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预计10月开园

    “听说有个兵工厂的文化园要开放了,到底在什么地方啊?会有什么东西展出啊……”最近几天,许多市民和网友或拨打山西晚报热线或在山西晚报客户端留言询问。


    9月15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太原市杏花岭区巨轮街道胜利街旁,提前参观了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这里共占地115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现保留有不可移动的6处省级文物和17栋国家工业遗产建筑,保留有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可移动工业实物遗产20000余种,包括兵工厂旧址、火炮博物馆、晋造工业文化体验馆等多个场馆,届时爱好军事、工业机械的市民都可以来参观学习、游玩。


    园内多个展馆已基本完工


    15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时,大院里仍然有工人师傅在忙碌着铺地砖。周围多个建筑都是民国时期的老式建筑。项目部主任刘贵红介绍,目前除了大院里面还在紧张施工、铺砖以外,其他多个展馆都已经基本完工。


    院子中间有三个大型绿色罐体,旁边地下开着口子,下面密密麻麻布置着管道。刘贵红说,这管道最下面是民国时期建设的,上面一层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造的,而这三个大型罐体,则是改革开放前使用的,之后才废弃不用。


    “这是装机油的,当时统购统销,需要提前买回来存放,后来能随时买到机油了,就废弃了。”刘贵红一边说,一边带领山西晚报记者走访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


    为什么叫1898呢?刘贵红说,太原兵工厂前身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任山西巡抚胡聘之两次奏请清政府设立以制造军火为目的的山西机器局,距今约120年历史。随后,刘贵红带领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太原兵工厂旧址,这里不仅存放着大量的实物,包括中式和日式的保险柜,也有打字机、日式计算机等,同时,翔实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展示了太原兵工厂的更替兴衰史。


    太原兵工厂是山西省唯一一处清末官办兵器制造工业旧址,是山西省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省内外军事工业影响深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雁门关战役、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保卫太原等战役中,太原兵工厂制造的武器弹药是山西抗日战场的重要装备保障。


    保留2万多件工业遗存实物


    在晋造工坊内,展示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馆内保留了大概20000多件遗存的工业实物,这些工业遗存实物展示了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工业生产水平。工业遗存实物涵盖了机器设备、武器装备以及各式各样的刀具、量具、夹具、磨具、辅具等,也有一些工业设备的设计图纸、报纸、杂志、历史照片、书籍资料等。


    “这些刀具都是2011年从地里挖掘出来的,这是1937年的刀具,当时有个说法是三分技术七分刀具,没有好的刀具,做不出好的工业配件来。”刘贵红还介绍,这里有许多国家可移动文物,约有40件,包括一些耐火砖、特殊的工具等。此外,各式各样的铣床、车床、铡床等,分门别类,非常齐全。


    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那段时期我国产出的机器设备,也可以看到当时引入到我国的一些其他国家的先进设备。这些珍贵的历史材料,对于当下研究我国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产业园区还建立了一座工人运动纪念馆,在该馆内不仅可以详细了解到太原战役的相关历史,也可以参观到当时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遗迹,例如徽章、报纸、服饰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到那时太原兵工厂工人们的生平事迹。通过参观这座纪念馆,人们可以详细了解到山西工人运动的相关历史。


    山西晚报记者发现展区里有几门造型宏伟的大炮,以及多种机械设备。工作人员介绍,有些设备甚至还是蒸汽机带动的,后来才变成每个机器由一个电动机带动。


    开园后游客可进行多种体验


    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是在原太原兵工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半年的建设,目前已完成“三馆一坊”的初步建设。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兵器博物馆、山西工人运动纪念馆、民国实景体验馆、晋造工坊、教育培训中心、文创产业聚集区、文体休闲中心等。该产业园主要以工业博物馆、文创展示区、国防教育体验区这几部分为基础开始建设的,并且现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开放条件。9月底完成西出口建设后,预计10月份就可开园。


