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拉开序幕

    清运田间积土。


    近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机器的轰鸣声在广袤的田野间此起彼伏。经过平整地垄、清运积土、填埋渠沟等系列工程建设,零零散散的“粮地”正一步步整合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良地”,临河区在全市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率先拉开序幕。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有助于农田灌排,还便于机械化耕作,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既提高了抗灾能力,为农民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也提高了群众耕种的积极性和土地流转率。”双河镇党委书记阮永杰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此次项目全部采取“大破大立”建设模式,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重新调整分配经营。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林工程,在深入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同时,也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据悉,临河区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0.32万亩,其中包括新建2.52万亩,改造提升7.8万亩。共涉及城关镇、双河镇、曙光乡、八一乡、干召庙镇、狼山镇、乌兰图克镇、新华镇、白脑包镇、狼山农场10个乡镇、农场。目前已开工的新建项目包括初步平整土地,清运田间积土,新建改建渠道和沟道,新建改建田间道路等土方工程;7.8万亩改造提升项目2023年1月开工,全部建设项目计划2023年6月底完工。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图古斯毕力格通讯员菅茹摄影报道

    2023-01-13
  • 人民日报关注吉林:技术创新落田间 精准服务惠“三农”

    核心阅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等学校大有可为。《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以来,从科技、人才帮扶到落地“带不走”的产业项目,广大高校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可持续的深度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高等学校具有鲜明的科研和人才优势。


    为推动高校深度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育部于2018年出台《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年来,广大高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深入一线解难题,服务“三农”促发展,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人才支持和成果供给。


    深入田间地头


    开展农技服务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大高校不断强化科创服务能力,在一线实践创新成果、开展技术指导,让更多农民挑上“金扁担”。


    技术创新落地田间。“去年遇上大旱,多亏专家带来抗旱保水的微生物技术,保住了120多亩晚稻田。”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拱头山村水稻种植大户昌冬良印象深刻。


    昌冬良口中的专家是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博士生导师刘勇。2022年夏天,村里遭遇罕见旱情。正当老昌发愁之际,刘勇和科研团队带着新研制的两种新型微生物农药到田头,开展水稻防病抗逆绿色生产技术项目试验。


    “这两种微生物农药能显著提高水稻抗旱抗病能力,还能减少35%的化学农药施用量。”刘勇介绍,当地晚稻丰收后,专家组对该项目验收结果显示,与使用传统抗旱保水化学药剂的稻田相比,昌冬良的稻田亩均增产约15%。


    精准服务惠农利农。“要是能用秸秆归行机和旋耕机配合作业,苗带和秸秆条带交替分布,可以减少15%到20%的化肥使用量,护地保产还省钱。”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政府会议室里,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少杰正向村民们讲解。


    每年4月到10月,王少杰都会和吉林农大的八九名师生一起,住进梨树玉米科技小院。“根据老乡们使的农机、用的化肥,我们有针对性地研发新技术。”王少杰说,截至目前,梨树玉米科技小院服务农田面积超300万亩,帮助玉米增产超8%。


    为鼓励师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吉林农大建起科技小院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服务基地,遴选257名专家组成科技服务团,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难题。


    据悉,“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依托“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已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深入乡村振兴一线。


    培养专业人才


    夯实发展基础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广大高校发力人才培养提质行动,在校内创新学科专业设置,在校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学科融合,培养“多面手”大学生。“通过地里的传感器,空气湿度、地表温度等数据都能实时监测。”指着电脑屏幕,吉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专业本科生余宇驰熟门熟路地介绍,“这个是不同地块的含水量,如果相差太多,说明要调整灌溉方法。”


    2020年,吉林农大依托信息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农学院的5个学科和3个专业,成立智慧农业研究院。作为农学院和信息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的学生,余宇驰不仅要了解测土配肥等农学知识,还要学习数据分析等信息知识。“一是能教农民操作智能设备,二是能大面积收集分析田间信息,帮助老乡判断情况。”余宇驰说。


    “现在,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扎根乡村。下一步,学校将锚定农业生产中的新问题,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吉林农大相关负责人介绍。


    提升技能,培育高素质“新农人”。这段时间,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茶冲女子香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琼一得空就对着电脑记起笔记。“我报名了安徽农业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最近在上网课。”汪琼说。


    2014年,汪琼辞去销售工作,开始从事香草种植。“起初,缺乏专业知识,我种出来的香草总是不尽如人意。”汪琼回忆,后来,听说安徽农大开办了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她报了名。


