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来,五指山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在“两化”上勇探新路 青山绿卷尽舒展 人景和谐开新局

    五指山市水满乡的茶园春色浓郁。





    俯瞰日新月异的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





    俯瞰改造后的五指山三月三大道。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李天平摄


    伴着清风和虫鸣,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菊茹开启了一天的茶作时间;南圣河边,远道而来的游客闲坐临河茶室品茗赏景。


    海南中部,五指山脉,这里蕴藏的生态资源是宝贵财富。在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共识惠及人们;向未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指引着方向。


    因林而兴,向林生长。作为地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的五指山市,生态在当地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一年来,五指山市牢记殷切嘱托,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紧紧围绕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的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中部生态保育区的战略定位做文章。


    沿着省政府工作报告锚定的目标任务,五指山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勇于先行先试,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为海南自贸港生态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范式”。


    A


    生态保护,厚积绿色底蕴


    在国家公园内,人和智能机器齐心守护一草一木一物。


    4月1日,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护林员王道真来说,有些特别。这一天,包括王道真在内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一众护林员与海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五指山保护区分局民警进行了联合巡护,救助了一只“雨林精灵”。


    “巡护到一处密林时,我们发现一头受伤的海南麂趴在草地上一动不动,眼睛却睁着,那眼神很真诚。”王道真介绍,他们现场观察后判断,海南麂是受外伤导致身体无法动弹,一行人对其包扎、喂养泉水等后将其放归森林。


    王道真介绍,海南麂俗称黄猄,护林员们在雨林里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其身影了,它的出现说明近些年来海南热带雨林的保护有了效果。海南麂跃向森林后的那一刻,让他不禁回想起了鹿回头的传说故事。


    类似保护的场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已是常态。依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扁平化等创新的管理体制,若干网格化分布的管理站点和护林员覆盖雨林每一处角落,对热带雨林实施最严格的保护。


    保护不只做加法,还有减法。五指山市清除金钟藤等有害生物,自2022年开始连续两年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毁林种植槟榔的案件,遏制毁林种植槟榔的势头。


    在五指山片区,自去年以来,这里已搭建起包括红外线热感应触发相机在内的监控网络;信息化数据已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智慧雨林平台、巡护终端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为雨林管护和研究工作插上“空中”翅膀。


    国家公园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的实际范围里更多分布在城镇间,市县管辖更多一些,这一类区域往往需要林长制参与其中。


    2022年10月,五指山市在林长制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探索出一条信息化监管新路径。


    “我们整合14类林长考核关键指标,构建了林长管理的一张底图,建设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平台。”五指山市林业局局长张圣介绍,他们通过信息化来把每一级林长制工作人员都落实到责任上,实现24小时网格化管理,不仅仅是冠上名字即可完成工作。


    五指山市林业局办公楼内,五指山市林长制暨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平台24小时不停转。监控台下,工作人员文琼莲手机上弹出一条护林员黄小山发来的信息窗口:“黄高将管护区福利岭区域发现农户蚕食林地。”


    收到信息后,文琼莲便立即线上转交和提醒五指山市林业局公益办,再由公益办派出人员与管护站护林员现场核查,同时协调辖区林长办查找当事人,进行警告教育,并加强每日监管上报,加快现场复绿。


    当发现问题时,通过系统协同联动,形成问题发现、分发、处置、反馈闭环处置流程。流程不闭环,责任就撤不掉,借助林长制暨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平台,五指山市林业部门构建起一张“双林长”工作机制和三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


    全市11名市级林长、529名乡村级林长、45名专职护林员、812名生态护林员全员运用平台手机端上报巡林、巡护工作情况,部门做到了时刻掌握工作动态,护林人员及时处置巡林问题。


    该平台建立以来,数据显示,涉林违法事件上报、处置及时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涉林违法事件数量较之前相比大幅下降。


    这些分镜头彰显了五指山的战略定力,拼接组成了五指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影片”的长卷。过去一年,在生态保护领域,五指山市持续发力——


    完成生态搬迁。举全市之力推进国家公园核心区生态搬迁,腾出雨林生存空间,全市58家机关单位包户参与,生态搬迁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搬迁群众乐享各项保障政策。


    抓好“林长治”。确保森林覆盖只增不减,全市行政辖区实现林长责任全覆盖;充实完善专职护林员、生态护林员等队伍,实现护林全覆盖;在国家公园周边地区学校推行“小林长”,引导青少年参与森林资源保护。


    严防森林火灾。组建扑火专业队和半专业队两级队伍,定期演练和培训,强化责任落实,2022年全年无一起森林火灾。


    全力治水体。开工建设昌化江上游滨河雨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开展治理水环境、修复河湖生态等具体行动。


    优化大气环境。依托“钉盯执法”“蓝天卫士”等科技系统和巡查等手段持续性查处大气污染行为;妥善解决油烟污染问题,推动建成区内368家餐饮单位100%安装油烟净化器,空气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


    拓宽“雨林+”道路。开办雨林文化展和雨林时装秀、承办“雨林与您”体验活动、配合取景拍摄综艺节目等各项举措,大众贴近了雨林,给未来也积蓄了更多可能。


    这一年,五指山市以行之愈笃的干劲,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


    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去年,胡大一、凌锋等心脑医学专家在此论道气候康养;今年,海南省心脑医学中心(筹)、海南省胡大一心脏中心等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五指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际医养中心等背靠三甲医院,带着数亿元投资落子,项目主楼实现封顶,生态型城镇的未来产业竞争力悄然显现。


    今年4月,五指山市还将举办“四库”“两化”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建言实现路径,深度融入国家公园建设。


    B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业旺民富


    作为曾经的国定贫困市县,五指山市推进工作的重心在乡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执行好这项嘱托。


    过去一年,毛纳村作为五指山市乡村振兴的样板,该市通过组织座谈会、成立工作专班推进项目具体化责任化,通过举办新潮文化活动、持续美化乡村环境、推进乡村产业和文化振兴等举措,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路径上勇蹚新路。


