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林郭勒盟文旅火爆出圈

    接待游客突破170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31.4亿元






    锡林郭勒盟文旅火爆出圈



    12月28日,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热闹非凡,2024锡林郭勒冬季蒙古马超级联赛总决赛在这里燃情开赛,313名牧民赛手同场竞技,在广袤的冰雪草原上展开激烈角逐,吸引全国各地5000余名游客前来观赛。

    正是在“马超”等流量赛事的引领下,该盟文旅不断出圈出彩,截至目前,今年该盟游客接待量超170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3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和14.3%,文旅流量切实变现成为“留量”。

    锡林郭勒冬季蒙古马超级联赛已连续举办两届,本届比赛设置3人团体接力赛、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传统走马、驯马比赛以及蒙古马30公里耐力赛等竞赛项目。开幕式现场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在“马超”总决赛现场,丰富多样的消费业态也令人目不暇接。长达2米的巨型羊肉串滋滋冒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精心熬制的奶茶,温暖着每一位游客的身心;小巧玲珑的迷你肉饼,外皮酥脆,内馅多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为赛事增添了烟火气息。

    “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没想到表演如此精彩,没想到各种小吃这么香,没想到赛马比赛如此激烈,没想到草原的冬季如此壮美……”来自山东的游客孙鹏程连续用5个“没想到”发出感叹。

    今冬,锡林浩特市推出冬季旅游黄金线路,举办冬季旅游精品系列活动,努力将冬季体育运动、民俗文化与现代消费有机结合,融入民俗、演艺、文创、非遗、美食等项目,补齐冬季文化旅游产业短板,提高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为冬季旅游赋予新内涵,把“冷资源”变为“热产业”。

    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娜布其玛说:“今年冬天的冰雪活动中,我们植入很多创新点,以此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同时,努力彰显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冰天雪地中的壮美景观以及融入的文化元素为锡林郭勒草原带来了大流量,仅“马超”一项的全媒体曝光量就达750万次。今年,锡林郭勒盟文旅宣传打造出上下联动、内外互动机制的全媒体矩阵,年内全媒体曝光量突破80亿次。尤其是今年夏天,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郭勒盟举办期间,该盟消费额同比增长572%。就在12月中旬,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宣传项目荣获中国广告风云榜年度最佳公关传播案例全场大奖。同时,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成为全区唯一,实现旅游项目品牌化。


    “今后,我们积极推进‘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多种新兴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持续举办好特色文旅节庆活动,让游客有去处、有玩处、有乐处,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消费体验。”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邢海鹏说。

    2024-12-30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美好生活

    赤峰市打造43个特色试点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美好生活


    一刻钟,普通人行走的距离大概是一千米,在这短暂的时空交织里,蕴藏着便利高效的生活服务体系。

    “上午去社区工坊缝补衣物享受8折优惠,还能就近完成复印和家电维修,太方便啦。”12月16日,赤峰市松山区松州街道丽景社区居民郭云平向记者介绍着当天的计划安排,言语间满是开心。

    步行15分钟,居民即可享受近在咫尺的服务和实实在在的便利。这是松州街道丽景社区着力打造“乐居”服务圈的成果。丽景社区整合磨刀、缝纫、修锁、家电维修等匠人入驻社区工坊,满足居民日常维修、家庭设施改造等需求,并设立“逢5代办日”,为辖区居民集中代缴水、电、暖等费用,让很多像郭云平这样的居民切身体会到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的美好生活。

    赤峰市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以有解思维、求解态度积极创新社区治理,逐步提升社区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加快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实现“幸福养老”成为了赤峰市做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议题。赤峰市侧重于扶老育小,不断丰富“高质高配”服务供给。在红山区哈达街道,“钟心为民”品质生活圈针对社区老龄化情况因地制宜打造了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等多样化需求。

    “养老服务中心设有20多个功能室,主要提供助餐、助行、助急等‘七助’服务,日均服务居民50余人次。社区食堂采用可视化后厨,60周岁以上老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就餐可享9折优惠。”红山区哈达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晓东说。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需要更好地适应城市需求。赤峰市坚持党建引领,与时俱进,探索创新“适地适需”空间。在赤峰,松山区“永业生活圈”利用社区闲置房屋,为外送群体提供电瓶更换、应急医疗等日常服务;红山区“都市商业生活圈”依托红山万达商业综合体组建万达商圈党建联盟,实现矛盾纠纷调处率100%,同时,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宣讲、直播教学等活动,每周四定期开展调解维权、法律援助等个性化服务。

