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被定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综合试点

    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安排部署,近期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内蒙古被确定为国家综合试点地区。


    据悉,试点地区共有6个,另外5个同时被确定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吉林、浙江、湖南、重庆、新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是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积累普查组织实施工作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普查方案,以提高经济普查质量、效率。


    自治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将严格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方案的要求深入研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认真总结,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为顺利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贡献内蒙古经验。(记者杨帆)

    2023-03-16
  • 西辽河流域:“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西辽河下游段。王金摄








    哈民遗址保护展示馆馆内遗址。曹云鹏摄








    开鲁元代白塔。王金摄








    南宝力皋吐墓地全景。王金摄








    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的龙凤鱼形玉佩。(一组6件)








    吐尔基山辽墓发现的金耳坠。








    南宝力皋吐墓地出土的陶刺猬。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特征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厘清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创中华文明的历史过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方法。


    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并指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西辽河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一道,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西辽河,共同发展了西辽河文明,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内蒙古日报社联合打造的《北疆文旅》专刊组深入西辽河流域,与多位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开启了西辽河流域的探秘之旅。


    西辽河文明的源起


    辽河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西辽河是辽河正源。西辽河上游有两大支流,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也是西辽河的两大源头。两河汇合后,形成干流始称西辽河。


    20世纪后期,中国考古学家向世界揭示了数千年前诞生在西辽河流域的文明。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已经有了以种植粟黍为特色的旱作农业,此后的赵宝沟、红山、小河沿等一系列被考古学界命名而备受瞩目的史前文化相继发现,先民叩石垦壤、刀耕火种,沿着西辽河大小川流播撒着文明之光。


    对西辽河早期文明的探究,几乎伴随着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发展历程。自中国考古学创立之时起,国内外学者就密切关注红山文化,由此开启了早期西辽河文明的考古学探索。


    西辽河流域的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渐渐萌芽,人类开始定居、建筑房屋、发明陶器、饲养家畜、加工石器和玉器、创立早期宗教礼仪。这些文明因素的积累,加快了迈向复杂社会的脚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证明:距今58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社会文化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华文明的新曙光》中写到,在中华民族形成这个重大问题上,考古学的认识曾经有过偏差,表现为过分夸大中原古文化而贬低了北方古文化,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则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这里可谓“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中国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两个文化高峰,分别是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到距今约4000—35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西辽河流域进入高级文明社会。“西辽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和突出,它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知名红山文化专家刘国祥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西辽河流域是自然地理概念,指西辽河及支流的地理面积。它基本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南部,北以松辽流域分水岭为界和嫩江流域接壤,东接东辽河流域,南临辽河干流和大、小凌河,西与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医巫闾山和滦河流域毗邻,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


    对于西辽河流域历史的研究,传统上多集中于辽金元时期的政治史和历史地理领域。林荣贵的《辽朝经营和开发北疆》关注了辽朝对西辽河流域的开发;任爱君的《辽代的契丹本土风貌》主要涉及了西辽河流域契丹本土的历史;韩茂莉的《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探讨了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的经济活动从以游牧业为主向农业占主要地位的转变,揭示了农业开垦与环境变迁的互动特征。杜家骥的《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以满蒙联姻为主线,探究了联姻对清朝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及边疆治理的影响、联姻对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


    张博泉在《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一书中,将历史上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汉族置于一个整体内的同等地位,从共同发展和共同意识形成的具体历史过程入手,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最先提出“中华一体论”。费孝通明确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点,并把内蒙古农牧业交错地带和东三省交汇区(包括西辽河流域)称为“民族走廊”。


    西辽河文明研究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张铁男说:“‘西辽河文明’是人文历史地理概念,是以西辽河流域为核心区域的区域性文明,在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论述‘西辽河文明’要放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大背景下参照。”


