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特级能源保供项目京宁二期启动

    近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发改委了解到,随着国家特级能源保供项目京宁二期扩建配套500kV送出工程11月26日成功启动送电,集宁区供热将迎来重大变化,90%的供热面积由此承担。

    京宁二期扩建配套500kV送出工程起于京宁二期扩建配套500kV出线架构,止于庆云500kV变电站,全长约51.2km,途经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察哈尔右翼前旗。

    该工程顺利投产,满足了京宁二期扩建电源送出需求,增加了乌兰察布市电源供应,优化了电源布局,对保障蒙西地区电力供应、缓解电网西电东送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集宁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主任王旭东说:“京宁二期投运,将为集宁区90%供热面积供热,可为内蒙古节省15万吨供热煤;明年一开春就铺设管道。”

    据悉,该项目由内蒙古京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建设地点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境内,总投资51.8亿元,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该项目于2020年5月核准,项目投产后,年发电能力66亿千瓦时,供热能力2200万平方米,将承担中心城区的全部供热任务,成为本地区可靠的电源和热源支撑点。预计年产值达18亿元,税收约1.6亿元,可安置就业人员700余人。(记者皇甫美鲜)

    2022-12-19
  • 内蒙古招商引资开启“倍速”模式

    12月18日,自治区商务厅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会议现场签约项目22项,项目总额超过278亿元。合作项目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冶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

    “内蒙古横跨三北,毗邻八省,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靠近京津冀、东北等中心市场和出海口,是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连接大西北的经济通道,为广大投资者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寻求合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李俊在活动现场表示。

    一年奔跑,冲刺在即。内蒙古抢抓关键窗口期,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集群产业链基础,开启了2022年全区招商引资冬季推进行动,“强首府·聚青城——‘百家联盟’招商大会”“包头(上海)外资招商引资推介会”“2023鄂尔多斯市(长三角)招商推介会”等多场线上线下招商引资及拜访企业活动陆续开展,“猫冬”已变成“忙冬”。

    “我们将持续发挥招商引资工作的‘产业路由器’作用,重点围绕自治区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园区平台,找准‘延链强链补链’的突破口,积极开展与各地产业合作对接,促成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落地实施。”李俊说。

    项目签约是第一步,能够落地、开工、投产,才能真正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2月18日,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忙碌,这家专注于单晶硅生产、研发及销售的公司已满负荷生产一年多。从江苏江阴到内蒙古包头,新厂快速进入“状态”,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在400亿元以上,年税收及附加达到13.8亿元,解决就业5000余人。

    “签约、开工、投产,我们只管提供相关资料,剩下的事‘专管员’都帮我们跑了,让我们的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银对包头的营商环境连连点赞。

    从营商环境看,近年来,内蒙古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蒙速办·四办”服务,实现高频事项“一次办”“掌上办”“跨省通办”,推进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一线通达”。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提升政务服务,加快实现涉企服务全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确保企业和群众跑腿最多跑一次;从政策优势看,内蒙古是全国唯一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优惠政策的省区,各种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内蒙古先后出台了稳中求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稳经济36条,推进奶业振兴9条等一系列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对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500强企业等招商引资力度,开足马力提高招引项目质量和效益。在全区上下形成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和尊商亲商、安商便商的浓厚氛围,为内蒙古加快高质量发展、加速进位赶超提供有力支撑。”李俊说。(记者高慧)

    2022-12-19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内蒙古由文物大区向文博强区不断迈进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十三五”以来,内蒙古文物保护与安全工作全面纳入盟市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统一共识。元上都、辽上京、兴隆洼3处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武川坝顶遗址、后城咀石城址、吉呼郎图匈奴墓群等45项考古成果实证了内蒙古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的贡献。4处遗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7处遗址列入全国大遗址名单、3处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21099处,长城墙体长度7570公里、遗存点段13278处,长城长度、时代跨度、分布广度均居全国第一位。馆藏文物112.5万件/套。19个旗县(市、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处草原入选首批国家级“红色草原”名单,8个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序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博物馆体系进一步优化,备案博物馆173家。文物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首创文物巡查无人机全区覆盖。