    这座产业园不仅是一座天然的“军事博物馆”,更是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刘贵红介绍,园区内还有一处单独的体验馆,目前正在建设中,体验馆建成之后,人们可以在馆内通过VR等方式,真实地感受到当时那个年代的战争状况,从而使人们铭记历史,同时明白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同时,他们还有真人CS项目,并与各个学校联系,进行研学之旅,让更多学生来真实体验这些工业实物,包括军事方面、工业制造、机械方面的学科,都可以来这里参观学习。


    同时,园区的公众号也正在紧张建设中,建成之后方便市民线上预约参观。项目负责人表示,园区开放之后,大部分展览区域对外是免费开放的。


    “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保留了老厂区,也保留了很多工业实物,留住一段历史,也给老百姓一个可以触摸历史的地方,一个展现山西兵工文化的场所。”刘贵红说。

    2021-09-17
  • 亮品牌、唱大戏、走线上 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来了

    发布会现场。


    让农民群众说起来、唱起来、舞起来,让农业企业打品牌、促营销、拓市场……在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言人张软斌介绍了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总体情况。


    张软斌介绍称,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四个丰收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丰收节。山西的庆祝活动将于9月23日至26日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省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举行。


    “主要活动有9项,包括一场大集、两个论坛、两场对接、两台大戏、两场大赛。”张软斌表示,为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共庆丰收的浓厚节庆氛围,让农民群众说起来、唱起来、舞起来,让农业企业打品牌、促营销、拓市场,山西将丰收节和农交会两项活动整体策划,同期举办。


    其中,“一场大集”是开幕式暨群众庆祝活动,“两个论坛”是2021乡村振兴(太谷)论坛和第三届绿色植保技术创新国际高端论坛,“两场对接”是“百家龙头企业进山西”对接活动和全国商超、采购商产销对接活动,“两台大戏”是“庆丰收·感党恩”山西庆祝农民丰收节主题晚会暨农业品牌之夜和金秋大戏庆丰收活动,“两场大赛”是山西省农机操作手大赛暨植保无人机大赛和农民工歌手大赛。


    “为充分体现了鲜明乡村特色、贴近农民群众,活动期间将安排7场由新创精品剧目、红色经典剧目、优秀传统剧目组成‘金秋大戏’,邀请晋剧名家名角演绎四大梆子戏曲名剧。”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介绍称,各地农民群众将在现场自发组织表演社火、非遗、传统戏曲、魔术杂技、广场舞等一系列极具乡土气息的表演。


    除了线下活动,本次庆祝活动还将进行线上展示。“山西将全新推出线上农交会,开通线上电商交易系统、直播系统和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展览展示深度融合和全方位互动。”赵文杰介绍说。


    对此,神农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冀俊强称,本次系列活动期间,神农科技集团将开展电商直播展销活动,建立农交会网站、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开展系列广告宣传。


    “考虑到近期的疫情防控形势,组委会将在入口管控、住宿接待、展会活动、物流快递、设施环境等环节加强管控、检测。宾客及观众在参加活动时需出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居民健康卡’。”张软斌说。

    2021-09-17
  • 淮安区:着力将“百里画廊”打造成靓丽淮安的城市名片

    今年以来,淮安区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暨“百里画廊”建设工作,确保把“百里画廊”打造成靓丽淮安的城市名片,早日重现“漕运盛景”,在新时代续写“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灿烂篇章。

    一是以建设淮安市展示“象征意义”窗口的目标追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推进“百里画廊”建设的重大意义。“百里画廊”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的重点中心工作,更是该区展现“窗口”意识、彰显“窗口”作为的重要政治任务。该区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充分认清“百里画廊”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站位、全力推动、展现作为。站在“根脉延续”的历史维度,深刻把握建设“百里画廊”对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站在“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深刻把握建设“百里画廊”对展示“象征意义”的重要意义;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角度,深刻把握建设“百里画廊”对实现“比学赶超”的重要意义。

