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初试成绩出炉 专业学位硕士报考缘何“热度攀升”

    考研前夕,学生们在紧张复习。光明图片





    考研前夕,学生们在紧张复习。光明图片


    “我来自一所普通二本,专业是生物科学师范类,想报考生物方面的研究生,是报学硕还是专硕呢?报‘双非’一本还是冲‘211’呢?”在微博“考研超话”求助栏目,一位来自江西的准考生表达了自己的纠结。


    日前,各省相继公布了2023年度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报专硕(专业学位硕士)还是学硕(学术学位硕士)”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在教育部去年9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曾表示,我国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招生比例已超60%。在高校招生简章中,新增的专硕招生人数超过学硕,这两年已经不再成为新鲜事,与此伴生的,则是报名人数的“水涨船高”。


    专硕招生规模扩大与“报考热”背后,反映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什么趋向?考生报考时应如何更好权衡和选择?记者进行了采访。


    行业急需、学科交叉,专硕“增长点”折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


    “两年前,我校的学硕‍‍比专硕多,2021年基本持平,从去年开始,‍‍专硕已经超过了学硕。”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表示,2022年学校专硕已达2300名,超过了学硕的2060人,招生专业类别已经拓展到15个‍‍,包括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化工、能源动力、资源环境,生物医药等6个工科类别,以及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学等9个文科类别。


    北理工的数据只是“专硕扩张”大趋势的一个缩影。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3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突破40万,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2020年,专硕招生人数超过60万,与学硕招生人数之间差距逐渐拉大。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专硕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占比超过60%。


    专硕扩招不仅表现在招生人数增加,还表现在占据了新增硕士点名额的“大半江山”。2022年7月,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21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在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中新增135个硕士点,其中专硕65个,占比48%,而在2020年新增学位授权点中,专硕占比更是超过七成。


    那么,从学科特点上看,专硕的“增长点”究竟在哪里?


    “这两年专硕招生名额的增量,‍‍大部分投入到了工程类学科”,王军政举例,工学电子信息大类新增加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的专硕,“这些都是新一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机械类新增加了智能制造技术和机器人工程。这些新领域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涉及国家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重点领域,二是体现学科交叉。”


    “例如,人工智能现在叫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务院学位办‍‍在学科目录调整里已将它归类为交叉门类;再如集成电路,从设计到材料、光刻、封装,涉及电子、计算机、材料、‍‍化工、控制、光学等诸多领域;机器人工程既跟机械有关系,又离不开控制,离不开电和通信。”王军政分析,“这些领域都涉及多个基础学科,至少需要精通两个学科。开设专硕专业,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跨专业、多领域的专业基础素质,今后可以根据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学习或研究。”


    “实际上,‘十三五’期间,‍‍专硕的招生比例就明显上升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表示,“创新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我们既需要原始的理论创新,也需要发现并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专硕的需求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社会需求大,自然会出现专硕‘报考热’。”他介绍,最初,部分考生会认为专硕比学硕含金量低,但实际上,专硕是与学硕“双轨并行”的培养线,不存在高低之分。而且,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实体经济,行业所需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必然会增加,专硕的就业前景持续向好。


    课程重在实操、考核更看“作品”,面向行业实际和真实情境开展培养


    “高中阴差阳错选了理科,但读完本科发现自己还是想从事艺术。”对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二年级的李英杰而言,报考专硕圆了他从小的艺术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是偏交叉类的学科,对于从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跨界’考来的我而言很合适。”


    在学院组织的研究生一年级MFA年展里,李英杰的3D实体建模作品一亮相,就成为全场“亮点”。“从创意到落地的过程中,导师给了非常细致的指导,帮助我不断优化完善作品。在一次次调试中,我逐渐摸索出数据预留的空间应该有多大。”李英杰谈吐中满是自豪,“毕业后我想开间个人工作室。我对自己作品最满意的一点是实用性强,毕业后,这些作品能一部分投入市场。”


    “MFA艺术硕士从2015年开始招生,最近几年招录比已达到30∶1左右。”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媒体与艺术系主任王征表示,‍“专硕培养方案里,大部分都是实践类的,既有‍‍课程实践,也有项目实践。我们还特别设计了MFA年展算学分的制度,覆盖硕士三个年级,促进他们积极完成从设计方案到完成作品再到布展的整个过程。”


    “读下来,感觉选专硕不后悔。”李英杰坦言,在修课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艺术基础,通过一些实践慢慢适应学习节奏。“我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设计史论与设计方法,课上老师会结合艺术史上的一些案例,分析当时背景下艺术家是怎么产生设计思维的。课程实践环节,会让我们亲手做方案设计,将感兴趣的艺术理论运用在其中,做出创意成果。成就感满满的!”


    王征告诉记者,专硕培养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参加竞赛、毕业考核形式等方面。“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也会引入工作室项目、设计竞赛中的内容,鼓励学生做出更有前瞻性的设计。在毕业环节,作品的完成度要占到70%,论文只占30%。学生毕业后,不仅拥有更高层次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也能胜任很多互联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方面的工作。”


    “一是技术创新型,在某一项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创新;二是复合领军型,综合能力很强,专业知识面也比较宽;三是应用创新型,做产品的设计、应用和推广。”王军政这样阐述北理工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


    王军政表示,工程硕士实践环节学校通常采取“3+3”模式,在学校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习三个月,利用寒暑假在行业企业实习三个月。“至于毕业考核,一定要有实验,要求学生最好能够搭建平台,或者‍‍设计一个装置,而不是纯粹发论文。”


    该选学硕还是专硕?未来“读研体验”或更多元


    记者注意到,针对专硕培养,近两年的变化一是学制调整,不少学校从两年调整为三年;二是培养模式更多元,非全日制、全日制等方式兼备,学习时间、场所更灵活了。


    “学生入学第一年往往忙于上基础课,如果两年学制,第二年马上又要忙于毕业设计和求职,很难有时间思考。延长为3年,至少可以有一年比较认真地思考、发挥,实习实践也能更充分展开。”王征表示。


    “开设专硕是为了培养更多有丰富学养背景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既要找好自身定位,还要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王战军表示,今后面向专业硕士的产教对接,应从设置一定期限的实习实践环节拓展为行业企业、行业导师同学校联合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结合项目、产业前沿重大或难点课题让学生参与到企业技术攻关等具体项目中。


