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第二名

    “你看,前面那一个个的小点儿都是候鸟,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候鸟也越来越多。”2月19日,春光明媚,在呼和浩特市郊野公园玉泉区花海段水面,候鸟时而翩跹起舞,时而觅食嬉戏,摄影爱好者们在这里手机相机齐上阵,用镜头捕捉曼妙春光下的精灵。


    呼和浩特市郊野公园玉泉区花海段地处大黑河流域,因为有一生态补水口一年四季进行补水,所以即使天寒地冻,这里仍是流动水域。随着这里水质的逐年改善,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过冬,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城市的灵魂与命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呼和浩特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程度以“-18.45%”位列全国第二名,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显著。


    “这是多部门合力治理的成果。”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呼和浩特市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水平,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12万吨/日工程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项目中剩余6个标段排水管网建设任务,彻底解决因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污水溢流入河问题。完成金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提升到一级A,有效减少入河污染物数量。


    对污水排放源头,呼和浩特市实施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工程,完成62处雨污管网混接改造,困扰已久的污水入河问题基本解决。同时,推动工业园区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可行性评估,金桥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制定并实施《呼和浩特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污染补偿方案(试行)》,每月开展分段断面、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对超标断面责任旗县区按月扣缴补偿金,压实流域内河湖水质属地责任。


    同时,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对黄河干流、浑河、美岱沟和大黑河等607.5平方公里的无人机航测及解译、疑似点位人工核查工作。按照《呼和浩特市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和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市四区和五个旗县共计700多个排口的排查溯源工作,明确了排污口排水特征、受纳水体、责任主体等信息,初步建立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台账,为下一步整治工作奠定基础。


    此外,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强化入河排污口监控监测能力建设,13个重点入河排污口全部设置了视频监控和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实现水质实时动态管控。对现有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再生水补水口等22个排口进行了设置审批,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接下来,呼和浩特市将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力。

    2023-02-21
  • 内蒙古3家新型经营主体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推介了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内蒙古阿荣旗天助水稻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杭锦后旗民上殷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奈曼旗张全宝家庭牧场3家新型经营主体入选。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自2019年以来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征集推介工作。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各地广泛动员、遴选推荐的基础上,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稳粮扩油、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择优确定了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阿荣旗天助水稻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典型。该合作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基地”的运营模式,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引领成员和周边农户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杭锦后旗民上殷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选扩种大豆油料典型。该合作社通过规模种粮增加效益,2022年,积极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因地制宜探索适宜本地的复合种植模式和关键技术要领,实现了玉米增产、大豆增收,发挥了稳粮扩油的示范带动作用。奈曼旗张全宝家庭牧场入选发展乡村产业典型。张全宝家庭牧场在发展奶产业的过程中,通过“产加销”强实力、“传帮带”促发展,走出了一条奶制品加工链条化发展路子。


    下一步,内蒙古将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强化示范引领,及时总结提炼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宣传引导,为建强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提供有力的主体支撑。(记者韩雪茹)

    2023-02-20
  • 赤峰市今年重点项目计划出炉 总投资3053.7亿元

    记者从赤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今年,赤峰围绕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在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度谋划了一批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补齐发展短板的重点项目。


    全市计划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社会事业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02项,较去年增加了74项,总投资规模3053.7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002.2亿元,较去年增加了255.2亿元,同比增长34.2%。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3项,较2022年增加了3项;10亿—50亿元重点项目47项,较2022年增加了10项。


    为确保实现重点项目建设“开门红、全年好”,赤峰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面强化要素保障,狠抓工作落实。


    开展重点项目前期手续集中攻坚。市旗县区成立由两级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指挥部,主要审批部门分管负责人及业务科长集中办公,通过“定期研判、专班推进、联合会商、考核通报”四种方式,集中办理各项前期手续,有效畅通报批渠道,及时纾解各类问题,确保新建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为实现“开门红”提供有力支撑。


    严格落实项目管家制度。按照全市8大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和6个专项推进组的责任分工,筛选体量大的重点项目,由市级领导包联推进。各旗县区参照市级做法落实包联责任,对项目涉及的土地、能耗、资金等重点问题,亲自协调,全力推进,切实做到“全流程、保姆式”服务。