    赤峰市还坚持数智赋能,搭建“产销对接”发展平台。松山区兴安街道打造了“龙乡甄选”线上平台,引进赤峰地理标志和名优特产品达289种,在临潢家园社区开设线下门店,实现了“线上下单+门店提取”的即时零售模式,社区居民不出小区便可购买全市好品好物。


    目前,赤峰市正在积极打造43个各具特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服务居民可达74万人,有效满足了居民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2024-12-27
  • 火热冰雪季呼伦贝尔“上才艺”

    体验虚拟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看一场冰雪装备T台秀,发现那些蕴藏黑科技的极寒冰雪装备……

    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期间,2024呼伦贝尔·海拉尔极寒冰雪装备展带着扑面而来的科技感与广大观众见面。从飘雪机、冰上帆船、雪地摩托等大型冰雪设备,到滑雪服、冰刀、滑雪板等运动装备,冰雪全产业链的前沿科技、创新产品与先进装备一网打尽,诠释着冰雪产业的无限可能与广阔前景。

    “在国家政策的强劲引领与大力扶持下,冰雪产业正步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这次活动以‘培育冰雪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深入挖掘冰雪文化内涵,全力释放冰雪产业潜能。”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静说。

    这个冬天冰雪运动潮流席卷各地,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来到呼伦贝尔,更为这里的冰雪季“添把火”。呼伦贝尔结合自身特色,上新冰雪活动和冬游项目,“花式整活”让市民游客趣玩冰雪。

    冬日的界河,冰封万里。12月22日一早,额尔古纳市第二届中俄界河冰钓活动拉开帷幕。洁白的冰雪之上,一座座鲜艳的帐篷整齐排列,80多名冰钓爱好者静坐帐篷之中,等待鱼儿上钩。活动现场,羊肉自由大火锅、铁锅炖一切、10米巨无霸大肉串等美食,“疯狂拖拉机”、冰钓体验等活动让游人感受越冷越热情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早上我们一到额尔古纳,就觉得这儿确实寒冷,不过当地人特别热情。这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雪,特别好看。这些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体验和美食都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来自辽宁的游客陈慧勇说。


    据了解,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期间,呼伦贝尔市在全力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开展多项群众冰雪赛事活动和冰雪融合文体旅商项目,全方位展现北疆冰雪经济活力。启动仪式期间,呼伦贝尔26项群众赛事活动同步开展。今年11月至明年4月大众冰雪季期间,呼伦贝尔市共安排冰雪类赛事和文化旅游活动81项。其中包括全国速度滑冰马拉松邀请赛、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中国汽车短道拉力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还包括冬季英雄会、中国冷极马拉松、大众冬泳邀请赛等群众广泛参与的冰雪赛事共34项。大众冰雪季期间还将举办冰雪丝绸之路展、冬季游牧文化季、天天冰雪那达慕、界河冰钓季等各类文化旅游活动47项,预计参与人数达到500万人次。

    2024-12-24
  • 荆门步入高铁时代,湖北实现市市通高铁

    12月8日上午10时40分,G6803次复兴号高铁列车从荆门西站缓缓驶出,标志着荆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湖北省重要的交通里程碑事件,意味着湖北唯一不通高铁的地级市荆门迈入了高铁时代。

    荆门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但长期以来缺乏高速铁路连接。此次通车的荆荆高铁线路全长77.48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北起荆门西站,南至荆州站。这条线路不仅结束了荆门不通高铁的历史,而且将荆门与武汉、荆州等城市的旅行时间大幅缩短,其中荆门到武汉的旅程仅需约一个半小时。








    荆荆高铁线路图


    当天在荆门西站举行的通车仪式上,众多市民和旅客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表示,高铁开通运营,是圆梦的时刻,更是追梦的新起点,必将为荆门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据了解,荆荆高铁的建设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需求。该线路在穿越江汉平原过程中,大量采用高架桥梁以减少对耕地的影响,同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铁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双赢。

    高铁的便利性不仅仅体现在缩短的旅行时间上。荆门西站和其他车站配备了无障碍设施和便捷换乘系统,确保旅客能够享受到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此外,高铁还支持线上购票和自助服务,大大提高了乘车效率。

    荆门至荆州高铁的开通,不仅改善了地区间的交通连接,更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出,高铁的引入将有效激发荆门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加速区域内资源整合,推动更多行业和区域的协同发展。

