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325个重点项目开复工

    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市发改委获悉,目前,全市已有325个重点项目开复工。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紧盯重点项目,分解任务目标,加强调度督导,做好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提速增效。全市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100个,年度计划投资1284亿元。其中,列入自治区级重大项目519个,总投资53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0亿元;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337亿元;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4个,年度计划投资672亿元。


    为全面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稳”“开门红”,呼和浩特市实施多项举措,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按照年初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的目标任务,确定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左右。为确保任务完成,呼和浩特市在第一时间将上述任务分解到地区和部门,并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签订了责任状,进一步压实责任。同时,呼和浩特市建立周调度机制,重点对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完成进度、手续办理进度进行调度督导,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重大项目早动工、快建设。


    据统计,已开复工项目中,呼和浩特市本级重点项目114个,开复工25个,开复工率21.9%。其中,市直部门32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7个;市属企业82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18个。(记者刘洋)

    2023-03-24
  • 守住底线,筑牢北疆“钢铁长城”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内联八省、外邻俄蒙,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


    新时代,新征程,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吹响了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坚不可摧的号角。


    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管边控边机制不断深化,稳边固边的“天罗地网”正逐步形成。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和“昆仑”“北疆利剑”等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力度不减,不断织密“平安网”,护航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广大社区网格员正积极奔走在全区各地的大街小巷,他们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力军。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内蒙古各级各地正全力做好守边护边、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风险等各项工作,以内蒙古之稳构筑起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钢铁长城。


    握指成拳——强边固防守安宁


    国必有边,边必设防。


    从广袤草原到大漠戈壁,从蜿蜒界河到莽莽林海,8000多里的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内蒙古守好“门”和护好“河”的责任极为重大、任务极其繁重。


    去年成立的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漠北驼铃”护边队,在边境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边境巡逻、信息搜集等工作,这是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着力提升管边控边能力的务实举措。


    自治区副主席、阿拉善盟委书记代钦表示,阿拉善盟将扎实做好强边固防各项工作,不断巩固全盟边疆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同时,将不断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边境线长、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大力提升边境地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边境地区长期和谐稳固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大边境地区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守土戍边牧民的关怀帮扶力度,在守土戍边牧民养老、医疗、住房、民政救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居边护边牧民留得住、守好边。


    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刘同香说:“迈步新征程,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将严密口岸安全管控,深化‘数字国门’‘智慧边境’建设,持续构建常态化打击治理跨境违法犯罪工作格局。”他表示,将深入开展平安边境创建活动,不断坚持和发展“雪城义警”“马背警队”等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效能;规范调整边境管理机构职能配置和管控力量布局,建强辅警和护边员、民兵等边境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提升口岸边境综合治理水平。


    针对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这一问题,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常文清建议,要研究制定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差异化、精准化政策,努力把边境地区的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提上来,吸引更多的人到边境地区安居置业、守边戍边。


    调准时间表、对照路线图。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党政军警民携手并肩、强边固防,汇聚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情报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治、联控联管”的强大合力。


    靶向发力——平安建设亮“利剑”


    3月21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全区公安机关实现连续5年现行命案全破,下一步将以案件不破、侦查不止的决心,持续推进命案积案攻坚工作。


    这背后,彰显出内蒙古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让平安内蒙古建设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质量迈进的决心。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刘宏表示,全区公安机关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基点,不断健全完善“捍卫政治安全、守护网络安靖、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筑牢公共安全”五大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反渗透反破坏反颠覆反分裂斗争。大力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智慧公安”建设、警务机制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深入开展“抓党建、整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专项活动,着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内蒙古公安铁军。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旭军表示,站在新起点,全区法院将切实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在依法惩罚各类犯罪活动方面,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提升办案质效;在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方面,要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法院定分止争职能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伸、向网上延伸、向重点行业领域延伸,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内蒙古将以“赶考”姿态为平安建设注入新动力,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可持续、幸福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