    “课堂里,我们学习如何选苗、栽种、除草、防虫;毕业后,有老师一对一帮助。”如今,汪琼不仅建起700多亩香草种植基地,还带动周边680户村民共同致富。


    汪琼的成长是高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缩影。“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请过来与送过去”等多种方式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据不完全统计,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165万余人次。


    围绕特色需求


    激发产业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各高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与地方、企业需求对接,实现成果有效转化和产业应用。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国各高校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


    创新成果推广模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正值茶园冬季管护的关键时期,一大早,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宁井铭就携团队赶往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河口村,查看白茶返绿情况。


    依托安徽农大“大别山综合试验站”及下设的茶产业联盟,宁井铭团队将安吉白茶等品种引进金寨县。从试种、加工到开展农民培训,团队已带领金寨县种植1.4万亩白茶,产值达3.92亿元。


    近年来,安徽农大探索建立“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现已在安徽主要农区建设8个综合试验站,下设73个县域农业产业联盟,并通过校县合作成立现代农技合作推广服务中心,为农技推广提供全链条服务。


    “截至目前,我们已为金寨县选育引进43个农业新品种,试验推广35项新技术,推动金寨县形成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四大特色产业,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站长简少明说。


    搭建知识产权平台,保障技术转化落地。2022年11月底,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荻高值化利用制备低聚木糖项目”中试生产在湖南浏阳取得成功。


    这一生产线的关键核心技术,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易自力教授团队研发的“南荻全组分高值化利用及多产品联产技术”。在湖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中心的帮助下,该技术被成功转让给长沙绿叶生物。“中心主动帮我们联系企业转化科技创新成果,还提供法律咨询、议价参考、风险评估等多项服务。”易自力说。


    2020年,湖南农大成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中心,提供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全链条服务。据中心执行主任胡泽友介绍,学校还引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技术转移机构等校外单位,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共同参与中心建设。


    本期统筹:栾心怡

    2023-01-12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细做实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光明日报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陈晨)为确保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印发《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乡村基层组织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强调,要组建防控服务队伍。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由村党组织书记负总责,村“两委”负责统筹组织建立村级防控队伍。发挥村民委员会等机制作用,通过网格化、信息化等手段,实行分组、分片(网格)联系。登记管理村民基本健康信息,重点做好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以下简称“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承担摸底基本情况、组织走访巡查、协助送医送药、辅助转诊转运、落细关爱照料、做好宣传引导等防控任务。


    《指南》明确,要落实村民、返乡人员、重点人群、感染人群的个人防护责任。引导村民主动配合接种疫苗,按要求组织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早完成疫苗接种,科学佩戴口罩。引导返乡人员返乡初期和疫情严重时期尽量少聚集、少聚餐,不扎堆,减少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人群接触。村“两委”要掌握并上报本村重点人群健康信息。感染人群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患者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指南》要求,要做好重点场所、环节防控管理。疫情严重时,适当控制集市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聚集性活动的规模、频次和时长,倡导婚事、丧事从简。娱乐休闲、宗教活动等场所暂停营业或开放;农贸市场、银行网点等营业场所缩短营业时间;饭馆、农家乐等限制同餐人数或取消堂食。


    《指南》明确,要做好协助重点人群转运、联系抗疫物资配备等工作。组织动员有私家车的村民成立转运保障志愿车队。村卫生室要配足必要的防疫物资用品,药品等可用量应保持在2周以上。物资紧缺时,优先发放给重点人群和困难人员。


    《指南》指出,要落实农业生产活动防疫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大田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及疫病防治、农资产品流通。村“两委”根据农户需求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养,协助组织做好投入品供应,将农业生产资料、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运输保障范围,确保农资顺利下乡,农产品顺利外运。

    2023-01-12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民观点)——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凝心聚力。


    ——编者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上旧庄村的大棚里,村民们正在打包装运刚摘下来的草莓;走进辽宁省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大院中,堆成小山的玉米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农田里,冬小麦发芽吐绿、长势喜人……冬日时节,广袤乡村涌动发展希望,亿万农民信心满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阐明“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回溯既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农村。纵观世界强国发展史,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必须有强大农业作支撑。走进果园,向果农了解当年苹果收成,同老乡们亲切交流;在村苹果洗选车间,听取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并察看分拣装箱生产线……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来到陕西延安,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亲切的话语、殷切的嘱托,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一滴滴汗水,一季季丰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农业发展日益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我国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光纤和4G网络,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各地呈现;促进农民富裕富足,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1缩小至2021年的2.50∶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应当清醒认识到,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矢志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农业发展进程的提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集聚众智众力。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而是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业强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方此之际,尤应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讲述了曾是“中国最贫困的角落”之一的四川大凉山的故事。搬新家、兴产业、强基建、抓教育……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全国乡村面貌持续改善的缩影。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万众一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3-01-11
  • “农村防疫公益行动”走进河北赞皇县、西柏坡等多地乡村