    西辽河流域一直繁衍生息着诸多民族,如汉、匈奴、东胡、鲜卑、契丹、奚族、女真、蒙古、满族等。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西辽河,共同发展了西辽河文明。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自古以来,中原和边疆人民就是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的关系。秦代以来,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辽宋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非常精辟地论述了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主流内涵。


    公元917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在西辽河流域建立了辽政权。当时,中国呈现多政权并立的局面,辽在与北宋王朝的对峙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提出了自己是“中华正统”的理念。这样,就打破了此前以长城为界、“内中华而外夷狄”的传统观念,把“中华”的地域扩展到长城以外。到了明代,蒙古人科尔沁部来到西辽河流域,从此这里有了科尔沁草原这一名称。在清王朝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清皇室与蒙古人科尔沁部的联姻成为满蒙联盟的重要内容,由此,西辽河流域各民族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最终形成。西辽河流域的科尔沁部落全程参与了这一历史过程,并发挥了积极而关键的作用。


    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理事田明认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和模范自治区,深入开展西辽河文明研究,可以为学术界系统地讨论西辽河文明社会复杂化进程、社会组织结构、区域文明起源特征等提供一定的学术材料支撑;深入探讨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进一步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中的“西辽河元素”,丰富并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参考。对西辽河流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历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彼此密不可分,进而描绘出一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画卷。(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武峰郭伟伟王林喜)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提供)

    2023-03-16
  • 呼和浩特市下达7.4亿资金护航春耕备耕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呼和浩特市及早谋划全年财政支农工作,抓好、抓实、抓细各项保障措施,全力以赴护航春耕备耕。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分配下达财政支农资金7.4亿元,资金分解下达率达到94.87%,重点用于农机购置补贴、耕地保护等方面,聚焦粮食生产主线,支持做好农资购置,及早按下田间耕作“启动键”。


    同时,呼和浩特市财政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将春耕备耕工作摆在优先保障位置。通过认真分析研判旗县区资金需求情况,做好资金监控,全力统筹调度资金,提高库款保障能力,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及时调拨库款近亿元。同时,督促旗县区合理安排库款,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惠牧补贴资金支付计划。


    此外,呼和浩特市对关系到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重点资金持续进行跟踪、监控、调度,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对农畜产品供给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救灾等重点资金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估,对资金绩效目标完成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建立与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相挂钩的政策资金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记者刘洋)

    2023-03-15
  • 兴安盟不负农时备耕忙

    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今年,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的基础上,兴安盟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早”字当头,聚焦农业生产需求,细化春季田管,确保春播面积,强化农资服务,有力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生产,一幅幅生动的“备春耕生产图”正在兴安大地徐徐展开。


    连日来,满载着化肥农药等物资的运输车辆陆续开进科右前旗俄体镇各村屯,在各农资经销处和农机修理中心,村民们排着队购买化肥、修理农机。


    “农户们从年前就开始预订种子化肥了,目前我们已经接到20吨种子订单、450吨化肥订单,春耕备得好,丰产才有希望。”俄体供销社主任雷中华说。农资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兵马未动粮草需先行。今年,兴安盟农作物总播面积预计可达178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0万亩,主要农资到位率已达到45%,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并且已经开始调配。目前,各旗县市货源供应充足,运输渠道畅通。预计全盟农资需求高峰在3月下旬以后,春播前可全部调运到位。


    兴安盟作为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紧抓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提档升级,保障粮食生产增产增收。兴安盟农牧局将提前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同村干部走村入户,到农村田间地头指导备春耕生产,帮助农民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害,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因时搞好土、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控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产业指导员红霞这几天很是忙碌。“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且能够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红霞挨家挨户做宣传。


    备春耕工作开展以来,兴安盟农牧局加强农业政策宣传,制作惠农补贴政策“明白纸”并下发至各村(嘎查),粘贴到村(嘎查)公示公告栏进行宣传,并利用农村公共活动场所、广播、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宣传册页等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宣传到户。


