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光伏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3月26日,酉阳小河镇小岗村,工人正在检修光伏发电板。


    近年来,酉阳以“光伏产业助力共同富裕”为主线,建立光伏发展产业联盟,利用“工业厂房、农村建筑屋顶、农村荒草地”等闲置资源,全面推动光伏项目发展,开启了农村全新的生产生活能源消费模式,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典型示范。


    特约摄影陈碧生/视觉重庆

    2023-03-30
  • 绿叶菜生产全过程数字管理,上海打造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近日,由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承担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国家设施绿叶菜生产全过程数字管理标准化示范区》和由上海马陆葡萄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马陆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在金山九丰农博园举行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上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启新篇章。


    据了解,从1995年起,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先后在全国2000多个县(区、市)建设10批469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示范项目覆盖了粮食、畜禽、水产、林产品、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和各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持续发展之路。经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共134项,《国家设施绿叶菜生产全过程数字管理标准化示范区》等4个上海推荐的项目成功立项,此番启动2个项目建设。





    其中,《国家设施绿叶菜生产全过程数字管理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由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静捷蔬菜专业合作社承担,上海市崇明区农业质量安全中心、上海市金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市松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参与,将构建涵盖农业一张图数据采集、绿叶菜种植全过程记录、质量管理系统应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实现数据规范化、产业标准化、过程数字化、管理智慧化。


    《国家“马陆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则以“马陆葡萄”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标准化和品牌核心基地标准化为核心示范内容,将在嘉定区马陆镇大裕村建立“马陆葡萄”核心基地300亩、品牌覆盖面积2200亩的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标准化示范区。


    “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有关人士表示,农业农村标准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上海抓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契机,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着力解决超大城市农业农村发展“痛点”,希望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上海实践。





    据介绍,目前,上海正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数字管理,已分门别类摸清全市220多万亩农业生产用地现状,绘出“一张数字农业地图”,为每一块农业生产现状用地进行精准绘制与编码;同时,实施农产品生产过程数字化,推进网格化巡查管理智慧化,利用移动监管系统与数字农业地图的对接,多维度对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为风险预警提供支撑;另外,实施食用农产品亮码追溯,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的农产品追溯新模式。

    2023-03-29
  • 巴彦淖尔:3地入选内蒙古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近日,内蒙古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022)发布,全区共选取典型案例23个,其中,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蒙海镇、磴口县隆盛合镇公地村、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村入选。





    近年来,蒙海镇探索推行“一核多元、共建共治”乡村社会治理模式,通过“一村八化”(民主化、多元化、契约化、标准化、网格化、星级化、智慧化、服务化)模式,着力推动乡村治理和服务重心下沉,把党支部调动起来、党员组织起来、群众动员起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公地村将7个社划分为19个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村民小组长和优秀村民代表任网格员,积极探索“网格员+志愿者”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行“党建+积分”基层微治理模式,建立积分超市,按户积分、每季度公示。义丰村通过实施“微治理”模式,成立“微组织”,开展“微服务”“微教育”“微管理”“微监督”,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和监督水平,逐步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据悉,今年,巴彦淖尔市将高效能推进乡村治理,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大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强化法治教育,全面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深化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薛来)

    2023-03-29
  • 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如何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给信息通信行业提出了新课题。要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以数字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当前,数字技术正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数字乡村建设备受关注。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早些年,“要想富先修路”是很多村庄提出的口号,而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要想富先建网”则凝聚着乡村振兴新共识。行走在广袤农村,如果留心观察便会发现,耸立在田间的铁塔上挂了不少4G、5G基站,网络信号几乎覆盖村村户户。当然,建好网络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用好这些数字基础设施才是根本。


    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如何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给信息通信行业提出了新课题。有些地区在先行先试中找到了答案:从电子商务有效拓宽农产品销路,到智慧系统对人员、农资、设备等进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从全天候监测气象、土壤、温湿度来提升农作物质量,到专家远程识别诊断病虫害、推荐优选用药方案……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收等各个环节,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带来的不仅是农业技术革新和生产力提高,更是农业经营模式的深刻变化。


    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基础上发展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在生产决策、过程管理、产品质控、经营体系、金融支持、消费服务等领域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以数字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数字技术可以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提供支持。数字技术具有精确快速的优势,能够适应乡村人员流动加快、乡村治理单元细化等新情况,提升治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在云南,中国移动打造了云南乡村振兴平台,围绕网格治理、视频监控、消息通知等方面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在平台助力下,乱扔垃圾的行为没有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理念被村民接受,违规停车、乱堆杂物的现象不见了,村庄干净整洁,花坛红绿点缀……数字化让乡村治理开始从经验式治理转向精准化治理,从少数人参与变为多数人共治,有效促进了自治、法治和德治的“三治合一”,进而提高治理效率。


    但也要看到,数字乡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美丽富饶的数字乡村仅出现在少数地区。原因在于,社会力量动员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各类群体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目前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十分有限,也缺乏可持续性。