    1月10日,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谷家峪村村民正在领取消毒用品。人民网朱鹏涛摄


    人民网石家庄1月10日电(朱鹏涛)“这批消毒用品我们将登记好有序发放到村民手里,剩余部分组织志愿者对村里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杀工作。”1月10日上午,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谷家峪村通过人民网“农村防疫公益行动”收到了爱心企业河北积融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消毒用品。谷家峪村党支部书记谷彦文说,收到这批消毒用品,村里防疫物资得到了有效保障。


    截至目前,人民网河北频道和爱心企业捐赠的消毒用品已陆续送到赞皇县南峪村、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鹿泉区谷家峪村,接下来还会陆续送达到邯郸市魏县、邢台市平乡县等地。为了助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人民网发起“农村防疫公益行动”,号召社会各界力量联合起来,为农村地区和县域社区的重点人群提供防疫相关的公益支持。

    2023-01-11
  • 高科技走进田野 老百姓收获满满

    巴彦淖尔市农技专家在乌拉特后旗进行向日葵取样测产。(资料图片)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巴彦淖尔市勇担责任,履行使命,在农牧业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向前。2022年巴彦淖尔市农牧业重点科技成果现场推介会上,推出“巴麦13号”、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栽培技术、移动式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等21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


    巴彦淖尔市副市长郭占江表示,这些科技成果是专家、技术人员、基层工作人员等结合土地实际,经过多年创新、研发、试验、改造的科技创新成果,是深受老百姓认可、欢迎,使用积极性强、意愿高的科技成果。


    新品种播撒在河套大地上


    小麦、玉米、向日葵是巴彦淖尔市三大传统作物。如何进一步加大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力度?巴彦淖尔市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答案——把农业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增加单产和效益上。


    今年3月,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兆丰小麦产业化研究院、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在临河区举行了国审春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生产经营权转让签约仪式,标志着该品种正式由研发示范阶段迈入大面积生产应用阶段。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从2006年开始研究“巴麦13号”,经过十多年在巴彦淖尔和云南两地的加代选育,从两万多份材料中选育出“巴麦13号”,并在2016年通过自治区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


    青枝绿叶黄金穗,喜看麦田千重浪。今年,临河区新华镇新乐村农民薛志强种植500亩,五原县新公中镇旭日村农民朱建平种植500亩……通过科企紧密合作,“巴麦13号”在巴彦淖尔市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让老百姓切实提高收入、增加收益的科技新品种,还有“科河699玉米”“三瑞9号”。


    不久前,在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圐圙补隆村,农业专家对“科河699玉米”进行实地测产,玉米亩产1375.39公斤,标准水分含量为14%。


    “科河699玉米”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李建生课题组利用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联合选育,目前还在通过生物技术不断改良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


    “没想到种葵花就能有十多万的收入。”五原县复兴镇联丰六组农民杨永胜是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忠实客户。“三瑞9号”食葵杂交品种是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瑞农科)2018年独自研发的国产食葵杂交种。2019年以来,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以五原县为核心,辐射临河区、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等向日葵种植主产区,同时,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向日葵种植区域的营销和科技服务网络,提供全程跟踪式技术指导和专业优质的咨询服务,有力地保障了传统向日葵种植基地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向日葵产业的提质增效。


    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韩俊义介绍,今年,巴彦淖尔市推广国审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1.5万亩,玉米新品种“科河699”120万亩,向日葵新品种“三瑞9号”50万亩左右。


    创“芯”驱动,且看种子的力量——“扩容增量”“提质增效”“融合增收”可推广可复制的高产高效新品种播撒在河套大地,耕耘出百姓美好未来。


    新技术应用引领现代农牧业


    农业现代化是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巴彦淖尔市除草剂约占农药总用量的85%以上,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集成推广除草剂减量增效技术。”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说。


    在现场推介会上,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农药药械与防治科长刘宝玉介绍,这项技术利用机械耕地除草,并通过科研攻关集成了除草剂减量增效技术——厚膜升温防草、膜间耘地除草、膜下节水控草、使用高效药剂。据统计,除草剂减量增效技术,在玉米田亩减药67克以上,减量45%以上;在向日葵田亩减药200克以上,减量60%以上,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对水分和肥料需求较大,如何以更少的水、肥实现更高的产量,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


