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首次!郭洪飞获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

    记者从内蒙古工业大学获悉,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表彰了2022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校长郭洪飞获得“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这是内蒙古首次获此殊荣。


    据悉,“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是我国面向产学研界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中,涌现出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知识型、技能型、卓越创新型的能工巧匠,本年度全国共37人获此荣誉,内蒙古仅郭洪飞一人获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郭洪飞教授为中国兵器集团、中船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格力电器等大型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咨询服务等50余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成果转化10余项,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作出杰出贡献。郭洪飞是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突出贡献获得者、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获得者,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级相关奖励和荣誉20余项,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5本,参编国家标准5项。(记者白莲)

    2023-05-09
  • 内蒙古为缴费人送出27亿元“政策红包”

    为了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2022年至2023年前四个月,通过调整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计费依据及下调基金征收与计费标准,内蒙古为相关缴费人送上27亿元“政策红包”,进一步减轻了缴费人税费负担,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其中,2022年内蒙古在纳税人申报销售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因调整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计费依据,全区水利建设基金同比减收超过20亿元;2023年下调计费标准后,截至今年4月底,内蒙古水利建设基金同口径减少近7亿元。从目前情况看,2023年全年,此项基金预计减收超过10亿元,为大量从事批发零售、生产经营的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是主要用于地方水利建设的政府性基金。长期以来,内蒙古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照缴费人月销售收入计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自治区财税部门结合区情,通过问需于民、问需于企,在统筹考虑缴费人负担和水利建设资金需求基础上,发文明确调整征收与计费标准,即:从2022年1月1日起,内蒙古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由按照月销售收入的1‰(银行、保险业按上年利息收入的0.6‰)征收,调整为按照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合计数的1%征收(不含自然人),2023年度进一步下调至按两税合计数的0.5%征收。(记者杨帆)

    2023-05-08
  • 孙绍骋参观自治区政协“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建功自治区两件大事”书画作品展 张延昆参加

    5月7日,孙绍骋来到内蒙古美术馆,参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建功自治区两件大事——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书画作品展”。








    5月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内蒙古美术馆,参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建功自治区两件大事——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书画作品展”。记者马建荃摄


    此次展览共展出300多幅作品,行、草、隶等书法作品银钩铁划、奔放流畅,国画、油画、水彩画等美术作品笔墨淋漓、相得益彰。“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政清人和、协以成事”、“蒙古马精神”……一件件作品,集中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各族各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壮志豪情,讴歌了我区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


    孙绍骋认真听取作品展的情况介绍,驻足凝神欣赏书画作品,不时与大家进行交流。他说,自治区政协的这次书画展办得很好,聚焦了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于推动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很有意义。有关方面要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张延昆、李玉刚、于立新参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晓冬)

    2023-05-08
  • 内蒙古下达种粮补贴资金5.7亿元

    自治区财政厅最新消息:近日,中央财政下达2023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种粮补贴资金100亿元。其中,分配内蒙古补贴资金5.7亿元,自治区财政已将该项补贴资金下达至各盟市,以进一步调动全区种粮农民积极性,统筹支持春耕生产。





    此次补贴资金发放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种粮者,既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也包括承接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自治区要求,各盟市需结合资金额度、粮食播种面积等情况综合确定本区域内旗县补贴金额,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同时,要实行补贴公开公示制度,通过“一卡(折)通”直接发放补贴,及时将补贴发放到位,确保补贴真正发挥应有作用,释放支持粮食生产的积极信号,缓解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增支压力,保障种粮收益,稳定种粮收入。(记者杨帆)

    2023-05-06
  •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3年第五次集体学习 孙绍骋主持并讲话 车俊到会指导 王莉霞张延昆出席

    5月5日,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行研讨交流。孙绍骋主持并讲话。中央第一指导组组长车俊、副组长李小三及全体成员到会指导。


    孙绍骋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同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持续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抓好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件大事,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守望相助,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更好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孙绍骋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战略任务。要强化问题意识、结果导向,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等重点集中发力,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内蒙古推动各民族共建共享现代化,发力点和切入点就是落实“五大任务”。要坚定大抓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紧抓快干、真抓实干,推动“五大任务”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民族工作无小事。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克服过度敏感和不当回事两种错误倾向,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区民族团结大局。


    王莉霞、刘爽、郑宏范、丁绣峰、孟宪东、黄志强、李玉刚、胡达古拉、于立新作了发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晓冬)

    2023-05-06
  • 城市烟火气 更抚凡人心

    5月1日上午10点,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嘉嘉青创1980老街区”的各个商铺,像往常一样忙碌了起来。极具特色的装修风格,再加上浓厚的老街风情,让这里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老街区原本是棚改片区,东胜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平房进行加固改造,整体出租,构建“家门口的消费圈”,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打造了特色商业地标,拉动了消费。


