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冬明春新冠和流感叠加流行,中医药防治有方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对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系统再部署,重在强化服务和保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特别提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冬春时节是流感高发期,新冠未退,流感也已伺机而动,建议大家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警惕新冠与流感叠加风险。


    辨别新冠与流感,警惕合并风险


    新冠和流感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性强、发病率高、较难控制是它们最主要的特点。


    然而,两者早期的症状十分相似,容易混淆诊断。一旦暴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如何辨别新冠与流感?


    从传染性上看,通过对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相关研究,两者都属于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根据其传染的强度和传播速度,将流感纳入丙类传染病,而新冠病毒感染则纳入乙类传染病。而且目前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异,其传染性明显高于流感。


    从症状上看,流感除了咳嗽、咽痛、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外,会有全身症状,比如头疼、高热、肌肉关节酸痛等。


    新冠病毒感染有轻有重,轻的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重的不仅呼吸道症状重,全身症状也很重,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嗅觉及味觉的丧失等。


    从病原上来看,流感的病原是流感病毒,新冠感染的病原是新冠病毒。


    从感染部位来看,流感大部分在上呼吸道,极个别的人、老年人有基础病的,可能会累及到肺脏;新冠可导致肺炎,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可以诱发一系列基础病的加重,这是新冠不能忽视的特点。


    新冠叠加流感存在哪些风险?


    新冠叠加流感,可能会导致部分新冠感染病例未能及时发现和管理,从而加剧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新冠叠加流感,还有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相关重症住院病例增加,普通病人就诊受到一定的影响。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如果叠加感染新冠病毒,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普通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流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新冠感染目前主要也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在治疗方式和预防手段上都有着相似之处,可以辨证使用一些中药或者中成药,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连花清瘟。


    它主要针对的是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这样一个外感热病的症候群,协同发挥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因此,只要症候群相同,不论是新冠感染,还是普通感冒、流感,都可以使用它来治疗。


    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药有优势


    中医学植根于中华杰出的文化,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中医原理推断来看,新冠感染和流感都属于中医“瘟疫”“疫病”范畴。流感突出“温热毒邪”,而新冠感染是风热、湿毒、疫厉之邪侵犯了太阴而引起的一个外感性疫病,突出“湿毒热”,故应以疏风解毒、化湿清热为中医治疗方向。


    正如上述所说,连花清瘟是既能应用于普通流感,也可应用于治疗新冠感染,较有代表性的药物之一。在国家卫健委多项针对流感的指南、诊疗方案里,如《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均推荐连花清瘟用于感冒、流感、新冠感染、扁桃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中医药两千多年与瘟疫斗争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连花清瘟组方采撷汉代“麻杏石甘汤”和清代“银翘散”以及明代《温疫论》中治疫病常用药——大黄化裁而成,汇聚三朝治疗外感温病及疫证的用药精华。


    “麻杏石甘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是治疗发热性传染病的名方;


    “银翘散”由著名中医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是清解外邪代表方药;


    大黄是名医吴又可治疗瘟疫最常用方药,能够让火热毒邪尽早从体内排出,先证用药,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基础上,配伍清肺化瘀的红景天调节免疫,扶正祛邪;


    藿香芳香化湿、固护脾胃,全方汇集两千年来中医药防治疫病用药的精华。


    在现代研究方面,近年来针对新冠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呼吸道传染性病毒,连花清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其良好确切的广谱抗病毒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机构实验成果显示,连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型、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病毒、新冠等多种病毒均有抑制拮抗作用。


    日常预防,牢记四招


    近期天气逐渐转冷,面对新冠感染和流感叠加风险,我们能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特别是高危人群,小于5岁的儿童和大于65岁的老人,以及孕产妇、肥胖者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必须提高警惕,强化早诊早治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注意室内空气新鲜,勤开窗通风


    增强身体抵抗力: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注意防寒保暖:加减衣服,避免着凉。


    家庭药箱常备药:家中常备一些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效的中成药,以备不时之需。

    2023-01-10
  • 旅客错峰出行 春运客流平稳有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运三天来,客流持续增长,旅客错峰出行,让春运回家路平稳有序。


