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十五运拳击项目收官 产生54枚金牌

    本网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首席记者牛天甲)7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拳击项目比赛在鄂尔多斯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综合体育馆收官。历经7天鏖战,共产生金牌54枚,其中鄂尔多斯市代表队以17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一;呼和浩特市代表队以15枚金牌位列第二;赤峰市代表队以12枚金牌位列第三。

    据了解,此次赛事共有来自各盟市12代表队的390名优秀运动员参加,他们在4个组别54个级别中进行激烈角逐。其中,呼和浩特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队代表呼和浩特市参赛,102名运动员参加43个小项比赛。7月17日,第一个决赛日,呼和浩特挺进决赛的20名运动员在拳台上边展示出超群的竞技能力,攻守往来之间勇夺了10枚金牌。而在7月18日的最后一个决赛日里,呼和浩特市运动员再接再厉,诠释了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再夺5枚金牌。

    呼和浩特市拳击教练满都拉图说:“拳击一直都是呼和浩特市体育运动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前期的备战中,拳击队的教练们会根据运动员在体能、素质上的差异量体裁衣,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水平。在日常训练基础上还加强了实战演练,每天大家都要进行大量的实战对抗,还会对重点对手的比赛录相进行分析,了解对手特点,研究制定对策,不放过任何细节。此次比赛的成绩是运动员们刻苦拼搏用汗水和泪水才取得的,会在今后的训练及比赛中给予运动员更多的自信。”

    2023-07-21
  • 【十五运】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中国式摔跤完赛

    7月12日—7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中国式摔跤项目比赛在鄂尔多斯市蒙古族中学体育馆举行。此次赛事来自全区各盟市十二支代表队270余名运动员参加,在八个组别43个级别中进行激烈角逐。






    历经5天鏖战,共产生金牌43枚,其中东道主鄂尔多斯市代表队和呼和浩特市代表队以8枚金牌并列金牌榜第一,锡林郭勒盟代表队、通辽市代表队以7枚金牌并列第二,呼伦贝尔市代表队以6枚金牌位列第三。乌兰察布市代表队、包头市代表队、阿拉善盟代表队、体育职业学院代表队也均有金牌入账。







    近年来,随着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扶持,中国式摔跤这项古老的运动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体育爱好者的关注。此次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盛事,也是推广和发展中国式摔跤运动的一次重要机遇。通过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我们相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根本要求下,传统体育文化必将蓬勃发展,未来可期。

    2023-07-21
  • 十五运武术散打项目在鄂尔多斯开赛

    7月12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项目在伊金霍洛旗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中心开赛,来自各盟市的近200名运动员同台竞技,一展拳脚。



    赛场上,运动员们个个全副武装,充满斗志,挥拳踢腿,张弛有度,一招一式尽显技术和风采。在男子乙组52kg的对抗中,蓝方鄂尔多斯选手张威鹏首战迎来了红方巴彦淖尔市选手邢欣鑫。比赛中,双方实力相当,两人不断调整位置,寻找机会展开拳脚。张威鹏瞅准机会,接连用踢、踹、摆拳等技战术,借力抱摔,获得较高得分,最终以2:0战胜对手,顺利晋级。

    张威鹏说,这次比赛发挥得还算满意,教练平时教的也都用上了,还需要加强一下自己的腿法衔接能力,这个比赛目标是拿冠军,另外,第一次参加比赛,机会很难得,可以和更多高手切磋,互相学习。

    本次比赛从7月11号持续到7月17号,采用单败淘汰赛制,共有来自自治区的11个代表队近200名运动员参加,按照年龄分为三个组别,按照体重共设置28个级别。参赛选手们将经过7天的激烈对抗,最终产生28枚金牌。

    “看得出,这次比赛运动员们从打法上、技术上和体能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场的表现也是非常好。通过这次比赛,希望对自治区武术散打事业起到促进作用。”武术散打总裁判长杜建军说。(王丽娜、柳东)

    来源: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

    2023-07-21
  • “燃”动全城!来看“十五运”巴彦淖尔站火炬传递精彩瞬间

    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和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巴彦淖尔市火炬传递仪式在巴彦淖尔市文博广场举行。






    上午9时,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和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圣火在全场注目下被点燃,第一棒火炬手是曾参加北京冬奥会、洛桑青年奥运会的我市运动员丁雨欢,她接过神圣火炬,在现场各族群众的欢呼呐喊声中,以轻快的步伐跑出会场,开始了火炬传递。







