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中新社昆明5月25日电题: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作者熊佳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面临哪些挑战?中国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实践路径?中国迈向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带来了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世界发展繁荣?


    日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智库报告《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的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深入解读报告,解答以上问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面临哪些挑战?


    于运全:减贫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中国,乡村建设贯穿减贫治理工作始终。当前,中国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然而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农村脱贫人口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寡人群等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不仅自身经济发展能力薄弱,往往还存在家庭经济保障困难等问题,面对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故等情况,将长期存在返贫致贫的潜在风险。


    其次,中国仍面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脱贫后,西部乡村地区的发展基础、起步速度、延展深度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央财政支持政策和转移支付的倾斜。如何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成为新的挑战。





    2021年10月,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常乐堡村湖羊养殖基地,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采样。该基地带动5000户农户种草、1000户农户养殖脱贫。韩海丹摄


    此外,解决相对贫困是当前的主要课题。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要求更高、对象范围更广、致贫原因更复杂、动态性更强。而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鸿沟成为加深贫困的原因之一,解决农村相对贫困又出现新的压力。


    中新社记者: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探索出一条怎样的实践路径?已取得哪些成效?


    于运全:中国减贫治理事业的稳步推进,不仅得益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广阔机遇,更有赖于中国政府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科学统筹规划。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实施连续稳定的政策措施,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构筑有力保障,形成了适合国情的“DREAM”实践模式,即防返贫动态监测(DynamicPovertyPrevention)、乡村特色产业支持(RuralIndustrySupport)、东西部协作(East-WestPairedAssistance)、搬迁居民社会融入(AssimilationofRelocatedResidents)、乡村治理现代化(ModernizationofRuralGovernance)。


    防返贫动态监测巩固减贫成果。中国通过低收入农村居民自主申报信息、农村基层干部精细化上门排查等方式,形成了镇、村、组全覆盖的监测网格体系。2022年,65.3%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有效防范了区域性、系统性、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出现。





    2021年6月,北京街头的“全面小康”花坛吸引游客拍照。胡庆明摄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资源向乡村流入。截至目前,中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形成了两至三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已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东西部协作形成区域优势互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实施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8个东部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增强区域间减贫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2022年,东部省份引导2633家企业到西部协作地区投资,采购或助销协作地区农产品954.5亿元。


    搬迁居民社会融入有序落实。中国各地搬迁安置区域已配套建成教育、医疗、产业等各类设施,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至少1人就业搬迁,群众就业规模达459.4万人,实现了扶贫搬迁向可持续性搬迁安置的有序过渡衔接。


    乡村治理现代化工作扎实推进。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中国以高效有力的体制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广泛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乡村在产业布局、居住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健康良性发展。





    2022年7月,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脱贫的农民在学习制作竹器。蒙钟德摄


    中新社记者: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如何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力量?


    于运全:联合国数据显示,2022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预计增加7500万至9500万。面对严峻形势,中国政府深度参与全球减贫治理。中国始终坚持在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的顶层设计下,广泛开展国际减贫治理合作,同时深化包容普惠发展的区域协作。


    2009年以来,中国已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1.3亿美元,实施25个南南合作项目,派出300多名专家在项目东道国传授农业技术和减贫经验。中国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打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减贫梗阻,畅通平衡性协调性发展的通道。世界银行研究报告预测,“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2018年11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北庄子村,农民顾宝军在整理收获的玉米。陈晓东摄


    中国减贫经验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应用合作,为其他国家的减贫事业提供实在的帮助。


    中国通过产业减贫的治理模式,赋予贫困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加速贫困人口再生产能力的恢复与提高,验证了“参与式”减贫是摆脱贫困的一剂良药。中国在国际减贫合作中,也延续了同样的治理逻辑。近年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产业合作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包括向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发展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产业项目,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


    中国的减贫实践还表明,教育和技能培训对消除贫困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提高贫困边缘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进而获得就业机会,最终脱离贫困。202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帮助东非国家培养数字技术、农业、能源、航运等当地支柱性产业的技术骨干。同时,陆续实施“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等项目,为发展中国家的教师群体提供短期进修及获得本硕博学历的学习机会,为国际社会培养减贫急需人才。





    2022年12月,在浙江省瑞安市瑞立职业技术学校,来自四川省南部县脱贫户家庭的孩子们正在教室学习机械手臂操作。孙凛摄


    中新社记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世界发展繁荣?


