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级”化妆品更安全? 国家药监局:这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可食用果冻口红、“食品级”儿童防晒霜……当前,“食品级”化妆品宣传充斥市场,商家宣称这类化妆品原料都是“无添加”“纯天然”的,不仅安全有效,甚至还能直接食用。对此,国家药监局18日对外发布,“食品级”化妆品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此前,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田燕特别提醒,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


    田燕解释,一些生产企业在生产化妆品时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产“食品”的原料,一些商家就借机称这样的化妆品为“食品级”化妆品,以表示其销售的化妆品更安全,特别是暗示家长,把这样的化妆品给儿童使用更安全,儿童即使吃了都没风险。


    “事实上,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田燕强调。


    田燕表示,评价一个化妆品是否安全,需要评估它的原料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评估它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使用方式、贮存条件等。化妆品的安全性与它是否“可食用”没关系。


    一些商家即使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产“食品”的原料来生产化妆品,也并不代表生产出来的化妆品是安全的。对于未收录在《化妆品已使用原料目录》中的“食品”原料,若想作为原料添加至化妆品里,还需对其皮肤刺激性、皮肤致敏性、光毒性、光敏性等进行毒理学评估,经全面评估认为安全的,并经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新原料注册或者备案后,方可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而且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一些可食用或者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的物质被收录为化妆品禁用原料,禁止添加在化妆品中,比如:魔芋、维生素K-1等。


    国家药监局提示,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是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因此,化妆品不是为食用而设计的产品。在日常使用中,如偶尔少量从口唇部摄入化妆品,像口红、唇膏等,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种摄入量较小,仍在安全容许的范围内。但如果儿童把化妆品误当作食品,主动大量摄入,则可能导致健康风险,如出现不适症状,还应及时就医。


    此外,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化妆品的标签宣称“食品级”“可食用”等,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的法规规定,应予禁止。

    2021-10-19
  • 养猪企业三季度业绩齐亏 猪价底部或在明年二季度出现

    随着猪肉价格持续下行,有网友称“红烧肉、排骨汤、糖醋里脊要通通安排上”,市民实现“猪肉自由”已然不是什么难题。相较之下,生猪养殖上市公司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以温氏股份为例,公司预计今年1-9月亏损92.5亿元—97.5亿元,尤其第三季度业绩预计亏损67.5亿元—72.5亿元。









    养猪企业三季度业绩齐亏


    温氏股份并非第三季度成绩单惨不忍睹的个例。在A股五家养猪大户中,市值近3000亿元的“猪茅”牧原股份曾以黑马之姿出现,2020年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0倍,同比从亏损1亿元到盈利超百亿元,但今年第三季度预计亏损5亿元-10亿元;新希望第三季度预亏25.8亿元-29.8亿元;正邦科技第三季度预亏55.2亿元-65.2亿元;天邦股份第三季度预亏20.5亿元-22.5亿元。


    从已经披露业绩的16家养猪产业公司来看,三季度仅东瑞股份、鹏都农牧、龙大肉食、得利斯微幅盈利,其他12家公司均亏损。以亏损中值看,已预告业绩公司第三季度合计总亏损超过200亿元。


    上市养猪企业为何第三季度业绩大变脸?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下滑是最大原因。2019年,受生猪供给下降及非洲猪瘟疫情区域性发生等综合性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价格于当年3月中下旬开始上涨,之后正式进入“超级猪周期”,生猪养殖企业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但高猪价的大背景下,大量行业内外资本进入养猪行业,产能大幅增加给生猪价格带来较大压力。


    正邦科技称,报告期内由于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下滑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导致业绩承压。新希望也表示,报告期内生猪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生猪养殖成本上升。


    今年生猪价格下跌创纪录


    生猪价格下跌有多厉害?中国畜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全国生猪均价最低跌至11元/公斤以下,行业陷入深度亏损状态,这是2018年6月以来生猪价格首次低于11元/公斤,距年初价格下跌70%。价格跌幅之大可谓惨烈,下跌速度之快也创下历史之最。


    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即猪粮比)在6: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猪粮比为6.838,6月为5.322,7月为5.402,8月为5.263。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6月以来,全国生猪养殖总体处于亏损状态。8月全国平均每头出栏生猪亏损67元,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52.5%。另据央视财经报道,由于极低的生猪价格和高涨的饲料价格,农户每卖一头200多斤的猪就要亏500元。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也让市场猪肉价格持续走低。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和佛山市区多个商超和菜市场发现,猪肉价格较为亲民。沃尔玛(广州南洲店)的猪龙骨促销价格每斤仅售7.80元;在佛山市禅城区一家盒马鲜生,售货人员告诉记者,多款猪肉产品都有较大折扣力度,如280g鲜猪里脊肉原价19.80元/盒,折后仅为13.86元/盒。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平台也开启“促销”模式。以叮咚买菜为例,其售卖的多款猪肉产品,每斤的价格都在20元左右且折扣力度较大。如250g冷鲜猪五花肉条折后售价为8.89元、200g新鲜带皮猪前腿肉折后售价为6.59元。


    本轮猪周期何时可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畜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每周统计的22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回升至12元/公斤,这也是生猪价格近3个月来首次回升。


    生猪价格反弹,与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有极大关系。商务部10月11日消息显示,多部门展开本年度第四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前不久,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发布。“十四五”期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


