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狮子山”登陆海南琼海 将联合冷空气在华南制造强风雨

    今年第17号台风“狮子山”已于今天(10月8日)22时50分左右登陆海南省琼海市沿海,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级。“狮子山”结构不对称,降雨云团主要在东侧,并将联合冷空气,给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带来强风劲雨。


    台风“狮子山”登陆海南琼海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有强风劲雨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7号台风“狮子山”(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10月8日晚上22时50分左右登陆海南省琼海市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最低气压990百帕。


    “狮子山”登陆后将转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海南岛后,进入北部湾,尔后趋向越南北部。预计,10月8日20时至9日20时,广东大部、广西中东部、海南岛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90毫米)。


    与此同时,“狮子山”带来的风力也不小,10月8日20时至9日20时,南海大部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黄岩岛附近海域、北部湾、琼州海峡、海南岛及其沿海、广东沿海、广西沿海将有6-7级大风,其中南海西北部、北部湾东部、琼州海峡、海南岛东部和北部沿海、广东西部沿海的风力可达8-9级,阵风10-11级。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表示,从风雨影响上来看,“狮子山”结构不对称,降雨云团将主要在东侧及北侧,加上冷空气的配合,广东沿海及海南北部地区将会出现强降雨,当地要加强防范。


    10月登陆我国台风集中在华南致灾能力不容小觑


    从登陆我国台风的情况来看,秋台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秋季是仅次于夏季,台风第二活跃的季节。1949年至2019年间,在10月份登陆我国的台风共有45个,和9月份相比,登陆个数已经翻倍下调。


    进入10月份之后,由于副热带高压南退,受其牵引作用,登陆我国的秋台风地点明显偏南,登陆点多集中在华南地区,1949年至2019年间,基本没有台风在10月登陆江苏以北地区。





    从强度上看,10月份登陆的45个台风中,23个属于台风及以上级别,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个数比6月份要多,但比盛夏(7至8月)以及秋初时节要少很多。


    石妍表示,虽然进入10月后影响我国的台风强度相比9月较弱,但致灾能力仍不容小觑。这是因为,此时台风容易和冷空气结合,制造长时间的降雨,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灾害。

    2021-10-09
  • 突发!贾跃亭FF公司遭做空 机构抛出28页报告质疑造车能力

    突发!贾跃亭FF公司遭做空,机构抛出28页报告质疑造车能力;美国债务上限协议达成,欧美股市延续涨势


    贾跃亭创办的FaradayFuture公司(下称“FF公司”)又“摊上事了”。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做空机构JCapitalResearch发布了一份关于FF公司的沽空报告,该机构通过现场走访调研、对公司财报数据以及技术能力的分析并结合上市后系列资本运作等,直言“不认为FF公司能卖出哪怕一辆汽车”。


    尽管隔夜FF公司股价出现反弹,但就在前一日其刚创下上市以来新低。而随着美参议院就紧急债务上限延长至12月初达成一致,昨夜整个美股市场延续前一日涨势,盘中一度重挫的原油价格也因美国能源部的利好言论出现强势逆转并再度收涨。


    28页沽空报告抛出多项疑问


    “经过8年的经营,FF公司未能交付一辆汽车并再次表示‘明年交付’,此外公司违背了在美国及中国五个地方建厂的承诺,对于第六个工厂建设也一再推迟。”JCapitalResearch在做空报告开篇如是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JCapitalResearch这份28页的沽空报告从FF公司投产能力、资本运作表现、研发投入状况以及贾跃亭自身在国内受到的处罚等多个角度表达了其对FF公司的质疑,消息来源包括实地调研走访、公司财报数据及公开资料等。


    JCapitalResearch表示,今年9月20日,FF公司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其在制造方面取得进展,但JCapitalResearch走访的FF公司前工程主管并不认为公司的电动汽车已准备好投入生产。此外FF公司曾承诺在7个月内重新启动其位于美国加州的汉福德工厂并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但JCapitalResearch在报告中表示,其在8-9月三次参观工厂,发现其几乎没有什么动作,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仍然有工程问题需要解决。


    美国当地时间7月22日,FF公司正式通过SPAC方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上市首日公司股价盘中即出现破发。JCapitalResearch在前述报告中指出,根据FF公司自身披露文件,到2024年公司将需要额外14亿美元现金来实现自身财务目标,在大规模筹资及债转股后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持有股权被进一步稀释,JCapitalResearch也同时质疑是否还会有人愿意给该公司继续放贷。


    FF公司中文网站显示,贾跃亭的头衔是公司创始人、合伙人、首席产品及用户生态官。


    在报告中JCapitalResearch还详细梳理了贾跃亭及其相关公司在中国境内受到的处罚以及相应的诉讼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在7月,FF公司旗下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便遭法院强制执行,标的总额达3000万元。


    从股价表现看,隔夜FF公司大幅反弹9.80%,每股报8.40美元。不过就在前一日公司盘中股价一度跌至每股7.40美元,创下其上市以来新低。


    欧美股市、国际油价延续涨势


    从市场整体表现看,随着美参议院就紧急债务上限延长至12月初达成一致,昨夜美股继续收涨。


    截至当地时间10月7日收盘,美股道指涨0.98%,纳指涨1.05%,标普500指数涨0.83%。欧洲股市整体也呈现涨势,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均收涨逾1%。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宣布,参议院已就将紧急债务上限延长至12月初的协议达成一致意见,该协议将防止美国政府在10月中旬出现国债违约。此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曾警告国会称,需要在10月18日之前提高上限,否则美国将面临历史性违约风险。但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的措施一度遭到共和党人的反对。


    大宗商品方面,昨夜国际油价盘中跳水,但随着美国能源部表态目前没有开发石油供应的计划,也没有寻求禁止原油出口,国际油价再度重拾涨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0月7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87美元,收于每桶78.30美元,涨幅为1.12%;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87美元,收于每桶81.95美元,涨幅为1.07%。


    中信建投期货表示,尽管上周美国原油连续两周累库和俄罗斯加大天然气供应令市场看涨的情绪有所降温,可能令油价继续承压,但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石油库存已经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如果全球石油库存进入累库阶段,那么布伦特原油价格能否坚守每桶80美元的关口将岌岌可危,但供应缺口若在月内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油价下方空间并不大。