    于运全: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使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在实现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了社会稳定有序,并且不断提升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水平,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与正能量。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全新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近1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远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和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钟欣摄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新的指南。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各国人民摆脱贫穷与动荡、追求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减贫、绿色发展、整体经济增长以及全社会稳定发展等诸多关键领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种现代化模式,破解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难题。


    未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不断彰显的同时,中国实践、中国智慧、中国经验的底色也将愈发深刻,以新的探索、新的路径达成新的实践成果,将在全球经济发展、减贫事业、生态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完)


    受访者简介:





    于运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对外传播》主编,《当代中国与世界》主编,历史学博士,高级编辑,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2023-05-26
  • 农业银行:截至2022年末乡村振兴领域贷款余额达7.31万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乡村振兴领域贷款余额达7.3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1万亿元,年增量首次超万亿元。


    2022年,农业银行加大农业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5月24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董官屯镇,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农业银行聚焦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359亿元,同比增长22.5%;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4%;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县域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万亿元,占全行绿色信贷余额40%以上。


    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数字化水平。农业银行创新推出农户专属融资产品“惠农e贷”、农业龙头企业“龙头e贷”等系列线上产品,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7477亿元,较年初增加2031亿元。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下沉服务重心。农业银行将全行超65%的新设、迁建网点布局到县域、城乡接合部和乡镇地区,进一步拓展农村基础金融覆盖面。截至2022年末,农业银行在县域设立网点1.26万个,占全行网点的56%;“惠农通”服务点乡镇覆盖率达94.1%。(记者李延霞)

    2023-05-26
  • 在旧时光里注入新生机——湖南郴州“唤醒老屋”行动观察

    破败的房屋摇身一变,成为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农产品展销馆……在湖南郴州,伴随“唤醒老屋”行动的实施,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被遗忘在乡村的闲宅渐渐“苏醒”,在“蝶变”焕新中给村落带来新活力。


    走进北湖区华塘镇茅坪村,古码头、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一幅古朴素雅的山水画卷跃入眼帘。在这里,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肖秀玲租下了两栋一百多岁“高龄”的老屋,经修缮后,用作农产品展销馆。





    肖秀玲在北湖区华塘镇茅坪村租下的老屋。新华社发(刘扬摄)


    “不少村民已在外定居,房屋长期空置且年久失修,导致一些房屋只剩断壁残垣,还有些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肖秀玲还记得,刚租下老屋时,空气中尘埃飞扬,木质窗棂破损不堪,屋角长满了青苔……


    “我们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对老屋进行了修复改造,现在的老屋既有原汁原味的老建筑风貌,又充满了活力。”肖秀玲说,老屋承载着人们记忆里的乡愁,因此在修复后能“自带流量”,吸引不少游客参观游玩。


    “从祖辈开始,我们一家四代人生活在老屋里,后来孩子们盖了新房,老屋就闲置了……”看到昔日老屋成了村里的新景点,茅坪村村民李育艾满心欢喜。“不仅老屋得到了修缮,我们每年还能拿到租金和项目分红呢!”