    生猪价格此次回升能否延续,本轮“猪周期”何时有望结束?对此,太平洋证券认为,猪价存在反弹动能,有望向成本线靠拢,从产能和猪价的关系来推断,预计猪价周期性底部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出现,之后将向均值回归。光大期货认为生猪养殖依旧处于产能调整阶段,未见大面积产能淘汰,冻品库存高企,市场仍旧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翻阅中国畜牧业信息网历史数据不难发现,生猪最新价跌入历史低位区间,近10年内,2014年和2018年生猪价格均跌破过11元/千克,且生猪价格谷底的出现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次反复,且生猪价格跌入谷底后,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反弹,而是振荡走高。


    与此同时,猪肉价格回升,仔猪平均价格并未见回升迹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每周统计的22省市仔猪平均价格离跌破23元/千克仅一步之遥,刷新2019年2月以来新低。如果养殖产能并未出现大规模减小,猪周期时间跨度可能进一步拉长。

    2021-10-19
  • 守堤人“老徐”:“有了大家才能有我们小家”

    这些天,在位于河北省馆陶县漳卫运河大堤徐万仓村段,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格外鲜艳。沿堤上,可以看到众多的巡堤人员一边走,一边用手中的铁锨或竹竿在地上戳戳点点,仔细排查险情。在这些守堤人中,村民们最敬佩的就是“老徐”,他以堤为家,已坚守近三个月。


    见到老徐时,他刚值完夜班,正和同事交接班。采访打乱了他的休息节奏,但他并不介意,而是热情地打招呼。





    馆陶县王桥乡徐万仓村党支部书记徐俊峰在记录巡堤记录。周绍宗摄


    老徐叫徐俊峰,当过11年的兵,2003年退伍后,他努力钻研农业技术,靠种植大蒜发家致富,并无私地把技术传授给村民。在新一届村两委选举中,他当选徐万仓村党支部书记,靠着科技兴农,带领村民实现小康。吃水不忘挖井人,村民都爱亲切地叫他一声“老徐”。


    “我其实不大,今年才44岁,但大家叫着叫着,就把我叫老了。”徐俊峰笑着说。


    “这间小板房只是我的临时休息处,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巡堤中度过。”他说,从7月21日第一次上堤坝执勤巡查,一干就是80多天。尽管距离家门只有二里地远,但他三四天才回一次家,每次到家停留不过1个小时,“洗漱完毕,换完衣服就走,我在家待不住,因为大堤上的事太多。”


    7月份以来,漳河受持续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多次超警戒水位。“村里老辈人讲,1963年邯郸发生水灾,暴涨的漳河水从徐万仓村处决堤,洪水淹了县城。”徐俊峰说,“大家叫我一声‘老徐’,这是对我的信任,我绝不会让灾难重演。”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老徐带领村民严阵以待,成立了防洪救援小分队。不久,县里在大堤上搭建起多个简易板房,作为沿河各村的防汛抢险指挥部。7月21日,他便搬进这个新“家”。


    “我每天用铁铲试探大堤土层,排查可能出现管涌的险情。”他说,开始每2小时巡堤一次。前一段,阴雨不断,汛情严重起来,他改为每半小时巡堤一次。尽管堤上的板房里蚊虫翻飞,“但是我值完班,倒头就睡,感觉不到蚊虫咬。”


    10月3日,他在巡查中发现一处险情,徐万仓村南堤外附近农田里出现较多积水,总排不完。凭借丰富的经验,他判断,这里的河堤有问题。他把险情记录上报,技术专家迅速拿出处置方案——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采取临河黏土截渗、填筑月牙堤等抢护措施,避免险情扩大。


    “当日下午,冒着大雨,我和30余名防洪救援小分队成员火速赶往险情段,熬了两个通宵,与时间赛跑,连夜抢修加固大堤。”在讲述那段抢险经历时,他还会滑动着手机里留存的现场照片展示当时的情景。





    馆陶县王桥乡徐万仓村党支部书记徐俊峰被蹭掉的指甲。周绍宗摄


    滑动手机里的照片时,只见他那双干裂的手上布满口子,而且右手大拇指的指甲缺了一大块。“这是那天为加固大堤,在铺设防渗布时蹭掉的。”他说,10月4日晚上,专家建议在加固的堤坝处铺设一层防渗布。他和同事负责清理防渗布下面的碎石、树枝等尖利杂物,防止它们划破防渗布。由于积水严重,他只能徒手清除杂物。“因为用力过猛,积水里的尖利树根竟然剐蹭掉了我右拇指的一大块指甲,但没感觉到疼痛。”


    “十指连心,那种剧烈的疼痛,怎么可能没有感觉。”和他一起执勤的王桥乡武装部部长张玉法感慨地说,“老徐你真行,简直像个‘铁人’。”


    聊完工作,自然聊到了家人。没想到健谈的老徐突然眼圈发红,眼角噙着泪珠。他哽咽着说,以堤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自然冷落了家人。他今年流转了24亩地用来种大蒜和玉米,如今,地里的活儿全丢给了妻子。


    “11岁的小儿子不理解,常问我为什么长时间不回家?好不容易回一趟家,为什么既不接送我上下学,也不帮妈妈收庄稼?”面对儿子连珠炮似的质问,妻子没有跟着埋怨老徐,而是替他圆场道:“你爸爸也想多陪陪我们,但目前汛情严峻,那么多人都在守护大堤安全,他作为党员、村干部,有什么理由老呆在家里。”





    馆陶县王桥乡徐万仓村党支部书记徐俊峰在卫运河大堤的简易房中接受采访时几度落泪。周绍宗摄


    “这是怎么了,今天这么多眼泪。”老徐不好意思地用手背去擦,但眼泪却啪嗒啪嗒掉个没完。稳定了一下情绪,他接着说,儿子要走4里多地去上学,过去都是他负责接送,可如今他天天在堤上,只好让儿子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儿子尝试多次才跨上自行车远去,我望着那孤单的背影,心里特别内疚。”他说,“我盼望儿子早日明白‘有了大家才能有我们小家’的道理。”


