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红色文化“新名片” 建设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红色样本”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1-12-14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沭县朱村视察,作出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重要指示。

近年来,临沭县准确把握“好日子”的深刻内涵,深入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以朱村为示范引领,扎实推动各项改革出实效、促发展、惠民生,全力以赴推进朱村及示范片区建设,探索出一条以改革动力牵引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临沭县朱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全国传统古村落、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等称号,作为全省唯一村级典型范例写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20年)》。

牢记嘱托践使命,吹响过上好日子的“动员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后,临沭县和朱村人民倍受鼓舞、信心倍增,按照总书记指示要求,坚定正确方向,谋定发展路子,走上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康庄大道。群策群智“定好位”。临沭县以“好日子”主线谋划目标定位,先后三次把县委常委会开到朱村,研究成立朱村整体提升指挥部,先后聘请浙江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朱村村庄规划》,聘请山东省冶金设计院和山东天人规划设计院对朱村整体风貌进行修复,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和多轮规划设计,多方征求村民和“两代表一委员”意见,研究发展思路,系统谋划推进,以“中国红村”为发展定位,以“片区作示范、集体得收益、群众得实惠”为具体举措,谋划建设“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示范村、沂蒙精神红色基因代代传的示范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示范村、山东传统村落保护的示范村。红绿蓝古“显特色”。结合朱村特点,绘制发展蓝图,重点做好“红、绿、蓝、古”四篇“好日子”文章。用好朱村战役发生地和拥军支前模范村两块招牌,做足红色文章;用好岌山地质公园,做好绿色文章;用好沭河、沭河古道和分沂入沭三条水系,做透蓝色文章;用好明代和清代两朝古居,做靓古色文章。共同富裕“谱华章”。系统开展改革攻坚、机制创新,以朱村为龙头,带动周边村居连片发展、共同致富,努力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朱村2021年村集体收入可达800万元,是2013年的30倍,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5万元。

党建引领聚共识,夯实过上好日子的“战斗堡垒”

在奔向“好日子”的发展道路上,临沭县把党建共同体同党员、支部、党委紧密结合起来,建强基层组织,注重便民利民,真正为民服务办实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让党的传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朱村是红色堡垒村,早在1939年就成立了临沭县第一个村党支部,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持续赓续光荣传统,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整体推进村党支部建设创新,全力建设示范型党组织、先锋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

支部当好“领头羊”。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以土地集约经营为抓手,规划建设“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建成2200亩的“沭河观光+休闲采摘+飞行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导成立水果种植合作社、运输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等,统一育苗、管理、销售,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推行“党支部+企业”,联合建设柳编加工车间、毛绒玩具车间和服装车间,用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推进以工兴农、以工带农,发展产业、整合资金、共同致富。

党员争当“排头兵”。村党支部与“钢八连”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创新实施“支部建在网格上”,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与村干部绩效奖励、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挂钩,20多人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创业标兵,300多个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精神文明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成立朱村发展促进会、孝善养老基金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实行网格靠片、党员包户,探索能人帮村、五老治村、青苗壮村、巾帼美村的村级治理新路径。推行“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先锋岗”“党员结对帮扶”等争先创优活动,营造争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锋模范的浓厚氛围,先后培养出党员种植能手23名、技术土专家9名,带动200多户群众发家致富。

服务群众“贴心人”。实行“红色帮办代办”服务,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60余项工作由村级代办,20项政务服务实行上门办理,村干部和党员轮流带班,建立干群月见面和代办事项公开制度,实现“一条龙”“代办式”“点题式”服务。近年来,朱村涌现出了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义务代办员钟云、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王洋等一批“身边楷模”,在群众中树起了一面面光辉的旗帜。

挖掘特色创优势,走稳过上好日子的“致富道路”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临沭县把朱村沉睡的红色资源、厚重的文化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统筹开发利用,发展特色产业,使朱村的天然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优势、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过上好日子的优势。

唤醒“红色记忆”。深入挖掘支前精神、治淮精神,建设沂蒙支前馆、村史馆、导沭整沂等“五馆”、拥军巷等“五巷”和“三同”教育基地,设立临沭县委党校朱村校区,打造党员干部红色基因传承的载体平台,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人员20余万名。多年来,朱村群众踊跃参军报国,输送优质兵员90多人,临沭县保持了连续60年无责任退兵的全国记录。同时,打通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和朱村的串联环线,形成红色资源的抱团式、联动型、统筹化发展。