    党的二十大对文化、文物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下一步,内蒙古将依托文物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坚持保护第一,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文物普查登录、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文物安全工作绩效考核等机制体制。提高阐释能力,着力深化考古学和文明历史研究,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为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感召力作出内蒙古贡献。强化“两个打造”,充分发挥文物增进认同、浸润心灵的作用,努力推出一批站位高、立意深、底蕴足、有创意的文物精品展览展陈、考古及历史文化研究成果。让文物活起来,扎实做好文物展示利用工作,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积极开展内蒙古革命史料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工作,提升全区红色革命纪念馆展陈质量。深化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文物国家交流水平,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文博行业制度和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文物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新时代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记者刘志贤冯雪玉)

    2022-12-16
  • 内蒙古企业登记管辖权全部下放盟市

    “这次企业登记管辖权全部下放到盟市市场监管局,实行属地审批和监管,不仅有利于企业就近便捷办理,而且更有利于属地监管部门能及时监管、服务前移。在大大提升企业办事效率的同时,能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12月13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负责人介绍了市场主体登记工作规范精简提速的进展情况。

    连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全局上下本着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优服务的原则,32项面向市场主体的审批许可、行政监管权力下放。包括企业核准登记、公司股权质押登记、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等直接下放到盟市市场监管局。

    “我们在提交企业登记注册相关材料的同时,把印章刻制、社保登记、医保参保登记、申领发票、银行预约开户等业务实行联办,真正实现多个事项一次申请、一日办结。”当日拿到营业执照的内蒙古运力加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兴奋地说。

    据悉,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即“三品一械”广告审批行政许可,以及特种设备监管方面移动压力容器充装许可、气瓶充装许可、电梯安装(含修理)等8项行政许可全部委托盟市市场监管局实施。除公共安全等重大事项外,目前,自治区市场监管局40%的审批许可实现减权放权,基本占到所有业务量的50%。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围绕‘一放三减’和‘两个清单’,逐个处室、逐个事项,全流程全系统进行优化,在全区范围内将不同层级不同区域间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统一进行规范。”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冯晔说,“越是放得彻底,越要监管到位。我们要让政务服务既便利又规范,让执法既有温度更要有力度。”(记者李国萍)

    2022-12-16
  • 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高质量发展纪实之三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苗家摊社区“盘穴活体蔬菜”基地,沉寂了一晚的苗家滩社区又开始热闹了起来。喷灌的、采摘的……大棚内从事各式工种的人们忙碌不停。

    “一次定植、多次采收”,蔬菜如花卉般在盆中“绽放”,菜品新鲜,色泽油亮,装点成景,可赏可食。苗家滩社区“盘穴活体蔬菜”基地既是一处动人的风景,又是当地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传统产业焕发新机,育才引才渐入佳境,文旅融合大放异彩……大美准格尔正在演奏乡村振兴合奏曲,并斩获多项殊荣: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22年中国百强县。

    传统产业焕发新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准格尔旗地貌复杂,境内70%是梁峁山区,20%是沙漠,10%是平坦地区,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称,境内有黄河冲击平原区、沙漠区、砒砂岩丘陵沟壑区、煤炭开采复垦区等,立地条件千差万别。

    如何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展好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准格尔的答案是:下足绣花功夫,擦亮传统产业新名片。

    今年3月份,在中国首届草莓品牌大会全国优质草莓擂台赛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选送的“甘露草莓”“红颜草莓”2个品种、3个系列品牌(莓贵妃、踏雪寻莓、青莓竹马)草莓,斩获2项金奖、2项银奖,并荣获中国草莓品牌大会“2022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荣誉称号。十二连城乡区域品牌“黄河·十二连城”成为本次大会唯一一个内蒙古参赛品牌代表。

    你方唱罢我登场。这边儿,玛瑙般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那边儿,果蔬大棚四季常青。

    走进十二连城乡的果蔬大棚,绿的吊瓜、红的柿子,新鲜待采的水果蔬菜鲜得惹眼、嫩得爽口,以高品质、好口感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优质设施果蔬走出了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在暖水乡德胜有梁村,好吃够味儿的山地苹果成了当地人的新宠……