    春耕一线,一台台农机助力,为春耕提供强有力的机械化支撑。在科右前旗俄体镇兴安村静怡修配厂内,修理工刘恒骏正在对拖拉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具进行检修,为春耕生产做准备。今年,兴安盟农牧局动员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合作社及早开展人员培训、机具供应和检修保养。截至目前,全盟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数量达到15.9万台,可投入春耕生产的配套机具达到25.73万台,其中需检修保养机具24.63万台,已检修保养机具5万台,机具检修保养率达21%。(记者高敏娜通讯员萨其茹拉)

    2023-03-13
  • “世界稀土之都”的技术创新“高端局”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内蒙古代表团将关于在内蒙古包头设立“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作为内蒙古代表团全团建议提出。


    世界的稀土在中国,中国的稀土在包头。


    正在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的包头,稀土资源储量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选冶分离基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全国前10强的磁材企业有7家落户包头,全市已建成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国稀土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的50%以上。


    走进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应用产业园,在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数字化车间内,随处可见的智能化设备科技感十足。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微型摄像头自动变焦马达(VCM)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自主研制的“双轨道VCM全自动生产线”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基于稀土永磁材料所研发和量产的高端VCM,打破了被国外厂家垄断的技术壁垒。产品应用于电子、机械、通信器材以及航天、航空等高科技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已成为多家知名企业的固定上游厂家之一。”公司副总经理李斌介绍。


    据了解,2022年,包头稀土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家,各级各类研发平台达到158家,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等指标取得较快提升。


    稀土还被称为“万能之土”。稀土新材料包括稀土永磁、稀土发光、稀土抛光、稀土储氢、稀土催化等多种功能材料。而对农作物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补光,提高设施农业的产量和品质,离不开稀土发光材料的参与。


    在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彤每天“泡”在遮住阳光的实验室里,观察记录稀土补光灯下番茄、朝天椒、秋葵、向日葵等各类植物的生长,精心呵护她的“绿色宝贝”们。


    张彤介绍,光合作用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人工补光已经成为了保证北方设施内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她所负责的稀土农用光源项目,设计形成了适用于多种常见大棚经济作物的光环境动态参数调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稀土发光材料,设计并合成了多种LED发光芯片,可根据不同作物光合需求,组合不同光质光源,针对大棚里的果蔬进行有效补光。


    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发展的基本战略,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包头目标清晰——


    2023年,实施韵升年产1.5万吨永磁智能制造等亿元以上项目33个,推动英思特稀磁3C磁材产业园等项目竣工达产,加快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推动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勘探详查,构筑稀土从原矿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和从采冶到贸易的完整产业体系,年内稀土产业产值增长20%,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高标准办好稀土论坛,积极参与制定一批行业标准,不断提升稀土产业影响力和辐射力。


    “世界稀土之都”,未来可期!

    2023-03-08
  • “星城游客游青城”——“风从草原来 情满湘江岸”首批长沙游客抵呼

    人民网呼和浩特3月6日电(富丽娟、实习生吴子瑄)寒冬已过,春日可期。3月6日,带着对广阔草原的向往,四十余名长沙游客飞抵呼和浩特市,奔赴一场与草原的“春日之约”。这是继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2月28日在长沙举办“风从草原来情满湘江岸”文旅推介会后的首批长沙游客。


    三月的呼和浩特,迎来了春天的第一股暖湿气流。一夜之间,树木染上星星点点的春色,整片土地都被和煦的春风吹出了浓浓的春日气息。


    北方的春天与南方是截然不同的,好似一位清冷美丽的少女,在这“乍暖还寒时候”,抖落一身料峭春意,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也让这座草原都市成为南方游客心中的向往。


    当天中午,近40名旅客搭乘MF8137次航班从长沙市飞抵呼和浩特市白塔国际机场,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在机场热烈欢迎,这也是呼和浩特市首次接待为长沙游客量身定制的旅行团。


    长沙游客杨柳女士说:“一下飞机就被呼和浩特人民的热情与温暖所感动,也被北方这样的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所吸引。这里风景不错,歌曲好听,舞蹈也好看,奶茶也好喝!”