    随着荆荆高铁的开通,湖北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这对于提升省内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湖北省将继续推进更多高铁项目的建设和优化,为居民提供更广泛的出行选择,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4-12-18
  • 阿尔山冰雪旅游进入“狂欢时段”

    雪地中的花车巡游,极寒里的那达慕大会,滑雪场内的精彩赛事……这个冬日,兴安盟阿尔山以一场场缤纷绚烂的冰雪旅游盛宴,引领多元业态竞相绽放,新奇趣味的玩法层出不穷,让四方游客在冰晶雪舞的天地间尽享欢乐与激情,共赴一场极致的冬日狂欢之旅。


    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今年,阿尔山市以壮美的冰雪风光、丰富的冰雪活动、多元的冰雪文化为载体,深度开发了十大冬季核心旅游产品,设有花车巡游、冰雪娱乐、冰雪竞技、秘境穿越等30余个游玩项目,打造天天那达慕、天天乌兰牧骑、天天戏冰雪、天天泡温泉、天天过大年5个“天天”系列主题旅游产品,让各地游客“一站式”实现冰雪游玩体验,爱上最梦幻的“童话阿尔山”。

    2024-12-09
  • 马头琴音乐会亮相石家庄大剧院

    12月3日、12月4日,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带来的马头琴音乐会亮相石家庄大剧院。

    音乐会以传统马头琴演奏为基础,融合了火不思、呼麦等特色乐器及表演方法,并在演出曲目上大胆创新,将马头琴与流行乐、古典乐、民族乐等多样音乐种类融合,展现着北疆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演出中,《牧歌》《草原风韵祝福曲》等马头琴经典曲目,带领观众领略草原的辽阔宽广;《安和桥》《权力的游戏》主题曲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曲目,通过马头琴奏出独特韵味;火不思轻快奏响的《土耳其进行曲》、独具风情的维吾尔族民歌《送你一支玫瑰花》、大气磅礴的《万马奔腾》……一首首曲目将现场氛围拉到顶点,观众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河北石家庄观众张敏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马头琴,还近距离听到了非常熟悉的《鸿雁》,确实非常震撼。”


    据了解,当前马头琴音乐会正在全国巡演,接下来,巡演将在全国10余个城市进行,让内蒙古的声音传得更远,助力北疆文化走出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马头琴演奏员李阿民说:“希望通过马头琴声,可以向各地观众传递内蒙古的辽阔、美好、美丽。”

    2024-12-05
  • “多彩北疆 康巴什印象”走进榆林

    11月29日,北疆文化神州行——“多彩北疆康巴什印象”走进榆林文化宣传活动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

    本次活动依托“北疆文化神州行”的品牌影响力,旨在通过文艺展演、非遗文化体验及城市推介等多种形式,向榆林市民全面展示康巴什区独特的北疆文化魅力以及发展成果,推动两地共建宣传文化交流友好城市,促进两地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协同发展。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演出在开场舞蹈《鄂尔多斯舞》中拉开帷幕。乌兰牧骑演员们昂扬起舞,灵动的舞姿与欢快的节奏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引来阵阵掌声。现场马头琴旋律悠扬、舞蹈热情奔放,男声独唱、二重唱、器乐重奏等多个精彩节目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榆林市榆阳区市民王艳告诉记者:“通过观看这次北疆文化神州行的演出,我感受到康巴什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希望能去那里观光旅游,进一步了解魅力康巴什。”

    康巴什区乌兰牧骑演员们用歌声传递着北疆儿女对党对祖国的热爱,用舞蹈演绎着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北疆文化画卷,让观众沉浸其中,充分感受乌兰牧骑的艺术表现力和强大感染力。

    康巴什区乌兰牧骑队员刘波说:“作为一名乌兰牧骑队员,我希望通过文艺精品为祖国、为人民、为时代放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此次来到榆林市,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新的使命,希望北疆文化发展得更广更远。”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摄影展、剪纸展、非遗展示互动体验区、文创产品集市等颇具北疆特色的展区,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赏。在美食品鉴区,游客争相品尝烤全羊、手把肉、奶茶等康巴什区代表性美食,并纷纷竖起大拇指。在剪纸、掐丝珐琅等非遗体验区,市民游客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非遗技艺,亲身体验到北疆文化的精妙与独特。