    二是以全力打造“传世经典”的定位追求,高标准谋划实施“百里画廊”的重点任务。该区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凸显“百里画廊”百美之美。注重系统谋篇布局,以塑造“百里画廊”的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绿色发展之美为目标,把“百里画廊”打造成最具特色的生态走廊、文化长廊、产业连廊和幸福画廊。突出核心区域打造,将“四湖一垠一镇”为重点的7.4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打造成老城复兴的示范标杆。突出上下衔接融合,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推动实现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与总体规划和上位规划的有机衔接和整体协调。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让运河沿线各美其美。以生态绘底色,全面构建连续贯通的蓝绿生态网络体系。以产业提成色,大力实施“旅游+”战略,推动“产、城、镇”融合发展。以宜居增靓色,围绕农房改善“两带三圈”,结合特色田园乡村、水美乡村等建设,让群众体验到更多家门口的“微幸福”。以人文显特色,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彰显不同文化的独特韵味。

    三是以奋力走在“淮安市前列”的使命追求,切实凝聚建设“百里画廊”的强大合力。“百里画廊”建设既是一项“规定动作”,也是一场“个性比拼”,该区以强烈的使命感,全力投入“百里画廊”建设,全方位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地、高质高效完成。组织领导再强化,政策保障再完善,督查考核再过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百里画廊”建设纳入全区大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督查结果的运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坚持系统谋划,高标准开展大运河“百里画廊”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区级规划和市级规划统一衔接。突出项目引领,围绕“文旅兴区”战略,进一步细化编排项目,做到每个片区、每个项目都充分彰显淮安区文化特色和古城魅力。落实各方责任,定期进行会办推进,确保将大运河“百里画廊”淮安区段建设成为改善河湖环境的生态绿廊、促进产业升级的生产走廊、通往民生幸福的生活长廊。

    2021-09-16
  • 让市树市花成为亮丽城市名片

    白露时节,走在禅城区祖庙路上,一排排十多米高的白兰树枝繁叶茂,阔伞形树冠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绿叶中,白色的白兰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淡雅幽远的清香。

    每年4月至9月,正是白兰花开得最盛之时。作为佛山市树、市花,目前仅在禅城区种植的白兰树就达4000多棵。为擦亮市树市花这张城市名片,自今年7月起至10月,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开展为期4个月的佛山市树市花摄影、短视频、征文大赛,参赛者最高可获奖金3000元。



    祖庙门前的白兰树枝繁叶茂。/杨紫澄摄

    白兰情结

    老佛山的独特记忆

    “每逢花开时节,走过祖庙路,都有淡淡的花香萦绕,让人心情舒畅。”在老佛山郑国山的记忆中,上世纪50年代,祖庙路就种有白兰树。“以前祖庙路附近有条龙须沟,后来大家将河涌填平了,种上大批白兰树。白兰开花时,整条祖庙路芳香阵阵,远近闻名,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打卡点。”

    郑国山说,每逢白兰树开花,祖庙路上暗香萦绕,祖庙路因此也被称作“香花路”,成为不少老佛山的集体记忆。路旁林立的白兰树使祖庙路成为佛山的“白兰一条街”,这一带的白兰树普遍树龄较大。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白兰在佛山的栽植历史长远,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由于种植方式简单、成花美丽,不少佛山街坊都喜欢在家门口种上几棵。

    禅城区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园林工程师李志东介绍,白兰原产亚洲热带地区,绿荫效果好,又有清香,花期集中在4月至9月。目前禅城区种植白兰树4000多棵,分布在祖庙路、高基街、松风路、中山路等路段。

    白兰之所以成为佛山市树市花,是当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时期,由市民投票选出来。1997年下半年,佛山建委和园林处在中山公园和百花广场设投票点,收集市树市花选票,得票最多的就是白兰,其次是大叶紫薇。1997年12月10日,佛山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决定佛山市的市树、市花为白兰。自此,白兰正式成为佛山的人文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志。

    “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有一棵白兰树,每到开花季节就能闻到白兰独特的香味,沁人心脾。”家住南海桂城的老佛山顾新华说,白兰树高大挺拔,白兰花香清新淡雅,很难让人不喜爱。



