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组织振兴引领保障乡村振兴”调研报道之二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吸引各类人才在广袤的农村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调研中发现,各地都有不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经验做法,通过用活乡土人才这一杠杆,在“引、育、用”上持续发力,通过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激发能量,努力以人才振兴撬动乡村振兴。


    下沉:在政策引领下,各类人才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


    乡村振兴是人的振兴,引导各类人才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成为骨干力量,就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优秀的干部下沉一线,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也在一线锻炼成长,接地气、转作风、增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


    走进江西宁都县肖田乡带源村,休闲广场宽敞美丽,青山、绿树、村庄相互映衬,一派现代田园风貌。


    “以前说起带源就是远、破、穷,村子大变样,要感谢黄书记。”村民对驻村第一书记黄同锦赞不绝口。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村第一书记大多来自上级单位和部门,能力强、视野宽,还可以调动资源,他们的到来,为村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没有产业,再漂亮的村也是花架子。”黄同锦经过调研,从耕地少山地多的村情出发,带领村民种植黄桃。走出去学习取经,请进来专家把脉问诊,调动各方资源,呵护产业发展。


    根据部署,各地和中央有关单位持续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截至2022年底,全国在岗驻村第一书记21.09万人、工作队员56.3万人。


    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广大驻村干部忙碌在田间地头、服务在群众身边,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让一个个村落实现蝶变。


    进入新时代,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一大批优秀干部人才选择了下沉一线,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他们政治强、素质高、懂技术,有的还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能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撬动农村产业发展。


    拿科技特派团来说,中组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以“一县一团”方式,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1500多名专家型科技支撑人才,精准开展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传帮带。


    这些人才到县里的工作标准是:技术指导覆盖所有主导产业,驻点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带动当地科技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数据显示,160个团全部与帮扶县签订服务承诺书,累计有1.7万人次下乡帮扶,解决技术问题3361个,培训10.9万人次,为当地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


    如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怎样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一点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从调研情况来看,人才下沉工作力度还要继续加大,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拓宽人才服务乡村的领域,创新工作载体,吸引各类人才源源不断下沉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另一方面,县乡村党组织应加强长远规划,拓宽选人视野,“下深水”挖掘人才,加大培养人才力度,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围绕人才配置各类资源和力量,让各类人才充分迸发创新创造活力。


    外引: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引来“金凤凰”盘活存量


    每个村都有些不同的资源,怎样引来“金凤凰”盘活存量?


    对于创业者来说,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难以想象吧?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安全问题和卫生问题突出。”浙江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党委书记沈永甜指着眼前的咖啡馆说。


    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将原矿场的废旧用房,改造成了咖啡馆,不到一年时间已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废墟变风景”为红庙村带来600余万元经济收益。


    创业团队的负责人程铄钦说,团队从开始的7人发展到如今的20多人,大家各有所长,一起为乡村旅游提供想法和解决方案。


    “好的创业环境,关键是解决问题要高效。”安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新勇说,他们来到村里创业,不需要跟众多部门打交道,只需要面对一个人,就是沈永甜。


    “干部好不好打交道?遇到事了找谁解决?”来之前,程铄钦也曾心里犯嘀咕,“没想到,我遇到的所有问题,沈书记来搞定。”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如何吸引有活力、有想法的大学生,要靠精准、简单、高效的创业服务。安吉县为此建立起乡村产业人才精准配对的长效机制,一村一策制定需求目录,摸清乡村急需人才专业学历、招引方向和招引数量,然后有针对性地吸引外来人才进驻。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先后吸引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284个、吸纳大学生2038人。


    乡情是剪不断的纽带。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地都把在外乡贤作为外引人才的重要来源。得益于抢抓一线城市产业调整、人才回流的机遇,各地打好“乡情牌”,通过政策支持、环境优化、主动服务等措施,吸引外出务工能人、在外企业家、产业带头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反哺乡村,不少人实现了从“外出谋发展”到“返乡当老板”的转变。


    在江西吉安县,我们见到了返乡的青年创客曾珣。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一线城市从事互联网行业,家乡来的招商引资工作队找到他,希望他可以返乡创业,带动家乡产业发展。


    一辆9米多长的大货车拉上所有家当,曾珣回到了吉安,也想清楚了要做的事:不是自己做一家企业,而是做创业孵化器,利用自己电商直播带货的经验和渠道,带动家乡年轻人一起创业。


    围绕曾珣孵化的项目,一个创业基地已见雏形。直播、文创、电商等多种产业形式,让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带动民宿、种植采摘、农产品加工等多种业态发展。


    “互联网创业,回农村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农村本身不受地域限制,又有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尤其是政策扶持力度大,可以做很多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做到的事。”曾珣坦言,正是因为看到了机会,他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


    “靠产业吸引人才,靠人才带起产业”,各地正在努力构建这样的正向循环。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广袤的农村正在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吸引着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目光。


    四川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东林村的“拳头”产品是大蒜,种植历史可追溯到300年前,村民世代稻蒜轮作。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村党委书记王德一感到力不从心。引才,成为他心中一件大事:“要真正在市场上形成优势,必须有懂农村、懂技术、懂市场的人才。”


    陈果出现了。这位浙江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出身农村,曾从事咨询行业。第一次来东林村,他就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生态好、区位好、产业基础好,当地对产业发展又重视。


    王德一见陈果,就知道他是自己要找的人,两人一拍即合。陈果组建合作社,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小田改大田,打破田埂,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稻蒜品质明显提高,合作社越滚越大。


    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但要让高层次人才放弃城市工作与生活,回归乡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河南省为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推进税费减免、场地安排、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打包办”“提速办”,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培育、孵化、加速等创业扶持;同时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地方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摸清本乡本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乡村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制度,同时从薪酬待遇、基本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更为优厚的条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说。


    不少基层干部也给出了建议,一位基层干部说:“最关键的还是让人才专心做事,努力成事,而不是操心办事,要营造与城市一样高效聚集资源的创业环境。”


    另一位基层干部说:“事业留人永远最有效,更高级的吸引一定是构建产业链条,该强链的强链,该补链的补链,人才自然就会向产业链集聚。”


