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30厘米高!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生长状态良好”

    “盒子高度14厘米,超过了(14厘米),高秆水稻现在约30厘米高!”8月29日,郑慧琼团队在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顺利“满月”,发布会上,她举起一盒种有绿色水稻幼苗的演示品向媒体记者解释,激动得甚至有些语无伦次。

    郑慧琼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站问天舱“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实验项目负责人。近20年间,她所在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太空高等植物的生长问题。此次问天舱水稻实验取得进展,意味着中国人有望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空间站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为人类以后能在太空吃到刚出锅的米饭打下基础。

    无论人类在哪儿生存,都要解决吃饭问题。地球上,早已不再是新名词的粮食危机,在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极端气候等影响下有愈演愈烈之势;太空里,靠火箭运送补给食品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们不仅在向土地、向海洋,还在不断向太空要答案。

    那么,太空到底给了我们怎样的回应?

    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生长状态良好”

    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就成为空间生命科学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太空生存,种植农作物是必解问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国际空间站和飞船处理董事会的一位科学家曾表示,把1磅(约0.45千克)食品送上国际空间站需要花大约1万美元。一位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翰逊太空中心的太空食物系统高级研究科学家也曾在公开场合说,如果航天员开启一趟为期5年的火星之旅,每人需要消耗约3000公斤食物。这些食物如果全靠火箭运送,显然难以为继。

    换言之,如果航天员像沈腾饰演的独孤月那样“破罐子破摔”,长期靠吃库存维持生命,《独行月球》可能刚开演就要落幕了。

    继在地球上创立农耕文明之后,人类早已拉开了去太空“从头越”的架势。特别是过去10多年来,随着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建立月球或火星基地成为人类空间探索的重要目标,各国科学家都在为长期在太空生存做粮食准备。郑慧琼感到:“解决建立空间生命保障系统的科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空间站种水稻等一系列太空种植实验应运而生。2022年7月24日,我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问天实验舱搭载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等科学实验柜。7月28日,载有实验样品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被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7月29日正式启动实验。

    郑慧琼说,此次实验的目标是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在空间站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研究,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因素控制植物的开花,来寻找在较小的封闭空间中植物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可能途径。

    实验启动后,高秆和矮秆水稻种子奋力生长,但不出所料,它们在微重力的空间环境中遭遇“水土不服”,患上了“航天综合征”。长出的水稻幼苗看起来有些“懒散”,并没有像地面上的水稻那样精神抖擞地挺立起来,而是“趴”在了透明实验盒子的壁上。

    不过这并不影响实验给人们带来成功的希望。

    郑慧琼表示,目前已成功启动了水稻的种子萌发,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生长状态良好。待后续成功结出种子后,将由航天员采集样品、冷冻保存,最终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分析。

    人类已成功在太空收获油菜、小麦、豌豆等

    实际上,太空不但生长出了长势良好的水稻,还给人类带来了不少惊喜。

    郑慧琼介绍,在过去60多年中,科学家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50多项空间培养实验。

    公开资料显示,1979年,礼炮号6号空间站就已经开始培养洋葱和兰花的球茎,并开展拟南芥、豌豆、小麦的生长发育研究。

    1982年,礼炮7号空间站的温室中种植了拟南芥,并第一次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太空种植。拟南芥是双子叶、长日、十字花科植物的代表,很多蔬菜,比如青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因此这一进展对太空种菜意义非凡。

    1997年,“超矮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中首次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人类太空生存的“主食”保卫战告一大捷。

    随着科技进步,科学家们的“脑洞”也越开越大。

    2006年,郑慧琼团队在我国“实践八号”卫星上观察了青菜的开花过程。2012年,美国航天员唐·佩蒂特开了一个名为《太空西葫芦日记》的博客,讲述一颗西葫芦在国际空间站生长的过程。随后,国际空间站在2014年启动了蔬菜种植实验,2015年收获的生菜还让航天员进行了试吃。2016年,一株绚丽的百日菊在国际空间站绽放,作为人类在地球之外培育出的第一朵观赏花,它不仅当之无愧地成为太空“花魁”,还对植物的太空开花研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2021年,智利辣椒在国际空间站的“高等植物栖息地”培养器中开花结果,并成为航天员的“配菜”。

    郑慧琼说,早期人们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主要目标是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养活植物,使其能够萌发、生长、开花和产生种子,如今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了。一些基本的空间植物生物学问题,如植物的向性生长,根的形成、萌发,种子成分,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等,也在此过程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目前科学家的研究重点逐渐由对植物幼苗阶段的研究扩展至种子生产研究。但是,目前只有油菜、小麦和豌豆少数几种作物在空间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同时,在空间条件下,植物开花时间延迟、开花数目少、种子结实率低和种子质量下降等问题仍然没有克服。因此,此次问天舱的水稻等相关实验,主要致力于研究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

