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能源系统职工坚守保供一线——温暖千座城 点亮万家灯(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冬季用能高峰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精心组织调度,全力做好煤电油气保供稳价工作,做好应对极端寒潮天气的准备,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运煤列车昼夜不息、油气开采千米深钻、清洁能源大显身手、电力工人踏雪巡线……千家万户的光明和温暖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兔年新春,记者同煤炭工人下井,随石油工人翻山,探访能源保供一线。


    ——编者


    在山西,塔山煤矿持续释放先进产能——


    但见乌金滚滚来


    本报记者乔栋郑洋洋


    下矿井,比想象中艰难。胶轮车行驶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发动机的轰鸣声在隧洞回响,头盔与拉手吊环的相撞声在耳边“功放”。综采队副队长李华说:“现在好多了,以前坐‘猴车’下井,又冷又黑、窝得难受。”


    这里是年产2500万吨煤的塔山煤矿,是山西省能源保供的主力,亦是全国抓好能源保供、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的一个缩影。


    采掘


    当天由李华带班下井,这名90后是塔山煤矿最年轻的综采队副队长。


    早上7点,生产调度会召开。汇报完当日开采计划,李华赶到调度室,与地面集控中心调度人员做下井前的例行沟通。“井下巡检设备发出预警提示,今天已经进入‘周期来压’范围,要加快进度。”调度室工作人员陈建龙盯着电脑屏幕说。


    周期来压,是指煤炭在开采掘进过程中,顶部压力过大形成的自然垮落,会对液压支柱形成较大压力,影响采掘进度及人员安全。“我们会提高采煤机速度到每分钟5米,准备好单体支架,争取快速通过来压区。”李华心中有数。


    忙活完,才想起吃早餐。矿上早餐不错,鸡蛋、牛奶一应俱全。


    7点半,来到下井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换装备。记者还在笨拙地往身上挂氧气自救器,李华已换好装备。他拿出手机给妻子报平安,又放回柜子里。


    13人的综采队集结完毕。刚出门,一辆无轨胶轮防爆车停在门前,这是一辆下井专用运输车。一行人鱼贯进入,3分钟后,便驶到塔山副矿井门口。此处需要人车分流,矿工从一侧门进入,而运输车也将进行最后的入井检查。


    在如迷宫般的地下通道穿行40分钟后,车辆抵达位于一盘区西翼的8119工作面。这里距地面490米。李华指着洞的方向:“早着呢,往里走。”他掏出5G防爆手机,打开“打车”程序,预约了下午4点的“回程”车辆,“下午我们还是从这里回。”


    点名完毕,一行人从洞口进入,在黑暗中穿行,雨靴踩上坑洼里深浅不一的积水,10多个探照灯摇晃着前后相随。离工作面越近,巷道愈发逼仄。步行约30分钟后,终于抵达工作面,70台液压支架整齐排列。对面,十几米高的煤层亮闪闪,这些“乌金”将通过放顶煤开采工艺开采出来。


    检修


    检修部在塔山煤矿是一个大部门,除了作业前检查,电力、运输等不同工种的日常巡检也覆盖井下。保供期间,巡检工人与作业班组紧密配合,将交接时间缩短到半小时。此次同期下井的检修组长陈文新,已在井下一线干了近20年。


    “检修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陈文新说,“随着智能化更替,设备检修看仪表盘数据即可。可难也正在于此——如果智能化设备坏了,必须得了解设备本身的构成和运作原理。”


    陈文新只有高中学历,但这两年将集控中心的集成面板电路、采煤机的编程电路搞得清清楚楚。听到对讲机里传来的问题,陈文新不慌不忙:“采煤机头有7个缺口,老王赶紧带人去补上;一组去检查液压支架缺液情况,二组去检查照明电路有没有问题……”


    “我刚参加工作时,每台液压支架对应一个司机,每前进一米都需要13个动作。有时,一个班一天得操作1000多次。”陈文新指着键盘,“现在一个司机可以管7台液压支架,输入指令就行。”


    检修完毕,“地面,8119工作面准备开工。”工作面入口处是智能化集控中心,李华抓住扶手一脚迈了进去,随着他按下启动按钮,采煤机开始高速运转。“以前是人工操作机器采煤,每刀厚薄全凭经验。后来发展到记忆割煤,人操作一遍,剩下的交给机器,但同样存在割煤不齐的情况。现在,程序割煤可根据井下煤层环境,自动测算每刀的最优路径。”


    在8119工作面上,他们每班作业可以割7刀、生产3万吨煤。经过刮板运输机和皮带传送,井下的煤源源不断运送到地面。


    运输


    260米宽的工作面上,记者走了几个来回,智能手表显示当天已走了1万步,10斤重的氧气自救器,此刻在腰间成了沉重的包袱。这是井下工人的“标配”,他们每天在距离地面近500米的地下,一工作就是8小时。


    随着采煤机开始工作,陈文新和巡检队员往巷道方向走,皮带开始运输。快到巷口时,陈文新遇到了从塔山主井徒步来的运输一队副队长孙小刚,后者已从井口沿着皮带巷,一路步行近6公里。


