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者 正青春】秦世俊:“磨”出来的功夫

    眼前是一批待加工的零件,将用于直升机的主起落架。


    站在数控铣床前的秦世俊,熟练地挑选刀具,设置参数,放入坯料,按下启动键。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零件被“精雕细琢”出来。

    别看秦世俊个头不高、年纪不大,本事却不小。39岁的他,已是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高级技师、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C919国产大飞机、亚丁湾护航的战鹰,乃至“神舟七号”上,都有他亲手加工过的零件。

    “要说加工的零件合格率达到100%吧,有点不谦虚。但这么多年,经我手没出过报废品。”面对记者,秦世俊憨憨地说。

    有谁想到,秦世俊这一身功夫,竟是从“偷学”开始的。

    “造飞机”是秦世俊儿时的梦想。他的父亲是哈飞的劳模,上小学时,父亲胸带红花的巨幅照片在街上展出,他神气地向同学介绍:“那是我爸,造飞机的!以后我也要像我爸一样!”

    2001年技校毕业后,秦世俊满心期待来到哈飞。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学的是模具钳工,却被分到数控铣工岗位,每天干些搬搬抬抬、收拾打扫的“杂活”。秦世俊感觉“没劲”,想拜师学艺。但和车间里的大专生比,底子薄,老师傅瞧不上。

    “没人教,就自己偷着学!”心里憋着气,秦世俊瞄上了磨削镗刀:手艺活,技术高,车间里没几个人会。“把它学会了,大伙儿一定对我刮目相看!”

    秦世俊观察老师傅的磨刀动作,“看着也没啥难的”。他依葫芦画瓢,忙活了大半天,一比对,挺像!兴冲冲拿给老师傅看,没承想,刀被直接扔到一边:“你磨的那是刀吗?能干活吗?”

    面对不留情面的批评,年轻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好几天。此时,父亲的话点醒了他:“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天能练成的,也不叫本事。”

    第二天下班后,秦世俊一头钻进砂轮间里。粉尘漫天,呛得眼泪哗哗流;盯着飞速旋转的砂轮几个小时,一抬头,天旋地转……

    半个多月后,从老师傅再看刀时惊诧的眼神中,秦世俊知道,自己“成了”。

    “小子,观察你一段时间了,挺有韧性啊,想不想跟我学?”一天,车间一位姓宋的师傅主动找到秦世俊。他终于如愿当上了学徒。

    机会来之不易,秦世俊格外珍惜,“不能给师傅掉链子”。一下班,同龄的小年轻都想着去哪玩儿,秦世俊却在琢磨“怎么让夹具更紧实”。专业书啃了十几本,学习笔记堆起半米高。数控机床加工常用到制图和编程技术,他干脆报考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跑去系统学习。

    “作为80后的产业工人,秦世俊不仅懂技术,还善创新。”与他共事13年的段秀军说。

    在加工某机型主起落架外筒上的腹板时,数控车间碰到一个大难题。零件数模过于复杂,无法完全用编程加工,手动操作,反复铣削、测量,一件至少半个小时,费工夫不说,质量还极不稳定。

    “零件成本近万元,到这基本是最后一道工序了,一旦出问题,前功尽弃啊!”秦世俊开始琢磨破解方法。

    正苦于不见起色的时候,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逆向思维”的文章,一下来了灵感。

    “能否通过反向采点确定零件的加工余量,将采集的点位汇集编程,直接一刀成型?”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酝酿。

    午夜时分,喧嚣的厂区归于宁静,车间里只有一盏灯亮着。身形略胖的秦世俊蹲在狭小的机床上,盯着刀具加工轨迹,豆大的汗珠不时从额头上滚落下来。想起身时,麻木的双腿已经不听使唤。通宵奋战,他险些从机床上栽下来……

    一周后,“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终获成功。生产效率提高8倍多,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达100%!

    打那以后,秦世俊在创新的路上疾驰。他累计自制工装、夹具400多套,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715项。2015年,他当选全国劳动模范;2020年,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看,这就是我当时用的机床。”跟随秦世俊,记者走到一台白绿相间的老机床前。与旁边全封闭的自动化车床比,它显得非常落伍。摸着熟悉的手摇轮,秦世俊感慨:“技术在不断更新,技能人才也要不断创新,绝不能躺平和懈怠!”

    2022-05-10
  • 奋斗者·正青春 | 雷达“工匠”擦亮守卫祖国的“千里眼”

    央视网消息:他叫纪宏丰,是第78集团军某防空旅一名与雷达打交道近20年的老兵,多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在维修岗位上默默耕耘,立志成为一名能为“千里眼”擦亮眼睛的雷达“工匠”。

    这是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战斗中,“敌”方战机多批次临空,雷达搜索车却无法发现目标。

    接到指令,担负保障任务的纪宏丰第一时间进入方舱展开故障排查,数分钟后问题解决,部队按时完成既定任务。

    当兵就当能打仗的兵,这是纪宏丰入伍时定下的目标。2001年,纪宏丰入伍成为一名步兵,之后加入到雷达修理兵的队伍,手中的武器也由枪弹变成了工具包,岗位的落差曾经困扰过他。

    一次实弹射击训练,首轮火力打击过后要进行阵地转移,由于雷达天线卡位无法撤收,纪宏丰凭借自身过硬的技能和维修经验,顺利排除故障,部队按时抵达预定地域。也是在那一次修理中,纪宏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这些年,随着部队转型发展,一批批新型主战雷达武器装备陆续列装。为了尽快掌握新装备维修保障技能,纪宏丰带领班组人员加班加点研究学习,累计翻阅图纸上千张,记下学习笔记10万多字。