    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召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上级预算内资金等领域的资金争取培训指导会,进一步深研国家、自治区申请上级资金政策的精神,分行业对口谋划争取资金项目,持续完善更新本部门本行业领域的项目谋划和资金申报指南,切实加强争取上级资金的政策把握和实操能力。


    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年工作。制定并在全市范围内印发赤峰市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年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重点目标,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具体举措,全力促进投资提速增量、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确保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实现重点项目总量和质量的“双提升”。(记者魏那)

    2023-02-17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答卷(人民要论)——党领导人民三年抗疫的伟大实践和启示

    新冠疫情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也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全球经济的打击甚至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发突发传染病对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是一场大考。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城市人口密度普遍偏高,人员流动频繁,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中小城镇的居住和卫生条件还有短板,人均医护人员、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重症救治资源数量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困难更多更大。2020年是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这些大事要事决定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任何闪失,必须统筹兼顾、慎终如始。与此同时,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国际上一些势力在掀起反全球化逆流的同时,将疫情防控政治化、工具化,对中国施加压力,试图干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党领导人民三年抗疫的伟大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事求是、因时因势调整优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措施。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党领导人民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深化对疫情防控的规律性认识,因时因势动态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先后印发十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适时出台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2019年底到2020年上半年,及时发现疫情,以科学、坚毅、果敢的行动打赢武汉保卫战和湖北保卫战,第一时间作出武汉“封城”的重大决策,阻击病毒传播,稳住了全国疫情防控大局,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健康损失;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2年底,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采取严格措施确保疫情全面有效防控,同时迅速研发治疗药物和疫苗,在短时间内推进全球最大规模的免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将感染率和死亡率保持在世界最低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2022年12月以来,根据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疫苗接种普及、防控经验积累等新形势,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将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进一步降低疫情防控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各项政策靠前发力、主动作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增长路径,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疫情防控成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最大程度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从来都是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动态选择过程。实践证明,疫情防控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基于理性、科学、责任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选择。从世界范围看,中国防疫的综合社会成本更低、防控效果更好,实现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最大限度维护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秩序的有机统一。中国在不同阶段的创造性防控策略,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防控成效。同时,中国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各类人群的生命健康损失。对老年人、特殊病慢性病患者、低收入人群等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全世界与新冠疫情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高达近1500万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疫情防控成效相当于避免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损失,为人类战胜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


    保持经济稳中求进发展势头,巩固和增强全球经济主要增长引擎地位。疫情使原本脆弱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中国在疫情蔓延的压力下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4.5%,远高于世界同期约1.8%的年均增长率,也远高于美国、欧盟、日本等的年均增长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持续上升,2021年达到18.5%。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13—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由于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完整配套的产业体系、高水平人力资本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和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4.9%、6.3%,特别是2022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2020—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9%、21.4%和7.7%,其中出口分别增长4%、21.2%和10.5%。


    把疫情防控和补短板、调结构结合起来,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坚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疫情防控融入高质量发展全局统筹推进,利用疫情倒逼机制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短板。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疫情这道“加试题”进一步证明我国脱贫攻坚成效的分量。党中央多次围绕“六稳”“六保”、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和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等进行部署安排。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正在快速补上,2022年全国ICU病床总数达到21.6万张,每10万人ICU床位数量接近15张,比2020年前大幅提高。疫情防控斗争也提升了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锻炼了广大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


    为世界抗疫提供全力支持,为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全力支持全球抗疫,累计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地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在三年时间里保持疫情低水平流行,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提供了回旋余地和战略空间。中国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数,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宝贵窗口期。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倒退,90%的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下降。2020年全球陷入贫困的人口数量增加1.2亿左右,极端贫困率自1998年以来首次上升。虽然疫情也加大了中国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返贫的压力,但得益于有效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脱贫基础更加牢固、更可持续。这为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增添了信心、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领导人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带来许多宝贵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赢得疫情防控大战大考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面辩证地看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人的生存和健康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既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又形成更加强大的社会活力和凝聚力。