    矿井所有盘区生产的煤炭,都要汇聚到主皮带运出。一旦发生故障,每耽误一分钟,都会对保供大局造成影响。孙小刚是塔山煤矿研究皮带运输的专家——作为塔山煤矿最早引进的一批大学生,他从技术员干起,研究的“轴对中”技术解决了皮带运输过程中容易抖动、增加磨损的难题。


    由于岗位特殊,孙小刚已10多年没有回山东老家过年。“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运输不出问题。”孙小刚指了指皮带正上方的一个块状机器,“这不仅是摄像头,还是机器人。通过数据建模,即使在每秒5米的运输速度下,它仍能精准识别大块矸石、铁器等异物。”


    突然,5G手机响起。“机器‘抓住’了一个画面,有根铁棍混在煤块中,已通过巷道,即将进入地面筒仓。”此刻,地面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红灯闪烁,机器人发出语音警报。孙小刚马上做出反应:“如果筛查机器没有吸出来,马上停机,打开筒仓处理。”10分钟后,问题得到解决。“以前肉眼很难识别高速传送中的异物,现在的时空预警系统能提前15分钟预警,预判皮带可能出现超载,精准跟踪异物位置。”孙小刚说。


    下午4点,运输车准时到达巷口。结束一天辛劳的班组队员,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不一会儿,隧道口的光照亮了每个人,他们脸上沾着黑煤粉,双眸炯炯有神。


    在陕西,延长油田夯实安全保障生产——


    只为石油汩汩流


    本报记者高炳


    翻过一道道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蓝天映衬下,座座橙红色抽油机正高效运转,将汩汩石油开采出来,运向远方。


    延长石油油田公司杏子川采油厂2800余名职工坚守采油一线,在川梁沟峁间度过春节。


    一个人的山丘


    探访建华镇小李沟,不容易。


    从安塞城区驱车30多公里,一路颠簸中,车辆渐渐驶入大山深处。绕过几道山梁,杏子川采油厂采油四队郝859井区映入眼帘。听见声响,53岁的任守满,笑着迎了出来。“山顶冷,多穿点。”话音未落,一阵大风刮过,寒冷刺骨。


    环顾一圈,两口井,两间房,一个人。作为一线采油工,任守满已经在小李沟山顶驻扎了9年。


    每天早上检查抽油机状况,是雷打不动的任务。“螺丝紧不紧,皮带松不松,有没有渗油,都是重点。”除了日常检查,任守满当天还要忙活每月一次的检修保养,抽油机的各大“关节”,都得细细清洁、润滑、紧固,一丝不苟。


    忙罢,已过晌午,任守满洗了手,准备做饭,“这是酥肉、炸丸子、小米黄馍馍。过年嘛,都是家里早早备好的。”


    饭菜热腾腾,刚扒拉两口,手机响了。对面山上,工友正在更换密封井口的盘根盒,电话呼叫“援兵”。“这活一个人忙不过来,得去搭把手。”任守满撂下筷子出了门。


    再回到宿舍时,已是两个小时后,工服上、手臂上,多了3道黑色油斑。桌上的饭菜,早已凉透。“饭菜可以再热,采油不能耽搁。”任守满说,“驻扎井区,就要站好这班岗。”


    杏子川采油厂厂长刘雪峰介绍,2022年,全厂生产原油85万吨,“能源保供,与这些默默无闻坚守一线的工人密不可分。”


    除夕那天,各井区的工友忙完手头活计,齐聚附近采油站,一起准备年夜饭。红烧鱼、炖羊肉、陕北八大碗,十几个大盘端上桌,大伙度过了一年中难得的欢聚时光。


    “我们采油四队,下设9个采油站、210个井区。”采油四队副队长韩春林说,除夕晚上,微信群里特别热闹,“9个站点相互拜年,还分别拍了美食视频,比拼年夜饭。”


    坐在桌角,任守满听着工友们拉话,跟着笑起来,“那一刻,身为采油工,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一张图的探索


    与小李沟的单人守护不同,化子坪镇阳山梁上,是团队攻坚。


    沿山路盘旋,汽车驶入采油一队化38井区注气站,一座10米高的球形钢储罐,引人注目。“里边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采油一队技术负责人杨永钊介绍,“这里的‘注碳驱油’变废为宝,是我们的新探索。”


    井区角落,一张巨幅工艺图,清晰展现了技术人员的探索。储罐中流出液态二氧化碳,经注气泵加压、计量间计量,由井口注入地层。“传统采油,需要给地下注水。这里则注二氧化碳至地下1000多米深处,既能降低碳排放,也能提升原油采收率。”杨永钊耐心解释。


    说话间,一辆槽罐车绕过山梁,抵达井区门口。注气站站长白成军戴上防护面罩、防冻手套,协助将槽罐里的二氧化碳卸入球形储罐。春节期间,每天要运来六七车,约150吨。


    注气站里,大伙马不停蹄:6名队员,负责附近21口二氧化碳注入井。经注碳驱油,周围的受益井达89口。“各环节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有系统实时监测。每两小时再人工巡检一次。”巡检不分昼夜,队员们早已习惯,“夯实安全、保障生产,是最大的事。”