    接下来,需要让试点走向普及,把“样板间”打造成“商品房”,在更大程度上满足老百姓真实需求、真正关切。这要求运营商、通信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支撑,主管部门、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在政策上、资金上多向乡村倾斜,形成合力。更为关键的是,各方要加快探索出数字乡村建设的商业模式,让数字技术能够更多落地,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村民尽可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数字红利。(李芃达)

    2023-03-28
  • 找准门路促致富 精准对接助就业(两会后探落实·关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④)

    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统筹各村发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找准门路促致富精准对接助就业(两会后探落实·关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④)





    本报记者肖家鑫


    核心阅读


    成立合作社联盟、建立就业供需数据库、设立“支书大讲堂”……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针对群众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全镇“一盘棋”思想,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破了各村“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了镇村心连心、村村传帮带的发展趋势。就业、看病、教育、休闲娱乐、文化生活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促进镇域齐心发展。


    互学互鉴


    村村联动带增收


    春暖花开,莲枝摇曳。3月12日,在姚村镇前宋村的旱藕池旁,庙东村党支部书记颜浩正在仔细察看藕池水量和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下新藕种前的评估。


    “到清明节后就能下藕种了,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颜浩正不在自己村子待着,咋操心起了别的村子的莲藕?


    前宋村党支部书记于承利回忆,一年前,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前往庙东村考察旱藕项目,当天就拍板,要紧跟上庙东村产业振兴的步伐,发展莲藕产业。庙东村则为其提供全程支持,包括村情考察、方案设计、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


    去年谷雨时节,前宋村7亩由废弃坑塘改造的藕池里,栽下第一批藕种。当年喜获丰收,2万多斤莲藕为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


    从庙东村内50亩莲藕基地“一枝独秀”,到带动全镇17个村子发展起400余亩莲藕基地,折射出的是姚村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谋划。


    2020年,曲阜市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联盟,分片区、分产业建立起8个联盟基地,以党建引领为纽带实现规范运作、抱团发展,其中就包括以庙东村为主的合作社联盟莲藕产业基地。


    姚村镇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逐村考察,加快推进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互鉴,开发了荷叶茶、藕粉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在镇域范围内做大做强生态莲藕项目。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赏荷、钓龙虾、亲子游等休闲观光活动,初步形成了姚村镇生态莲藕产业示范区,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除此之外,姚村镇还支持和帮助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毕家村的火龙果、保安村的庭院草莓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设施选址建设、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采收、互联网销售等环节为百姓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产业振兴,既要因地制宜谋发展、突出特色兴产业,又要互学互鉴、共促共进。”姚村镇党委书记李瑾说,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发挥好乡镇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打破村与村之间的壁垒界限,以产业振兴推动百姓增收致富。


    送岗到家


    就业服务更高效


    3月13日,又逢工作日,毕家村村民颜承喜穿上工作服,步行前往姚村镇工业园上班。


    “我掐着表算了算,步行11分钟就能到厂门口。”务农30多年,颜承喜如今有了新的身份——山东鑫诚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员工。


    颜承喜已过花甲之年,因患有慢性病,长期的医药费用让生活拮据起来。在一次镇村联合开展的就业需求入户调查活动中,他的个人情况和就业诉求受到关注。一周后,他便收到山东鑫诚智能工程有限公司门岗保安的工作邀请,月薪1500元。


    “这个年纪了,家里地不用管就有钱拿,还能在家门口上个班,一年到手3万多元,吃喝不愁,吃药也不愁了!”颜承喜高兴地说,“现在生活好了,身体也好了。”


    受益于姚村镇的土地托管服务体系,毕家村村民不仅能享受土地增值红利,还能进镇经商、进厂务工,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就业问题。企业用工难,村民就业又没有门路,怎么办?


    姚村镇共有用工企业52家,其中有30家集中在镇工业园,工业园与多个村子相邻,却长期存在用工难。面对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姚村镇党委、政府成立就业推进工作专班。


    一方面聚焦企业用工,摸排辖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详细的人员台账;另一方面聚焦群众求职,选取10个就业问题较为突出的村子为试点,与村两委和人社服务专员分组结对,挨家挨户统计个人简历、技能和求职意向。


    今年2月,涵盖52家企业、1500名村民的就业供需数据库初步建立,镇村两级联动,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精准对接。目前,姚村镇工业园内用工约半数为姚村当地村民,共1050人,形成了“15分钟就业圈”。


    姚村镇镇长王福生说,与城市就业不同,对农村群众来说,急的是收入,难的是路子,只有打通就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把就业服务网织得无缝隙、全覆盖,送岗位到家,才有可能不落一人,不让为民解忧纾困成为一句空话。


    每年正月十六,孔家村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桥头古会”,传承了百年的集会,总会吸引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前来。今年的“桥头古会”上,镇里组织了一场“春季招聘会”,参加人数35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860余人。


    线上动态管理,线下上门招聘。姚村镇还筑牢“常态化”招聘阵地,依托“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为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高效、便捷的招聘、求职平台,当好就业服务“中介”,千方百计帮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三治结合