    坚持底线思维和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在疫情暴发初期,病毒致病性强、重症率和死亡率高,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宁可牺牲暂时的经济增长也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随着病毒的变化以及认识的深化,必须因时因势、与时俱进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始终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动态平衡。


    坚持胸怀天下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全球性世纪疫情,各国只有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才能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合力。中国用实际行动为全球团结抗疫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为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在三年多的抗疫实践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3-02-16
  • 强农富民 风景正好—内蒙古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重要之年,书写不寻常的一页。


    2022年,粮食产量达到780.1亿斤,总产量居全国第六位,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750亿斤以上。


    2022年,大豆播种面积1833.1万亩,大豆产量49.1亿斤,创历史新高。


    2022年,牛奶产量734万吨、肉类产量278万吨,牛羊肉产量继续居全国首位。


    逆势夺丰收,高位再增产。不断“升级”的农牧业大区正向着农牧业强区迈出铿锵步伐,一幅“绿富美”的动人画卷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重农固本北疆粮仓岁稔年丰


    这几天,李二珍一直忙碌在直播间。


    “欢迎大家走进直播间,今天带大家来到的是同联村四队、七队发放颗粒有机肥的现场……”近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李二珍和广大网民共同走进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项目现场。不到半小时,访问量已经超过1900人次。直播画面里,数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发放肥料,村民们兴高采烈地领取有机肥。镜头前,技术员一边推荐颗粒有机肥,一边热情地介绍着施用技术要领。


    直播间内,李二珍和关注盐碱化耕地改良的农户频繁互动,现场讲解保护耕地质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如何科学使用颗粒有机肥、促进盐碱化耕地改良。


    “直播间里忙解答”,只是内蒙古各地不负春光、忙备春耕的一个缩影。内蒙古提前部署、多措并举,抢抓春耕备耕有利时机,打响了新一年保障粮食安全“第一仗”。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2022年,内蒙古全力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着力扩大数量、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内蒙古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稳粮扩豆工作,牢牢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


    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427.7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80.1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


    ——强化肉类供给保障。以34个肉牛养殖大县和27个肉羊养殖大县为重点,推进肉牛扩群增量、肉羊提质增效。创建65家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出台动物疫病防控综合改革意见,在20个养殖大县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


    ——推进奶业率先振兴。制定实施“奶九条”专项扶持政策,落实财政补贴资金8.3亿元、专项债券19.99亿元,设立奶业振兴基金,自治区财政投入9.8亿元,撬动各类资本82.2亿元投入奶业振兴项目,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年底前建成30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56个,提升改造中小养殖场和传统乳制品试点251个。


    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的实际行动。一系列可操作、重实效的政策措施,也为内蒙古“十九连丰”提供了“硬核”支撑。


    向良田要产量。出台“高标准农田十一条”专项政策,提前完成400万亩年度建设任务。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478.3万亩、保护工程900万亩,推进盐碱地改良12.2万亩。开展6个大中型灌区改造,改善灌溉面积120.05万亩。


    向种子要粮食。深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开展“揭榜挂帅”专项行动,8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达到15家,农作物良繁面积达到130万亩。建成60个“看禾选种”平台,举办4场“赛畜会”活动,推动良种进场入户。


    强链固链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一组数据勾勒出内蒙古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态势。


    新创建内蒙古西部绒山羊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扎兰屯大豆、科右中旗肉牛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4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94个,编制四季乡村旅游主题线路94条;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农村牧区物流基础设施,新建果蔬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87个,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6.14%,农村牧区电商零售额达181.94亿元。


    如今,行走在内蒙古广袤的农村牧区,田畴沃野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农牧业产业更旺了、农牧民的口袋更鼓了……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全区上下聚焦聚力结构调整、优势转化、提质增效,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深化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产业全链条升级和农牧民就业增收。


    初春时节,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堵嘎尔湾村村民郭培军格外忙碌。


    近几个月,他家陆续卖掉了30多头肉牛,收入30多万元。“养牛有补贴,当年就能见利。秋收后的秸秆可以当饲料,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增收。再加上政府的养殖好政策,我养牛的劲儿更足了,明年还要继续‘牛’。”郭培军乐呵呵地说。