    能源保供,科技加持。“通过注碳驱油方式,杏子川采油厂年生产原油3万吨,采收率较水驱提高8.1个百分点。”刘雪峰说,项目已具备年10万吨二氧化碳封存能力,“相当于种下90万棵树,在这山峁上,又多了一份绿意。”


    一条线的守护


    白福财忙活的,是“一条线”。身为杏子川采油厂巡线队队长,他要确保开采的石油能安全运输至下一个加工环节。


    “我们20名队员,守护11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说起日常巡线,白福财如数家珍:管道全线穿山越谷,9处跨越河流,5处穿越河流,途经24个村庄,翻越梁峁不计其数。


    吃过早饭,队员姚海龙背上水壶、揣好干粮,从驻地出发了。今年春节,是他连续第三年在山上过年。他轮值的“野家沟—踏坪湾林场”段,每天要翻3座山,耗时5小时。


    拨开蒿草,一道陡坡挡住去路。姚海龙手脚并用,爬上小道。隆冬时节,路旁的沙棘、刺槐、酸枣树并不友好,他侧着身,衣袖上还是划了两个口子。


    “最怕的还是夏天草里的蛇虫,再热高筒靴也得穿。”爬上山顶,姚海龙的脸冻得通红,内衣早已湿透,外套上却是一层薄冰。前方不远处,一个管道里程桩出现倾斜,他挥起铁锹,很快修整妥当。


    姚海龙“翻山”的时候,白福财正带着几个队友“越水”。不远处的沐浴河面,冰冻半尺多厚。大伙儿手握工具,在河面开凿。“管道在水下1.5米深处,凿开冰,没有彩色油花泛上来,就放心了。”白福财说。


    “110公里的输油管道全线,每天都要巡护一遍。”队员们干劲满满。自2011年成立以来,巡线队已累计安全护送原油900余万吨。


    太阳爬过山岗,巡线已近尾声。趁着山顶信号好,姚海龙拨通了家里电话。听到儿子的问候,他开心不已。下山的路上,谈及新年愿望,姚海龙不假思索:“家人平安健康,管道安全如常。”

    2023-01-29
  • 浙江省杭州市——市场需求旺 力争开门红(新春走基层)

    大年初五,位于浙江杭州建德市的新安集团马目智能园区内,机器轰鸣声不断,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数据在智能大屏上持续跳动;走进荣盛集团子公司浙石化车间,手写“福”字、红色挂饰将厂房装扮得年味十足,一线员工认真记录着各类数据和参数;在传化集团旗下新安化工生产车间,草甘膦水剂、颗粒剂等各类制剂有序流转,经过包装、出库检验等环节后,将陆续发往国内外。春节假期,杭州市各企业持续运转,员工干劲十足,力争取得“开门红”。


    “今年订单比较多,春节假期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确保产品按时交付。”新安化工草甘膦装置办公室主任陈晓军介绍,为保障高效生产,春节假期企业在岗员工数量基本不减,公司也给予留岗员工相应奖金、补贴。


    “过年坚守岗位,非常充实。”新安化工员工陈顺忠说,如今草甘膦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和连续化,“我的工作就是配合上下游环节,保证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新安化工供应链运营主管胡超介绍,今年1月,新安化工订单量比计划增加2000余吨,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打下良好基础。“假期国外客户仍有需求,我们的生产还得跟上。从除夕到现在,生产、制剂配置有序开展,接下来将根据客户需求,陆续完成产品包装和发货。”


    在浙石化厂区,正开足马力提炼生产的是用于口罩生产的聚丙烯材料。荣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春节假期,员工总体在岗率是平时的95%左右,“我们为假期留守一线的员工们准备了新年礼物,给他们送去新春温暖。”


    面对市场旺盛需求,不少企业积极做好准备,保障产品准时交付。“一方面,我们合理安排订单生产顺序,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排产;另一方面,也会提前制作产品包装,尤其是定制化、个性化包装,进而缩短交货周期,保障产品交付。”胡超说。


    随着物流逐渐恢复,面向海外市场的产品也将有序发出。“相信企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陈晓军说。

    2023-01-29
  • 为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奋斗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当前,我们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掀起学习的热潮、宣传的高潮、实干的浪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精心谋划、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健康山东建设,着重在“四新”上用心发力。


    一是践行新使命。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我们思考谋划推动医教研管各项工作,就要紧紧围绕和服务这一使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践行“三新一高”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实践有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大力实施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依法治院、党建领院五大发展战略,创新完善医疗、学科、运行三大协同机制,努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简称“三中心一试点”),着力打造维护人民健康的主阵地、代表国家医学水平的主力军、冲击世界医学高峰的先锋队。


    二是谋求新突破。聚焦新时代新征程的新目标新难题,落实落细“五大重大原则”,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积极探索临床学院建设新路径和医学教育发展新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造就更多“五术”医学卓越人才和医学家;把准“四个面向”,不断完善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临床研究、国家级重大项目培育、基础研究从0到1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四大行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核心,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发展、人力资源集聚、全过程人才服务“四个体系”建设,尽快实现由人力资源大院向人才资源强院的转变。


