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强调,要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水利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着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提供水安全保障。”日前,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生效友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生效友强调: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抓实抓细“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同时做实做细“两优”专项行动,切实把“规范、精简、提速”的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全流程各方面,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地交账交卷。做好全区水利工作,要在5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布好局。抓住国家编制全国水网规划的重要契机,做好全区的水网编制工作,推动内蒙古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接入国家水网,按照东北水网规划编制进度要求,争取2023年底完成;加快推进引嫩济锡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末开工建设;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引绰济辽工程、引绰济辽二期工程以及内蒙古支线工程,2023年争取开工建设黄河内蒙古段堤防达标和治理工程,持续推进河套、镫口扬水灌区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等。

    二是开好源。积极争取黄河等流域用水指标,规划实施好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强蓄滞洪区建设,提升水保障能力。积极争取生态水指标,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深入实施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再生水、疏干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节好流。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研究解决一些地区存在的农业“大水漫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加快区域水量分配,严格取用水管理,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快补齐节水工程短板。实施好国家“十四五”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等项目,压减秋浇、春灌等非作物生长期用水。同时,加强定额执行检查,把秋浇春灌用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坚决杜绝大水漫灌浪费水的现象,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收支两条线、差额补贴等改革措施,为灌区管理单位开展农业节水卸下包袱;起底盘活闲置水指标。

    四是建好机制。探索用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用水权交易等办法,倒逼水资源使用效率提升。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业节水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等节水工程建设;督促地方建立节水奖补机制,调动农民节约用水积极性;加快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研究论证,农业灌溉水价按成本到位;完善水权转让和交易制度;坚持“两手发力”,按照“工程建得成、水量节得出、企业能承受”的原则,深入研究确定盟市间二期水权转让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五是管好钱。完善水利资金分配管理制度,探索减少或取消盟市、旗县配套资金,同时严肃惩戒违规行为,让财政纪律真正成为“高压线”,确保专项资金不被挤占、挪用,重点完善水利资金分配管理制度。取消或减少中央投资水利项目的盟市及旗县配套资金;会同财政厅研究设立水利建设项目资金专户,对水利资金进行专户管理,避免被挤占、挪用,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实施。2023年,对滞留、挤占和挪用中央和自治区水利资金的盟市、旗县,核减水利资金,限制项目审批,让财政纪律真正成为“高压线”;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积极拓展水利建设筹资渠道,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更大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保障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要。(记者张慧玲)

    2022-12-19
  • 呼和浩特成为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

    日前,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决定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呼和浩特市入列。


    通知要求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地区要结合本地特点,培育二手车出口相关的维修整备、检测认证、仓储物流、金融信保等配套服务体系。此次获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将为呼和浩特市培育和发展外贸新业态,辐射周边地区做优做强二手车出口业务,促进首府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据了解,为全力推动首府纳入二手车试点城市范围,拓展城市外贸新业态,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编制完成报请试点城市的工作方案并完成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呼和浩特市的二手车出口试点申请于11月29日正式获得同意批复。

    目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已成功引入内蒙古赫菲特汽车有限公司,将借助试点城市机遇积极开展改装车及新能源车整车出口业务。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业态规模,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正在积极研究制定鼓励二手车出口业务配套政策,全力挖掘本土二手车出口产业市场潜力,着力引进检测维修、运输物流等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业态种类,努力把呼和浩特打造成为北方地区二手车出口基地,助力首府外向型经济发展。(记者王雅静)

    2022-12-19
  • 待批项目大起底进入收尾阶段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大待批项目大起底和“半拉子”工程大起底行动力度,采取销号处置、开展线上督导、做好建章立制、加强宣传报道、配合巡视工作等举措,不断压实行业部门和盟市责任。截至目前,全区待批项目大起底进入收尾阶段,“半拉子”工程大起底有序推进。

    截至12月12日,全区待批项目大起底中待批台账8061个项目,涉及18126个审批事项,已办结7843个项目、17770个事项,办结率分别为97.3%、98.04%;补批台账1265个项目,涉及1951个审批事项,已办结1258个项目、1944个事项,办结率分别为99.4%、99.6%。