    村风村貌共提升


    “虽说是大讲堂,我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经,咱大家聚一块共同探讨探讨乡村治理经验,共同进步。我这10年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三治结合’的探索……”


    3月15日,受保安村邀请,孔家村党支部书记孔令喜走上了保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支书大讲堂”。保安村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悉数到场,还有一些慕名前来的村民。


    “‘三治结合’就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孔令喜介绍着自己的乡村善治经验,一直以来,孔家村都坚持德法兼治,引导村民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同时,以“和为贵”理念调解邻里关系,形成了和睦友爱的村风民风。


    2017年,孔家村启动人居环境大提升工程,村民孔祥生位于村东头的一处300平方米的荒芜庭院“拖了后腿”,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孔令喜和村两委从德、法两个方面劝说,孔祥生很快便配合村里将庭院改造为文化广场。


    人居环境好,村风民风好,孔家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


    最让孔令喜有成就感的是“自治”。孔家村建立了多个维度的村民自治体系,发挥党员、志愿者、街长、知识分子、热心村民的作用,人人参与自治、共治。


    姚村镇共有28个行政村。在孔令喜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其他27名村党支部书记的手机号码,他们互相之间交流密切,来往频繁,互相邀请参加“支书大讲堂”,交流集体经济增收方法,参观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下一步,曲阜将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文明实践、文化惠民、志愿力量等让政策和服务自上而下地沉下去,全力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2023-03-28
  • 挖掘产业优势 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2%


    挖掘产业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核心阅读


    建设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拓展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发挥返乡入乡创业人群联农带农优势……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2年我国乡村产业培育壮大,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新建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农业产业强镇,乡村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乡村产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去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


    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补齐基础短板


    延长产业链条


    春暖花开,江西省鹰潭市上清镇上清村板栗种植基地,乡亲们正忙着清理杂草、施肥作业。“上清板栗个头大,口感脆甜。”正在施农家肥的种植大户童庆锋介绍,目前他种植板栗260多亩,年产量超10万斤。


    据介绍,上清镇板栗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累计带动1200多户农民增收,其中包括53户脱贫户。“当地的小板栗成长为大产业,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童庆锋坦言,原先出村的路不好走,运输时间长,加上没有冷链物流车,好多板栗烂在半路上,损耗很大。加上板栗在11月份集中成熟,保鲜期很短,储运压力很大。


    “政府积极协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童庆锋介绍,近年来,上清镇加快补齐道路、物流等基础短板,不断增加冷库库容,让板栗“住”进了安全舱。随着仓储冷藏设备不断完善,板栗销售期从“一季卖”拓展到了“全年卖”。


    基础不断夯实,链条持续延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202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9.14万亿元、增长3.6%左右,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建设1.6万多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延长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加工是关键。在江苏省泗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天都有一辆辆满载食用菌的货车,开往上海、北京等地。去年,华绿公司江苏基地的7家菌菇工厂共销售鲜菌菇约12.5万吨。以占地1平方公里的精深加工板块为核心,当地持续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到2022年,累计10家以上企业入驻精深加工板块。


    “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是发展乡村产业的主攻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认为,未来应当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向产地下沉,加工产能向县域布局。


    应用前沿技术


    拓展新兴业态


    “大家好,瞧瞧这刚摘下来的西红柿,口感酸甜,营养丰富,现在下单,下午就能发货咯……”手机这头,主播边品尝、边讲解;屏幕那头,消费者纷纷点赞下单。振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黄杰能介绍,借助直播带货,这段时间特色农产品的日均发货量达3000件,年产值预计达到500多万元。


    在黄杰能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大部分农村地处偏远山区,以往特色农产品一直面临销售难、价格低的困境。“把山里的果子卖出去,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黄杰能说。


    改变源自一根网线。最初,黄杰能在手机上做微商,有时一天纯收入能有1000多元。尝到甜头后,他开始学习电商运营。公司一步步壮大,员工增加到现在的20多人,实现了芒果、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助力田东农产品的销量和价格都提高了不少。


    当前,订单农业、农村电商、视频直播等农业新业态方兴未艾,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2022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2021年提升6.4个百分点,为农民增收创收、农村发展创新等提供了动力。


    新技术促进新业态,新产业催生新融合。近年来,随着文旅、康养等产业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也大量涌现。


    融融春光里,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人气正旺。据统计,综合体建成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杜堂村第一书记葛天才介绍,下一步,还将辐射带动周边村共同打造村景融合示范区,带动更多乡亲共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农家乐等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融合农文旅,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说,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人才创新


    积极联农带农


    春意盎然,山东省金乡县高创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连栋温室大棚内,黄瓜、辣椒、茄子等长势喜人。示范园负责人刘海方正给前来购苗的菜农介绍:“黄瓜苗嫁接到南瓜砧木上,种苗抗病力强,采摘期还会延长,产量也会提高。”