    “太空味道”飞入寻常百姓家

    太空种植只是太空农业的一角,科学家还期待利用空间资源解决地球上的吃饭问题。利用空间环境育种,为地球作物改良品种,也是一条重要的思路。

    为什么青睐航天育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早已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好吃、健康等标准使得人们对农业新品种的需求愈发迫切,加之社会和自然环境在改变,诸如国际竞争、高温干旱等因素,都不断对农作物品种提出新的要求。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郭涛认为,与现代生物学结合的航天育种,是保障国家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郭涛说,科学家通过飞行器把地球种子送上太空,利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空间射线等条件诱发其遗传基因发生改变,回到地面,再想办法将那些好的改变“固定”下来,从而改良农作物品种的特定性状。

    通过这种方式,我国1987年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着精挑细选的小麦、水稻、青椒等百余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顺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航天育种“太空之旅”。随后,航天育种相关实验愈发丰富,蔬菜、瓜果、花卉、中草药等均在其列。

    经过30多年的实践,航天育种成果层出不穷,我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出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数千万亩。不少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搬到了普通人的餐桌上。

    郭涛介绍,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水稻、小麦等作物航天育种品种的产业化,随后相关产业更是不断发展壮大。

    以郭涛所在的研究团队为例,10多年来,团队已经选育了57个在生产上推广和应用的水稻新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超过5000万亩。郭涛说:“比如华航31号水稻经过空间诱变后,产量提升了约10%,成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此前,还有专家对媒体表示,北京市场约30%的草莓都是“航天草莓”。

    事实上,人类利用太空资源充实地球餐桌的设想,并不仅限于航天育种。

    还有专家提出,未来或许可以在太空建设空间生物合成工厂,利用微重力、高真空等独特条件,来完成大分子化合物或特定蛋白质的高效合成,大规模生产高纯度淀粉、特定蛋白质或“人造肉”等高价值农产品。

    不难看出,无论在哪里生存,人类靠“天”吃饭的计划和执行力都相当出色。人类想成为多行星物种,大概不是奢望。

    2022-09-05
  • 大学生婚育观念变化引社会关注 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

    中国正处于快速社会转型阶段,青年人的婚恋行为及婚恋观念变化引人关注。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婚育态度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那么,大学生婚育观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塑造青年人积极健康美好的婚育观?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

    “以前我认为两个人只要互相喜欢就可以在一起,现在我觉得谈恋爱还要考虑性格、价值观、未来发展等因素。”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魏一直期待恋爱,但对未来的不确定让她对婚恋更多持谨慎态度。在她看来,结婚是恋爱的主要目的,在大学毕业、工作生活稳定后会考虑结婚,“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在结合之后,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依赖,共同面对困难,并且一直走下去,这是我对婚姻生活的期待”。

    小魏的话反映了当下很多大学生对恋爱和结婚的态度。《中国青年报》近日发布的一项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7.90%受访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时走入婚姻殿堂,25.97%则表示在法定年龄以上,任何年龄都可以。真心相爱(95.32%)与经济考量(85.97%)为受访者考虑是否结婚的主要因素。

    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显示,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对于结婚年龄,受访者的理想结婚年龄是27.82岁,而且男生和女生对此的选择基本相近。据介绍,报告抽样来自30所大学,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学校,覆盖了22个省份的26个城市,获得有效问卷9775份,其中女性占比50.95%,平均年龄20.29岁。

    “总体而言,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婷在解读该报告时说,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更看重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她认为,在坚守婚姻和生育的制度性框架下,大学生对婚育的态度依然出现了发展性的变化,开始强调恋爱、婚姻和生育基于个体意义上的价值,如互助进步、精神寄托、情感陪伴以及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婚恋关系较为看重双方是否真心相爱,也关注经济考量。”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喻丰多年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他看来,大学生这种婚恋观既有理想化憧憬,又基于现实化情境,二者存在明显冲突。这种冲突受网络、影视、媒体和一些替代经验的影响。一方面,大众媒介、影视渲染产生的舆论,折射出内隐的婚恋观影响了大学生;另一方面,父母、朋友等出现的案例导致大学生将单个例子而非社会整体作为自身恋爱观的主要来源。“在心理学上,信念一旦产生就很难改变,因为我们只会去找证实它的原因,而常常忽略反对它的原因。”

    生育是未来理想人生一部分

    作为未来10余年婚育行为的主体,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如何呢?