    ‍“我们一直提倡‘开门办学’,高校要更主动研究社会需求,加强和社会的联系,‍‍包括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未来指导一个硕士生的可能不是一个导师,而是一个导师组,例如‘3名高校老师+4位企业技术骨干’等组合方式,将来模式可能还会更丰富多元。”王战军分析。


    ‍那么,面对专硕、学硕之分,学生究竟该如何选择报考?“我认为,学生要考虑的一是可行性,二是契合度。”马陆亭表示,“要看到自己的所长,‍‍如果确实喜欢做‍‍研究性、创新性工作,愿意和实验室、‍‍文献资料打交道,可以选择学硕道路;如果更愿意从事专业岗位的实践工作,为人处世能力强,则可选择专硕。具体因人而异,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适合的’选择。”(记者周世祥)

    2023-03-21
  • 家庭托育迈出关键一步 “带娃难题”破冰之举也有忧

    近年来,伴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幼儿保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规范“家庭托育点”建设,提出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幼儿园办园指南》《广东省加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


    托育服务改革势在必行,广大师生家长以及业内人士对此有何看法?羊城晚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大家谈】


    幼儿园设托班家长和园方都看重专业服务


    广州市民崔女士的女儿马上满2岁,身为双职工家庭的她为女儿选择了一家专业机构进行托育。“机构强调混龄教育,从1岁半到3岁的孩子都有。”她了解后认为,自己选的这家机构较为专业,女儿在里面能很快乐地成长。


    和崔女士一样,目前大多数有托育需求的市民比较关注专业机构的服务。针对广东省教育厅发文提到的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大多数家长持肯定态度。崔女士表示:“我觉得幼儿园开设托班挺好的。”家住广州天河区的张女士也表示,幼儿园办托育会让她更放心,也能让孩子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拥有更稳定的玩伴。


    不过,家长对于幼儿园具体的托育服务提出一定疑虑。“0到3岁的婴幼儿保育和幼儿园教育不一样,幼儿园办托班可能会照搬幼儿园教育模式,恐怕不适用于学龄前幼儿的教育。”崔女士直言。


    目前,广东省内托育服务开展情况如何?记者了解到,广东部分民办幼儿园已经开设2至3岁年龄段的托班。珠海市金湾区容德幼儿园园长陈学东向记者介绍,该园目前开设了3个托班,共有约70名孩子,“服务时间和幼儿园的一样,上午7时半到下午4时半。如果家长到4时半还没下班,我们也提供晚托服务,最晚到晚上7时,孩子可以留在幼儿园吃晚饭”。


    据悉,4年前成立幼儿园时,容德幼儿园就已经同步办起2至3岁幼儿托育班。“我们园有1万多平方米,允许办18个班,当时就希望能覆盖更多的年龄段。”上述负责人进一步介绍。


    和容德幼儿园有别的是,很多幼儿园受办学条件影响,尚未涉足托育领域。“我们班额比较大,首先要化解班额大的矛盾,然后才能进一步考虑托育。”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猎德幼儿园园长陈蓓蓓直言,办好幼儿园最重要的是专业,目前该幼儿园的服务重点还是3至6岁的儿童。如果开设托育班,就要对托育人员的课程培训、岗前岗中培训以及职业培训做出保证,除了人力投入外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如果匆匆上马又不够专业,孩子会遭罪”。


    家庭办托育点迈出关键一步需考虑诸多问题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托育的地点、收托人数、从业人员等提出规定。未来,家庭托育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缓解家长和园区的压力?


    “只要办出品质,家长和孩子觉得满意,家庭托育当然是一种好方式。”在陈蓓蓓看来,家庭式托育服务环境安全温馨、人数少,每个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这些角度来看是一个积极的方向。但陈蓓蓓同时认为,家庭托育门槛低、监管难,再加上3岁前的孩子难以像成人一样表达自我,其发展还有很多讨论的空间。


    对于家庭托育这一服务模式,陈学东也表达了担忧,认为推行家庭托育最难解决的是监管问题。家长崔女士则更直接,明确提出反对观点:“我个人不看好家庭托育。作为家长,我更看重托育的质量。家庭托育的服务人员到底是怎样的背景、有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这些都是需要打问号的,而且有些托育点并不一定能提供户外活动。”


    “家庭托育点与幼儿园办托班是两回事,前者更多是市场化行为,优势是场地灵活、规模小,且接近社区,方便接送。”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樊晓娇对此总体持肯定的态度,“无论如何,这说明托育服务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樊晓娇还提到,家庭托育确实有一些隐患需要注意,例如,监管不到位、场地标准和卫生安全等级等硬件条件不如幼儿园高、保教人员队伍不稳定、资质不能保证等。此外,家庭托育点容易受到市场变动冲击,经营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发生倒闭,容易引起社会问题。


    【专家说】


    托育服务改革要统筹短期与长期目标


    幼儿托育问题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樊晓娇指出,托育服务改革的短期目标是解决入托难、入托贵问题,缓解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家庭的育儿焦虑。如果托育服务改革再叠加生育补贴,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育水平回升。


    在樊晓娇看来,托育服务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提高幼儿综合保教质量,增强对幼儿开端阶段的科学引导,实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转变,“通过建立和推广保教质量体系,规范各类托育园的运行标准,提高保教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行”。


    针对幼儿园办托班的问题,樊晓娇认为,从大的方面看,当前社会总体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待新生婴儿潮退去,托育服务的后续供给会面临挑战。从小的方面看,3周岁以下幼儿几乎不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其照护难度和强度都远大于幼儿园适龄幼儿,对保教人员的专业要求和耐心服务都是极大的考验。


    从幼儿园的角度看,首先要解决人手短缺和配套经费不足的问题。幼儿园需要对新招聘的职工进行系统性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和演练针对低龄幼儿的应急管理方案,与家长签订托育风险告知书,明确家校间各自的责任。另外,考虑到3周岁以下幼儿对饮食和起居都有特殊要求,对于幼儿园后勤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