    在2019年的陆军“砺装-2019·维修能手”比武中,纪宏丰创新提出“单兵全能、互相补位”的训练模式,将协同操作转变为单兵操作,维修时长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成功夺得班组、个人双料冠军。

    如今,纪宏丰已经精通掌握近20种型号雷达维修保障技能,他还把新型装备的保障要素和操作流程细化归纳成册,并在一场场实战演练中逐一验证,让战场伴随保障更加精准高效。

    2022-05-09
  • 奋斗者·正青春 | 践行责任担当 他潜心砺剑制胜未来空天

    央视网消息:空战,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空军航空兵某旅副参谋长吴梦然把每一次演训都当做磨砺,以升空就是作战的姿态带领飞行员一次次在飞极限、打边界中摸索空战规律,寻找制胜密码。



    华东某空域,空军航空兵某旅一场自由空战正在进行,参谋长吴梦然一边紧盯作战态势,一边带教飞行员规避错误动作。

    结束高强度训练,吴梦然顾不上休息,立即带领飞行员进行数据判读和视频分析。针对训练中飞行员在航线修正、节奏转换时出现的问题症结,吴梦然一一复盘再现,帮助飞行员进一步理解训练目标。

    这样高强度的飞行训练,在每个飞行日中,吴梦然基本都要飞上2—3个架次。不仅如此,训练结束后,吴梦然还要一帧帧判读飞行员当日飞行视频数据,总结评估当前换装进度和能力水平,并针对每名飞行员的个体特点规划下一阶段的训练任务。

    既是教练员更是战斗员,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吴梦然还带领教官团队一同研究未来作战样式,不断挖掘武器装备的作战潜力。一次演习,吴梦然作为空中力量掩护对地突击机组。为提高战场生存率,他摒弃传统短兵相接、正面对抗的进攻方式,采取迂回诱骗战术,配合机载雷达干扰,低高度快速冲进“敌”防守区域,将“敌”军压制,并一一“击落”,充分验证了新型战术战法的可行性。

    16年飞行生涯,吴梦然已安全飞行超过2000个小时,每一次改机型,他都要把飞机的每一项理论吃透、每一个细节摸透。如今,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体系训练新模式,用实际行动践行一线作战飞行员和飞行教官的责任担当。

    2022-05-09
  • 奋斗者 正青春 让新时代青春之歌响彻内蒙古大地

    青春正好,大有可为。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跨越百年,在今天的内蒙古大地,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荣,坚决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懈奋斗,青春逐梦献北疆。

    2022-05-07
  • 奋斗者·正青春丨“惊雷”有声 使命无言

    宋桂飞,男,陆军研究院某所工程师。先后主持参与30余项报废弹药销毁决策支持论证和特色研究任务,主持起草法规标准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轰——”一声巨响传来,某弹药销毁场腾起烟幕。数百米外的安全操作区内,操作某型设备完成“一键销毁”任务的官兵不禁感慨:“这种远距离、非接触的销毁法,既安全又高效!”

    目睹这项历经近百次试验的科研成果用于“实战”,陆军研究院某所工程师宋桂飞露出了笑容。从事弹药销毁研究多年,他始终把执行弹药销毁任务官兵的安全记挂在心。

    担负报废弹药销毁技术规程修订任务时,他听到官兵反映:“按照现行标准规定销毁某类发射药,量小、频次高,不仅影响销毁进度,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这个标准已沿用多年,相对成熟。如果重新修订,意味着要承担重大安全责任。

    “不为部队服务,不为官兵安全着想,我们搞研究还有什么价值!”说干就干。宋桂飞翻阅大量资料查找理论依据,赴工厂和一线调研试验、反复改进,最终将一次最大销毁量增加10倍。该成果在某基地推广试用后,弹药销毁效率与安全性大幅提升。

    近年来,随着部队武器装备加速更新换代,退役弹种逐年增多,结构性能更加复杂,销毁作业安全风险更高。几年前,上级将批量报废某型弹药的试销毁任务交给宋桂飞和他的团队。

    部队需求就是科研方向。宋桂飞带领课题组连续攻关,拿出销毁技术方案。就在大家要松一口气,转入试拆环节时,意外发生了——

    “弹体破裂!”一枚试验弹突发状况,课题组成员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拆还是不拆?方案是否可行……整个实验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我们不试险,一线官兵就要用生命冒险。”宋桂飞冷静复盘。现场还原试拆过程、审视分析技术流程后,他果断下结论:按照销毁方案实施,可以安全拆解。

    “拆!”这枚试验弹被完全拆解的那一刻,宋桂飞全身湿透。

    此后,宋桂飞又带领课题组陆续对多种弹药进行销毁工艺论证,制定某型通用弹药销毁技术标准,并研发出多类自动化销毁设备。

    “每项科研成果的诞生、每组科研数据的获取,都是对官兵生命安全负责,对部队战斗力建设负责。”忙的时候,宋桂飞白天研究业务,晚上整理数据,几乎整天铆在岗位上。在他看来,弹药销毁场上一声声“惊雷”,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2022-05-07
  • 奋斗者 正青春——建功立业堪大任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在这个伟大时代,青年奋斗者理应勇挑重担,勇克难关。

    今年4月8日上午,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出贡献的各界代表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大会开始前,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也在其中。