    今天(1月9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60万人次,重点车站根据车票预售信息,灵活投放运力,实现需求与运能精准匹配。





    今年,由于部分学校和企业提前放假,春运客流错峰效果已经显现。广州白云机场的机票预订显示,往年在春节前一周出现的客流高峰,今年趋于平缓。


    进入春运以来,高速公路车流量持续保持高位,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这意味着春节回家选择自驾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截至昨天(1月8日),全国铁路、公路、民航、水路客流总量达到7280.3万人次,同比增长39.5%。

    2023-01-10
  • 暖心服务让旅客踏上回家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运期间,记者在春运一线看到,各地各部门想方设法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新疆和若铁路今年迎来开通后首个春运,且末站、若羌站等站点,虽然现在客流量不大,但铁路部门还是增设了通道和服务人员,引导乘客进站。


    作为长三角客流量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今年春运,杭州火车东站启用了新建成的客运生产服务中心,多种数字化设备为应对客流高峰提供保障。


    暖心服务让旅客踏上回家路


    平安春运,温暖回家。一些火车站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设置专门通道,提供进出站、上下车帮扶服务。郑州火车站西广场,昨天(1月7日),一名旅客突发疾病倒地不起,正在进行志愿服务的郑州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救治。


    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测量他的各项体征,不停呼唤。3分多钟后,男子渐渐清醒,随后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目前,这名男子已经没有大碍。


    暖心服务让旅客踏上回家路


    翰墨凝香,年味渐浓。在高铁南京南站候车厅,60多位书法家现场挥毫创作,为来往旅客和一线铁路职工送上春节祝福。


    公路、民航也推出了很多暖心服务。广西南宁汽车站推出“雷锋车”“小红帽”等,服务老人、孩子等重点旅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针对务工人员返乡和高校学生出行,提供了包机、包车、定制公交等“点对点”服务。


    暖心服务让旅客踏上回家路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春运第一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473.6万人次,环比增长11.1%,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2023-01-09
  • 焦点访谈丨春运迎“大考”

    “今年春节回家吗?”这几天,很多人都是在用这句打招呼。从1月7日开始,春运拉开大幕,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今年的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迅速攀升。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今年的春运与往年有何不同,怎么才能让大家安全返乡,踏踏实实过个安心年呢?


    随着春节的临近和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这几天,全国各地的返乡客流明显增大,机场、车站也明显比平日更繁忙。1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分析,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呈现客流大幅增长,货物需求大幅增加,一线人员感染风险较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增多的特点。





    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当前的疫情发展迅速,春运期间客流又大,除了客流组织引导、防疫宣传等一些出行服务,如何保障旅客健康平安出行是重中之重。


    前不久,郑州局郑州客运段G370次列车上发生一起紧急救治事件。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确保第一时间让旅客得到相应的救助和治疗,各地也做足了准备工作。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北京一队党总支书记雷俭华:面对当前疫情,在大基数、大客流的情况下,春运旅客出行,在途中出现身体状况异常的概率会比平时要高一些。为保障春运期间旅客平安出行,我们专门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应急方案,以此来提高乘务人员在值乘时面对旅客的突发情况进行紧急救治,同时也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救技能。


    郑州客运段组织专业讲师,分批次对全段600余名红十字救护员开展再培训,模拟讲授“常见急症”的救护技能和救护方法,并且专门增加了“旅客发热”相关救治内容的培训,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并且针对各种突发情况,组织了多次现场模拟和应急演练,为旅客的出行安全再加一道健康保障。


    春运期间,列车红十字救护员们除了要懂得基本的急救知识,上岗前还要准备好红十字药箱和应急备品,供旅客不时之需。


    为了应对春运途中旅客突发疾病的情况,很多客运场站都设置了医疗服务点,配备发热药品等必要防疫物品,为具有发热等症状的群众提供专门座位和场地,能够对发热旅客进行及时救治。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高铁二队党总支书记邓艳:我们和沿途各个重点车站通过大数据建立了应急联系机制,如果旅客在列车上突发疾病,需要临时下车治疗,由车长通过客调联系120急救中心,120派车提前到车站等待,确保下车旅客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紧急治疗。