    总的来看,生育仍然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未来理想人生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大学生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6个,超过80%的大学生偏好两个子女;大学生仍然将婚姻视为生养子女的必要条件。对于生育的意义,大学生更加在意养育子女对自身的意义感和情感价值,而把传统的子女作为个人晚年生活的保障性功能排在了最后。《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37.58%受访大学生未来希望生育一个孩子,34.03%计划生育两个。此外,74.03%认为孩子是爱情的结晶,67.74%表示孩子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的认知中,未来婚姻与生育的绑定关系依然紧密,大学生的婚育观并未发生转型性变革。”李婷同时认为,生育对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件相对遥远的事情,其想法很可能会随着未来工作生活而不断变化。

    即将从北京一所高校硕士毕业的陈同学说,“结婚”和“生育”在自己未来的5年规划之中。他希望和女朋友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定居,然后结婚、生育。他觉得恋爱可以偏感性,但婚姻和生育应该理性看待,“双方结婚之后,应该就生孩子个数、抚育等进行坦承沟通、相互尊重,因为这会牵扯家庭和谐、开支等问题”。

    大学生对未来婚姻和生育问题的理性态度,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目前生育阻碍因素的感知。相关调查显示,居住环境所代表的住房成本、社会环境代表的工作和教育压力、养育成本,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影响较大的未来生育阻碍因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骨干专家周宇香认为,多数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是渴望拥有婚姻家庭和孩子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就是常说的“婚育难”。而因为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办法寻觅到合适配偶。这源于他们希望找到“三观”相符、性格相近的伴侣,以确保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一致的家庭观念和育儿观念。比如对于生育孩子数量问题,就源于认为育儿成本较高和对育儿质量的重视。

    加强尊重婚育的引导与教育

    大学生的婚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这种变化是温和而渐进的,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塑造当代青年积极健康美好的婚育观的紧迫性。有专家认为,在下一阶段,婚育结果的变化趋势将取决于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缓解个体在婚育成本与个体发展上的压力。

    相关支持政策正在不断强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意见还提出,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

    “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也会很关心爱情”“这是对爱情的渴望”……去年底,喻丰在武汉大学进行了一场名为“恋爱心理学”的讲座,当时的场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画面中,不少学生在教室外踮起脚尖、趴在窗口认真听讲。

    喻丰认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很多高福利国家结婚率、生育率依然不高,这似乎是一个现代化困境。破解困境的途径之一是塑造一种更健康理性的婚育文化价值观。作为高校老师,需要时刻了解大学生婚育观念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年轻人的教育引导工作。他建议开展更多情感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婚姻与生育之间的关系,防止不良的社会舆论对年轻人造成“脱敏”现象。

    小魏同学对此十分认同。她认为现在一些恋爱综艺、社会新闻关于婚育的内容呈现过于商业化、娱乐化、极端化,“看完之后让人更不想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了”。

    “应该在全社会重塑一种积极健康美好的婚育文化氛围,加强尊重婚姻、尊重生育、尊重家庭的引导与教育。”周宇香建议,从生命历程全周期的角度,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增强青少年对于生命历程各个阶段婚育知识的了解,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倡导两性交友过程中互相尊重观念,塑造新型婚育文化。倡导夫妻共担生育、养育责任的家庭文化,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家庭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传递积极、健康、美好的婚恋观、家庭观和生育观。

    【编辑:房家梁】

    2022-09-05
  • 你还在微信朋友圈“晒”吗? 为啥他们不爱发朋友圈了

    从抢流量到抢内容,社交平台在变化

    你还在微信朋友圈“晒”吗?

    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流量聚集的社交平台,成为广大网友分享生活的阵地。专家认为,不少社交平台纷纷“社群化”“圈子化”“电商化”,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特点十分重要。

    为啥他们不爱发朋友圈了

    “工作后突然发现朋友圈已经没有大家生活的痕迹了,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驾校招生、教育辅导机构招生、租房中介、办卡卖手机的各种广告。”“微信朋友圈刚兴起的时候,每天各种各样的分享,晒一下吃的玩的,分享各种生活日常,觉得很有新鲜感,一天可以发好几条,但现在一个月可能就发一条,越来越不喜欢在朋友圈晒了。”……近日,“朋友圈没有了生活痕迹”登上微博热搜,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很多人不爱发朋友圈了?有专家认为,不少人开始出现“社交媒体倦怠”,不发或停用朋友圈,或者设置一定时间段可见,这主要源于以下原因:其一,庞杂关系带来心理负担,许多人的朋友圈都经历过不断扩容的过程,从朋友到父母、同事、领导、客户、同学、老师,类似的弱关系越来越多时,发朋友圈就降低了分享的乐趣;其二,过度商业化惹人反感。当朋友圈逐渐成为一个大卖场,商业化趋势愈演愈烈,发朋友圈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小。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微信等社交媒体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生态,它可以使人们在线与他人互动、交易和分享,消弭了位置的局限。这使得社交平台能够吸引大量用户,社交平台也围绕其核心业务建立了庞大的产品和服务生态系统,后续还应通过技术和功能的更新等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用差异化内容吸引用户