    白兰花

    白兰印象

    低调雅致清香幽远

    汾江河畔,一排排白兰树叶色浓绿,一辆洒水车刚好经过,水花在太阳照射下呈现一道缤纷的彩虹,与路边的青青绿树相得益彰。这是摄影爱好者黎静昕镜头下的白兰花之美。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黎静昕在中山公园工作了七八年,每年都会用镜头记录公园里的各色花草。

    有时候路过白兰树下,她会捡一些散落在地上的白色小花,拿一个瓷碟装上水,将白兰花梗朝里浸在水里,白兰花遇水会渐渐张开,整间办公室都萦绕着怡人的暗香。“用水养着白兰花,它的香气可以持续整个星期。”黎静昕说,“白兰外表看起来低调,却是一种很有内涵的花,作为佛山市树市花,再合适不过。”

    对20多岁的钟惠君来说,对白兰花的最初印象源于奶奶的喜爱。小时候,她在三水长大,奶奶住的小区有一棵白兰树,每次经过时奶奶都会捡几朵白兰花,回家后放在钟惠君的枕头下,白兰花淡淡的花香一路伴随着她成长。

    “我拍摄的视频展示了白兰清新雅致的形象,低调而不张扬。这跟佛山人的性格很像,温和而务实。它可能不是最光彩夺目的花,但清香幽远的花香会让人记住它。”钟惠君觉得,作为佛山市树市花,白兰很好地体现了佛山人的性格和精神。

    如今,在禅城区高基街、松风路等路段,一排排白兰树高大挺拔;南海区海三路、天佑六路、奇腾路等白兰主题道路已经成形,顺德区清晖园、钟楼公园、西树林公园等白兰主题树林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种植在高明区和三水区各条道路的白兰也在这个夏日与市民见面。

    今年9月,第一次来佛山旅游的李贯英记住了祖庙路,不是因为城市商业的繁华,而是因为种植在道路两边的白兰树,“花香怡人,清新自然,白兰花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佛山。”

    如此独特的白兰,在众多市民心中是什么模样?今年7月起至10月,市城管执法局开展2021年佛山市树市花(白兰)系列宣传活动,比赛分为摄影组、短视频组和征文组,活动为期4个月。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市民均可获得奖金,最高奖金3000元。

    市城管执法局提醒,参与活动只需关注“佛山城管执法”微信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寻找市树市花”关键词,点击链接并填写相应信息、上传照片/短视频/文档,然后提交即可。

    如何发挥特色

    加强宣传挖掘内涵美和形式美

    随着佛山城市园林绿化品质不断提升,在城市形象升级中,佛山将如何发挥白兰的特色?市城管执法局表示,未来将加大市树市花白兰的应用和宣传,以《佛山市绿化景观风貌设计指引》为依托,在公园、道路等城市绿地建设或改造中加大白兰、桂花、香樟等芳香植物的应用力度,加强白兰作为市树市花内涵美和形式美的宣传挖掘,营造四季香景不同的园林绿化景观和芳香体验。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相继开展了“新一轮绿化佛山大行动”“美丽佛山五年绿化行动计划”等,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及文化融合,营造美好生活环境,公园绿地布局更加合理,“组团城市,绿脉相通、绿廊环绕、公园棋布”的绿地系统格局更加明显。据统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16年的40.98%提高到2020年的45.61%,建成区绿地率从38.58%提高到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4.67平方米上升到19.21平方米。

    接下来,佛山将实施绿美工程,打造公园城市。例如,实施造亮点、强门户、织花景、添芬芳、促共享、显特色、飞彩带、融文化等八大策略开展中心城区绿化品质提升。同时,开展公园城市建设新发展理念研究,加强与相关研究单位沟通交流,加快开展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做实顶层设计谋划,将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作为推动佛山城市转型提质、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2021-09-16
  • 维护公共设施 点亮城市名片

    公共设施是一座城市文化与形象的名片,承担着公共服务与美化环境的作用,也是反映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城市管理者作为城市的“服务员”,维护城市公共设施责无旁贷。