    华塘镇党委书记谭皓介绍,作为“唤醒老屋”行动的试点乡镇,华塘镇有可流转租赁的老旧房屋近300栋,目前已有80栋完成流转协议签订。


    “年久失修的老屋,不仅埋下安全隐患、影响人居环境,更制约了乡村的发展。”谭皓说,随着“唤醒老屋”行动的实施,破败危房、旱厕等被全面清理,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为明确实施范围、基本原则、工作要求等,郴州出台了“唤醒老屋”行动工作方案,根据老屋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唤醒”方式。


    在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青砖碧瓦中传来琅琅诵读声,一群身着传统服饰的学生正在背诵《三字经》。村党总支书记黄凯介绍,本村通过“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发了19栋具有湘南民居风格的老屋,引入公司进行整体运营,打造了国学经典屋、湘昆传承馆、古法造纸体验馆等文化场馆。





    图为被改造为国学教学场所的老屋。新华社记者张格摄


    “老屋的新生,也为我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来机遇。”黄凯说,村民们如今走上了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未来,村里还计划利用“老屋”的名片,进一步打造耕读文化体验园和特色劳动实践基地,让村民获得更多收入。


    在郴州永兴县、汝城县、临武县等多地,越来越多古村老屋正在焕发新生。“历史建筑是人文之根,一幢幢老屋,承载着一个地方厚重的文化与历史。”郴州市委副书记黄进良说,按照红色教育、产业发展、公益服务等方向,“唤醒老屋”行动让“沉睡资产”苏醒,促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23-05-25
  • 农旅融合促乡村振兴

    5月24日,记者在占地1400亩的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镇姑营子村尚优农场看到,这里的芍药花、油菜花、薰衣草竞相绽放,错落有致的花海成为一道迷人亮丽的田园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拍照留念。


    农场通过走发展生态之路,使乡村在农旅融合发展中实现产业、生态、旅游的互促共赢,绘就“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陈洪昌特约记者仇一军摄)

    2023-05-25
  • 中国加快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粮食为啥用上“吹风机”?

    眼下,全国小麦由南向北梯次成熟,多地相继开镰收割。5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小麦跨区机收及“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强调常抓不懈机收减损,加强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此前的5月9日,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烘干能力基本满足全国粮食产地烘干需求。





    有种粮农民打比方说,过去自家烘干是让粮食“晒太阳”,受天气、场所制约多;现代化的烘干设备则是给粮食用上“吹风机”,高效快捷。目前,中国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情况如何?怎样补短板、提能力?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机械化烘干,节粮减损重要一环


    “得亏烘干及时跟上,不然损失可大了。”聊起去年夏收,广东省雷州市源泰米业负责人吴坚表示,去年当地多次经历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6月中旬开始收割的水稻含水量很高,如果不及时烘干,很容易发霉。那阵子,公司十几台烘干机每天24小时运转,高峰期延长了十多天,确保了抢收的早稻及时烘干入库。


    广东高温多湿,夏收季节雨水偏多,粮食烘干需求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广东连续两年共投入4亿元支持烘干项目建设,去年新建的一批烘干中心新增日烘干能力达1.72万吨,有效提升了粮食烘干应急能力,减少霉变损耗。今年,广东将进一步围绕粮食烘干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谢奇珍表示,在中国南方不少水稻主产区,刚收获的稻谷水分达30%以上,高温天气下这种状态的稻谷24小时内就会出现霉变情况。长期以来,农民多以传统方式在马路、晒场晾晒粮食,易受天气影响,且存在虫害鼠害损失大、粮食易受污染、晾晒场地不足等问题。“与传统晾晒比,机械化烘干作业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既减少产后损失,也提升粮食成色和品质。”谢奇珍说。


    数据显示,在中国粮食储藏环节,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粮比例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0%。由于处理不及时或储藏加工不当,中国粮食在产后损耗严重,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


    “为推进节粮减损,中国近年大力推动粮食烘干机械化,目前全国使用的粮食烘干机约13万台(套),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不少挑战,部分地区还存在设施装备总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设施与装备不配套等问题,烘干服务还不能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亟须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谢奇珍说。


    建设粮食烘干点、烘干中心


    围绕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聚焦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需要,优化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布局,补齐粮食烘干设施装备短板,提升粮食产后处理保障服务水平,切实降低粮食产后灾后损失。


