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 满洲里市社会面密接人员“清零”




    资料图:12月2日,满洲里市,民众有序排队,等待核酸检测。中新社发王化勇摄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满洲里市社会面密接人员“清零”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9日电(记者张玮)9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称,12月8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满洲里市社会面密接人员“清零”。

    12月8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

    新增确诊病例448至452均为满洲里市在封控区的人群核酸检测筛查中呈阳性;确诊病例453至488均为满洲里市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中呈阳性;确诊病例489为满洲里市在对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筛查中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12月8日24时,内蒙古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91例,其中,呼伦贝尔满洲里市451例、扎赉诺尔区32例、新巴尔虎右旗6例;满洲里市关联确诊病例2例,在通辽市科尔沁区。

    所有患者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记者从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目前,满洲里排查发现的居家隔离密接人员已全部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做到了社会面密接人员“清零”。

    2021-12-09
  • 广西:紧盯群众关切 化解信访积案

    采石厂的经营活动破坏了这里的环境,还造成山上石头松动,很危险!”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龙拉屯,当地群众又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了这一问题。此前,当地有关部门曾开展前期治理工作,但成效不明显,群众仍然有意见。

    为化解此类信访积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与自治区信访局组成联合督导组,开展实地调查。在联合督导组推动下,田东县启动岩石防护整改工作,依法处罚违规企业并责令整改,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我们采取领导包案、重点交办督办、部门联动监督等方式,着力化解信访举报中的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房灵敏说。

    今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委筛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疑难重大的信访举报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和分包设区市相结合的原则,交由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限期化解、对账销号。今年1—10月,自治区纪委监委领导包案化解疑难重大信访举报件24件。此外,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落实领导包案制,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举报件1081件。

    重点交办督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自治区纪委监委已经筛选23件典型检举控告问题,交办设区市纪委监委,同时梳理120件群众关注度高的信访举报件作为重点关注件,纳入检查督办范围。针对一些涉及多部门的信访积案,广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信访部门开展联动监督,截至10月底,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解决久拖未决的群众信访问题32个。(张洋贝为超)

    2021-12-09
  • 满洲里为1813名滞留旅客全力提供就医和生活保障服务

    12月7日,记者从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旅店业国内旅客查询系统,满洲里市现有未退房旅客1813人,其中区外旅客952人,涉及26个省市,区内旅客861人。


    为切实解决好这些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满洲里市已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滞留在满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生活救助服务、就医服务、心理咨询等工作专班,发布了《致滞留在满外地人员的一封信》,公布了各工作专班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竭尽全力提供就医、生活保障、心理咨询等服务,确保旅客滞留在满期间安心、放心、舒心。

    2021-12-08
  • 满洲里核酸检测速度和效率明显提升

    12月7日,记者从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获悉,经过9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满洲里市核酸检测速度和效率明显提升。特别是紧急调集北京和合、深圳核子、广州金域等3家第三方实验室后,总检测能力由1.2万管/日增加至12.5万管/日以上,完全满足满洲里市大规模核酸检测24小时内完成的需要。


    在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的指导帮助下,满洲里市分类别、分等级、有顺序、精细化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提前一天完成次日大规模核酸检测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和普通居民的区分统计。优先安排已排查出的未检人员、隔离点人员、联检大楼封控人员、所有重点人员、所有封控小区人员、所有出现过病例小区人员,努力实现早筛查,确保“应检尽检”。


    此外,进一步优化“采、送、检、报”流程,督促每一个点位转运员和封箱员建立紧密联系,增加转运员和转运车辆数量,保证转运员快速收取样本转运。严格采样时间,登门入户采样时间提前至7时,随后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14时结束全部采样。严格保证采样数量,各街道采样量不得低于前一日采样量。严格检验时间,20时前样本全部送第三方实验室检测,20时后样本送赤峰方舱和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实验室检测,切实做到快检快出。

    2021-12-08
  • 内蒙古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增至449例 满洲里累计确诊409例

    8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称,截至12月7日24时,内蒙古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增至449例,其中,满洲里累计确诊409例。