    2021-10-08
  • 广州电梯安全“你点我检大家看”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越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广州特种设备机电检测研究院开展电梯安全“你点我检大家看”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围绕“点、检、看、练、宣”五个维度,以情景再现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模式,增进群众对电梯安全和监管工作的了解与认识。






    “点”是热点问题群众“点”。根据群众普遍关注的电梯日常多发故障、维修保养等热点问题,结合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反馈问题,形成常见问题清单。邀请社区居民到场点出自己最关注、最期盼检验的项目,将主动权交给电梯使用者,实现“检什么,群众说了算”。


    “检”是症结所在专家“检”。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困惑,对接具体诉求,由专业检验机构具体分析,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相应检验方案,现场开展电梯检验,出具检验结果,活动当日共完成检验项目20余项。


    “看”是检验流程大家“看”。检验过程全程公开,网络实时线上直播,居民代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现场观看检验过程。同时,专家根据相关问题和检验情况开展电梯安全知识讲解和科普宣传,让群众在现场直观感受电梯检验工作,从用户变身为电梯安全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监督者。


    “练”是应急救援现场“练”。活动期间,由小区物业和电梯维保单位模拟电梯故障困人的情境,现场组织应急演练,按有关程序开展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救援,提高相关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由维保单位技术人员讲解被困时救援操作流程,宣传正确救援知识,加深群众对救援流程、处置方法的认识。


    “宣”是安全知识多样“宣”。活动现场设置电梯安全宣传咨询台,通过趣味互动问答、事故案例讲解、安全乘梯视频、宣传单张派发等多种方式,针对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开展安全乘梯、应急救援、电梯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普及宣传,现场派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250余人次。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梯安全“你点我检大家看”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是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而进行的,咨询活动解决了群众关切的电梯使用中的“急难愁盼”事,做到群众有所“呼”,政府部门有所“应”。

    2021-10-08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 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从1.3万元降到700元医药代表给出的回扣为“一个2000元”


    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降价“玄机”


    日前,一则起诉书让心脏支架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一名医药代表给心脏支架的回扣明码标价,靠着“每个2000元的回扣”,11年间向某家医院销售了4000余套心脏支架。


    心脏支架暴利“打折到脚踝”


    日前,一个多地三甲医院心脏支架型号不全,做手术要等的传言在网络上传播。该消息称,心脏支架国家集采落地以后,型号不全情况频频出现在多个省区的医院中。这一消息还称,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的统计,我国一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如果心脏支架告急,意味着很多患者就得排队等待。


    官方直接用数据让网络传言不攻自破。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9月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披露了2021年1月以来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实施的主要情况:2021年1月至8月,中选企业已出厂供应中选支架198万个,达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8倍以上,为医院实际使用量的1.8倍。出厂供应量扣除医疗机构使用量后,流通和库存等环节达88万个,供应充足。


    引发这一系列风波的源头还要从2020年11月说起。当时,国家医保局组织对心脏支架进行集采。彼时,医院中一个心脏支架的平均进价为13000元,而参与集采的企业中最高报价为7000元,最终中标平均价为700元,被网友戏称为“打折到脚踝”。






    这一超低价也难免让民众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比如价格降了95%的心脏支架能保证质量吗?


    事实上,根据弗若沙利文的统计,2019年国产支架平均出厂价格为3000元。而按照当年行业龙头企业乐普医疗披露的78.06%的毛利率来计算,单个心脏支架成本约为658.2元。


    既然国家集采的价格能覆盖心脏支架生产企业的成本支出并还留有一定利润空间,那为何还有上述传言的出现呢?


    一起受贿案牵出“医疗腐败”


    9月23日上午,当地法院开庭审理了安徽亳州利辛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三科原主任刘某受贿案。刘某两年多共收取回扣231万余元,其中球囊和心脏支架为主的医疗耗材回扣款高达141万余元。


    同日,在12309中国检察网公布的一份起诉书显示,某医疗代理商陈某某自2008年12月至2019年1月,向洛阳某医院支付回扣824.73万元,以涉嫌对单位行贿罪被起诉。起诉书显示,为了推广其代理的心脏支架及配套高值耗材,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被告人陈某某按照使用其代理供应的“××”牌心脏支架每个2000元、球囊每个500元的标准,向某医院心内科返医疗回扣款。从2008年12月开始到案发,陈某被查实以回扣方式销售支架共计4254套、球囊3955条。


    起诉书披露“回扣2000元”


    北青报记者通过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从2013年到2019年12月,医药领域贿赂案件超3000起。案件查处过程中,行贿人、受贿人常以惯例、潜规则等借口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这些判决书中,很多公诉人均是以“对单位行贿罪”起诉被告。而在诸多判决书中,一些科室负责人不仅自己收回扣,甚至主动“谈回扣”,还实行“雨露均沾”,将回扣在科室内进行再分配。其中,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刑事判决书中就显示了上述情况。


    根据该判决书,作为受贿方的某医院心内科主任牛某称,2008年下半年,该医院支架手术能做到上百例的时候,销售心脏支架的被告人找到其,称要给科室提供“医学支持”,按行规做。而牛某进一步解释称,所谓“医学支持”就是给科室的回扣款,行规就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回扣款基本上是支架价格的10%。按照当时的约定,国产某品牌支架的回扣款为1500元,进口某品牌为2000元。而科室主任负责谈回扣,科室的副主任和副主任医师具体操作。截至案发,该科室收到心脏支架的回扣款超70万元,其中负责实操的副主任医师反而受贿最多。


    判决书中显示,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代理或销售给医院的回扣比率惊人的一致,有的是10%或20%,有的则是一口价“2000元”。


    除此之外,为了让病人做心脏支架时选用自己企业的产品,企业医药代表除了给回扣外,还请医院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


    整治


    多部门联手治理医疗腐败


    “回扣成了医药企业进入医院的敲门砖。只要有一家送了,其余的就必须跟上。”一些业内人士称。而医药企业更是已经将行贿的钱计入药品、医疗器械的销售成本,以广告费、差旅费、办公费用等将账目做平,这些“成本”都需要患者来买单。某医院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医务人员收受回扣和财物一旦成为潜规则与行业风气,就会丧失医德,甚至违纪违法,最终抬高医疗费用,加重患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加剧医患矛盾。