    内育: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光靠引才不够,立足本土培养人才是长久之策。”这是基层干部群众的共性认识。


    乡村人才振兴,就是要构建一个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塔尖尖、塔身壮、塔基实”,内育乡土人才就是壮实的塔基。


    “插秧后,要注意储水护苗,促进秧苗返青,防止冷伤和冻害。”在江西上犹县东山镇中稍村的水稻制种基地,农技顾问卢山正在开设田间课堂,重点讲解当前水稻种植的注意事项。周围十几名村民和种粮大户,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课。


    针对农村懂经营、懂法律、会管理等方面人才稀缺问题,东山镇探索建立了“一组长三顾问”工作专班机制,向每村选派一名驻村组长、一名法律顾问、一名农技顾问和一名经济发展顾问,实现村村全覆盖。


    培育一批“土专家”、“乡创客”和职业农民,关键要有人教、有人带。“我们原来都是土办法,不太讲科学。”受访的农户们说,有专家带着科学种植,学到的本领终身受用。


    “雨后要进行清沟排水,减少受淹时间,及时进行洗苗扶苗,清除杂物,做好补栽改种……”5月10日,连续几日降雨后,江西宁都县青塘镇九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孙九明正在设施大棚基地内逐个查看棚内蔬菜情况,仔细嘱咐各棚种植户。


    原来的“门外汉”变成了现在的“土专家”。4年前,孙九明是一个零基础的蔬菜种植户,短短几年时间,他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了当地有名的果蔬种植能手。


    在宁都,孙九明的转变不是个例。2021年,27名来自清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第九十三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成员,围绕宁都县农业特色产业等项目方面的技术需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查、座谈交流、技术指导和现场科技帮扶,为宁都县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院士带出“土专家”,浇开了产业兴旺花。宁都县设施蔬菜产业有了院士工作站之后,选种育种更加科学,防范病虫害更加精准,富硒品牌更加响亮。同时,宁都老表在山东蔬菜种植师傅的手把手传授下,充分结合当地天气、土壤、水分等特点,自主改变蔬菜大棚,成功应对连续多月的极寒天气,实现了高产高收入。


    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农民也获得了更多被赋能的机会。成都市郫都区的东林村,近年来已经培育出20多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通过学习和运用新型农业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成为带领农户富起来的“新农人”。


    在河南林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技能和带富能力,重点打造东姚小米、茶店菊花、横水红薯、桂林辣椒等八大农业产业基地。同时,林州市建立以市职教中心为龙头、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重点围绕一二三产所需的种植养殖、家庭服务业、建筑施工、旅游餐饮服务业、电子商务、手工编织、电工电焊进行培训,让一批乡土人才冒出来、成长起来。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创新创业的主角,是托举乡村振兴的“重量级选手”。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200多万人,其中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万人。


    如何让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群众提出了建议——


    乡镇站所是一支重要工作力量,职能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干部职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统筹使用,支持他们通过在岗培训、继续教育、外出学习等途径提升工作能力,立足岗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有计划有重点加强村干部、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林果种植、家禽养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方面的骨干人才。


    摸清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底数,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技能优势和带动作用,挖掘特色和优势,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以市场缺口为导向,推动“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敢于“吃螃蟹”,联农带农开创农业发展的“好钱景”。

    2023-07-14
  • 更富 更美 更文明——苏州相城区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培育形成艺术湖田多要素集聚的“文产村”融合发展轴、打造文化渔乡发展融合带、依托5大老街打造特色文化创业街区……近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发布《相城区阳澄湖片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将在产业发展、富民增收、乡村治理等方面发力,与阳澄湖沿岸的常熟市、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等签订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备忘录,以片区化、差异化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相城区在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位列县级进位第一等次。在建设“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城乡融合程度更高”的乡村振兴征程上,一场场精彩蝶变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





    “新农人”打造现代化“鱼米之乡”


    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金香溢合作社的示范田里,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插秧机等智能设备正在田间地头作业,按照导航规划的路线,耕地、收割均实现了无人自动化。


    2013年从扬州大学农业专业毕业后,金香溢合作社负责人朱赟德回到家乡望亭投身农业生产。“百亩耕地只需要两名管理者,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户工作强度降低了,亩均种植成本降低60元。”朱赟德介绍,依托机械化设备和一站式服务,已带动周边乡亲年增收约300万元。


    在相城区阳澄湖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蟹塘旁,“养蟹硕士”朱健明正忙着巡查蟹塘。2017年自苏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出生在同样是水乡泽国兴化市里下河地区的朱健明,决定留在苏州养大闸蟹。


    朱健明提出了“基于丘陵型池底及人工生态穴的大闸蟹生态养殖模式”,安装了智慧水产及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云上蟹塘”,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监控蟹塘环境、水质变化。“这3年测试推广下来,该模式亩均产量可达250斤以上。”朱健明说。


    “新农人”助推“鱼米之乡”农业农村现代化。据介绍,2022年相城粮食总产量2.88万吨,增幅11.74%;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03万亩,绿色蔬菜保供基地1515亩。水产养殖总面积稳定在3.66万亩,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1.3万吨。2022年底,相城入选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差异化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据《苏州相城区农业志》载,相城自古称“城北粮仓”,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望亭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同时,相城是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文学家冯梦龙等名人名士的出生地,文化内涵丰富。


    如何盘活辖区内乡村文旅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相城区的思路是,以片区化、主题化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乡村振兴、村民致富。


    正值盛夏,记者走进位于春申西塘片区的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梦龙故居、梦龙书院、根据话本小说场景建设的油坊……到处都能感受到冯梦龙元素。


    “村里规划了核心区、林果区、水稻区在内的三大功能区,带动900余名本村村民以农家乐、民宿等方式投身休闲农业,同时,鼓励在外地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冯梦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学涵介绍。2023年,冯梦龙村各业态预计营业收入将达7000万元。


    一个个特色各异、业态不同的乡村旅游片区正在相城区逐步成形。该区出台《相城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苏州样板“相城篇章”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各地突出特色,片区化发展。如:阳澄湖片区打造世界级生态低碳示范地、精致人文旅游样板地;漕湖北桥片区抢抓苏锡“漕湖—鹅真荡”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整合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


