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拓宽增收路——恩施州带水河流域的探索
作者:蔡俊 鲁腾  来源:湖北日报  更新时间:2023-10-13
游客在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游玩。(通讯员郭斌摄)

  金秋时节,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带水河沿线层林尽染,碧波荡漾,宛如画卷。

  带水河是一条典型的山区河流,全长26.6公里,起源于龙马村,在中游汇聚喻家河、湾滩河,然后向南穿过恩施城郊龙凤镇,在小龙潭村注入清江。

  带水河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流经龙马、龙凤2个集镇11个村(社区),流域内人口约8万人。

  “龙马一条河,两岸是陡坡。吃粮靠供给,用钱无着落。年轻人往外走,老家伙守穷窝。”

  这是10多年前流传于恩施市龙凤镇的“顺口溜”。

  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龙凤镇百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还不富裕。据统计,2022年,带水河流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212元,只有全省(19709元)的77%。

  龙凤镇党委书记程俊毅介绍,带水河流域内农业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旅游业刚刚起步,客流较小。在治理水环境的基础上,怎样发展产业、实现富民,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最大课题。

  建设龙凤镇污水管网

  守牢清水入江关口

  10月5日傍晚,恩施市龙凤镇小龙潭村凉风习习,不少市民和游客沿着带水河岸散步休闲。

  “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来走一走。”小龙潭村村民谭可欣说,这两年,带水河岸边栽上了绿植,修建了游步道,硬化后的河岸也更安全。

  带水河下游流经龙凤镇,在小龙潭村衣角坝注入清江。小龙潭片区人口聚集,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其中学生3万余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相对集中。

  前些年,带水河入江处一度河沙淤积、杂草丛生,存在安全风险。

  “带水河流域要实现生态发展,确保清水入清江是先决条件。”恩施市住建局总工程师肖二乐说。

  今年以来,恩施市启动带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清淤清障,建设护岸护坡、巡河步道、挡土墙等,提高河岸防洪标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在水安全方面,当前最大的短板是污水处理。”肖二乐说。

  带水河流域现建有两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恩施城区红庙污水处理厂和龙马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以雨污合流制为主,大部分集镇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雨污合流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且污水管网尚未实现全覆盖。

  今年8月,恩施市对龙凤镇和龙马区域进行全面摸排,分别制定污水管网建设方案。

  恩施市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启超介绍,该市已谋划53个项目,总投资9.58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喻家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和带水河西侧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完成2.7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在杉木坝村、古场坝村整改提升人工湿地2处,新建三格化粪池52个。

 引入体育赛事项目

  重振龙马风情小镇

  位于带水河上游的龙马村,曾是古时川渝鄂盐茶古道的重要中转集散地。

  因看好这一片好山好水好地方,2013年底,省联投集团投资3.2亿元,按照4A级景区标准兴建龙马慢生活风情街。

  2017年7月15日,龙马风情小镇开街,相继举办龙舟赛、女儿会、垂钓比赛等活动赛事,高峰时一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

  然而,随着各地旅游兴起,龙马风情小镇定位不清、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对外连通性弱等劣势逐渐凸显,加上疫情影响,游客日渐减少,去年游客接待量仅几千人次。

  龙马风情小镇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龙凤镇干部赴外考察发现,国内体育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扩大,对应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探索体育旅游“跨界”融合,或许是一条出路。

  今年初,龙凤镇与冠军公益基金、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委会合作,试图将龙马风情小镇打造成体旅融合的“冠军小镇”。

  8月19日,“冠军小镇”揭牌,10位退役奥运冠军和游客一起体验土家特色风俗。

  “植入常态化体育赛事,让小镇特色更鲜明。”省联投集团恩施公司负责人程国轩介绍。

  龙马风情小镇的人气正在逐渐回暖。截至9月,小镇今年已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带动周边10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户均增收2万多元。

  近年来,龙凤镇引进经营主体,在龙马村、青堡村等地,发展万余亩特色茶园和近千亩富硒植物堇叶碎米荠种植基地,将农业产业与休闲、观光、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深度融合。

  程国轩介绍,下一步,将依托丰富的水生态优势,发展“楚天第一降”、洞穴徒步、山地运动等体育项目,同时围绕茶产业、富硒产业和非遗产业培育更多体育消费产品,让体育消费场景与运动康复、休闲疗养度假、养老养生、自驾露营等相融合,建设体育旅游综合体。

  推广“猪—沼—果”种养模式

  促进养殖户稳定增收

  带水河流域中游以畜禽养殖为主,其中生猪存栏3.6万头,家禽存栏28.8万羽,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13家,养殖户超过1800户。

  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但传统养殖模式下,会产生粪污处理难、效益提升难等问题。

  恩施市农业农村局能源中心主任胡芳芳认为,养殖业要以一种新的模式去发展。

  在龙凤镇杉木坝村,恩施市龙凤联强农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强公司)总经理方荣提供了良好样板。

  2016年,方荣接触到了广东温氏集团的“猪—沼—果”立体循环模式。这种种养模式在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池,将畜禽粪污收集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可作为果蔬有机肥料。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养殖业粪污污染问题,还可以低成本发展种植业,实现种与养的双赢。

  方荣在杉木坝村以600元每亩的价格租赁了800亩石漠化土地,建设葡萄、桃、李等采摘基地,果树所需的肥料全部来自养殖场的沼液和沼渣。

  通过几年探索,联强公司的畜禽养殖污染有了好去处,种植业节约了成本,公司规模和效益迅速增长。

  在方荣的带领下,300多户农户实施“猪—沼—果”模式,让荒山披绿,瓜果飘香,实现了稳定增收。

  杉木坝村养殖户朱刚介绍,在联强公司的指导和带动下,自己每年收入超过10万元。

  9月中旬,恩施市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规划建设有机肥厂,在带水河流域内推广“猪—沼—果”模式。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