    老徐对儿子的期盼不久就成为现实。“这段时间,儿子懂事多了。他每天下学后,早早写完作业,然后主动帮妈妈晾晒玉米。昨天,他还吵着要上来帮我守堤……”话没说完,这个壮实的汉子又哭了。


    采访过程中,老徐的电话突然响起,他用力擦干眼泪,匆匆告别后,又到大堤上排查险情去了。那一刻,在蓝天的映衬下,大堤上飘扬的党旗显得更加美丽。

    2021-10-18
  • “医养结合”为唐山老人守护“幸福”

    医务人员为唐山市丰润区国能老年公寓的老人例行体检。齐磊摄


    “您老现在病情很稳定了,血压也正常了。从今儿开始咱不输液了啊,但常规的口服药该吃还得吃!”10月1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国能老年公寓,胡艳春大夫给江多翠老人做完常规检查后,确定她已满足“出院”条件,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江多翠今年86岁,住在国能老年公寓,胡艳春曾是丰润区一家公立医院的主任医师,退休后就职于滨河医院。而国能老年公寓与滨河医院同属一座建筑,位于一层的医院有23位医护人员,除对外服务前来就诊的患者,更为居住在公寓的177位老人提供7*24小时的医疗服务。几天前,江多翠老人突发心脏病,公寓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后紧急按下呼叫器,医务人员仅用两分钟便来到老人病床前。此后,因老人行动不便,护士每天上楼为老人输液,经过8天的精心治疗,老人终于转危为安。


    “楼上有护理人员,楼下有医务人员,老人吃住在这里,我们做儿女的特别放心!”这,已是家属们的共同心声。


    不仅在国能老年公寓,在唐山市多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许多老人都拥有了便捷的就医条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近年来在唐山迅速兴起,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多层次、个性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拥有了“吃不愁病不忧”的幸福晚年。





    在护理人员的陪伴下,住在国能老年公寓的老人在楼下看完病后即时开药。齐磊摄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去医疗机构不能养,去养老机构不能医”是当前老人们面对的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养老难题,唐山市制定下发了《唐山市加强医养结合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在医疗康养机构设置审批、财政税收、医保制度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于2021年将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提规模上水平。唐山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康养处处长韩斌介绍说,“截至目前,唐山市医养结合机构达到55家,床位达到1.03万张,分别比2020年增加31%和20%。”


    医养结合的核心是“共享”。据唐山市民政部门统计,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61家,已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316所。依托三级医院医联体远程医疗平台,为医养康养机构提供远程影像、心电和疑难病例会诊等服务1.1万人次,有效解决了一些基层医疗康养机构医疗技术水平低、老人看病难问题。同时,唐山市大力推进医养融合、两院一体服务模式,全市已有7所二级医院和21所基层卫生机构增加养老服务功能,通过内部改扩建,整合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养老等一体化服务,带动全市医养结构机构服务质量水平双提升。截至目前,唐山已有10家机构被评为“河北省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位居全省前列。

    2021-10-18
  • 2天蒸发200亿 通策医疗董事长与网友公开对喷

    炸锅了!


    10月17日,千亿“牙茅”董事长竟连发多帖与网友在网上公开对骂,火力全开还称:“他们买我们的股票是我们的耻辱”。


    二级市场上,本已接近1000亿市值的通策医疗已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最新市值791亿元,两天市值蒸发了近200亿元。


    祸起两个跌停






    10月14日、15日,有着“牙茅”之称的通策医疗突遭两个跌停。尤其是在10月14日,通策医疗股价猝不及防大跌,在早盘开盘后就迅速下跌,在10时32分时跌停。而通策医疗也正是在10月14日晚间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公告。


    面对这一大跌,10月15日晚间,有投资者深夜在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微博下评论:“业绩还没有发布,今天就跌停了,哪里出了问题啊,投资者真的需要你们给一个说法”。没想到的是,吕建明同样在深夜回复称:“我们这么好的成绩,泄露了涨停才对!”


    在时隔23分钟后,针对投资者再次说的“可惜市场不认可,直接来了个跌停”,吕建明又再次回复到:“认可的来,不认可的去。我们只负责做好自己。”


    如果说在微博上还是正常、理性的投资者与董事长交流,但在雪球平台上,针对网友称“通策医疗股票是股市杀猪的最好题材”,吕建明(Jimmylui经平台认证为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则直接破口大骂,还称“他们买我们的股票是我们的耻辱”。


    针对吕建明的反映,雪球上不仅有人称要截图保存这A股历史性的一刻,也有网友表示:“人家股民无厘头地吃两个跌停,本来心里就很郁闷,他们的钱都是血汗,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人家做为股民,投资的企业突然出现业绩下滑和业绩公告前的跌停板,难道没有疑问,不该去问吗?”