    活动现场,康巴什区委宣传部与榆林市榆阳区委宣传部共同签订了“康”城有约“榆”你相聚共建宣传文化交流城市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原则,在媒体互往、文化交融、资源互享、人才互通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康巴什区响应自治区党委的号召,借助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康巴什,积极扩大北疆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康巴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符瑶说,康巴什区将继续依托北疆文化神州行等活动品牌,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打造更具特色的北疆文化品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02
  • 相约呼伦贝尔 共享冰雪盛宴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呼伦贝尔深陷冬的浪漫怀抱。

    广袤的草原披上了一袭洁白的华服,化身为浩瀚无垠的冰雪仙境,等待着八方宾客来一场关于冬日秘境的探索之旅,赴一场如梦似幻的冰雪之约。

    周周都有活动月月都有热点

    热气腾腾的雪地大火锅香飘四溢,引来众多游客大快朵颐;热闹非凡的演出嗨翻全场,游客们在冰天雪地中激情蹦迪、尽情狂欢;热血沸腾的雪地越野惊险刺激,让越野爱好者尽享雪上的速度与激情……

    11月7日,“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2024—2025内蒙古自治区冬季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在牙克石市凤凰山景区盛大启动,正式打响今冬内蒙古冬季旅游“第一枪”,拉开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大幕。

    这个冬天,在呼伦贝尔,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冰雪旅游活动纷至沓来,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旅游业态竞相涌现,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新奇玩法新鲜出炉。

    11月8日,第十一届中国冷极节在根河市的中国冷极村启动。一起扭秧歌、制作糖葫芦、剪窗花,沉浸式参与“在中国冷极天天过大年”民俗活动;去看看刚刚来到这里“旅居”的4只南极企鹅,和新晋“顶流”们合影留念;一起去森林集市上逛逛,将各类林区特色产品带回家……来自各地的游客们,都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冷极”的独特魅力。

    11月9日,银装素裹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里,一场盛大的森林童话婚礼热闹开场。几只可爱的驯鹿拉着红色雪橇载来满满的礼物,身穿亮丽民族服饰的20对新人在鄂温克族长者的见证下,按照传统仪式交换信物、许下诺言……一场仪式感满满的梦幻婚礼,不仅是一场视听游玩盛宴,更让广大游客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当地特色民族风情。

    11月10日,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扎兰屯冰雪嘉年华活动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及游客走进纯洁的冰雪世界,脚踏雪板从雪道上飞驰而下,打一场酣畅淋漓的雪仗,来一次新鲜好玩儿的雪上龙舟体验……游客们乐享玩冰戏雪的美好时光,欢声笑语在冰天雪地间不断回荡。

    今年冬天,呼伦贝尔市推出歌游内蒙古·天天冰雪那达慕、呼伦贝尔大草原·冬季英雄会、冰雪伊萨仁民俗体验等45项重点文旅活动,“嬉冰驭雪穿越兴安”之旅等4条精品冰雪旅游线路,敖鲁古雅森林童话婚礼、中国冷极极地体验、额尔古纳界河冰钓、凤凰山越野穿越等16项创新旅游产品,全力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爆点”。

    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女士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呼伦贝尔,参与了有趣的冰雪项目,体验了民俗活动,品尝了特色美食,下次还来!”

    引客待客宠客暖心贴心服务

    今年冬天,呼伦贝尔市40家旅游景区、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开门营业,域内宾馆酒店备有4.6万间房、10万余张床位,静候八方宾客共赴冰雪之约。

    在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湿地景区推出景区门票3.1折优惠,白桦林景区门票6折优惠;在根河市,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推出5.5折门票优惠;在扎赉诺尔区,呼伦湖景区实行门票8折优惠……呼伦贝尔市的诸多景区推出冬季限定优惠政策,拿出满满诚意吸引游客。

    近日,呼伦贝尔机场新开通了至武汉、长沙及阿拉善的航班。为进一步方便广大旅客出行,呼伦贝尔机场紧盯冬航季航班换季,对接航空公司尽早开舱销售,提高航班执行率,不断优化航班时刻结构,提高航线运营品质。

    呼伦贝尔市文旅、体育、商务、交通、民航等部门共同拿出切实举措,打造“有呼必应”呼伦贝尔品牌,出台《呼伦贝尔“宠客”十项举措》,保证驾驶“首违免罚”、明码实价无欺、全域便捷如厕、场馆延时开放、景区多重优惠、信息一键查询、投诉“有呼必应”、优先行驶停车、应急服务保障、志愿服务暖心,全力保障广大游客在呼伦贝尔全行程“放心游”。