    聚焦蔬菜育苗、精品采摘,建设高标准苗床及精品蔬菜种植、采摘体验基地;发起标准化农业技术管理培训教室,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达1300余人次,直接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成为专业蔬菜种植户……近些年,刘海方探索多种方式带动乡亲致富。“未来我们计划建设高标准的研学游基地,通过植物认养、采摘休闲、研学体验等方式,带动更多乡亲分享农业增值效益。”刘海方告诉记者。


    “乡村产业振兴要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说,应当引导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加快形成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目前全国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2—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


    产业兴、人气旺。返乡入乡创业的各类人才,也是积极带动农户致富的力量之一。


    今年是新农人陆文婷直播卖蜂蜜的第四年。大学毕业后,陆文婷被浙江省丽水市的生态环境吸引,和丈夫一起奔赴山区,创办了绿谷土蜂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蜂农+合作社+公司+蜂旅融合+销售”的路子。在拥有众多野生花卉资源的丽水,经过多年坚持,陆文婷养殖土蜂4000多群,建设蜂场30余个,遍布莲都区老竹畲族镇周边,带动1360余户农户开展中蜂养殖、蜜源植物种植、蜂箱制作、土蜂蜜销售等,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作为新农人,要用新的理念、技术,让更多乡亲品尝‘甜蜜的滋味’。”陆文婷表示,“我们计划将直播带货扩展应用到更多农产品,带动更多农户共享数字红利。”


    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各类人才创业创新,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带动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记者常钦)

    2023-03-27
  • 量大质优,向现代化农牧业大步迈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牧业是固国富民的战略产业。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内蒙古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建设好国家“粮仓”“肉库”“奶罐”,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锚定目标,久久为功。内蒙古将紧扣“地、水、种”和“粮、肉、奶”六个重点,全力推动粮食单产再提高、牲畜养殖再增效,不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向现代化农牧业大步迈进。


    从独特资源到生产要素再到发展优势,内蒙古种好“塞外粮”、舞活“产业链”、擦亮“蒙”字标,努力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


    一年好景在春耕。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内蒙古先后召开春播第一耧暨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现场会、全区土地平整大会战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对全区春耕备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力推进粮食生产工作落实。


    自治区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占江说:“往‘中国碗’里多装粮、装好粮,是内蒙古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我们将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内蒙古‘三农三牧’工作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精准发力,为‘中国人的饭碗主装中国粮’作出更大内蒙古贡献。今年以来,我们早谋划、早动手,已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下达到12个盟市,提前下达各项惠农补贴,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确保全区粮播面积稳定在1.03亿亩以上。我们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个配套’,统筹整合资金1.9亿元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增粮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田;加快推进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打造国家整区域推进典型;研究出台促进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措施,大力推广托管、半托管社会化服务,全面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步伐,力争今年全区粮食产量继续高位增产,全面展现内蒙古的新担当、新作为。”


    巴彦淖尔市地处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有1357万亩耕地,河套灌区是我国特大型灌区之一,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


    巴彦淖尔市委书记贺伟华说:“我们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建设农牧业强市的首要任务和优先目标,扩良田、育良种、强良技、施良策,努力让‘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河套肉、河套菜。一是扩良田保面积,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大开大合、大破大立整灌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二是育良种增产量,充分发挥国家农高区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着力加大本土粮种、畜种、草种等研发力度。三是强良技提效益,大力推行麦后复种、间作套种、轮作倒茬、看禾选种、测土配方施肥等种植模式和先进适用技术,有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比较效益。四是施良策促增收,配套落实奶业振兴、生猪繁育、菜篮子建设等国家、自治区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制定出台优质小麦十条意见和小麦种植、麦后复种燕麦草等补贴政策,不断增加小麦播种面积。”


    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沙咏梅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方位’这一提法是对新时代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新征程上,内蒙古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保面积、提单产,奋力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上彰显内蒙古力量。”


    舞活“产业链”“延”出附加值


    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


    突出特色、做长长板,内蒙古以链式思维抓产业,做大做强奶业产业链,“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发力;做大做强肉牛、肉羊产业链,提高资源整合度和发展集中度,推进种养加销全链条发展;做大做强林草产业链,一手抓“为养而种”、一手抓“生态惠牧”,大力发展生态草业……从蓝图到实践,农牧业产业链日渐成势。


    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吴忠岩说:“建优建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优势,全面推进玉米、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饲草等重点产业链提档升级。我们要跳出农牧业研究农牧业,用工业思维和链式思维的理念,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深度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做到‘吃干榨尽’最大化增值;实施好国家产业集群、产业园、产业强镇项目,支持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通辽市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兴安盟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等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项目落地见效。通过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一体发展,实现‘抓二连三带一’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准化定位、体系化布局,全区上下凝聚共识,紧盯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持续强链、延链、补链,“强”出竞争力,“延”出附加值,“补”出新动能。


    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志平说:“巴彦淖尔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按照全产业链、工业化思维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坚持提质增量,进一步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在‘特’和‘优’上下功夫,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样板区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中展现新作为。”


    对于如何疏通“堵点”联结“断点”畅通产业链,沙咏梅道破关键:“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链整合,充分利用内蒙古农牧业优质资源,着眼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推动优势产业及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促进商贸物流、全域品牌创建、科技创新等协同发展。”