    9月14日下午,泗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位于青年路和人民路交叉路口附近一处宣传栏倾倒并压在了人行道上,执法队员立即下车查看。此宣传栏倒地对行人来往造成了困扰,在车辆穿行的马路边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队长一边与执法人员们合力将倾倒的宣传栏扶起,一边安排人员回局取工具,使用铁锹共同将宣传栏加固。时值正午,路边不时有好奇的行人经过,探头看到执法人员干的热火朝天,汗水涟涟的蓝色制服紧贴在身上,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不到20分钟,执法人员便完成了加固工作,再次检查稳妥后,他们又来到附近门头商户,提醒并嘱托若附近公共设施出现安全问题时请及时告知相关部门或通知附近城管值勤人员,商户纷纷表示支持和认可。之后便投入到日常巡查工作中。

    做好城市管理,就是爱护城市的点点滴滴,维护城市整洁有序,执业于基层,服务于人民,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广大市民的参与和共同维护下,携手并进建设美丽家园。

    2021-09-16
  • 打造美丽宜居武胜样板





    武胜县城航拍。记者夏俊林摄


    “我在新客运站上班,每天选择步行前往,因为早晚空气好,道路两旁风景优美,一路走过来就像是走在天然‘氧吧’里,别提有多惬意了。”9月13日,家住武胜县迎宾大道御景湾的居民刘一茹在上班途中说道。

    近年来,武胜县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要求,结合城市街道主题,筛选花化、香化、彩化植物作为控制道路总体景观基调树种,完成迎宾大道A段、龙女湖旅游区滨江路、人民南路、弘武大道等主干道美化提升。

    此外,按照广安市统一部署,该县围绕亮山亮水亮文化,积极打造“休闲江湾城”,着力建设休闲之城、公园之城、幸福之城。

    加强扬尘污染管控

    创建空气质量“A+”城市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县城区内建筑工地快速增多,防控“扬尘源”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11日,记者在四川泰兴房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现场看到,围挡护栏喷淋设施规范有序,洗车槽、除尘雾炮机、防尘覆盖网一应俱全,呈现出整洁有序、文明施工的场景,一旁的扬尘实时监测仪显示该工地扬尘数值未超标。

    据四川泰兴房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舒建明介绍,为减少扬尘污染,该工地设置了施工围挡,围挡上安装了喷淋设施;工地大门口设置了洗车槽,随时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同时安装了雾炮机,用防尘布对裸土进行了覆盖。

    此外,为深入推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武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原则,持续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对在建工地扬尘进行源头管控,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我们安排专人对所有在建工地进行常态化管理,对扬尘抑尘设施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管检查,保证所有工地做到扬尘抑尘。”武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熊海燕说。

    近段时间以来,武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大队加强源头管控,对城区30余个在建施工项目进行巡查,对扬尘不达标的5个施工项目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其限期整改,有效解决了当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了绿色施工环境和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近年来,武胜县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紧盯污染源,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截至9月12日,武胜县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优良天数122天,优良天数率90.2%,PM2.5平均浓度为25.5微克/立方米。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激发活力提升幸福指数

    9月14日,在武胜县利民街22号老旧小区项目改造现场,工人们正在对新建的化粪池绑扎钢筋,同时对楼道墙面破损涂料进行清理。

    “我们每天安排了20余名工人参与施工,目前已经完成楼道改造和绿化场地清理,正在进行化粪池新建、外墙修复以及排水管道清理修复工作。”该项目施工负责人肖永林说,下一步还将进行监控、门禁系统的安装,以及地面黑化等改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项目改造。

    据悉,全县此次参加改造的项目有19个。在供水、供气、供电项目改造完成后,还将对各个纳入改造计划的小区进行移动通信、消防、停车、垃圾投放等设施修建。此次改造计划,涉及居民楼186栋、居民3277户,建筑面积约36.95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也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

    武胜县住建局局长朱涛表示,改造前,该局联合各社区通过走家入户宣传、召开坝坝会等方式,充分吸取居民群众的诉求意愿;改造中,该局组建工作专班,全程跟踪,及时解决突发情况,确保改造项目“接地气”“切民生”。