    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总书记跟我们合影的时候,他说咱们第一次见面是在2014年索契的时候,他记得很清楚,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这让我觉得很意外,也很激动。

    8年的时间,三届冬奥会,武大靖两夺奥运冠军。在这背后他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就在冬奥会比赛前不久,他还一直受伤病困扰,差点无缘比赛。总书记说的“拼一拼”成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念。

    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去年1月10日,在首都体育馆总书记过来看我们的时候,他问我,说你多大?我说我27岁,他说可以再拼一拼,我觉得这句话对我来说有很大的鼓励,拼一拼这个词适合用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大家拼一拼、闯一闯,再奋斗一下,再坚持一下,说不定梦想就实现了。

    最终,武大靖作为队长带领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在北京冬奥会上为中国冬奥代表团拼下首金,汗水浇灌收获,拼搏成就梦想。不只是武大靖,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运动员奋力拼搏,创造了中国冬奥历史的最佳战绩。

    这批年轻运动员迎难而上、挑战极限,让梦想在冬奥舞台绚丽绽放,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新的荣耀。“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也鼓舞着年轻人拼搏向上,建功新时代。

    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中国冰雪运动员成长的故事是广大青年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奋斗谱写青春之歌的一个缩影。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广大农村青年要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现代农民新形象,广大企业青年要在积极参与生产劳动、产品研发、管理创新中创造更多财富,广大科研单位青年要在深入钻研学问、主动攻克难题中多出创新成果,广大机关事业单位青年要在提高为社会、为民众服务水平中建功立业。”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一个殷切希望,也是全面要求。实际上他本质性的要求,都是希望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一道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总书记对青年人最殷切的期待,北大援鄂医疗队的年轻人对此有深切的感受。

    2020年初的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危难关头,年轻人“一夜长大”。在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中,有40%都是年轻的“90后”。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他们和前辈们站在一起,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自己的青春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那个时候疫情是很严峻的,源源不断有病人送到我们医院来,当时对于年轻人能够坚持多久,能不能坚持下去,其实我心里也是没有底的。但是当时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想通过一种方式让年轻人能够坚持下去,在抗疫前线为病患服务。

    在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给总书记写了封信表达心声,很快他们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护士王雅亭:当时我们正在病房查房,在电视里看到新闻,这时候病房里一位70多岁的武汉奶奶,一字一句地说,少年强中国强,还竖起了大拇指。当时队员们在听到的时候都是热泪盈眶的,非常有成就感。

    两年时间过去,在平常的工作岗位中,当时参加援鄂医疗队的青年医生更能体会总书记回信中的深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专业上要有精进,要有进步,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为病人服务。另外一个就是当你遇到困难、受到委屈、被病人不理解的时候,由于这段经历的存在,就不想那么早放弃,不想去躺平,再坚持坚持,让自己更好。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青年、鼓励青年,不仅是在语言和书信中,而且着力完善青年工作政策体系,给青年成长和奋斗创造最好的条件。2017年我国出台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在这个规划中,既涉及了青年的思想道德引领教育,还有就业、健康、权益保护等等,涉及十个方面,对青年在健康成长过程当中,一系列链条环节全部都覆盖了,这里也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关心。

    生逢其时,有了好的规划保障,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新时代绽放光彩。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鼓励年轻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能源问题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一大关卡,2020年12月,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首次放电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向通过核聚变“开发清洁能源,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那么,什么是“人造太阳”,它又为何被称为人类能源的终极梦想呢?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钟武律:首先它是一种高效能源,其中聚变燃料氘可以直接从海水中提取,一升海水里面的氘用于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等效于燃烧300升汽油。形象来说,就好比我们开车从北京到海南的油耗。

    核聚变发电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新一代“人造太阳”研制团队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占比达到75%。要实现核聚变等离子体稳定可控,对这个年轻团队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怎么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实现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用什么容器来承载核聚变?这些是前所未有的难关。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党委副书记蔡立君:我们在安装过程中会用到一种半米长的膨胀螺栓,但是这种螺栓的技术要求很高,在国内现在是没有的。原本我们是打算从美国进口,但是联系对方以后,对方甚至连样品都不卖给我们,所以最后我们决定自己来做。

    这种膨胀螺栓,单个进口价格需要1万美元,而且别人还不卖给你。这个年轻的团队硬是咬紧牙关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攻下了这种特殊的螺栓,最后每个成本不到1万元人民币。经过团队十多年的协同攻关,装置的真空室、线圈系统、发电机组等核心部件都实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制造。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给这个年轻的团队点赞——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是我国重大基础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无数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抗疫一线冲锋在前、守护健康;在灾害面前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在风雪边关献身国防、捍卫和平;在科创一线贡献才智、争创一流;在农村广阔舞台挥洒汗水、助力振兴;在三尺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岗位角色不同,但他们都在用共同的行动和担当,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都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2022-05-07
  • “哪里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吉林日报今起开设“奋斗者正青春”专栏,讲述吉林省各行各业杰出青年典型的奋斗事迹,激励广大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实干家,为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青春之思想、青春之智慧、青春之力量。

    他抗过震、援过疆、参与甲流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处置,17年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他是吉林省青联委员,曾获“吉林省优秀青年”荣誉称号。今年3月初,他又投入到新一轮疫情阻击战中。