    以链式思维抓产业,不断促进产业链更完整、产业结构更优化、产业规模更壮大、产业聚集更高效、龙头带动更强劲,农牧业必将向着更高质量破浪前行。


    打造“蒙”字标亮出“硬招牌”


    内蒙古味道香飘万里!内蒙古以区域品牌为带动、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以“蒙”字标为牵引,大力推进农牧业品牌建设,使内蒙古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质量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让“蒙”字标成为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的“代名词”。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云飞说,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蒙”字标已经成为具有鲜明内蒙古区域特色的认证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广泛关注,品牌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下一步,要建立品牌培育目录,按照上下有层级、区域有特色、整体有优势的品牌建设总体布局。加大“蒙”字标认证推进力度,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今年计划获证企业增扩到45家,认证产品品类增加到200个。以开展品牌价值评价为抓手,发布内蒙古农牧业“品牌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蒙古农畜产品品牌榜。以“蒙”字标认证品牌为主体,建设优质供应商集群,助力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走出区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沙咏梅认为,品牌是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农牧业品牌建设既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内蒙古要继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健全品牌建设体系和评价机制,完善农牧业品牌目录制度,大力推动农牧业品牌建设,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以农牧业品牌引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兴安盟从实践出发,让“兴安岭上兴安盟”的农畜产品招牌飞越巍巍大兴安,传到了全中国。


    近年来,兴安盟依托生态、农牧业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源在兴安——自然兴安盟生万物”“兴安产安心选”等区域公用品牌。截至目前,该盟“两品一标”标志使用产品达到44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产品42个,“兴安盟大米”获“蒙”字标认证企业5家,“兴安盟大米”以品牌估值180亿元位列全国首批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2名。


    兴安盟委书记张晓兵表示,下一步,兴安盟将坚定不移走品牌发展之路,做优做强“兴安盟”系列区域品牌产品,以品牌建设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一是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开展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蒙”字标梯队培育,持续打造“兴安盟大米”“兴安盟小米”“兴安盟牛肉”“兴安盟羊肉”等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扩大“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数量,推动农畜产品聚小成大、整建制闯市场。二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兴安盟大米”品牌。种良种、卖精品、闯品牌、做高端,努力让兴安盟大米进入国内顶级稻米品牌行列。按照“一个区域品牌、一套标准体系、一个国有平台企业、一批联盟企业和一系列主导产品”思路,组建国有平台企业,完善修订“兴安盟大米”系列标准规程,建立“兴安盟大米”商标使用准入和退出机制,对兴安盟大米产品包装、品牌标识、旗舰店实行统一管理,推动兴安盟大米飘香全国。三是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建立兴安盟“土特产”发展名录,培育发展冷水鱼、中草药、卜留克、大果沙棘、沙果干、五角枫油、山珍食用菌等土特产,积极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针对性地推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绿色有机认证,让兴安盟土特产更好创“牌”出海、链接全国大市场。


    “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的“硬招牌”正在立起来亮起来!从田园到餐桌,内蒙古的农畜产品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记者韩雪茹李国萍薛来高敏娜)

    2023-03-27
  • 绿色优质农产品总量去年达2亿吨

    本报昆明3月24日电(记者郁静娴)记者日前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国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7.6%,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1万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总量达到2亿吨。10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取得历史性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从生产、技术、监管、追溯等方面协同发力、产管并重,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今年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聚焦重点品种,坚持从严监管、精准发力、较真碰硬,集中整治农兽药残留突出问题。二是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培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搭建消费促进平台,完善认证和标志使用管理措施,大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三是落实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加强对农户等各类主体监管,推动乡镇落实监管责任,加快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2023-03-25
  • 辽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强国必先强农。辽宁省明确,要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作为新时代“辽沈战役”10项新突破之一。达成愿景,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洪波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重点任务、今年重点工作举措进行介绍,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福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辉,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雨等回答记者提问。





    让“米袋子”“菜篮子”量足质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辽宁的政治使命。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辽宁心怀“国之大者”,把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全面落实播种面积任务,提升单产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等措施,持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安全根基。


    今年,辽宁省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5303万亩以上,目前任务已分解落实,春耕备耕正在有序推进当中。做好种业振兴大文章,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等能力建设,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库(圃)9个以上,推进水稻、玉米、大豆等突破性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方面,要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做到抗旱与排涝“两兼顾”、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两手抓”,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89万亩,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


    提高“菜篮子”生产供给能力,科学调控生猪产能,推动奶业振兴,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和改造升级,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小粒花生、白羽肉鸡、良种奶牛、大豆、辽河流域粳稻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个以上,新增1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个。渔业方面,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建设远洋渔业捕捞设施,辽渔集团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大连(辽渔)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今年全面启动大连杏树屯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核心区杏树中心渔港建设、黄海沿岸带渔港建设、渤海沿岸带渔港建设以及全区渔港、渔船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充分发挥辽宁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由农产品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转变。打造一批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2000亿级的粮油、畜禽深加工产业集群。建立全省预制化食品重点企业名录,打造一批标杆型龙头企业。通过构建“辽字号”品牌体系,提升食品工业质量和标准。同时,实施食品安全工程,鼓励企业实施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建立地方特色食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制度。