    今天参与火炬传递的火炬手共有21名,他们来自巴彦淖尔市各行各业,有优秀党员、运动员、企业家、基层干部、教体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残疾人代表。21名火炬手在一棒一棒的接续中,播撒体育精神的火种,传递拼搏向上的力量。







    红色的火焰随风跃动,火炬手们高举火炬、健步前行,吸引了大量群众拍摄留念,共同见证这一喜悦时刻。







    火炬手丁雨欢







    这次回到巴彦淖尔当火炬手,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第一棒,我特别开心。希望把“十五运”火炬传递的精神传递到以后的训练当中去,顽强拼搏、努力训练,为十四冬做好准备。







    火炬手王砚







    今天作为一名火炬手来参加“十五运”的火炬接力,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这两年,我们巴彦淖尔市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的精神风貌也越来越好。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发挥所长,继续带领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开展健康体育运动,构建和谐社会,为引领社会新风尚做出积极贡献。







    火炬手李欢







    很荣幸能够成为家乡(巴彦淖尔)火炬传递的一名火炬手,祝愿我们巴彦淖尔的运动员在“十五运”上赛出风格和水平。







    火炬手陈宏斌







    非常荣幸能够成为火炬手,来为我们家乡传递火炬,希望这种体育精神能够激发我们每一个人,祝愿我们巴彦淖尔的体育事业越来越好,同时也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







    上午十点,最后一棒火炬手张媛在现场群众热烈的掌声中将火炬传递至巴彦淖尔市文博广场。之后,圣火护卫将火种再次引入火种灯。在自治区“十五运”主题歌曲《让梦飞翔》的歌声中,巴彦淖尔圣火传递仪式圆满结束。







    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和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于7月1日至8月7日举行。巴彦淖尔站传递结束后,火种将继续在自治区其他盟市进行传递,7月28日回到鄂尔多斯市,并于7月30日开始在鄂尔多斯市进行为期7天的传递,8月8日晚送达开幕式主会场点燃主火炬塔。

    2023-07-21
  • 自治区“十五运”和第六届残运会我市体育代表团成立誓师大会举行

    7月3日,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的我市体育代表团举行成立誓师大会。副市长孔繁飞出席并讲话。

    孔繁飞说,代表团全体成员要大力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最佳身心状态、最优竞技水平投入备战和比赛,有金必夺、有分必争,努力为运动会增辉、为鄂尔多斯争光、为人生添彩。力争在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完成金牌排名“保二争一”的目标任务,在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实现新突破。

    誓师大会上,运动员代表和教练员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大家面向国旗,进行了反兴奋宣誓,并签订了赛风赛纪及反兴奋剂责任状。会上还为我市体育代表团授旗。

    2023-07-21
  • 【十五运】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火种采集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举行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FirstFrost


    2023.7.1

    七一·建党节

    7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火种采集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举行。



    现场,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致辞、授采火棒,中国女篮前队长露雯成功采集火种并展示,自治区体育局局长杜伯军点燃火种盆。自治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佟国清点燃火炬授予第一棒火炬手中国篮球运动员、内蒙古篮球协会主席孟克·巴特尔开始传递。

    首站传递活动一共有21名火炬手参与,他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英模人物和先进代表,传递围绕城川镇进行,途径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鄂尔多斯国防教育基地等标志性场所后,回到起点民族团结广场。



    据了解,火炬传递活动将于7月2日继续走进鄂托克旗,之后在自治区其他盟市各传递一天,于7月30日再次回到鄂尔多斯市其他旗区传递,每站活动安排21名火炬手。8月8日晚,火种将送达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主会场。

    2023-07-21
  • 220名射击小将决战内蒙古十五运

    本网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首席记者牛天甲)举枪、瞄准、射击,随着一声声枪响,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五运射击项目在呼和浩特市体校射击馆激战正酣。

    十五运射击项目于7月5日正式打响,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别,设置个人赛、团体赛和混合团体赛。来自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等8个盟市的220名运动员在50米步枪卧射60发、50米步枪3种姿势、25米手枪速射60发等54个小项中展开激烈比拼。