    他就是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庆龙。

    2月28日晚,北方的天气依旧寒冷,延边州珲春市在高铁乘客中检出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接到报告后,3月1日凌晨,赵庆龙一边简单准备备品,一边打电话调度人员、部署流调、询问进展、统筹物资……工作沟通还在继续,他已推开家门,踏上征程。5个小时连夜赶到珲春市现场后,他立即开始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听取汇报、查看报告,赵庆龙一边着手统筹调配全省各地流调队伍支援珲春,一边深入到病例活动场所调查分析每个可能的传染源头,战“疫”现场指挥长再次上线,建组分工,理顺程序,部署行动,紧张忙碌却又有条不紊落实每一项工作。正是这些强有力的“布防”,为珲春的各项疫情防控顺利开展,全面实现社会面清零打下了坚实基础。

    连续作战还未休息片刻,3月2日距离珲春400多公里外的吉林市拉响警报:主动就诊人群又检出多名感染者。接到现场指导疫情的指令,赵庆龙再次启程赶赴吉林市。

    感染源头在哪里?与珲春疫情是否有关?“我们不在乎查询千遍万遍,只求能让所有人更安全。”赵庆龙如是说。

    就这样,他带领工作团队争分夺秒,昼夜奋战,梳理传播链条,开展基因测序,忙碌的身影不断出现在疫情防控的各个节点上,他第一时间赶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现场指导疫情防控;深入社区、村屯,对每一起疫情抽丝剥茧流调溯源;走访封控区、管控区,查找风险漏洞……

    3月11日开始,长春市疫情发展迅速。“哪里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赵庆龙说到做到。在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他会同国家疫情防控工作组通宵达旦开展疫情研判成为常态,梳理每一个可能存在风险点,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随着报告病例的不断增多,疫情范围在不断扩大,进入高位运行阶段。四平、松原、白城等地也相继出现疫情,赵庆龙指导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最快实现疫情阻断目标。

    “宁可十防九空,绝不可失防万一。”面对错综复杂的疫情形势,赵庆龙心中有“数”。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他就开拓创新,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率先在全省使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系统和密接管理系统。2021年,研发协查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新冠病例流行病学信息全链条、精准化、可追溯与协查管理信息实时录入与及时反馈管理。这一次,他带领工作组实地调研各个基层医疗机构,发现病例短时间大量激增给基层工作带来了成倍增长的工作量,网络直报存在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他立即与国家信息专班彻夜研讨,上线了系统自动查重、校验等功能,大大减少了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一名老党员,赵庆龙时刻关注来自“网络的声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多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他介绍全省疫情传播链条、溯源工作进展情况;普及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护;倡导公众积极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面对媒体的热点话题和关切,他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公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居家消毒处理、核酸检测防护等常见问题一一作解答。

    从3月1日离开家至今,赵庆龙已经连续在外奋战60余天,他用全部的力量换取岁月静好,全力以赴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本报记者王超)

    2022-05-07
  •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奋斗者正青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者正青春”专栏,通过述评、通讯、言论等多种报道形式,聚焦青年群体和奋斗精神,讲述当代中国青年奋斗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实学实干,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青春担当。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

    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

    ——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缝,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一站就是一天,是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试制所加工中心技能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永修工作的常态。35岁的杨永修,是一名数控技术工人,更是中国汽车制造领域的专家。他会操控精密机床加工出高精度异形零部件,能把高端发动机缸体、缸盖垂直度和同轴度等制造精度做到头发丝直径的1/3,把精细的图纸参数加工成精密缸体,还能改装进口数控机床使其拥有更多功能。

    近年来,杨永修主要承担红旗自主研发的高端发动机、变速箱及底盘等精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作,先后完成30余项重大试制任务,累计攻克130多项技术难题。

    “差不多不行,合格也不够。”这是杨永修在数控试制加工中始终坚持的理念——将技术做成艺术,将细节做到极致。

    ——在田间地头,农业工作者用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为土地增效,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双粗糙的手,是他在广阔田野挥洒青春的见证;千万亩金黄稻浪,是他和团队日夜奋斗后的收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周雷,十几年如一日深耕水稻遗传育种与应用研究,培育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底气。

    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周雷每年超过300天待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下乡示范推广水稻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惠及超千万亩稻田、增产粮食超10亿斤。

    ——在训练场上,青年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以过硬的作风和惊人的毅力向世界顶峰发起冲锋,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高高飘扬。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分别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和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收获金、银牌,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年磨一剑。苏翊鸣全身心投入训练,他曾一周滑坏4块雪板,冬天去雪场练,夏天跳模拟气垫,“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失败才能解锁一个新动作”。

    2021年1月2日,苏翊鸣完成了中国单板滑雪史上首个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动作,标志着他已拥有了能与世界高手过招的实力。

    北京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其中1/4是00后。他们奋楫扬帆、热血拼搏,让人们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再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时代对每一代青年有不同的召唤,但不变的关键词就是“奋斗”。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青春梦想,在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夜坚守中可感可及,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闪光,为逐梦前行的伟大时代写下生动注脚。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难、不惧苦,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广大青年扎根基层、担当奉献,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

    2018年4月,大学生村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卢毅不顾自己已有身孕,主动请缨,驻村扶贫,任安徽省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扶贫的路上有辛酸泪水,更有收获。“老百姓对我非常热情,每次走访时都像走亲戚一样。”卢毅说。

    在卢毅和同伴们的努力下,土桥村有了新变化:全村7260亩土地全部完成土地流转;村里有1000亩蔬菜基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4家返乡创业的企业也干得红红火火。

    ——在边疆为祖国巡逻戍边,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成就人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不懈奋斗中结出丰硕果实。