    按照部署,今年春运,各地不仅要在落实出行政策、加强运力调度等环节做好保障,也要在客运服务上做好优化方案,以提升春运服务品质为导向,努力改善人民群众出行体验。


    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信息共享和运力对接,不断提升旅客换乘效率。完善客运售票服务,多渠道及时发布客运服务信息,特别是延长客票预售期,方便乘客错峰出行。动态研判客流情况,及时增开售票窗口、自助终端和安检通道。


    1月5日,在广州南站的老人优享候车区内,一位老人神色焦急地去找工作人员进行问询。这位62岁的老人叫谢理德。早上,他和爱人一起从深圳北站上车,到广州南站中转要回四川德阳老家。老人家因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火车票是侄子在网上帮他买的,为了方便乘车,他把车次信息写在了一张小小的烟盒纸上,但是没想到因为换乘时间太短,没赶上回德阳的动车。


    了解情况之后,客运一车间副主任李娅一边安抚老人,一边立即在手机上查看当天是否还有前往德阳的动车。李娅查询到第二天才有开往成都方向的列车,考虑到谢理德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买票,李娅又带着他从3楼的候车室去1楼的售票处买了第二天中午12点的车票。


    第二天,李娅心里始终挂念着谢理德两口子。李娅怕他们对车站不熟悉,再次错过回家的列车,早早便打电话提醒老人早点来车站。当在候车室见到了他们后,李娅这才放心了。


    春运期间,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为了保障乘客春运期间顺利出行,今年春运,很多客运场站都推出了新措施,比如优化旅客安检排队流线,增加安检通道及出站闸机通道,在各实名制验证区域、安检区域设置“急客”通道,为晚到旅客提供优先快速进站服务。


    春运途中,人员流动密集和疫情高峰交织叠加,对于坚守在一线的从业人员来说,自身感染的风险也随之激增。国铁南宁局的部分工作人员相继感染,为了保证火车司机、列车长、列车员等关键岗位有充足的人员能够上岗,广西铁路部门从设施设备维修等单位抽调近1000人进行列车乘务工作培训,保证春运列车的安全开行。


    29岁的黄鑫原来是一名车辆电工,日常负责车辆检修,这次他被抽调,担当南宁到北京的乘务工作。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乘务员黄鑫:第一趟我比较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有过第一趟的经历之后,慢慢就熟悉一些,对于开门、对旅客的服务都更熟悉,服务得也更好一些。


    当天,黄鑫提前1个小时就来到整装待发的列车上,和师傅对车厢座椅等服务设施及卫生间环境进行查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春运有序进行,交通运输部在1月6日的发布会上也要求,要做足应对可能出现的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的准备,确保人员接替有序,服务不断不乱。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已经过了感染高峰的地方,相关人员已经相继返岗。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机场,直面旅客的窗口和服务部门,绝大多数员工现在已经投入到了春运服务中。


    尽管国家对新冠病毒采取“乙类乙管”措施,但春运途中的防疫消杀举措并没有松懈。在上海、北京等地机场,出港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等环节,都扩大了无纸化、无接触的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安心。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管理部服务管理业务经理王艳惠:虽然政策有所调整,但是我们疫情防控的消杀政策标准仍然没有降低,我们对旅客主要的服务设施和途经区域引入了消毒机器人和电动式喷雾机,同时航站楼内还设置了300多处感应式免洗手手消液,方便旅客就近使用。


    安全风险和疫情衍生风险相互交织叠加,加上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事故高发期,春运期间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易发多发,这些都给春运期间的安全生产带来较大挑战。


    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今年春运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很难依靠往年经验和根据春运运行规律进行分析研判。目前作出的客流总量、构成和流向等方面的预测,是基于当前形势和情况作出的,目的是按照底线思维和极限场景,把困难想得更足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实一些。我们将会根据疫情发展和天气变化等因素,加强动态研判,及时优化调整各项春运准备工作。