    12月7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4例,包括呼伦贝尔满洲里市32例、新巴尔虎右旗2例。


    新增确诊病例414为12月6日新巴尔虎右旗诊断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确诊病例415至418均为满洲里市在封控区的人群核酸检测筛查中呈阳性;确诊病例419至443均为满洲里市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中呈阳性;确诊病例444至446:均为满洲里市在对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筛查中呈阳性;确诊病例447为新巴尔虎右旗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中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12月7日24时,内蒙古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49例,其中,呼伦贝尔满洲里市409例、扎赉诺尔区32例、新巴尔虎右旗6例;满洲里市关联确诊病例2例,在通辽市科尔沁区。


    所有患者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满洲里市于12月8日6时开始启动第十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于14时结束,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在小区内进行。


    满洲里市政府副市长宋吉祥称,今后每日,满洲里市将核酸采样时间提前1小时开始,优先安排已排查出的未检人员、隔离点人员、联检大楼封控人员,以及所有重点人员、封控小区人员、出现过病例小区人员,上门采样,努力实现早筛查,确保“应检尽检”。(完)

    2021-12-08
  • 内蒙古新增55+1 满洲里启动第十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称,12月6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新增55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满洲里启动第十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12月6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5例,其中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


    新增确诊病例359、360为12月5日满洲里市诊断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361至372均为满洲里市在封控区的人群核酸检测筛查中呈阳性;确诊病例373至405均为满洲里市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中呈阳性;确诊病例406为满洲里市在对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筛查中呈阳性;确诊病例407至413均为满洲里市在对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筛查中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为新巴尔虎右旗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中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确认为无症状感染者。


    12月7日8时至15时,满洲里市启动第十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在小区内进行。


    截至12月6日24时,内蒙古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15例,其中,呼伦贝尔满洲里市377例、扎赉诺尔区32例、新巴尔虎右旗4例;满洲里市关联确诊病例2例,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


    所有患者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2021-12-07
  • 内蒙古满洲里:疫情防控有序进行

    12月4日,在满洲里市一小区,工作人员在登记信息。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社区管控、核酸采样、交通管制等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









    12月4日,在满洲里市满西公路治安检查站,工作人员驾车巡逻。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社区管控、核酸采样、交通管制等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新华社记者叶紫嫣摄









    12月4日,在满洲里市一小区,工作人员指导居民出示健康码。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社区管控、核酸采样、交通管制等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新华社记者叶紫嫣摄









    12月4日,在满洲里市一小区,工作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社区管控、核酸采样、交通管制等防控工作有序

    2021-12-06
  • 王莉霞在满洲里现场调度疫情防控时强调 把铁的纪律挺在前头 打硬仗 打胜仗

    12月5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赶赴满洲里市,现场指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她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始终把铁的纪律挺在前头,打硬仗、打胜仗。


    王莉霞一行辗转抵达满洲里后,连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现场调度会。她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满洲里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老老实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坚定信心、提振士气,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坚决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王莉霞强调,要咬定目标,再认真再较真,细而又细、实而又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聚焦减存量、遏增量、防外溢目标,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各项措施,坚决斩断疫情传播链条。要按照“找到人”“管住人”“治好人”的要求,切实找到应检未检、应隔未隔人员,做到“清底数、清核酸、清密接”;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抓好患者救治,严防院感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切实“保平安”,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群众生活物资、防寒保暖物资供应充足、配送到位。


    王莉霞强调,要进一步严肃纪律规矩,改进提升作风,对疫情防控各环节全链条开展“提速提标”行动,确保形成完整有效闭环;要明晰责任、赏罚分明,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始终保持认真较真的工作作风、全心投入的工作状态。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绝不能迟滞拖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要全面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要举一反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反思总结,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拿出一整套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好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