    进入微信小程序“指尖上的呼伦贝尔”,点击“AI助手”,可以向文旅数字人“呼伦”和“贝尔”提问;点击“行程定制”,可以根据需求智能定制游玩行程;点击“活动日历”,可以了解到全市各地举办的各类活动资讯……

    呼伦贝尔市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旅游新途径,启动实施数字文旅项目,推出“指尖上的呼伦贝尔”小程序,实现全市A级景区、文博场馆人流统计数据展示,AI智能解答关于呼伦贝尔市“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资讯,满足游客游前、游中、游后的全过程旅游服务需求,让游客的旅途更加舒心、安心、放心。

    来自江苏的一名游客说:“冬天的呼伦贝尔就像一个童话世界,这里不仅有壮美的景色,旅游服务也非常贴心暖心,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呼伦贝尔的热情好客。”

    冷资源热起来寒冬变成“燃”冬

    前不久,好消息传来,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落户呼伦贝尔,将于今年11月底启幕。

    以此为契机,呼伦贝尔市将倾力打造国内首座城市越野滑雪公园,将在海拉尔、扎兰屯、牙克石和额尔古纳等地举办群众滑雪嘉年华、冰雪那达慕、国际国内竞技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0余场,并将开展国产冰雪装备展示销售等活动。

    今年冬天,呼伦贝尔市还将以“体育+歌游内蒙古”的形式,推出中国汽车短道拉力(冰雪)锦标赛、中国杯速度滑冰精英联赛、中俄蒙冬泳邀请赛、冷极马拉松等重要品牌赛事,汇聚全市各地冰雪特色,呈现呼伦贝尔冬季旅游的多样魅力。

    为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歌游内蒙古”品牌,呼伦贝尔市借助得天独厚的寒地冰雪资源,紧紧抓住“打好打响自治区冬季旅游第一枪”契机,大力培育发展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打造“歌游内蒙古·呼伦贝尔大雪原音乐季”“呼伦贝尔大草原·冬季英雄会”和“冰雪那达慕”3项核心IP,着力将呼伦贝尔的“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进一步提升冬季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呼伦贝尔市成立了冰雪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融联合体,将通过全方位整合冰雪产教资源,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探索、总结和创新冰雪人才培养模式,将呼伦贝尔市的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中国冰雪之都”牙克石市以高质量、高标准开展今冬汽车测试系列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冰雪文旅+汽车测试”新业态,大力开展高寒环境机动车性能检验检测,让“冷资源”持续迸发“热效能”。


    壮美的冬日风光已上线,丰盛的文旅“大餐”已备好,暖心的旅游服务已就绪,这个冬天,呼伦贝尔正以昂扬的姿态、如火的热情,期待着八方来客共赴冰雪之约,感受呼伦贝尔的火热激情与无限乐趣。

    2024-11-28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盛大启幕

    近日,“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2024-2025内蒙古自治区冬季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在中国冰雪之都牙克石市凤凰山启动。活动现场设置了雪地马术骑行、雪地大火锅、锦星美食街、冰上卡丁车、蓝莓酒店美食品鉴、十二生肖雪雕观赏等活动供游客体验。当天还举行了“凤凰山秘境穿越”越野车发车仪式。同时,在活动现场一旁的凤凰山滑雪场正式开板。蓝天、白雪、红气球把凤凰山装扮得绚丽多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感受北疆的冬日热情。










    制片人:马宝军

    策划:张青杜屹然

    统筹:汪峰陶玲君

    编导:汪峰

    报道员:国立友徐继岩张宝祺纪明言

    新媒体编辑:陶玲君黄传莉

    供稿来源: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2024-11-14
  • 内蒙古冬季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火热开启

    “越冷越热情,敞开了胸怀迎宾朋,越冷越热情,冰雪如梦快乐如风……”11月7日,牙克石市凤凰山景区内热闹非凡,“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2024—2025内蒙古自治区冬季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在这里盛大开幕,正式打响2024年内蒙古冬季旅游“第一枪”。

    零下的气温,挡不住如火的热情。以“歌游内蒙古”和“北疆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燃动全场,一首《内蒙古等你来》,向全国游客发出盛情邀约。

    身着节日盛装的运动员脚踏雪板,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从雪道上飞驰而下,滑雪方阵紧随其后,带来精彩的滑雪表演。这是今冬内蒙古开雪滑板首秀,更是内蒙古冰雪旅游的激情开篇。