    养殖产业“旺”,种植产业“兴”。这段时间,在准格尔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五家尧育苗基地的温室大棚里,瓜农们培育的香瓜苗已经郁郁葱葱。“由于瓜类作物根系病菌对土壤侵害大,必须三年以上才能重茬。采用嫁接技术后,香瓜苗既继承了南瓜苗的生长特性,又解决了重茬问题,还可提前上市期。”瓜农们都说,自从采用了新的嫁接育苗技术,种瓜的效益又提升了一大截。


    “一产重塑”是鄂尔多斯市放出的又一个“大招”。该市围绕瓜果蔬菜、小杂粮、肉牛和奶业等产业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做强做大特色优势农牧产业,推动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


    透过鄂尔多斯产业的“华丽转身”,可以清晰看到内蒙古加快全产业链建设、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绿色发展引导产业转型。以“一湖两海”、察汗淖尔流域和沿黄流域等重要生态区为重点,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化肥农药持续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5%。在全国率先创建绿色食品畜牧业标准化基地试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9.4%。


    深化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平台,一站式办理土地流转交易2.3万笔,发放贷款36.6亿元。在10个旗县持续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盘活利用试点。


    内外兼修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年味儿”是春节假期乡村旅游的最大卖点,这个春节呼和浩特市的哪个乡村人气最旺?新城区恼包村当排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从农历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里,恼包村文旅产业平台各项产业营业额达6000多万元,实现了“开门红”。


    走进恼包村,林荫道、石拱桥、民俗建筑充满诗情画意,一派生态宜居的美好景象。近年来,恼包村利用区域优势,提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产业布局,以商养文、以文促旅,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如今的恼包村,不仅成了文化旅游街区、美丽乡村的典范,更成了乡村旅游新地标品牌、乡村振兴实践地。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森林乡村”“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


    村庄还是那些村庄,人还是那些人,但思路变了、资源整合的方式也变了。内蒙古农村牧区不断焕发新生机,处处释放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上演着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美丽乡村“蝶变记”。


    走进赤峰市林西县城北街道东街村,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道路两旁的村规民约展现在眼前。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促进村庄文明和谐,东街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清理卫生死角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打响村庄清洁保卫战。


    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硬化、美化、绿化、亮化,让小村庄换了容颜,村民的生活质量、精神面貌也有了大幅提升。2022年,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项目开工,以民俗和旅游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村内现有景观进行建设,培育民俗文化旅游观光特色产业,形成具有规模、点线结合、动静适宜的观光景点。


    外有“颜值”,内有“气质”。内蒙古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


    ——不断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58.5%的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成57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在462个乡镇、1206个嘎查村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增加乡村生态绿量7.8万亩、提升乡村绿化质量29.6万亩。


    ——持续推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村庄布局分类,7430个嘎查村编制完成“多规合一”规划,占应编总数的86.41%。新开工建设农村牧区公路7785公里。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达79.5%。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26.8%。


    ——有效提升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新建校舍3.1万平方米,对旗县级以下薄弱学校开展组团式帮扶。不断丰富农牧民文体生活,加强乡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开展乌兰牧骑下基层等惠民演出7000余场。


    强农富民,风景正好。从美丽乡村到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从合作社到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产业园到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发展,内蒙古向着农牧业高质高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迈出新步伐。(记者韩雪茹)

    2023-02-15
  • 孙绍骋主持召开自治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 王莉霞出席

    2月13日,孙绍骋主持召开自治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国家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精神,组织观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警示片,听取有关方面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内蒙古发展全局。全区上下特别是沿黄地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保护黄河母亲河的重大责任,统筹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会议强调,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突出抓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要深入整治黄河河道“乱占乱建”问题,提速提效、举一反三整改各类督察、检查指出和发现的突出问题,以问题整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要优化沿黄地区经济布局,强化规划引领,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合理摆布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要管好用好黄河水,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抓好现代能源经济和现代农牧业发展,努力做大沿黄地区经济总量,为保护和治理黄河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讲好内蒙古的“黄河故事”,挖掘好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王莉霞等自治区领导出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晓冬)