    自治区领导黄志强、欧阳晓晖、衡晓帆出席会议。自治区疫情防控现场处置专班各工作组组长参加会议。

    2021-12-06
  • 满洲里全程闭环安全转运隔离人员

    为有效缓解满洲里市集中隔离压力,截至目前,满洲里市已向呼伦贝尔市定点隔离场所转运三批次隔离人员,实现全程闭环、“手递手”交接、全过程安全的目标,为抗击疫情赢得有利“战机”。


    在转运和接收过程中,对隔离人员实行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物理隔离。所有人员全程防护,转运车辆本次转运前后和下次转运前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接收隔离人员的定点隔离场所全程实行闭环管理,“手递手”交接,全力做好医护、消杀、心理疏导、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风险可控。


    同时,根据隔离人员的数量,定点隔离场所按规定配备人员,坚持大众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尽量满足老人、儿童及妇女的特殊需求。合理搭配膳食,做好饮食安全工作。畅通无线网络,满足线上网课需要。根据隔离人员中病患需求及时配送药物。发放书籍、杂志和报纸,全力保障隔离人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需求,确保被隔离人员安心、舒心度过隔离观察期,真正做到“隔离不隔心”。

    2021-12-06
  • 北京1410家定点医院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北京141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外省份患者在这些医疗机构就医,通过手机操作完成备案就可以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本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同样要先备案。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底,全市141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其中242家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异地结算业务。累计与全国其他省市门(急)诊直接结算81万人次,医疗费用2.8亿元。京津冀三地累计开通3159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直接结算,三地居民实现自由流动就医报销。


    本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遵循“先备案,选统筹区,并持卡就医”的流程,备案成功的参保人员,在本人备案成功的异地统筹地区内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功能的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可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未进行异地就医备案的本市参保人员,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原则上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如因突发情况不能回京治疗,在异地医保定点医院急诊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可由参保人员先行全额垫付,回京后申请手工报销。


    参保人员在异地定点医院直接结算的医疗费用,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执行。即不论是住院还是门诊,医保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和诊疗项目范围均执行就医地的医疗保险政策;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和结算期等均执行参保地的医疗保险政策。本市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时,不需要选择异地就医定点医院,备案成功后,即可在备案统筹区内的所有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市医保局提醒,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缴费当期享受待遇,医保断缴后,参保人员则无法继续享受医保待遇,同时异地就医备案无法办理,异地就医相关费用也无法报销。


    外省份参保人员来京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如何报销?据介绍,异地参保人员已在本人参保地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在北京市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普通住院、普通门诊直接结算业务的医保定点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参保地跨省异地就医有关规定的,可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未按照当地医保政策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在京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需由参保人员与定点医院全额结算后,按照参保地政策进行费用申报。


    目前,本市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手机APP或“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在网上方便快捷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已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备案的参保人员,同步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无需另外备案。

    2021-12-06
  • 十多个省份联盟采购 45种药品广东地区最高降50%

    广东省日前再次牵头多省份联盟,开展45种药品和超声刀头等医用耗材集团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降价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阿莫西林等45种药品广东地区在前期集采降价的基础上平均再降27.5%,最高降50%;超声刀头广东地区平均降70.11%,最高降93%;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广东地区平均降68.25%,最高降77.1%。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表示,广东坚持联盟采购,45种药品汇集了12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采购需求量。


    本次联盟实行采购主体和品规全覆盖,促进价格辐射效应叠加。将国家第一、三批集采2021年底到期的阿莫西林等45种药品的采购主体,扩大到民营医院和零售药店,并将同一药品的全部剂型及规格全部实施带量采购。该批药品涉及高血压、消化道疾病、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等治疗领域。


    同时,15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起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联盟,广东预计超声刀头年可节约采购费用近5亿元。

    2021-12-05
  • 郑州五类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可享政府资助

    据河南郑州市医疗保障局消息,郑州市医保局、财政局12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困难群众参加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以下五类具有郑州市户籍的困难群众参加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可享政府资助:

    1.特困供养人员;

    2.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3.易致贫返贫人口(含:脱贫享受政策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家庭成员);

    4.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5.困境儿童。

    所需财政补助资金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总台记者田萌王一丹)

    2021-12-03

  • 首 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