    截至12月13日,全区纳入“半拉子”工程台账项目387个,已盘活项目82个,盘活率21.2%。已盘活项目分别是自治区级11个项目,巴彦淖尔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各盘活10个以上。(记者李永桃)

    2022-12-16
  • 前10月内蒙古发电量和液化天然气产量居全国第一

    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今年1-10月,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液化天然气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从发电量看,今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超过520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7.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发电量同比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其中,全区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6.1%)占同期全国火力发电量的9.0%,位居全国第一;全区风力发电量占同期全国风力发电量的14.4%,位居全国第一;全区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1.2%)占同期全国太阳能发电量的7.2%,位居全国第五。

    从液化天然气产量看,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液化天然气产量395.4万吨,占同期全国液化天然气产量的27.5%;液化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0.5%,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并拉动同期全国液化天然气产量增长2.9个百分点。同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四,占同期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2.7%。(记者杨帆)

    2022-12-16
  • 守住底线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访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旭军

    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为推进这一目标任务,今年以来自治区都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今后又将如何贯彻落实,全力推动这一重大任务落地见效、开花结果?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旭军。

    王旭军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打造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在国家总体安全大局中战略地位重要、职责使命特殊。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对于服务保障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坚决扛起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政法机关‘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为党的二十大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这条主线,统筹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王旭军说。

    接着,王旭军从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今年以来内蒙古为推动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一是细化实化重点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牵头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实施方案》,制定了2022年重点任务清单。二是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三是合力强边固防,筑牢口岸安全防线,加强边境管控,着力打造北疆安全稳定高地和沿边开放重要支点。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执法司法智能化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正在起草争取中央和国家支持的报告,努力获得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

    王旭军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体系,全面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深化反分裂、反颠覆、反恐怖、反邪教斗争,强化网络社会综合治理,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治理模式,加快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到2025年12个盟市全部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采访最后,王旭军说:“我们还将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出台差异化扶持优待政策,加强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军民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同时,精准完善执法司法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记者李晗)

    2022-12-15
  • 内蒙古民政厅下达2023年高龄津贴生活补助资金4.42亿元

    近日,自治区民政厅提前下达2023年高龄津贴生活补助资金4.42亿元,用于为全区80周岁(含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切实加强高龄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我区高龄津贴政策覆盖高龄老人54.97万,补贴标准为8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600元。(记者赵曦)

    2022-12-15
  • 内蒙古全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人民网呼和浩特12月12日电(刘艺琳)12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主题新闻发布会。“五大任务”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组有关负责同志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刘艺琳摄


    “五大任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周显杰介绍,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这五个方面重大任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是内蒙古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性抓手。

    在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上,要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抓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打造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在建设安全稳定屏障上,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在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上,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增强战略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从燃料到原料、材料、面料,实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蜕变;做强稀土产业链条,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等。

    在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上,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着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牧业、饲草基地建设、种业振兴、冷链设施建设、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重点工作,高质量构建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加快建成供给保障能力强、产业链韧性强、科技装备支撑强、新型经营体系强、绿色发展水平强的农牧业强区。

    在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上,着眼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建设开放口岸、开放通道,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泛口岸经济,把内蒙古打造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

    2022-12-14
  • 780.1亿斤!内蒙古迎来第十九个丰收年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80.1亿斤,比上年增加12亿斤,总产量居全国第六位,实现粮食产量“十九连丰”。

    据了解,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750亿斤以上。今年粮食产量增幅1.6%,增量占全国16.2%,居全国第三位。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748.1斤/亩,较上年增加4.3斤/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427.7万亩,较上年增加101.2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833.1万亩,较上年增加493.3万亩,增幅达36.8%,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内蒙古的任务。

    一年来,全区上下坚决扛起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自治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与各盟市行署政府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自治区农牧厅下达了2022年各盟市粮食大豆生产目标,高标准、高要求分解粮食播种面积和大豆播种面积任务,实现了粮播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增加、粮食单产增长、粮食总产增加,迎来第十九个丰收年。