    选手在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比赛中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沉着冷静,稳稳地向靶心出击,“砰砰”的枪声回荡在空气中,让人热血沸腾。记者来到场馆时,鄂尔多斯队运动员高艺丹刚刚结束了女子乙组气步枪60发的预赛比拼,以620.9环暂列第一的她显得自信从容。“全区运动会是积累实战经验、提升自己比赛能力的好机会。这次比赛我一共参加6个小项的比赛,气步枪是我的强项,所以对这块金牌志在必得!”高艺丹说。




    女子10米气步枪争夺






    沉着冷静







    一决胜负


    射击项目涉及枪支弹药的使用和运输等安全问题,自治区竞技体育训练中心等有关部门采取人防与物防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全程安全保障。同时,70多名资质健全、经验丰富的裁判组成技术官员团队,保证比赛公平公正。




    25米手枪速射


    内蒙古射击队为国家队输送了众多优秀运动员,也曾培养出陈东琦、杨巍等世界冠军,在比赛现场的裁判席里,记者也看到了这些世界冠军的身影。陈东琦退役后在内蒙古射击队担任教练,此次比赛她以裁判的身份观看了青少年运动员的表现。陈东琦说:“比赛不仅能检验内蒙古射击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成果,也将推动射击业余体育训练的持续开展。此次比赛中有一些具备潜力的优秀运动员涌现,也暴露了青少年运动员在基本功等方面的不足。这次比赛我有6名队员都参赛且都有金牌入账,这样的比赛对他们的心理和技术动作的控制都是很好的锻炼。作为一名射击教练,未来我也会在基本功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对我的队员提出更高要求。”

    摄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网首席记者牛天甲

    2023-07-21
  • 【十五运】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举重项目比赛完赛

    7月1日-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举重比赛在鄂尔多斯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举行,来自各盟市的八支代表队170余名运动员分别在甲、乙、丙组33个级别中进行激烈角逐。









    经过4天激烈角逐,共产生33枚金牌,其中赤峰代表队、通辽代表队、包头代表队分别以8枚金牌、7枚金牌、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前三。







    除此之外,本次比赛抓举有7人8次破自治区少年记录、4人4次破自治区青年记录、1人1次破自治区最高记录,挺举有11人13次破自治区少年记录、5人6次破自治区青年记录,总成绩有6人6次破自治区少年记录、2人2次破自治区青年记录,展现出了自治区竞技体育发展的良好态势。










    来源:自治区竞技体育训练中心黄艳玲

    2023-07-21
  • 内蒙古羊草新种质创制驶入快车道

    “我们团队正在利用驯化选育、杂交选育等常规育种方法结合分子育种手段培育结实率高、抽穗率高的羊草新种质,预计5—8年内可培育出羊草新品种2—3个,推广面积可达3万亩以上。目前该项技术正处于重点研制阶段。”7月19日,在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负责种质创新研究的刘亚玲研究员向记者介绍。

    羊草究竟是什么草?这个很多人并不熟悉的名字,为何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

    “羊吃的草都叫羊草,羊草是一类牧草植物”,这是社会上流传的一种不规范表述。实际上,羊吃的草不一定都是“羊草”。羊草俗称“碱草”,属于一等优质饲草,有“禾草之王”的美誉。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羊草列入其中。羊草不仅具有抗寒、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而且寿命极长,一次播种可生存几十年。

    羊草作为内蒙古天然打草场的当家草种,当下却远远满足不了建设大美草原的用种需求。

    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羊草草原,面积约1.63亿亩,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问题,进行生态修复对羊草草种需求量很大,仅靠天然草原采种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加强羊草种选育、扩繁、储备和推广利用。

    如何才能快速解决生产急需用种,刘亚玲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由于羊草品种相对较少,多来源于野生种的驯化和选育,野生状态下的“三低”性状(抽穗率低、结实率低、发芽率低)普遍存在。项目课题组充分利用自身科研成果转化迅速的优势,对产量和品质性状较好的中草系列羊草进行快速授权转化。同时,探索利用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和育种手段,定向创制新的羊草种质,培育羊草新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科研人员已经获得分蘖性强、生物量高的羊草单株材料,为今后的快速育种打下了良好基础。

    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双向奔赴。

    2022年,自治区科技厅在种业领域以“揭榜挂帅”机制启动实施科技重大示范工程,将“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纳入支持重点,面向全国张榜招贤。随后,由蒙草集团联合国内17家草种行业上下游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