    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在乡村“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排在第一位。辽宁省积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今年,辽宁省要培育创建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不断拓展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开展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三级联创,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0个、示范家庭农场200个。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年实施面积新增50万亩。


    乡村旅游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我们依托辽宁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和丰收硕果,推出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文旅产业项目,提质升级一批文旅产业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旅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和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利用。乡村旅游引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下一步,辽宁省将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优质产品供给和品牌影响力。培育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建设乡村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辽宁省努力将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打造成乡村旅游的重要品牌。经过3年的培育创建,目前辽宁省共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7个,推动乡村实现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极大促进了辽宁乡村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下一步,辽宁省要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乡村+度假”“乡村+康养”“乡村+研学”“乡村+文创”“乡村+潮流”等20个场景业态。把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产品、非遗产品开发成“辽礼”系列文创伴手礼,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打造辽宁“后备箱”工程品牌。提升乡村民宿服务品牌,全面提高住宿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鼓励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互联网+民宿”模式,丰富旅游住宿产品供给品类。


    乡村建设靓“面子”强“里子”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粮食生产、乡村产业发展等,都需要有完善的交通、水利、物流、信息等要素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到2035年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对照这一目标任务,辽宁省提出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灌区兴则仓廪实。今年,辽宁省将持续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东港、凌海、营口、灯塔4座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十四五”剩余计划投资4.74亿元,力争春灌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确保春灌顺利;浑北、三道、孤山、大清河等6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85亿元,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同时,积极部署计划项目库内6座中型灌区提前实施项目建设,力争在4月份启动开工。


    道路畅则百业兴。通过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让基层尤其是偏远村镇“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和财气。为此,辽宁省今年将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重点实施乡村级公路硬化,建制村通双车道以及“畅返不畅”改造等任务,打造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5000公里。


    环境美则更宜居。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今年,辽宁省将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实施“四旁”绿化体系建设,谋划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创建美丽宜居村1020个。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计划实施300处农村供水工程,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5.5%。


    目前,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辽宁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逐步把乡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人居环境优美宜人的乡村、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的乡村、精神富有文化繁盛的乡村。朝着这个目标,辽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2023-03-25
  • 临沭: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

    阳春三月,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草莓大棚里散发着浓浓的草莓香,绿油油的草莓叶蔓间,布满了玛瑙般诱人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前来采摘的游客三五成群,拎着采摘篮穿梭其间。游客陈红对这里的采摘园评价很高,“这里的草莓长得漂亮、味道香甜,采摘园服务也很好,我下次还会再带着朋友来的。”


    据示范园负责人刘泽旭介绍,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以生态采摘为核心的“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采摘园的草莓品种齐全、糖度高、产量高并且具有深加工价值,采摘项目一经开放,很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采摘,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朱村特色产业。


    相比热闹非凡的草莓大棚,隔壁的智能日光温室大棚内要安静许多。走进温室大棚,一排排、一簇簇雪白的灵芝菇冲破菌包,朵朵盛开,长势喜人,按照目前每公斤56元计算,每个菌菇温室大棚收入预计超过20万元。如此高的经济效益源自于园区的数字化种植技术,通过5G智能全网覆盖以及物联网传感同湿同温技术,整个园区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化控制、科技化种植,实现了果蔬种植的提质、增产、增效、降本。


    近年来,临沭县着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抓手,推进农文旅行融合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大力推动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临沭县还积极探索企业与群众利益联结新模式,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示范园带动农户投资兴业,加快农户致富步伐。朱村珍珠苑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王晓艺向记者介绍,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既可以在产业园提供的场地里参加统一种植,也可以把农业园培育的菌棒带回家自己种植,产品都由农业园按统一价格进行回收。通过与农户订单式定向种植合作模式,以企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由农户生产,企业回收、产业化深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据了解,依托农业产业园建设带动农业快速发展,临沭县现已建成规模化现代农业示范园30多处,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0家,各类家庭农场2000多家,较好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张芸郁万健)

    2023-03-24
  • 呼伦贝尔农垦:备好春耕多打粮

    又到一年春耕时。耕地规模居全国农垦系统第三位的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抢前抓早,全力做好备春耕生产,广袤的黑土地上正掀起备春耕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作为现代农业的“国家队”,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发挥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压舱石”的作用,在备春耕时节,集团公司上下全力做好春耕前期各项保障工作,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扎实推进粮食生产,让“中国碗”装上更多优质的“农垦粮”。


    2023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粮扩油的战略方针,科学制定种植计划,保产量、促提升。集团公司预计农作物种植面积576万亩,其中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


    农业生产,种子是关键。在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古里农牧场公司的实验室里,黑河51、华疆34、嫩奥8等各种各样的大豆种子均匀“播种”在湿润的沙床上,正在接受“考验”。