    拉起海南日报记者的手,毛纳村村民王柏和迫不及待地说起变化,“去茶山的道路打通啦,我们的手工茶坊还扩大了厂房……”


    去年以来,毛纳村坚持把茶叶这项富民业旺的产业经营好,突出抓好茶叶“普查、纯种、扩种、增量”和茶园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积极与海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合作推进海南大叶茶基因测序,明确大叶茶品种,选优扩种纯正优良品种,提升茶叶质量。


    2022年,毛纳村茶叶种植面积拓增到1772.66亩,茶叶产量13.65万斤,同比增长152%;茶青收入245.7万元,同比增长150%,还新成立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1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1元,比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2421元。


    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去年,毛纳村着重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一心(游客服务中心区)、两轴(村庄沿途主要景观、生态河道景观)、四区(五彩稻田片区、黎族船屋片区、茶山片区,露营营地片区)、多点(多个村内居民房、景观节点以及标志性构筑物等)”结构体系为基础,以一点带动(以毛纳村为龙头)、水陆并行(水路泛舟、陆路骑行、雨林穿越)、六村联动(六个自然村联动发展)为抓手,优化提升毛纳村空间布局,着力打造村庄内涵式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新的游客服务中心、村居民房改造等项目正在全力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完工。届时,毛纳村的旅游接待能力会有显著提升。


    优美雨林风光是毛纳村发展的底气。五指山市在毛纳村举办雨林时装周、雨林实景演出、星空露营节等雨林和乡村文旅活动,聚集人气。


    鼓励返乡青年、优秀乡贤、外部企业加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行列中,加快形成产业配套服务。去年来,村庄开设2家农家乐,兴建垂钓平台、茶园观光步道、产品展示屋、咖啡吧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生态旅游接待能力。


    得益于此,2022年,毛纳村累计接待游客11.9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97.59万元,乡村生态旅游火热。


    变化,村民看在眼里,也记在了他们心里。


    “山乡巨变家和满,来年再到五指山,还把乡亲看,哎啰哎……”


    五指山下,人和景美,深山里的校园、繁茂的大树下,飘扬着生动的稚音,爱歌唱的黎族人用自己的方式道出心中的感情。去年7月,毛纳村组建毛纳村“1867”歌舞队,8月成立凤凰花童声合唱团,老的少的齐上阵,志在讲好毛纳奋进故事。童声合唱团原创和改编6首歌曲,孩子的歌声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走向世界舞台;歌舞队自编舞蹈,村民们通过舞蹈,打开迎客交流心声。


    一步一个脚印,紧盯共同富裕目标,毛纳村产业旺、群众富,文化兴。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各类人才参与其中,持续发力,这样的发展凸显高质量。


    曾向萍是海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副研究员,从2022年开始,她几乎每个月要在繁忙的科研任务中抽出时间,从明亮的实验室一头扎进深山里,直言“乐在其中”。


    绕过数不清的急转弯道,在五指山市畅好乡的什哈村,清澈的山泉水飞流直下,直奔群山之中的村庄河流。


    “这里的泉水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但土壤环境难尽人意,我们借助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改良土壤和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轻了经营成本,成功种上了高山蔬菜。”什哈村高山蔬菜基地负责人强浩表示,基地现在每天往外运送各类叶菜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推广良种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使用,发挥我们的优势。”曾向萍说,室内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常态化进行,既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又有利于当地群众科学种植,引导他们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去年8月,她又接下了水满乡茶园提质增产的科研项目,工作量更大了。“团队从种苗到技术指导,再到产量和质量,我们全程关注和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曾向萍说。


    在五指山,和曾向萍一样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还有不少,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服务,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剂”。


    农村基层治理,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引领非常重要。过去一年,五指山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投入了2683万元改建12个党群服务中心,市、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6个,评定四星级以上基层党组织15个,毛纳村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


    走进五指山市的村庄,共产党员户的牌子挂于大门显著位置。当地有关部门推进农村党员户挂牌亮身份实现全覆盖;培育12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3103户群众增收致富。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在这里,伴随着政策的有力落实,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宝山硕果累累”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2023-04-11
  • 贵安新区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 借力用力 推进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在贵阳市委组织部指导下,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强化统筹调度,围绕“1+1”发展模式,紧盯目标、项目、政策、试点,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增强活力,不断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去年,贵安新区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至50万元的村有17个,50万元以上的村有23个,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文/图石照昌)








    图为村民在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蔬菜基地搬运蔬菜。

    2023-04-10
  • 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取得综合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招数让老庄稼把式服了

    “去年种玉米时,我看到人家把地膜、滴灌带、播种一次性完成后才滴灌浇水,他们叫‘干播湿出’,我当时还笑话人家,这能成活?”4月8日,王万成笑着对记者说。


    王万成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树林子村的种植大户,每年种植130亩玉米,他口中的“人家”是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公司。王万成说,玉米的传统种植法是开春后铺地膜,土壤在地膜中自然保墒,待土地返潮后再播种,后期经过大水漫灌,1个月后,玉米能长1米多高。而该公司“干播湿出”后,1个月的时间玉米最多长到30厘米。巨大的差距让王万成讥笑不已:“我种了半辈子地,从没见过这样种的!”