    期间,蒙草集团联合呼伦贝尔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巴尔虎羊草通过自治区草品种审定。经测试,巴尔虎羊草在高寒地区越冬率95%以上,种子产量比野生种提高10%—20%,目前正在积极扩繁,增加种子量。

    为推进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农牧厅、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厅研究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羊草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要以修复治理退化羊草草地、推进羊草草种繁育体系、扩大人工羊草种植为抓手,培育一批“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化专业龙头企业,以此实现羊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规划中目标明确:2023年,全区要建设羊草草种扩繁基地6.6万亩,优质高产人工羊草种植基地53万亩,修复治理退化羊草草地222万亩;到2025年,建成羊草草种扩繁基地30万亩,草种供需基本实现平衡;到2030年,羊草系列新品种得到更新换代,30万亩草种扩繁基地实现稳定供给,人工羊草种植发展到500万亩。

    实践一再证明,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必须借力最强团队,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小小羊草大产业,在科技的带领下,内蒙古的羊草产业前景可待、未来可期。(记者李国萍)

    2023-07-21
  • 内蒙古(呼和浩特)养老论坛暨博览会开幕

    2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2023年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论坛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活动为期3天,旨在助推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的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开启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内蒙古(呼和浩特)2023年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论坛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网石毅摄







    本次论坛以“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为主题,设置主论坛、分论坛、养老服务及旅居养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专家围绕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主旨演讲与解读,十省市民政厅(局)签署旅居养老合作协议。







    十省市民政厅(局)旅居养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新华网石毅摄







    博览会设置75个展位,邀请智能护理、智能硬件产品、康复辅具、康复医疗等领域的60余家企业参展和洽谈,通过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构建行业交流、合作、供需对接平台,拓展养老服务业消费群体,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呼和浩特,进一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内蒙古(呼和浩特)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现场。新华网石毅摄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厅长姜宏表示,内蒙古将养老作为保障改善民生要事之一,向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迈进。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促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目前,内蒙古共建有各类养老机构692所、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685所,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73所,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和村级养老服务设施3887处,全区城市“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正在加快形成,机构养老服务全面提档升级,一大批知名养老企业先后落地内蒙古,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内蒙古(呼和浩特)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参展商家在展示老年人健康服务产品。新华网石毅摄







    本次论坛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办,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呼和浩特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呼和浩特市委员会、新华网内蒙古分公司承办。博览会由呼和浩特市泽惠养老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石毅)

    2023-07-21
  • 推进农畜产品包装标识技术进步 内蒙古好物插上创意的翅膀

    7月17日,内蒙古第二届文化品牌(IP)创意大赛颁奖仪式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揭晓了45件获奖作品。


    本次大赛围绕“五大任务”,聚焦“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四大文化品牌(IP)方向,旨在通过IP推动农牧业品牌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全力推进农畜产品包装标识技术进步,以创意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以文筑农共创未来”是大赛主题,比赛分为设计赛道、实物赛道两大板块。设计赛道设置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工业设计、品牌IP形象设计、品牌标识设计、宣传推广语设计5个奖项;实物赛道设置了最佳环保节能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视觉奖、最佳创新奖、最佳创意奖5个奖项。


    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设计赛道《视觉锤》《绒都·印象》《魅力临河优质农产》《优鲜自然》《牛市舞安代》等20件作品获奖;实物赛道《金典联名定制包装——兔年故宫装》《中国首款碳中和有机奶包装》《蓝福盈—酒瓶—酒盒包装》《宇航人牌有机沙棘果汁饮料包装》《经典原产地——金典有机纯牛奶呼伦贝尔(限定牧场)》等25件作品获奖。(记者冯雪玉见习记者孙柳)

    2023-07-19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二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展 潘岳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7月18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二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展仪式在北京举行,内蒙古体验展区精彩亮相。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出席开展仪式并讲话。


    潘岳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打造成为展现我们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重要平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贯通起来,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时代风采;打造成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文化体验形式推进各民族文化相互滋养,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达古拉表示,内蒙古体验展区通过实物展品、非遗展演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内蒙古各族儿女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立体式呈现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生动画卷。


    据悉,内蒙古体验展区设有“骏马追风”等体验与表演项目及“模型群”等打卡项目,让游客一站式畅享高品质文化大餐。(记者李存霞)

    2023-07-19

  • 首 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