    每年春运对交通运输部门来讲都是一场“大考”,今年的“考题”可能更难。正如有关部门负责人所说,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面对挑战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提供安全便捷服务”三大要求。只有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得更到位、把各种情况考虑准备得更充分,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致,才能保障大家健康、平安出行。

    2023-01-09
  • 中央企业运行稳中有进 去年营收预计达39.4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王希)2022年,国资央企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中央企业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5.5%。


    这是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1月5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


    “2022年国资央企并行推进提质增效和专项治理,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在会议上表示。


    据了解,去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4.6万元/人,同比增长9.2%;截至11月底,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良好业绩离不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2022年,国资央企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高质量收官,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

    2023-01-06
  • 春节旅游市场升温 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机票预订量超去年

    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机票预订量超去年


    春节期间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


    随着2023年春节临近,春节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家平台了解到,相较元旦假期的回暖现象,春节旅游“量价齐飞”的升温势头更加汹涌。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超去年;临近春运机票价格下降,平均支付价格为873元。


    春节期间长线游


    订单同比增长72%


    1月5日,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从1月1日至5日,春节产品的预订量,以日均环比增长30%的速度上涨。春节旅游市场不仅延续了元旦假期的热度,并且更早进入预订高峰:报告显示,春节旅行预订高峰比元旦同期提前一周出现。


    返乡探亲、旅游过年的“大迁徙”景象仿佛回到了疫前。报告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假期长线旅游订单占比达七成,长线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72%;此外,春节期间机票订单同比增长约15%,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赶超去年。


    从截至目前的订单总量来看,上海、北京、三亚、广州、成都、深圳、昆明、杭州、重庆、海口,跻身春节热门十大目的地。


    机票平均支付价格


    临近春运有所下降


    截至1月5日14时,去哪儿平台上春运期间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864元。从出发时间来看,1月7日至11日机票平均支付价格处于低位,1月14日至20日出发的价格较高,1月20日后回落明显。2022年12月1日-15日,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944元;2022年12月16日-2023年1月4日,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873元。临近春运,机票平均支付价格有所下降。


    携程数据显示,三亚春节进港机票均价已超过1900元,同比上涨47%;大理机票均价为1507元,同比上涨65%;丽江机票均价为1309元,同比上涨51%。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分析,今年春运机票预订已经从1月3日开始进入到高峰波段。春运前期出行的人平均购票周期在3天,旅客依旧保持临近出行日期购票,整体民航出行量有望达到疫情前七成,1月20日,或将达到今年春运出行高峰。


    热门目的地呈现“溢出效应”


    旅游订单量同比大涨


    一些热门目的地呈现出了“溢出效应”,其周边及下沉地区也掀起了旅游度假热。2023年春节假期,云南的景洪市、腾冲市、普洱市旅游订单量同比大涨,增长在三倍到五倍之间;海南的陵水、琼海,则平均增长超过70%。


    此外西安(增长375%)、张家口(增长274%)、延吉(增长177%)、绍兴(增长156%)、白山(增长136%)、北海(增长126%)、洛阳(增长114%)、厦门(增长103%)、安吉(增长101%)、舟山(增长99%)等地,也成为春节增速飞涨、同时性价比较高的度假地。


    在目的地高端酒店方面,携程APP显示,截至1月3日,三亚酒店单间夜价格最高为20万元以上,西双版纳酒店单间夜价格最高为将近8万元。目前两家酒店的春节相关客房,在携程平台上都显示已售罄。


    春节出境游渐旺


    多国期待中国游客回归


    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的优化调整,跨境游市场正全面回暖。法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使馆、旅游局纷纷通过微博发帖,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旅游。泰国国家旅游局宣布将组织一场名为“CHINAISBACK”的活动欢迎中国游客回归,并预计2023年前3个月将有超过30万名中国游客赴泰旅游。


    作为放开后首个可以出国旅游的春节,海外目的地将迎来首批回归的中国游客。携程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兔年春节7天海外旅游订单,较去年春节激增540%;订单平均花费同比提升32%。


    据悉,2023年春节前十名出境游目的地分别是:澳大利亚、泰国、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英国、中国澳门和印度尼西亚。其中,墨尔本春节订单同比增长超50倍,曼谷增长超10倍。

    2023-01-06
  • 除夕火车票7日开售!出行前需要注意这些

    2023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按照火车票提前15天发售的安排,7日,2023年除夕(1月21日)的火车票将正式开售。抢票前,这些新变化你要注意!