    有关部门并没有对这一灰产听之任之。药品和医疗器械集采,就是斩断灰产的方式之一。让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带量集中采购,改变了以往药品和耗材的“生杀大权”全由医院工作人员掌控的情况,同时压缩中间环节,降低企业销售成本,让出厂价更贴近终端价,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针对药品、医疗器械的回扣风,中纪委国家监委也频频发文,以案说法。据北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经8次发布消息,要求彻查医疗腐败。


    今年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最新发布了一则《关于印发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家卫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对新一轮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整治的重点进行了明确。国家医保局此前印发《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于2020年底前建立并实施信用评价制度,涉及医药商业贿赂等7种失信行为的医药企业将被纳入失信“黑名单”。


    在2020版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中,“医药购销中,给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位列主要失信情节首位。


    今年9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通报价格招采信用评价“严重”和“特别严重”失信评定结果(2021年第1期)。被通报的五家企业中,有三家是因卷入医药贿赂案而上了“黑名单”。

    2021-10-08
  • 国庆假期返程,各地防疫政策最新梳理→

    国庆假期接近尾声,各地即将迎来返程高峰,全国多个城市公布了最新防疫政策——



    北京市: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不允许进京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不允许进京,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进京。14日内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全国低风险地区人员可持健康码“绿码”通行。





    天津市:莆田、泉州、厦门三地人员需出示核酸检测阴性信息


    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旅居史的来返津人员均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旅居史的来返津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





    上海市:高风险地区人员集中隔离


    对高风险地区来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风险地区来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





    重庆市: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集中隔离


    对中高风险区域来返渝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所有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区所在城市的来返渝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新疆乌鲁木齐:所有中高风险地区来乌旅客不允许中转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前往乌鲁木齐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中高风险区来乌旅客不允许中转,有当日中转疆外行程的仍然允许中转。其中新疆伊犁多机场航班取消,在伊犁州旅行的游客暂不离开伊犁。





    陕西西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所有来陕返陕人员(含中转旅客)在登机前必须完成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查验工作,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适当放宽。





    河南郑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需要集中隔离14天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来郑需要集中隔离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旅居史人员来郑,需要持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7天居家健康监测。





    湖南长沙:高风险地区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


    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或发生本地社区传播的中风险地区旅居史者,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湖北武汉: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未满14天的旅客将集中隔离


    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未满14天的旅客将由防疫部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至离开中高风险区满14天。





    江苏南京: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须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市的低风险地区人员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进入江苏,须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四川成都:中高风险区人员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


    中高风险区人员,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直至离开风险区满14天。





    浙江杭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来浙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人员,实施“2+14”健康管理措施;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暂缓来浙返浙,如已来浙返浙的,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





    江西南昌: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赣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证明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赣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东广州:高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14天集中隔离


    对高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开展14天集中隔离;对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来返粤人员,开展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粤人员,开展三天两检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福建福州:高风险地区入返榕人员集中隔离


    福建省莆田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入返榕人员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高风险地区人员按规定采取集中隔离管理;中风险地区人员按规定采取居家隔离管理。

    2021-10-07
  • 三名科学家分享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和苗付一鸣)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其中,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因“建立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其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相关研究获奖,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因“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而获奖。





    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屏幕上显示奖项得主真锅淑郎(左)、克劳斯·哈塞尔曼(中)和乔治·帕里西的照片。(新华社发,魏学超摄)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他表示,获奖者们对“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三位获奖者因对“混沌和明显随机现象”的研究而获奖。地球气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复杂系统,而复杂系统的特点是随机性和无序性,难以理解,但三位获奖者开发了描述和预测它们长期行为的新方法。


    公报说,真锅淑郎在20世纪60年代领导了地球气候物理模型的开发,展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约10年后,哈塞尔曼创建了一个将天气和气候联系在一起的模型,从而回答了为什么在天气多变且混乱的情况下气候模型仍然可靠的问题。他的方法已被用来证明大气温度升高是由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的研究成果为“了解地球气候及人类如何影响它”奠定基础。


    帕里西因对“无序材料和随机过程理论”做出革命性贡献而获奖。据公报介绍,1980年左右,他在无序的复杂材料中发现了隐藏模式,这是对复杂系统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这些成果使理解和描述许多不同的、显然完全随机的材料和现象成为可能,并被运用到物理学以外的许多领域,如数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机器学习等。


    帕里西在发布会的电话连线采访中说,他听到消息后很高兴,完全出乎意料。他还强调了“立即行动”以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性。


    真锅淑郎1931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气象学家;哈塞尔曼1931年生于德国汉堡,是马克斯·普朗克气象学研究所教授;帕里西1948年出生在意大利罗马,就职于罗马大学。


    三名科学家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5万美元)奖金,帕里西将获得其中一半奖金,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将分享另一半奖金。

    2021-10-06
  • 多地探索“育儿假”升级扩容 迈向生育友好型社会

    热评丨“育儿假”来了,逐步迈向生育友好型社会


    随着“三孩”政策全面落实,多地陆续推出“自选动作”,探索“育儿假”升级扩容的新版本。今天,四川、贵州、江西三省均发布“育儿假”决策。根据当地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子女3周岁以下的夫妻,每年分别享受累计10天的育儿假。



    安徽版“育儿假”还在征求意见中,但步子迈得更大。根据《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在子女6周岁以前,每年给予父母双方各10天“育儿假”。这样一算,从孩子出生到6周岁,父母的“育儿假”累计可达120天。


    正所谓,民有所呼,“假”有所应,其他省份也将陆续调整“育儿假”细则。


    纵观多地调整“育儿假”,一个共同出现的新动向特别值得肯定,那就是,这个假期不再“以母之名”,男性休“育儿假”在多地也将成为一种制度安排。


    在传统观念中,“育儿”是母亲的天职。实际上,在陪伴孩子成长这件事上,父母双方都责无旁贷,哪一方都不应缺席。将“育儿假”赋予父母共享的属性,有助于共同承担育儿责任,也利于维系婚姻关系的健康稳定。


    此前,不少女性担忧,如果“育儿假”只针对女性,假期休的时间越长,越会加剧职场偏见。一些用人单位或将女员工“拒之门外”,或用“玻璃天花板”堵住女性职场晋升路。此次,各地升级“育儿假”,男性也要休假的规定,有助于减轻对女性的职场歧视,保护女职工劳动权益。