    为保证种子发芽率达到统一标准,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按批次对大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力求获得最标准的实验数据,之后还要对种子进行机械精选和人工复选。


    “我们将随机抽选的400粒大豆种子混合后均匀分成4份,这样既能保证抽选种子的随机性,也能体现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目前的结果显示,豆种的发芽率都在96%以上,这为高标准、高质量打下了好的基础。”古里农牧场公司生产科长王军旗说。


    备耕春耕,农资先行。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早谋划早部署,去年底就完成了基层单位农药、微肥、化肥采购情况的统计汇总。春节过后,各基层单位化肥陆续进场,目前储备量已实现过半,3万多吨种子已全部到位。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在科学选肥、用肥上狠下功夫。三河农牧场公司工作人员今春采集了258份土壤样品,送至专业机构检测不同地块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再根据测土配方结果和往年种植经验,科学调整化肥投入量及各种肥料施用比例,提高化肥利用率。


    三河农牧场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晓斌介绍:“公司的56万亩耕地分布在10个农业生产连(队),由于地区跨度大,不同地块的各种成分含量不同。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加什么’的原则,调整肥料营养配比,让农田吃上专属‘营养餐’”。


    近年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每年新增采购国内外先进农机具1000余台套。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大数据平台等现代科技应用的助力下,开启了智慧农业模式,生产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日益提升。


    今年备耕阶段,集团公司携手国内外多家农业机械合作企业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提升驾驶人员对现代农机具的使用水平。集团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近万台农机具和水利设施进行检修,确保各类农机具和设施等达到最佳状态,优质高效服务于春耕生产。


    在呼伦贝尔农垦,越来越多的“农机达人”在田间地头钻技术、搞发明。大兴安岭甘河农牧场分公司第一连(队)职工孙元国被大家称为“黑土地上的发明家”。30多年来,他完成技术创新、研发项目20多项,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他新近研发的扫茬机,解决了大豆和玉米播种机耕地中前茬残留作物根茎影响播种的难题,既保护耕地又降低了作业成本,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


    不负春光,不负农时。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正全力以赴抓好备春耕生产,力争赢得主动权,打好开局战,让农业根基更稳,让饭碗端得更牢。(记者李玉琢通讯员王敏谭玉娇)

    2023-03-24
  • 一桥跃两岸,孤岛连双城,海南省海口市北港村——海岛路通 幸福花开(倾听)

    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全景图。





    执法巡逻车行驶在硬化后的村道上。





    大桥通车后,村民驾车到海口市购物。





    北港岛沿海滩涂上,游客在赶海拾贝。


    以上图片均为王聘钊摄


    核心阅读


    海口市美兰区北港村,位于孤岛北港岛上,从前村民进出岛都靠坐船。2019年,海文大桥建成;2021年,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一桥跃两岸,天堑成通途。


    村民们结束了400多年来靠船出行的历史,建起了新房子,吃上了旅游饭,教育和医疗条件大为改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近日,记者走进北港村,近距离探访两年来的新变化。


    午后的北港岛,海风拂面,汽笛声声,游客络绎不绝。


    渔船靠岸,卸下满仓渔获。海鲜店老板饶朝明一早便等在码头,待鱼虾落筐,挽着袖子上前挑拣。附近在沙滩拾贝赶海的游客们也凑过来,挑选新鲜海货。“游客多,生意好,忙不过来了!”饶朝明喜眉笑眼。


    这里曾经是一座孤岛,人迹罕至、土地贫瘠。岛上的北港村是海南省海口市唯一的岛屿行政村,位于海口东北部的近海,东与文昌市铺前镇、西与海口市演丰镇隔岸相望。村民2000多人皆是渔民,每日捕鱼摇橹运到市里,既折腾又难卖上好价钱。


    2019年,海文大桥建成,一桥跃两岸;2021年,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天堑成通途。通过上桥匝道,无论到海口还是文昌,都是“一脚油门”的事。北港村村民们结束了400多年来靠船出行的历史,开上轿车,盖起楼房,还吃上了旅游饭,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便民路——


    “楼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


    如今,从海口江东新区驱车前往北港村,先上海文大桥,再下北港岛互通匝道,只需10分钟的车程。


    若放在几年前,走这趟路得先开车绕过整个东寨港,到文昌市铺前镇,再从渡口换乘渡船上岛,路程足足多上10倍,多花4个多小时。那时,村民日均出行450人次,渡船每次最多坐31人,一天要发船近40趟次。


    过去,对北港村村民来说,要盖房,运材料可不是易事。建一栋二层小楼,把材料从文昌市运到北港村,得把材料装袋装船,到了岛上再卸货,需要运30趟船,4个多月才能建好。


    10年前,村民陈才霞建水泥房的时候,所有的材料都靠货船运进岛,运输费几乎高过材料费。


    而眼下,进出岛的路一通,水泥再也不是“奢侈品”了。


    北港村村民、村委会原主任陈奕军掰起手指算账:一辆小货车能装6吨沙,运一回抵得上两趟船;两个月就能建好一栋房,花费还少了一多半。现在,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就好像一夜之间,楼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他感慨道。