    资料图熊能摄

    除夕火车票7日开售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2月15日结束,为期共40天。

    按照火车票提前15天发售的安排,1月5日,旅客可以购买1月19日(腊月二十八)的火车票,1月6日可以购买1月20日(腊月二十九)的火车票,1月7日可以购买1月21日(除夕)当日的火车票。

    据了解,为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方便旅客回家购票,铁路部门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其中,节前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

    此外,国铁集团表示,为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根据需要,将在部分运力紧张的高铁通道增开夜间高峰线动车组列车,在京广、杭深高铁开行卧铺动车组。

    同时,铁路部门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数据,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研判客流走势,梯次安排运力投放,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

    倡导旅客错峰出行加强重点处所通风消毒

    今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跨区域人员流动性将加速释放,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面临新形势。

    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广大旅客和职工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春运的影响?

    对此,铁路部门倡导旅客错峰出行,减少人员聚集,强化车站客流组织,积极推广无接触式服务,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铁路部门将加强卫生间、洗手池、电梯扶手、座椅等重点处所通风消毒,保持站车良好环境;加强旅行健康宣传提示,引导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强化自身健康防护;严格规范做好铁路春运一线职工健康防护,加强保洁、安检、餐饮、业务外包人员一体化管理;强化路地联防联控,有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购买儿童优惠票与学生优惠票有变化!

    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关儿童优惠票和学生优惠票的规定发生了变化。

    儿童优惠票方面,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并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随同成年人旅客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儿童乘车,儿童年龄按乘车日期计算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超过一名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学生优惠票方面,铁路部门一并取消学生优惠票仅限寒暑假购买的限制,学生旅客可在一学年内任意时间购买4次优惠票。扩大非高峰方向列车票价打折优惠范围和幅度,让旅客获得更多实惠。

    旅客出行体验还有这些改进!

    春运是人员流动规模最大、出行最为集中的时期。有旅客出行时担心“上不了车、转不了站、吃不好饭”的问题。

    针对旅客上述担忧,国铁集团表示,铁路部门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有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具体举措如下:

    1、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应用范围,在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补票电子化;完善12306消息通知机制,及时准确向已购票旅客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

    2、将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和长距离普速列车。

    3、安排站内便捷中转换乘服务的车站由80个增至100个,旅客换乘将更加便捷高效。

    4、在全国3200余组动车组列车上推行“铁路畅行”扫码服务,旅客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可顺畅查询列车正晚点、运行位置、接续车次、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

    这个春节,你回家吗?(中新财经葛成)

    2023-01-05
  • 物流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发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有了“施工

    近日,《“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物流领域第一个五年规划,标志着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到系统整合、转型发展、功能提升的新阶段。未来,现代物流体系该怎么建,发力点在哪里?如何推进物流业增效降本?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举行专题发布会,对相关话题进行了回应。

    新思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表示,作为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重点聚焦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对“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也作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重大战略部署——

    结合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现代物流发展空间格局,《规划》提出了构建“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对内建设串接东中西部、连接南北方的“四横五纵”9条国内物流大通道,提升相关城市群、口岸城市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规模化运行效率;对外建设“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包括沿海、沿边物流走廊以及10条国际物流通道,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

    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要求,《规划》将此前已出台相关政策规划中现代物流发挥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的表述,调整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看似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背后隐含着深层次含义。”张江波说,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先导性作用,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条件,支撑和推动产业布局调整、要素配置优化、发展模式创新,建设更为合理、更加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助于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张江波说,发展现代物流的最终目的和主要成效,集中体现在支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规划》提出了“培育发展物流经济”,旨在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互促发展、良性互动。一方面,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设施,集聚物流要素资源,带动相关产业要素资源集聚融合,打造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物流枢纽经济;另一方面,提升“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沿线物流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能力,优化通道沿线产业布局与分工合作体系,打造基于物流大通道的经济产业走廊,培育发展物流通道经济,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降成本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基本构建起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的政策框架体系,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据统计,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较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与主要经济体差距不断缩小。