    与此同时,内蒙古及时下拨政策补贴,分解下达国家耕地地力保护、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者、耕地轮作、农机购置与应用、种粮农民一次性等政策性补贴198.35亿元,释放国家“重农抓粮”政策信号。还创新调整惠农补贴,提高大豆补贴标准,降低玉米补贴标准,支持各地将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差额扩大至200元以上,缩小大豆与玉米的收益差。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试点,探索将2000万亩耕地地膜离田作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条件,推动地膜回收。

    此外,内蒙古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工程。今年,完成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89万亩,有效支撑粮食产能500亿斤。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利用和耕地轮作,带动全区耕地地力稳步提升。建设60个看禾选种平台,优选出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14种主要粮油作物177个良种。目前,全区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其中马铃薯、大豆和玉米良繁基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带动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今年,全区积极开展高产示范,分作物设立推广和科研“双首席”,全程跟进、全覆盖培训,推动65个旗县的130个万亩、690个千亩、240个百亩示范区建设,示范总面积达到203万亩,示范区创造了东北万亩玉米、北方百亩油菜、内蒙古旱地大豆、水稻单产新纪录。还新建17个病虫害自动监测点和13个鼠害监测点,实现全区产粮大县和鼠疫发生中高风险区域自动监测全覆盖。及时采购应急防控药剂,购置防控设备,发布病虫情报1160期,做到了早预警早防治,全年未发生大规模病虫害。(记者韩雪茹)

    2022-12-14
  • 同比增长19.5%!内蒙古外贸逆势跑出“上扬线”

    12月8日,巴彦淖尔市李牛牛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条生产线全开,正在加足马力生产。“我们公司主要经营生熟葵花籽、高档坚果的加工销售,目前每天发货持续在150吨左右,产品出口至德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负责人李文介绍,现在正值公司销售旺季,这样的忙碌已成为常态。

    连续13年农畜产品出口稳居全区第一的巴彦淖尔市目前是全国葵花籽加工出口集散地,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出口涉及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仅籽仁类产品出口一项,能为全市80万农牧民年人均增收4000元。

    2022年,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放缓、订单外溢和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影响,内蒙古外贸人积极应对挑战,顶住压力,外贸规模持续向好,年尾回首成绩斐然。

    1-11月份,内蒙古进出口额实现1334.9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出口额551.3亿元,增长28.7%;进口额783.6亿元,增长13.8%。全区进出口总额提前一个月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里,全区外贸彰显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逆势背景下,内蒙古外贸缘何跑出“上扬线”?

    “这与落实稳外贸政策、保口岸通畅、解企业难题、强产业基础、促创新驱动分不开。”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鸿福接受采访时称。

    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处长丁晓龙介绍,为助力全区外贸保稳提质,内蒙古相继出台了《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若干措施》《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等一系列稳外贸政策,确保各项惠企措施直达企业;强化与海关、边检、铁路、税务、外汇、金融等部门联动配合,深化外贸企业包联服务机制,聚焦企业实际困难,以全流程服务激发外贸活力;开展县域外经贸破零增量示范工作,发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作用,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立足现有优势培育发展外向型产业;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这些举措成效直接传导到外贸数据变化上。”丁晓龙说。

    “近几年,我们外贸企业在技术改造升级、自主品牌培育、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方面,均享受到了政府部门给的各项政策支持。”李文告诉记者。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为保口岸通畅,内蒙古口岸部门围绕“防疫情、保通关、提运量”重点工作,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全区口岸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取得阶段性成效。

    11月7日,甘其毛都口岸完成首批出口至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大型矿山车通关,13辆大型矿山车共计货值2.7亿元;11月11日,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完成首批37只活马进口,目前马鬃、羊绒、中药材、工业油脂等商品进口陆续恢复;11月21日,满洲里口岸通过内蒙古首列“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中欧班列,班列搭载着天然气发动机、洗衣机、烘干机等货物,驶向了俄罗斯莫斯科……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5132.9万吨,同比增长3.3%,提前33天超越去年全年货运总量(5093.8万吨)。“预计12月全区口岸货运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动能,全面实现口岸全年平稳运行,货运量达5600万吨,同比增长10%以上。”自治区商务厅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内蒙古外贸规模持续攀升的同时,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制成品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占全区出口比重从2013年的15.5%提升到2021年的33.2%。“今年公司海外订单依旧火爆,矿车出口持续走高,月初刚往非洲发走一批。”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总装车间经理张忆东介绍。