    而在17日下午14:02分,吕建明在雪球上发布了一条最新的帖子,称这几年不断有人在私信中对他进行诽谤谩骂。


    30倍大牛股为啥突然跌停


    通策医疗之所以能被称为“牙茅”,因为在过去多年间,通策医疗一涨再涨,从2013年至今,它的最高涨幅达30多倍。今年6月底时,通策医疗还创了历史新高,达到421.99元,而在10月15日,股价已跌至246.65元。而且在今年,还上演了“过山车”行情。


    对于跌停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结于通策医疗发布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要知道,今年半年报时,其净利润增幅高达141.16%,而14日晚间公布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为55.09%。


    同时,在15日晚间发布的异常波动公告中,通策医疗对于公司经营情况的自查表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业绩方面,主要是因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客户就诊需求在二三季度释放,2020年三季度单季度同比基数较高;二是行业上有可能参与“集中采购”,2021年9月,市场就种植牙集采等事项大范围讨论,客户种植需求有观望、推迟就诊现象。


    对于集采,通策医疗表示,关于市场讨论的集采事项,种植体集采对以提供口腔医疗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而言是机遇并非危机,公司将积极推动通策高中低口腔超市的概念,增加低价种植项目,促进公司在低价种植市场的占有率。


    10月15日,吕建明也在微博上表示,三季报是非常自豪的成绩单。“在疫情反复、政策不确定、市场超级敏感的复杂形势下,ROE、现金流等各项指标都无法挑剔。一切都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盼望集采政策早点落地,我们口腔超市的理念将更加丰满,市场将更加广阔。”


    资金现分歧


    需要注意的是,在通策医疗发布三季报之后,机构资金也出现了分歧,不过,单纯从龙虎榜来看,看多的机构仍处于多数。


    10月15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在当天前5的买方席位中,有3家是机构席位,分别买入1.43亿元、6572万元和5705万元。


    不过,虽然有机构大举加仓,但也有机构正在减仓,在卖方前5的席位中,第四和第五也都是机构席位,分别卖出了9702万元和9079万元。


    事实上,机构间的分歧在今年三季报中早已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知名私募高毅资产持股353.85万股,相比二季度加仓了30.03%,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同样是相比二季度加仓了44.73%;同时也有部分机构在减仓,如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了15.53万股。

    2021-10-18
  • 征信业发展堵偏门开正门

    我国征信市场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正在快马加鞭。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征信业务全流程,如不得过度采集个人信用信息,信息采集需经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采集目的,使用信用信息需取得明确同意授权、不得滥用等。


    此外,针对备受市场关注的“类征信”网络平台不合规助贷行为,《办法》堵偏门、开正门。一方面,明确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将“替代数据”应用纳入征信监管;另一方面,继续扩展信用信息共享覆盖范围,有序发展市场化征信机构,增加多层次征信供给。业内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市场化征信机构获批设立。


    征信市场亟待规范发展


    信用信息为何重要?它不仅是市场主体获取借贷资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评价标准,也是我国推进普惠金融、提升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征信业务是一项经济活动,征信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


    我国征信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重要性也日益凸显。2013年1月,国务院公布《征信业管理条例》,确立了征信业基本规则,初步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同年11月,央行公布《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


    随后,我国征信市场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批设两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备案134家企业征信机构和59家信用评级机构,形成了央行征信中心与市场化征信机构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在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渗入征信领域,征信业务已产生诸多新变化。“但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征信市场‘无照驾驶’、无序发展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办法》的公布实施势在必行。


    为有效整治市场乱象、厘清业务本源,《办法》首先明确了信用信息的范围、征信管理的边界——信用信息不仅包括用于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基本信息、借贷信息,还包括其他信息,以及基于这些信息形成的分析评价信息。


    这意味着,“类征信”互联网平台产生的“替代数据”也将被纳入监管,与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一道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征信业务合规发展,有利于征信行业的健康成长,能够更好地促进征信业高质量发展。”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信用学会副会长刘新海表示。


    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面对新形势,如何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信用信息安全?此前,多款APP偷窥用户已引发社会热议。《办法》强调,为解决“无证驾驶”问题,从事征信业务需取得合法资质,并进一步规范征信业务的全流程,强化对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的合规要求。


    直面痛点,《办法》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全流程各环节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在采集环节,采集个人信用信息要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采集目的;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过度采集,征信机构不得以欺骗、胁迫、诱导的方式采集信用信息,不得向信息主体收费,不得从非法渠道采集信息。


    在整理、保存、加工环节,《办法》对备受关注的个人不良信息处理作出规定。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5年,若保存期限届满,征信机构应在对外服务中将个人不良信息删除,如果作为样本数据,应进行匿名化处理。在提供、使用环节,使用信用信息要基于合法、正当的目的,并取得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授权,不得滥用。“新规对信息主体同意权、知情权等方面进行了较多规定,同时赋予个人信息主体异议投诉权。”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根据《办法》,信息主体认为信息存在错误、遗漏,有权提出异议;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投诉,并对异议和投诉如何处理进行了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专设了“信用信息安全”一章,规定征信机构应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障征信系统安全。


    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新规允许在跨境贸易、投融资等经济金融活动中,依法、合规使用信用信息。但征信机构要审查境外信息使用者的身份、信用信息用途,不得危害国家安全。


    加强“类征信”平台监管


    随着“替代数据”明确纳入监管,部分“类征信”互联网平台业务转型压力加大。


    受益于移动互联、大数据发展,我国部分平台公司获取了大量客户信息,以电商企业、支付企业为典型代表。这些信息中蕴藏着海量信用数据。手握资源,不少平台公司开始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做起了助贷生意——平台公司为银行提供潜在客户,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判断信用风险,中小银行提供资金,为该客户发放贷款,可谓“互利共赢”。


    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头部平台公司在开展电商、支付、搜索等各类服务时,获得用户的身份、账户、交易、消费、社交等海量信息,继而识别判断个人信用状况,以助贷名义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合作,相当于未经许可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央行行长易纲近日公开表示,头部平台公司在同一个平台下提供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放大了金融风险的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