    入夜之后的1980老街区,暖心暖胃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人们三三两两欢聚在一起,享受着别样的夜晚。据介绍,目前,这里每天的客流量近3000人,营业收入达到20余万元。


    “1980老街区集餐饮、娱乐、美食为一体,目前营业的商家有30多家。”1980老街区创始人尚晓伟告诉记者。


    灯光璀璨,人流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如今,在鄂尔多斯市各地的大街小巷,可移动“厢车夜市”“长条桌集市”热闹非凡,城市的“烟火气”回升,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


    “城管为摊主想得很周到,贴心的举措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康巴什区蒙欣商业街,记者见到了准备收摊的小刘,今年30出头的他,经营着一个麻辣串摊点。他说,以前四处“打游击”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自己的摊位,月收入稳定在6000多元,心里也就踏实了。


    放开“地摊经济”,并不是不需要管理,而是需要更高超的管理智慧,更精准的管理措施,更温暖的管理服务。


    过去一年,鄂尔多斯市坚持在“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上下功夫,找准城市管理与百姓生计之间的平衡点,精准落实纾困政策,大力发展早夜市经济。


    达拉特旗白塔早市设置约400个摊点,60%以上是周边农户自产自销产品,从米面粮油到日用杂货,价格亲民、材料新鲜;鄂托克前旗着力将马兰花夜市打造成为鄂尔多斯的“大巴扎”,旺季期间日均接待市民游客2000余人次,其中仅烧烤类摊点日均营业额1.2万元;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等地因地制宜,相继出台了符合地方特点的疏导措施,在居民聚集区等符合条件的场所,规划新增一批便民早市、夜市摊点,为居民群众休闲娱乐、购买生活物资提供便捷服务,为本地农副产品就地转化提供有利条件,更为受疫情影响的低收入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带来就业增收的机会。


    2022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新增4178个摊位,带动4.5万人就业,惠及群众20余万人。已经回归的城市“烟火气”,为城市消费市场旺起来、氛围火起来、信心强起来、商贸动起来、经济热起来注入新动能,同时在市容秩序、停车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实施“五大行动”,走出了一条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之路。(记者王玉琢通讯员郭东昕)

    2023-05-05
  • 2023年“五一”假期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1106.75万人次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4日电(刘艺琳)据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消息,2023年“五一”假期,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游客1106.7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9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的124.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0.13亿元,同比增长140.3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的118.34%。





    据介绍,“五一”劳动节期间,内蒙古各地以“相约草原,携手春天”为主题,推出305项假日文旅活动,展现出主题活动气氛浓、文旅新场景看点多、假日消费人气旺等特点。


    4月29日,“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启动仪式暨2023全国自驾露营旅游发展大会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3万多名自驾露营、旅居爱好者参加。4月30日,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鸣枪开赛,吸引近万名游客参与观看。5月1日,2023年中国摩托车锦标赛(库伦站)吸引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近万名游客齐聚银沙湾,驰骋沙海,纵享激情。呼伦贝尔市启动“相约草原携手春天悦赏杜鹃”花季游活动,接待赏花游客42.55万人,带动周边经济2.6亿元,同比增长了62%和51%。包头市举办的首届秧歌大赛吸引13万余人参与。


    假期各盟市推出《千古马颂》《诺恩吉雅》《相会敖包》《水韵阿尔山》《套娃景区演艺》等一批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水平精湛的演艺剧目,全区各级文艺院团、文化场馆推出广场舞、歌咏、“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622场次,吸引271万余人次参与,呼和浩特市打造东乌素图20多万株杏林景观,登高远眺满目繁花似锦,还融合了传统武术、古韵服饰表演、诗画交流栏目,让游客尽享文化盛宴。鄂尔多斯市举办全国首届水上烟火秀,吸引万名游客观赏。全区其他各地推出的特色演艺、帐篷露营、“无人机表演”“奇幻巡游”等“年轻态、新玩法”深受游客喜爱。


    全区多个景区因“爆满”而采取了限流、限时措施,其中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首日突破2万人次,鄂尔多斯所有景区达到接待上限,万家惠欢乐世界、鄂尔多斯草原等景区前三日游客接待数同比分别增长1384%和945%,因限流措施未能进入准格尔大峡谷景区的游客还可享受免门票优惠,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单日接待超11万人次,赤峰市玉龙沙湖景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等旅游景区日均接待超万人。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及阿拉善盟等地星级饭店、等级民宿入住率均达到了100%,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口岸“五一”假日日均接待突破万人,开关以来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超22万人次。