    樊晓娇建议,政府要认真摸清托育底数,以片区为单元,掌握新增幼儿状况以及潜在托育需求,建立与片区新生儿数据同步动态调整的办托机制。同时,要明确入托幼儿的条件,以就近入托为原则,依据调查所得基数和地区财政状况确定服务的范围;出台托育服务价格指导意见,明确托育服务的公益导向,防止把办托班作为幼儿园增收的项目;考虑新聘保教人员的待遇和身份,理顺聘用关系。

    2023-03-20
  • 多地新车补贴大战愈演愈烈 波及二手车市场

    从湖北开始的新车补贴大战3月17日起又有新城市加入,成都宣布购车最高补贴15万元,涉及多个汽车品牌。从车企到地方政府,新车补贴大战愈演愈烈。调查也显示,这股逐渐扩大的新车“补贴热”不仅影响新车市场,也正在慢慢影响到二手车市场。





    现象


    至少40个汽车品牌加入补贴战成都宣布最高补贴15万/辆


    要说2023年车市最大的话题,那必须是从新能源品牌车蔓延到燃油车,随后多地纷纷下场的汽车补贴大战。


    如果说之前特斯拉传出的降价消息还被当作爆点引发全网关注的话,3月的车市已经被一句“走,到湖北抢车去”的网络口号刷屏了。去年一整年才卖出去3000多辆的雪铁龙C6靠着湖北政府和东风汽车联手补贴,将一款指导价21.19万元起的合资B级车,一下拉低至12万元。这也证实了在价格面前,品牌、质量、外观、油耗等原本备受诟病的诸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消费者唯一担心的是能不能抢到。


    雪铁龙“掀桌子”式的促销和短短几日已经无车可卖的效果,似乎让国内的汽车品牌们“开了窍”。一时间,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安深蓝、奇瑞等车企纷纷推出补贴购车活动,甚至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等也都卷入。如奔驰部分车型降价高达12万元,一汽奥迪A6L降价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经有至少40个汽车品牌加入了这一轮的补贴战。


    不仅是车企,湖北、吉林等各地政府,尤其是本地有汽车制造业的政府,也拿出了真金白银来补贴。而这一补贴大战还在不断扩大版图。


    3月17日,据“成都发布”消息,龙泉驿区“产销联动”汽车消费活动启动,发放补贴总金额1亿元,单车累计补贴最高15万元。这次消费活动参与的品牌车型涵盖纯电、混电、插电,涉及品牌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神龙汽车、大运汽车、领克、红旗等企业的指定车型。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汇集了国内10家知名整车企业。


    提示


    或要求交半年社保或限制户籍跨省购车有门槛


    北青报记者查阅当地媒体的报道,湖北雪铁龙4S店内已经看不到现车,连展车都没有了,当地的工厂正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把产能拉满。甚至有4S店防止消费者划车强行购买,已经把展车围了起来……“人们像买白菜一样买车,这样的场景已经很久没出现在东风雪铁龙的经销门店里了。”有销售人员表示,仅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湖北省内东风乘用车各4S店达成订单275辆,较2月日均增长186.5%。


    但实际上,由于各地都明确了汽车促销的优惠范畴,大部分仅面对本省市的4S店,这就让很多人计划去目标省市“购车游”。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各地网友高喊着去某某地“抢车”,但事实上,想要“跨省购车”还是有很多门槛。


    如打响此次汽车补贴大战第一枪的湖北省,虽然按照规则,消费者只要在湖北省内购买指定品牌的汽车、上湖北牌照,就可以享受由车企和政府联合提供的购车补贴,但是实际操作上,对外埠消费者来说仍旧有一些不便。比如,补贴金额是后续陆续发放、车辆外迁、过户需要一段时间等。一些雪铁龙门店甚至抬高了购车门槛:有的门店将定金从5000元加价至2万元,有的要求在湖北交够半年社保,有的4S店甚至将购车资格卡死为“只限武汉市户籍”。


    也有消费者反映称,想要抢到最优惠的12万元的车实际很难,也有不少被拿出来销售的是2021年的库存车。由于购车门槛颇高,武汉等地还出现了购车黄牛,4S店也出台了诸如付押金等方式来防范。


    关注


    新车便宜二手车价格也会随之降低有二手车商不收雪铁龙车型


    新车降价的多米诺骨牌倒下,最终踩踏了二手车市场。“雪铁龙啊,目前我们收不了。”北青报记者以要卖车为由走访了北京二手车市场并电话咨询了多地二手车市场,多名不同地区的二手车商竟然给了口径类似的答案。


    北青报记者查询瓜子二手车的报价发现,行驶里程在5万公里以内、上牌不足2年的雪铁龙C6“准新车”在该平台的报价为13.27万到14.43万元。而在湖北该款新车最低只要12万元,已经出现价格倒挂。


    二手车商黄先生坦言,雪铁龙等法系车本来就不够保值,如今新车降价9万多,让不少手里还有雪铁龙的二手车商几乎就砸在手里。“圈子里有人刚收C6准新车,没两天就宣布补贴,光是比较新旧价格,就亏了1万多。”“我家三年前5.8万收的雪铁龙,如今卖价降到3.8万,还没能出手。”


    目前,我国二手车可以全国范围内买卖,一地的促销活动刺激的是整个二手车市场的神经。有分析人士认为,经过这一轮新的“背刺”,所有的二手车商都会更谨慎地对待东风系车型,尤其是该品牌的准新车。


    不仅是雪铁龙这一个品牌,另一个对于二手车商来说不好的消息是,随着更多车企和地方政府加入补贴大战,很多消费者都开始观望,生怕自己买的二手车比新车还贵。这种心理预期,让二手车的卖主一下少了不少。


    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二手车市场是随行就市,新车价格便宜了,二手车价格也会随之降低。在这波补贴大战中有损失的二手车商大多是因为有积压车辆。不过,多位市场人士分析,不少消费者购买车辆是为消费升级,这波补贴大战过后,必然会有更多的二手车进入市场。短时间的冲击是必然的,市场终将逐步平稳,改善型消费以及置换车将形成梯次消费,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本报记者张鑫统筹/余美英