    不过,面对新推出的“育儿假”,很多人表示支持,也有人存在顾虑。部分育龄女性担心假期“只是看上去很美”,还有人提出,“不求有薪,但求有假。”避免“育儿假”沦为纸面福利,必须要做到有措施保障落地执行。


    想要释放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先要和他们想到一块去,针对婚育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逐一击破、多措并举。“育儿假”怎么放,托育难题怎么解,教育资源如何供给?各项政策都应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与时俱进。


    如今,父母“育儿假”来了。面对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命题,人们有理由期待公共政策将释放更多善意。

    2021-10-02
  • 房车出游:带着家去旅行,世上的美景都成了自己的“花园”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旅游业再次迎来“黄金周”,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众出游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公众出游向更少使用公共交通、更自由的行程转变,房车自驾游成了不少人青睐的出游选择。据记者了解,进入9月份后,山东房车租赁市场已经提前出现紧张态势,加之出境游的回流,让原本就处于升温状态的房车游市场出现“一车难求”的局面。

    “房车环球旅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00后女孩的房车独居生活”,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一群追求自由的社交媒体博主分享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房车生活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驾驶房车出行。

    事实上,在年轻人刮起这波房车消费热潮之前,一群60后大爷大妈们早已走在时尚前列,在购买房车的群体中,有充足的休闲时间及经济基础的退休人群是绝对的主力。

    68岁的山东退休职工齐玉华是一名向往自由生活的房车爱好者,驾驶着他的自行式C型房车环游过大半个中国。“房车上功能比较全,微波炉、电磁炉、洗衣机、电冰箱都有,生活保障没有问题,感觉很惬意。”坐在房车上喝着功夫茶的齐玉华说,他很喜欢旅游,但年龄大了跟着旅行团出游很不方便,看着同事新买的房车,自己羡慕坏了,便暗下决心也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房车。四年前他在北京房车展上看到了自己心仪的自行式房车,不顾妻子和孩子的反对,当场提走了售价53万的展车,从北京一路开回了山东。

    “房车旅行让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玩,顺路买些食材就可以做喜欢的美食,夏天出汗多了不仅洗澡方便,脏衣服可以放进洗衣机直接洗,还带烘干功能,这就像是把家‘搬’到了车轮上,房子虽然不大但很舒适,世上的美景都成了我们家的‘花园’,这让我感觉很爽。”齐玉华说,带着妻子和孩子出游几次过后,房车出行的便利也让家人们的想法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反对变得赞同。

    “开始房车旅行后,每天的心情都非常好,心情好了身体就好,吃嘛嘛香。当年和房车车友们一起去内蒙古露营,把车停在草原上,感受着新鲜又凉爽的微风,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美食,大家一起喝酒、跳舞,引得很多跟团游的游客都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当时就感觉很满足。”齐玉华笑着说,从买车到现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明显感觉身边的房车车友越来越多,手机上的“房车车友群”也越来越多,大家年龄基本上都差别不大,能聊到一起去,当自己走到一处景色好的地方,往群里发个定位,周围的车友们就会聚集过来一起露营,这样就不会孤单了。

    十一黄金周房车租赁市场火爆

    高大、昂贵、神秘、奢侈,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房车留给大众的印象,让人感觉遥不可及。近年来,随着车型的不断出新,价格逐渐亲民,房车已经慢慢走下了“神坛”,而疫情带给人们生活观念和出行观念上的变化,也让人们开始主动向它靠近。

    “今年十一黄金周房车租赁市场十分火爆,与购买不同,租赁房车的大都是中青年人,尤其以有孩子的家庭居多。俱乐部内房车早在一周前就被预订一空,每天平均还要拒绝10多个客户的预约电话,租车价格也相比平日的800元/日左右,上涨到了1500元/日左右。”山东旅乐居房车俱乐部负责人彭涛说。9月29日,记者对比济南市区内某豪华型酒店十一黄金周的住宿价格发现,豪华大床房价格仅为751元/晚,行政大床套房价格为1488元/晚,与房车每日租赁价格相当。

    “购买房车的主力军现在仍是60岁左右的人群,他们有大把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还有较为丰富的物质积累和退休保障,所以他们往往选择直接购买房车。随着房车生活年轻化,更多的自媒体人、房车旅游主播等年轻人选择购买房车,以房车旅行为视觉卖点,通过直播、短视频获取收入,边旅行边工作。租赁房车的车主年龄段基本在35岁左右,疫情之下,他们更倾向远离聚集、独来独往,来趟近郊游或者周边游。这个年龄段经济条件可以满足,但出行时间达不到,每年出行的次数是有限的,只能周末或者节假日出行,他们就选择了租赁的方式。”彭涛说,和团队游相比,自驾游、房车游具有小聚集、大空间的优势,一般都是家人、朋友在一起,在车上实现自我服务。因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这种出游方式,购买房车或者租赁房车的群体也从原来的老龄化向中青年转变,除了经济条件的变化外,国产房车品牌增多,价格亲民也是主要原因。“最便宜的自行式房车价格在10万元左右,老百姓也更容易接受这个价格。”

    房车销售迎来井喷式发展

    根据房车行数据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房车市场开始快速增长。2018年,国内房车销量达6000辆,保有量约为2万辆,截至2020年底,中国房车保有量达到13.5万辆。2020年,国内租赁房车出行总人数达到7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2016年刚注册房车公司时比较艰难,当年接受房车的人群相对来说比较少,但到了2017年底就感觉有一个小井喷。从2017年底到2018年,大概10个月的时间,我们公司的销量就达到了80多台房车,很明显社会对房车接受度一直在提升。到了2018年到2019年又有一个明显的上升,我们的年销售量就已经过百。2020年上半年疫情原因有了很明显的下滑,比同期下降了40%左右,但到2020年的下半年,又有一个小的反弹,疫情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对销售反而有一定拉动作用。”彭涛表示,从房车车展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房车的喜爱程度在不断增加,中国房车车展从每年一届变成了每年二十届以上,从原来的只有北京有房车展,到现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遍地开花。