    东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阿卜拉江·伊马木响应号召,怀揣一腔热血参军入伍,来到了西藏阿里军分区某边防连。两年的军旅生涯,他参加了上百次的边防巡逻、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并火线入党,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阿卜拉江坚信,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是他身上肩负的时代责任,更是值得他用一生铭记的荣耀。

    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在体现综合国力、弘扬民族志气的重大工程中,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青年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最前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参加武汉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占总数60%的青年建设者组建13支青年突击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建设奇迹。

    无论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新时代中国青年拼搏在前、奉献在前,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在创新创造中书写成长和担当,在矢志奋斗中践行责任和理想。

    新时代的青春,在科技创新中闪光,青年科研工作者以激昂斗志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的激励推动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

    测量几百米光纤长度仅有0.1毫米的误差,与国外在用产品相比,测量分辨率提高了4000倍,相位精度提高了15倍……这种超高分辨率光矢量分析仪的研制者,正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潘时龙的团队。

    2010年,潘时龙怀着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回国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一天都不愿等待,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微波光子学的浩瀚海洋。

    日复一日地坚守,孜孜不倦地探索,潘时龙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达,探索出雷达未来发展的可行途径。他发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建设科技强国努力奋斗。

    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如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广大青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在国家持续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的大背景下,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用智慧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3月13日,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后,生产线全部开动,机器满负荷运行,我们还在努力增大产能。”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栾大伟最近忙得不可开交,“16日凌晨,我们把包括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内的一批防疫物资连夜送往吉林,希望为疫情防控多出点力。”

    小小试剂盒,从研发到获批上市,栾大伟的科研团队一直与时间赛跑。“为了加快产品研发进度,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近两年吃住都在公司,办公室、会议室随处摆放着行军床。”谈起过往,栾大伟感触颇深。如今,通过大量交叉验证,栾大伟的团队不仅能保证抗原检测试剂的高灵敏度,还大大提高了产品检测的准确率。

    在工程技术创新一线,每年超过300万名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为中国工程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他们用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技术,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加快发展。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们敢于做先锋,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将以蓬勃的青春朝气,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接续奋斗、永久奋斗,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青春动力。

    2022-05-07
  • 【奋斗者正青春】陈云霁: 不孤独的基础研究者

    开栏的话时代向前,青年向上。在创新报国新征程上,处处有年轻身影。他们甘坐冷板凳、啃下“硬骨头”、争做排头兵,在关键岗位和技术攻关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他们以朝气蓬勃的形象,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汇入了磅礴力量。

    今日起,《科技日报》开设“奋斗者·正青春”栏目,将笔触和镜头聚焦青年科学家群体,讲述他们求实创新、迎难而上的鲜活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

    陈云霁曾说,好的基础研究者一定是很孤独的人。回首他20年的科研之路却发现,并非如此。

    陈云霁现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2012年,29岁的他成为中科院计算所历史上第二年轻的研究员。当时,他正处于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叠加态”。

    在这岔路口,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职业命运。2013年,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唯才是举,让年仅30岁、只做了1年研究员的陈云霁作为学术带头人(PI)主导智能处理器基础研究,当时计算所40岁以下的PI屈指可数。“没想到,孙老师真的给我机会去实现幼年的科学家理想。”陈云霁说,此后,他坚定地奔赴这个理想,再也没有任何动摇。

    成为PI后,陈云霁全身心投入到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基础研究交叉领域。很多人劝他,别搞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陈云霁在黑暗中摸索,好在有志同道合的弟弟陈天石和客座教授Temam。他沉下心厘清了深度学习算法在硬件上执行的共性基本特征,提出了一套适合深度学习的处理器范式,证明了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巨大潜力。

    他们的两篇论文DianNao和DaDianNao拿到ASPLOS和MICRO体系结构的最佳论文奖。《自然》杂志评价他们是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先驱和引领者,陈云霁被评为2015年度全球35位杰出青年创新者。天才少年陈云霁的故事开始广为传颂。

    论文拿奖后,孙凝晖问陈云霁:你能做出真正的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吗?

    如果继续把重心放在发论文上,陈云霁或许能拿更多最佳论文奖。但他却决定摆脱论文依赖,挑战实际芯片研发。“我希望我们的研究工作既精巧、有美感,又实用。”陈云霁说。

    处理器芯片研发是“刀尖上舔血”的工作,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更是充满未知。陈云霁再次踏上无人区。艰辛之路有并肩作战的伙伴,他和团队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日夜攻关,最终孕育了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当这颗芯片流片测试成功时,陈云霁随手抓起身旁的拖把,和身边的同学们即兴表演了一段“舞刀弄棍”。那一刻,他如释重负。

    现在,陈云霁团队开创的深度学习处理器方向已成为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主流。

    陈云霁很欣慰,也很清醒。拥挤的赛道上,他再次开辟新方向——尝试人工智能完全自动地设计芯片。他说:“在众声喧哗中,做基础研究的人要去思考什么问题最需要解决。要不断去寻找这样的问题:它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但现在整个社会可能还没意识到。”

    在基础研究领域,走没人走过的路往往意味着漫长的摸索和未知的结果。但陈云霁并不孤独,他始终有领路人、战友和支持者。

    在瞭望人类未来的征途上,陈云霁并非乌托邦的空想者,他知道自己的边界。“计算机领域有很多经典难题,比如‘P是不是等于NP’。这类问题很重要,解决后也很有用,但自己有没有能力解决,要仔细思考。”陈云霁说。