    “相较以往,新出台的政策不仅重视‘产后损失’,而且突出降低粮食灾后损失,提升应急烘干作业能力。”谢奇珍说,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区域性、阶段性的汛情对一些地方造成了不小影响,粮食灾后损失较重。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布局更多的粮食烘干设施装备,既满足平常烘干需求,也保证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烘干服务跟得上。


    根据政策规划,今后将构建烘干点与烘干中心相结合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其中,烘干点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以及烘干厂区房等,主要以南方稻谷为烘干对象,配备批次处理量50吨以下的单套循环式烘干机。烘干中心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烘干机和配套的清选机、烘前仓、烘后仓、皮带输送机、提升机、除尘系统、储粮设施以及烘干厂区房等,其中,配备组合式循环式烘干机的,批次处理量应50吨以上;配备连续式烘干机的,日处理量应100吨以上。


    “烘干点的规模相对较小,服务面积一般在500亩以下,配备单台烘干套设备即可。烘干中心除了烘干设备外,往往还有相配套的仓库等设施,服务面积从几千亩到几万亩不等。”谢奇珍说,此次文件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生产情况和补足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的需要,对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华南等6大地区粮食烘干中心(点)进行差异化布局,在充分满足各地需求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烘干设备利用效能。


    扩大规模,也提升质量。中国将发展节能高效绿色技术与装备,因地制宜采用热泵、电加热、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和太阳能等热源,推进对现有粮食烘干机进行环保节能升级改造;加快信息化技术与烘干储粮设施装备相融合,提高烘干设施装备智能化水平。


    “我们正推进粮食烘干燃煤热源更新改造,村里多台烘干设备开始用上空气源热泵。”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蒋一村党总支书记帅斌介绍,改造后的烘干机仅烘干一季水稻就能节省燃料成本10多万元。另外,借助智能化控制系统,水稻含水量到达设定值后,烘干机会自动停止作业,较以往节省了80%左右的人工成本。


    保障用地用电,向更多作物扩展


    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一些现实问题仍需着力解决,平衡成本与收益是其中之一。


    谢奇珍介绍,粮食烘干设施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其实现更可持续发展。但有两大成本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初期成本,建设一个日烘干能力60吨的普通烘干中心(约可满足3000亩粮食种植面积的烘干需要),包括购机、用地、地面硬化、配套库房设施、电力改造等成本,共计约130余万元,前期投入较大。二是后期运行成本,粮食烘干主要集中在夏收和秋收两季,如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烘干1吨粮食的各项成本高达100多元;若采用电作为能源,办理用电增容也较困难。


    针对问题,《意见》除了提出发展节能高效绿色技术与装备,推动降低用能成本以及通过优化布局并引导粮食烘干作业服务向油菜等经济作物扩展,提高设施装备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还明确在用电用气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扩大补贴范围,按规定按程序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


    “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湖北出台专项政策,对粮食烘干实行10%左右的叠加补贴,我们当地进一步整合社会化资金,按照每年烘干粮食数量实行每吨平均15至25元标准再叠加补贴,充分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湖北省荆门钟祥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万正美说。


    用地难是另一大挑战。据介绍,烘干机占地面积较大,再加上配套基础设施,按照日烘干能力60吨的普通烘干中心来测算,一般需要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而粮食烘干和仓储用地性质一般为建设用地,存在用地指标少、申请办理难度大、程序繁杂等问题,直接影响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的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本次文件强化了多部门协调合作解决现实问题,联合出台《意见》的6部门中就有自然资源部,在用地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安排。”谢奇珍说,《意见》提出对于直接依附于作物种植主业,必须与主业同步建设,无法分割独立存在的烘干晾晒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并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用于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快解决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用地难问题。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成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电力、燃气、石油、石化等单位参与的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记者邱海峰)