    固本强基——社会治理促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指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使命催征,唯有实干笃行。内蒙古把2023年确定为“基层基础提升年”,努力从优化机制入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完善“网络+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和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的常态化治理能力和应急治理能力。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覃剑峰表示,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将全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评估验收工作,总结提炼一批可在全国推广借鉴的典型经验。要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把重大矛盾风险化解在市域。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围绕“基层基础提升年”,重点推进旗县(市、区)矛盾纠纷调处“一站式”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持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结合内蒙古城市、牧区、林区以及地广人稀、边境线较长的区域特点,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党政军警民合力管控的社会治理新机制,进一步打造一批市域社会治理新样板。


    面对当前全区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内蒙古党校教授孙杰一针见血:“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群众广泛参与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格局。”


    以“基础实”护“百姓安”,新的起点,内蒙古将通过夯实一个个基层基础的小平安,联结成整个社会的大安全。


    从春天出发,内蒙古将以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守护好家门、守卫好祖国北疆,让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牢不可破、坚不可摧,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记者李晗刘宏章陈春艳安寅东)

    2023-03-24
  • 前2月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七

    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今年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5.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七。


    从三大类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看,1-2月全区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从细分的主要工业行业看,1-2月全区26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化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医药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2%,有色金属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电力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记者杨帆)

    2023-03-23
  • 内蒙古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稳步提升

    3月21日是第11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与健康”。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了解到,经过持续植树造林、绿化国土,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内蒙古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稳步提升。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多年来,内蒙古将森林草原作为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实施林长制,推进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森林草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得到巩固和增强。


    2023年,全区将紧紧围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协同推进扩绿、增绿、护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计划完成营造林30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3000万株以上、防沙治沙500万亩以上,进一步厚植内蒙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绿色底色。(记者霍晓庆)

    2023-03-23
  • 阿拉腾达来:文艺轻骑兵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3月20日,在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排练大厅,舞蹈队员们正在抓紧排练舞蹈《马背情韵》。在乌兰牧骑乐器室,以《礼赞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题目的好来宝节目也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一旁,全国政协委员、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队长、国家一级编导阿拉腾达来正在悉心指导。


    排练得差不多了,他把队员们召集起来,开起了学习会。“我们乌兰牧骑要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阿拉腾达来说,乌兰牧骑作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担当新使命,大力推动文艺创新,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957年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以来,乌兰牧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从最初的1支9个人的队伍,发展到目前75支队伍、3500多名队员的红色文艺“大群体”,为促进文化传播,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乌兰牧骑在党的好政策照耀下,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创作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更好地传递党的声音,更好地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让乌兰牧骑在人民群众中深深扎根、永放光彩,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阿拉腾达来讲得生动有趣,队员们听得聚精会神。队员其布尔其其格表示,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乌兰牧骑队员们更应该发扬自强不息、一专多能的精神,多创作优秀作品,把党的好政策转化为艺术作品,更好地服务农牧民。(记者巴依斯古楞)

    2023-03-22
  • 呼和浩特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

    近日,呼和浩特市2023年土地平整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项目启动实施。


    呼和浩特市抢抓农时,明确任务分工,制定推进措施,把工作责任具体到人、落实到岗,加紧春耕备耕,高质量完成土地平整。今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1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4月初全部开工,春播前完成田间工程施工,12月底全部完成,为实现全市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奠定坚实基础。


    “土默特左旗委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6万亩,总投资1.08亿元。按照全市部署要求,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3月20日前具备开工条件,在4月20日前完成田间工程,12月底全部完工,确保取得预期成效。”土默特左旗委副书记、旗长赵利民介绍。该旗自2011—2022年,先后建设高标准农田共112.9万亩,总投资14.72亿元,全部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开工、当年完工。


    “今年托克托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6万亩。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两增、四控、七配套’和‘十个集中’的要求,多上人手、多添设备、多头并进,确保尽快施工,11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2月底前实现竣工验收。”托克托县委副书记、县长高正说。(记者王雅静)