    在树林子村2.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区,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对于如何运作,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恩泽作了详细介绍,“将黄河水引进澄清池后,通过3次过滤,较大的沙粒被清除。再将液体施肥灌、氨基酸液体储罐与水系统相连,通过高压泵,将液体肥料压入水系统,同时打开水泵和施肥机的开关,肥料便随水流进入田地,实现定时定量浇水施肥。”


    “采用大水漫灌方式浇地时,一部分化肥会被水冲走,既浪费肥料又污染水源;水太大时会淹死农作物,水太小,没几天农田就干了;大水漫灌时,玉米生长期间每亩化肥成本需要285元以上、用水量近500立方米。”白恩泽接着介绍项目效果,“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过滤黄河水中较大的沙粒,亩均节约用水量40%以上,化肥成本仅需187元,真正达到农民增收致富、企业降本增效、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深度节水等多重功效,特别是对距离项目区12公里的乌梁素海水质改善起到明显作用。”


    据了解,乌拉特前旗共有耕地346万亩,其中100余万亩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导致农作物稀稀拉拉、产量不高。通过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将液体氨基酸注入土地,酸碱中和后,能极大改良土地盐碱化现象。


    “建成高标准农田后,这个项目就可以规模化实施,对于零散地块,也可配套使用移动式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推广开后,稀稀拉拉的‘盆景’将真正变成茂密的‘森林’!”白恩泽说。


    “前一个月我还讥笑人家,后一个月我就笑不出来了。”王万成摇着头嘀咕,“人家的玉米比我的高出一头,亩产多出300来斤。今年我也要用这套技术,再也不当‘笨农’了!”(记者薛来图古斯毕力格)

    2023-04-10
  • 贵州省黄平县学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姜世超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视,让扎根基层的驻村干部备受鼓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学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姜世超说。

    2021年5月,姜世超来到学坝村。他驻村期间,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内容,在村里发展起水上乐园项目、生态大棚葡萄园等农旅综合产业。曾经产业薄弱、基础设施滞后的贫困村成为采摘游乐、休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通过引进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全面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此外还建立乡村振兴积分兑换机制,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卫生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伙儿逐渐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村集体经济一年上一个台阶。”姜世超认为,既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也要创新模式,调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更多更好惠及广大群众。”姜世超说。

    2023-04-07
  • 乡村振兴|山东泰安:废弃矿坑“披绿生金”

    春日的田野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城子寨村村民陈继美正忙着浇灌小麦。“去年玉米亩产1200多斤,小麦亩产800多斤。”陈继美说,这里三年前还是废弃矿坑,如今已成为沃野良田。

    道朗镇作为泰安市重要的山石建材生产地,早些年因经济发展需要,对山石资源较为集中的西部区域多个山头进行了开采。2019年10月,泰肥一级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生态修复项目动工,破损裸露的山体迎来了重生。

    在泰肥一级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生态修复工程立东片区,层层梯田渐次铺开,举目远眺,曾经疮痍累累的山体已是绿意盎然。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昔日的废弃矿坑变成肥沃良田。新华社记者孙晓辉摄。

    “我们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制宜的原则,对山体立面进行危岩体卸载,种植松柏、爬山虎等植株两万多株,对底面根据地类不同实施复耕,达到种植农作物的要求。”岱岳区土地资产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金海说。

    泰安市岱岳区区长刘国成介绍,岱岳区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昔日纵横沟壑的破损山体变成肥沃的良田,不仅带来“看得见”的生态效益,还给群众带来了“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陈继美仔细算了一笔账:去年自己种植的12亩土地除去成本收益达2万多元。现在路通了,水也通了,土地恢复后也比较肥沃,今年小麦每亩产量预计能达1000斤,收益还能继续增加。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昔日的废弃矿坑变成肥沃良田。新华社记者孙晓辉摄。

    据山东岱岳财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合贵介绍,他们通过生态修复,不仅恢复绿化面积345亩,还增加耕地137亩。“我们无偿将耕地交给周边村管理,去年收成达到了吨粮田,实现净利润20万元左右。”

    昔日纵横沟壑的破损山体变成肥沃的良田,是泰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成果。据介绍,泰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的全国试点,项目总投资166.37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有效解决了泰山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美、草茂”的总体目标。

    “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岱岳区将继续做好后续管控工作,让生态工程持续发挥生态效益,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持续提升。”刘国成说。(记者孙晓辉)

    2023-04-07
  • 河北农大拓展深化“太行山道路” 在乡村振兴最前线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

    一端连着刚刚过完120岁生日的河北农业大学,一端连接服务“三农”的最前线,河北农业大学的教师如今走出象牙塔、直达广袤乡村田间地头的路更快捷了。


    脚踩油门、手握方向盘,李中勇每年自驾车往返于学校和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孝墓乡30多次,每次里程200多公里,这名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80后教师服务的农业创新驿站就在这里。同为园艺学院教师的张鹤,每年往返学校和农业创新驿站的自驾总里程都在1万公里以上。“这条路太熟悉了!”若与张鹤同行前往他对接的创新驿站所在的顺平县大悲乡,即使专业司机也会直呼“跟不上”。


    从2017年开始,河北农业大学与保定市签订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在这个政府、高校、企业、农民相互连接协同的高效枢纽,河北农大的师生与农业生产端无缝对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河北农大人在承担被列入国家“六五”重点攻关计划的“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时,把科技送进农户,把知识献给农民,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


    自此以后,“太行山道路”成为河北农大人最为珍视的“标识”。“这个‘标识’不仅概括了师生教学科研的价值选择,还承载着河北农大人的精神气质追求,更体现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申书兴表示,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以“太行山”为农业创新驿站命名,正是站在新起点的河北农大人对太行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太行山道路”的拓展和深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19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如今广布于燕赵大地的农业创新驿站犹如燎原星火,照亮了当地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一所高校服务于农业全链条


    如何实现给散养鸡“刷脸”,以统计在外“逛吃”了一天的它们是否全部回笼?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第一次听企业负责人孙二东讲述他遇到的难题,即便身为河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的禽业教授,陈辉也不免一愣。


    作为驿站首席专家的她,很快找来了河北农大信息学院的同事,鸡“刷脸”的难题迎刃而解。“解决方案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陈辉介绍,通过智能统计安装在鸡棚出入口的设备所拍照片中鸡的数量,就能对鸡群回笼情况心知肚明。


    随着“云养鸡”模式在网络销售中受到追捧,陈辉再次向信息学院的“小伙伴”求助。作为“混搭”技术团队,这次他们协同攻关的是让消费者在线认养属于自己的“太行鸡”。


    很快,消费者通过手机进入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开发的“桃木疙瘩农场”小程序,手指轻点便可将整个鸡棚尽收眼底。通过24小时云端直播平台,消费者可以实时观看鸡的生活环境。