    声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补贴行为不应有选择性或针对性


    近日,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多家车企相继跟进。有的车型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随着购车热潮的出现,汽车消费市场也引来罕见的降价潮。3月1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针对降价事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专门发文进行了回应。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近日,协会接到大量会员的反映,武汉市、区政府联合车企于3月1日起对在当地生产的汽车品牌推出力度较大的购车补贴活动,本次补贴活动主要针对东风风神、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地产品牌,优惠金额从5000元至90000元不等,在全国汽车市场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和震动,广大会员企业反应强烈。


    协会认为,汽车生产企业为清理库存的降价促销、回笼资金是常见的市场行为,政府拿出资金鼓励汽车消费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此次武汉市、区政府的资金补贴只定向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这种做法引起争议,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影响汽车市场有序发展的问题。


    协会指出,只对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补贴有失公允,这种选择性的做法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不公平;造成广大消费者持币待购,并没有起到促销效果。据协会调研,除武汉外全国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长,成交量却显著下降,部分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等待降价补贴政策;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促销政策,如果都效仿武汉,即只对所在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进行补贴,这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有悖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精神。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3月1-12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1.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7%,较上月同期下降1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9.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9%。由此可见,此类补贴实施后,销量不增反降,如果任其发展,将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


    应广大会员单位的要求,协会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了此问题以及带来的后果,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协会呼吁,在汽车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当下,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出促进汽车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各项举措。但补贴行为不应有任何选择性或针对性,应从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出台普惠性汽车消费补贴政策,让利消费者。共同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恢复和提振消费信心!文/本报记者宋霞

    2023-03-20
  • 70城新房价格近八成环比上涨 3月份“小阳春”可期

    本报记者孟珂


    伴随政策端继续发力,信贷环境相对宽松,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提升。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55个和40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9个和27个。这也意味着近八成城市新房市场重回上涨区间,过半数城市二手房价格开始上涨。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近期楼市成交端的反应也可以看出,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双升,房地产市场复苏按下提速键,企稳回升态势明朗。


    从环比来看,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持平。


    “从变化来看,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双双实现转正,这也是新房近18个月以来首次转正,二手房近19个月来首次转正。房价正式进入企稳回升阶段,预计3月份传统‘小阳春’如期到来。”陈霄说。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0.3%,二手房价格环比也止跌。去年的市场下行周期中,新房项目“停贷”主要波及以新房为主的三线城市,导致三线城市房价下行幅度较大。目前三线城市房价也已筑底,表明我国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是可以有效化解的。


    同比来看,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收窄。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7%和2.9%,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3%和4.4%,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5和0.3个百分点。


    但陈霄也表示,随着需求快速释放,预计3月份市场修复速度较2月份有所放缓。市场真正的全面回暖还需要一定时间。


    刘丽杰也认为,市场的各项前瞻性预期指标尽管有恢复,但并没有一下子进入较热的位置,价格变动也相对平稳。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仍在增加,去化压力仍较大,同时房企融资和拿地信心虽有边际改善,但尚未完全恢复。目前二手房也供应充足,消费者可以选择的房源充裕,房价不会出现普遍性大幅上涨。


    在刘丽杰看来,2月份新房、二手房价格整体均转涨,这是市场进一步修复的表现。市场修复由多方面原因带动,去年以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政策举措有力地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资得到改善,各地因城施策调整优化政策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改善市场预期,提高消费者信心。


    “今年来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随着经济转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3月15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2023-03-17
  • 当职场女性有了娃,如何让“软肋”成为“铠甲”

    2023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青年网络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全国大学生婚育观念调查》显示,55%的女大学生将事业稳定作为生育孩子的重要条件之一。





    拼事业,还是生娃?对于不少处于育龄期的职场女性来说,很难判断这是个多选题,还是单选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社《两会青年说》的节目邀请嘉宾共同探寻这一话题:当职场女性事业上升期“撞”上生育黄金期,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如何让女性“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在收获至爱宝宝的同时,也能够在职场获得人生价值与成就感?


    ——————————


    升职还是生娃别成为二选一的题


    “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当妈是道坎儿。”40岁的张会敏对这句话深有感悟。


    她有两个孩子,大女儿11岁,小儿子3岁。第一次怀孕前,她是一家商超的店长,西服和高跟鞋是她的职场标配,张会敏至今记得自己在会议室里自信地与客户谈判的样子,那是她职场生涯的高光时刻。这一切,在有了第一个孩子后,就转向了另一条轨道。


    张会敏总结说:“在职场和生育的矛盾中,最难平衡的就是时间。”最令她纠结的时期是孩子0-3岁时,没有父母支持,带娃压力大;上幼儿园后,如何保证按时接送娃又是一道坎儿;如果宝宝生病了,能请几天假来照顾孩子……这一串串问题,接连困扰着张会敏。


    和她一样的职场妈妈,有人在工作与照顾孩子的时间中打转,有人困在背奶的窘境里。


    32岁的赵越也是一名职场妈妈,她的母亲可以帮她带孩子,这让重返职场的她少了一丝压力。但回去上班的第一天,她多了一项新任务:背奶。


    赵越所在的公司有两个母婴室,没生孩子前,她总觉得“利用率很低”,成为背奶妈妈后,她才发现,“使用母婴室是需要排队的”。


    为了能尽快吸完奶回去工作,赵越通常会选择无人使用的会议室“速战速决”。但会议室并不能给背奶妈妈安全感。有一次,赵越在会议室的隔间刚吸完奶,原本无人的会议室突然涌进一大群人开会,看着手里装满母乳的奶袋和摊开的吸奶工具,她骤然紧张起来,蹑手蹑脚地坐在隔间,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直至同事开完会离开,她才悄悄打开门出去。


    一个背奶妈妈说,挤奶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能忍受,令她不能忍受的是,为什么职场妈妈不能坦然、轻松地挤奶、背奶?背奶带来的尴尬与困窘,反倒成了职场妈妈的普遍心境。


    赵峥是一家公司的合伙人兼客户总监,有时哺乳时间正好赶上开会,在涨奶到无法忍受后,不得不留下一句“我需要吸奶”,飞速离场,留下同事们面面相觑。每逢这种尴尬的时刻,赵峥都打心底里期待社会能多点对哺乳期女性困境的科普,让更多人理解职场妈妈的不易。


