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春节、藏历新年!我县发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
来源:微雅江
更新时间:2022-01-07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省州属驻雅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131号)、《甘孜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加强元旦春节藏历新年暨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甘新冠应指〔2021)40号)文件精神以及国家、省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元旦春节藏历新年暨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环境同防”总策略,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县指挥部各工作组、工作专班要保持高度警惕,坚持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调度、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常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调度。各工作组、工作专班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和行业特点,细化、优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保持应急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快速响应、科学处置。
二、严格人员流动管理。一是14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入返县人员,须提供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集中隔离直至离开风险地区14天为止,自隔离当日起第1、3、7、10、14日分别开展1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前实行“双采双检”。二是14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旅居史的入返县人员,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天府健康通绿码”,入县后实施3天内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即3天2检),结果均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健康监测至离开风险地满14天为止。三是14日内有发生本土疫情省份旅居史的入返县人员,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天府健康通绿码”,且在入县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有序流动。四是未发生本土疫情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入返县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天府健康通绿码”,做好个人防护有序流动。五是省内低风险地区入返县人员持“天府健康通绿码”,做好个人防护有序流动。六是从事进口物品、隔离场所等高风险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入返县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备,到目的地后落实14天健康监测,不外出、不聚集,并在入返县后第7天和第14天各接受一次核酸检测。七是严格红黄码人员管理,红码人员集中隔离14天,并从隔离当天起,每间隔1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其关联人员3天2检,结果均为阴性的须居家健康监测7天。黄码人员限制通行,实行3天2检,结果为阴性的居家健康监测7天。不能落实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要实施集中隔离管理。八是严格执行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对有中高风险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九是境外入返县人员要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和“14+7+7”管控措施,并按规定开展核酸检测。十是所有入返县人员要严格执行入返县报备制度,返县后立即按要求主动报备。
鉴于当前国内本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各单位和施工企业要对近14天有陕西西安等重点地区旅居史的入返县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就地就近开展3天2检,做到“不漏一人”“生人熟人同查”,全面查堵风险漏洞。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提倡就地过年过节,非必要不出省,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前原则上不进京。
三、强化多点监测预警。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可疑病例严格闭环管理。发热门诊要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要求,并对发热病人全覆盖开展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反馈前全部留观。严禁个体诊所违规接诊发热患者。严格按照监测技术方案的要求,持续强化医疗卫生机构、校园、农贸(集贸)市场、外卖、冷链、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等行业重点人群定期全员核酸检测或抽样检测。严格落实集中监管仓制度、库长责任制和“批批检测、件件消毒、集中监管、严防严控”,强化高风险场所环境的监测,做到“人、物、环境”同防。
四、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药店、交通站点等重点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监管场所、养老机构等场所,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茶楼餐馆、文化娱乐场所、生活服务及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戴口罩”和测温通行管理,严格落实日常清洁、通风和消毒等措施;景区景点要完善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实行门票预约制度,及时疏导客流。要加强农牧区疫情防控,持续强化农村地区“五级包干”“五有一网格”,严格管理集市、农家乐(民宿)、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茶馆、棋牌室等重点场所,落实好返乡人员排查管控、应急物资储备、聚集性活动管控等工作。宗教寺庙要建立僧尼动态管理台帐,严管严控回流僧尼,精准掌握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建立僧尼健康管理动态台账,每天全员健康筛查、体温检测、登记备案,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五、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教育部门要优化调整学校放假时间,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督促学校做好元旦、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合理调整企业放假和复工时间,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交通运输部门要统筹做好春运组织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增加开放进站和安检通道,规范做好旅客分流、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加大交通场站和交通工具通风、消毒频次。
六、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庆祝庆典、文艺演出、展销促销、民俗等活动,不举办宗教活动,减少农村集市、坝坝宴规模和频次,控制活动人流量,落实通风消毒等措施。原则上不举办线下大规模会议、培训、团拜、慰问、联欢等活动,确需举办且参加人数超过50人的,由举办单位或个人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后实施;超过100人的落实全员核酸检测。提倡家庭聚会聚餐不超过10人,“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单次规模应尽量控制在50人以下,举办者须向属地乡镇、村(社区)报备并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村(社区)负责监督举办者做好参加人员信息登记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餐饮服务单位承办5桌以上宴会的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就餐人员落实扫码、测温和佩戴口罩等措施后进入。
七、坚守院感防控底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人流、物流管控,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做到“一看、一测、一查、一验、一问、一扫”(看规范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健康码、验行程卡、问流行病学史、扫场所码)。所有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均要开展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反馈前均实施留观。要加强病区管理,对新入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实行缓冲病房单间收治,禁止加床收治患者。严格落实病区24小时门禁制度,规范陪护、探视管理,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出入。
八、加快推进疫苗接种。高度关注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按照国家、省、州的统一部署安排,规范安全开展不同年龄段无禁忌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持续优化宣传引导和接种服务保障,加快推进3―11岁人群全程接种和60岁以上老年群体接种,确保“应接尽接”,着力组织接种满6个月的人群完成加强免疫接种,尽快形成全人群免疫屏障。严格落实新冠病毒疫苗安全管理,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九、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按照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储备。组织开展县乡联动、多部门参与的疫情处置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磨合队伍,提升能力。
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引导群众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不扎堆、不聚集,养成“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持续保持用行程卡、扫场所码、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的防疫习惯。提升科学接种疫苗、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及时主动就医的健康意识,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澄清网络谣言,严厉打击发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行为。要大力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疫情防控,营造整洁健康.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
十一、强化督导检查。各级各部门要压紧压实“四方责任”,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查堵风险漏洞,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络。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文件政策执行期间,若国家、省、州出台新的防控要求,按照新要求执行。
雅江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2月24日
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延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