    除了微信,还有一些社交平台近几年关注度上升。数据分析平台微播易等发布的《2022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存量角度看,超12亿人都在用的社交APP微信成为社交赛道第一名,其次是抖音、微博、快手,这3个社媒平台在用户活跃度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B站、小红书、知乎这3个相对小而美的内容社区平台近几年则从不同圈层用户入手,向外扩展,共同撑起社交平台的第三流量阵营。

    《报告》数据显示,抖音、快手平台的用户黏性最高,平台与用户的关系最紧密。其中,抖音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44分钟,用户日均访问次数达20次左右。业内人士指出,社交平台的内容互动分享形式在变化,近几年社交媒体增长最快的抖音和快手,就是依靠平台上的内容吸引了消费者。以前的社交传播主要是图文,现在更多的是短视频,对社交平台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据了解,B站、小红书、知乎等具有明显的社群属性和圈层属性,精细、垂直、兴趣化聚焦的社交平台逐渐兴起。大数据分析公司“秒针系统”商业智能与分析事业部负责人王玉梅说,早期不少社交平台走的是知识分享的路线。比如,知乎的分享内容更侧重文字类知识,B站则更多的是原创视频。但现在年轻用户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基于各自兴趣爱好在社交平台上形成不同的群体并聚集在一起,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受博主的影响。不少社交平台基于这些变化做了新的布局,比如增加不同类型博主的引入,让内容分享更丰富。

    “目前做得好的社交平台正在向着知识类平台转变,用专业内容吸引受众,而不是单纯做商业转化,这才是可持续的。”王玉梅说。

    避免侵犯个人隐私

    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网络社交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即使互不相识,也能“云聚”在一起探讨兴趣爱好、消费心得等。近些年社交平台上的“种草”模式非常流行。例如,小红书平台的博主经常输出使用各种产品的真实体验,不少用户将其视为购物参考,一些商家就与博主合作,通过在平台“种草”来培养消费者。

    “很多社交平台在培育自己的带货电商阵地,社交平台和电商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体系,像抖音、快手已经形成了电商生态和广告生态。”刘大成说。

    大家看似都在使用同一个社交平台,但呈现的页面却是“千人千面”,这和大数据基于不同维度的个性化推荐有关,让许多为用户量身定制的广告出现在眼前,其中也包括一些侵害用户隐私的行为。

    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小雨是某高校法学院学生,作为某知名社交平台的资深用户,对于平台不定期推送的个性化广告推荐深感困扰。为了避免被个性化广告推荐误导,出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目的,小雨希望能彻底关闭该平台个性化广告推荐。然而,在进入该平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设置时,小雨发现她只能选择为期6个月的关闭时间,期满后平台将直接自动强制性恢复个性化广告推荐。小雨遂将该社交平台开发运营方告上法院。

    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向该社交平台开发运营方发出司法建议。据悉,平台开发运营方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整改,对平台中涉嫌侵犯个人信息的设置进行了修改并取消个性化广告的自动恢复。

    专家认为,提供广告服务是不少社交平台赖以经营发展的重要业务模式,个性化广告技术是行业内普遍采用的兴趣度匹配方式,新技术的运用也应以法律为准绳,在个性化和用户信息安全之间达到平衡。

    刘大成说,社交平台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使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时,应避免侵害个人隐私,造成信息安全问题,影响用户体验。(海外网李雪钦)

    2022-09-02
  • 48元的自动铅笔、百元以上的套盒,文具为何越卖越贵?

    单价高套盒贵“花样文具”为何走俏?


    伴随着中小学开学,高价文具成了热议话题。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多个文具店内不乏高价商品,如48元的自动铅笔、百元以上的文具套盒以及各种近300元的“开学礼包”等。对此,北京市消协也发文提醒广大家长及学生理性消费。

    探访

    不花百元走不出文具店

    “一套办下来,没有100元都出不了门。”开学前一天,在朝阳区某个小学附近的文具店里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这家路边小店中,有标价48元/支的自动铅笔,24元/盒的铅笔芯,还有36元/支的水笔。此外,各种五颜六色的创意文具更能吸引小朋友们的关注。北青报记者走访多个校园附近的文具店发现,店铺中最“打眼”的就是各种文创联名款的笔。

    这些产品有的以盲盒形式销售,有的则是整套售卖。它们大多是动漫或游戏的周边产品,折合单支售价在5到10元之间,一套的价格则为30元到60元不等。

    在一些精品文具店,文具价格则更上一层楼。在位于通州某商场的一家日杂店中,一个文具套盒的售价为68元,少数IP款文具礼盒的单价则在百元以上。

    线下文具贵,线上也不便宜。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一些网店中标称为“开学大礼包”的商品大部分都在百元以上。而一些加入电动修铅笔器、电动清洁器、电动橡皮擦等产品的铅笔文具套装售价则接近300元。

    追访

    文具为何越卖越贵?