    据了解,首发团游客将在5天4晚的行程中,前往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大召、塞上老街、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及周边乌兰哈达火山、响沙湾等网红打卡地进行观光游览,与“昭君出塞”进行时空对话,领略自然风光之美,体验历史文化魅力,并深度感受舌尖上的敕勒川味道。


    来自长沙的李锐先生说:“我是第一次来到北方,第一次来到呼和浩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豪爽。悠扬的马头琴与豪放的歌声让我感受到了戈壁草原的辽阔与粗犷,漂亮鲜艳的民族服饰让我体会到了别样的地域风情。”


    据悉,呼和浩特市将继续积极整合招商优势资源、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及意向合作项目,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与更多客源地建立招商引资和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关系,以共同发展的目标,创新文旅合作机制、精心整合文旅资源,强化沟通对接、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与文旅部门开启文旅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征程,推进文旅产业创新创造活力,为首府呼和浩特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锻造可持续的引领力和竞争力。

    2023-03-07
  • 呼伦贝尔:备播“金豆子” 拿稳“油瓶子”

    大地回春,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划破清晨的寂静。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登科种业的生产车间里,一粒粒金灿灿的大豆原种在流水线上经历筛选、灌装、封口等一系列工序,通过传送带“坐上”一辆辆卡车,销往区内外。


    “入春以后大豆的备种备播也开始了。去年年底我们签了3000多吨的订单,这两天正在加足马力生产。这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10吨,一天就能生产100多吨。”登科种业副总经理于长德向记者说道。


    莫旗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汇地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有着“大豆之乡”的美誉。


    着眼于国家大豆油料的战略需求,该旗全力提升大豆产能,通过国家大豆良繁项目、大豆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等政策扶持,培育出登科种业、中农种业、立柱等大豆种子繁育企业,为推动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目前,登科种业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大豆种子科研、繁育、生产、销售体系,育成登科1号等30余个登科系列大豆品种,其中登科5号2020年种植面积279万亩,单一品种全国种植面积排名第三。


    在粮食安全体系中,牢牢端稳“油瓶子”是重要组成部分。莫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全力抓好稳粮扩豆工作,一粒粒优质种子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


    这些天,位于莫旗西瓦尔图镇后兴隆村的龙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忙碌了起来,工人们准备开始检修农机具,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好准备。


    龙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辛再学说:“2023年我们将全力响应稳粮扩豆政策,合作社计划扩种大豆两万亩,同时积极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为他们提供耕、种、防、收的一条龙服务。”


    有了合作社的全程托管服务,农民就能在产前、产中、产后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保姆式”的科学服务不仅让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也能够最大限度增产增收。“通过合作社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可以降低农业物化成本5%至10%,统一开展规模化机械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在我们的服务下每亩能够增收80至100元。”辛再学说。


    扩产,更要畅销。在莫旗,大豆延伸出的深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今年,位于莫旗的豆粉生产企业呼伦贝尔塞北食品有限公司陆续接到了来自区内外的订单,生产车间早早开工。“公司的生产原料都是莫旗的大豆。这里的大豆品质好,希望通过我们的收购调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呼伦贝尔塞北食品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平亚丽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粒粒小小的大豆也承受着粮食安全之重。2022年,莫旗大豆播种543.32万亩,扩种面积133.36万亩。


    人勤春来早,攒足马力备春耕。“我们将继续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有序推进农作物播种,全力抓好稳粮扩豆工作,强化科技备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巩固粮食安全根基作出贡献。”该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马国庆充满信心地说道。

    2023-03-06
  • 乌兰察布获“东数西算”标杆荣誉

    2月28日,在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主办的“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乌兰察布市被授予“东数西算”标杆荣誉称号。


    2022年2月,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和和林县)成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知名企业先后入驻,乌兰察布市数据中心项目达26个,总投资732亿元,签约服务器规模419万台,居全国前列,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