    20年来,陈云霁收获了无数赞誉,但他始终谦逊、温和、低调。他敬重前辈,铭记知遇之恩;他不吝惜对同侪的赞赏,视他们为“一起向前走的战友”;他支持学生,让他们在科研领域站得住脚也有梦想可追。对陌生人的不情之请,陈云霁不会生硬地说“不”,而是委婉阐述难处。尊重和善待他人,似乎已融入血脉,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陈云霁快40岁了,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抽象归纳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变强,但演算和写代码能力有所下降。“这也是一个科学规律,要去适应,并且把变强的部分发挥出来。”

    2021年,陈云霁担任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处理科研管理工作让他更懂得科研管理本身的重要性。未来10年,他打算在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方面多做些努力。他希望计算机所在处理器芯片领域成为国际最顶尖的机构,这里的科学家能与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肩,中国处理器研究的新范式足以引领国际。和优秀的团队在一起,陈云霁充满信心。

    如今,“80后”陈云霁也热衷于给青年科研人才施肥、浇水、捉虫,期待他们独木成林。“‘90后’‘00后’比我们更朝气蓬勃、更有创新潜质。他们生在国家比较强大的时代,是可以平视世界的一代,他们之中会有更多理想主义者。而我觉得,好的科学研究者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2022-05-07
  • 十余年来,吴南及其团队致力于让脊柱畸形患者“昂首挺胸” 【奋斗者正青春】“刀客吴”:做人民的好医生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奋斗者·正青春”专栏,聚焦青年群体和奋斗精神,报道各行各业杰出青年典型和奋斗事迹,展示其坚守岗位的品格担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发展信心,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青春华章。

    吴南有一个很酷的网名“刀客吴”,他的“武器”是手术刀,他的“敌人”则是人体的脊柱畸形。

    “刀客”既是他对专业特征的概括,也是他职业英文名doctor的音译。这位1986年出生的骨科大夫虽然不是武侠迷,但他觉得自己治病救人的职业和行侠仗义的侠客有相同之处。

    吴南是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青年工作部部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脊柱畸形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等奖项。今年,他又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10余年来,吴南深耕脊柱矫形手术,手术时长超1万小时。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邱贵兴院士及仉建国主任的带领下,吴南及其团队致力于让脊柱畸形患者“昂首挺胸”。他还和团队共同构建起世界最大的脊柱畸形遗传研究体系,实现了我国骨科学者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把每一名患者看作至亲至爱的人”

    吴南是山东烟台人,2004年,他考入了山东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年后,他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骨科专家邱贵兴院士。

    协和八年制每年招生名额不超过90人,当年全国和吴南一起通过考试转入协和的只有10人。

    在协和,邱贵兴、仉建国、吴志宏……这些在骨科尤其是脊柱畸形领域鼎鼎大名的专家,成为吴南每天学习工作中近距离接触到的人。他不仅被他们精湛的医术折服,更被他们高尚的品德感染。

    “早些年,实验室的条件并不好,设在地下室,他们在繁忙的临床之余,坚持开展研究,毫无怨言,靠的就是他们身上的那种情怀。”吴南说,“也正是他们身上那种为国为民情怀,谦卑的职业态度,在耳濡目染中,我更坚定决心要当好一名医生。”

    在协和熏陶下,“把每一名患者看作至亲至爱的人”成为吴南的从医准则。面对脊柱畸形领域世界性难题,他致力于做人民的好医生,在医院和科室支持下,他还成功开设我国首个骨骼畸形遗传门诊。

    “在豆腐块里敲敲打打”

    吴南专攻的脊柱畸形是高致畸致残性疾病。在我国,脊柱畸形患者超过4000万,脊柱畸形手术因“耗时极长、精度极细、难度极高、风险极大”,被誉为脊柱手术皇冠上的明珠。

    “脊柱的骨骼包裹着脊髓,脊柱畸形手术既要保证不破坏骨髓,又要对坚硬的脊柱进行矫形,有时候甚至要切除部分脊柱,就好比是在豆腐块里敲敲打打。”吴南说。

    “功夫在平时,之前已经参与过很多台手术,老师的一招一式都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可是到了自己主刀的时候,还是发现理论和实践的区别。临床医学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吴南说,在科室主任仉建国教授的带领下,他和团队成员长年站在“刀尖”上挑战,在毫厘中求精准,在极限中求突破。现在,吴南的手术时长已经超过了1万小时。

    一台脊柱畸形手术一般要四五个小时。吴南做过时间最长的一次手术,耗时14个小时,他像“钉子”一样钉在手术台旁,直到为患者缝好最后一针。手术后,吴南已双腿僵直,无法走动。

    现在,吴南每周至少有两天要做临床手术,虽然很辛苦,但每当亲眼看到患者从初见时的佝偻蹒跚、自卑敏感,到术后的站姿笔直、自信开朗,他都感到深深的满足,更能深刻感受到“挺起脊梁”这句话的分量。

    矢志科研,构建“中国模型”

    今年4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4项医学成果入选,其中包括吴南参与的“脊柱畸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对于成千上万的脊柱畸形患者而言,早诊断、早干预意义重大。然而,此前对于脊柱畸形的病因学诊断在国际尚属空白。“如果能找到致病的基因,进行早期干预,患者可能不需要走到做大手术那一步。”吴南说。