    信贷市场曾经出现的诸多乱象已敲响了警钟。“有的互联网平台缺乏足够的数据与信息管理经验,丢失客户资料,甚至泄露客户数据。”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常务主任、研究总监莫秀根表示,有的平台与借款人串通,套取银行贷款;平台为了追求更高的服务费,故意降低推送给银行的资产质量要求,盲目扩大贷款规模。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明确“替代数据”的应用纳入征信监管,这相当于阻断了“类征信”互联网平台野蛮生长的土壤。


    同时,监管层并没有关上“类征信”平台与持牌征信机构、金融机构合作的大门。针对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办法》提出,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将与其合作,进行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和分析的信息提供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征信市场在加强监管、规范发展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供给数量和质量。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将扩展信用信息共享覆盖范围,有序发展市场化征信机构,增加多层次征信供给。预计下一步将有更多的市场化征信机构获批设立。

    2021-10-15
  • “试验田”如何变为“丰产田”

    “比特区还特”“先行先试”,是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引以为豪的标志。多年来,前海不负重托,在制度创新、深港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形成645项制度创新成果,“一年一个样”,焕发出勃勃生机。前海究竟是怎样做到的?经济日报记者日前到前海一探究竟。


    秋高气爽,深圳湾畔花繁叶茂。在绿意盎然的前海石公园,矗立着一块宛如“扬帆启航”形态的巨型黄蜡石,上面镌刻的“前海”两个大字遒劲有力——它是前海开发开放历程的见证者。


    多年来,前海不负中央嘱托,在制度创新、深港合作、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法治示范城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开展一系列“先行先试”。在这块“比特区还特”的试验田上,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量级并持续提升;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方面形成64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6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82项在广东省复制推广、203项在深圳市复制推广,真正展现出“一年一个样”的新面貌和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桥头堡”的勃勃生机。


    建起制度型开放高地


    前海是如何实现“一年一个样”的?在采访调研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前海模式”不时被提起——这就是前海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秘籍。通过大力实施制度创新,前海成功突破一系列发展障碍,吸引了一大批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企业集聚于此。


    记者走进宽敞明亮的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只见各办事窗口井然有序,全无排队拥堵的现象。“这得益于前海持续推行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业务办理更加精简,大量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一键办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注册局前海登记注册科科长楚克军告诉记者,“‘证照分离’是前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一大步,真正让数据跑路替代了群众跑腿。”


    深圳联合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是2013年迁入前海的企业,谈及前海的创新服务环境,经常与政务服务工作打交道的公司法务专员刘偕韵说,“变化很明显,企业办事方便多了。以前办理不同业务要跑多个部门,至少要3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一天就能办结。绝大多数业务能在网上办理,遇到不清楚的可以打电话咨询,极大方便了我们办事”。


    中联运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主管邓彩明也表示,“在前海‘开办企业一窗通3.0’平台上办事,一次填报、一天办结,整套流程一气呵成,高效又便利”。


    前海于2017年围绕企业“执照容易准营难”的问题开展“照后减证”,对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审批频次较高的138项行业准入许可等事项开展清理;并于2019年再次深化改革,对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清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分类推进。


    “通过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开办企业由5个环节减至1个环节。申请人实现了‘一次登录、一口办理’,三十证合一。”楚克军告诉记者,“我们开发的商事登记全流程登记系统,可实现企业网上提交、电子签名,企业主足不出户即可全程电子化办理深圳95%以上设立、70%以上变更备案、30%以上注销业务。”


    新的制度供给助力前海便利化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换来了企业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应运而生。


    “微众银行的出现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银行业向民营资本开放,更得益于前海这片鼓励创新发展的热土。”微众银行监事长万军告诉记者,“我们服务的很多小企业是初创型及个体工商户,他们融资比较难,却有着迫切的资金需求。通过上线首个基于安全可控技术架构的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我们以新型科技手段核算风险,实现了商业上的可持续,在普惠金融服务探索方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道路。”目前,微众银行服务个人客户突破2.9亿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8.81亿元,实现净利润49.57亿元。


    快速领跑链接全球


    前海地处珠三角区域发展主轴与沿海功能拓展带的十字交会处,3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深圳、香港两大国际机场,以及位于蛇口的邮轮母港。前海已成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市的新地标。与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优势同等重要的,是机制与规则的“软联通”——通过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物流、通关等领域的规则对接,前海与国际贸易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


    漫步在前海街头,极目远眺,一侧是飞虹般跨海的沿江高速,一侧是错落有致的摩天大楼。从高处俯瞰,整个前海依偎在大海的怀抱里,恬静美好。走进前海综合保税区,只见大货车正忙着装货卸货,保税仓库内工作人员忙着处理应接不暇的进出口订单,一派繁忙景象彰显着前海的勃勃生机。


    在深圳市越海全球电商供应链有限公司保税仓库一角,几名电商主播正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销售进口化妆品。“这里入驻了一批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他们的产品从保税区以‘1210特殊区域出口’的方式销往东南亚,可灵活选择通关一体化,转关模式为国有品牌出海提供了新通道。”公司总经理苏宝银告诉记者,这里还进驻了国内热门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主播们把直播间搬进保税区,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跨境电商工作场景和在售进口产品,带来新的购物体验。


    “我们是进驻前海的第一批物流企业,得益于前海的政策红利和自身努力,发展迅速。”苏宝银说,2008年刚进驻前海时,周边交通配套和通关条件并不成熟,随着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发展乘势而行,越来越好。2020年,疫情之下的越海逆势成长,实现营收59.81亿元。


    改革的“苗圃”枝繁叶茂,前海“试验田”变成了“丰产田”,深圳免税、中外运等一批世界名企纷纷入驻前海综合保税区;中兴、小米、荣耀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前海聚集。