    “其实,升职和生娃并非只能二选一,职场女性也不必强迫自己成为满分妈妈,放轻松些就好。”赵峥希望社会层面更多考虑职场妈妈的状况,公司和公共场所能修建完备的母婴室,让她们感受到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体贴与呵护,可以大大减轻职场妈妈的心理压力。


    因生育遭受隐性就业歧视不能忍


    34岁的逸尘和老公相识7年,结婚4年,没娃。逸尘身边总有亲戚朋友提醒她,“你已经到了该生孩子的年纪”,但她更倾向没有孩子的“丁克”生活。特别是逸尘在职场中发现女性极易因生育而遭受歧视,更降低了生育意愿。


    北京一家民企的HR阿雅坦言,考察育龄女性的婚育情况,是公司招聘女性员工的重点。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但是职场中依然有一些不成文的“隐性手段”。阿雅透露,HR会通过闲聊或者一些旁敲侧击的提问,让求职者无意中“透露”出自己的真实婚育现状,而对于一些不愿意说明婚育情况的女性求职者,公司很可能直接不予录用。


    去年年底结婚的何甜,就职于某世界五百强公司负责行政管理,她的心理压力则是担心休产假回来后自己的岗位被人替代。


    25岁的王梓就因为生育被部门边缘化。她曾就职于湖南的一家企业,当得知自己怀孕的那一刻,第一反应是“完蛋了”。原本赏识她的领导,把她从核心部门调离至边缘岗位,做着技术含量低且和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琐事。直至孩子快两岁时,情况也没有好转。


    其间,王梓忍不住多次找领导表达转岗诉求,得到的多半是不痛不痒的回答。这种隐性职场歧视,让她有种焦虑和挫败感。“希望企业能对职场妈妈多些肯定,不要以偏概全地认为女性在当了妈妈后,就不能委以重任,这既没有人文关怀,也不公平。”王梓并不气馁,她相信自己能在孩子和职场间都能胜任,“因为这也是为孩子做榜样”。


    27岁的李书晴在刚毕业就规划好了何时要孩子,在她看来,女性生养孩子,“宜早不宜迟”。她更渴望体验拥有一个宝宝的人生感受,“妈妈”这个人生新角色可以带来力量与信心。


    虽然领教过职场和孩子带来的两难,但张会敏不后悔成为一名母亲,现在她成了一名保险行业从业者。在她看来,这份工作最吸引自己的是能弹性上下班,她能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能兼顾职场工作。


    下班回家,孩子会和她分享当天的趣事,笑着展示新学会的知识,在家里加班时,孩子在旁边给她鼓劲儿,她感受到那一刻的幸福与满足感。这座城市有无数个她,为母则刚,她们在职场与家庭之间努力打拼,让“软肋”成为“铠甲”。


    怎样给职场妈妈“稳稳的幸福”


    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全方位保障“她”权益。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张丽云看来,该法的施行对更加全面地保障职场女性的权益具有积极意义。“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后强化了妇女平等就业权保障,明确禁止招录性别歧视情形,加大对孕哺期妇女权益的保护。”张丽云解读道。


    各地针对育龄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出台了相关法律条例。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中明确提出,对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行为,依法最高可处五万元罚款。


    上海市年初开始施行的《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中,新增了性别平等统计报告制度、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并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保障制度。


    在张丽云看来,这是一个好的开端,立法从根本上制止职场歧视行为,根除显性就业歧视,对一些“隐性歧视”具有威慑作用。“现在女性的法律素养明显提高,若招聘过程中存在歧视问题,女性可以向妇女联合会、工会、劳动行政部门、当地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求助,一经查实,劳动单位将按法律赔偿求职者。”张丽云说。


    除了育龄女性面临的就业歧视问题,对于背奶妈妈的困扰,国家也放在了心上。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母婴设施,落实母乳喂养促进行动。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程娇影坦言,职场女性通常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她呼吁,职场要多给背奶妈妈一些实质性的关爱。如配备照顾女性隐私的母婴室,在其间安置着循环播放小宝宝视频的电视,可以帮助背奶妈妈缩短挤奶的时间。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胜慧说,当事业上升期“撞”上生育黄金期,解决职场女性生育难题需要从国家政策到社会、企业、家庭等各方合力。她建议,企业除了相应的职能或经济利益追求外,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给予生育阶段女性更多关照;家庭中,男性要多参与育儿环节,共同承担家务、子女陪伴等家庭事务;女性自身也应树立积极的生育观。


    阿雅建议,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比如给招聘育龄女性的中小企业一些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招聘育龄女性的积极性,也让适育女性不再因为害怕失去工作而放弃生育。


    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齐秀敏看来,只有在兼顾企业利益、女性员工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让企业愿意更好地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让生育期的女性员工解除后顾之忧。


    在产科执业近20年的程娇影说,倘若能看着一个小生命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是一件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她经常和年轻妈妈说:“每个宝宝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温维娜黄丹玮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03-17
  • 餐厅陆续下架相关菜品 风靡一时的植物肉不香了?

    近日,美国“植物肉第一股”上市公司别样肉客(BeyondMeat)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净收入4.189亿美元,亏损高达3.661亿美元。行业巨头深陷亏损的同时,肯德基、汉堡王、金鼎轩等曾经追逐潮流“尝鲜”植物肉食材的餐厅也陆续下架了相关菜品,一度火热的植物肉赛道逐渐冷清下来。不好吃还贵,是很多人对植物肉的印象,这个顶着低碳环保、健康素食标签的新物种,能否通过技术迭代真正赢得市场认可?