    与此同时,我国物流降成本工作也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快速发展,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交通物流运行受阻,社会库存高位运行,物流保管费用明显上升,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出现阶段性上升。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政策措施,包括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用好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货运企业和司机等重点群体纾困。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我们积极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统筹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等方式,支持相关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减轻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张江波说。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将“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提出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交通网络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表示,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纲,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推动智慧物流发展。

    在巩固减税降费成果,聚焦全链条降成本、系统性降成本的基础上,推进深层次降成本成为重点发力点之一。张江波举例说,比如,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协同发展,推动设施联动发展,支持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库存周转,减少社会物流保管和管理费用;再如,稳步推进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物流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社会物流降低成本。

    推动现代物流由大变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2021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30万亿元,较2012年翻了近一番,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快递业务量等位居世界前列,物流业总收入将近12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

    与此同时,我国现代物流“大而不强”问题也较为突出,规模经济效益释放不足,组织化、集约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存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与世界物流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

    对此,《规划》提出采取综合措施,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补齐相关细分领域短板,健全“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完善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通过上述措施协同发力,积极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针对综合交通网络存在的布局不够均衡、结构不优等情况,我们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纲,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张大为说。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张祥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千集万店”工程,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持续提升。

    “智慧物流是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夯实智慧物流发展基础;以智慧化改造为抓手,促进物流业态模式创新;以网络化升级为抓手,激发现代物流发展活力。”张江波说,要发挥创新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物流数字化科技赋能,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培育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等物流经济新形态。(记者顾阳)

    2023-01-05
  • 以岭药业:网传“连花清瘟防疫方”等消息不实

    中新网12月22日电“以岭药业订阅号”微信公众号22日发布声明称,近日,公司发现个别媒体账号以《以岭药业公布的“连花清瘟”配方,可照方抓药!》《连花清瘟售罄?别急,原方曝光了,大家可以照方抓药!》等标题发表的文章称:“连花清瘟的厂家\'以岭药业’发布了公告,把连花清瘟的原方发布了出来”,并称“大家买不到连花清瘟胶囊,可以直接去中药店,拿着方子自己抓药,自己放锅中熬一熬,效果也很好”。以上文章中与公司有关的内容均不属实。公司从未公布如文章所列“连花清瘟防疫方”;保留追究侵权人、制造、传播谣言的人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连花清瘟”配方系公司发明专利(专利号03143211.5),该配方与文章所列“配方”在药味组成、处方量和制备工艺都不同。(中新财经)



    “以岭药业订阅号”微信公众号信息截图。

    2022-12-23
  • 中国取暖器走俏海外 欧洲订单增长迅速

    国产“取暖神器”走红欧洲、中国取暖器出口“爆单”……今年冬天,在希腊、德国等欧洲国家,相比于壁炉等传统取暖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热毯等经济实惠的取暖设备。“电热毯能耗低,电费便宜。”一名欧洲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说。

    浙江拥有外贸市场“嗅觉”灵敏的义乌和国内最大小家电出口城之一——慈溪。这波“暖经济”实际情况如何,跟着记者一起走进浙江探寻究竟。

    欧洲订单增长迅速

    有“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可以说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义乌商家第一时间获悉今年欧洲对取暖器的迫切需求。

    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日用百货区块,电暖器、暖风机等款式新颖、品类多样的取暖设备一应俱全,价格从百余元至上千元不等。

    金菊仙是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名商户,经营着一家1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货架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电风扇、取暖器、电蚊拍等小家电。主营取暖器中,一款小巧的白色取暖器人气很高。取暖器的功能很简单,两个旋转式开关,一个用来调整温度,另一个用来定时。“该款取暖器今年卖出几万单,仅9月就卖了1万多台,是2021年同期的2倍,增量大部分来自欧洲。”金菊仙说。