    依托黄河冲击平原发展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种植、设施果蔬等现代农牧业;利用梁峁山区自然条件,发展山地苹果、小杂粮、准格尔羯羊等“名特优新”品牌农产品;利用境内风光等清洁能源优势,发展屋顶光伏发电、清洁供暖、光伏旅游等绿色能源产业;充分发挥工矿企业带动作用,依托煤矿复垦、绿色矿山建设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发展机械租赁、入股分红、物业保洁、绿化服务等关联产业;充分挖掘黄河文化、西口文化、美稷文化、漫瀚文化等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五条主线相互独立,又互为依托,衍生出无数让农民富裕、农村兴旺的产业项目,共同构成了准格尔旗乡村振兴产业遍地开花的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之后,鄂尔多斯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高点定位高标谋划,提出和确立了建设“四个国家典范”(建设生态治理典范、建设文明城市典范、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典范)的发展目标。

    围绕发展目标,准格尔旗奋勇争先,在推动共同富裕上立标杆。准格尔旗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振兴为引领,设立专项资金3亿元以上、吸纳企地共建资金1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业,打造三个国家级示范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园、小杂粮产业示范园)、三个万头级养殖基地(万牛、万羊、万猪),建设高质量美丽宜居新农村。同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黄河稻渔田园综合体、量蕴100万头生猪、中天科技湖羊、4个万牛养殖项目建设,建成20个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样板村,所有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35万元以上,农民稳定增收在2000元以上。

    育才引才渐入佳境

    在内蒙古兴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杨林涛正在与团队其他研发人员对即将投产的电子级高新硅基进行进一步研发。2020年,他选择来到内蒙古兴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工作。

    薛友祥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山东省重点人才,2020年,被引进到准格尔产业园主持相关研发工作。在内蒙古先进陶瓷设计院研发实验室内,总工程师薛友祥带领科研团队正在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乘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东风,准格尔旗也全方位展示出了爱才惜才的诚心举措。

    准格尔旗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才。

    2022年,全旗引进培育人才项目,高层次人才团队已达10个以上,同时采取“绿色通道”方式,面向全国“双一流”高校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43名。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省级重点师范院校公开招聘教师118名,从全国“双一流”和重点院校引进党政人才4名,为全旗四家公立医院招聘247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50名。准格尔旗的人才工作格局起步成势、渐入佳境。

    准格尔旗对人才的渴望,是每时每刻;对人才的保障,是年年加强。准格尔旗对全职在准格尔旗工作的“准格尔杰出英才”“准格尔贡献突出英才”“准格尔青年优秀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出台《准格尔旗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评定管理办法》,对入选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创新创业基地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和5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人才强、产业兴。如今,人才活跃在准格尔旗的工厂田间。

    准格尔旗接续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引流工作,羯羊科技中心、小杂粮科技中心分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科院达成合作科研项目20个,安排10名博士硕士在示范基地开展研学工作。高标准打造十二连城乡土人才实训基地、暖水乡林果产业基地、准格尔召绿色矿山基地,构建辐射全自治区乡土人才实训基地,促进“基地+产业+本土人才培育”多方形成合力。发挥鄂尔多斯乡村振兴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教育主阵地作用,采取“理论+情景教学+田间实操培训”教学模式,培训乡土人才达700人。通过柔性+刚性引才方式,引进畜牧兽医、设施农业、植保等区内外的50名行业专家,组建农牧领域专家人才智库。派出10个技术服务工作组、农机推广人员108人,深入苏木乡镇开展农技人员送科技到基层活动。截至目前,累计服务1150次,服务种植养殖科技示范户126户、农牧民1905余人。

    文旅融合大放异彩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城市宜居、乡村宜业,准格尔旗正收获着文旅融合的流光溢彩。

    绿油油的稻苗齐刷刷地挺立在碧波荡漾的万顷水域间,一望无垠,生机无限。其上方500米玻璃栈道成为周边游网红打卡地。

    依傍黄河母亲河滋养,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特色水稻种植、水产养殖风生水起。穿境而过的旅游线路上兴建起“农家乐”“渔家乐”,一幅业兴、民富、村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原先这里是一片撂荒的盐碱地。2021年3月,准格尔旗大路镇政府通过企地共建投资1900万元动工建设一期准格尔黄河稻渔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以生态稻和有机稻标准种植水稻,以观光旅游标准种植彩稻,以立体活水养殖鱼、蟹、虾,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去年这里产出39万斤水稻,观光游客达6000万人,不仅带来了12.9万元的观光收入,还带动周边70多家渔馆及‘农家乐’饭店人气爆棚,更助力周边农牧民致富奔小康。”内蒙古承泽稻渔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我在这里做营生,一年拿到工资、奖金及土地流转金共5.3万元。年收入比土地流转前翻了一番。”64岁的周光荣边打理稻田边说,他黝黑的脸庞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荒滩变稻海,眼前的美景是准格尔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准格尔旗兴胜店村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与乡村旅游、农家乐融为一体,村庄建设保留了乡土气息,展现了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风貌,兴胜店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区文明村镇”“全旗美丽乡村”……