    三是推动新发展。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落实“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认真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任务,着力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上走出一条新路子;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融合发展,探索诊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提高疑难急危重症防诊治康能力;努力在智慧医院建设上出成果,在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上提质增效;持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完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齐鲁医院模式”,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让患者有尊严地得到治疗、医务员工有尊严地工作,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受社会尊敬的医院。


    四是探索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把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鉴别力。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齐鲁医院之路”。


    行动是最好的贯彻,发展是最好的落实。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本领用在谋改革上,把功夫用在促发展上,在医院创建“三中心一试点”上实现新突破,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而团结奋斗。

    2023-01-28
  • 重庆北碚区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工作一线迎新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黄沛(左)在检查配电环网柜。


    秦廷富摄(人民视觉)


    万家灯火喜团圆。春节假期,一座座城市繁华喧闹,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浓浓年味里,还有一群人在岗位上默默地忙碌着,全力保障城市运行有序,人民生活安全稳定。


    重庆北碚区缙云商圈是重庆的重要商圈之一,人流如织、灯火通明。记者来到这里,跟随3名一线劳动者的脚步,看到他们的兢兢业业、辛勤付出,也看到供销两旺、一片热闹的新春图景。


    公交司机黄浩——


    “早上6点多发车,晚上10点多收车”


    闹钟声响,黄浩睁开双眼。1月23日5点10分,窗外万籁俱寂,只有零星的路灯亮着,作为北碚区584路公交车的驾驶员,他得起床去开第一班车了。


    洗漱、吃早餐、出门。6点10分,黄浩驾驶的公交车驶离始发站台,车上乘客还不多。“584路是北碚区的大环线公交,要经过区里最热门的缙云商圈。老城新城的市民要去那儿逛街消费,很多人都爱坐我们这路车。”黄浩说,“过年期间大家起得晚,商圈也开门晚,主要客流是在下午。”


    春节假期,北碚区为了促进消费,开展了“爱尚北碚”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百货、家电、餐饮、美容美发等上千家商家积极参与,不少还推出满减和折扣活动。各种庆新春活动相继开展,吸引着大量市民前来逛街购物、聚会聚餐。


    “今年好多出门在外的人都回家过年了,人流量超过往年。”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北部公交政工部副部长谭瑶说,公共交通方面已经做好了应急预案,根据大数据预测情况,司机和车辆会及时支援热门线路。如果有很多市民参加夜间活动,公交也会延长运营时间,确保把大家安全送回家。


    大环线一圈下来,跑了40多个站,最后几名乘客在终点站下车。黄浩却闲不下来,拿起墩布和抹布,开始清洁车窗、车门、座椅、地面。


    “我们有标准规定,每跑完一趟要做一次清洁。大过年的,车子更得干干净净!”黄浩干活很是认真仔细。


    “早上6点多发车,晚上10点多收车。做一休一,春节也不例外,所以我从来没能陪家里人过个完整的春节假期。我们公交司机大都是上早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晚上必须要早睡。要是赶上初一值班,就不能陪家人守岁。”黄浩说,今年除夕值班,没办法下厨准备年夜饭,全靠老丈人出手。


    “鸡鸭鱼肉蔬菜等年货我都提前备好了,走了好几家店,花了大几百。”黄浩说,“我也跟儿子说好了,休班的时候带他逛商场坐卡丁车,好好玩一天。”


    说话间,又该发车了,黄浩驾驶着亮闪闪、干干净净的公交车,再次驶出站台,迎接下一批乘客。


    环卫工人何明莉——


    “我们扫完马路,好多人都还没起床呢”


    “过年的早饭,就该吃汤圆。”何明莉一早起来,给自己煮了6个大汤圆,吃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早晨6点的冯时行路上,穿好环卫服、戴着口罩的何明莉已经拿起扫把、簸箕,开始了一天的清洁工作。暖黄路灯下,工作的身影干净又利索。“这条路我负责5000平方米,早上扫一圈,大概两小时。有人说马路挺干净的,好像不用天天扫。其实,我们扫完马路,好多人都还没起床呢。”何明莉笑着说。


    8点多,干净整洁的马路上,人流逐渐密集起来。这时候,何明莉的任务就是在这块区域里“巡逻”,发现垃圾就马上清除。


    上午“巡逻”结束后,环卫工人们纷纷到附近的劳动者港湾里吃饭休息,里边有空调、微波炉,干净整齐、设施齐备。


    “我就不去了,住得近,10分钟到家。”何明莉说,丈夫已经做好了饭,正和女儿等着她回去一起吃。


    冯时行路也穿过缙云商圈。春节假期,商场门口摆放着喜庆的灯饰,过往行人络绎不绝。何明莉负责的商圈区域内,春节假期前3天仅万达广场客流量就突破18万人次,同比增长80.7%。


    今年春节,山城重庆格外热闹,人气聚起来了,烟火气浓起来了,清洁工作也比平日繁忙了许多。“人多,垃圾相应也会多点。每逢节假日,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大家都是想办法互相顶班调休。”何明莉早已习惯了春节值班。一天下来,马路沿线的垃圾箱,她清理了三四次,再仔细擦上两遍,确保外表干净无污。


    “家人团圆,就是好年。”何明莉说,一家人大年初五去附近的金刚碑古镇,“逛逛、玩玩,好好热闹了一天”。


    电力工人黄沛——


    “接到维修电话,就要立刻赶赴现场”