    群众特色文化孕育文明乡村


    相城区黄埭镇裴巷新村居民刘阿婆,每周五下午两小时听书时间“雷打不动”。去年端午节,苏州评弹公园开园。“花2元钱,就能听到苏州评弹团专业演员的长篇弹词!”刘阿婆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书场有200个座位,是苏州最大的书场了。


    千年古镇黄埭素有“评弹之乡”的美名,为传承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在评弹公园投入使用前,相城区已相继在迎湖村、项路村、蠡口社区等设置书场,几乎每个村(社区)的附近,都有一个常态化运营的书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


    富了口袋富“脑袋”。相城区还在下辖的乡镇板块建设了文体公园、农民体育基地等免费开放空间。


    近年来,相城区持续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相城新增市级美丽乡村健身公园1个、农民体育基地2个。“当前,相城正以重大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农业农村产业集群。”相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建东介绍。乡村振兴正在苏州相城区描摹出一派美丽的现实图景。

    2023-07-14
  • 农业农村部公布16项渔船管理便民措施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第683号公告,公布16项渔船管理方面的便民措施,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


    据了解,这16项措施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取消10项证明事项。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证明、渔业船网工具指标转移证明等10项证明事项自8月1日起停止执行。二是精简3项审批程序。取消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签发人、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跨省份光船租赁渔船不再报农业农村部批准。三是优化3项管理要求。审批中不再审查申请人所属渔业组织的意见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户籍,国内光船租赁不再审查承租人所在地渔业渔政主管部门意见,共有渔业船舶的所有权登记的申请人调整为全体共有人或者全体共有人约定的共有人。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布的16项便民措施是在广泛收集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的,将在便利渔民群众、减轻基层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标志着渔船管理改革工作向前迈出了重要步伐。(记者郁静娴)

    2023-07-12
  • 全国早稻收获过一成半 进度快于上年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早稻已收获16.7%,进度同比快0.7个百分点。各主产区多措并举,高质高效推进早稻收获。





    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获。在抚州临川区,当地投入1800台农机开镰收割57.5万亩早稻。今年,临川区大力推广绿色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使水稻抗灾性增强,产量稳步提升。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长茂:与去年早稻亩产450公斤相比较,今年平均每亩可增收(产)50公斤左右。


    总台央视记者陈烨炜:这里是福建省漳浦县的一处水稻种植示范区,在我身后,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脱粒、扬场等一系列作业,金灿灿的稻谷被收到了收割机的粮仓当中。


    今年,漳浦县通过农业科技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建设水稻育秧工厂,推广新品种,实现育秧、播种、插秧、病虫防治、收割五统一。


    进入7月,广西玉林市175万多亩早稻迎来丰收。为克服入夏以来雨水偏多的不利天气影响,玉林市组织投入4500多台联合收割机、700多台粮食烘干机服务夏收,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广西玉林市种粮大户曾荣:我们的稻谷收割后,直接拉到这里烘干,省心省力。


    今年,预计南方稻区将有28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作业,机具保障总体充足。为做好高温等极端天气应急作业准备,有关省份组织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3300多支,提前联系烘干主体5000多家,确保早稻抢收高效有序推进。

    2023-07-12
  •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表述饱含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价值追寻与目标界定。科学把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内涵,需要从生活、生产、社会及生态四个方面系统把握,使得乡村逐步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获得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乡村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城市和乡村实现各美其美、协调发展。


    1.建设宜居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乡村是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生活空间是乡村地域综合体的基本属性。根据宜居乡村的内涵,宜居生活空间建设的关键在于根据村民日常生活及行为习惯,划定日常居住、邻里交往、休闲娱乐、公共服务生活功能区,结合日常生活需求建设相关生活建筑与设施,提质生活居住空间、邻里交往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促进生活宜居,增强村民生活幸福感。当前,基础教育、公共交通、垃圾处理、水电路网等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有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完整、公共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亟须从软硬件两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优化宜居生活空间。


    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展示乡村风貌,更深刻关乎农民生活品质。经过长期建设,乡村基本实现通电、通水、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和通电话,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从整个城乡发展全局来看,特别是在城乡比较视角下,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不均衡、结构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难以满足宜居生活空间的建设要求。2022年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部署道路畅通、防汛抗旱、供水保障、清洁能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数字乡村等系列工程。这启示宜居生活空间的建设重点是着眼于农民的美好生活向往,立足乡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加快补短板、促升级,积极推进乡村道路、自来水、天然气“户户通”以及公交、数字网络“村村通”,形成系统、完善、现代化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同时,还要在原有基建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生态环境设施、清洁能源设施、数字乡村设施等领域的建设内容,深远谋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格局。


    健全乡村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非均衡的公共服务是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最突出的表现,完善公共服务即为提质乡村生活的主要潜力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城乡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健全乡村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从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高度加紧谋划部署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精准识别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关键问题,综合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全局研判发展方向,以规划统领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内容。其次要特别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领域,加快乡村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探索符合乡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充分依托基层党组织组建农民参与、农民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为发挥好乡村公共服务效果,还应当加强农村地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置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就业及社会保险、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资源,确保公共综合服务下沉到村。


    2.建设宜业生产空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人口流失、产业凋敝是乡村衰落的主要表现,也是内在原因。延续脱贫攻坚时期的产业扶贫政策,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要求在产业兴旺的基础上建设乡村宜业生产空间。宜业不是局限于保农业,更要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按照“提档升级,效率为先”的思路夯实农业设施基础,按照“聚合资源,集成要素”的思路提升乡村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按照“强链主,密联结”的思路提升产业融合水平,推动形成农业安定、工商繁荣的产业兴旺局面。