    北青报记者探访还发现,平价的文具并非没有,而是很难在校园周边的文具店见到。一些文具店即使销售,也会将其放在不显眼处,需要顾客主动询问才能找到。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文具市场分为两大客群,一是办公市场,另外就是学生市场。“你会发现在办公区的文具店一般规模较小,也很容易找到平价文具,而在学校周边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即使站在门口都能看到店内五花八门的陈列非常吸引人。”分析人士介绍,借助学生的猎奇心理,不少文具企业纷纷推出了一些文创类的产品,这些文创类的商品非常受学生群体欢迎。

    根据国内文具行业龙头企业——晨光股份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的数据,其书写工具的毛利率为39.79%,是该公司毛利率第二高的产品。有分析人士认为,一些诸如IP联名等文具产品比起同类产品来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也成了一些大品牌文具提升竞争力和利润的利器。而这部分商品依赖个人消费,因此要不断投入推陈出新,以吸引个人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关注。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更大成本,成本增加了,价格自然就无法降下来。

    提醒

    家长学生都要理性消费

    针对高价文具,北京市消协日前发布文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及学生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攀比购买豪华、高价文具用品,把安全实用放到首位。北京市消协也呼吁有关文具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不人为制造各种奇特、花哨的营销噱头,不虚假夸大文具用品的使用功效,确保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安全实用的文具用品,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同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本市文具销售经营者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其中明确,文具销售经营者在销售文具过程中,应当依法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经营者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应当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明码标价。

    2022-09-02
  • 31省份城镇人口数据:广东最多 河南等潜力大

    至2021年我国城镇人口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河北、湖南、湖北和安徽。这其中,广东城镇人口达到9466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这其中,珠三角地区就有城镇人口7860.6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7.5%。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城镇人口超过河南,位居第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去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4.7%。

    那么分省份看,哪些省份城镇人口多呢?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至2021年我国城镇人口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河北、湖南、湖北和安徽。

    需要说明的是,202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已经公布,但未披露上海市城镇化率。不过,到2020年,上海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89.3%,且近年来一直维持在稳定的状态。第一财经记者据此推算出上海2021年的城镇人口数据。

    广东城镇人口全国最多,珠三角城镇化率达87.5%

    数据显示,至2021年,共有4个省份城镇人口超过5000万人,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和河南。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比第二名山东多出2963.4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

    2021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621元,同比增长9.3%,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浙江,位居全国第四。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相比农村,城镇人均收入更高,消费也会多很多。广东有这么庞大的城镇人口,以及这么高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因此整个广东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消费市场。

    分区域来看,珠三角9市拥有城镇人口达6878.73万人,占广东城镇人口总量的72.67%,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高达87.5%,与北京持平,略低于上海。粤东西北地区的城镇人口合计2587.4万人,城镇化率仅为5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1个百分点。

    珠三角城镇人口多,也形成了多个大城市。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拥有深圳和广州两个超大城市(即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而经济总量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江苏、山东和浙江都没有超大城市。此外,广东还有东莞和佛山两个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

    广东这四个城市均为GDP万亿城市,城镇化率都超过了85%,其中深圳和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的城镇人口均超过了1600万,东莞和佛山的城镇人口均超过了900万。四个城市的城镇人口之和达到了5281.65万人,超过了全国第五的四川。

    彭澎说,广东有两个超大城市、两个特大城市,一方面中心城市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整个城市群也更加紧密,广深莞佛之间基本是无缝对接,如果轨道交通再密集一点,紧密度会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珠三角城镇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流入人口,未来加快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十分重要。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都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当前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都已经很高,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即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

    彭澎分析,要让外来人口享受到相关的待遇,可以根据居住年限、积分分层次,在住房保障、小孩入学等公共服务方面尽可能地覆盖,这样更加有利于实现人的市民化。有了充分保障,消费潜力也会显现出来。

    山东的城镇人口达到6502.69万人,位居第二。8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94%,城镇人口规模居全国第2位,全省形成2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73个小城市(县城)、1072个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山东之后,第二经济大省江苏虽然全省常住人口比河南少了1378万,不过城镇人口却超过了河南,达到了6289万人,位居第三。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的城镇化率较高。2021年,江苏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3.94%,比河南高出17.49个百分点。