    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栽培技术的故事要从“一增四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说起。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粮食科科长马军成介绍,他们结合河套地区玉米种植特点及限制,通过对农业部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集成近几年玉米栽培中一些关键技术形成的综合高产高效技术,形成玉米“三优两增”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通过“优化土壤环境、优化水肥管理、优化耐密品种”,解决以往种植模式中存在的水肥利用不充分、温度适宜性差、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效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


    玉米“三优两增”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自2017年在河套地区大范围推广应用以来,亩产照常规种植增产20%以上。


    今年,他们应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负责人李少昆研究员玉米高产创新栽培技术,结合本土化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实施全程机械化,通过密植抗倒群体、增加群体整齐度、精准水肥运筹、加强病害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提升玉米单产,最终形成适宜于该市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栽培技术,实现农民节本增效。


    巴彦淖尔市是全国乃至世界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年种植面积400多万亩,年产量达90多万吨,年纯收入近50亿。全国一半的向日葵来自内蒙古,内蒙古一半的向日葵来自巴彦淖尔。向日葵产业是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农业产业,也是当地种植业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当地农业经济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巴彦淖尔市的向日葵这么优质,其中向日葵品质提升高效集成技术功不可没。


    向日葵品质提升高效集成技术通过良种良田相配套、良机良技相融合,集成选用向日葵良种、地力提升、适期晚播、扩行降密、间套种、四控、插盘晾晒、机械收获以及配套蜜蜂授粉、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有效破解向日葵品相不好、品质差、效益低等瓶颈问题,实现增产增效并重目标。


    实践证明,应用该集成技术,亩均增产25公斤左右,节约用肥5-10公斤/亩,节种400-700粒/亩,节药200克/亩左右,节省人工成本50元/亩左右;此外,可有效提升向日葵籽粒品质,商品售价提高2.0元/公斤左右,亩均节本增效可达500元以上。


    新装备成百姓增收新路径


    “今年我在园区承包500亩地种植辣椒,统一利用‘5G+引黄河水滴灌’智慧种植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精准播种,采用智能操控技术精准滴灌、施肥,进一步提高辣椒的坐果率。现在,测产结果为700公斤/亩以上。”种植户杨战军“揭秘了”“钱袋子”鼓起来的原因,“采用智慧农业技术种植辣椒,比过去传统种植方式节水30%至40%、节肥30%、节省农药20%,田间管理成本减少50%以上,品质提高了1到2个档次。”


    移动式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农业灌溉技术装备,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移动式滴灌“小巨人”。“它可以实现节水、节肥、节药,省工、省时、省力。”杭锦后旗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杰介绍:“这套设备用柴油机作动力,可直接利用水渠、池塘、排水沟等进行农田灌溉,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可节水50%、省工50%,化肥、农药各节约30%,可增产15%,提高产值15%。”据悉,今年杭锦后旗计划在全旗推广可移动式黄河水直滤设备300台。


    一个个生动画面勾勒出巴彦淖尔创新新装备让老百姓增收的“高光”时刻。


    2022年初,巴彦淖尔市政府制定出台《巴彦淖尔市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转化应用,组织实施了水肥一体化双减种植技术示范、优质肉羊新品种推广及标准化养殖示范、“巴麦13”新品种扩繁与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等10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全市农牧业创新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记者及庆玲)

    2023-01-10
  • 山村里的“新气象”

    时值隆冬,但阳光照耀下的金色谷地尚未迎来往年般风刀霜剑的时候。沿着平坦宽阔的硬化路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库乎乡古德村,阳光斜射下,氤氲弥漫的炊烟,如同一层薄薄的面纱,笼罩着整个山村,村巷里时不时传出孩童的嬉闹声和零星的爆竹声。





    1月5日上午,阳光透过锃亮的玻璃,暖融融地洒在同仁市古德村村委会朝南的封闭式廊檐,村支部书记夏吾才让和村委委员夏吾扎西正忙碌地接待着前来认领股权的村民,面前的长条桌上,摞着一沓沓现金和一本本股权证。