    房车营地配套设施逐完善

    作为房车游的重要配套,房车露营营地也是房车旅行中的重要一环。

    “山东房车营地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一两家增长到现在的120多家营地,数量上变化非常大。在质量上,原来的营地类似于停车场,里面配备了水电桩,房车进入后可以补水补电,现在的营地增加了很多娱乐项目,包括一些拓展训练户外项目等,丰富了车友的露营生活。”彭涛说。

    成立于2010年的乐沃营地属于济南第一批房车营地,“当时我们的定位是接待自驾游顾客,随着这些年来的经营,发现房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房车车友在路过济南时也会停靠在这,后来营地就增加了针对房车的接待设施,包括自主研发的水电桩等,可以给房车车友补给水电。自从房车数量越来越多以后,我们营地也增加了很多配套项目,包括吃、住、玩汽车影院等项目……都是对房车车友开放的。”乐沃营地负责人魏子斐告诉记者,在2015年前来营地的房车数量很少,一年来不了几辆,自从2015年以后房车陆陆续续就越来越多,旺季的时候每个月能来十几辆房车,一年下来也得一二百辆房车在营地停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房车露营不仅是一种旅游休闲方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们“带着家去旅行”的梦想。相信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消费理念的普及、生产能力的提高、管理制度的优化,房车的销量、使用以及产业链配套的租赁和自驾游将迎来更多增长。

    2021-09-30
  • 车库商用乱象治理难 承诺制或成解决“良药”




    天元新府华城小区内一些车库成了商业门面。(陈旭东摄)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见习记者钟佳燊

    近日,家住天元新府华城的谭先生遇到了烦心事,他家楼下大量车库被商用,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人居环境也受到影响。车库商用是否合法?影响业主生活当如何约束?为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车库商用烦恼多

    “小区车库商用,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人居环境。”谭先生告诉记者,天元新府华城南门附近的车库大量被商用,主要是麻将馆、理发店、卖菜铺。他家就住在这些商铺的楼上,对商铺的用电安全情况十分担忧。除此之外,卖菜铺天天杀鸡杀鱼,气味难闻。

    对于谭先生的担忧,天元新府华城物管公司保安队陶队长表示,用电方面,车库在设计时,就经过了电业局的统一规划,且每个车库配备了电表,达到了安全标准;卫生方面,通过物管劝导,卖菜馆的环境已有明显改善,物管也将继续维护商铺的卫生环境,减少对业主的影响;至于麻将馆扰民现象,他们已经和麻将馆老板进行了沟通,要求他们减少噪音影响。如果哪家麻将馆存在扰民现象,业主可以向物管反映,物管会上门沟通规劝,为业主解忧。

    无独有偶,岳塘区银苑山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小区主干道的车库大多改为麻将馆或者小商铺,特别是麻将馆对我们影响很大,打麻将的人越多,停车越乱,经常造成交通拥堵。”银苑山庄物管公司工作人员说,车库商用不利于小区和谐。

    记者还走访了盘龙名府、新景家园、百姓家园等多个小区发现,都存在小区车库商用的现象。“只要有地上车库就难以避免这种情况。”在盘龙名府物管公司李姓工作人员看来,小区车库离居民近,存在着较大的商业潜力,车库业主想借此增加收入,是导致这种现象多发的原因之一。

    承诺制或成为解决问题的“良药”

    湘潭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李俊表示,小区车库商用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按照相关的物业管理条例和办法,小区车库改为商用不能影响小区业主的正常出行和小区的居住安全。如果影响到业主,物管公司可以沟通劝阻和制止,在仍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上报相关职能部门,由他们来执法处理。除此之外,街道、社区和物管公司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呼吁业主避免侵犯他人利益;业主做事要合法合规,多和物管公司沟通交流。在李俊看来,“一个部门难以解决这一问题,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或许能缓解车库商用对业主造成的影响。”

    为此,我们也找到了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小区车库在住宅小区内,他们会把其定性为住宅。按照《省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规定》,这种以属于自有产权但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明的住宅作为经营场所的,需要提供社区、居(村)委会出具的“房屋产权证明”和“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证明”。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今年8月份,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推行“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市场主体登记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试行),以告知承诺书代替了证明。其中申请人承诺第4条规定:如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其他扰民情形,将无条件消除不良影响或主动搬迁并办理住所(经营场所)变更登记,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一规定为之后相关部门执法提供了法律支持,也为解决这种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名负责人表示。

    有利害关系的业主

    可提起民事诉讼

    湖南人和人(湘潭)律师事务所陈彩虹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业主不能擅自改变房屋的使用性质,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即使多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在未经全体利害关系主体同意的情况下,也不能将住宅擅自改变为经营性商铺。”陈彩虹说,如果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不同意车库的使用方式,建议提起民事诉讼。

    陈彩虹介绍,《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也明确了相邻关系主体的义务规则,业主虽然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专有部分,但必须依据房屋本来规划设计的居住、营业或者其它特定的用途来使用,否则存在构成对相邻权的侵犯。

    2021-09-30
  • 每年有210万人购买 临期食品为何受追捧?

    临期食品为何受追捧






    【经济界面】


    对低价、折扣、实惠的热爱,不再是专属于会过日子的老年人身上的“标签”。近日,到临期食品超市或线上选购临期食品,成为25岁至35岁年轻人的消费热点。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为何会选购临期食品,年轻人出发点各异。“性价比高”“理智消费”“更加环保”等原因,反映出当下年轻人逐渐理性的消费观。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1/3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高达约13亿吨。而被商超根据规定处理的临期食品,也是导致浪费的重要一环。临期食品的热销,为减少食物浪费提供了新方案。


    临期食品为何被追捧?营养是否会“打折扣”?在合理利用上,发展出了哪些公益新模式?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研。


    1、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


    【案例】


    近日,在一档节目中,上海市的“省钱达人”张晨分享了自己购买临期食品的经验。“临期食品一般都在五折至三折左右。我家两口人,一年在吃喝上的花费大概2万元,如果是原价购买,大概需要5万元左右,所以一年在这方面就能攒下3万多元。”张晨介绍说。


    像张晨一样,近一段时间以来,热衷于购买临期食品的人不在少数。在一些网络论坛上,临期食品相关话题,吸引了超过8万人关注和讨论。调查数据显示,临期食品的消费群体中,年龄在25岁至35岁的占了近一半,超过四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一般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食品保质期临界”标准,像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像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等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