    2023-05-05
  • 内蒙古美术馆成了热门打卡地

    畅游艺术天地,饱览视觉盛宴。今年“五一”,不少游客选择逛展度假,内蒙古美术馆成了热门打卡地,馆内四大主题展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展。4月30日和5月2日,内蒙古美术馆单日参观人数突破万人,创历史新高。


    学术碰撞、佳作鉴赏、以展会友……记者在内蒙古美术馆看到,不少游客携亲伴友,三五成群前来观展,他们有的驻足观看低声讨论,有的与自己喜欢的作品合影留念,大家在内容丰富的精品佳作中感受浓浓的艺术氛围。馆内2023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书画作品展、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水彩画双年展、“美丽青城大黑河之韵”摄影·美术·诗文作品展、“大河奔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四大主题展览火热展出中。


    “我本身对书画有浓厚的兴趣,这次来内蒙古旅游,就想通过观展感受一下内蒙古的艺术氛围。”北京游客张海波告诉记者,此次观展看到不少优秀作品,感觉受益良多,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术水平,也更多地了解了内蒙古的文化底蕴。


    观众何佳表示,自己近期已经是第二次来内蒙古美术馆。“展览内容十分丰富,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深厚的功力和浓郁的情感。这次假期,我特意带家人一起来观展,感觉这也是假期休闲放松的一种好方式。”(记者马芳)

    2023-05-04
  • 项目建设不打烊 假日坚守我在岗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美丽。“五一”小长假期间,在大多数人享受假期的时候,依然有些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他们用汗水致敬职责,用行动诠释劳动之美,为节日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5月1日早上7点半,新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部长郑雪松准时出现在“包钢工业互联网数据运营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站在主楼体地基旁,看着地平面下频繁穿梭的挖土机和运输车,郑雪松说:“‘包钢工业互联网数据运营中心’项目是包钢集团‘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包钢集团实现信息化、数智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包钢集团转型升级对算力、存储和网络资源的需求,还可采取多种运营方式为包钢集团上下游企业、包头市及周边盟市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


    5月2日,在包银高铁磴口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30余名管理人员、65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主桥水中墩承台基坑开挖和基坑底板钢筋绑扎,履带吊、长臂挖机、液压挖机等施工机械运转不停、机声隆隆,工程车辆日夜穿梭,马不停蹄,施工现场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现场队长靳树华正在指挥、协调现场施工,“我家在河北,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妻儿。”他说,“磴口黄河特大桥作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我必须坚守一线,盯控现场,能为包银高铁建设添砖加瓦也是人生的骄傲和美好回忆。”


    5月2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隆基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现场繁忙而有序。一大早,中建八局该项目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现场负责人种荣耀巡场检查完毕,就召开早班会,分配任务并协调解决问题。“为了确保建设项目如期完成并早日投产,我们项目管理层和一线员工都自愿放弃了今年‘五一’劳动节的休息,奋力坚守在一线,我们有信心顺利完成建设任务。”种荣耀自信地说。


    5月2日,在通辽市库伦旗鑫城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辆运载土方的卡车在工地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多种大型机械正加班加点作业。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张文杰介绍:“目前我们正在开发的是主厂房区域,预计10月底完成,进行试生产。11月初进行正式生产,正式投产之后,可让当地群众150人左右实现就业。”


    引绰济辽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眼下正处于紧张的施工状态。对于全线4000余名施工人员来说,“五一”劳动节只是工程进展当中的一个时间刻度,这天,他们仍然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参建这样的项目,我感到非常自豪,‘五一’假期我们选择坚守岗位,保进度。”33岁的高伟现任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隧洞段施工七标项目部试验室主任,作为项目部的一名试验检测人员,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了。


    “五一”期间,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金石牧业奶牛养殖基地,各种机械在轰鸣声中轮番作业,工人们在工地上挥汗奋战,五人一组将保温板镶嵌在牛舍钢结构的四周,整个施工现场繁忙有序。在已经建好的三栋牛舍中,一头头肥壮可爱的奶牛正悠然地啃食饲草。据悉,金石牧业奶牛养殖基地共计建设牛舍14栋,建成后可存栏奶牛5000头,日产鲜奶110吨,年产鲜奶4万吨。