    “中国取暖器物美价廉,海外客户很喜欢。”金菊仙对记者说,在义乌开店20多年的她,没有想到往年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地区的取暖器,今年在欧洲卖这么火,而且都是客户主动找上门的订单。由于欧洲能源紧张,自家低功率的暖风机价格也不贵,格外受欢迎。

    这次取暖器畅销欧洲的效应持续时间长。“由于取暖器的运输需要时间,往年最迟到9月取暖器的出口订单基本就没有了。”金菊仙介绍,今年除了商品销售量有所增长,销售期也明显延长,订单一直排到入冬。

    浙江慈溪被称为“家电之都”,集聚众多电加热类产品工厂。当地100多家取暖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出口量占全国近1/3。走进位于慈溪的浙江久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安装、冲压、装配、检验、贴标、装箱……车间内,工人正井然有序忙碌着,经过20几个步骤,一台取暖器走下生产线。

    “最近忙得很哟!”董事长岑代郁笑得合不拢嘴,“为了能尽早完成今年增加的外贸取暖器订单,我们把风扇的生产线都停了下来,加大了暖风机和电热汀取暖器的生产力度。”

    “最忙的时候,日出货量可达15万台。对方希望快点收到货,沟通的时候都强调不走海运,走空运。”慈溪市富运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松烈对此前的情景记忆犹新。不仅如此,今年出现客户大量补单的情况,有客户订单量是去年的3倍。企业今年还新增不少新客户,新客订单金额超过2000万元。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慈溪取暖器出口40.62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欧盟18.67亿元,同比增长34.8%。

    创新助力产品出海

    当欧洲国家出现对取暖器的巨大需求后,为啥中国企业能敏锐抓住商机、填补市场空白?这离不开中国企业洞悉市场需求、积极研发新品。在义乌工作的外商马里奥看来,中国制造业商人和企业家嗅觉灵敏、反应迅速。“他们行动很有效率,什么产品有市场前景,他们就能很快研发这个产品。”马里奥说。

    金菊仙在宁波余姚也有生产工厂,为了完成新增订单,她还特意重新排了生产线,铆足劲生产取暖器。看着不断攀升的订单需求,她和丈夫一合计,专门针对欧洲客户的喜好,推出外观更为简约、颜色更贴合欧洲审美的取暖器新品,广受欧洲客户好评。

    岑代郁在产品创新上颇有心得。在公司的仓库里,岑代郁拿起今年研发的新品——一款小巧的白色圆柱形可折叠暖风机。“它不仅方便而且功率低,针对可能出现的高温烫伤等安全问题,我们在外壳和性能上做了改进,宝宝房间也可放心使用。”岑代郁向记者介绍,对于注重生活品质的欧洲人而言,这款产品成为今年爆款。

    受最近几年疫情影响,为了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岑代郁从原来完全出口外销,今年起开始做起内销,业务交由儿子岑逸品经营。

    “国内家电销售这块‘蛋糕’市场份额很大,但想出圈,比想象中要难很多。”岑逸品说。眼见大家搞起线上带货,自己也开始在电商平台直播。引流的钱花了不少,但总是“看的人多,卖出去的少”。

    “现在国内靠打价格战赢得市场的方法已经行不通,想被消费者认可要靠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岑逸品说。沉下心来的岑逸品,琢磨起客户群和产品,精准定位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人的需求。渐渐地,直播间的销售数据有了起色。尤其是今年夏季卖得最好的一款喷雾循环扇,设计简约,制冷效果好,使用起来也很安静,还能帮助房间加湿,虽然400元左右的客单价在家用风扇领域并不低,月销售量却破万单。