    同时,该市立足于数据中心集聚的辐射带动优势,先后引进博岳通信、中研智达、携银等10余家服务外包企业,涉及热线服务、3D建模、在线教育、数据标注、软件研发、IDC运维等业务领域,目前,软硬件衔接、上下游配套的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记者皇甫美鲜通讯员王庆龄)

    2023-03-02
  • 工业品下乡 农产品进城 城乡物流“双向奔赴”

    “以前取个快件,需要开车1个多小时到海流图镇。有时候牧区忙,半个多月才能去一趟,所以我们不愿意网购。现在好了,巴音乌兰苏木有取件点,想买就买,快件到了随时来取,还能往出寄快递,方便又实惠。”家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乌兰格日勒嘎查的牧民巴雅尔说起当下网购的便利,黝黑的脸上挂满笑容。


    自2020年内蒙古成为“快递进村”试点地区以来,各地陆续通过“邮快合作”“交邮合作”“快快合作”“快商合作”等一条条快递进村线路,组成了以旗县为中心、乡镇苏木为重点、嘎查村为基础的三级寄递物流体系。距离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100多公里的巴音乌兰苏木便成了受益地区之一。


    据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区11072个建制村中,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8.17%。如今,往返城乡的快件月均近6000万件。天赋河套、敕勒川味道、科尔沁牛、锡林郭勒羊、赤峰小米、兴安盟大米等“蒙字号”品牌在农村电商和快递协同发展的加持下越来越响亮。


    “以前主要是送报纸,现在农牧民上网方便了,送的包裹更加多样了。”指着营业所墙上的投递路线图,巴音乌兰邮政营业所的投递员孟德巴彦尔向记者介绍,“我每天都穿梭在乡间路上,要为15个嘎查提供邮政服务,跑一趟将近400公里。”


    直接进村的邮政快递服务,织密了服务群众的寄递网络,让群众用邮成本降得更低,特色农畜产品销得更远。


    据乌拉特中旗邮政分公司总经理邬建国介绍,目前全旗有7条邮路,“邮快合作”项目月均代投邮件7万余件。同时,利用分销平台,将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送货上门,还与当地牛羊肉加工企业、牧区合作社等建立了合作,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循环渠道。


    截至2022年年底,全区旗县及以下农村寄出快件量达到7822.68万件、投递快件量达5.69亿件,较全区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6个和2.9个百分点。


    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快递进村等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让消费品下乡有了落脚点,为农畜产品上行接通了“专快线”,也为就地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目前,全区共有32个快递服务现代农牧业项目,10个“一县一品”项目,拉动就业8224人,带动农牧业总产值19.39亿元。有邮政服务现代农业“一市一品”精品项目53个,村邮乐购站点5890个,助力农畜产品销售额1.48亿元,带动农牧民增收1273.72万元。


    今年,内蒙古将继续落实“快递进村”差异化补贴政策,新增嘎查村寄递物流点3500个,基本实现农村牧区寄递物流综合服务全覆盖。(记者李国萍)

    2023-03-01
  • 释放消费潜能, 今年内蒙古怎么干

    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今年内蒙古将从提升传统消费、拓展城市消费、激发农村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吸引境外消费五个方面实施消费扩客升级专项行动。


    提升传统消费。促进新车消费,活跃二手车交易,加快老旧机动车报废更新。举办内蒙古“美食荟”活动,提振餐饮消费。开展家电消费促进活动,支持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家政兴农行动,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开展第七批内蒙古老字号认定。


    拓展城市消费。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建设消费中心城市。持续办好“活力内蒙古·乐享消费”主题活动。推进城市消费载体建设,支持第二批自治区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第三批自治区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建设。持续支持发展首店经济,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力争新引进品牌首店100家。大力发展夜市、早市、集市消费场景。