    150台越野车鸣笛出发,在长达103公里的冰雪越野穿越赛道上尽情驰骋;英姿飒爽的骑手组成骑马方阵,吸引众多游客体验雪地野骑;约500米长的冰上卡丁车跑道,为游客提供自由漂移的新奇体验;雪道上,游客们争相体验雪地摩托,享受雪上的速度与激情。

    置身于晶莹剔透的冰屋中,品尝林区特色“缸子肉”;热气腾腾的雪地大火锅香飘四溢,引来众多游客大快朵颐;十二生肖和上古神兽雪雕栩栩如生,引得许多游客拍照打卡;展销区的产品丰富多样,游客们纷纷将喜爱的文创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带回家……丰富多元的业态,让游客们玩得开心、吃得安心、逛得舒心。

    夜幕降临,温度降至更低,游客热情不减。嗨歌演出嗨翻全场,游客们在冰天雪地中激情蹦迪,手拉手围绕篝火尽情摇摆,尽享一场雪中狂欢。五彩斑斓的灯光秀如梦似幻,一场盛大的烟花秀更是让每一位观众充分感受到冰雪世界的梦幻与浪漫。

    游客曲女士激动地说:“恰逢立冬,我们一家人来到凤凰山游玩,这里能滑雪、能购物,还能品尝特色美食,真的很好玩儿!”

    据介绍,今年冬季,呼伦贝尔市将重点举办45项冰雪旅游品牌活动,开发10大冰雪创新产品,打造4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努力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爆点”。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全区将分三批推出特色冬季旅游产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在冰雪世界中体验内蒙古的独特魅力,使内蒙古冬季旅游“热起来”“火起来”,真正让“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2024-11-08
  • 实地探访宜昌龙泉古镇:游客点赞古韵今风,共绘文旅新画卷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龙泉古镇,这座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旅游活力的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古镇内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一踏入古镇,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青石板路两旁,古朴的店铺林立,售卖着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和地道小吃,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宁静与古朴。记者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不时可见游客们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愉悦的笑容。

    在古镇的核心区域,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听取他们对龙泉古镇游玩体验的真实感受。来自武汉的刘女士兴奋地表示:“早就听说龙泉古镇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今天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古建筑保存得非常好,仿佛能让人瞬间回到古代,而且小吃也特别美味,尤其是那个手工豆腐,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来自湖南的张先生则对古镇的民俗文化活动赞不绝口:“我们刚好赶上了一场传统的茶艺表演,茶艺师们的手法娴熟,讲解生动,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的体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是很难得的。”除了对古镇本身的赞美,不少游客还提到了古镇在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平衡。“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不失现代旅游的便利,龙泉古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如是说。










    据了解,龙泉古镇近年来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通过修缮古建筑、挖掘地方文化、举办特色节庆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古镇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随着夜幕降临,古镇又换上了另一副迷人的面貌。灯火阑珊中,古镇更显古朴与温馨。记者在此结束了一天的探访,心中充满了对龙泉古镇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充满魅力的古镇将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共同书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4-10-22
  • 勇攀泰山之巅:黄金周挑战极限,体验云海日出的壮阔之旅

    在黄金周期间,泰山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挑战自我,体验登高望远的乐趣。泰山之行不仅是一场体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泰山的险峻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十八盘,以其陡峭的石阶和狭窄的通道著称,游客们必须紧握铁链,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登山者们纷纷表示,泰山的攀登过程充满了挑战,每一步都考验着他们的体力和意志,但当他们站在山顶,俯瞰云海和日出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满足和喜悦。

    游客张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泰山的景色真的很美,但是爬起来确实很累,尤其是十八盘那段,感觉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是当我终于爬上去,看到那壮观的日出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另一位游客李先生则表示:“我是第一次来泰山,之前只是听说它很难爬,现在亲自体验了,才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体力上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泰山的险峻不仅体现在登山的难度上,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上。泰山的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作用,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形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泰山的气候多变,山顶和山脚的温差很大,这也给登山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尽管泰山的攀登过程充满了挑战,但是游客们的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相反,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泰山之旅变得更加难忘和有意义。许多游客表示,他们愿意再次挑战泰山,体验那种征服自然、超越自我的感觉。

    泰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成为了黄金周期间游客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尽管山势险峻,攀登困难,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游客们在旅途中收获了难忘的经历和深刻的感悟。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4-10-17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130680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