    2023-05-24
  • 农业农村部部署全面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于文静)农业农村部22日召开全国远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对全面加强和切实改进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要求把风险排查、日常监测、应急处置等抓细抓实抓到位,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隐患。


    这是记者23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


    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渔业尤其是远洋渔业安全生产作为农业安全生产领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加强和切实改进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鲁蓬远渔028”渔船在印度洋中部海域发生倾覆后,农业农村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与相关部门和省份密切沟通联系,尽一切可能搜救失联人员,同时举一反三开展全国渔业特别是远洋渔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派出5个由部领导带队的督导组,到9个远洋渔业重点省(区、市)开展督导检查。


    会议强调,要深入细致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对所有远洋渔船一艘一艘“过筛子”式进行检查,对载人10人以上的海洋渔船逐项排查、逐船登记备案,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台账,既要全面排查共性问题,也要针对性梳理个性化风险,抓紧整治整改,全力提升渔船作业安全系数。要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企业的主体责任,认真履行部门监管责任,务求通过严格排查整治形成有力震慑,倒逼经营主体从源头上重视解决风险隐患。


    会议提出,要全面提升出海作业渔船的安全生产防范能力,坚持物防、技防、人防多管齐下,重点在改造提升渔船硬件设施、强化现代信息手段运用、突出抓好船员教育培训、建强监管队伍等方面下功夫。


    会议要求,进一步健全海洋渔业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梳理分析高危渔船群体、高发事故海域,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实施监测、评估风险、发布预警。与有关部门建立高效、协调的应急处置机制,细化完善处置预案,共同发力降低事故损失。

    2023-05-24
  • 甘肃省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甘肃省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841万亩,建成规模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46个;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等特色种植业任务落实面积进度快于去年同期;甘州区、榆中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苹果、马铃薯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文县碧口镇、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等7个乡镇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努力实现特色优势农业新突破。


    近年来,聚焦“土特产”,甘肃省全力推进特色产业“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强主体、育品牌”,先后出台《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实施方案》《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提升甘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一揽子政策,实施一系列举措,特色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呈现出区域分工明显、基地集中连片、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的良好态势。


    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甘肃省在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实施龙头企业“2512”培引提升行动,先后引进伊利、新希望、益海嘉里、圣农等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不断培育壮大蓝天马铃薯、前进牧业、中盛羊业、敦煌种业等本土龙头企业,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360家,农民合作社达到9.3万家。此外,着力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截至目前,已创建甘味肉羊、平凉红牛、设施蔬菜、道地中药材、马铃薯和苹果6个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了六大产业全覆盖,临洮(蔬菜)、安定(马铃薯)、肃州(现代种业)、宁县(苹果)、凉州(奶业)、东乡(肉羊)、麦积(花牛苹果)、榆中(高原夏菜)、甘州(玉米种业)9县区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会宁、民勤、临泽3县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42个乡镇获批创建国家产业强镇。


    甘肃省同步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认定省级园区30个。持续推进以“甘味”品牌为统领、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商标品牌为根本的“甘味”品牌体系建设,“甘味”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连续两年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排名第一。

    2023-05-23
  • “光明行”为三万多农牧民患者“明眸”






    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重获光明。





    车仁道尔吉白内障手术后走出手术车。





    “光明行”走进学校为学生筛查视力。





    “光明行”为农牧民送光明。





    治好了眼睛,车仁道尔吉能帮老伴干牧活了。


    “我想看看蓝天白云,想看看广阔草原,想看看家人的笑脸……”深受多年白内障眼疾困扰的牧民车仁道尔吉有这样的心愿,不久前,他终于如愿以偿。


    车仁道尔吉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巴润宝拉格嘎查的牧民,也是“国家的孩子”中的一员。七年前,他发现自己右眼看东西模模糊糊,但一直没有在意。随着眼疾不断发展,他不仅不能分辨远处的牲畜,书上的字也完全看不清楚,加之腿脚也不方便,家里的重活都压在了老伴的身上,车仁道尔吉只能简单地帮着给牲畜喂草饮水,生活十分不便。