    2023-03-22
  • 满洲里海关助力果蔬优“鲜”出口

    仲春时节,满洲里公路口岸内一派繁忙景象,一车车满载柚子、番茄、洋葱等新鲜果蔬的车辆有序排队,办理完海关通关手续后出境驶往俄罗斯。


    今年前2个月,满洲里海关监管出口果蔬2.5万吨,同比增长147.4%;贸易值1.7亿元,同比增长165.2%。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果蔬出口欧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果蔬出口规模、品种也逐步扩大。


    “中国果蔬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非常受俄罗斯民众欢迎。随着口岸通关越来越便利化,有了海关的全程保驾护航,我们对未来果蔬出口充满信心。”满洲里恒坤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喻函说。


    针对出口果蔬保鲜期短及国际市场品质要求高的特点,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十八里海关因时因地制宜,及时收集并向果蔬出口企业通报中俄两国关于输俄农产品检验检疫相关规定和政策变化情况,帮助企业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及时调整出口计划,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十八里海关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专人专岗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及通关服务,着力优化出口申报、单据审核、查验监管等流程节点,实现果蔬出口随到随报、即查即放。此外,十八里海关不断强化与口岸联检部门、企业等多方协作配合,依托“智能卡口”“单一窗口”等智慧海关建设,不断优化口岸通关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满洲里十八里海关查验科副科长周剑介绍,为了保障果蔬出口品质,十八里海关主动作为,优化查验布控指令,实行非侵入式查验,有效缩短通关时间,保障果蔬“零等待”优“鲜”出口。(记者李玉琢实习生曹晗管泽)

    2023-03-21
  • 李文玲:让城市更加洁净美丽

    春风轻拂,绿意萌动。3月16日,刚刚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家乡的全国人大代表、赤峰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红山作业中心人工作业队七中队中队长李文玲回到工作岗位后,第一时间向工友们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强调,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在赤峰市红山区钢铁街昭乌达小区广场上,刚刚结束清扫工作的李文玲,与工友们围坐在一起,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全国两会精神。环卫工人们备受鼓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流着心得体会,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环卫工人赵成赫说:“我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践行‘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为城市环卫事业、建设绿水青山贡献时代力量。”


    李文玲2007年开始从事环卫工作,16年来,她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凭着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章、赤峰市劳动模范、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目前她所负责的七中队一共有72名环卫工人,每天凌晨3点多便开始忙碌起来,清扫道路、清理小广告、擦洗道路护栏……种种工作都与尘土为伍,无论严寒酷暑、雨雪风霜,他们都不曾停下为城市“美容”的脚步。


    今年,李文玲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特别高兴、激动,但也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当选后,李文玲主动给自己加压,抽空学习理论知识,深入调查研究,主动了解环卫工人的各种诉求。


    通过了解,她发现,基层环卫工人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在一线作业环卫职工中大部分人员已达退休年龄,按照现行的政策无法参保社会保险,但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企业和职工均需要负担康复成本。


    经过反复思考,李文玲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一线作业环卫职工以行业参保的形式缴纳工伤保险,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促进环卫行业的良性运营”的建议。“地方政府应设立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保证环卫工人的收入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匹配,让每一位环卫工人的归属感更强。”李文玲说道。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牢牢地印在了李文玲的心间。她表示:“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履职尽责,当好人大代表,不负人民所托、群众信任;同时立足本职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工作,以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把祖国的北疆打造得更加美丽而不懈奋斗。”(记者王塔娜)

    2023-03-21
  • 全区口岸前2月进出境货运量同比增长202.3%

    据自治区口岸办消息,2月份全区口岸全面提速,跑出起步“加速度”,口岸运行主要指标持续恢复向好。依据各口岸日报粗算数据,1-2月,全区口岸完成进出境货运量1341.7万吨,同比增长202.3%,货值约378.5亿元。


    其中进口货物1228.9万吨,同比增长252.8%;出口货物112.8万吨,同比增长18%。甘其毛都、满都拉口岸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5倍、4倍以上。全区口岸完成客运量24万人次,同比增长513%;交通工具17.3万辆(列架次),同比增长412.4%。


