近日,科左后旗突降暴雨,所有设备可进场道路均被雨水阻断,为保障项目按计划时间节点开工,项目人员积极克服现场诸多不便因素,“以身为尺”测量积水深度,召集项目人员研究排水对策,商讨排水修路的可行性方案,最终以引流、排水、掩埋等多项可行性方案,保障施工单到场后按时开工建设。

    凝聚力量发扬精神攻克项目难题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工程建设中的基石作用,该党支部在项目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24小时驻守项目现场,按项目里各个工程节点倒排工期,研究解决制约工期的主要矛盾,共召开技术联络会14次,解决了施工图纸、设备、材料供货周期等20项难题。(文/毕远见)

    2022-08-30
  • 二〇二二年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

    在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到来之际,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了2022年版标准地图。

    今年8月29日是第19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当天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自然资源部举办了2022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活动周,现场发布了2022年版标准地图和参考地图,共计646幅。其中,标准地图20幅,包括中文版中国地图6幅、英文版中国地图14幅,参考地图626幅。自然资源部相关专家详细讲解了公开地图审核及使用要求,讲授了测绘法、国家版图知识及地理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

    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可提供359幅标准地图、4套自助制图底图,803幅参考地图。各省级地区均已开通标准地图服务,共提供9860幅标准地图,全国共提供标准地图、参考地图11022幅。

    据介绍,参考地图是根据地图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现势性等特点,由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列入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中。用户可通过自然资源部网站和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免费浏览、下载标准地图,在线自助制作个性化地图。

    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是国家版图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反映国家的主权范围,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启动仪式。竞赛将通过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答题,普及地图、地理及自然资源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持续组织国家版图意识“三进”(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活动,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近万次,全民国家版图意识显著提升。

    2022-08-30

  • 首 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