    田兴明大爷居住在已经改造好的武胜县振兴路160号祝家大院,每天早晨,他都要在小区里转上一大圈,然后去凉亭找老友下象棋、聊天,生活非常惬意。

    “以前我们小区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经过改造后,环境变美了,我们的居住体验好了,生活也越来越安逸。”不少居民都表示,自己居住多年的老旧小区现在住得越来越舒心,也焕发了新活力。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自动开启“美颜模式”

    “这边路修好了,沿途都是风景,我每天饭后都要和家人来这边走走。”9月12日,带着小孩在叶家山公园散步的曾倩笑着对记者说道。

    武胜县围绕“交通便捷、生态宜居中高端居住区”的片区定位,规划形成“一带、两心、多片区”总体布局,在仁和片区北侧规划一条生态绿带,以社区服务中心及生态公园绿心组成的城市核心、以叶家山公园为绿心,串联形成公共景观带,打造山水相依的多个高品质居住组团片区。

    走进武胜县太平铺片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对该项目地下室顶板和部分标准层木工支模进行施工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整个项目总共有500余人同时施工,确保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项目如期完成。”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武胜县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正在加快场馆看台和主体钢结构施工。据悉,该项目占地41.39亩,建筑面积19735平方米,主要建设各类大小不同的运动场馆与室外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以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以及大型演出等节会赛事活动,市民运动也有了好去处。

    随着“休闲江湾城”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叶家山公园、白鹤观公园、唐家山森林公园加快建成,滨江路、上东街升级改造如火如荼,一批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武胜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中医院城南院区、第二人民医院等一大批民生补短项目加快推进……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了,生活也越来越便捷,居住在这里真的很幸福。”对于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市民幸福感不断“飙”升。(记者肖雪)

    2021-09-16
  • 河北张家口:崇礼太子城体育公园建成

    9月8日,游人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体育公园栈道上行走。


    近日,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太子城体育公园建成。该公园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集体育健身和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该公园北侧紧临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云顶滑雪公园入口区,南侧紧临张家口冬奥村广场区和太子城遗址公园,利用自然地形以及周边规划的成熟配套设施,组成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全季山地体育公园。

    2021-09-14
  • 河北隆尧永兴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永兴村街景。


    走进河北省隆尧县永兴村,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宽敞的街道,红黄相间的便道砖,规划有序的绿植和生动有趣的文化墙。“这还是我们的永兴村吗,怎么变得这么漂亮!”长年在外务工的永兴村村民李兴华返乡时激动地说。


    “我们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并通过‘全民共建’进行集资,共筹集资金48万余元,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全方面改造,实现了亮化美化村容村貌全覆盖。”永兴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印国介绍说。


    去年以来,永兴村对全村主街道进行扩面翻新,新修、翻修街道1700米。与此同时,彻底改变农村道路污水、下雨天道路积水等问题,修建下水道3400多米,实现全村主次街道全覆盖。


    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永兴村在道路两侧高标准铺设便道砖12000平方米,新植绿植1410余棵,聘请专业人员绘制文化墙共计12000平方米。


    李印国说:“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村庄美,还要实现农民富、农业强。”


    永兴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种植大户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种植,实现更高产量,更高收益。近两年,永兴村土地流转217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0%。冬桃、香菜、麻山药、冬瓜等高效农业在永兴村遍地开花。


    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参与到城镇化进程中。永兴村外出务工人员李建强说:“现在家里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我们可以安心在外地工作了。”陈彦华家有三个劳动力,每年在外务工收入高达15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每年净收益6000元,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在永兴村,还有很多村民像李建强、陈彦华一样通过土地流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收益最大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现在环境变美了,家里家外干干净净,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李扬扬说。


    李扬扬根据自己大学所学专业优势,紧跟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在永兴村创办了河北淘中淘商贸有限公司,公司以实体批发的形式,销售本地和附近地区农产品,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还帮助更多农民销售农产品,真正实现了自己致富和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聚焦乡村振兴,我们干部既要当‘智多星’,又要当‘领头羊’,还要当‘实干家’。我们要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引进现代高效农业,注重人才引进,让乡村振兴的梦想早日实现。”李印国信心满怀地说。