    每只被认养的太行鸡甚至都佩戴了智能脚环,消费者不仅可以检测到鸡的运动步数,还可以通过扫描脚环上的二维码了解鸡从出生到被屠宰的信息数据。


    这个混搭技术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再接再厉又开发出识别功能,让定制客户可以从鸡群中找到自己的专属小鸡,观察其位置和长势,提升“云养鸡”的体验感。


    身居象牙塔,作为河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中心副主任,周宏宇将目光聚焦“三农”前沿。他注意到,相较于品质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位于产业链后端的品牌打造和高效销售,成了一些地方发展现代农业时遇到的瓶颈。“通过市场端促进农业生产端,就需要相关专业混搭组队、协同技术攻关,破解农业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短板问题”。


    通过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河北农业大学形成了一套对农业产业链从科技研发到生产销售全方位服务的模式。“术业有专攻,通过入驻的河北农大专家团队,创新驿站可与全校的科研技术力量实现对接”。


    在周宏宇看来,这不仅得益于这所涉农高校相对齐全的学科设置,更离不开走“太行山道路”已成为每位河北农大人的自觉。


    从2017年以来,仅保定市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建设,就有河北农大15个学院、45个专业的师生参与其中,科技助力13类农业产业,更有300余名青年教师投身驿站工作,4300余名学生在此实习。


    一项成果支撑了一方新产业


    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河北农业大学的参赛项目《梨想——梨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拿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在总决赛中做发言展示的正是农业创新驿站成员、团队中的青年代表——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7级博士生李刚、2018级本科生于新乐。他们讲述了河北农业大学19名教师和34名博硕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师生团队,10多年间帮扶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创业历程。


    “当通过无人机俯瞰10万亩现代化梨园的时候,你就会对农业科技工作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豪情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指导教师许建锋告诉记者,参赛主题“梨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梨想’与理想谐音”。


    在位于邢台市威县的农业创新驿站,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师许建锋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前有首席专家张玉星教授,后有年轻教师和90后、00后学生。


    “农业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许建锋清楚地记得,团队接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梨体系“省力化栽培技术与模式”研究任务是在2010年。他们开始探索适用于威县的“三新四化”栽培模式时,当地棉花产业“一棉独大”,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致富难。


    而今威县梨产业从无到有,以“三新四化”栽培模式种植梨园近10万亩,“威梨”成为当地区域公用品牌,“吃威梨有威力”正逐渐被叫响。而他们科技攻关的成果已在全国得到推广,目前辐射26个省份,有力推动了中国梨栽培由落后模式向现代化模式的转变。


    “一个农业成果支撑了一方新产业。”有大赛评委曾高度评价《梨想》的价值。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几年来,通过所服务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师张鹤正积极推动经营者将农业从业者的收入更多地与公司效益挂钩,“游说了4年,终于从前年开始实施,并初步达到了效果,但还不够”。


    此举是旨在使双方在提质增效基础上实现双赢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探索。这点公司工人都看得到,但在这之外,张鹤看得更为深远:“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为这些回流人才搭建起承载他们的产业基础尤为迫切!”


    一个传统几代师生根扎沃土


    从太行山道路一路走来,河北农大人从不缺少身边的榜样。被誉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国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这位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生前曾表示,要想成长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农民。


    2022年4月24日到9月18日,河北农业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赵世馨和同学们就在顺平县大悲乡当了4个多月的“果农”。在这里的农业创新驿站,他们经历了苹果树从开花到结果收获的过程。


    赵世馨最喜欢的环节是在秋天收获大苹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赵世馨特别强调了大苹果的“大”字,尾音拖得很长。


    在这期间,她对当地不同品种的苹果都“门儿清”。返校后她和同学们还要在实验室里继续研究从驿站带回的苹果样本。


    4个多月的田间劳作让这名女大学生晒黑了。但赵世馨觉得这让自己看起来更接地气。“见多识广的记者来采访时,竟都没能认出我是一名大学生。”说这话时,24岁的她语气中透出些小得意。


    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农学专业学生的农业实践能力培养是检验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现实中的果树不都长得和课本上一样。”陈辉笑着告诉记者。来到对接的农业创新驿站,养殖户遇到的现实问题总能让陈辉脑洞大开。


    太行鸡好啄斗,一番打斗,不免掉落一地鸡毛,影响太行鸡销售时的“品相”。如何培育出“乖”一点的太行鸡?就此展开的研究,使这位80后教授拿到了相关国家项目的支持。


    正所谓“言传身教”,陈辉带领的本科实习生也在农业创新驿站完成了自己的首个科研项目,开发出的“功能蛋”对眼睛具有保健功能。


    做离这片土地最近的人、成为最了解这片土地的人——从“太行山道路”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始终是河北农大这所地方涉农高校师生不变的追求。

    2023-04-06
  • 沃野“耕”新不负春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众联种植合作社的农户正在机械化犁地。本报记者王臻摄


    春日的高原大地生机盎然,满目皆景。


    田野里,随处可见春耕备播的忙碌身影;大棚里,翠绿的秧苗欢快生长;村落间,各种农机往返“奔波”……


    村民们抢农时、忙农事,吹响耕耘希望的号角,全省各地拉开春耕生产的序幕,高原大地,一幅忙碌的春耕备播画卷从东向西、由川到山全面展开。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做好粮食生产不仅是农业农村厅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实践举措,更是每一位农业人的责任和义务。”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刘得国介绍说,截至3月28日,全省共播种农作物4.9万公顷,其中,粮食3万公顷,油料1.5万公顷,蔬菜0.4万公顷,1.3万公顷冬小麦陆续返青,目前长势良好。


    从农技人员下乡服务到农机具购置补贴,从化肥农药“双减”到农牧民农业技术培训,如何抓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


    3月22日,位于青海东南部黄河之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733公顷的冬小麦冒出绿油油的嫩芽,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装。