    赋予乡村产业遵循市场要求的空间与能力。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同其基础环境相适应,这要求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基础与社会经济条件,同时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优化配套设施与服务措施。在很多地区,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与农户需求脱节、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程度低、落后的基础设施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需要、以种养业为主的产业同质化及产业不可持续等问题,项目及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成效。同时,农民技能掌握程度同产业发展需要错位,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欠缺,甚至形成“有产业没人力、有劳力没技术”的局面。为此,乡村产业布局与发展一定要同市场空间及市场定位相契合。一方面,针对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快推动乡村新基建,按照“新基建+多业态”模式协同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针对乡村技术及劳动力素质等突出短板合理配置产业与劳动力的关系,以“教育+劳动+产业”一体化思维巩固提升产业发展的软实力。此外,乡村产业要切忌“贪多贪大贪新贪奇”,应在紧密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探索适宜本地的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充分放活土地等基础资源,持续培优提升劳动力资源,把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能力摆在突出位置。


    以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促进优化生产空间。城乡二元结构抑制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资源配置失衡削弱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因此,构建宜业生产空间务必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双向互动的体制机制,破解城乡间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遵循经济规律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秩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城乡要素优势,合理设置乡村产业定位,形成同资源基础相适应、区位布局相协调的产业格局。《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把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强调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县域经济有助于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是推进城乡融合最有效、最直接的策略。优化乡村生产空间,应牢牢把握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城镇化这一抓手,统筹资源环境承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发掘乡村特色优势产业资源,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多种业态模式打造高质量的乡村生产空间。


    3.建设和谐社会空间,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社会空间主要指农民凭借其社会行为所构建的空间关系,以及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所构建的社会秩序。随着产业发展,乡村人员构成变得相对复杂,打破了过去以地缘、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熟人社会”变成了“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原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遭到冲击,社会空间边界也在加剧社会功能的原子化。针对当前乡村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亟须加快跟进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通过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民风、完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打造文明和谐的乡土社会秩序。


    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传统文化的没落与现代公共文化的滞后交织呈现于原子化的乡土社会,带来社会转型背景下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社会发展需要难以适应的困境。为此,和谐社会空间的建设势必要在这一背景下重塑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的同时,加快建构具有文化内核、精神内涵的乡村社会体系。其一,传承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并整合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持续加大传统文化要素的保护力度,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建设有凝聚力并能厚植乡土情怀的社会关系。其二,推动建设乡村公共文化。重点围绕乡村人与人的关系打造公共性文化平台与文化设施,促进弘扬乡村文明风尚。其三,牢牢抓住人这一核心持续优化社会关系。把农民及乡村社会组织充分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发扬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以营建充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团结互助精神的社会空间。


    推动基层治理,共建文明乡风。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动构建现代基层治理体系是弥补乡村治理短板、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培育文明乡风的关键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从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五方面部署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夯实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础。着眼于乡村文明、和谐的发展需要,特别是推动建成邻里互助、精神美好的社会空间,需要从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基层自治、创新治理模式等多方面着手,在破解原有体制性、机制性治理难题的同时革新基层治理体系。以“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建构乡村制度体系,为规范社会秩序提供基本参考;以“村两委+社会组织”建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村两委及乡村议事会等组织的社会治理效用;探索网格化、积分制等多种治理方案,通过群众间的沟通协作形成治理合力。


    4.建设美丽生态空间,守护乡村绿水青山


    生态兴是民族兴的千年大计和根本保证,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态空间是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关键。乡村生态空间是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是乡村生产生活的前提条件,起到基础支撑作用,为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提供自然资源。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要构建乡村生态空间保护新秩序。


    实施乡村全域生态空间系统治理行动。乡村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既要采用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的生态修复方案,又要统筹兼顾乡村产业和农民生计。基于此,乡村全域生态空间系统治理首先要制定明确的规划方案,充分结合乡村本地实际情况编制乡村国土空间开发计划、生态环境整治计划、乡土田园绿色修复计划等,为乡村生态空间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同时,乡村生态治理还要注重协调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在乡村生态环境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传统建筑风貌与原始村落空间形态保护,积极保护传统文化和基础资源,守好乡土内涵。


    构建乡村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开发乡村生态资源、推动乡村生态资本形成与价值转换,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能够在切实做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以生态资源赋能乡村生态发展新机遇。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双碳”战略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和根本遵循。乡村在承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同时还有着庞大规模沉睡的生态资源,“双碳”战略为开发乡村生态资源提供了有利契机,未来需要抓紧构建乡村生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生态增值、碳标签、碳交易等途径为乡村生态产业化提供方案。同时,乡村生态价值的实现还需注意依托集体经济,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以生态资源撬动共富杠杆,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利的生态基础支撑。

    2023-07-1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奏响“青春之歌”

    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金峪镇方寨社区的樱桃园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驻合阳的第10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侯宇翔正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银榜一起查看樱桃生长情况。“再过几天,方寨樱桃就要集中上市。最近我每天都要过来看看,心里才会踏实些。”侯宇翔说。





    长期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注重在乡土中国深处厚植青年学子爱农情怀,引导学生苦练强农本领,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奉献青春力量。


    同是第10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的彭豪挂职在合阳县王村镇。他每周都要到王村镇尧头社区金银花种植园两到三次,检查金银花长势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自今年2月份以来,彭豪经常走村入户开展调研,了解到尧头社区金银花种植普遍存在产量偏低、效益不高,采摘后叶片发黄等问题,他及时联系学校专家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到田间随时观察记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驻合阳第10批研究生助力团团长王淦锋告诉记者,助力团的研究生们来到合阳后,主动深入基层、扑在一线,在调研中寻找解决当地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多方联系商讨对策,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8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派出402名研究生助力团成员、146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农业农村一线,开展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文化帮扶、助农销售、志愿服务等工作,涌现出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的赵健,“锅巴镇长”杜好田,“果农心中最可爱的人”郑璐玮,被小学生们誉为“神仙老师”的李珉梦、王卉,研发设计大黄采收机械的赵开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是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仑院士工作站、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实习所在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段淑方近期正在山仑院士工作站开展工作。去年7月以来,她几乎每个月都要从学校过来,针对当地土壤肥力较低的问题开展土壤绿肥实验,这次来主要检测土壤水分。


    “今年我已经是第3次到延安果园开展实验了,看到我们的科研工作能确确实实给果农带来帮助,看到果农开心的笑脸,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团队的一员,学校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研究生欧阳啸丰说道。