    在北京丰台区一家超市内,冷藏货架上不少酸奶贴着“买一送一”的标签。“之前购物时,看到超市会对临期的酸奶做特价销售,非常实惠,所以会经常过来看一下。”北京市民林女士说,“其实一般这些酸奶离过期都有五六天,回家马上就能吃完,一般不会放到过期。”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大超市都设有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货架。临期货架上的产品种类同样丰富,多数为零食,还有洗发水、护肤品等生活用品。商品一般都在3—7折左右销售,比正价实惠很多。


    在不少线上购物平台,临期食品销售也非常火爆。在购物App搜索“临期食品”,巧克力、膨化食品、方便面、饮料等商品几乎涵盖了大多数零食品类。在一家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店铺,一款原价8.8元的进口曲奇饼干,售价仅为4.3元,月销售量已经超过9000件。


    在线上平台,专营临期食品的商家呈增长趋势,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今年4月,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其中,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


    而在线下,临期食品也成为蓄势待发的商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不少商场和核心商圈,已经新增了数量可观的临期食品商店或超市。位于北京双井附近的一家专卖临期食品的超市内,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比普通超市人流量明显多了不少。“我买这些零食,才花了四十多块钱,比正价买便宜很多。”刚购物完的90后女生小周告诉记者,“但是因为是临期食品,所以也不会囤很多,吃完再买。”


    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反映出临期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到临期食品行业,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也将成为“百亿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国用分析指出,大家愿意买临期食品是因为它比较实惠,这也跟人们健康素养的增长有关。从2008年到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从6%增长至23%,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临期食品在食品安全上一般没有问题。


    2、正确储存的临期食品营养不会有变化


    【案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临期食品不只是省钱,也是环保的购物行为。而且一般买到商品时,距离过期还有三四个月,临期不是过期,只要在过期前吃掉就好了”。也有消费者反映,“临期食品更应该把控质量,不少商品受天气情况影响没过期就容易变质,此前网购过一些临期食品,像饼干、膨化类食品容易变质,完全没法吃”。


    那么临期食品安全吗?不少人心里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华东理工大学FDA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表示:“临期食品不等于过期食品,在保质期内正确储存,品质和安全性没有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一家临期食品超市内,记者发现,今年5月生产的、保质期为8个月的盒装瓜子,原价24.9元,在超市内为7.9元出售;今年8月生产的、保质期为12个月的薯片,原价12.8元,现价为4.2元出售。超市内的不少商品距离保质期都在3个月以上,有的日用品甚至还有两年以上的保质期。


    此前,我国对于食品保质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范。2011年5月13日,国家相关部门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做出如下定义,即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2012年1月27日,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即到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


    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消费者以前看重安全,现在更看重营养。那么食品在临近保质期时,在营养上是否会“打折扣”呢?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很多消费者担心,随着时间的延长,食品的结构和营养含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从相关规定来看,在保质期以内,不允许食品存在这一问题,这是法律对食品品质的基本要求。


    “网购临期食品时,我一般不会购买自己不熟悉的品牌,很多食品买了之后也会很快吃完。”大约四个月前“入坑”临期食品的消费者吴佳慧告诉记者,虽然经常购买临期食品,但是自己仍然比较谨慎,根据网友们的经验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购物“攻略”。“我一般会选择像麦片、自热火锅、方便面等容易保存的食品,也会买一些牙膏、洗发水等日用品。有的食品,比如说冰激凌、海鲜等速冻食品,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对运输、保存等环节是否存储到位还有一些担忧,所以我买得比较少。”吴佳慧说。


    张永建指出,一些临期食品对保质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说,有些食品在储存条件上要求保持特定温度,如果没控制好温度就会导致食物变质。这些特殊的储存条件,在一般消费中也应该注意。


    临期食品虽然不是过期食品,在行业发展中,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依然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了科普短视频《临期食品,可以买吗?》。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临期食品常常有较大折扣优惠,但购买时仍应按需购买,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食物浪费;临期食品买回家后,最好在保质期内吃完。如果食品过期,出现膨胀、异味、霉变等情况,应当丢弃。


    3、临期食品可以在公益中发挥“余热”


    【案例】


    每天上午,上海浦东新区峨山路的绿洲食物银行门口,都会排满等待领取食物的人群。每天8—10点,街道里注册的低保户可以在这里排队领取蔬果。10点后,街道里的环卫工人们会前来挑选。领取不完的食物,则会由社区志愿者们分发给社区周边的一些低收入家庭和独居老人们。


    企业捐赠临期食品,再由食物银行分发给有需要的人群,这一公益模式在近年来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资料显示,1967年,世界第一家食品银行在美国成立,并很快在欧美多国推广。


    “食物银行会与一些超市、面包房等合作,例如蔬菜、面包等承诺当天卖完的食物,实际保质期能到第二天中午前,工作人员及时取后,会在中午之前把食物分发给有需要的人。”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国内首家食物银行创办人、“绿洲盛食社”淘宝店负责人李冰介绍说。


    据李冰介绍,绿洲食物银行共帮助239家食品厂商,“抢救”了1000多吨即将浪费的临期食品,免费发给需要帮助的群众100多万人次。


    然而,目前全球所有食物银行都是传统的线下门店模式,人力成本高、发放效率低、受益群众范围小。9月16日,绿洲食物银行从线下走到线上,国内首家食物银行淘宝店“绿洲盛食社”正式开业,店铺内的临期食品都来自商家捐赠。据悉,有需要的人群只需花1分钱就可下单,包裹送货上门,不用再前往线下固定领取点。淘宝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开通网上食物银行,将提升食品分发的速度和效率,覆盖更多人群。同时,网购下单的领取方式,也让受助者更有尊严。


    除了食物银行,临期食品还通过更多方式在公益上发挥着“余热”。今年5月,南京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民政部门试点搭建企业对接慈善超市的临期食品捐赠平台,通过慈善超市把临期食品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人群。


    而早在2017年,“共享冰箱”在北京、上海、江苏扬州等多地兴起,成为一些餐饮公司、超市临期食品捐赠的方向之一。当前,也有不少企业依托自身资源,开始试水共享冰箱公益模式。