    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3个设区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是南京市(86.9%);最低的是连云港市(62.38%)。城镇化率超过80%的,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在70%至80%之间的,分别是镇江市、常州市、扬州市、南通市。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82.57%、70.54%、64.79%,与2020年末相比,分别提高0.24、0.58、0.69个百分点,区域城镇化水平在稳步提升的同时,差距逐渐缩小。

    河南等地城镇化潜力大

    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2021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579.0万人,位居第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5%,比2020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

    河南统计局分析指出,河南全省城镇化率增幅自2019年达到1.77个百分点后,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增速放缓。影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城镇地域扩张、城乡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2021年河南这三方面的增长因素都在减缓。

    该局分析,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乡村人口的减少,乡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增量逐渐下降。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持续壮大也吸引了当地乡村人口就近就业创业,另外,2021年河南新冠疫情多轮、多地暴发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尤其是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用工减少,这些都造成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速度放缓。

    四川、浙江、河北城镇人口在4500万到5000万之间,分列5到7位。湖南、湖北和安徽这三个中部省份城镇人口均全部位于3500万到4000万之间。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镇化进程面临增速换挡。那么未来在人口流动上会有何特点?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表示,一方面,未来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人口总量和占全国人口比重还会增加,而中部、西北、东北等地的人口仍在向东南沿海集聚;另一方面,在各省域内部,中小城市、农村人口会继续向中心城市流动。

    从乡村人口来看,2021年我国乡村人口为49835万人。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历年数据发现,这也是我国乡村人口70年来首次跌破5亿大关。分省份来看,有11个省份乡村人口超过了2000万,分别是河南、山东、四川、广东、河北、湖南、安徽、云南、广西、江苏和湖北。其中,河南、山东、四川、广东的乡村人口超过了3000万,河南的乡村人口达到4304.05万人,是唯一一个乡村人口超过4000万的省份。

    河南、山东和四川乡村人口多,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提升空间和潜力仍比较大。类似情况的,还有河北、湖南、安徽、云南和广西等地。整体上,我国城镇化率潜力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以及西南、长江中游地区。

    以河南为例,部分地市人口大量外流。河南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分地市来看,17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中有7个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郑州市城镇化率最高,为79.1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省辖市有11个,周口市最低,为43.62%。省辖市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市和最低的周口市相差35.48个百分点。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黄淮海地区是平原比例比较大、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人口密度比较大。未来这一区域城镇化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口向东南沿海集聚,另一部分则是就近、就地城镇化,一些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劳动力等优势,发展一些对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产业,加快就近城镇化进程。

    2022-09-01
  • 9月1日起定向使用,北京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怎么用?

    中新网9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谢艺观)9月1日起,北京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现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本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药费用。

    在北京定点药店购药、定点医院就诊,如何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近日就此进行了解读。

    定点药店购药篇

    如果使用外配处方购药,参保人持社保卡和定点医院开具的外配处方到定点药店购买药品,相关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定点药店通过医保信息系统下载外配处方信息进行医保分解,其中医保范围内的药品费用,由医保基金直接支付,其他需要由个人缴纳的自付或自费部分,通过本人个人账户(含共济账户)支付,不足部分由参保人员现金补足。参保人员使用个人账户支付时,需要输入本人个人账户支付密码。

    举例来说,参保人购买某药品,原价840.77元,经过医保分解后,医保支付588.54元,需要个人支付252.23元。需个人支付的,将优先通过个人账户支付,不足部分由现金补足。

    如果进行自主购药,参保人员在定点药店自主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但可持社保卡使用本人个人账户(含共济账户)进行支付,不足部分由参保人员现金补足。参保人员在使用个人账户支付时需要输入本人个人账户支付密码。

    此前报道显示,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中的北京医保参保人员,可以相互之间共济使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

    北京市医保局明确,2022年12月1日起,共济账户功能生效。






    截图自北京市医保局官方公众号。


    定点医院就诊篇

    在门(急)诊挂号时,参保人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挂号交费,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负担部分,无需输入密码。举例来说,挂号费50元,医保报销40元,其余10元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在门(急)诊就医费用结算方面,如果参保人的门诊缴费已过起付线,举例来说,门诊缴费1260.92元,其中医保支付882.64元、个人支付378.28元,需个人支付的378.28元,将优先通过个人账户支付,不足部分由现金补足。持医保电子凭证交费,使用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负担部分,无需输入密码;持社保卡交费,使用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负担部分,需要输入密码,但可预设限额免密支付。

    在住院登记环节,参保人需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办理住院登记。

    出院结算时,如果参保人的住院缴费未过起付线,例如住院缴费3026.14元,其中医保支付1308.54元、个人支付1717.6元,需个人支付的1717.6元将优先通过个人账户支付,不足部分由现金补足。无论使用社保卡或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均需要输入密码,但可预设限额免密支付。