    从以前的“脏乱差”到现在的“美如画”,焕然一新的兴胜店村不仅造福了当地百姓,也吸引了周边一大批游客前来赏景、休闲,享受美丽乡村的恬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文化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供了强大指引和根本遵循。

    “我们将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聚焦建设‘文化强旗’,打响‘黄河大峡谷、黄河大沙漠、神奇大松树’旅游品牌,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抓好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准格尔旗文旅局负责人激情洋溢地说。

    聚力文旅融合,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准格尔旗正积极谋划,不断深耕文旅融合大文章。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提升”。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打造书香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力争建设1-2处城市书房、24小时图书馆,常态化举办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等活动。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推动艺术创作勇攀“新高峰”。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打造漫瀚调剧《黄河情》《薛家湾》等精品剧目,推进“网上乌兰牧骑”建设,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方式,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推进十二连城遗址博物馆、包子塔古寨墙等项目建设,推出文物古迹旅游路线,开展小小讲解员为家乡文物代言等活动,让“静”的文物“活”起来。开展“骡驮轿婚礼”“漫瀚调剧”等非遗项目进景区活动,拍摄专题宣传片——遇见准格尔非遗,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影响力。

    ——推动文旅市场呈现“新气象”。落实“三集中三到位”“一件事一次办”“接诉即办”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指导开展评星定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加强文化旅游经营场所违规违法问题执法,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监管工作,营造平安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推动文旅融合绘就“新画卷”。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推进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大峡谷5A景区创建工作,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等项目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智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实现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从“黄河大峡谷”“黄河大沙漠”“神奇大松树”元素入手,加大旅游推介,持续开拓重点客源市场。继续打造杏花节、漫瀚调艺术节、那达慕大会、沙漠汽车摩托车越野赛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品牌。

    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准格尔旗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将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2022-12-15
  • “蒲公英”把维权关爱送到千家万户

    “教育孩子要采用言传身教的方法。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在他遇到困难急躁时,不要过多地指责和批评,要耐心地引导他想办法排除困难,解决问题,同时鼓励他要自信,不能被困难吓倒。”这是自治区妇联“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幸福家园”家庭心理建设公益系列课程播出后一名家长的学习感悟。

    “幸福家园”家庭心理建设项目是今年巴彦淖尔市家庭教育联合会申报实施的“蒲公英”项目,为助力疫情期间家长有效地陪伴孩子,开展了《拥抱成长的过程》《陪伴是深深的接纳与理解》《如何正确地与孩子沟通》等家庭教育方面系列讲座12讲,累计收看学习人数超过6万人次。

    近年来,自治区妇联持续实施维权关爱巾帼行动,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通过实施“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送法律、送关爱,提供家事调解、儿童自护、心理关爱等基层治理领域的服务,实实在在解决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烦心事、操心事、忧心事,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雨(化名)是通辽市爱旅行公益实施的“蒲公英”关注心“晴”爱满家庭心理咨询项目的受助者,童年失去了父母,并因情感问题有过轻生行为。项目工作人员在对未成年人家庭的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小雨的情况,立即指派心理咨询老师为其提供情绪疏导。心理老师评估了其是否存在自伤自杀风险,并进行了生命安全教育,通过讲解如何平衡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合理宣泄情绪等对小雨进行了心理调适。在后续回访中,小雨表示现在自己感觉特别轻松,学校各科老师都表扬自己成绩稳中有升。

    “和姐益家”“心灵氧吧”“呵护花蕾”“向阳伞”“润泽心田”等等一个个溢满关爱的项目,由专业社会组织倾心实施。自治区妇联将“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向专业化、精准化、社会化、品牌化深入推进,引导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共同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家庭支持、社会认可的答卷,有效地促进了平安内蒙古建设。