    2015年以来,该团队重点围绕山地果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土壤贫瘠、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实施了果园油菜绿肥还田、微地形集雨快速入渗保墒、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等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助推了延安山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离南沟村140多公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一群来自园艺学院的学生正在果园里忙碌着。他们有的开展辐射楸子抗旱性评价及生长结果习性调查研究,有的开展化肥对果树生产影响的研究,有的开展不同苹果矮化自根砧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有的开展杂交后代果实品质评价研究。


    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管增辉主要围绕病虫害生物防治开展研究,他每年从3月份到10月份都要驻站,因为这段时间虫害发生量大,便于开展实验。“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要为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管增辉表示。


    洛川苹果试验站站长安贵阳告诉记者,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到试验站开展“接地气”的实习和科学研究,在实践中增长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真正做到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2023-07-11
  • 厚植乡村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应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乡土文化的民本思想融通,深挖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厚植乡村文化自信,要认同乡村文化的重要价值,利用新媒体手段展示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文化认同是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确认与接受,是对乡村生活方式、文化行为、思维模式的认可与遵守。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乡村文化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表现,蕴藏着深刻的历史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乡村文化形态既包括家族宗祠、农业遗迹等物质的部分,也包括民间曲艺、手工技艺等非物质部分。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写村志、办乡村春晚、“村BA”等,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和数字技术采集、记录、储存乡村文化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化乡村文化馆、乡愁馆,挖掘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认识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是维系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


    厚植乡村文化自信,要鼓励农民与时俱进创新文化表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作用。自信的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表达,跨越时空界限,拓宽文化创新空间,展示乡村文化的巨大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激活其生命力,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等都活起来。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新农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乡村的文化习俗等,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运用,很多农民成为乡村文化的主动表达者与传播者,乡村文化空间呈现出开放性、互动性、可见性强的特点。农民作为表达主体,讲好乡村故事,提高乡村文化感召力,重拾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介赋能,为拓展乡村文化传播渠道和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厚植乡村文化自信,唤醒农民主体性是关键,培养农民数字素养是大势所趋。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文化自信构建中有内驱力和感召力的核心力量。借助新媒介平台,农民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建歌舞队、书画社等文化自治组织,自导自演乡村春晚,通过云直播、云旅游、云演艺等形式展示乡村文化的魅力。乡村文化振兴,高数字素养的农民是人才驱动力。《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3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为提高农民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以及对乡村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应参与农民数字技能提升工作,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培养一批熟悉和热爱乡村文化的乡村“文化带头人”,挖掘乡村文化活力,坚定乡村文化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乡村文化自信与乡村文化振兴是相互促进与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媒介助力。从田间地头的短视频,到数字化活态传承,打造多渠道的传播矩阵,激活农民的文化主体表达,增强农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作者:刘楠,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2023-07-10
  • 河南省虞城县田庙乡刘杨庄村——运动添精彩 生活滋味多(帮扶县驻村手记)

    运球、过人、上篮,少年挥汗如雨,在篮球场上奋力奔跑;旋转、拍手、踢腿,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村民们跳起广场舞……华灯初上,在河南省虞城县田庙乡刘杨庄村的文化广场上,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


    “咱们村的人可喜欢跳广场舞哩!”村民刘洁今年34岁,是广场舞队的领队,她说:“平时每天晚上有100多人来跳广场舞。”


    刘杨庄村是远近闻名的果树种植大村,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每年6、7月正是桃子收获的季节,最近,村民们趁着早上天气凉快,每天四五点就起来摘桃。“白天收桃很辛苦,晚上跳跳舞,大家放松一下,很是开心。”刘洁说。


    “人少的时候,就练习新舞蹈;人多的话,就选一些大家都爱跳的、会跳的。”说罢,刘洁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歌单,只见200多首歌曲,分门别类排列在文件夹中。


    “我们家有8亩地,今年每亩地能挣七八千元,加上我老公在外面开货车,一年能有十几万元收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刘洁告诉记者,“现在,晚饭后运动运动成了不少村民的习惯。”


    在文化广场北边,一场激烈的比赛正在篮球场上进行,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村民贾舒涵奋力一投,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稳稳落入篮筐。“又得一分!”出色的球技引来阵阵喝彩。“篮球场条件好、灯光亮,不仅我们本村的年轻人爱来这里打球,其他村村民也常来。”贾舒涵说。


    2019年,刘杨庄村新建了占地约5亩的文化广场,还添置了篮球架、乒乓球桌等文体设施。“近年来,村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的健身需求不断增长。目前,田庙乡各个村基本都有了文化广场,成为村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田庙乡宣传委员、副乡长杨彪说。


    刘杨庄村村支书牛玉旺说:“村里为广场舞队配备了音响,还为大家免费提供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器材,鼓励村民多运动,村里的运动氛围越来越浓。现在一到晚上,广场上就热闹起来,村民们唠唠嗑、健健身,彼此之间也更亲近了。”


    夜色渐浓,广场上灯光璀璨,不断有村民前来锻炼。小山村的广场上,回荡着欢歌笑语。

    2023-07-10
  • 乡村之美丨畲乡“不夜城”

    新华网杭州7月4日电或在霓虹下漫步,或围着篝火旁共舞,或捧一本书静享……夜幕降临了,畲乡景宁县,乡村间、街道边、草坪上、溪水旁,人们迎着夏日的晚风,开启了夜生活。



    从亮化到“靓”化,“奇妙夜”精彩不断

    沿着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忠溪村村道由南至北漫步,这是当地不少村民晚餐后的首选。“蝉鸣蛙叫才知半夏”,除了生态环境带来的自然享受,一盏盏悄然亮起的灯也是吸引村民的重要因素。

    过去,忠溪村的照明设施只有路灯,且亮度有限。2021年起,景南乡做起了“靓化工程”,忠溪村则打造了具有鲜明竹文化和仁孝文化的景南建筑风格,让“靓”化更有忠溪特色——建筑外立面加了竹节状的装饰,沿街立面有了仿竹披檐,沿街楼房、河道护栏、围墙以及廊桥上铺设了灯带——晚上屋外“星光闪耀”,已成为忠溪村的别致风景。“以前我们晚上出门还要打手电筒,现在不仅能出门散散步,而且可以看风景,我们村越来越美了。”忠溪村村民杨里城表示。