    据介绍,参保人员可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医保局官网或各区经办机构窗口修改密码、设置限额免密、查询个人账户余额及使用情况。(完)

    2022-09-01
  • 9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事关教育、医保、出行

    【全国性新规】

    这些数据出境应经过安全评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规定了应当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情形,包括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和处理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自上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10万人个人信息或者1万人敏感个人信息的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以及国家网信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情形。

    加大违法投标行为打击力度

    《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将自9月1日起施行。

    《意见》明确,加大违法投标行为打击力度。密切关注中标率异常低、不以中标为目的投标的“陪标专业户”。重点关注投标人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不同投标人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交叉任职、人员混用或者亲属关系、经常性“抱团”投标等围标串标高风险迹象。严厉打击操纵投标或出借资质等行为导致中标率异常高的“标王”及其背后的违法犯罪团伙。

    经查实存在违法行为的,行政监督部门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按照规定纳入信用记录;对其中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需要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的,移交有关机关、单位依规依纪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及时向有关机关移送。

    不再限制外资险企在保险资管公司持股比例上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将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据悉,《规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关于“取消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75%的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举措,不再限制外资保险公司持有保险资管公司股份的比例上限,同时,设置境内外股东统一适用的股东资质条件,有助于吸引国际优秀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机构参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

    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独立课程

    根据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据悉,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中小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

    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9月1日起正式实施。《制度》明确课后服务等服务性收费的管理要求,增加中小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禁止性规定,加强对地方落实“双减”政策财务行为的指导。

    【地方性新规】

    北京:9月起个人医保账户定向使用

    北京市医保局印发《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减轻职工医疗费用负担。《通知》明确,2023年起,职工门诊待遇将不设封顶线,门(急)诊2万元以上按60%支付。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现定向使用。

    北京:租金明显上涨时,政府可“干预”

    《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自9月1日起施行。《条例》强调,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加强住房租赁价格监测,建立健全相关预警机制。住房租金明显上涨或者有可能明显上涨时,北京市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涨价申报、限定租金或者租金涨幅等价格干预措施,稳定租金水平,并依法报国务院备案。北京市人民政府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的,出租人应当执行;拒不执行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长三角铁路推广电子化补票

    根据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长三角铁路将于9月1日起推广实施电子化补票。

    届时,长三角铁路所有客运车站和旅客列车(市域铁路除外)将全面推广电子化补票,旅客在列车和到站办理补票业务时可享受到铁路电子化创新带来的便利。据悉,目前铁路列车和到站补票,乘车和出站凭证是打印的纸质车票。实施电子化补票后,乘车和出站凭证为办理补票时所持的有效身份证件。

    黑龙江: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将于9月10日起施行的《黑龙江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在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前,必须进行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经安全作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

    南昌:公积金提取条件放宽

    《南昌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办法》,为方便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部分提取业务申请提取时限由原来的“在购房一年内申请”调整为“在购房两年内申请”,购房提取申请时间得到放宽;可提取金额不再限制为购房一年内公积金账户余额,调整为提取金额不可大于实际支付的购房款,且不超过公积金账户余额;增加了“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原因提取。

    扬州:垃圾未分类最高可罚50万

    《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规定,投放生活垃圾未分类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条例》还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万可义)

    2022-08-31
  • 13部门出台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措施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安蓓)记者30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金融支持、防疫支持以及其他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措施。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通知指出,养老服务机构和托育服务机构属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畴、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

    在税费减免方面,通知明确,2022年,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按照50%税额顶格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严格落实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的政策,鼓励地方2022年视情给予进一步减免优惠。

    在社会保险支持方面,通知指出,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受疫情影响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在金融支持方面,通知提出,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向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贷款。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养老托育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通知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物资调配、转运隔离、医疗救治等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方面对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予以倾斜,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保障。通知同时明确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养老托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将养老托育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等支持措施。

    2022-08-31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为切实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房租减免措施

    (一)养老服务机构和托育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属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畴、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其中承租国有经营用房的,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进一步减免措施。教育、科研等系统的有关单位和机构出租房屋的,鼓励其对养老托育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租金减免。出租人减免租金的可按规定减免当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减免养老托育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人房屋租金的出租人,鼓励国有银行按照其资质水平和风险水平给予优惠利率质押贷款等支持。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

    (二)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非国有房屋减免租金的出租人可同等享受上述各项政策优惠。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管用举措,支持非国有房屋出租人减免租金。

    (三)鼓励各地探索将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国有房屋等物业以适当方式转交政府集中改造利用,免费或低价提供场地,委托专业化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经营。对存在房屋租金支付困难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鼓励合同双方通过平等协商方式延期收取。探索允许空置公租房免费提供给社会力量供其在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老年教育等服务。