    餐厅陆续下架相关菜品


    2020年下半年开始,风靡全球的“植物肉”概念从国外市场火到国内,一时间,肯德基、星巴克、德克士、喜茶等头部连锁快餐品牌先后试水“植物肉”,带动相关概念在一线城市迅速普及。时隔两年,这些餐厅里却都已经见不到植物肉的身影。


    连锁快餐肯德基是最早“尝鲜”植物肉的餐企之一,自2020年10月起,陆续在全国17座城市的300多家餐厅上市过植物肉汉堡和鸡块,包括北京地区的宣武门店、朝阳门店等37家餐厅。记者注意到,目前上述门店的菜单里都已经见不到植物肉相关餐品。“印象中没卖多长时间就下架了。”朝阳门店一名老员工说。


    2021年1月,南北菜连锁餐厅金鼎轩与别样肉客展开合作,在18家餐厅一口气上新8道植物肉新菜。当时,餐厅方面表示将陆续合作推出猪肉、鸡肉口味植物肉产品,继续研发新菜式。不过,时隔两年,这些植物肉菜品绝大部分已经下架。金鼎轩地坛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只剩下一道模拟牛肉风味的“脆香肉排”。“植物肉排煎熟后切开食用,这个卖得还可以,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


    植物肉第一股陷入巨亏


    植物肉餐品在消费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植物肉企业在资本市场也越来越“不受待见”。去年以来,全球两大植物肉巨头别样肉客(BeyondMeat)和ImpossibleFood先后曝出被投资机构下调评级至“减持”、餐饮分销商批发价格下调、公司裁员等坏消息。近日,别样肉客公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净收入4.189亿美元,亏损高达3.661亿美元。


    实际上,自2016年以来,别样肉客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5月,该公司作为“植物肉第一股”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股价大涨163%,随后几个月里飙升至每股近180美元。然而最近一年多,公司股价一路狂泻,3月8日收盘价格仅为每股18.06美元。


    国内资本市场似乎也逐渐放弃了植物肉赛道。据《2021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针对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21件,同比增长500%。但2022年以来,除了1月份初创企业“星期零”获得1亿美元B轮融资外,便不再有融资消息。此前被资本看好的HeyMaet、珍肉、株肉、谷肉等国内植物肉初创企业的融资进度也停滞不前。


    基于当年的快速发展,上述白皮书曾预计,到2025年中国植物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有望占全球市场的一半。前瞻产业研究院甚至预计,中国对植物肉的需求会在未来5年内增加200%。但从目前来看,植物肉产业的发展出现明显停滞,在消费端和资本端双双遇冷。


    推广普及或需较长周期


    网购平台是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能接触到植物肉的主要渠道,别样肉客天猫和拼多多线上商城仍然在销售植物肉产品。记者注意到,其天猫旗舰店销售的种类比刚开业时丰富不少,包括牛肉饼、猪柳饼、猪肉糜等原材料,水饺、锅贴等主食,以及黑胡椒、台式卤肉、日式咖喱等风味的肉酱,但销量并不可观。店里卖得最好的是一款“植物肉汉堡牛肉饼”,售价已经与真肉相当甚至略低,月销量却仅保持在400份左右。


    记者浏览小红书、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发现,添加剂太多、调料味太重、口感太干柴等被消费者普遍诟病的问题,至今仍是尚未解决的行业痛点。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样引起人们的担心。“直接吃真肉不香吗?为什么要买假的”“吃植物肉根本不能减肥”类似的讨论层出不穷,关于植物肉的整体评价较为负面。跟风尝鲜之后,把植物肉作为日常就餐选项的消费者并不多。


    业界分析,相比动物肉,植物肉的优势尚未充分显现,亟待新的技术突破。“整个消费端对于植物肉的认知度还不高,更不用提认可度了。资本追求短平快,但植物肉市场的成熟遥遥无期,资本自然会熄火。”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中国植物性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分析认为,以植物肉为代表的植物基食品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植物肉产业确实在成本、口感等方面面临挑战。“植物肉需要不断改进,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一些耐心和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促进其产业化和商品化进度。”

    2023-03-16
  • 山东航空就“硬核山航”“闪电航空”等标签发声明

    中新网3月15日电山东航空官方微博15日发布声明称,山东航空注意到部分网友、自媒体发布传播以“闪电航空”“硬核山航”“中国俄航”为标签的有关内容,有的属于网友对山航的偏爱,有的则属于“戏谑”“调侃”,一些偏离客观情况的网络信息大量传播,恐致公众对航空安全和航班运行的严肃性、严谨性产生认知偏差。声明称,“我们不认同不符合客观事实的网络内容,我们倡导文明乘机,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出行环境。”(中新财经)

    2023-03-16
  • 清明节放假一天不调休 2023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安排(日历)

    3月15日,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消息,现将2023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2023年4月5日(星期三)放假,共1天。请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文明有序祭扫,错峰绿色出行。

    2023-03-15
  • 成都大熊猫基地门票销量暴涨9倍

    开春以来,大熊猫“花花”成新晋顶流,去成都观看熊猫的人越来越多。旅游平台大数据显示,3月以来(3月1日-12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销量同比去年增幅达9倍,位列四川省内景区门票销量第一,在全国景区销量排名中位列第五。(中新财经配图为资料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3-15
  • 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有的农村孩子刷短视频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在工作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


    他发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遇到虚假和低俗信息,包括炫富、铺张浪费、躺平等。部分短视频创作者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主要为了博人眼球,毫无底线,甚至专门“套路”未成年人。


    他认为,这样的内容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极大,不利于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对他们‘三观’的确立有非常大的影响。”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依托于短视频下的衍生内容,例如短视频营销、短视频带货、短视频+直播等模式逐步出现,依靠短视频平台的各类内容创作者、直播主播数量也以雨后春笋之势迅速扩大。


    但随之而来的是众多问题。虚假低俗内容充斥网络、算法推送让人愈加沉迷、“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今年全国两会,有代表委员认为,亟须规范整治网络短视频平台,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门槛低、内容俗、精准推送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短视频平台准入门槛低,对内容创作者身份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创作者。”说起短视频低俗内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一针见血地指出。


    他认为,在网络有保证的基础上,利用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视频拍摄、制作、发布等一系列流程,因此短视频平台的低俗内容、色情擦边内容、非专业人士指导专业内容等不良情况非常普遍。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视频、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事件、重大消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内容质量会对未成年人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除了门槛低,内容低俗之外,我还发现短视频平台的推送有问题。”李君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未成年人打开短视频平台,平台就会推送一些低俗的短视频或直播表演,内容不堪入目,甚至还诱导未成年人点赞、打赏、消费。“这些平台极不负责任,通过算法推送,精准地把低俗内容让未成年人看到,他们看得越多推荐的就越多,陷入无限循环。”