    2023-02-14
  • 内蒙古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整体覆盖率达97.3%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专场发布会了解到,内蒙古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整体覆盖率已经达到97.3%,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让社区养老有温度、更有质感,2020年以来,内蒙古各地共投入资金4.5亿元,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2022年底,内蒙古共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6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3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73个,社区老年餐厅数量达到347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助行等便民养老服务,极大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所需。


    今年,内蒙古将继续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评价机制、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等,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记者赵曦)

    2023-02-13
  • 香港欢迎内地推出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便利大湾区人才交流互动

    中新社香港2月9日电香港特区政府9日表示,欢迎内地相关部门宣布在2023年2月20日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以便利大湾区内地人才南下到香港进行科研、文教、卫健、法律、商务等交流访问。


    据了解,新措施下,符合内地相关部门订定的资格的6类人才可以向内地相关部门申请有效期5年、3年或1年的人才签注,在签注有效期内多次往来香港,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30天。相较目前的商务签注的7天逗留期限,人才签注将大大提高合资格高端人才访港的便利性。如持人才签注的人士同时符合较早前特区政府在2023年2月1日起扩展的“为来港参与指定界别短期活动的访客提供入境便利先导计划”,亦可以访客身份在香港参与指定短期活动而无须申请工作进入许可。


    特区政府表示,人才签注的推出正值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措施有助促进大湾区内人才互动,为香港以至整个大湾区注入更大的发展动能,达至互利双赢。新措施促进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便利人才在香港汇聚交流,为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建设发展取得实质的成果,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内地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以期在此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大湾区人才交流和互动。(完)

    2023-02-10
  • 呼和浩特市利用外资总额居自治区首位

    2月8日,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市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真抓实干,推动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呼和浩特市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链条招”“对点招”“网上招”“机构招”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分别制定三年行动方案,组建招商专班,制定招商图谱,全年签约项目703个。其中254个项目已经开工,实际到位区外资金418.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7亿美元,约占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78%,居自治区首位。


    会上,对招商引资年度考核优秀地区、产业集群专班、部门和链主企业进行了表彰和授牌,相关地区、部门、链主企业作交流发言。(记者王雅静)

    2023-02-09
  • 通辽市:打造“四心”环境 厚植招商沃土

    “招商引资始终是硬招数,项目建设始终是‘牛鼻子’,营商环境始终是吸金石。”通辽市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服务为先导向,重点围绕“五大产业集群”“九大产业链条”,瞄准产业集聚重点地区,紧盯重点“头部项目”“链主企业”和“标志性项目”集中发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符合通辽市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定位的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


    总投资185亿元的龙马风机整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投资100亿元的天楹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投资20.5亿元的天恩国内首条全数据液流储能电堆及电池集成生产线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85亿元的东方晶硅纳米微晶新材料产业园入驻库伦旗,投资30亿元的年产80万吨电池箔项目落地霍林郭勒市……据了解,2022年,全市新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568个、同比增长159.4%,总签约额1861.44亿元;全市国内(区外)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到位资金298亿元,同比增长86%。


    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去年12月,通辽市在原有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通辽市持续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做好2023年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涉及考核指标、考核办法、队伍组建等内容的配套文件,从招商方式、工作机制、考核内容、认定标准、评分细则、奖惩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向“专业招商、重点招商、全季招商”转变,更加符合新形势新变化的需要。


    提升招商引资成效。去年以来,通辽市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先后带队赴北京、浙江、陕西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15批次,签约引进一批大而强的主导产业项目。通过组织现场检查拉练会、招商引资专题会、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总结工作成效,查找分析问题,统筹谋划部署,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落实落细。把握丝博会等重要活动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充分利用今冬明春招商引资黄金期,超前谋划、提前部署,制定招商引资“冬季攻势”实施方案,变“猫冬”为“忙冬”,集中力量“签约一批、审批一批、储备一批”符合地区主导产业定位的优质项目,着力解决距离项目签约落地“最后一公里”和“最难一公里”的关键问题,全力保障招商引资签约率、成功率。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市旗两级招商部门干部队伍,全市9个旗县市区、22个市直经济部门,择优组建各级招商队伍384支、1300余人。近期将在去年培养锻炼的队伍中优选精兵强将组成专业队伍,瞄准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优势产业集中区,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