    去年,车仁道尔吉在嘎查微信群里看到了白内障筛查的信息,在家人的陪同下,去旗医院做了检查,在确诊患有白内障后,他正为怎么治疗、去哪治疗发愁时,“光明行”这个好政策,送到了“家门口”,送到了他的身边。


    近日,2023年全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走进了苏尼特右旗偏远农牧区,为眼疾农牧民送去“福利”,使他们重获光明、重拾希望。“怎么样呀,眼睛是否有异物感?”“手术后,现在能看清楚物品吗?”……随着一块块纱布揭下,众多老人的眼睛重见光明。


    内蒙古地处高原,是白内障高发地区。自全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以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医疗队行程161.82万公里,累计筛查眼疾患者1157732人,免费对困难家庭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34928例;儿童青少年护眼行动累计筛查2059296人,为4403人配镜,589人实施斜视矫正手术,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记者王晓博王鹏摄影报道)

    2023-05-23
  • 让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驻村工作队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吸引更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


    “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弄新小学瑶族女孩韦菲向学校里的“哥哥老师”诉说着心中愿望,眼里闪烁着光芒。


    两年前,在凌云县驻村工作队的联系下,百色学院大学生志愿支教服务队来到弄新小学,韦菲口中的“哥哥老师”便是支教队员。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了。


    过去,浩坤村的小学建在绝壁之下的棕榈洞中,一间茅草房便是孩子们的教室。由于硬件差、师资薄弱,直到2007年,村里才走出第一个大学生。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10年间,浩坤村走出61名大学生,昔日穷山窝成群飞出“金凤凰”。


    靠教育改变乡村面貌,浩坤村不是个例。这些年,凌云县各支驻村工作队聚焦教育扶智,创新开展“第一书记进校园”“第一书记夜话”等活动,协调教育资源,蹚出一条以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


    “教育振兴乡村,首先要转变村民们的观念。”凌云县驻村工作队队长秦娟说。曾经,弄谷村女生韦美双对上学读书兴致寥寥,经常请假回家放羊。秦娟和工作队员就专门带她到广西民族大学开展游学活动,感受学习氛围。看过了外面的大世界,韦美双慢慢改变了观念。


    师资缺乏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一直以来,凌云县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百色学院等高校和有关慈善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先后为当地引入大学生支教教师109人,充实了乡村教师队伍力量。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驻村工作队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吸引更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让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2023-05-22
  • 顺义区樱桃产业激活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乘着2023年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在北京顺义举办的东风,顺义区樱桃产业给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3年投资超过7200万,全区樱桃种植面积达7500亩,主要栽培品种包括红灯、佳红、拉宾斯等五十余个,年产量超过150万公斤,年产值超6000万元,近千亩设施面积为1200余位果农提供了就业机会,形成了独有的樱桃产业聚集区。





    政策扶植赋能樱桃产业高效发展


    为促进樱桃产业发展,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按照北京市组委会制定的“一带、五园、一中心”的总体规划方案,顺义区将沿浅山五镇及重点樱桃产区打造一条樱桃产业带,该产业带建设也是十四五”期间林业产业的重要工作任务。在政策大力扶持下,全区累计投入资金7200万元,建成设施樱桃暖棚近千亩,形成了以浅山五镇为中心的顺义区现代高效樱桃设施暖棚集群。相比传统露天樱桃,设施樱桃不仅能够避免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对棚内温度、湿度的精准调控,延长果实的膨大期、让樱桃分批成熟,单果直径可达35mm,能够提前1-2个月上市,且具有较长的储存期限,有力保障了果农增收,发展前景广阔。