    不再闭塞的北港村,由里到外都焕然一新。垃圾清运车开上岛,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里通了自来水,村民们用水方便多了。


    政府先是出资修建了4.9公里长的环岛路,如今又着手改造起村里的土路。据美兰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北港村巷道硬化铺设项目共铺路7135米,投资额为600万元,今年2月底已经全部完工。


    “家门口踩了半辈子泥,没想到能过上‘出门硬化路,抬脚就上车’的生活。”村民陈琼艳满是欣喜。


    “小岛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热闹啦。以前想都没想过这样的好日子!”陈奕军乐呵呵地说。


    幸福路——


    “娃娃们都能去镇里读书了”


    两年前,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的那天,村民们喜气洋洋,北港小学的老师陈奕雄心情却有些复杂。


    “学校里没有学生,马上就要被撤并了。”陈奕雄叹了口气。他是土生土长的北港人,18岁离家打拼成了一名水手,2004年回到家乡教起书,领着每个月600多元的薪水,一干就是十几年。


    从前北港岛交通不便,如果小孩想去铺前镇上学,得每天凌晨4点起床,光乘渡船就要花上个把小时。孩子没处读书,村民喊着“上学难”,政府便设立了北港小学。


    这些年,随着生活改善,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往海口、文昌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北港小学的学生逐渐流失。直到2021年被撤并前,仍有4名老师坚守在岛上执教,学生却只剩下了3个。


    “匝道一通,就知道要告别了。”陈奕雄虽不舍,但更多的还是高兴,“现在,从岛上搭车到镇里用不到20分钟,再也没人喊‘上学难’,娃娃们都能去镇里读书了!”


    一桥飞跃天堑,连通两座城市,也连着北港岛,连着民生民心。


    “过去大家有三怕,一是怕出行,二是怕生病,三是怕台风。”如今北港人不再害怕出行,教育条件好了以后,又开始关心起医疗和台风问题。


    作为岛上唯一的村医,陈明富在北港村卫生室干了20多年,对岛上医疗条件的改善感触最深。


    “早先医疗物资靠货船补给,几天一送,常常匮乏、紧缺。村民生了急病,救护车只能停在对岸的码头,等渡船载患者过去。”陈明富说,如今路修到了家门口,他随时可以开车到市区领取新一批医疗物资,救护车也能直接开进村里。村民们小病不用出岛,急病也不再恐慌。


    北港岛临海,最怕的就是台风。


    村民饶朝泰告诉记者,过去只要一到台风季,北港岛就海水倒灌、停水停电、一片狼藉。


    这些年,政府一方面加大了对北港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避风港,推进防潮堤加高加固工程;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利用海岸带生态系统防潮御浪、固堤护岸,抵御台风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


    “能在台风夜睡个好觉,日子越过越舒心!”饶朝泰说。


    发展路——


    “吃上旅游饭,不愁没人来”


    放在过去,饶朝明从没想过自家也能吃上旅游饭。祖祖辈辈都是渔民,挣钱盖起二层小楼,已经是周围人都羡慕的好日子了。


    “通桥那年,岛上头回来了游客,但当时村里没人做旅游。”饶朝明见着商机,果断将自家房子规划装修,开起了海鲜店。游客赶海挖到鱼虾蟹,可以直接拿来店里加工享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生意根本忙不过来,收入很可观!”


    北港村村委会委员陈文东介绍,来北港岛的游客,基本都是奔着赶海和观鸟而来,“以前是交通不便没人知道,现在路一通,每逢假期都堵车呢。吃上旅游饭,不愁没人来,还怕人太多!”


    路一通,思路也通了。“现在游客有地儿吃饭了,想过夜却没处住。咱家早年间建起了三层小楼,有些闲置的屋子。现在也想改造成民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陈才霞说。


    下午4点,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记者环岛而行,北边潮来潮往,南边则是成片的红树林。潮水渐退,滩涂上爬出打洞的相手蟹,弹涂鱼顾自跳跃,四处都是鼓虾发出的“咔咔”声响。成群白鹭或隐于枝间、或歇在滩涂。不远处,一座高高的观鸟台正在修建中。


    这些年,北港村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同时贯彻落实海南省有关休闲渔业发展的要求,鼓励渔民转产转业,推动近海养殖清退工作。曾经的穷渔村,如今已是“两岸红树夹古津”。


    人气旺,还得配套足。


    眼下,由美兰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的北港渔村乡村振兴项目已经施工过半。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共建设6个项目,其中包括在原北港小学闲置场地建设一座面积2400平方米的游客集散中心、铺设沥青及道路硬化项目等。


    “以前北港是伶仃孤岛,现在却成了两座城市间的通衢。”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符少飘这些天格外忙碌。村民们有新的发展想法、乡村振兴项目细节要落实,周围的村子也想来学习,符少飘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


    远处,阵阵海浪拍打着防潮堤,忙着赶海的渔民、游客抬头看去,海文大桥凌空飞渡,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2023-03-23

  • 首 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