    姜耀东举例说,用户就像一个小孩,AI算法为用户推荐内容就像是糖果,小孩无法抵抗糖果的吸引力。


    “但每天不停地吃糖,对小孩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不停地被算法喂养内容,最终小孩会长成什么模样呢?”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成年人都无法抵抗短视频平台AI算法的推荐而沉迷于其中,未成年人就更加无法抵抗。


    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管理办法对短视频平台进行规范和整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明确要求,短视频平台也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供用户自行选择,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调查发现,尽管85.9%的未成年人和91.6%的家长都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均不到五成,四成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效果不够明显,一成未成年网民表示对青少年模式不满意。


    探索多元监管举措加大平台违规惩罚力度


    姜耀东建议,想要规范整治短视频平台,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就要探索多元监管举措。他建议进一步细化平台内容,专业领域短视频内容只能由完成专业认证的人员提供。


    “进行实名登记和认证,一方面可以对短视频内容提供者自身起到警醒作用;另一方面,如发现有违规违法现象,相关责任单位可在第一时间准确迅速找到责任人对其进行处理。”他说。


    “在平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后,要对未成年用户强制开启青少年模式。”姜耀东认为,短视频平台目前所使用的青少年模式只在用户每天第一次打开平台时进行提醒,且是由用户自行选择。如果平台要求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针对完成身份认证的用户,平台可根据身份认证对未成年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


    而针对没有进行身份认证的用户,平台可默认该用户进入青少年模式,“这样可以最大范围地保护未成年人浏览适龄内容”。


    在内容推送方面,姜耀东认为,平台对于未成年用户的算法推送机制应区别于成年人用户,不应该无限制地给根据喜好向未成年用户推荐视频,导致未成年人沉迷平台。


    姜耀东认为,同时还要设置明显的观看时长提醒,引导青少年有节制地观看短视频。“最重要的是加大惩处力度,责任由短视频平台和主播共同承担。”


    2022年6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定了《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短视频行业有所好转,但不良短视频内容生存的土壤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依然频频爆出各种事件,李君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平台承担的责任远远不够。


    他举例说,在目前的处理过程中,没有经过专业或者身份认证的账号大量存在,如许多发布穿着白大褂的人讲解传播医学领域相关知识的账号,而对不当视频的处罚时,经常仅限于对违规内容创作者的处罚。


    他认为,平台的收入并没有受到损失,当监管和处罚内容创作者时,提供“舞台”的平台就会坐享其成,毫发无损,“这样只会鼓励他们默许更多主播的违规创作行为,并以各种理由推搪本应承担的责任。”


    李君建议,要对网络上的虚假和低俗短视频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恶意创作和传播虚假低俗内容的创作者进行封杀,还要追求平台的连带责任。


    姜耀东也认为,除了违规视频下架外,不仅违规主播、内容创作者本人要受到相关惩处,所在平台也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从而让平台主播不敢、不想、不能有违规违法行为,也让平台对主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切肤之痛,在源头上切断不良行为的产生。

    2023-03-13
  • 出海抢订单持续到3月,多地近期公布抢单战果

    3月5日-8日,山东滨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屈跃宽率团出访日本,全面深化经贸投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滨州市商务局指出,这是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该市首次由市领导带队赴境外开展经贸促进活动,释放出滨州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强烈信号。


    公开信息显示,自2022年年末引发关注以来,各地政府组团“出海抢订单”已持续到今年3月。





    滨州市商务局介绍,此次赴日之旅,是政企共同发力,解决开拓国际市场最直接最迫切需求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市还将出访韩国、新加坡,开展相关推介洽谈会,扩大外资引进,对接跨境电商及海外展销贸易平台等,继续把走出去这一稳外贸稳外资的关键一招用实用好,全力以赴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另外在3月4日下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出发厅,由河南省商务厅带队,全省39家外贸企业组团前往德国、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参加展会、举办活动,拓市场、抢订单。


    河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支持企业力度,优选发布国际展会推荐目录,指导企业用好重点市场‘一国一策’,开展‘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全力支持企业境内外、线上下走出去拓市场、保份额、抓订单。”


    近段时间,多地公布了“出海抢订单”的战果。


    3月5日,由佛山市商务局组织,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商协会等组成的赴日韩经贸交流团顺利返回佛山。


    佛山市商务局介绍,期间,通过参展观展、拜访日韩大型泛家居采购机构、对接日韩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举办日韩经贸对接交流活动等,佛山经贸团揽下超12亿元订单。此外,佛山经贸团还成功对接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意向投资项目3个,进一步增进了佛山与日本、韩国企业的互动交流,拓展经贸合作路径。


    佛山市商务局指出,“有家就有佛山造”,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泛家居产业优势明显,与日韩等地企业合作空间大。为了助力企业抢回失去的时间,竞逐海外市场,佛山市商务局积极组织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这也是今年春节以来,市商务局奔赴上海、泉州、厦门、深圳四地和两赴香港“抢订单”之后,又一次奔赴最前沿拓市场的具体行动。佛山市商务局局长伍慧英表示,今年三四月份,市商务局还将组织企业赴东南亚、欧洲抢订单、拓市场。希望佛山企业积极把握机遇,主动融入全球市场,与政府同频共振,拼出好业绩,拼出好未来。


    3月7日,来自厦门市商务局的消息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超104家厦企“走出去”参加超16场展会,展会类型涵盖箱包鞋服、建材五金、母婴用品、文具、新能源等领域,参展企业足迹遍布中国香港、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意向订单额达5.6亿元。


    厦门市商务局介绍,2023年初,厦门启动“百展千企拓市场”活动,大力推动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走出去”,企业赴境外参展展位费及人员费用补助在原有标准上提高20%。市商务局还称,今年将持续陪伴厦门企业加速跑,助力厦企迈步“走出去”,实实在在订单“拿回来”。


    “出海”的同时,外贸人也了解到海外市场的冷暖。


    例如,“都市快报”3月9日报道称,已经出国的企业,有的抢到了不菲的订单,有的则表示,“出去后才发现,跟不上节奏了”。


    安鹏电器相关负责人说:“外贸行业已经大洗牌,很多中小企业在产品上跟不上节奏,慢慢被替代、被淘汰,必须要拓展市场渠道、寻找更大的新商机。”