    为全面掌握尖扎县小麦返青长势、大田土壤墒情及病虫害情况,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同尖扎县农牧和科技局技术人员深入坎布拉镇、康杨镇、措周乡措干口村等地开展看苗情、查长势、送技术等调查服务行动,帮助农户解决春耕春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确保全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打通农业科技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是关键。全省抢抓农时,主动出击,3月14日至22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赴民和、循化、化隆、尖扎、贵德5县15个乡(镇)15个村开展秋冬种作物苗情调查工作。调查过程中,除了建议农户如何进行科学田间管理,还适时开展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除了在田间忙碌的农民和农技人员,同样忙碌的还有用途不同的农机具,它们来回穿梭于田间,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我们修理服务点一年要修将近300台大中型拖拉机,以及一些小型农机具,为了春耕生产的顺利完成,大家这个时间段都是加班加点,加快修理进度,全力保证春耕生产。”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寺咀农机修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马国林向记者介绍道。


    为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大通县农机部门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上门对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点,帮助群众对各类农机具检修现场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


    眼下,大通县农机部门除了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具检修工作进行跟进、指导、服务外,还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宣传农机安全操作相关知识,保证这些农机具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


    为进一步发挥农机示范效应和春耕生产主力军作用,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全力做好农资、农机、技术等全方位保障,确保农业机械保持良好技术性能,为全省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截至目前,全省共检修各类农机具16.3万台(套),培训人员4676人次。


    “目前,全省未发生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向好,为全年粮食丰产稳产提供了稳定的机械化支撑。”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陕建忠说。


    农机的运用,不仅是春耕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的体现。在青海热闹的春耕图里,除了农机具,记者还发现了春耕的“新主角”。


    3月28日,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新元村的春播现场,随着机器的轰鸣,一架植保无人机应声而起,在空中来回穿梭,均匀地为耕地喷洒着农药。近年来,无人机已经逐渐加入到我省农业生产的行列中,又快又省劲,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就在不久前,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现代农业服务水平,湟源县农业农村局针对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农民开展了植保无人机飞防技能培训。


    “现在种地和以前不一样了,需要学好无人机才行。”在湟源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的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植保飞防能手班现场,曹国财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着无人机。曹国财是湟源县的种粮大户,参加此次培训是由湟源县农机站站长推荐的。


    “其实早在两年前我就购买了植保无人机,但从未学过无人机操作,也没有证书,一直都不敢实际操作。”曹国财告诉记者,这次培训机会非常难得,理论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到室外进行实践操作飞行演练,让学员参加技能鉴定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合格证,切实将无人机植保技术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科技赋能让春耕备耕工作更稳更快地进行,也更加体现了我省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春耕备耕正当时,抓好基础促丰收。“聚焦农业领域稳产保供,牢牢守住农业发展基本盘,春耕是‘头等大事’,我们将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抓牢结构调整,确保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抓实储备调运,保障农资质优货足价稳,抓好科技服务,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细生产保障,打牢春耕备耕的工作基础,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生产有序推进,确保农业生产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农业丰收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坚实基础。”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全省种子储备3928.4万公斤,已销售各类良种累计989.41万公斤,其中小麦620.1万公斤;青稞138.05万公斤;蚕豆144.15万公斤;常规油菜4.3万公斤;杂交油菜77.41万公斤;全省储备各类化肥16.87万吨,农药702多吨、农膜1316吨;科技培训各类农牧民6000余人次。(本报记者王臻)

    2023-04-06
  • 从2023中国种子大会透视种业振兴新进展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补短板、企业扶优和市场净化等焦点,与会嘉宾提出诸多种业振兴新建议。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4月1日,与会者在参观论坛展览。新华社记者樊雨晴摄


    加快摸清种质资源“家底”


    记者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在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精准鉴定、资源库建设、开发利用等四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洋渔业资源库建成运行,畜禽种质资源库开工建设,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资源52万份,开展精准鉴定,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提升。


    在普查方面,我国组织第三次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和首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抢救性保护了大果猕猴桃、长江刀鱼等一批珍稀濒危资源,新发现豫西黑猪等多个畜禽地方品种。


    多位专家在种子大会上指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表示,我国园艺作物资源收集保存取得长足进展,但评价鉴定不够。目前国家蔬菜中期库保存的种质资源数量,与排名第一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我国保存的资源中国外资源占比较低。


    专家认为,下一步要扎实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建立央地协同、科企合作资源鉴定机制,打牢育种资源基础。同时,通过国际合作扩展资源来源。


    今年我国将全面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目前,相关部门正逐步开展普查数据核对归档、资源编目入库等工作,并将推动资源鉴定、登记、保存。


    “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久久为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副主任李英慧说,今后要聚焦稳粮扩油、提升单产等农业生产急迫需求,重点挖掘高油高产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密宜机收玉米、耐盐碱作物等优异种质。搭建一批精准鉴定和基因资源挖掘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精准鉴定和共享利用同步推进,促进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


    创新攻关引领新品种新技术突破


    在种子大会上,创新育种成果成为关注焦点。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一次播种多次收获……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介绍了多年生稻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各方加快推进创新攻关,培育出多个突破性新品种。我国自主培育的三个白羽肉鸡品种打破种源依赖国外的局面,市场占有率超过1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导培育的“华西牛”,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


    把饭碗端得更稳,业界期待更多新突破。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在部分品种核心种源领域还有一定的差距。2022年,我国全面启动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促进大豆、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突破性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





    3月14日,农业技术员在进行大豆品种发芽试验。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育出更多好种子,必须加快育种技术创新。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赖锦盛团队研发的Cas12i、Cas12j获得专利授权,我国在基因编辑核心工具领域实现新突破。“相关技术已被运用到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以及猪、牛、羊等动物育种科研中。”赖锦盛说。


    每次农业科技重大突破,都带来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指出,我国生物育种的原创基础研究、前沿育种技术、重大新品种创制能力仍然存在短板。“必须把握机遇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实现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扶优企业厚植“市场沃土”