做好“山水文章”。在朱村率先发展的同时,整合周边沭河古道、岌山地质公园等“蓝色”和“绿色”资源,通过系统性规划、整体性打造、全面性提升,建设朱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涵盖岭南头、文家埠等10个村居、2万多群众,24.6平方公里,通过点上培育、线上串联、面上提档,按照“一改六化一整治”(实施卫生改厕,同步推进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彩化综合整治)和“一村一场一汪塘”(建好文体广场、生态汪塘)的思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游客中心、特色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朱村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宜居村庄”;承办了2020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擦亮“古村名片”。朱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300余间,是鲁东南一带唯一一处规模较大、保留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朱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现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结合明清古建筑特色,修旧如旧、复古如古,打造“一街一巷一园七户”古村落,重现了原生田园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聚焦共富强市场,构建过上好日子的“内生机制”

临沭县立足“好日子”定位,以朱村开发为契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主体和村集体、村民利益效益联合机制,把“资源”变“资产”,让“村民”变“股民”,使“集体”变“股东”,共建红色朱村、共享发展红利。

让“穷村落”变成“大股东”。朱村把自身优势和资源同市场经济主体有机结合,相互利用、互利双赢,利用资源、技术、影响力、业务力等作为入股资本,占股100%-20%不等,成立了朱村建设、朱村旅游开发、朱村商贸、朱村档案等公司,专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拓展业务,通过股权分红、务工等形式,为村集体和村民“输血”“造血”。比如,在朱村旅游开发公司,朱村利用土地资源等占股49%,利城文旅集团负责项目日常管理运营维护,占股51%,仅此一项朱村村集体年可增收7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500元。又如,朱村利用自身档案管理技术和经验,与社会资本合作,业务拓展至临沭县其他镇街、县直部门、企业和周边郯城等地。

让“纯农户”变成“创业者”。朱村旅游开发公司负责的运营项目,90%以上的商铺经营者为朱村和周边村民,提供保洁、保安、群众演员等工作岗位500多个,吸引了大批在外务工群众返乡创业。村民注册“珠村”“七岌山”商标,打造“朱村味道”电商品牌,运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介直播带货,日发订单8000多件,利润达20万元。

让“小农业”变成“好品牌”。以“临沭杞柳”“红色朱村”为品牌,放大“中国柳编之都”效应,建成1.4万平方米的中国柳编艺术博览中心展馆,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五、六、七、八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累计接待游客110万余人。

全面支持促提升,凝聚过上好日子的“同心伟力”

在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朱村旧貌变新颜,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多方“招才引智”。中央办公厅多次回访调研,对朱村发展予以关怀指导;省委多次派出督导组实地督查,推动朱村发展项目稳步发展;临沂市成立了由水利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工作机构,并先后选派两批“第一书记”帮扶朱村发展;临沭县明确由县委副书记和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县农业农村局、文旅中心等作为对口帮扶单位;镇党委成立工作专班驻村指导、帮扶发展。

多层“接上续下”。用好省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上级政策,市县出台7大类86项帮扶措施,成立朱村发展促进会、孝善养老基金会,动员社会各界、各种力量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服务支持朱村发展。朱村用足用好上级政策,按照三产融合发展思路,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临沂欧拉农业公司,流转杞柳2100亩,种植户年均增收1万余元。

多点“投资引流”。县财政投资2.5亿元,实施“红色朱村”改造提升项目,打造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宣教基地。以“绿水青山?红色岌山”为主题,投资1600万元,主动对接“长三角”,按照临沂市“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发展战略,突出“沂沭水乡、千年朱村”主题,加快推进朱村红色文化旅游片区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为解决朱村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太便利的问题,先后实施了投资1.2亿元的沭河东岸滨河大道、1.5亿元的朱村沭河大桥、7.3公里的朱村沿河路等周边道路工程,打通朱村融入临沭、对接临沂的交通大动脉,到县城时间缩短30分钟,为朱村融入临沭、对接临沂市交通大动脉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张淇贺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