    报道提到,火石照明创始人刘磊从1月4日开始,一直在世界各地跑。一些原本对生产、交付、物流等有顾虑的客户,见面之后,当即把原本还在考虑中的订单签约了,不过,刘磊坦言:“订单确实拿到了一些,但不算多,小的也就几十万美金。”订单量之所以增加不明显,刘磊觉得,一个原因是竞争对手变多,更重要的原因是,海外通货膨胀导致市场需求量变小。


    “我还是很有信心,订单量能慢慢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刘磊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报道还提到,玉环康宇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种卫浴健康排水系统产品的外贸企业,在2月初举行的美国拉斯维加斯花园五金用品展上,康宇铜业带去了最新研发的十多款高端地漏产品,收获意向订单300余万元。


    “眼下订单都排满了,足够生产到四月。”不过,玉环康宇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康宇认为,尽管抢单的的确确带来了一些成效,但也让他们看到了当下存在的危机。这次走出去发现,很多老客户对企业生产提出了许多复杂要求,他们也在想办法解决。比如今年投入30多万元购置了一款焊接机器人,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2023-03-13
  • 瞄准大赛修订选拔办法 中国田径打造人才“优计划”

    瞄准大赛修订选拔办法,优中选优提升整体实力——


    中国田径打造人才“优计划”


    本报记者刘兵


    近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2023年全国竞走大奖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上佳绩不断,贺相红以2小时22分55秒的成绩打破男子35公里竞走亚洲纪录,杨家玉在女子20公里比赛中强势夺冠,并创造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


    本月初,中国田径协会公布了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标准,此次竞走大奖赛正是世锦赛及亚运会指定选拔赛之一。记者了解到,随着近两年来中国田协多次修订世界大赛选拔办法,中国田径的大赛选拔机制较以往更趋完善,不仅更具公平性,也有利于实力新人脱颖而出。


    世锦赛亚运会选拔标准公布


    对于中国田径队而言,今年8月的布达佩斯世锦赛和9月的杭州亚运会,是最为看重的两项大赛,也是明年巴黎奥运会前的两次重要热身。为此,中国田协在3月初公布了参加杭州亚运会和布达佩斯世锦赛选拔办法的通知,选拔标准含指定的选拔赛事和体能测试等。


    据记者了解,参加布达佩斯世锦赛的运动员,需要在世界田联颁布的《2023年布达佩斯田径世锦赛资格体系和参赛标准》规定期限内达到参赛标准。


    指定选拔赛事方面,场地内项目(含全能项目)为6月27日至29日在沈阳举行的场地内项目亚运会及世锦赛选拔赛。竞走项目为本次在黄山举行的选拔赛,以及3月25日在斯洛伐克举行的世界田径竞走巡回赛(男女35公里)。马拉松项目为3月19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马拉松项目亚运会及世锦赛选拔赛,3月12日在日本举行的名古屋女子马拉松和3月19日在韩国举行的首尔马拉松等。


    此外,接力项目不设选拔赛,以选拔赛单项成绩择优选派6名运动员参加世锦赛及亚运会。体能测试方面成绩则要达到80分以上。


    大赛选拔更重公开公正


    据记者了解,此番中国田协公布的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标准,是根据2020年10月修订的《田径项目参加世界大赛运动员教练员选拔办法》补充制定的。中国田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世锦赛和亚运会将坚持“公开条件、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坚持按成绩择优选拔的原则。


    根据修订后的选拔办法,中国田径队在选拔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时,仅看运动成绩,不附带其他任何条件。同时,取消国际比赛、世界大赛在选拔运动员上的优先原则,改由指定选拔赛统一选拔。


    对此,中国田协副主席田晓君表示,修订后的选拔办法,明确了坚持同场竞技、坚持按照成绩择优录取的原则。“以往一些运动员没有机会参加国际或国内大赛,在选拔上可能就吃了亏。根据新的选拔机制,所有运动员一视同仁,年轻队员也有和名将站在一起竞争参加大赛资格的机会。”


    对于田径选拔办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以前“国际比赛成绩好,发挥稳定的运动员优先选派”的标准,实际上并没有精确的尺度,可能造成不公平。


    中国田径队投掷项目主教练李维宾认为,运动员的成绩成为他是否入选的唯一标准,“这体现了公平原则,特别对有潜力但缺乏国际大赛经历的新人来说,有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近年来,中国田径在国际赛场上表现不俗。例如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队在田赛和短跑项目都取得历史性突破;去年的世锦赛上,王嘉男在跳远项目上摘得中国男子田赛首个世界冠军……究其原因,固然是中国队长期努力提高自身实力厚积薄发的结果,但人才选拔办法的改变,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奥运门槛提高迎挑战


    中国田协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除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考虑,更有应对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新挑战的现实需要。


    根据世界田联此前公布的巴黎奥运会各田径项目参赛成绩标准,相较于东京奥运会,各项目参赛标准大多有所提高。如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200米、110栏的达标线分别为10秒、20秒16、13秒27,而在东京奥运会时这三项的达标线分别为10秒05、20秒24和13秒32。在男子100米项目上,中国现役选手只有苏炳添和谢震业跑进过10秒,谢震业最近3年只跑出过一次200米的达标成绩。


    女子项目上,铅球、铁饼、链球和标枪的巴黎奥运会达标线分别是18米80、64米50、74米和64米。除了标枪,其余3个投掷项目达标线都比东京奥运会有提升。此外,巴黎奥运会马拉松达标线也在提高,男子达标成绩为2小时08分10秒,女子是2小时26分50秒。男子马拉松达标线甚至超过我国的全国纪录。


    虽然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仍采用“双线”入围的方式,即50%的运动员可通过达到成绩标准获得资格,另外50%的运动员可通过世界排名获取资格,但达标线的提升,肯定会使得中国田径队争夺奥运资格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此,中国田协近年来在不断提升运动员整体实力的同时,对大赛人才选拔机制持续优化,也是为实现巴黎奥运会的参赛目标奠定基础。中国田协副主席田晓君表示:“选拔机制优化调整后,将会有更多选手有机会冲击巴黎奥运会的大门。我们优中选优,力争取得更大突破。”(工人日报)

    2023-03-09

  • 首 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