    “扶企业就是扶种业,企业振兴就是种业振兴”成为业内共识。


    “在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里,企业扶优就是要让企业做大做强。”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说。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从3万余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企业中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对外公布名单并给予政策扶持,进而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企业发展依靠良好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指导文件,部署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推出了品种DNA指纹公共平台和首批打假护权种子检验机构,撤销了国审品种233个和登记品种829个。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出台最新司法解释,2022年印发涉种刑事审判指导意见,连续三年发布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向业界传递了强烈信号。


    一知农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坦言,过去公司代理的小麦、蔬菜等品种权纠纷案件时有发生。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渐完善,侵权、“套包”情况大幅减少,行业对侵权维权的认识也明显提升。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种业规模企业仍然较少,市场集中度不高。此外,创新资源仍一定程度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


    “现在最缺的是企业里的科学家,缺懂技术、懂市场的人才。”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玉平认为,创新成果只有真正产业化,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菊丹认为,新修改的种子法将提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植物品种的商业价值,但如何更好地通过专利制度为种业发展提供法律保护,仍需持续探索。(记者赵颖全、罗江、于文静、陈凯姿)

    2023-04-04
  • 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云南出冬瓜村:夯实民族特色经济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在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村民杨春兰最近和村民加紧制作德昂族酸茶。





    在杨春兰的带领下,过去几年来,乡亲们靠酸茶增收致富。





    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2022年,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子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杨春兰对村民不断开展业务培训,力争使这一民族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开发和利用,促进这一民族特色经济良性发展,从而推进乡村振兴。

    2023-04-04
  • 新农家取代茅草屋,白云乡村面貌实现巨变

    乡村的样子,集中反映了基层社会的面貌。


    恢复建置50年来,贵阳市白云区农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阶段,农村面貌实现巨变。


    1973年恢复建置前后,贵阳市白云区农业发展缓慢、农村面貌落后、农民的温饱仍未完全解决。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浪潮,聚焦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全面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区农村发展跃上新台阶。


    2005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贵阳市白云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全区新农村建设呈现蓬勃生机。


    经过多年发展,全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路网趋于完善。到2010年,白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点、市区共建点、区级点全部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当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7385元,比2007年增长了47%。





    贵阳市白云区曾经的农村危房(上)与新农村建设面貌(下)对比。白云区委宣传部、白云区档案馆供图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贵阳市白云区围绕“富、学、乐、美”四方面内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


    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全区先后建成20个市级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通过“抓点、带线、扩面”,打造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化融合、地域特色鲜明的“蓬莱仙界·白云人家”七公里一线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


    在白云,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按照扶优扶强、“五靠优先”(靠近小城镇、靠近产业园区、靠近农业示范园区、靠近旅游景点景区、靠近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原则,全面实施小康路、小康房、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六项行动计划”,以及农民就业创业、农村全民教育、文明村寨创建等“三项提升行动计划”。


    贵阳市白云区整合18个部门的项目资金近3亿元,先后建成了20个市级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13年12月,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并荣获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开启了新发展阶段。


    根据全市的工作部署,贵阳市白云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五治”等抓手,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贵阳市白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改造农村危房81户,建成32座农村公厕,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438户、普及率达96.4%。当年,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荣获“全省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








    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乡村新居。白云区委宣传部、白云区档案馆供图


    2022年,贵阳市实施农村“五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白云区提升改造农房风貌1050户,全面完成青山、摆茅、马堰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外运垃圾减量至57.9%,完成改厕1348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新风日渐形成。


    农村工作面向基层,要做出成效,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细”文章。


    今年,贵阳市白云区将升级乡村振兴工作,以6个示范村(尖坡村、青山村、靛山村、冷水村、蓬莱村、石龙村)为核心,通过产业的布局和文化的提炼,辐射10个拓展村,以环城林带为依托,围绕农村“五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廊带。


    各村坚持攻坚“五清”(清理庭院、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乱搭乱建、清理滥办酒席),持续评定“五园”(美好家园、美好果园、美好菜园、美好菌园、美好田园),逐步实现“三改善”(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治理体系,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品质白云,美丽乡村。“十四五”期间,贵阳市白云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白云区委宣传部)

    2023-03-31
  • 江西:科技下乡 助种田老把式走出新“稻”路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南港镇庙前村种粮大户方贱苟,和水稻打了近半个世纪交道。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近些年,种田老把式遇到了新烦恼,农机怎么保养?水稻害虫怎么消灭?春耕服务队的到来解了老方的烦恼。


    今年春耕以来,江西各地纷纷派出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里,现场“问诊把脉”,为像老方这样的种植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指导服务,让种田的老把式走出新“稻”路。





    上高县南港镇庙前村的农民正在平整土地。上高县委宣传部供图


    农技专家田间“问诊”


    “这台机油有点少,得加到这个位置,这个传动轴磨损得有点严重啊,要换一下,这个轮胎没气了,得打气……”


    近日,在上高县南港镇庙前村的睿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10台农机具摆放整齐,镇里的农机服务队检修员正拿着扳手、钳子等工具,对所有农机具进行全身“体检”,仔细检查关键零部件使用情况。


    镇里来的经验丰富的农机手,敲一敲,听一听,立马就找到了农机的“病症”。


    “该加润滑油的要加油,该做保养得做一下保养,农机检修一点也马虎不得。”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首峰一边忙活,一边对合作社负责人方贱苟说道。


    睿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有十多家农户,拥有土地3000余亩,农忙季节,农机使用频繁。


    而眼下正是种植早稻的季节,农机即将用上派场。几个月没用的机器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农技人员的下乡指导恰逢其时,解决了方贱苟的一大难题。





    南港镇庙前村的农民正在为秧苗覆盖薄膜,保证育秧温度。上高县委宣传部供图


    种田老把式遇到新烦恼


    方贱苟今年64岁,十七八岁开始扎根农村,近半个世纪都在和泥土打交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种田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从当初分给自己的几亩田,发展到后来,通过承包,方贱苟的种植面积达到几十亩,成立合作社后,通过流转,方贱苟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现在的3000亩。