    在鹤溪街道东弄村东弄畲家田园综合体,夜景也给以惊喜。夜幕之下,篝火燃起,村民和游客们踩着鼓点起舞,和着民族乐曲欢歌呐喊,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第一次来到景宁游玩的游客林女士说:“一直对畲族和畲族的文化习俗很好奇,在东弄真正体验了一把畲族的篝火晚会,非常有趣,夜晚的畲乡热情动人。”

    市井烟火气,“夜经济”发展火热

    点菜、接单、烤串、结账、清理……晚上7时,在县城人民南路与鹤溪街道张村村交界处的美食街灯火璀璨,一排排五彩氛围灯拼凑的字样横跨街道两侧,林景龙等摊主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您点的烤鸡爪来了!”在林景龙的摊位,最受食客欢迎的就是主打的烤鸡爪,“我是在朋友圈被‘种草’的,大家都说这家店的鸡爪特别好吃,就来尝一尝,确实很不错!”食客毛智勇说。

    林景龙的摊位最忙时候一天有20多桌客人,有时忙到凌晨四五点才能收摊。“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地摊经济’,我就想着自己也有手艺就开始摆摊了,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一年营业额有四十几万元。”林景龙的脸上挂着满足和期待的笑容。在景宁,与林景龙一样的摊主不在少数。



    亮眼的夜经济数据不止于此,位于景宁红星街道外社区块大草坪的“‘POPO崽’城市营地”自去年11月开业至今,已实现100余万元的收入,其中半数以上来自夜间。原本一片空旷的绿草地,在露营小岛、儿童公园、后备箱创意集市、夜烧烤等多类游玩体验场景加持下,成为了景宁群众在家门口游憩的新地标。“POPO崽”城市营地负责人石正勇介绍:“目前营地夜间人流量最多的时候有3000余人次,真正的客流高峰期才刚刚开始,接下去会更多,我们也推出了夏日露营烤肉、户外K歌等夏季特色项目为此做准备。”

    人气“聚”起来,商圈“火”起来。今年一季度,景宁接待游客总人数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6%;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8.2%。

    让阅读更简单,共享书房“不打烊”

    刷身份证或借阅卡,或使用二维码,就可进入景宁24小时“不打烊”书房。书房无人值守,采用信息化、电子化管理,为大众提供借书、还书、图书续借、办证等自助式图书服务。在景宁,像这样的书房共有6家。



    5月末,位于红星街道的岗石村文化礼堂书屋对外开放,馆内图书超万册,涵盖文学、社科、艺术、金融、少儿绘本等内容。品类齐全的图书,让读者能够在书海里遨游,享受阅读的乐趣。家住书房附近的小朋友张梓鸿平时就喜爱看一些课外书籍,书房刚一开放,她的父亲就为她办了一张借阅卡。“这里的书籍非常多,种类也很丰富,离家又近,晚上我做完作业就可以来这看看课外书,很方便。”

    书房的开放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书式”生活,而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浙里办等应用平台也不断增强“书香景宁”的全民阅读氛围。2022年,景宁引入“中华诗词库”“历史故事库”“扫码看书”等数据库海量数字资源和数字阅读服务,数字图书馆资源访问量达到61万余次,下载量达到8.1万余次,全年读者流通服务次数28.7万人次;围绕“世界读书日”等主题开展全民阅读线上、线下系列活动91场,参与人数达14378人次;开展讲座、展览、培训93场,参与人数为36234人次。

    夜色在阅读中渐深,无论多晚,总有一缕书香、一抹灯光从书房的窗棂透出,浸润着畲乡的文化氛围。

    2023-07-06
  • 西藏自治区米林县琼林村党支部书记达娃—— “和乡亲们一起建好美丽家乡”




    琼林村一角。






    达娃(右)和驻村干部交流。







    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徐驭尧摄







    版式设计:蔡华伟





    编者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党组织书记是本村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他们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建强村级组织、推进强村富民、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各地不断配强村两委班子,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基层村党组织书记扎根在广袤的乡村,成长为基层治理、助农增收的行家里手,在担当作为中贡献智慧、挥洒汗水。本报记者近期探访村党组织书记,讲述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

    沿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南伊沟一路行走数十公里,一座崭新的村落映入眼帘,这就是琼林村。初晴的蓝天映着雪山和森林,显得这个偏居山间的村落格外宁静美丽。

    走进村民服务中心没几分钟,琼林村党支部书记达娃就匆匆走来。“刚刚一户村民家里有点事儿。”达娃向记者解释。跟着达娃走进村里,遇到的村民都笑着和他打招呼。

    成长

    “年轻的娃娃”成了“达娃书记”

    达娃今年38岁,是土生土长的琼林村人,从2005年开始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到2011年担任村支书,达娃和这个村庄一直在共同成长。

    开局并不顺利。“这个娃娃能把村子管好吗?”“咱都多大了,还要听一个孩子的话?”上任之初,村里老人当中不乏这样的声音。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子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刚成为村委会副主任的达娃,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推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琼林村开展退耕还林工作。达娃挨家挨户给乡亲们讲解政策,但不少村民看他年轻,对他并没有太多的信任。

    一次又一次碰壁中,达娃慢慢发现了诀窍。“相比很多村民,村里的党员一般对政策接受度更高一些。我说服他们,再请他们动员身边的人,这样才能扩大影响。”

    他专程拜访了村里有威信的几名党员,反复给他们详细讲解政策,希望他们带头执行。这些老人被达娃说服了,不但自己落实,还劝周边的人一起退耕还林。“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公正无私,这样才能赢得大家信任。”回顾这些年的经历,达娃不禁感慨。他积极邀请村民参与村务监督,使村里的财务状况更透明。

    有一次村里分配公益性岗位的名额,达娃妻子的亲戚也符合条件。但是达娃第一轮就把这个亲戚的名字划掉了,这让亲戚生了许久的闷气:“这点小事为啥那么较真?咱也不是走后门啊?”但达娃不那么认为。“以后还有机会,这次要给更有需要的人。”他说。

    达娃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一开始,他连去村民家敲门拜访都会犹豫,现在已经成了村里受欢迎的“达娃书记”。

    变动

    做好易地搬迁,前往全新的家

    几年前,琼林村开展易地搬迁,从半山腰搬迁到新的村庄。当时,村里的很多人都感到犹豫——“新家,到底怎么样?”