    “在国外市场要想让产品获得更高溢价,同样离不开创新,不断推出能解决客户痛点的新品,企业才能长青。”岑代郁说。

    品牌建设永不止步

    虽然岑代郁已经几年没有出国参加展销会了,但今年他却收获了意外之喜。“产品性能好,又有创新,第一次合作购买取暖器的不少欧洲新客户,现在开始订购我们的风扇了。”岑代郁一脸乐呵说,许多新客户购买了取暖器后,决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慈溪市是中国家电四大主产地之一,拥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20多个细分行业,各类家电整机企业总计超2000家。“往年慈溪也经常有爆款出口产品,比如去年慈溪出口空气炸锅金额超64亿元。”慈溪市经信局技术改造与进步科科长胡泽对记者说,“然而慈溪的家电企业大部分仍属于中小企业,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欠合理,目标市场低端等问题。”

    取暖器等国产电器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从长远来看,企业需要持续发力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赛迪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孙海尧说,下一步,提升区域品牌认可度、夯实用户群体基础是中国家电企业阔步走出去的重要路径。

    “虽然今年的订单翻倍增长,但考虑到企业目前在欧洲还没建立起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我们对接单还是有所控制的。”浙江中广电器集团海外营销中心总经理刘丽萍介绍,企业不追求产品销量的一时增长,而是希望加快建设海外网络,在欧洲布局销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海外仓等,打造品牌效应。

    得益于充分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慈溪在电熨斗、空气炸锅、电暖器等电热类产品上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一些企业家介绍,在慈溪生产一台取暖器可以“就地取材”,无论是开关还是暖气片,都可在本地找到货源。

    为了加快发展智能家电支柱产业集群,慈溪今年出台了《慈溪市建设全球小家电创新中心行动方案》,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家电产业向产业智能绿色化、创意时尚化、产品品牌化方向发展。“我们将打造切实有效的创新设计、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品牌建设,构建让有创新力竞争力的好企业脱颖而出的良好生态。”胡泽说。

    2022-12-23
  • 多部门召开研考工作调度会 全力确保研考平稳顺利实施

    中新网12月21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12月21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国家疾控局召开2023年研考工作调度会。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执行力,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研考组织工作。各地要调集动员专门力量,优先保障考生核酸检测,及时向考生和考点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加强考场防疫管理,配足配齐防疫物资。要加强组考管理,确保考试安全。要严格执行安全保密规定,确保试卷流转绝对安全,严格落实入场和考场监督检查要求,严厉打击考试作弊,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保障,关心关爱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要坚持以生为本,优化考生服务,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告知考生组考防疫安排,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考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为特殊困难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要关心考务工作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为广大考务工作人员,尤其是监考老师,提供安全暖心的工作环境。

    2022-12-22
  • 专家:“数据二十条”破解数据资源化中的基础难题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近日对外发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21日撰文表示,“数据二十条”破解数据资源化中的基础难题,释放数据要素基础价值。

    余晓晖表示,“数据二十条”具有两大鲜明特色,一方面它是首部从生产要素高度部署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国家级专项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它具有独特的政策设计——以基础制度破解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中的基础性问题。

    其一,破解数据供给制度障碍,助力解决可用数据不足难题。中国数据资源丰富,总规模为3.9ZB(十万亿亿字节),占全球数据总量9.3%,居全球第二位,但真正开放、共享和使用的数据量很小。“数据二十条”针对公共数据,明确授权运营;针对企业数据,强化供给激励。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双向授权,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制度设计将极大地提升数据供给。

    其二,破解数据整合互通制度障碍,助力解决数据质量不高难题。数据生产过程中,脏数据、假数据规模较大,存在数据质量不够、标准不一致、碎片化、分散化等问题,“数据二十条”一方面推动数据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压实企业责任,在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处理、共享利用等环节,通过签订承诺责任书等方式强化企业约束。

    其三,破解数据应用能力和意愿低的制度障碍,助力解决数据应用不强难题。当前中国的数据应用仍然是局部的、低水平的。“数据二十条”一方面提出依靠政府和市场联动,合力推动数据管理能力国家标准贯标;另一方面,“数据二十条”明确在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处理、流通交易、共享利用等环节,划定监管底线和红线,明确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和监管边界的进一步清晰将有利于激发企业数据应用的积极性。

    余晓晖表示,为落实“数据二十条”规定,未来重点从三方面发力:强化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完善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多层级的数据管理标准;开展重点行业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完)

    2022-12-22

  • 首 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