    如今,在上海武宁路与普雄路交叉口附近,上海第一台共享冰箱的摆放点,每天早晨还会排起长队。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曾经兴起过的共享冰箱、爱心冰箱,有不少只是昙花一现。如何持续运营,仍然是临期食品相关公益模式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表示,共享冰箱需求旺盛,如何保证食物供应是持续运营的难点。未来,还要吸引更多爱心企业关注,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

    2021-09-29
  • 福利院长大的“铁妈妈” 把儿子培养成博士后

    福利院长大的“铁妈妈”把儿子培养成博士后






    母子感恩:帮助更多困境中的人圆梦


    □长江日报记者钟磬如金振强


    9月24日见到毛小红时,记者有些吃惊:没戴眼镜、不用导盲杖,从家里到地铁站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她坚持一个人出门来接。


    她的视力很差,左眼球摘除,右眼视力0.1,年纪大了更差。她打消记者的担心:“不要紧,马路上的人和车我有个模糊影子,这条路走了快10年,再说白天光线好。”


    年过五十的毛小红,就是凭这种韧劲走来:自幼被遗弃,丈夫患精神病……但是她在福利院、民政部门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把儿子培养成“本硕博连读”,直到成为博士后。


    ■5个月大时被福利院收留,工作人员让她跟着毛主席姓了毛


    1970年10月的一天,汉江边一码头上,一个女婴在江风中哭了许久,不见有人认领。一位好心人把孩子送往蔡甸区福利院。


    孩子左眼化脓,工作人员把小家伙送往医院。可惜眼疾太重,医生只得为其做了摘除手术。


    贴身衣物上绣着“1970年5月4日”字样,再无其他个人信息。工作人员给孩子取名为“毛红”,跟着毛主席姓毛。为孩子上户口时,福利院院长考虑到容易重名,改名为“毛小红”。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照顾,福利院一位孤寡老人李奶奶把毛小红接到身边。“那年老人家已是70岁,从喂奶哄睡,到做衣洗衣,李奶奶把我当成她自己的孩子一样,付出全部心力。我当了母亲后,对这个才有了切身体会。”毛小红向记者回忆。


    有李奶奶的童年是温暖的。“老人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买来的零食,让我先吃。她勤劳善良、性情温和,从来没有打骂过我。”


    毛小红12岁那年,李奶奶因摔伤意外离世。“最后一面非常匆忙,她已说不出话,流泪望着我,我抱着她大哭。”每每想起当时的情景,毛小红难掩哽咽,“老人照顾了我12年,就像一道光,给我温暖、力量。我挺不过去时就会想起她,她一定盼望我好好活下去。”


    作为福利院最小的孩子,工作人员为毛小红做了大量照顾的工作。“冬季食堂阿姨会把饭菜放在被子里保温,让我吃到热饭热菜。院长关心我的面部发育和美观,想办法筹钱给我装义眼,教我待人接物的道理。”


    在福利院20年,关爱毛小红的人很多。在学校,老师对她总会投入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心,班上几位同学与毛小红的友谊持续至今。“知道我急需用钱,同学们总是主动相借,从来不催我还。这份情谊我总是记得。”


    ■丈夫患重病,“铁妈妈”在政府帮助下克服困难,把儿子培养成“本硕博连读”


    20岁那年毛小红高中毕业,进入福利院实习,认识了丈夫关世勇(化名)。结婚后不久,丈夫出现精神问题,需长期住院治疗。


    毛小红当时已怀孕。“我当时真是难过。你想想,上有在农村的公婆,下有未出世的孩子……”


    经组织安排,毛小红进入区民政局劳动服务公司工作,从事园林养护,制作殡葬用品。工资不高,但是能应付日常生活所需。最怕的是生病,儿子关博(化名)有慢性支气管炎,一感冒就会发作,吃药打针都需要钱;有一次儿子摔伤了,是同事、同学出手相助帮他们家渡过了难关。2010年区里为毛小红一家申请到一套公租房,解决了母子俩的住房问题。


    生活尽管清苦,毛小红从未轻视对孩子的引导,特别是品质培养。“儿子读小学时,因为他父亲患病,有时候会受到个别同学嘲笑,我就对他说:同学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时孩子心里就有个种子:品行好才受大家喜欢。”


    对于不守信,毛小红绝对零容忍。关博告诉记者:“有次我跟妈妈撒谎说要买文具,实际上要了钱和同学去打游戏。妈妈发现后,狠狠教育我直到我求饶认错。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撒谎了。”


    毛小红在儿子眼中是“铁妈妈”。“她很坚强,有什么病痛从不和我说。”关博有次从外地回家,看到妈妈身上好几处红肿破皮,才知道她前几天摔了一跤。“但她对我只字不提。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她总是默默承受,不给我压力。”


    随着生活开销一天天增大,毛小红另做了两份兼职,每月能多赚1000多元。关博说:“有次期末考试我考得好,妈妈买了一台学习机奖励我。”上中学时关博身体发育非常快,跟腱疼痛得厉害,走不了太远的路,甚至自行车也没法骑,毛小红咬牙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


    妈妈的付出,儿子用努力学习来回报。关博先后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这一路,民政部门也给予大力帮助,每年资助他7000元学费。


    本科毕业时关博有读研的想法,但家中现状让他有点犹豫,想早点就业赚钱。“我妈妈知道后,猛烈打消我的犹豫,要我继续深造。因此我就继续读了下来。”


    明年,关博即将博士后出站,打算回武汉发展。“我想资助一些困境中的学生,帮他们圆读书梦。”


    ■她考了好几个技能证书,退休后学会做“播客”:我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工作30年,毛小红一直在与视力障碍作斗争。“眼睛不好,我必须多学点技能,好谋生。”


    1995年,毛小红以预支工资方式筹得学费,前往北京农学院参加园林函授班。“我对拾掇花花草草特有兴趣。”看不清老师板书,她就反复向老师、同学求教;看书做笔记,她几乎要把眼睛贴到课本上才能完成。用2年时间,她拿到了大专函授文凭。


    2000年前后,毛小红感到容易焦虑紧张。“为何不学一下心理学,帮自己调节情绪呢?”她向同事、同学借了学费,参加湖北省心理学会开设的心理咨询师学习班。


    一年多时间,毛小红每周末上课,下班后看书学习,晚上经常只睡4个多小时,最终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这次学习不仅提高了我和人们的沟通能力,在看待问题方面我比以前也周全多了。”