    达娃知道,搬迁势在必行。琼林村虽然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但是很偏远,水、电、路、网均不能有效覆盖,村民的生活有很多不便。

    “搬迁后,我们将前往国家重点建设的区域。届时,乘着政策东风,村庄的基础设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一次会议上,达娃向村民们解释搬迁的好处。

    因为自小在村里生活,达娃对村里的故事如数家珍。他向乡亲们反复解释琼林村的困难,并描绘了新村庄的美好生活。最终,所有村民都被他说服,搬迁工作顺利推进。

    在新村,环境和之前大不相同。政府帮助村民建设了温室大棚,达娃带着村民每天钻进大棚,一起学习全新的农业种植模式。琼林村党支部还积极引导群众投身生态旅游产业,在南伊沟景区设立4个特色旅游产品售卖小组,销售当地农特产品。

    新的村庄不仅有之前琼林村的居民,还有几户来自其他地方的搬迁群众,江村扎西夫妇就是其中的一户。刚搬迁到琼林村,江村扎西夫妇和琼林村原有村民很少打交道;不管是口音还是生活习惯,江村扎西一家和其他人都有些不同。

    在一次走访中,达娃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安排村里一户党员家庭和江村扎西一家组成结对户,两家一起劳动,生活中也互帮互助,曾经的隔阂在不断交流中逐步消融。“基层工作,就是讲究一个‘以心换心’,共同的经历越多,大家就会互相理解。”达娃感慨。

    传承

    身边的故事更感人

    沿着琼林村的道路向深处走,一座小小的木屋格外醒目。这里以前是群众巡边放牧的驿站,叫做“牧屋”;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参观点,引得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这座小屋采用珞巴族传统的牧屋建筑形式,屋内展陈了琼林村和珞巴族的发展历史。“我们是2020年10月正式搬迁到新址,牧屋同步开始运营,至今已经接待了近3万名游客。”达娃说。

    建设牧屋的灵感,来自达娃自小听说过的故事。琼林村有一名名叫达约的老党员,他在巡边放牧路上坚守了34年。他每到一个山顶,都会用鹅卵石拼出醒目的“中国”二字。为了让达约老人的事迹为更多人所知,达娃专门安排老人为村里的其他群众讲巡边护边的故事。

    “活动往往没有那么正式,就是请大家来村里的茶馆,听达约老人说说话。”达娃介绍:“很多时候,拿着稿子念,不如像这样在茶馆、饭馆里闲谈聊天。这种生活化的场景,往往更能让老百姓记住宣讲的内容。”近年来,琼林村群众的爱国守边意识越来越强,向达约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村里,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达娃组织动员群众在给牧屋布展时,把这些故事都融入展陈之中,让内容更加真实、动人。

    在建设牧屋的过程中,村里一个叫尼玛次仁的年轻人格外积极,各种卖力气的活儿都冲在前头。

    没有人想到,四五年前,尼玛次仁还游手好闲。了解到尼玛次仁的情况,达娃很是忧心。2018年,他带着尼玛次仁来到山上的牧场,两人坐在高山的草甸上,达娃开始给尼玛次仁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像你那么大的时候,我也在这里放牛……”回想一桩桩往事,仿佛是放电影,没有什么说教,都是达娃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两人就这么坐着、聊着,不知不觉间,两人从清晨聊到了黄昏。

    “走,咱们回去吧。”达娃站了起来。尼玛次仁并没有应声。怔了一会儿,他问达娃:“你说我能像你一样吗?”

    此后几年,尼玛次仁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有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集体的工作,他都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尼玛次仁不但成了党员,如今也成了村两委班子的成员。“尼玛次仁的变化,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工作确确实实在影响更多人,很多东西是可以不断传承下去的。”达娃说。

    在琼林村,达娃和其他村干部都喜欢到处走走转转,遇到村民就聊几句。这个仅有57户238人的小村庄,几乎人人都视达娃为自己的亲人,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和达娃说,有了喜事也会第一时间和达娃分享。

    担任村支书12年来,达娃觉得,村子里的每个人都是家人。“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边疆,我一定会切实服务好群众,和乡亲们一起建好美丽家乡。”他说。

    2023-07-06
  • 吉林拉升避暑消费“凉动能”

    临近暑伏时节,国内多地持续高温天气,这为地处东北的吉林省以“22℃的夏天”为要点打造避暑经济提供了引流条件。火爆出圈的“梦幻西游季沉浸式项目”、盘活资源的“滑雪场的夏天”、鸭绿江畔清风拂面的集安“大吉他广场”……当避暑季与新业态相遇,会激发怎样的文旅“凉动能”?


    梦幻西游季沉浸式项目是长春动植物公园今夏主打活动。漫步园林深处,偶遇挥舞“金箍棒”的猴哥、演奏“九齿钉耙”的八戒……游客的热情被中国传统文化经典IP所点燃。据统计,这里仅端午假期便接待游客14.99万人次,同比增长18倍。





    在长春动植物公园,游客争相与工作人员扮演的西游记角色合影。(新华社记者王帆摄)


    “传统文化蕴藏着大IP,本土化乐园大有可为。”长春动植物公园旅游项目负责人杜贵江说,项目充分迎合了“四点半后”清凉气候下亲子互动和暑期市场需求。


    进入7月,吉林省各大雪场虽然褪去“冬装”,但在无雪的季节同样热闹。


    乘缆车观光,翻越山岭,俯瞰天定山全貌;坐滑板车俯冲而下,一层层绿色的“海浪”奔赴而来。今年,长春市天定山滑雪场全新改造一条全长1360米的滑道,开设了“天定山新滑板”项目,探索夏季运动新玩法。