    “前海具有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等六区功能叠加优势,发展环境得天独厚。”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前海监管三科副科长郝雷介绍,深圳海关支持前海创新通关便利化措施,从“水路转关无纸化”到“同船运输”“整船换装”,再到“东西部港区一体化”、港口货物“直提直装”等,不断提升通关效率,高效整合资源,形成“海陆空铁”全路径立体物流,倾心打造的“MCC前海”新物流模式被评为企业最具获得感的十大制度创新成果之一。


    为落地跨境电商全业态,蛇口海关还推进区内跨境电商业态升级,实现了跨境电商“购-展-售-退”全链条发展。如今,消费者在直播平台下单韩国商品,从前海综合保税区办理进口通关手续到签收,全程不到48小时。高效物流的背后是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配套的有效衔接,新业态叠加新物流,带动前海跨境电商黄金时代的到来。


    深港合作持续升温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两座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在位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香港十大杰出新青年、香港温莎集团有限公司CEO、RubyFang高级定制服装品牌创始人方丽华正在“直播带货”。她在镜头前展现的设计服饰,带有中国特色的刺绣元素。这位曾经从事法律工作的香港青年,如今转型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深圳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前海是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的首选地。”在方丽华眼中,前海很国际化,创业氛围浓厚,她更看好这里对创业青年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大家对未来的事业发展更有信心”。


    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由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发起成立运营,已引进港澳台青年创业企业56家。截至今年6月,前海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注册资本1.28万亿元。


    “朝气蓬勃的前海正成为港澳青年内地发展的第一站。”大湾区青年创业中心理事长王凯告诉记者,前海持续发布针对香港青年创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很多是前海特有或前海首创。创业中心收到很多香港青年到前海创业的申请,2000平方米的办公区供不应求。“我们正逐步将孵化和服务模式向内地城市复制,目前在北京、武汉、成都等地均设有办事处。”王凯说。


    对于深港合作,前海更大的吸引力还在于“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顶层设计和功能定位,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注入的强劲活力,带动各种资源、创新要素在此汇集,促进深港两地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


    何显毅建筑工程师楼地产发展顾问有限公司是首批进入内地发展的港资设计企业,2020年成为首批在前海获得甲级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的机构。“我们深知深港合作的重要性,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进入内地市场。”公司董事、设计总监王龙告诉记者,“如今,借着前海在香港执业资质资格方面的开放政策,我们实现了跨境执业便利化。随着不断完善与开放的政策和专业服务业,相信深港两地更紧密的融合可以带来无限的进步与机会。”


    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前海实行了资质认可、合伙联营、执业备案等特殊机制,推动香港专业服务业前来发展,相继吸引咨询行业龙头普华永道中国创智中心等入驻。目前,香港注册会计师、律师等20多类专业人士可以在前海执业。


    为便利港人深港两地生活,前海还在全国率先实施港澳居民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并允许购买公积金,发行通信“前海卡”、深港交通“互通行”卡。“我们还会向来创业中心就业的港澳青年送出‘入职大礼包’,包括内地电话卡、交通卡、银行卡,通过解决一个个小问题帮助打破深港两地差异。”王凯介绍说,两年来,他已组织百余场帮助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的系列活动。


    打造最好的法治环境


    作为目前国家批复的惟一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前海将法治视为发展的核心制度保障,在法治创新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逐步构建起全链条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近年来,国家对前海法治建设的定位逐步提高,前海在11年的法治改革创新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少亮点,累计推出法治创新成果110多项。”前海管理局法治建设处处长宋亮说,前海先后出台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等法规;首个国际仲裁海外庭审中心、首个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等先后落户;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深圳金融法庭也相继挂牌成立……“一国两制三法域”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有效推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正成为前海的鲜明特质。


    “深圳国际仲裁院是深港合作的产物。如今,香港专业人士通过理事、仲裁员、代理人、调解员、专家证人5种身份参与到国际仲裁工作之中。”深圳国际仲裁院国际合作与发展处处长黄郭勇说,仲裁作为跨境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在法律交流合作、纠纷解决,包括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作为一座具有创新力和活力的城市,深圳被寄予“打造知识产权标杆城市”的厚望,前海则是《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示范区,各类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仲裁等机构在这里聚集发展,逐渐健全了知识产权保护全生态系统。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等也相继在此建立,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等方面频频升级,构筑更加坚固的知识产权保护防线。


    2018年1月,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公开宣判华为诉三星涉标准必要专利案件,这是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在前海敲响的“第一槌”。华为与三星这两家全球智能终端产品巨头之间发生的标准必要专利停止侵权纠纷,是当时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且疑难复杂的前沿性知识产权案件,两案证据量大,法律关系复杂,技术问题晦涩难懂,且遇到的许多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无先例可循。法院经过18天庭审,顺利审结,彰显出前海法治力量。

    2021-10-15
  • 网络游戏“防沉迷”仅靠技术还不够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游戏产业,它综合利用了5G、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数字技术,对创新能力要求高,能够辐射文创、服饰、会展等周边产业。因此,一个监管到位、技术驱动、创新活跃的游戏产业很有市场前景。


    胡麒牧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十一”假期,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等多家网络游戏公司都发布了未成年人限玩的通知,明确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并且对未成年人玩游戏时间进行了“调休”。


    这是网游新政下的首个“十一”假期,外界关注的是,监管的加码能杜绝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吗?