    “总体来看,2月份全区口岸运行步入快进优进阶段。”自治区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货运通关方面,策克口岸开展多模式同步并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全面取消吊装通关模式,通关效能得到进一步释放。铁路接运能力持续提升,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提高至宽轨15列、准轨8列。在人员通关方面,阿日哈沙特、策克口岸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恢复客运功能口岸,加上此前已先行恢复的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全区已有4个公路口岸恢复客运通关。(记者高慧)

    2023-03-20
  • 1-2月全区消费品市场加速恢复

    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近期全区各级商务部门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促进全区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1-2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81.1亿元,同比增长4.8%,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实现237.4亿元,同比增长5.4%。


    从消费数据分析来看,1-2月份全区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需求旺盛,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7%、9.9%、18.9%。升级类商品消费进一步恢复,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电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18.3%、15.8%。中西药品类消费增速较快,全区中西药品需求量持续上升,零售额同比增长29.8%。餐饮业呈现恢复态势,全区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实现12.6亿元,同比增长7.9%。网络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网络零售额实现96.3亿元,同比增长31.2%。内蒙古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三的盟市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增速排名前三的盟市为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同比分别增长44.1%、41.3%和32.9%。(记者高慧)

    2023-03-20
  • 乌海农技专家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连日来,乌海市78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种植生产“把脉问诊”,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助力春耕备耕。


    这些天随着气温转暖,乌达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片繁忙。园内头茬西红柿刚刚成熟上市,农户们忙着采摘、包装、销售;农技专家们则是逐个大棚仔细察看,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大家能看出来这个有什么不同吗?”在沙海果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乌海市农牧局农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郭燕玲手拿一支剪断的桃树枝芽,指着枝芽上的叶子,向农户们介绍,“像这样就是没有做好蚜虫防治,眼下气温变化快,正是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蚜虫防治及水肥管理,保障桃树后期生长。”


    郭燕玲是乌海市小有名气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几年里,她“点对点”为沙海果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并为合作社谋划特色产业发展,解决农户们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深受大家喜爱。


    “自从有了科技特派员,我们种植思路都转变了,种植讲科学,品质有保障,才能销路旺,现在致富的底气更足了。”种植户王冠峰告诉记者,每次遇上难事、急事,科技特派员有求必应、有困必纾,早就成了农户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专家下田,科技助农。近年来,乌海市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员制度,深入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把先进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民,把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村,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先后形成了“工作站+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农户”等多形式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推动了特派员由“单一帮扶”到“团队帮扶”的转变。同时,该市还加大与高校对接力度,为企业和农户牵线搭桥,组织农业专家进村入户现场答疑解惑,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了科技服务队伍力量,释放了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有效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推动特色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记者郝飚)

    2023-03-17
  • 文明城市人民建 文明创建为人民——专访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

    今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创建周期的最后一年,乌兰察布市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如何结合实际推动各类专项行动、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


    隋维钧说,在创建中,乌兰察布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实施了城市环境专项提升、市民素质专项提升、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创城专项督查督导“四大专项行动”,广泛开展了志愿者服务、“街长制”城市治理、“文明监督员”宣传监督、创城氛围营造“四大特色活动”,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市民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隋维钧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的就是让创建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我们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一些好事,解决一些难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和成效,让人民群众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最大受益者。”


    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乌兰察布市创新推出“一书一单、一图一表”“四个一”工作法,制定创城任务书,对标对表、靶向施策,对创城工作全面部署;列出创城问题清单,强化问题导向、逐条督促整改;绘出创城路线图,明确包联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组织发放入户测评表,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帮助群众化解各类问题,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走深走实。


    针对今年“创城惠民”工作的重点,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说:“今年,我们将重点聚焦群众特别关心的老旧小区改造、冬季清洁取暖、居民养老服务等一些方面,积极推进创建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记者皇甫美鲜)

    2023-03-17

  • 首 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