    争创最优营商环境。通辽市将2023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对全市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实施动态跟踪、强力推进,依法依规全部兑现历史遗留优惠政策资金,以配套政策扩面推动各项“红利”惠及企业。全面提升服务企业办事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全市营商环境的系统性竞争力整体增强。进一步强化签约项目管理和落实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建立市旗两级领导包联项目责任清单,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管家”服务全覆盖,提供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多平台多角度广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和惠企措施,以良好营商环境换来更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的落地实施,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通辽市将持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举全市之力打造“放心的投资环境、顺心的创业环境、贴心的发展环境、安心的经营环境”,以真心招引、用真情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厚植招商沃土,让更多优质企业落户通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记者郭洪申薛一群)

    2023-02-07
  • 赤峰:现代农牧业招商全区第一

    2022年,赤峰市以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引擎,以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保障,不断引进高质量大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强劲动能。全市签约项目1187个,累计实施招商项目740个,到位资金341.7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引进农牧业项目117个,到位资金24.7亿元,现代农牧业招商在全区排名第一。

    2022年,赤峰市对标自治区重点产业布局确定招商主攻方向,围绕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高站位做好布局谋划。一是更加注重政策支持,及时修订完善奶业振兴、肉牛肉羊等产业扶持政策,引进飞鹤乳业等64个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二是紧盯重点地区,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山东半岛、成渝经济圈、关中地区等区域,紧盯各类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组建176支招商小分队常驻北京、上海等50余个重点城市,开展定向招商,80%的农牧业招商项目来自上述地区。三是打造全员招商格局,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轮流外出招商,四大班子全员参与招商,赋予28个市直部门招商任务,突出驻京办、驻呼办经济协作与招商职能,推动赤峰商会、协会以商招商,聘请32名国内行业精英担任“招商大使”,与12家外埠商会开展委托招商。四是有效创新招商手段,通过“投资赤峰·共赢未来”招商品牌,重点项目随时签约模式,形成“长流水、不断线”签约的招商格局。2022年集中签约6次,围绕现代农牧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瞄准龙头,主动出击,农牧业签约项目占比近1/5。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00条举措,58项许可事项“市县同权”,119项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容缺受理、极简审批、净地政策、拿地即开工等广泛推行,审批事项全程网办比例达62.6%,塑造“蒙速办·赤诚办”政务服务品牌。特别是2022年7月引进的投资50亿元的宏福农业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时2个多月。

    2023-02-07
  • 包头市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走在自治区前列

    为贯彻落实建设“数字政府”部署要求,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用票单位与财政监管双赢的目标,包头市坚持将推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推进电子票据改革,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力度、覆盖面走在自治区前列。

    通过“培训一批、成熟一批、上线一批”,合理把握时间节点,2022年8月底包头市148个预算单位已全部完成财政电子票据系统上线运行工作,提前4个月实现改革目标任务。全年累计线上办理非税收入电子票据约52万份、金额近13亿元。非税电子票据的上线运行,实现了缴款人来回奔波的“分散式”流程向电子票据“一体化”流程转变,真正提高了非税收缴入库的时效性。

    全面实施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截至2022年6月底,包头市32家二级以上非营利医疗机构,率先全部完成电子票据上线应用工作。2022年12月底,其各旗县区133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线上应用工作,基本实现了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全覆盖。包头市全年累计网上办理门诊收费电子票据约1370万份、住院收费电子票据约108万份、涉及金额29.5亿元,切实解决群众看病排队交费难等问题,提升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服务水平。

    通过邀请技术人员讲解,分批次开展业务培训,包头市230户预算单位实现了部门之间从定期“上门报送”向“零接触办公”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2022年累计网上办理非税收入往来电子票据约12.3万份、涉及金额约75.4亿元。

    2023-02-07

  • 首 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