    2021-09-14
  • 保定24915名网格员筑牢防贫第一防线

    保定24915名网格员筑牢防贫第一防线


    截至目前,全市无一人一户返贫致贫


    望都县北王疃村村民王振祥妻子今年突发重度尿毒症,家里花光了多年积蓄,加上两个孩子还在读大学,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村里防贫网格员栾焕增了解到这一情况,积极协调,将王振祥一家确定为防贫监测户。医保部门为王振祥妻子办理了慢病卡,每次透析费用由380元降到不足百元;教育部门落实了教育资助政策。王振祥获得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新建的7个西瓜大棚喜获丰收,还清了妻子看病的借款。王振祥说:“有了网格员的帮忙,国家的防贫政策落实真及时!”


    据介绍,目前像栾焕增这样的防贫网格员,保定市已有24915名,覆盖2915个行政村,他们活跃在农村一线,发挥着政策宣传、风险排查、联系帮扶等重要作用,构筑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第一道防线。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保定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过渡期的首要政治责任,把防贫监测帮扶作为又一场硬仗来打。今年以来,该市修订完善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细则,成立防贫监测工作中心,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和推进措施。市、县两级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会商、常态预警、精准帮扶等工作机制。乡镇成立防贫工作站,村级建立防贫网格员制度,构建了多层级、多部门参与的防贫组织体系。


    保定市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作为常态化监测对象,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优化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三种监测方式,建立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方便群众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入户核查核实、村级评议公示、乡镇核查初审、县级比对审定、落实帮扶救助、风险消除评估、后续跟踪管理等七步工作法,严格政策标准,确保公正公开、群众满意。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六不评”“六优先”“六不消”等具体规定,确保应纳尽纳、应助尽助。


    充分发挥防贫网格员熟悉村情民情优势,让他们全流程参与监测对象的识别帮扶工作,为每一户监测对象量身定制脱困套餐。有能力的“带起来”。利用全市27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3家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5家扶贫产业园、1.48万家专业合作社、2300多家家庭农场,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安排产业发展、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等,带动参与生产经营,拓宽增收渠道。有技术的“送出去”。发挥毗邻京津、雄安新区的优势,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输送技能型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达到11.61万人,其中符合条件的防贫对象全部实现就业。无保障的“兜起来”。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或临时救助条件的监测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按规定落实“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渐退期”等相关政策,建立起多部门联动的特困群体监测帮扶机制。不尽孝的“管起来”。对因不履行法定赡养义务造成老年人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由乡村两级采取规劝、调解和道德、法律约束等手段,促使履行法定义务,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今年以来,全市4614户、10839人监测对象中,已有50%以上通过精准帮扶消除返贫风险,没有发生一人一户返贫致贫。

    2021-09-14
  • 学党史 办实事|看紧群众“钱袋子” 河北首个反诈公园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北省廊坊市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反诈主题公园,宣传反诈知识,提升全民反诈意识,增强群众安全感。





    反诈主题公园通过反诈宣传展板、反诈萌警合影区、反诈心愿树等形式让居民在休憩纳凉、运动休闲的同时,学习反诈知识,切实提升反诈宣传的体验度和感受度,以此遏制此类犯罪的高发态势,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

    2021-09-14
  •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交付

    从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获悉,9月10日,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举行交付仪式,场馆建设业主单位将山地转播中心的大门钥匙移交给OBS(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标志着该中心从基础建设阶段转入工艺施工阶段,为张家口赛区的冬奥电视转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是冬奥会历史上建筑规模最大的山地转播中心。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张家口赛区所有场馆的电视转播信号将首先汇聚到山地转播中心,再传输到北京国际广播中心,最后传输分发到世界各地,满足全世界电视观众收看冬奥会赛事节目的需要。