    这是95后电力工人黄沛正式工作的第一年,却不能在家过年,要连着值7天班。妈妈有些心疼,出门前跟儿子叮嘱了好几遍,“好好吃饭,注意休息。”黄沛所在的检修班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一组8人,春节假期需要全员在岗。


    早上9点,黄沛和搭档乘车出门,巡查电力设施。走进一家商场的地下配电室,配电柜嗡嗡作响。黄沛一个个柜体查看,“看指示灯有无异常,听声响有无异常,闻气味有无异常。看听闻后,再用局部放电检测仪靠近柜体检测。”


    一个商场,50多个配电柜,巡查一圈,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下一个巡查点,是路边的10千伏配电环网柜。“简单地说,这就是电力的‘备胎’。”黄沛说,如果正常线路出现故障,它可以及时顶上。他们还准备了两辆应急保电车,确保辖区内居民住宅和商圈不断电。


    “上午巡查,下午在办公室监测全区用电情况。下班后是电话值班。接到维修电话,就要立刻赶赴现场。”黄沛说。


    “正是在无数一线劳动者的保障下,市民们度过了一个热闹兴旺的新春佳节。”北碚区商务委主任刘颖说,政府发放了消费券,商家活动丰富多彩,市民积极参与,为消费复苏持续注入动力。春节假期前3天,缙云商圈仅万达广场销售额就突破1300万元,增长32.1%。其中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97.2%,儿童业态销售额增长79.1%。


    用职责定格岗位,以实干诠释担当,这是众多城市运行保障人员的春节日历。


    他们是细致认真的公交人,便利市民出行;他们是勤劳朴素的环卫工,扮靓大街小巷;他们是尽职尽责的电力人,点亮城市的灯火;还有快递员、保安员、热力工人、网络检修员……一名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劳动者,日日夜夜在各个岗位奉献服务,守护着你我的安全与便利,守护着这一城的欢乐与繁华。

    2023-01-28
  • 新春走基层 | 逛塞上老街 品新年味道

    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18日电(寇雅楠、实习生吴子瑄)大红灯笼高高挂,浓浓年味扑面来。临近春节,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年味儿满满,热闹非凡。


    据了解,1月14日到20日,2023年“塞上老街年货节”在玉泉区大召广场举办。活动以“福地玉泉,钱‘兔’无量”为主题,围绕以塞上老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核心区域,营造国潮+现代的视觉风格。现场规划了年货商铺街区、舞台演绎街区、草坪打卡街区及灯笼主题街区四大区域,让老街年轻化、潮流化。

    2023-01-18
  • 李克强考察国家电网公司并慰问基层干部职工时强调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1月17日,春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国家电网公司考察,并视频慰问基层干部职工。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电力能源保供稳价,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参加考察。


    李克强视频连线国家能源集团沧东电厂、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奉贤换流站,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交流,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李克强说,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这期间发电和电网企业员工要全天候值守,大家是用辛劳点亮万家灯火,让群众能过一个亮堂、温暖的春节。李克强详细询问电厂生产情况,了解煤炭供应、价格、发电成本和效益。得知电厂储煤充足,他表示肯定。李克强说,春节在即,电力企业要加强设备维护、电网设施巡检,做好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等灾害,保障节日期间供电安全可靠,特别要确保医疗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用电。


    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汇报了电力保供情况。李克强说,能源供应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很不平凡,能源保供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际能源问题突出、价格大幅波动,国内一段时间高温少雨导致供电压力加大。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发挥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实施一系列政策支持煤电企业缓解困难,保障了国内用能需求,支撑了经济合理增长,满足了民生需要,特别是为稳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12月份物价涨幅只有1.8%,这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极为不易,国内能源稳定供应功不可没。要进一步统筹抓好能源和其他重要商品保供稳价,继续努力推动经济合理增长、稳定物价水平。


    在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李克强详细了解电力负荷变化、调度运行情况,并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叮嘱他们说,这里是电网运行的中枢,要及时研判供需变化,一丝不苟做好调度。李克强说,电力足,经济才能动力足,民生才能底气足。节后仍是冬季用电高峰,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经济增速将持续回升,电力需求也会增加。要保持能源供应相应增长,加强区域电力调剂和各类电源协同调度,着力提升顶峰保供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李克强叮嘱有关部门负责人,当前正值隆冬时节,要支持北方地区从实际出发保障采暖用能,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李克强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能源是基础的基础。要深化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强化能源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努力实现今年经济运行好的开局。


    何立峰、王勇、肖捷陪同考察。

    2023-01-18
  • 暖心小分队贴心服务送上门

    “陈大爷,我们给您送的‘防疫健康包’里有一些感冒药、退烧药和止咳药,有需要的时候您可以用,省得跑去药店买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送药时再三叮嘱老人。


    连日来,这样的暖心场景在青山区随处可见,一幅幅手牵手、心贴心的温馨画面在辖区四处绽放。


    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科学精准防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青山区青福镇组建了134支595人的暖心服务小分队,集中开展各类便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聚民心暖人心。