    “深挖冰雪价值和夏季旅游资源,生成独具特色的四季旅游产品。”长春市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宣传部负责人蔡慧瑜表示,天定山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集四季旅游、研学、体育、住宿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四季旅游度假小镇。





    长春市天定山滑雪场夏季航拍图。新华社发


    林间徒步、山地骑行、星空露营、缆车穿越、水上乐园……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等滑雪场均开启“夏季模式”,进一步完善四季旅游产业体系,实现冰雪旅游和避暑休闲相得益彰。


    “冰雪大省”吉林近年来不仅在冬季集聚“热度”,还在夏季释放“凉感”,形成了以冰雪和避暑双品牌为引领的文旅产品体系。对标“万亿级”旅游产业目标,吉林省今年夏季还提出打造“到吉林森呼吸”“行走在吉线”等10大类66条新品线路,并推出共计115项旅游惠民措施。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7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吉林省各地将举办各类消夏避暑文旅节事活动400余项,内容涵盖文化、乡村、体育、美食、时尚等多个领域。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思宇表示,近年来,吉林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创新驱动、功能完善、交叉融合”的现代避暑休闲产业体系,面对暑期旅游旺季,将继续挖掘文旅消费新亮点,不断满足避暑游、亲子游、毕业游等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广大游客的满意度。(记者王昊飞、王帆)

    2023-07-05
  •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发布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和“积极发展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部署,并对如何实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做出了详细规划。从技术与业态融合的整体趋势看,信息技术的强势崛起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诸多助益,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生产领域的融合创新、充分挖掘下沉市场发展潜力、盘活沉默资本、推动新兴消费模式壮大等。进入数字化工业时代,数字技术已然浸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文化和旅游消费模式、消费者消费习惯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随着《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深入推进实施,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必须继续发挥数字技术的改革创新作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机制


    价值创造是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增强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价值共创可细分为消费体验角度的价值共创与服务主导逻辑中的价值共创。乡村旅游是体验性消费活动,游客重在从旅游产品与服务中获得个性化体验,企业需要持续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让消费者参与到价值共创的过程中来,与企业合作,一道成为价值共创者。从当前情况来看,价值共创已经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数字信息技术是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价值提升的关键要素,数字技术的深层融合推动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消费模式升级和行业外部环境转变迅速。在此背景下,要坚持赋能与引导同步进行,引导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数字技术使跨界合作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探索与更多系统实现共生的可能,转变发展思维,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构建稳健高效的共生发展网络。要以个性化体验为产品设计和价值增值的宗旨,联合不同市场主体进行价值共创,让消费者深度参与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价值创造体系中来,让数字技术充分赋能销售、运营、团队建设、产业生态构建等,发挥大数据信息整合能力,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精准营销。


    乡村数字文旅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品设计与经营发展模式欠缺自身特色。不同地域的乡村所拥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不同的,一些乡村由于缺乏资金和专业团队的支撑,加之创新意识不足,在乡村文旅产品设计、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趋同现象,以简单模仿代替创新超越,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原本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逐渐淹没于市场中,未能树立起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旅品牌,进而也导致乡村数字文旅发展动能不足。


    缺乏市场调研,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由于缺乏对数字文旅市场的科学调研和审慎分析,一些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经营者对市场投资风向和产品设计经营未能形成理性认识,加之同行业市场主体沟通有限,信息资源共享渠道不顺畅,市场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现象频现,不仅加剧了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结构的失衡,还导致消费者消费体验下降,影响了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信心。


    市场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数字技术为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的同时,也引发了部分经营者的投机心态。由于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期,尚未形成主体多元、配合密切、执行有力的市场监管机制,市场外部性特征明显。部分经营者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力、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以及急于收回投资成本或市场套现的心理,模仿甚至抄袭其他文旅特色品牌,或将内涵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成快消品,产品和服务重复现象严重,不仅造成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正常发展秩序。


    数字技术与行业融合不充分、不紧密。数字经济和乡村旅游业原本是两种不同起点、不同节奏、不同理念的产业类型,如今正处于融合发展的摸索试验阶段,短时间内要形成两者协同并进、融合发展的模式较为困难。目前,在一些乡村旅游业的经营发展实践中,数字赋能浮于表面,存在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现象。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


    数字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挖掘出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新的效益增长点,要使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稳定持续地实现价值增值和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理念更新。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建立数字经济思维对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尤为重要,将数字化改革融于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脉络,是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然,这个“理念更新”的指向是多向性的,包括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消费者、经营者以及管理者。在消费者层面,随着人们文旅消费能力的日益提升,对文旅产品的消费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到此一游”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旅游消费体验的需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团体有着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而数字技术赋能的新型乡村文旅消费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文化和旅游产品及载体的迭代更新,向消费者提供更自由便捷、体验新奇、互动充分的文旅产品已成普遍趋势,这也是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与数字技术发展共同实现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价值共创。在经营者层面,首先,消费者对数字文旅产品接受度的逐渐提升使得“云旅游”业态迅速发展,加之疫情等外部偶发因素的影响,使得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逐渐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变。数字化的文化和旅游传播媒介营造了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经营者树立规范经营的理念。在监管者层面,数字技术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多元化、创新化发展的同时,也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大挑战,促使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者在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工作模式等方面推陈出新,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


    二是职能更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市场、消费者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在此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对市场来说,一方面,数字化改革将推动市场制定和完善各类吸收外部资源进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政策体系,加快乡村数字文旅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各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有利于推动区域数字文旅市场全方位风险预警监管机制的形成,构建乡村文旅市场一体化开发机制。对政府来说,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政府对数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态势的把握精准度,为乡村数字文旅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三是服务更新。伴随消费者文化和旅游消费理念以及文旅融合产业职能的更新,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要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服务载体换新、服务过程革新、服务模式更新。打造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的服务载体,不断创新文旅产品展示模式,丰富消费者游览体验;对消费者消费偏好及消费行为进行密切跟踪,依托大数据技术优化消费者的“衣食住行”与“吃喝玩乐”安排,给予消费者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打通乡村文旅市场服务反馈机制,让消费者参与到文旅市场服务模式更新发展实践中来,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2023-07-05

  • 首 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