    位于古杨树场馆群的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既是北京冬奥会电视转播信号传输的中心枢纽,也是OBS和各持权转播商节目制作团队的工作大本营,由转播中心和电视演播室两部分构成。其转播中心为一层单体建筑,部分屋面为“冰玉环”桥面,在古杨树场馆群中位于中间偏东的位置;本体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供转播商使用的转播净面积为5000平方米,建筑内设四个转播技术分隔区,供包括OBS在内的16家来自世界各国的转播商使用;赛时在建筑内工作的转播商人数日常为400人、高峰为600人。其电视演播室则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转播商使用该建筑的二、三层空间,其中三层设有10个电视演播室,供中国中央电视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内的8家持权转播商使用,冬奥会赛时将有120人在此工作。


    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交付给OBS施工团队后,将进行室内二次装修和设备移入,整个建筑要满足OBS在声学、消防、通信、暖通、电力、照明等方面的转播技术要求。

    2021-09-14
  • 北京百万中小学生明天开学 新学期学生“自选”放学时间

    上下学时间调整、作业形式出新、课后服务提供的活动种类增加……百万中小学生明天将迎来新学期,记者提前探访十余所中小学发现,熟悉的校园“新”意十足。


    放学时间不再“一刀切”


    新学期,上下学时间有变化。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将第一堂课开课时间调整到8时20分。放学后,学生将自主选择课后活动,因此不同学生的放学时间也不同。该校校长张文凤说,17时30分到18时30分,学校还会为确实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托管服务。还有些小学提醒家长,学生早8时前不到校,在家要吃好早饭。


    北京市第十中学要求学生每天7时50分至8时到校,先上早操,8时25分后开始第一节课。天气寒冷时,学生8时上第一节课,两节课后再安排上操。该校副校长宋振中说,初中三个年级计划开设晚自习,以自习和答疑为主,学生自愿参加。“上学期,初三年级已经试开了晚自习,学生和家长反馈都挺好。新学期,各年级的晚自习结束时间计划错峰,方便家长接送。”北京大兴精华学校每个班级配两名班主任,双师实现24小时与学生在一起。该校执行校长魏国介绍,晚自习期间,除了班主任,全科老师都将在岗,为学生现场答疑。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也将试点在初中年级开设晚自习,骨干教师、党员教师将现场答疑,辅导学生写作业。


    放学时间延长,放学服务也增加了。十中、十八中等学校均表示,会为上晚自习的学生提供晚餐。


    体育活动成课后服务“标配”


    放学后,不少学校更新了课后服务供学生选择的活动项目。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成了“香饽饽”,成了各校标配。北京市京源学校课后服务以社团形式开展,球类、田径类、冰雪类等体育锻炼项目全覆盖。该校还外聘了专业老师,和校内老师共同教学。


    中关村二小的课后服务课程每天都有主打。以三年级为例,周一是体育活动,周二是家长志愿者主讲的“儒雅讲堂”,周三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选修课程,周四是经典诵读,周五是劳动教育。该校校长杨刚介绍,邀请家长参与,一方面让他们亲身体验校园生活,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老师们录制了一批劳动教育微课,在课后服务时间给学生播放。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课后服务方式别出心裁,学校列“菜单”,学生按需点单。该校校长张文凤说,老师们各展所长,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尽量做到学生参与率100%。


    老师“必修”如何留作业


    如何合理留作业,成了新学期老师们的“必修课”。目标是,既要减少学生负担,又要达到教学效果。


    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的老师们通过向课堂要质量,达到减负目标。学校构建了一套“20+20”的教学节奏,即20分钟讲解,20分钟活动和练习。该校校长钮小桦说,课堂上也多釆用游戏、讲故事、小制作、画画等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但会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


    限量,是一些学校明确给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中关村二小提出“作业不回家”。该校合理划分了课后辅导时间,每日15时30分至16时,所有学生要在自己班级完成当日作业,教师答疑;16时至16时30分,没有完成作业或者个别需要进一步辅导的学生,将到年级课业辅导班继续完成作业。京源学校提倡,老师们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当堂完成当天作业,将笔头作业时间缩短。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把每周五定为“无作业日”,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德育等主题实践活动。(记者李祺瑶牛伟坤)

    2021-08-31

  • 首 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