    面积扩大的同时,种植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面积这么大,单靠人工肯定不行。”方贱苟说。近年来,方贱苟的合作社陆陆续续购置了10多台农业机械。


    机器到位了,保养和操作又成了问题。和其他机械不同,农机整日和泥水打交道,损坏率高,使用年限交短。此外,一些机器的操作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民来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节省种植成本和时间,方贱苟曾花4万块钱,购置了一台无人植保机,但是由于操作不慎,第一次使用,就将无人植保机飞到了山上,撞了个稀巴烂。


    本想省钱,却亏了钱,这件事到现在在方贱苟心里还有阴影。


    今年三月初,南港镇为了响应上高县“三联三访三促”活动,成立了一支包括农机服务队在内的“春耕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就农民在早稻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


    旧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


    春耕服务队的到来让方贱苟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近期温度低,对早稻生产影响很大,育秧的时候要注意覆盖薄膜,保证育秧温度。”春耕服务队成员提醒道。


    “你们提醒的很及时,我们这几天也正准备采取一些保暖措施。”方贱苟说道。


    方贱苟是个种田的老把式,对早稻生产各个环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熟稔于心,对于目前频繁的低温天气,方贱苟早有预案。


    早稻育秧、秧苗移栽期间,镇里农业部门也会举办培训班,针对不同的天气,指导农民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作为种田大户,每次培训班,方贱苟都不会落下。


    相对于低温,方贱苟更担心的是一种水稻害虫——二化螟。


    说是新问题,其实是老问题新情况。


    方贱苟和二化螟打了一辈子交道,除了打农药,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制服它。怎样在减少农药使用的同时又能把二化螟的危害降到最低?


    趁着镇里的春耕服务队来到家门口的机会,方贱苟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方贱苟的疑虑和农技专家的思考不谋而合。“我们这次来,就是要普查这种虫子目前的危害程度。然后指导大家对症下药,将二化螟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王首峰说。


    庙前村地处山区,农业种植缺水比较严重,往年还能凑合,去年大旱,缺水的问题更加凸显,方贱苟吃尽了苦头,没有水,种地技术再高明也是白瞎。


    村里将这个问题反映给了镇里的水务站,10万块的水库维修资金很快批了下来,这次春耕服务队下乡“问诊”,当着村支书和服务队队员的面,方贱苟又吹了吹风。


    “放心吧,资金已经到位,焦糖水库扩容马上施工,水稻缺水问题以后不会再有了。”春耕服务队队员向老方保证。


    科技下乡,助力老把式走出新“稻”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


    上高县“三联三访三促”作风大转变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虚心听取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以上高县为代表,今年以来,江西各地各部门,纷纷派出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里,现场“问诊把脉”,为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指导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3月28日,江西还启动了全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网络直播、视频培训等方式,线上教学与线下指导相结合,实实在在解决农业产业问题,帮助农民提升技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江西把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据统计,近三年,江西省级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4179人次,下达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10770万元。


    根据江西出台的《江西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助力乡村振兴,到2025年,江西按需每年将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左右,组建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的省级科技特派团150个左右。

    2023-03-31
  • 一个边陲瑶寨的乡村振兴“密码”(乡情村貌)——探访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

    河边村过去的老房子。





    河边村现在的房子和村景。





    李小云向村民展示村庄设计规划图。





    建设完成后的瑶族特色民居客房内部。


    游客和村民一起跳舞。





    村民在挑香蕉。





    河边村风光。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3月的北京,春暖花开。在一个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的演讲让学员们眼前一亮。


    “打造新业态,培养乡村CEO(乡村职业经理人)……”李小云的很多想法,源自他在云南边陲的扶贫经历。


    2014年的一个冬日,李小云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进行扶贫实践。他在这个瑶族村寨长驻下来,帮助乡亲们发展起了产业,摆脱了贫困。2021年,李小云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边村也成功解锁了乡村振兴“密码”。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河边村,探访这个村庄的蝶变故事。


    “瑶族妈妈的客房”火起来


    勐腊县是云南最南端的县,河边村是一个热带雨林环抱的瑶族山村。一进入村子,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争奇斗艳。一栋栋排列整齐、颇具瑶族风格的木楼掩映在绿树中,阳光照耀下,屋顶泛着蓝光,像一颗颗蓝宝石。行走其间,仿佛在画中游。


    9年前,李小云刚到河边村时,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黄土飞扬,家畜乱跑,一些村民住在木头搭成的窝棚里,里面一片漆黑,漏风漏雨。眼前的一切,对李小云触动很大,他决定在村里长驻下来,并暗自起誓:不脱贫,不出村!


    当时,河边村靠天吃饭,收入主要来自于甘蔗、砂仁、橡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000元左右。为了筹资,李小云成立了“小云助贫中心”公益组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云助贫”在河边村探索深度贫困综合治理。


    经过驻村走访和深思熟虑,李小云提议河边村依托雨林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旅游业。当时,村里人住的木屋,只是用木板围一圈,石棉瓦搭个顶,矮小、无窗,不透阳光。要发展旅游业,李小云设想,首先需要建造充满阳光又有瑶族特色的房子,村民既能自住又能当作客房赚钱。当地政府采纳了李小云的提议,整合涉农资金,为村民建造新房。


    房屋设计仍沿袭了瑶族传统的干栏式木楼,方便就地取材。木楼从房梁到围墙均为木质,上下两层,一层架空,二层住人。李小云提出,在每户民居内建设一间客房,叫作“瑶族妈妈的客房”。这种“嵌入式”瑶族民居,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民宿模式,打造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客居与主居相融合的瑶族特色民居。


    几十年来住在低矮阴暗的窝棚里的村民们,想象不出高大、明媚的瑶族式建筑是什么样的。李小云自己设计出效果图,在投影仪上放给村民看时,不少村民仍半信半疑。直到第一批瑶族房屋建成后,村民们才纷纷加入。