    激发农村消费。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继续开展试点县评定。支持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农贸市场,满足农牧民消费升级需求。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促进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完善农畜产品流通体系。扩大农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扩大县城特别是农村牧区消费规模。


    培育新型消费。培育定制、体验、智能等消费新热点,探索发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推动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努力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培育第二批电子商务共享云仓,实施薯乳肉绒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电商化改造,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600亿元。


    吸引境外消费。开展出口转内销和进口促消费活动,支持呼和浩特在城市中心区开设跨境电商、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和出口转内销商品展销展示店,通过先期试点,逐步在包头、鄂尔多斯等盟市中心城区布局设店,吸引境外消费回流。(记者高慧)

    2023-02-28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将创新刻进基因里!看深圳如何修炼高质量发展“内功”

    中新网2月26日电(记者谢艺观)沿着深圳的深南大道一路前行,道路两侧,各式建筑鳞次栉比,勾勒出城市发展的动人轮廓。


    从边陲小渔村到全球创新之都,深圳创造了发展的奇迹。站在新的起点,深圳继续修炼“内功”,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通过打造多个科技创新片区,致力于成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深耕科研创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深圳成功的秘诀中,有一条“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说,创新就刻在了深圳的基因里,也深深影响着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企业。


    如今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大疆是绝对的主导。可是在2012年之前,该领域还是完全空白。


    “当时无人机离大众很远,如果想玩,必须自己想办法组装,价格昂贵不说,还很难操控。国外虽有一些航模发烧友,但几乎没人想过无人机能够成为‘到手即飞’的消费品。”大疆企业战略高级总监、公共关系负责人张晓楠称,随着陀螺仪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小型飞行器自主导航成为了可能,大疆吸收了这一技术用在了无人机上。


    由此,大疆一举撬开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成为了第一个敢吃螃蟹并获得回报的公司,如今大疆还将无人机应用到农业、安防、电力、建筑工程等领域。





    图为大疆总部“天空之城”。中新财经记者谢艺观摄


    站在大疆的全球总部“天空之城”往下望,视野所及之处就是培育了大疆、中兴、深信服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创新”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关键词。这里是深圳科教资源最丰富、高端人才最密集、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地的核心载体、部省市共建的重大创新平台。


    据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22年底,科教城共集聚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55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2家,R&D占GDP比重达到6.5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53.85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和各类创新载体良性互动的融合创新体系。


    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也不断先行先试,在科技教育产业金融“四融合”中拔节生长,为深圳提供科研创新融合的西丽湖经验。


    深港优势互补,打造科研产业新高地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深圳-香港,一水相连。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就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3.89平方公里,由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和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组成。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深港双方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成为香港创科发展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和撬动点。


    近年来,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高端科创资源也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局面,目前已落地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50多个,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院士专家和高端科研人才,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等科创产业集群。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2018年落户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创立舒糖科技的香港青年企业家何耀威也谈到了政府给予的多重支持,“一些融资方面的政策,帮我们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减轻了经营压力。”


    日前,舒糖科技收到了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其突破了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为人才密集型企业“知识变现”探索出有效途径。


    据介绍,2023年,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1家企业机构和项目批量落地河套合作区。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4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如今的深圳正在将科技创新打造成一张最靓丽的名片,不断增强大湾区建设核心引擎功能,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完)

    2023-02-27
  • 六成以上财政衔接资金将用于产业发展

    记者从2月20日召开的全区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中央、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将达到60%以上,重点支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产业链开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2年,中央、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重点投入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用于支持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冷链电商等产业项目1889个,带动全区25.3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


    2023年,内蒙古将继续着力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在脱贫旗县布局产业集群和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建设项目,使每个旗县形成2—3个主导产业。依托特色资源,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展土特名优品牌创建活动,全方位开展集采、展销活动,提高土特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健全并落实好联农带农机制,对财政衔接资金和帮扶资金支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实现农牧户与经营主体抱团发展、互利共赢。(记者霍晓庆实习生邬思湉)

    2023-02-22

  • 首 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