    银匠窑子村以网格为单位,整合“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网格长+网格员+党员”组成5支暖心小分队,为村民发放“新冠防护必知的40个知识”宣传单,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疫情。小分队队员杜刚是一名医护人员,他利用微信线上开展便民服务,每天都耐心解答村民的病情用药咨询,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用药问题。


    “小分队给我送来了止咳药和抗病毒的药,真是‘及时雨’!”上和园居民李玉忠说。这两天,他们一家四口都感染了新冠,家里也没有储备药品,于是就给社区打电话求助。“你安心在家待着,我们马上给你送药。”社区暖心服务小分队队员从银海社区的“共享药箱”里取出群众捐赠的抗病毒口服液和川贝枇杷膏,第一时间送到了李玉忠的家门口。


    1月9日,赵家店村暖心服务小分队来到92岁高龄老人郭永衤录的家中摸排特殊人群情况。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进入倒计时,为保障村民健康和就医,小分队主动帮助大家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降低村民到社保大厅排队交费的感染风险,获得了村民的点赞。


    青福镇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有效整合92名社区网格员、112名在职党员、203名志愿者、50名兼职网格员,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提供生活和医疗服务。工作人员深入开展摸底排查、联系走访、送医送药、代购代办等志愿服务,重点关注60岁以上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截至目前,青福镇暖心小分队排查特殊群体192人,开展送医送药及代购生活物品311次,排查出矛盾隐患28条,开展走访慰问28次。


    与此同时,青福镇各村暖心服务小分队参与“青山区农村老龄困难党群棉衣集中发放项目”,为村里189户老党员送去棉衣,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记者刘向平实习生黄瑞)

    2023-01-17
  • 补齐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民观点)——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⑤

    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过去,村内鸡鸭遍地走,草堆、粪堆随处可见,环境脏乱差;如今,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规整的小菜园,畜禽也都是圈养。走进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三乐村,一幅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画卷映入眼帘。当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工程,还依托村规民约、评比等村民自治办法,让村民主动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小村庄折射大变化。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乡韵浓起来,一个个山清水秀、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庄正渐次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不断实现。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既要理顺“城”这一边,更要顾好“乡”这一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年接续奋斗,神州大地上演山乡巨变。也要看到,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能把农村落下、不能让农民掉队。未来,即便是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也还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我们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坚持不懈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把广袤乡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普及自来水,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好农村路,让农村地区“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改善农村医疗条件,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着眼未来,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成立“美德银行”,为村民发放善行美德积分“存折”,推进移风易俗;江苏宿迁市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群众需求制定清单,组织志愿者“按单下菜”,为乡亲们送去文化“大餐”;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探索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引导群众把“村里事”当成“自己事”,让大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主体……各地通过创新实践,帮助越来越多农民群众改了旧习惯、提了精气神,推动乡村善治水平显著提升。这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实现“物”的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从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到公共服务普惠可及;从广大农民富裕富足,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治理有序充满活力,到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其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这也意味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体现农民需求,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蕴藏着勃勃生机,孕育着无限希望。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奋斗、苦干实干,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我们一定能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23-01-17
  • 太原“晋源八碟八碗”:舌尖上的“年味”

    (新春走基层)太原“晋源八碟八碗”:舌尖上的“年味”


    中新网太原1月15日电题:太原“晋源八碟八碗”:舌尖上的“年味”


    作者高雨晴


    原汁原味的清蒸丸子、晋祠大米八宝饭、寓意“吉祥如意”的红烧鸡……在山西太原晋源,无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八碟八碗”。近年来,经过第三代传承人郑永强的不断创新,晋源八碟八碗这道民间宴席正以预制菜身份,走向更多民众的餐桌。


    近日,记者走进太原市晋源区五府营村的“稻荷听泉”小院,郑永强正带领几位厨师在灶台前忙碌着。剁肉声、切菜声、水沸声,组成一曲“厨房交响乐”,厨师们各显其能,将一道道美味宴席菜摆在操作台上,阵阵香气扑面而来,充满浓浓的年味。


    现年49岁的郑永强是晋源区赤桥村人,从小深受家庭熏陶,喜爱琢磨菜谱,研究地方美食。30余年来,他不断钻研八碟八碗的古法制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每道菜进行改良和创新。2021年,“晋源八碟八碗”入选太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他介绍,晋源八碟八碗筵席秉承晋阳传统饮食文化,承袭农耕文化时代饮食文化特征,搭配的菜品以猪、羊肉为主,禽类为辅。


    “采用炒、熘、煨、烧、烩、扒、蒸等多种传统晋菜烹饪技法,融入膳食养生理念,做出具有本地风格的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郑永强说,晋源八碟八碗口味平和,不咸不淡,保留食材原汁原味,荤素各半、冷热各半。


    郑永强告诉记者,八碟八碗并不是固定的菜式,在寿宴、红白喜事等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变化。按照古法制作,最常见的八碟有猪头肉、凉鸡块、瓤肠、馂儿肉、豆芽素三丝、石花酸渍白、胡芹豆豆、五香豆腐干;八碗包括方烧、条烧、喇嘛肉、清蒸丸子、晋阳八宝饭、胡萝卜蒸羊肉、馒菜、炝莲菜。