    从2022年最后一次村民大会以来,村民们开始陆续入股,十余天里,已有近130户入股领证,成为股东,集体企业也有了近80万元村民自筹资金入账。


    “厂房的主体建设已经完成,设备也都已经到位,只等着安装和试运行。这让大家对这份产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信心,之前很多不愿意入股的村民也改变了他们的看法。”眼看大家入股村集体产业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村支部书记夏吾才让喜上眉梢,他说,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对村民关却才让来说,这是极为特殊且重要的一天,他揣着现金和户口本,一大早便来到村委会排队等候,为自己和弟弟索南昂旦认领股份。


    “过去,厂子由私人经营的时候效益就非常不错,现在拿回村里经营管理,又有了乡村振兴的项目支持,我相信以后一定能大有作为。”经过清点入账、签字画押和最后的盖章颁证,关却才让正式成为了古德村集体产业——青海圣域涧泉山泉水有限公司“股东”。


    古德村偏居同仁市曲库乎乡的深山里,作为一个半农半牧的村落,小块农业小块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今天显然难以创造奇迹。虽说山泉水公司经营权有望通过转让的方式回归村里,但在巨额资金面前,他们仍束手无策,这一直是村“两委”班子心头的一块硬伤。


    直到2021年底,同仁市分两期为古德村配备了10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经过村民大会讨论、乡政府和相关部门指导及反复论证后,最终确定了发展水产业的方案。


    “对我们来说这笔乡村振兴的项目资金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我们发展集体产业的想法就能变成现实。”得到资金支持,夏吾才让和村民们激动万分,但一想到山泉水公司经营权转让资金还没有着落,不禁让他们愁眉不展。“按照规定,这笔乡村振兴的项目资金不能用于收购这家公司,我们只剩下自筹资金这一个路子。”


    2022年上半年,古德村村委得到山泉水公司原负责人的点头同意,通过市、乡党委政府支持帮助,从省城西宁请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山泉水公司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双方由此完成“接力棒”的交接,公司正式回归村里。


    2022年7月,山泉水公司厂房升级重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12月,从浙江省订制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已悉数到位。走在坐落于村东头那间8000平方米的厂房,穿梭于全新的生产线之间,夏吾才让十分激动。“我们计划今年3月份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到时候一定要打个漂亮的‘第一仗’,在新的一年里给大家亮出新的成绩,把大家的的热情点燃起来了。”


    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夏吾才让和村委委员们成竹在胸,上半年桶装水配送的繁忙业务,让他们对公司发展信心大增,为此,在提出村民自筹资金入股产业的想法时,他们争相举手赞成,甚至有人要当场交纳入股资金。


    “‘人心齐,泰山移。’对我们村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眼下,正是需要大家进一步齐心协力的时候,作为村支部书记,这一年,我也要与时俱进,带着村委委员们努力干出一番成绩,为村子发展和村民共同富裕作出贡献。”站在新建厂房门前,夏吾才让斩钉截铁地说。

    2023-01-10
  • 丽水青田县万山乡党建引领乡企联建 拓宽共富路

    “有了进口商品城这个大平台,我们再也不愁今年的农产品没销路了!”近日,丽水市青田县万山乡与侨乡进口商品城商会举行“乡企党建联建·携手并进奔共富”活动,会上双方签订农产品意向采购协议后,青田县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先雄开心地说。


    万山乡地处偏远,居于群山之巅,沿山峦设居,这里不仅有万山红米酒、蜂蜜、笋干、番薯粉等特色农产品,还是青田最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从2019年开始,该乡便与侨乡进口商品城商会凭借各自优势,在党支部交流、农产品销售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助力革命老区发展、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万山乡的强村公司,是双方联建的合作重点,每年公司都会通过商品城平台销售蜂蜜、茶叶等农产品数十万元。“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合作越来越顺畅,一方面是在人才培育和营销模式的学习交流上,由企业选派优秀党员、技术能手、经营骨干来村里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传授职业技能知识;另一方面是他们拿出真金白银从我们这里采购农产品、捐助困难群体以及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多角度助力乡村振兴。”潘先雄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万山乡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媒介,通过与侨乡进口商品城等单位合作,有效盘活村级现有资金、资产、资源,推动产业由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联动协同、集团作战转变。同时,用好“红色万山”品牌,做好全乡特色农产品的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积极完善农产品展销平台和营销体系,全乡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00余万元,红绿融合发展初显成效。


    除了在农产品、进口商品销售上的互帮互助,双方还发挥村企间组织与人员互融、资源与优势互补、利润与效益互惠的积极作用,择优党建工作硬、发展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村庄发展,积极构造“四种利益联结体”,即党建引领、支部带头、企业帮扶、群众参与,共建村企利益联结体,进一步将发展成果共享到千家万户。