    “五一”期间,由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包银高铁8标段加紧建设,近1000名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附近的项目经理部乌海北制梁场内,伴随着引擎的巨大轰鸣声,长着粗壮的“四肢”、拥有64个与成人身高相近轮子的“钢铁巨兽”——900吨级轮胎式提梁机正在缓缓地将长度约32.6米、重量约720吨的标准预制双线整孔箱梁吊起,之后按照既定路线转运到指定地点,精准地摆放在存梁台座上。场长任勇介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包银高铁8标段正线全长33.917千米,所用的箱梁全部由乌海北制梁场按照设计提前预制,再经过运梁车转运,最后由架梁机精确地安置在桥墩上。


    4月30日,第17届越野e族英雄会在阿拉善右旗开幕后,连日来,在英雄会的活动现场从早上开始,大量游客和车辆涌入会场,阿拉善盟消防救援支队阿拉善右旗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守护着会场的消防安全,全天坚守在执勤岗位上,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让每名指战员的身体和精神都肩负着重压。“作为一名消防员,会场内消防安全由我们负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份重任,让火灾隐患无处遁形。”阿拉善右旗英雄会驻勤点队长王子胜说。


    5月1日上午,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乌力吉巴图一组3人,来到该苏木最北段与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接壤的洪格尔嘎查,开启了一天忙碌的休牧巡查工作。“多年来,通过开展春季休牧工作,牧民群众对休牧工作有关规定显然很了解,且越来越多的人发自内心地支持休牧工作。但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懈怠,哪怕是像今天一样的节假日。”乌力吉巴图笑着说,何况今天是劳动者的节日,我们更应该发扬最广大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精神,守好本职的工作岗位。截至目前,该苏木综合行政执法局两个休牧巡查组累计行程6500余公里,入户1680余户次,严格落实了该地区休牧工作相关规定,确保今年春季休牧工作顺利进行。


    (记者宋阿男郝雪莲郝飚薛来高敏娜刘宏章皇甫美鲜薛一群巴依斯古楞毕力格巴特尔综合报道)

    2023-05-04
  • 兴安岭上“风光”好

    东方电气风电(兴安盟)有限公司主机车间内,工人在紧张忙碌着。记者李霞摄


    4月18日,中广核新能源润泽风电场,一排排白色风车桨叶旋舞,化风为电,成为兴安盟广袤草原上一道道“绿色”风景线。中控室内,运维工程师们紧盯电脑屏幕认真查看风电场内110台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


    去年6月,中广核内蒙古兴安盟300万干瓦风电项目一期100万千瓦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正式投产。


    “一期100万千瓦项目每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可达3600小时,年上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10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中广核新能源润泽风电场场长张志辉介绍。


    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岭上“风光”好。兴安盟风、光资源富集,风能储量4000万千瓦,可利用风能约2000万千瓦,80米高度风速达7米/秒,风功率密度400瓦/平方米,无破坏性风速,适合大规模发展风电;全年日照时数达到4400小时,年平均总辐射量1600-1700千瓦时/平方米,大规模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兴安盟依托风光资源富集优势,持续加快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合理布局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推动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截至目前,全盟电力总装机规模610.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357.75万千瓦,占比达到58.6%。


    如今,兴安盟清洁能源产业已经进入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的“风光”时代,行业巨头纷纷落户于此。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研制企业集团之一的东方电气来了。


    “东方电气在兴安盟布局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就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东方电气风电(兴安盟)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刚说。


    铺层、灌注、脱模、切边、打磨、刷漆……在东方电气风电(兴安盟)有限公司风电叶片成型车间内,十几个长76米、重20吨左右、风轮直径155米的巨大风电叶片半成品在车间内整齐排列,等待进行最后的处理工序。不多时,这批叶片将装车发往200多公里以外的中广核内蒙古兴安盟300万干瓦风电项目二期200万千瓦项目风电场。


    “每隔48小时就有一套叶片从这里产出发往风电场吊装。目前,我们已经为中广核内蒙古兴安盟300万干瓦风电项目提供了200多套叶片。”公司生产项目经理陈宝川说。


    前不久,东方电气来到内蒙古洽谈合作,按照双方协议,东方电气在内蒙古布局建设东方电气北方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实现产值超300亿元。


    目前,东方电气风电(兴安盟)有限公司正在积极研制百米长新型叶片,大致在5月中旬下线。“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迭代和创新,以‘沙戈荒’为目标市场,重点打造陆上10MW+等级的大功率机组。”吴志刚说。


    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多年排名第一的金风科技也来了。


    去年12月底,总投资4亿元的金风6万千瓦风电绿电微网项目实现并网发电。项目建设历时4个月,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并网。“这个项目主要用于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绿电替代,年发电量1.9亿千瓦时,可替代园区现有用电量的40%,节约标准煤2.4万吨,年产值达6000万元,对带动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兴安盟金风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介绍。