    为了让远在异乡的家乡人及四方食客品尝到晋源八碟八碗,郑永强和团队推出真空包装的礼盒,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新疆等地,受到各方食客喜爱。元旦至今,他接到的各类预订单已超过千份。


    凭着30余年来对晋源饮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郑永强近年来荣获“第七届山西省烹饪服务大赛餐宴席项目金奖”、“中国晋菜大师”称号、“第31届中国厨师节年度金厨奖”等多项荣誉和奖项。就在几天前举行的太原市第四届“晋阳工匠”命名大会上,郑永强被命名为“晋阳工匠”。


    “八碟八碗用最地道的食材、最传统的做法,做出了最属于晋源的味道。这不单单是食物享受,也承载着大众情怀、历史记忆,更凸显着城市气质、文化底蕴。”郑永强说,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把饮食文化里的“工匠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吃到地道晋源菜。


    记者在现场看到,24岁的郑智馨也跟随父亲一起制作八碟八碗,如今已基本掌握每一道菜的制作流程。他说,“作为年轻一代,把祖传手艺传承下去是我的使命。”话音刚落,郑智馨回到直径一米的大锅前,继续制作最富有年味的猪头肉。(完)

    2023-01-16
  • 广西“00”后铁警春运初体验:站好首班岗 守护平安路

    “00”后新警们学习安检查危知识。黄勇盛摄


    (新春走基层)广西“00”后铁警春运初体验:站好首班岗守护平安路


    中新网来宾1月15日电(梁荫发孙赟飞)在人潮涌动的火车站里,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生千禧年后,他们处置警情、维护秩序、服务旅客,用洋溢的青春和热情守护平安,为旅客营造安全、温馨、方便的出行环境。他们,就是“00”后铁警。


    1月14日,广西来宾,南宁铁路公安局柳州公安处来宾北站派出所正式迎来了3位“00”新警,他们分别是覃富清、韦浩昌、韦传涪。


    2000年出生的覃富清是来宾本地人,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的他,在高考时选择报考了警校,并在毕业时通过考试成为一名铁警,这让他倍感骄傲和自豪。


    14日是覃富清上班第一天,但他一点都不“怯场”。巡逻防控、反诈宣传、法制教育、线路巡防、处置警情等等,在师傅甘国良的带领下,覃富清逐渐掌握了工作“门道”。


    当天,D3946次动车上旅客李某因在列车厕所吸烟,被列车乘警查获,移交来宾北站派出所处理。正在出站口维持秩序的覃富清和甘国良立即赶了过去。


    “第一次跟着师傅处置警情,紧张又激动,让我对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警察职责有了更深的启发。”覃富清说。在派出所同事合力处置下,民警依法对李某进行了处罚。


    分别出生于2000年、2001年的韦浩昌和韦传涪来自广西柳州,被分配到同个单位。特殊的缘分,不禁令同事们亲切地把两人称作“00双子星”。工作上,两人配合也很默契。


    “你好,我的背包找不到了,能麻烦你帮我找找吗?”候车厅里旅客陆女士着急地找到两人。


    了解情况后,韦浩昌负责安抚旅客,帮她回忆丢包的过程,以便找到丢失的具体地点。韦传涪负责调看视频监控,按照旅客提供的信息仔细查找。最终,陆女士的背包在安检口被找到,证件、首饰、现金等完好无损。


    “听到旅客找到物品后对我们的肯定,我们心里也很开心。”韦浩昌说。


    韦浩昌和韦传涪表示,这是他们从警第一天做的第一件好事,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身为警察的责任与自豪,将会终生铭记。


    春节的脚步临近,回家的旅客熙熙攘攘。3名“00”后铁警排成一排,穿梭在密集的人群中,守护旅客平安出行,为繁忙的春运增添了一道青春亮丽色彩。(完)

    2023-01-16
  • (新春走基层)探访重庆火车北站春运:行囊装满喜悦 温暖守护归程

    中新网重庆1月12日电题:探访重庆火车北站春运:行囊装满喜悦温暖守护归程


    作者张霁雯


    虽正值深冬,但重庆近日来阳光明媚,充满暖意。春节临近,重庆火车北站地面广场往来旅客络绎不绝。有的拖着行李箱,步履匆匆,有的携妻带子,笑声朗朗,还有的成群结队、谈笑风生,静候列车的到来......


    随着2023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作为重庆主要铁路集散地之一的火车北站忙碌而有序,客流呈现回暖态势。于旅客,这是承载着归家喜悦的温馨旅途,于护航春运的各相关部门,这只守护平安与畅通的用心坚守。


    多措并举助力旅客便捷出行


    春运期间,随着客流量逐渐增加,重庆北站物业服务单位——两江产业集团旗下渝高物业公司火车北站项目部客服岗4名工作人员愈加忙碌。他们穿梭在地面广场、进出站口、站台扶梯等各处,做好指引和帮扶服务,协助南来北往的旅客顺利踏上返乡归途,“橘色马甲”的身影格外醒目。


    “姑娘,我要坐高铁,应该从哪里进站......”北2进站口,一位独行的老婆婆攥着纸片,寻求帮助。张艺见状立即来到她身旁,根据纸片信息,耐心地指导其如何找到进站口、车次、检票口,送对方顺利进站后才离开。