    蒲公英,在阵阵微风吹拂中,将种子放飞到辽阔的大地生根发芽。自治区妇联发起实施“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通过丰富的载体活动将维权关爱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自治区妇联累计投入专项经费700多万元,实施“蒲公英”项目244个,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1万余件,开展法律宣传讲座、家庭教育培训、儿童自护课堂、关爱服务等活动3600多场次,进行心理团体沙盘和个案辅导1700多次。项目覆盖全区12个盟市,精准服务问题家庭3万余户,直接受益人数达45万余人。“小”项目在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大”作用。(寿兰兰、金小溪)

    2022-12-15
  • “三大力量”支撑内蒙古用电量增速加快

    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1-10月,内蒙古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三大力量“的支撑功不可没——全区第一产业用电量增加、第二产业用电量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加,是推动内蒙古用电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

    1-10月,全区第一产业用电量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2%。其中,畜牧业用电量超过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0%,拉动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17.3个百分点;农业用电量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

    1-10月,全区第二产业用电量3018.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7.5%,同比增长5.8%。其中,工业用电量30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是拉动全区用电量增速加快的主动力。

    1-10月,全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10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乡村居民用电量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

    另外,1-10月,受疫情影响,全区第三产业用电量25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但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记者杨帆)

    2022-12-14
  • 内蒙古药监部门优化精简行政审批98项

    “以前办理执业药师注册需要20个工作日,现在压缩到5个工作日就能办结,省了时间不说,后期还不用两地来回跑,所在盟市市场监管局就可作为即办件现场办理。”得知这一好消息,正准备办理执业药师注册的王晓兴奋不已。记者从自治区药监局获悉,自“两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药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专班,本着能放尽放、能减尽减、能合尽合的目标,对药监部门承担的114个外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拟直接下放1项、委托实施9项、清理取消12项、优化精简98项。

    据自治区药监局政策法规和科技处处长刘钊介绍,此次“两优”专项行动最大成果在于审批时限的压减上,由法定时限2032个工作日压减为承诺时限654个工作日,精简比例为67.8%,精简后的审批时限在全国省级药监部门位于前列。执业药师注册等37个事项压减为即办件,医疗机构制剂调剂使用等27个事项压减为承诺时限不超过5个工作日,对能即时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要求当场办结,对承诺制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要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除即时办和承诺办的事项外,涉及药监部门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环节均减为受理、审批、决定三个环节。同时,在精简审批材料方面,实现全程网办、电子证照管理,对于事项中要求的营业执照等其他部门产生的要件全部免提交,通过信息共享自动提取,并取消真实性承诺、法人授权委托书等申报资料。

    据悉,自治区药监局下一步将推动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的“五统一”,即统一受理条件、统一办事流程、统一申请材料、统一办结时限、统一办理结果。加大下放和委托实施事项的培训力度,形成“两优”长效机制,真正让行政审批快起来、跑起来。(记者李国萍)

    2022-12-14
  • 【三抓三比三提升】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对阿左旗2019年、2020年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进行复查验收

    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对阿左旗2019年、2020年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进行复查验收


    为规范林草重点工程和项目复查验收工作,准确掌握2019年以来阿左旗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成情况,结合“五个大起底”工作要求,12月8日-9日,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对阿左旗2019年、2020年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开展复查验收工作。

    复查验收组深入项目区实地查看了项目实施情况。重点对项目区四至界限拐点坐标、网围栏材料规格、人工种草完成情况、补播成效等建设内容进行了核查,对项目区管护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项目档案等内业资料进行检查。

    下一步,阿左旗草原工作站将按照此次复查验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项目圆满完成。

    -0001-11-30
  • 【“五个大起底”在行动】阿拉善盟让停滞的项目“跑”起来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宏章实习生沈雅腩)自全区“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以来,阿拉善盟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启动“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高位推进、分类施策,确保各阶段任务高效有序落实。据统计,截至目前,该盟列入全区台账14个“半拉子”工程。其中盟本级7个、旗区级7个(阿左旗2个、阿右旗2个、额济纳旗2个、孪井滩1个),按照“一项一策”处置方案,已处置完成3个,处置率21.4%。