    二、税费减免措施

    (四)2022年,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按照50%税额顶格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

    (五)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可按规定享受《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公告2019年第76号)规定的税费优惠政策。

    (六)养老托育行业纳税人可按规定享受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的留抵退税政策。

    (七)严格落实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的政策,鼓励地方2022年视情给予进一步减免优惠。落实对受疫情影响封闭管理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费用缓缴期,并可根据本地实际进一步延长,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申请办理电、水、气、热等业务,实行限时办结制度。

    三、社会保险支持措施

    (八)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九)受疫情影响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免申即享”缓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3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十)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等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费款确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3年当地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四、金融支持措施

    (十一)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向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贷款,根据试点情况,在对政策进行评估完善后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十二)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养老托育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

    (十三)鼓励地方结合财力实际,给予养老托育服务机构贷款贴息支持,缓解养老托育服务机构融资困难。

    (十四)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为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提供融资增信支持,积极为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支持地方结合财力实际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资、提供融资担保费用补贴。

    (十五)养老服务机构的综合责任保险承保机构,2022年对养老服务机构提升理赔效率、应赔尽赔。鼓励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按照竞争择优原则,为托育服务机构提供相关保险。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鼓励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市场化和商业自愿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保单到期日或延期收取保费。

    (十六)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养老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五、防疫支持措施

    (十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物资调配、转运隔离、医疗救治等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方面对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予以倾斜,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保障。

    (十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疫情防控规定组织辖区内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并视情况增加检测频次。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按规定储备必备防疫物资,引导公益慈善组织为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捐赠防疫物资。

    (十九)对因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封闭管理、无法正常运营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的防疫物资、消杀支出,地方人民政府可给予适当支持。

    (二十)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视疫情情况,除涉及安全管理情况外,适度考虑疫情对养老服务机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合理调整运营补贴发放条件,推动及时足额发放运营补贴。

    六、其他支持措施

    (二十一)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养老托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将养老托育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鼓励各地优先通过公建民营方式,引导运营能力强的机构参与养老托育设施建设和运营,减轻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投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二十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团队,通过现场或视频方式,根据需要及时为不具备心理咨询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缓解入住老年人及员工因长期封闭出现的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二十三)鼓励餐饮企业为不具备餐饮自制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地方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老年人助餐服务给予适当支持。

    (二十四)鼓励家政企业积极参与规范化居家上门养老托育服务,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托育服务水平。鼓励地方探索对参与养老托育服务的家政企业给予适当支持。

    (二十五)支持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探索新业态、发展新模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引导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养老领域企业发展智慧养老模式,帮助对接互联网医疗、康复辅助器具制造等资源,提供智慧化服务;支持托育服务机构创新服务形式,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鼓励开发婴幼儿养育课程、父母课堂等,拓展线上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探索发放养老托育服务消费券。

    (二十六)支持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依托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按照“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有关要求予以支持。探索工学一体化的培训模式,推动解决养老托育行业用工难问题。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养老托育服务业领域特点,抓好政策贯彻落实,明确各项政策措施申请条件和实施路径,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助企纾困服务专区”等数字化平台作用,及时跟踪研判相关困难行业恢复情况,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项配套支持政策,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牵头统筹协调,会同相关方面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加大力度推动政策措施细化落实,不断做好行业运行形势分析和政策储备研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做好相关指导服务工作,反馈行业发展共性问题和政策落实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卫生健康委







    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资委







    税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







    银保监会







    2022年8月29日

    2022-08-30
  • 中央财政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29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至此,2022年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400亿元。


    财政部表示,此次补贴对象依然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补贴标准,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继续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2022-08-30
  • 水利部印发通知 确定七省份为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近日,水利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辽宁、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7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通知》强调,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要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建设目标,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按照国家水网和区域水网总体布局,统筹谋划省级水网“纲、目、结”,进一步优化省级水网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互联互通、联调联控的网络格局,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通知》从加快实施省级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开展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先行先试、创新水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省级层面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等方面,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先导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切实发挥先导区示范引领作用。(记者王浩)

    2022-08-29
  • 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3.24万亿元

    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我国信息消费已成为增长迅速、创新活跃、辐射广泛的消费领域,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8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8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3.24万亿元,同比增长6%。


    信息基础设施提速降费成效显著,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截至7月末,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66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4.75亿户,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前7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63亿GB,同比增长19.1%。

    信息消费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今年上半年,商务大数据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累计直播超6000万场次,累计观看超5170亿人次。

    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企稳回升,农村网络零售市场持续恢复。今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759.3亿元,同比增长2.5%。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2021年,我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超过1000亿笔,金额高达2354万亿元。(记者王政)

    2022-08-29

  • 首 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