    从2015年底到2017年,整个寨子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油锯“嗡嗡”作响。村民们自己动手,一栋栋瑶族特色的干栏式木楼拔地而起,打造出“村里人不想出去、城里人想来看看”的河边村,把“诗和远方”过成了自己的日子。


    在盖新房的同时,李小云推动将村庄美化、厕所革命、厨房革命以及会议、餐饮等设施建设纳入贫困综合治理工作中。


    记者走进几户村民的客房和厨房,只见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无论是客房的床铺,还是厨房的桌椅餐具摆台,都与正规酒店、宾馆的房间一样。


    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住在改造后的瑶族特色民居里,品尝村里的“雨林鸡蛋”等特产,孩子们则痴迷于观察从未见过的植物与昆虫。“村子尽可能保持它原有的状态,但进入房间,生活又是现代化的。”李小云说。


    村民们的创意更是层出不穷。记者在村里到处可以见到村民自制的艺术品。在一间客房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张木桌子。这种桌子的木料很常见,以前被用来烧火,如今,村民们将其加工制作成有创意的木质家具。有村民利用木材原有的形状,雕刻出了“手”形椅子。还有村民利用一根大柱子原有的弧度,将其一分为二,做成入户楼梯,游客沿着这个自然弧度走上楼,别有一番乐趣。


    村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河边村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雨林资源、瑶族文化资源,打造以“瑶族妈妈的客房”为主的高端民宿新业态。目前,河边村已建起“嵌入式”客房47家,完善商业酒吧、儿童活动中心在内的基础设施达93项。通过绿化休闲空间,将自然景观与活力商业有机结合,为河边村打造多样的户外活动、就餐、交流空间。2018年,河边村整体脱贫。2022年,河边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而且是新产业、新业态,只有将传统和现代对接融合,才能产生最大价值。”李小云说。


    致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在河边村振兴路上,特殊困难群体也没有掉队。


    8年前,聋哑人盘萨涅眼里的光芒曾经熄灭过。丈夫和儿子先后去世,只留下她和小女儿。她面对的,不仅是失去亲人的痛苦,更是一个家庭失去劳动力之后的困境——橡胶没人割,地也种不动,盘萨涅一个人种点儿玉米,养两三头猪,玉米是猪的饲料,猪则是她的全部经济来源。


    “建房子的时候,我们优先给她建。”李小云说。2017年4月,盘萨涅家的客房开始运营,每年可以为她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


    学做饭、学记账、学服务,政府组织培训,盘萨涅学习得极其认真。她买了冰箱、电视,不舍得自己用,而是给客房里的客人用。盘萨涅的客房是小间,但收拾得很干净,助贫团队和合作社制定的客房标准,她严格照着做。“她家的客房比较小,但布置得非常用心,比我们当初给她设计的还要温馨。”李小云说。


    盘萨涅家还种点儿玉米,养猪和鸡,房前屋后,也会种点水果蔬菜。这也是李小云希望看到的,客房是河边村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他不希望成为唯一的一环,“如果没客人怎么办?”


    李小云理想中的产业模式,是一个包容的、多元的、可以互相支撑的业态,“比如种植热带作物、中药材、养猪、养鸡、养蜂等,这些产业的产品本身就可以给村里的餐厅、客房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对村民来说,收入是可以叠加的,同时也能增强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


    现在,盘萨涅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做的饭很好吃,跟人合影时,总是羞涩地笑着,眼睛很亮。虽然听不见也说不出话,可她总是尽力理解客人的诉求,闺女也会帮忙。


    年轻人返乡当起乡村CEO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庄只有人丁兴旺,且有年轻人愿意为村庄建设出力,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李小云说。为此,他着重培养村里的年轻人,让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就业,甚至返乡创业。


    2016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打工的周志学听说村里要进行改造,于是回村帮家里盖房子。在搭建自己小家的同时,周志学亲眼目睹了李小云教授团队是如何带领乡亲建设这座古老瑶寨,为大家“换新家”的。周志学深受鼓舞,这次返乡后,他便没再离乡打工,而是开始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2019年春节前,李小云团队决定正式成立河边村雨林瑶家专业合作社,把过去几年带领大家开展的“瑶族妈妈的客房”项目正式移交给全体村民。留在村中的周志学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并被推荐担任合作社的总经理,统筹和管理全村的客房。李小云还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乡村CEO。


    合作社的管理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在大学生志愿者和周志学的帮助下,村里的年轻人渐渐掌握了如何使用电脑。后来,另外一位高中毕业的李进也回到村里,承担起合作社的财务工作。


    这些年,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是河边村最好的“宣传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今年30岁出头的邓林强,是位有文化的新农民,他的祖辈就有养鱼的传统,但每年只是养十多亩,收入不成气候。他接手祖业的这几年,鱼塘面积扩大到了50亩,今年计划扩大到80亩。他对记者说,今年要到外地考察学习,争取实现养鱼大丰收。


    村民盘永飞也定好了今年的发展计划。他告诉记者,自己这几年接待了很多游客,又经常去景洪市考察,觉得河边村旅游业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许多传统菜要大胆创新;各家各户在客房标准管理上,一定要向星级目标迈进,这是市场大势所趋。”闲暇时,盘永飞还通过抖音和微信平台推销雨林蜂蜜。


    风从山外吹来,山水从此不同。经过李小云团队的帮扶,河边村村民自我发展的意识被唤醒,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越走越快。河边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外地人来到这里,交流、考察、学习,有从州里来的,有从省里来的、首都来的,还有从非洲远道而来的。


    村民卢发东说,“大家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都觉得很新鲜。村民走出去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有外国人来了。我第一次举牌接待外国客人时,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这里交流扶贫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尼日利亚籍留学生韩懋宇在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到河边村考察后,他说,“河边村的脱贫经验、中国的扶贫经验,对我的国家尼日利亚、对非洲,都非常有帮助。”

    2023-03-30

  • 首 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