    “我们结合当前的政策和要求,提出绿色转型,紧紧抓住兴安盟绿色资源的优势,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聚力打造全盟工业经济发展主平台,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着力发展绿色化工、绿色制造,全力构建绿色化工产业体系。与此同时,积极推广绿电替代和应用,着力创建‘零碳园区’。”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天宇说。


    如今,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热土上集聚了金风风电、千城装配式建筑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利用、智慧物流等“高精尖”前沿性产业,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聚焦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兴安盟近年来已先后同中广核、金风科技、东方电气、远景能源、华能、蒙能等多家业内领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消纳等领域形成多维度共同发展的格局。


    今年,兴安盟计划实施新能源重大项目15个,计划投资175.5亿元。在清洁能源产业上,确保蒙能科右中2×66万千瓦电厂稳定运行,中广核风电二期200万千瓦项目、京科1×35万千瓦扩建工程、华能50万千瓦风电项目、突泉欣盛20万千瓦光伏项目等并网发电,乌兰浩特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竣工投产,启动实施中核汇能园区绿色供电项目、蒙能科右中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华能兴安盟100万千瓦风光高比例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一期50万千瓦风电制氢示范等项目,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1027万千瓦,力争实现年产值52亿元。(记者李霞高敏娜康丽娜霍晓庆呼布琴黄燕飞)

    2023-04-28
  • “内蒙古印象”圈粉浙江

    4月的浙江,春光明媚、如诗如画,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内蒙古印象”摄影展在浙江展览馆持续“圈粉”。


    内蒙古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奶罐”。这里地处“黄金奶源带”,是全国最大的奶业生产区,全球乳企10强有2家根植内蒙古,中国人喝的牛奶每6杯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


    此次摄影展上,众多作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地展现了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吸引了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和点赞。


    “这幅作品让我看到内蒙古不仅有壮美的风光,现代化程度也很高,还可以到这样一家现代化奶业龙头企业参观,来一次工业游,令人向往,有机会一定去内蒙古体验一下。”杭州市民王浩宇在作品《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前发出这样的感慨。


    作品《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作者王正介绍:“去年8月,我拍摄了这幅作品,当时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中的液态奶、奶粉两个全球智造标杆基地,以及智慧生态牧场等一些重点项目都刚刚建成投入运营,我第一时间把镜头聚焦到这里,记录下内蒙古奶业发展史上的难忘瞬间。”


    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味道”更是香飘万里。杭州市民余映萱对内蒙古的“舌尖美味”印象深刻:“虽然我没去过内蒙古,但品尝过很多内蒙古的奶制品,非常喜欢!”


    镜头记录多彩世界,影像见证蓬勃发展。内蒙古具备发展奶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奶牛存栏头数、原奶产量、原奶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


    “引擎”加速,经济活力奔涌。“内蒙古印象”在流光溢彩中,定格美好瞬间、呈现发展印记、捕捉时代脉动,一场认识内蒙古、感受内蒙古、爱上内蒙古的视觉盛宴还在继续……(记者来春誉白雪)

    2023-04-28
  • “内蒙古雄心壮志”系列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招商引资推介会(长三角地区)2023浙蒙“百万人互游”计划启动

    人民网杭州4月25日电(富丽娟、刘艺琳、寇雅楠)4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商务厅承办,以“相聚‘浙’里相约草原”为主题的内蒙古文化旅游和服务业专题推介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办。








    内蒙古文化旅游和服务业专题推介会现场。人民网刘艺琳摄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李俊现场推介内蒙古现代服务业专题。李俊表示,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整合服务业资源,进一步强化特色发展,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带”“现代物流集聚发展带”和“特色康养服务发展带”。


    推介会上,内蒙古13家单位、企业与浙江省文旅企业签署了旅游项目投资和互送客源协议,项目签约意向金额14亿元。两省区文旅厅、商务厅及重点企业嘉宾共同启动2023浙蒙“百万人互游”计划。内蒙古文旅集团、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实景马舞剧《千古马颂》、响沙湾、阿尔山旅游度假区、克什克腾旗等盟市和景区围绕丰富产品供给、创新合作方式,推介文旅融合产品、年度重点节庆活动、惠游政策等内容。








    签约仪式现场。人民网刘艺琳摄


    浙江省文旅厅副厅长李新芳希望两地企业家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挖掘好两地客源潜力、拓宽输送渠道,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品牌共建、线路互联、互惠共赢。


    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张文俊表示,内蒙古、浙江两地虽相隔千里,但交流合作源远流长。这次活动是亮丽北疆与江南水乡的邂逅,是激情豪迈与诗情画意的碰撞,必将为两地旅游蓬勃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2023-04-27

  • 首 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