    2010年,在邱贵兴院士带领下,吴南踏上了与脊柱畸形致病基因“死磕”的征程。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协和骨科联合复旦大学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先天性脊柱侧凸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遗传致病因素,并发表在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这是我国骨科领域唯一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原创性论文。此后,我们的成果不断被美、法、日等国的同行在实践中验证其普适性。”吴南介绍,团队构建我国首个国际领先的骨骼畸形遗传研究体系,并基于此揭示了TBX6变异是先天性脊柱侧凸(CS)最重要的遗传学病因,首次定义了一种全新的CS疾病亚型——TACS,获得世界广泛认可,被称为“中国模型”。

    现在,团队研究成果在国内10余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推广应用,已累计应用于2000多例脊柱畸形患者。而随着国内首个骨骼畸形遗传咨询门诊成功落地,脊柱畸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经步入临床应用。

    “未来的路还很长。”吴南说,作为一名年轻的奋斗者,能够把自己的职业、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是一件幸福而荣幸的事情。(本报记者邓崎凡)

    2022-05-07
  • 钟晶:守护村民健康的贴心村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谋划青年工作发展进步,激励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本报即日起推出“奋斗者正青春”专栏,聚焦青年群体和奋斗精神,将笔触对准有梦想、有追求、有创见的乡村青年能人,展现他们扎根田野作贡献、砥砺奋进谋振兴的精神风貌,以此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敬请关注。

    4月底,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已是暮春时节,结荚的油菜籽已近收获期。村医钟晶每天早上7时20分左右就打开村卫生室的大门,开始为群众看病。同时,她还在看病的间歇时段,给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一打电话,告知他们需要来卫生室测量血压和血糖了,如果来不了的,她还要安排时间上门。

    钟晶,本是一个生于贵阳长于贵阳的“80后”布依族女孩,如今却在龙河村村医的岗位上做了14年,并先后获得最美乡村医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那么,她是如何来到龙河村的?又是如何做上村医的?这还得从2008年讲起。

    钟晶出生于医学世家,姥姥、妈妈均是医生,2008年10月,她辞去贵阳医院的工作来到龙河村,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夫妻分居问题,当时她的丈夫在贞丰县龙场镇工作;另一方面,是到龙场镇探望丈夫时,当地的医疗条件对她触动很大,最典型的是有一位女性村民,就因为得了普通的妇科病而不能怀孕,天天被老公骂,最后不得不离婚。

    然而,命运好像跟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2009年3月,她的丈夫被调到了黔西南州委宣传部工作,在州首府兴义市。在走与不走之间,钟晶选择了后者,因为有许多村民挽留她,而她也开始对村民有了一种“放心不下”的感觉!

    龙场镇龙河村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区,共有757户3025人,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5%。山区长期闭塞,当地群众普遍缺乏卫生防病知识,风湿病、妇科病高发。村里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多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

    村卫生室刚开张时,钟晶刚满25岁。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不少村民认为,医生还是年纪大的有经验。

    “怎样才能取得乡亲们的信任?”钟晶一遍遍问自己。见到有群众看完病后不拿药,她猜测可能是病人担心她开的药没有效果,便先为病人配送一天的药,承诺没有效果不收钱。为了尽量为病人省钱,她将整盒的药分开,根据病情配置药量。

    很快,钟医生看病态度好、医术高、开的药价格低、有效果才收钱的说法在村民中传开了,龙河村卫生室越来越出名,不少患者慕名而来。

    钟晶不仅妇科病看得好,她治疗风湿病的秘方也得到了病人的认可。家住新童村新元二组的龙昌云被风湿病困扰多年,也去过大医院,药费花了上万元,但没效果,“没想到,吃了钟医生配的药,我的风湿病好多了。”

    因为业务的原因,钟晶还对治疗白癜风有些心得,村里一位村民的亲戚是当地一家小学的校长,因为白癜风颇受煎熬,钟晶用中医的方法给他治好了病。之后,钟晶会治白癜风的消息也在业内陆续传开,现在慕名来找她看病的已涵盖了全国大多数省份,其中远的包括辽宁、新疆、北京等省(区、市)。

    在看病的同时,钟晶还给村民随时讲解健康知识,比如,村里妇科病多,绝大多数是因为卫生习惯问题;而风湿病多,除了生活环境潮湿以外,生活习惯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比如衣服被雨打湿了而不换,硬是穿了一天,村里甚至还有一个小姑娘,就喜欢穿打湿的鞋子。钟晶会抓住一切机会告诉村民防病的道理。

    她还为全村村民建了健康档案。谁家小孩有病,谁家有留守老人,需要什么药,她心里一清二楚。

    时光荏苒,14年过去了,如今的龙河村卫生室已今非昔比,从以前的2个小房间变成了现在的3层小楼,其中1层是诊疗区,2层是中医理疗区,3层是学讲堂;而人员也由过去的一人变成了现在的四人,两名医师,两名护士。

    做村医14年,钟晶收获满满,她说:“我现在在村里事实上已经不只是一个村医,还同时担负起了家庭矛盾调解员的角色,以及政府和村民沟通交流的桥梁角色。”理由也很简单,她把村民的健康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村民从心里接纳她,有事情也自然愿意去找她。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钟晶说,第一是继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满足村民不断增长的对健康的需求;第二是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力争让村民少生病,身体更健康;第三是发挥自己擅长治疗白癜风的优势,为更多患者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强)

    2022-05-07
  • 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 坚持,成为更好的自己(奋斗者正青春)

    每当回想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时的情景,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都觉得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鼓舞着我们。”

