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牵稳“牛鼻子”念好致富经
作者:弓盛舟  来源:名城早报  更新时间:2023-10-26
本网讯(记者:弓盛舟   通讯员:杨琳琳王英杰)

  10月12日,走进新蔡县李桥回族镇石庄村柏林肉牛养殖基地,在其中一个饲养棚内,两侧牛栏收拾得干净整洁,约80多头肉牛体格健壮、毛光锃亮,正在悠闲地“享用”早餐——由本地回收的秸秆结合草料精心配比加工制成的饲料。




  “这些牛可是我们村的宝贝,我照顾它们比照顾吃奶粉的小娃娃还上心呢!”基地负责人耿继青手脚不停,他一边熟练冲洗牛食槽,一边向记者介绍。“4月份我们已经出栏了一批牛,将近300头,销了600多万。这80多头牛11月份就能出栏,预计还能挣个100多万。趁着天好,我得赶紧去给牛打草了!”

  李桥回族镇村民大多拥有养牛传统。近年来,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肉牛产业提质升级助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蔡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在李桥回族镇打造以肉牛养殖为主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区。由村委向养殖场入股资金,项目为集体分红,鼓励养殖场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当地群众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秸秆回收增加收入,同时助力解决当地秸秆利用问题。以肉牛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增加村集体收益,助推乡村振兴。

  柏林养殖场就是养殖项目区的龙头企业之一。基地现存栏肉牛500头左右,今年可出栏400余头,远销广东、上海、湖南等地,深受市场欢迎。据基地技术员顾金良介绍,基地里饲养的西门塔尔牛和夏洛来牛都是从新疆“远道而来”,其特点是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耐寒,耐粗饲,不易生病。不仅好养,还利于改良当地牛种。趁着当前牛苗价格有所下降,基地马上还要接回来一批牛犊,养上7~8个月就能出栏,明年收益会更高。

  肉牛的生活环境是决定其繁殖能力的条件之一。柏林基地为肉牛量身打造了圈养区、放养区、饲料加工及储存区、粪污处理区四个功能区。每天“吃过饭”,牛儿们都会在园区的散养区散步、玩耍,强身健体,心情舒畅,肉质大幅提升。特别是对于带崽的母牛来说,良好的环境不易产生应激反应,更加利于小牛的发育和生产。




  基地里的牛每年可以“消化”掉附近3000多亩土地产生的秸秆。前不久,耿继青又在村里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秸秆专门用来回收饲养基地内的牛,初步形成饲养链条。“既能增加收入,也不怕收秸秆不及时让咱的牛‘饿肚子’了!”耿继青说。“计划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达到300头母牛,700头育肥牛的存栏量,年出栏肉牛争取突破600头,我们还要建设肉牛产品深加工厂房,开发腌制生牛肉、真空包装熟牛肉等牛肉深加工产品。”


  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几年的发展,石庄村的养牛户就已达到20多家,每家存栏20—60头不等,养殖场之间实现了技术共享、资源互通,同时带动60多户群众实现年增收2万元以上。“你们看,项目区又新发展了两家养牛场,存栏有百余头,咱的村集体和群众又能多增加一些收入了。”石庄村委干部祁伟指着柏林养牛场对面的宏虎养牛场介绍。

  截至今年10月,新蔡县肉牛存栏超7万头,出栏超3万头,肉牛养殖结构不断优化、质效持续提升。下一步,新蔡县将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施策,逐步实现养殖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不断发挥牛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提振群众养牛致富信心,切实擦亮新蔡肉牛养殖品牌,进一步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念好“牛”字经,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群众收入增加。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