    樱桃种植新技术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为进一步提高种植质量,确保樱桃品质,顺义区先后引进优质樱桃新优品种30余个,推广先进新成果、新技术10多项,樱桃栽培管理水平和果品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让顺义樱桃连续多年在全国、北京市樱桃评比中获得金奖和一等奖。在已建成的近千亩设施樱桃暖棚中,果农创新采用矮化密植和独杆栽植的种植方式,配套自动温控系统和农艺小站等管理系统,通过对棚内温度、湿度的精准调控,延长果实的膨大期、让樱桃分批成熟,产量、品质都得到极大提升,单果直径可达35mm,能够提前1-2个月上市,且具有较长的储存期限。同时,设施内全部采用蜂授粉的方式,提高坐果率,切实提高樱桃产量和果品品质。


    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助力果农增收


    在发挥樱桃种植传统优势的同时,顺义区大力拓展产业延伸,积极开辟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带动农户增收。区文化和旅游局5月20日成功举办第八届顺义樱桃采摘旅游文化节,发布3条顺义樱桃采摘旅游度假线路,将樱桃幽谷采摘园、北京市双河果园、北京人之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顺丽鑫园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樱桃观光休闲采摘园纳入其中,以樱桃作为核心纽带,串联起优质文旅资源,把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亲子研学、生态民宿等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顺义樱桃采摘度假旅游的魅力。文旅融合下的樱桃产值不断增溢,目前全市樱桃平均亩产值7318元,顺义樱桃亩产值已突破10000元,真正做到了创新增收。同时,也奠定了“顺义樱桃”在全市的发展地位,为顺义区樱桃赢得了骄人的口碑。


    樱桃产业已成为顺义区高效农业、优势产业、特色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顺义区大力促进乡村振兴、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甜蜜经济”。

    2023-05-22
  • 聊城市莘县:送科技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

    名城早报记者何红岭


    5月17日,莘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果树专家薛兆希及林业经济科全体人员,前往观城镇西马沟村野猪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当前果树蚜虫防治、土肥水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并现场解答果农的疑难问题。





    现场薛兆希讲解了当前果树管理的关键性技术,并深入田间地头举办“田间微课堂”。在果实套袋的关键时期即将到来之际,为果农朋友传授了套袋前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等“科技兴农技术”。根据现场果农提出的果树栽培管理问题和难点,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了解答,并就果树栽培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群众进行交流探讨,现场为果农指出问题、制定措施,增强果树管理的精准度和针对性,有效提高了果农管理果树的技术和本领。





    据野猪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马亚龙表示:“通过果树专家的讲解,进一步领会了蚜虫防治、土肥水管理的内涵,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林业中心的果树专家常来开展指导。”


    在下一步工作中,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不定期的举办“田间微课堂”,上门为果农朋友送技术、送服务,满足果农对果树管理技术的迫切需求,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5-19
  •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郁琼源、于文静)全国大范围小麦跨区机收即将由南向北梯次展开。农业农村部18日对高质量推进“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进行部署,要求全力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坚决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夺取夏粮丰收到手,对于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18日召开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暨机械化生产工作部署会。会议指出,“三夏”生产农时紧、农事重,夏收夏种环环相扣,尤其是今年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机收减损、机播提质都是关键环节。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全力以赴把“三夏”小麦机收和机械化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要抢抓农时精心准备。做好跨区机收通行保障、接待服务、用油供给,强化麦收信息发布和机具调度,加强“三夏”农机热线值班值守,组织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做好支援准备,帮助“小散偏”地块、机收有困难的农户落实作业机具。要常抓不懈机收减损。广泛开展专题培训、比武竞赛等活动,加强损失监测调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加强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努力解决一些地方晾晒难问题。


    这位负责人表示,要采取综合措施提升机播质量。大面积推广应用高性能播种机,推进实施“优机优补”,建强农机作业服务队伍,创新举措提升农机手播种作业水准,加快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用播种机部署到生产一线。要抓实农机安全生产。深入排查整治农机安全风险隐患,切实排除隐患确保整改到位,维护好农机作业现场安全,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形成安全生产合力。

    2023-05-19

  • 首 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