    2022年2月5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武大靖与队友们一起顶住巨大压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下北京冬奥会首枚金牌,取得“开门红”。武大靖也由此成为第一位连续两届冬奥会夺金的中国男子运动员。

    奋斗成就梦想。16岁进入国家队,征战三届冬奥会,武大靖用拼搏和坚持为中国冰雪书写了精彩篇章。他的心里始终还有一份特别的力量,“这几年来,总书记一直关心关怀着我们。这是我们顽强拼搏、不断突破的最大动力。”

    “即使咬牙坚持,也要把事情做好”

    首都体育馆的这片冰面,武大靖再熟悉不过。他在这里训练、比赛,挥洒汗水,也收获了荣誉。“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来到首都体育馆,了解冬奥会备赛情况,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激励着我努力拼搏。”武大靖说。

    在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北京冬奥会首金后,武大靖几度哽咽,种种经历仿佛一下子涌上心头:“这4年的坚持不易,感谢那个从未放弃的自己,终于圆梦了!”

    北京冬奥周期,对于武大靖而言尤为艰难。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他一骑绝尘,夺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金牌,为中国冰雪运动实现了新的突破。“4年后的北京,大家都有期待,我也有期待。”武大靖坦言,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有时会“想法多、有压力”。“克服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我每天都在学习把压力变成动力。”他说。

    因为年龄的增长与伤病的反复,平昌冬奥会后,武大靖有一段时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不想输,也不想让支持我的人看到我输。”4年中,他一次次把状态、心态从低谷拉回来,再继续努力攀登。

    “真正的强者,即使咬牙坚持,也要把事情做好。”这是武大靖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这些年的内心写照。2021年5月,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河北坝上集训期间,武大靖的膝盖受伤了。彼时距离北京冬奥会仅剩下半年多时间,这意味着他要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进行康复训练,提升状态。

    坚定的信念、对胜利的渴望,让他全力以赴投入训练。伤病初愈的武大靖出战了2021/202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阔别国际赛场已久的他,从每一次出场中总结经验,寻找感觉。世界杯第四站比赛,他在男子500米比赛中夺冠。“我会把每一个时期做好,朝着北京冬奥会努力。”这枚金牌,让武大靖重拾信心。

    “所有拼搏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征战北京冬奥会,武大靖的比赛头盔上画着孙悟空的头像。他很喜欢这个角色,不仅因为孙悟空“战无不胜”,更因为其敢于和对手拼到底的劲头。

    在北京冬奥会十几天的比赛中,武大靖出战了4个小项共13场比赛,不断挑战着自己的体能和状态极限。男子1000米决赛又经历了重赛,他因体能下降选择为队友任子威“护航”。赛场上那个“让队友先走”的动作,得到无数冰迷点赞。“一定要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看到任子威最终夺冠,武大靖的话语中同样流露出自豪之情。

    不再是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武大靖已成长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中坚力量。他为了梦想拼尽全力,也可以坦然面对成败得失:“把每场比赛都当成最后一场去拼,努力就无憾。”

    要在高手云集的国家队赢得一席之地,绝非易事。从进队之初为队员做陪练开始,他就在训练上下足了功夫。“每天看队友训练,再和自己的视频比较,从纠正一个个错误动作开始,抓住每一个细节进行调整。”在高强度的训练下,武大靖苦练两年,终于有了比试的机会。

    2013年,武大靖在男子500米项目上崭露头角。2014年索契冬奥会,他第一次登上冬奥舞台就在500米项目中获得银牌,还在5000米接力比赛中和队友一起拿下铜牌。随后,他获得世锦赛冠军。到平昌冬奥会周期,武大靖已经是男子500米项目“第一人”。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热爱与坚持。他的教练曾评价:“武大靖不是最有天赋的队员,但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个。”训练刻苦、专注,追求极致,他用不懈的努力去弥补差距。每天长时间穿着冰鞋,他的双脚布满了伤疤和老茧,证明着这些年他为短道速滑倾尽全力的态度。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回头看,所有拼搏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武大靖说。

    “感谢祖国成就了我们”

    2002年,只有8岁的武大靖在电视上看到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小小年纪的他受到触动,“为国争光”的念头在心中萌芽。

    武大靖的家乡在黑龙江佳木斯。小时候为了练习滑冰,他体验过冬日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寒冷,也曾因为场地紧张每天凌晨4点就上冰训练。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江苏队教练选中,只身一人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江苏,从此成了一名专业运动员。

    洁白的冰场,承载着一个少年展翅高飞的愿望。此后几年中,他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从替补到主力队员,从省队到国家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比超越对手更难的,是超越自己。”挑战与超越,是武大靖每天都在面对的课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冰雪运动带来的巨变,也让武大靖感受深刻。“我小时候没有几座室内滑冰馆,大家在户外练习,常常冻得发抖。”他说,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了室内滑冰馆,孩子们有了更好的练习条件,喜欢冰雪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武大靖常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训练条件,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感谢祖国成就了我们,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今已是中国短道速滑队队长的他,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他说:“现在队里有很多十几岁的小队员,希望他们快点成长起来,继承发扬中国短道顽强拼搏、敢于争先的光荣传统。”

    关于未来,武大靖说,对短道速滑的热爱,一生都无法割舍。“每天想到要上冰和训练,我就会感到安心踏实,这就是短道速滑带给我的感受。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站在赛场上拼搏,绝不认输。”

    对武大靖而言,北京冬奥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点亮新的梦想,用奋斗写就的人生将继续闪光。

    2022-05-07

  • 首 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