    “1-11月,内蒙古外贸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但未来外贸发展压力依然较大,内蒙古外向型产业基础薄弱,没有外向型产业的支撑,就没有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接下来我们要为夯实外向型产业基础继续加码。”张鸿福表示。(记者高慧)

    2022-12-12
  • 感动更敢动,我们在内蒙古等你

    冬天,它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在告别了春天的万物复苏,







    夏天的烈日炎炎,







    秋天的累累硕果之后,







    冬天正在和我们悄然相遇。















    如果你问我







    这个季节去哪儿好耍?







    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







    来内蒙古吧!















    去感受沙漠戈壁的壮美







    去体验驰骋沙场的刺激







    去见识崇山峻岭的险峻







    去亲历异域国度的风情







    去饱尝极冷世界的颤栗







    去目睹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















    01







    让内蒙古大草原的怀抱,







    治愈你的一切







    来草原撒个野







    碧空湛蓝,原野广袤无边







    骑手的吆喝、歌声跟骏马一同奔驰







    在飘溢着马奶酒香味的蒙古包里







    仿佛四处漂泊,却是落脚为家















    02







    站在内蒙古的山脉上,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大风从大青山上刮过







    就像人们心头最熟悉的旋律







    声声召唤,外出的游子将在岁末







    逆着风,也要回到家里















    03







    相约内蒙古的大沙漠,







    一起去做追星星的人







    这里的沙子会唱歌







    库布齐沙漠,像是挂在黄河上的一根弦







    一半“海水”,一半绿洲







    没有雾霾,没有光污染,







    只有夜空中最亮的星















    04







    荡漾在内蒙古的河流中,







    弥补那些被错过的时光







    湖面烟波浩淼







    马儿在戏水吃草







    坐在草滩上







    静静欣赏日落余辉映满天















    05







    陶醉在内蒙古的大森林里,







    让我们一起共赴山海







    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湛蓝的天空







    于风中婆娑起舞







    鲜明的影调,亮丽的色彩







    足以惊艳世间















    06







    与内蒙古的冰雪来一场邂逅,







    我们冰雪上见







    这里是冷与暖的碰撞相拥







    这里是流动与静止的交溶







    这里是朦胧与心动的仙境







    这里是寒冷最温热的流动















    07







    让内蒙古的美食,







    抚慰你的心







    滋啦冒着油的新鲜羊肉







    双面金黄







    热辣滚烫的气息弥漫







    撒上一把干辣椒







    五脏六腑也跟着燃起来















    08







    让内蒙古的羊绒,







    温暖你整个世界







    除了空调和暖气







    大约就只有温度十足的羊绒







    可以一脸骄傲地等待着在寒风中释放自我















    09







    敬你一杯内蒙古的鲜奶,







    愿我们归途有风







    敬你一杯洒脱







    愿你的生命里有







    足够多的祥云







    我干杯







    你随意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这个冬天,







    我们相遇在内蒙古!

    2022-12-10
  • 同比增长19.5 %!内蒙古外贸逆势跑出“上扬线”

    12月8日,巴彦淖尔市李牛牛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条生产线全开,正在加足马力生产。“我们公司主要经营生熟葵花籽、高档坚果的加工、销售,目前每天发货持续在150吨左右,产品出口至德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李牛牛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文介绍,现在正值公司销售旺季,这样的忙碌已成为常态。

    连续13年农畜产品出口稳居全区第一的巴彦淖尔市目前是全国葵花籽加工出口集散地,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出口涉及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仅籽仁类产品出口一项,能为全市80万农牧民年人均增收4000元人民币。

    2022年,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放缓、订单外溢和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影响,内蒙古外贸人积极应对挑战,顶住压力,外贸规模持续向好,年尾回首时成绩斐然。

    1-11月份,内蒙古进出口额实现1334.9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出口额551.3亿元,增长28.7%;进口额783.6亿元,增长13.8%。全区进出口总额提前一个月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里,全区外贸彰显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逆势背景下,内蒙古外贸缘何跑出“上扬线”?