    据悉,已处置盘活的项目为额济纳旗2019年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腾格里开发区2019年牧区储水窖工程等,其他项目正在加紧处置中。争取年内盘活、销号9个“半拉子”工程,处置率达60%以上;力争到2023年上半年,提前将摸排出的14个政府投资“半拉子”工程所涉及的遗留问题整改完毕,处置率达100%。

    “半拉子”工程大起底行动启动以来,阿拉善盟大起底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工作进展。印发《阿拉善盟“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方案》,盟委、行署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调度,先后5次召开盟委委员会议、行署常务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梳理分析问题、明确任务举措;大起底工作领导小组及盟发展改革委、住建、交通、财政、金融办、人社等单位负责人实地调研指导乌力吉口岸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阿右旗雅布赖镇集中供热改造工程等,推动工程处置进度;盟发展改革委组建“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专班,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出具“半拉子”工程处置工作时间表、任务书,由分管盟长督促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跟进”原则,确定盟直、旗区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逐个环节明确责任人负责推动落实;建立“半拉子”工程联络微信群,一对一、点对点及时沟通处置方案和跟进处置进展;印发《阿拉善盟“半拉子”工程处置方案》,为项目处置提供指导依据;制定日常工作信息日报送、重大工作进展预约媒体专访的宣传报道机制,为大起底工作全面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0001-11-30
  • 【“五个大起底”在行动】内蒙古自治区待批项目大起底进入收尾阶段“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自治区发改委加大行动力度,采取销号处置、开展线上督导、做好建章立制、加强宣传报道、配合巡视工作等举措,并通过日调度、周安排、月通报,不断压实行业部门和盟市责任,待批项目大起底进入收尾阶段,“半拉子”工程大起底有序推进。

    截至12月6日,待批项目大起底中待批台账8061个项目,涉及18126个审批事项,已办结6963个项目、16730个事项,办结率分别为86.4%、92.3%;补批台账1265个项目,涉及1951个审批事项,已办结1248个项目、1930个事项,办结率分别为98.7%、98.9%。

    截至12月6日,纳入“半拉子”工程台账项目387个,已盘活项目75个,盘活率19.4%。其中,已盘活自治区级6个项目,巴彦淖尔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盘活10个以上。通过调度,各地预计今年可完成销号160个左右,销号率可达到41%。

    下一步,自治区发改委将全力做好待批项目收尾工作,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杜绝“先上船、后补票”审批现象和新增“半拉子”工程。(记者云艳芳)

    -0001-11-30
  • 阿拉善盟让停滞的项目“跑”起来

    自全区“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以来,阿拉善盟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启动“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高位推进、分类施策,确保各阶段任务高效有序落实。据统计,截至目前,该盟列入全区台账14个“半拉子”工程。其中盟本级7个、旗区级7个(阿左旗2个、阿右旗2个、额济纳旗2个、孪井滩1个),按照“一项一策”处置方案,已处置完成3个,处置率21.4%。

    据悉,已处置盘活的项目为额济纳旗2019年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腾格里开发区2019年牧区储水窖工程等,其他项目正在加紧处置中。争取年内盘活、销号9个“半拉子”工程,处置率达60%以上;力争到2023年上半年,提前将摸排出的14个政府投资“半拉子”工程所涉及的遗留问题整改完毕,处置率达100%。

    “半拉子”工程大起底行动启动以来,阿拉善盟大起底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工作进展。印发《阿拉善盟“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方案》,盟委、行署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调度,先后5次召开盟委委员会议、行署常务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梳理分析问题、明确任务举措;大起底工作领导小组及盟发展改革委、住建、交通、财政、金融办、人社等单位负责人实地调研指导乌力吉口岸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阿右旗雅布赖镇集中供热改造工程等,推动工程处置进度;盟发展改革委组建“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专班,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出具“半拉子”工程处置工作时间表、任务书,由分管盟长督促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跟进”原则,确定盟直、旗区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逐个环节明确责任人负责推动落实;建立“半拉子”工程联络微信群,一对一、点对点及时沟通处置方案和跟进处置进展;印发《阿拉善盟“半拉子”工程处置方案》,为项目处置提供指导依据;制定日常工作信息日报送、重大工作进展预约媒体专访的宣传报道机制,为大起底工作全面推进营造良好氛围。(记者刘宏章实习生沈雅腩)

    2022-12-12

  • 首 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