    2008年,毛小红的视力进一步下降,她决定考个按摩师证书。她对儿子说:“我要赶在眼睛失明前多学点技术傍身。”上午上班,下午学按摩,晚上复习穴位按摩手法。一年多下来,毛小红跟儿子的作息几乎一样,最终通过四级按摩师考试。


    去年9月,毛小红退休了,她又报了有声书录制剪辑和播客课程。“闺蜜支持我买了个录音专业话筒。单位资助给我一台旧电脑,经过修理后,用来剪辑音频。”


    这一次,毛小红希望通过所学,免费教更多残疾人运用播客。“朗诵、交流,能打开残疾人的视野,帮助他们摆脱精神痛苦,开拓生活上的其他可能。”对她来说,帮助别人就能快乐自己。

    2021-09-29
  • 眼睛不近视比得100分还重要 儿童青少年近视怎么防

    高中生近视率超八成儿童青少年近视怎么防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超过了80%;从不同近视程度来看,近视的孩子中有10%是高度近视,超过1/3的是中度近视,也就是说中高度近视的比例近50%;从不同的区域来看,总体的趋势是‘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同时,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距,城市的近视率达到56.5%,比农村高出8个百分点,但是,农村近两年的增长趋势比城市快。”日前,在第三届国民视觉健康高峰论坛上分享这组数据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宋士勋表示,在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监测中发现,防控重点应低龄化;高度近视发展成眼疾病的概率非常大,不容忽视。


    对于个人来说,高度近视有可能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甚至致盲。对于国家来说,近视将使精密制造、军事、军工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人才缺口。


    近年来,国家对此加倍重视,连续出台相关政策。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实施方案》。不久前,教育部等15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的工作方案》。还有健康中国行动、“双减”政策等,旨在减少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瞿佳提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需要“五方协作”,除了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外,还需要学校、学生、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努力。


    “眼睛不近视比得100分还重要”


    “在一段时间内,应试教育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成为义务教育的指挥棒。这种教育模式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重智育,轻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因此,导致校内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还参加校外培训,作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学生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影响睡眠,这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说。


    张天保认为,防控学生近视的治本之策在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才能减轻学生校外课业负担。


    “中办、国办‘双减’文件出台以后,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校内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课业负担正在逐步减轻,形势喜人。这就为防控近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张天保呼吁,对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工作,要重视、落实、行动。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健康,让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顶层设计有了,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学校能做什么?


    “‘眼睛不近视比得100分还重要’,这是我们强推的理念。”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柳明校区校长孟祥兰分享该校的经验时介绍,保护孩子视力的工作,在该校由课程部、学生部、医务部和家长督学部等共同促动。课程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大屏幕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课上要监管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等;该校坚持早操、上午第二节课后、下午第二节课后“一天三操”,学生部负责眼操的落实,引导学生把眼操做到位;医务部每学期对学生视力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告知家长,同时建立一对一档案,提醒学生重视自己的视力;家长督学部定期请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给孩子提供的视力环境是否合乎要求。


    “目前,减负和加大体育锻炼时间特别重要。现在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我们学校学生每天到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晨跑,跑出汗之后再走进教室早读,再加上30分钟做操时间,学生每天运动时间超过了一个小时。另外,我们要求学生中午一定要到室外去晒太阳,所有的老师下课后都要求孩子远眺。我们也定期请眼科专家到学校给孩子们进行保护视力的科普,学校的责任很重。”孟祥兰说。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发生地是家庭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柳明校区每个学期首尾各进行一次视力检测,结果发现,不少孩子的视力在寒暑假有所下降。


    孟祥兰认为,“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电保姆’,家长给孩子手机、平板后就不管了,这是坑害孩子最要命的东西。家长和孩子一定要一起运动起来,让孩子养成锻炼的习惯。学生个人要明确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负责,我的健康我管理。”


    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光宏也强调家庭在保护孩子视力中的重要性。“很多孩子陷入网络中,基本上是因为父母没时间陪伴,能吸引孩子的就是这些电子产品。”他还建议家长做好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因为有的孩子在学校有做眼保健操、课间休息的时间,但是回到家马上就放松了,玩游戏、玩平板。家长应给与孩子更多的支持、关注和陪伴,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坐姿等习惯。


    “现在青少年玩游戏的时间有限制了,这就很好。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科技的发展,但是我们有办法通过正常、合法的手段让孩子不要沉迷到这些环境中。家庭是孩子近视的重要发生地,我相信家庭也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健康的主要场所。”王光宏说。


    近视防控要“抓早抓小”


    瞿佳强调,近视防控要“抓早抓小”。“儿童视力与眼屈光发育是渐进的过程。婴幼儿都有轻度的远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恢复,10岁左右达到正视。现在的孩子等不到10岁,五六岁时就把远视储备用完了,就近视了。”


    “抓早抓小”体现在具体做法上就是分门别类对待不同学段的孩子,根据孩子屈光发育的情况、上学读书负担的情况以及用眼高峰的情况来进行。瞿佳具体介绍,在0~6岁的学前阶段,孩子视力发育比较快,是从远视到正视的重要阶段,家长要重点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幼儿园一定是游戏化、娱乐化的,不能小学化。0~6岁的关键就是呵护引导孩子快乐成长。推迟一年上学,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的近视发生率。孩子7~12岁开始读小学时,要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变,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预防近视,小学是近视发展最快的时段,一定要控制住。13~18岁时,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增强,这个阶段已经近视的不能逆转,要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


    瞿佳提出,最简单、最少成本又健康的防控近视方法就是到户外去活动。另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近距离用眼与休息习惯的养成:看20分钟书本,眺望远处20英尺(约6米)20秒;多运动、勤休息;视屏大一点,距离远一点,阅读时间少一点,间歇休息多一点。


    宋士勋表示,要长效抓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现在我们推广的是‘双减’的政策,孩子的课业负担减少了,在屋里坐着的时间少了,对近视防控来说是好的。在学校里,老师要发挥监督的作用,让孩子充分去户外运动、参加锻炼活动;在社会上,课外培训机构减少了,孩子和家长要回归自然、回归到社区。我们要努力形成一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长关注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最终不光是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也要保护好每一个人的眼睛,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1-09-29

  • 首 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