    在北广场,高雨涵的视线始终落在旅客身上,“我们的工作包括为旅客提供乘车咨询,路线指引,失物招领等服务,因为许多旅客有换乘长途汽车和轨道交通的需要,这几天问路的情况较多。”她说。


    身着制服的安保人员则穿梭在地面广场、地下车库、出租车上客区、消防监控中心等地,分班组24小时不间断巡逻值守。安保人员李胜告诉记者,巡逻期间重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客流引导,规范停车,疏散交通等工作,同时向周边商户加强用火用电安全、应急演练、烟花爆竹禁燃禁携带宣传,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事故防范处置能力。


    为旅客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尤为重要,北站项目部在加派保洁人手、增加保洁设施设备的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保洁方案,划定以地面广场、城市通廊、换乘大厅、出租车道、公共卫生间为主的重点区域。


    据重庆火车北站地区综合管理局消息,经预测,春运期间重庆北站预计发送旅客388万人,客流高峰日将在1月18日(腊月二十七)左右出现。“就目前的预售情况来看,郑渝高铁方向的车票比较紧俏。预计1月20日、21日的车票预售也将非常火爆。”北站项目部经理邓吉利说。项目部将配合站区相关单位做好春运服务保障,不断延伸工作触角,扩大服务半径,完善便民功能,确保春运期间旅客出发安全、返程顺利。


    回家路上充满兴奋与期待


    “麻烦帮我拍张照,谢谢。”在南广场,来自天津南开区的张先生请记者帮忙留下了一张北站“打卡”照,随后传到了家庭群里。这是他第一次来西南地区旅游,从成都一路游玩到重庆,正准备带着满满的收获回乡。


    “在重庆,我逛了解放碑、洪崖洞,体验了‘轻轨穿楼’,山城步道爬到腿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先生说,旅途非常愉快,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去和家人分享了。


    老家在湖北荆州的赵先生拖着行李箱,肩上还挂着一个大袋子,都是重庆的“土特产”,“有火锅底料、老腊肉、麻花、米花糖等,带给亲戚家孩子尝尝。”


    听到有食物,一旁赵先生的小儿子兴奋地嚷嚷了起来:“我想吃奶奶家的风干鸡和鱼糕。”“快了快了,我们的列车12点就开咯!”说着说着,一家人走向了候车厅。


    发车时间还早,来自合川的向先生和同伴们正在北广场上晒太阳聊天,他们在河北务工,前一天才刚回重庆。“坐高铁再转汽车,今天晚上就能到家。”说起回家,他们眼中全是期待,隔着口罩,难掩兴奋。(完)

    2023-01-13
  • (新春走基层)急诊科的不眠夜

    护士正在为危重症病人配药。杨迪摄


    中新网银川1月12日电题:急诊科的不眠夜


    中新网记者杨迪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时钟仿佛比其他地方走得更快,只有一路小跑,才能在这里“争分夺秒”。


    预检分诊,是急诊科的第一道“关口”,值班医护需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患者诉求,进行初步检查并给予建议。在就诊高峰期,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凌娟娟要同时面对五、六名患者,以最快时间询问患者症状,安排其就诊。


    从下午4时到深夜12时,凌娟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我的这个岗位不能离开人,在接班前,我会尽量少喝水、提前上厕所。”凌娟娟的语速很快,这是长期在急诊科工作养成的习惯,“分秒必争”——是急诊医护们的共识。


    据了解,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就诊数增多,院方本着“应接尽接”的原则,优化急诊流程、整合救治资源、抽调医护支援,最大程度做好急救保障。


    病床上的患者、焦急等待的亲友、忙碌的医护……在急诊科,“小步快走”成为医护们的标志性步伐。“急”和“诊”,是贯穿这里的关键字。


    从下午6时工作到第二天上午8时,急诊科抢救室护理组组长杨玉龙已习惯通宵忙碌,“现在的愿望,就是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在急诊红区,急诊科主治医师杨晓明正在查看患者的肺部CT,包括他在内的2名医生和2名护士,要为整个红区的患者提供诊疗和救治。杨晓明用“跑”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我们从接班到下班全身是汗,要抓紧跑、抓紧救治患者。”


    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是需要插管、呼吸辅助通气等的危重症病人。与急诊黄、红区不同,EICU格外安静,可以清楚地听见仪器的滴答声、医护的脚步声。在这里,患者没有家属陪护,急诊科护士王志华在为患者插管、配药、擦身之余,还要安慰、疏导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下午6时起,王志华还未喝过水,这是他新冠病毒感染的第二天,全身酸痛的他在上班前要吃一粒布洛芬,才能坚持工作到第二天早上。“我们科现在人员比较紧缺,我‘阳了’以后,也不敢轻易下‘火线’。”王志华的声音显得有些虚弱,时常要停下来呼气,“家人也劝我请假休息,但我没请。我想作为医务人员,去尽力守好这道防线。”


    已是深夜,王志华和同事依旧在忙碌,这注定是一个与病魔赛跑的不眠夜。“我们所需要的不多,就是希望看到病人康复出院。”王志华说。(完)

    2023-01-13

  • 首 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