    “最严禁令”力促游戏产业健康发展


    此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史上最严禁令”,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也就是说,未成年玩家每周游戏时长不得超过3小时,且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十一”假期前夕,国家新闻出版署又正式上线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举报平台”,专项受理群众关于游戏企业防沉迷相关问题的举报。


    对此,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朱克力认为,“双减”背景下,学生群体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不少家长担心这会给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以更多可乘之机,游戏禁令的及时出台,可谓呼应民意,恰逢其时。


    朱克力特别强调,“最严游戏禁令”是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而出台的,而非为了打压游戏产业。当然,这可能会影响游戏用户活跃度和游戏生态,但对不以未成年人为核心付费人群的一些游戏公司而言,营收方面的影响有限。“不过,任何产业首先都要健康有序,才谈得上长远发展。”


    “进一步来说,如果不尽早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进行治理,一旦引发严重社会问题,恐怕游戏产业面临的监管环境要更加严格,甚至可能会错失发展机遇期。”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建议,业内企业应当以此契机,优化用户结构,提升服务水平。


    游戏产业配套机制不成熟、不健全


    据媒体报道,网络游戏已发展壮大成一个巨大的产业。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腾讯游戏实现营业收入1561亿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13.2%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网络游戏的过度投入对我国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面影响,网络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共识。


    “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游戏产业配套体制机制不成熟不健全,部分领域监管存在空白或者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胡麒牧表示。


    “但我们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游戏产业,它综合利用了5G、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数字技术,对创新能力要求高,能够辐射文创、服饰、会展等周边产业。因此,一个监管到位、技术驱动、创新活跃的游戏产业很有市场前景。”胡麒牧说。


    “防沉迷”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从2007年起,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各主要游戏、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开始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在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的使用时段、在线时长、服务功能等会受到限制,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


    但即便如此,依然防不住未成年人,网络上甚至开始租卖游戏账号。


    朱克力直言,账号租卖严重破坏了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部分违规平台甚至提供“代过人脸”等技术手段,以绕过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限制。接下来,各网游企业和平台在严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应当进一步强化数据分析,识别出更多疑似使用成年人账号进行游戏的未成年人。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法规,对账号租卖的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胡麒牧建议,一方面,应当利用人脸识别等新型防伪技术来杜绝未成年人为逃避监管而借用账户的现象,积极堵住技术漏洞,另一方面要提高违法成本,可以把涉嫌出租账号的违法信息进入征信库,对违法人员实施行业禁入措施。“当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不是单一社会主体能解决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企业、政府共同努力……”胡麒牧说。


    “‘防沉迷’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一是实施游戏分级制度,二是界定清晰的家、校、企业权利与义务边界,三是以立法监管为主,确保监管的可预见性,为游戏产业发展提供平稳预期。”朱克力建议。

    2021-10-15
  • 陕西太白一金矿巷道涌入泥石流事故致4人死亡

    10月15日,记者从太白县委宣传部得到消息,10月8日因持续降雨,导致位于陕西太白县太白河镇的中国黄金集团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采矿区域山体发生泥石流,随后泥石流灌入1337矿坑,导致4人被困,1人于事发当天被救出后不幸遇难。10月15日上午8时,失联的3人被救援人员找到,经医护人员确认,3人已不幸遇难。目前,由陕西省和宝鸡市应急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事故调查组正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021-10-15
  • 医美行业迎整顿机构称监管趋严利好龙头

    医美行业迎来大整顿。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日前发文,决定于2021年6月至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多家机构认为,行业监管趋严挤压灰色地带,龙头公司有望受益。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医美行业存在一定规模的“水下市场”。包括:假货,即未经任何资质认证的产品;“水货”,即海外市场虽已注册,但国内市场尚未经注册审批的产品。此外,在监管审查未尽之处超范围使用,如一类或二类医疗器械牌照产品,超范围开展三类医疗器械项目,妆字号产品超范围破皮使用等亦屡禁不绝。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诊疗机构方面,2019年我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数量占比仅为12%,合法合规医生占比仅为24%;医疗器械方面,2019年我国医美行业正规针剂占比仅为33%;合法机构中“水货”、假货器械分别占比10%、1%,非法机构中假货器械占比高达90%。


    东莞证券分析师魏红梅表示,医美行业监管趋严利好医美头部公司。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国家严打“黑医美”,必然削弱医美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量,而另一端的消费者需求并不会随着市场监管趋严而减少,预计市场短期内会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或会影响整体医美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但长远来看,灰色地带减少,将使得医美市场上黑针剂、黑设备、黑机构数量下降,医美行业的“水下市场”有望逐渐浮出水面,这部分潜在需求将会转向正规医美市场,可促进中国医美行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国家大力整顿医美行业,既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又有助于推动医美产品和服务的规范升级。在医美安全性提升的基础下,医美教育深化和渗透率提升的进程亦有望加速。从产业链出发,医美上游行业集中度较高,正规产品和服务需求上升,有望推动头部公司经营业绩提升;医美中游服务机构竞争激烈且行业较为分散,而打击黑机构有利于头部企业扩张,助力打造高质量的全国连锁医美机构,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行业竞争格局。

    2021-10-14
  • 全国纬度最高茶产区如何振兴?