    “这与落实稳外贸政策、保口岸通畅、解企业难题、强产业基础、促创新驱动分不开。”内蒙古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鸿福接受采访时称。

    内蒙古商务厅外贸处处长丁晓龙介绍,为助力全区外贸保稳提质,内蒙古相继出台了《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若干措施》《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等一系列稳外贸政策,确保各项惠企措施直达企业;强化与海关、边检、铁路、税务、外汇、金融等部门联动配合,深化外贸企业包联服务机制,聚焦企业实际困难,以全流程服务激发外贸活力;开展县域外经贸破零增量示范工作,发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作用,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立足现有优势培育发展外向型产业;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这些举措成效直接传导到外贸数据变化上。”丁晓龙说。

    “近几年,我们外贸企业在技术改造升级、自主品牌培育、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方面,均享受到了政府部门给的各项政策支持。”李文告诉笔者。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为保口岸通畅,内蒙古口岸部门围绕“防疫情、保通关、提运量”重点工作,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全区口岸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取得阶段性成效。

    11月7日,甘其毛都口岸完成首批出口至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大型矿山车通关,13辆大型矿山车共计货值2.7亿元;11月11日,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完成首批37只活马进口,目前马鬃、羊绒、中药材、工业油脂等商品进口陆续恢复;11月21日,满洲里口岸通过内蒙古首列“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中欧班列,班列搭载着天然气发动机、洗衣机、烘干机等货物,驶向了俄罗斯莫斯科……

    1-11月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5132.9万吨,同比增长3.3%,提前33天超越去年全年货运总量(5093.8万吨)。“预计12月全区口岸货运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动能,全面实现口岸全年平稳运行,货运量达5600万吨、同比增长10%以上。”内蒙古商务厅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内蒙古外贸规模持续攀升的同时,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制成品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占全区出口比重从2013年的15.5%提升到2021年的33.2%。“今年公司海外订单依旧火爆,矿车出口持续走高,月初刚往非洲发走一批。”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总装车间经理张忆东介绍。

    “1-11月内蒙古外贸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但未来外贸发展压力依然较大,内蒙古外向型产业基础薄弱,没有外向型产业的支撑,就没有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接下来我们要为夯实外向型产业基础继续加码。”内蒙古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鸿福表示。(高慧)

    2022-12-09
  • 卓资县新材料产业园区开足马力抓生产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旗下营镇的乌兰察布市新材料产业开发区卓资产业园,看到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派繁忙,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有序运转;集控室内,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密切注视着机械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确保各相关工序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卓资县各工业企业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铆足干劲冲刺四季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生产促发展,确保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构筑防疫情、稳生产的坚实堤坝。

    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立民说:“在疫情常态化管控上,企业所有员工隔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食堂、住宿、消杀等方面专门制定了一些措施,确保疫情常态化管控处于稳定的状态”。

    在有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企业多措并举抓好安全生产经营。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配有一套国内领先的智能安全工程管理系统,可实时掌握作业区域人员作业、企业安全生产分析预警、异常状态监控等情况,精准管控风险,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此外,企业提前谋划,配齐配足防疫物资和原材料,全力做到防疫不松懈、生产不停步。

    在内蒙古紫宸兴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生产设备,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品打包入库。该企业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也铆足劲头加紧生产,订单源源不断。

    据悉,卓资县产业园现有投产企业18家,在克服疫情和经济下行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合理调度生产订单,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开足马力抓生产,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0.9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9.78亿元、营业收入达60.11亿元、上缴税金2.1亿元。全县工业企业总体形势持续向好,“稳”的基础更巩固,“进”的势头更强劲。(记者皇甫美鲜通讯员左文芳)

    2022-12-09

  • 首 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