    全国纬度最高茶产区如何振兴?这次会议来支招


    “十四五”开新局






    山东是全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北方优质茶叶产区。矛盾在于,一方面,截至2020年底,山东全省茶园面积40.8万亩,产量2.6万吨,茶叶产值已达40多亿元;另一方面,从全国层面看,山东茶园面积和产量仅占全国的0.8%和0.9%,亟须做大。作为新兴特色高效产业的典型代表,山东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面对未来,该如何做大做强?现在,答案揭晓了。


    近日,由山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乡村人才学院与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茶叶创新团队联合主办,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山东省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暨山东茶产业振兴培训班在山东费县举行。来自临沂市各产茶区县的基层农技人员、茶企、茶农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对山东茶产业来说,这次会议如此重要。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省农技推广中心作物二部副部长崔秀峰、省茶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丁兆堂、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元成、费县县委副书记刘恒波、副县长谭成亮等政府、专家代表的出席表明了支持态度。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的召开面临着深刻的背景。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底,全国茶园面积达到4721万亩,干毛茶年产量293万吨,是世界茶叶第一大生产国。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目前我国产茶区正在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品质效益”转变。


    山东茶叶发展该如何“稳中求进”?


    山东省农科院茶叶所党总支书记王祥峰主持茶产业振兴培训班开班式,山东省农科院乡村人才学院副院长呼孟银、费县政协副主席英静玲先后致辞,并透露出些许重要信息。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作物二部高级农艺师李玉胜,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茶叶创新团队栽培与育种岗位专家丁仕波,栽培与育种岗位专家宋鲁彬,加工与机械岗位专家张丽霞,病虫害与质量安全岗位成员陈珍珍,产业经济岗位成员冯剑等茶学领域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十四五’山东省茶产业发展”“无性系茶树品种选择与配套栽培技术”“茶树繁育技术进展”“山东茶叶高质高效发展策略”“山东茶园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控”“山东省茶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机制模拟”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会议选择山东费县作为举办地有着慎重考虑。


    去年,山东省农科院提出整县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从山东半岛东、中、西部选择烟台招远、临沂费县、菏泽郓城实施“三个突破”,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九大行动,建立农科专家工作室,打造科技兴农示范样板。


    对茶叶科研者来说,茶叶是费县的特色产业,但存在实生种占比大,树势老化、茶叶产业质量较低等情况,而山东省农科院突破费县的目标之一,便是破解上述问题,打造红色老区的红茶文化品牌。


    培训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考察了费县春曦茶厂和沂蒙雪尖两家茶叶企业,参观了茶园种植和茶叶加工车间。


    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茶学创新团队在费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示范推广生态茶园和茶叶加工先进技术,坚持“专家帮企业、企业带产业、产业富乡村”的帮扶路线,支持地方茶叶产业逐步走向振兴发展,受到当地政府和茶农的普遍认可与好评。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份,经山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整合资源设立茶叶研究所,为该省茶学领域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山东省农科院茶叶所落实院“三个突破”战略部署,践行“我为老区人民做贡献”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该所将继续整合人才与科技资源,在费县重点打造“高纬度生态茶园”和“沂蒙红茶示范基地”,扎实推进茶科技与茶产业、茶文化融合,推进红茶工艺和红色文化嫁接,助力革命老区沂蒙红茶产业振兴。

    2021-10-14
  • 苏打水为什么这么火

    夏日到来,各种各样的苏打水摆放在超市货架上,不仅口味五花八门,还纷纷冠以“无糖”“0脂肪”等名号。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苏打水”,国内国外的品牌汇聚,销量可观。


    “苏打水比碳酸饮料健康,而且跟纯净水比起来还有味道,口感也不腻。”消费者武女士告诉记者,她喝苏打水已经近5年了,每年夏天都要囤两箱放在冰箱里。“现在超市销售的苏打水品牌越来越多,甚至有种挑花眼的感觉。”


    武女士的体验并非个案。近年来,我国苏打水市场新军突起,消费量急剧增长,苏打水品类进入高速增长和高速扩容的发展阶段。让人不由得感叹,苏打水为什么这么火?


    日前,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苏打水行业市场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苏打水整体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左右,预测到2025年将达到320亿元。


    据了解,苏打水品类细分为天然苏打水和合成苏打水,二者分属于包装水和饮料,是不同类别的产品。目前市场上以合成苏打水居多,天然苏打水品牌并不多,主要因为天然苏打水产地稀少。


    从竞争主体方面看,各大饮料品牌纷纷加入“混战”,娃哈哈、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舒达源、名仁、屈臣氏、怡泉、依能等几十个品牌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苏打水饮品,但整体上苏打水饮料市场较为分散,尚未形成领头企业。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我国苏打水市场正进入导入期的最后阶段,经过了近10年对消费者的宣传,苏打水概念已经被很多消费者所认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崛起,苏打水市场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记者走访发现,商场里摆放的苏打水产品,包装上往往标有“0糖0卡”“弱碱”等字样,通过主打健康牌形成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以此吸引消费者。


    近几年随着健康管理的概念持续深化,像苏打水这样具备大健康属性的产品,自然受到消费者青睐。


    “苏打水的含糖量比普通甜饮料要低一些,更健康一些。从口感来说,苏打水比纯水要好,尤其喝无糖的苏打水,是比较健康的补水方式。”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在分析对比一些市场上常见的饮品后这样总结。


    此外,苏打水的口味众多,不仅有白桃味、百香果味、西柚味等多种口味,在口感上还分为含气或不含气,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但朱丹蓬也提醒,市场上卖得比较多的其实是人工苏打水,而人工苏打水在原料级别以及添加成分的比例等方面也存在乱象,甚至不排除假冒伪劣产品和低质高价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区分辨别。


    从整体来看,消费者对饮品的需求从刚需型消费升级转化为享受型消费,口感、功效、品牌甚至高端定位越来越被消费者所看重。


    朱丹蓬表示,苏打水的火爆是整个饮料行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从咖啡到新中式奶茶等饮品品类的不断涌现都在印证着饮料行业的发展。

    2021-10-14

  • 首 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