    万山乡党委书记林勇表示,随着村企联建的深入开展,还将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多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特别是深化在人才交流、科技帮扶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走出村企联建新路径,共建同心圆、共享致富路、共画振兴图,奋力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乡级样板。

    2023-01-09
  • 贵州桐梓:实施农业提质行动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贵州省桐梓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粮油安全生产、特色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和数字化发展等工作,实施农业提质行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狠抓粮油和特色产业发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桐梓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抓好“点、线、面”结合,“点上”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规范”适度规模的粮油种植示范点;“线上”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抓好粮油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抓好粮油生产。


    在狮溪镇黄坪坝区,村民们有的忙着给油菜浇水,有的给油菜施肥。当地农技服务人员正深入田间地头,对冬季油菜管护进行认真细致的技术指导。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桐梓高度重视粮油生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狠抓示范带动,打造水稻、油菜、玉米高产栽培示范点,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2022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0.5万亩,产量20.02万吨;完成2021-2022年夏收油菜播种面积9.61万亩、产量1.34万吨;完成2022-2023年油菜种植12.23万亩,预计油菜产量1.71万吨,保障了桐梓人的“米袋子”和“油瓶子”。


    在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桐梓县还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将方竹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来抓。在方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全面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财政资金撬动、鼓励大户投资等方式,逐步扩大笋林面积和丰产林面积。如今方竹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2022年方竹笋采收面积达55.8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约7亿元,涉及15万竹农。为延长方竹产业链,桐梓还修建桐梓·中国竹笋交易中心,解决方竹笋的销售问题。在狮溪镇箐坝山修建了采笋“轻轨”,解决笋农运输笋子难的问题。


    桐梓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政策扶持、标准规模养殖、畜禽良种繁育等措施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助推了全县畜牧产业走上规模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安全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2022年1-11月全县出栏生猪40万头、肉牛3.2万头、肉羊10万只、家禽200万羽,畜牧渔业总产值在23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田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桐梓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大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进一步落实“三农”工作要求和实施农业提质行动的重要抓手,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近日,在狮溪镇黄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一辆辆大型挖掘机分布在田间开展表土剥离、开挖等作业,现场一派繁忙。


    “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坝区建设总面积1840亩,目前沙地改良246亩已全部完成,30公里机耕道已完成22公里。接下来,我们将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经理梁洁说。


    今年,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达3.2万亩。其中,新建1.8万亩,提质1.4万亩。通过不断健全沟渠和路网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的机化率、通达率、灌溉率。


    “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后机械化率提升了,通过机械化密植来提升我们的单产,节约劳动成本,实现群众更多的增收。”狮溪镇人大主席、狮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常务副指挥长娄刚介绍。


    据了解,2022年,桐梓县总投资8.68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面积共计24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6.5万亩,改造提升7.5万亩,涉及狮溪、花秋等10个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基础,为打造一批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样板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奠定了基础。


    “农业机械化+数字赋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为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助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22年,桐梓县在狮溪镇探索“农机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实施0.5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强化农机运用推广和技能培训力度。该示范点在水稻育秧、犁田插秧、施肥杀虫、稻谷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有效提高了我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跑出农业生产“加速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2022年全县新增推广各类机具1200台(套),累计达2.5万余台(套),发放农机购置补贴21.8万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割机械化使用率达50%。


    桐梓县还通过东西部协作,投资202.45万元,在官仓镇楠木村打造了数字化农业大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在数字农业大棚,一排排草莓苗长势良好,技术人员正通过棚内设置的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对草莓进行调温、浇水、施肥。


    “我们的智能化系统主要通过我们的水肥一体机、无土栽培系统,还有后台监测系统,对整个的农业生产实施精准管理、精准防控、精准施肥。”菜壳农业有限公司经理任俊介绍。


    官仓镇的数字化农业大棚实现了光照时长可调、温度湿度可控、施肥灌溉可计划,加速了桐梓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提档升级。


    随着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一个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竣工,一个个科技成果的运用,桐梓的农业产业发展必将迎来崭新的春天。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扛稳粮食安全生产之责,紧紧围绕耕地保护和单产提升两个核心,以整县推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其次要持续推进优势产业升级,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然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促农民增收各项措施办法落地见效,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桐梓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体强表示。(文/彭光杰、闫金燕图由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2023-01-09
  • 守牢底线抓发展 稳中求进促振兴——回望2022年甘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


    稳中求进,接续奋斗。这一年,甘肃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以产业就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清单化管理为抓手,接续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乡村面貌日日焕新,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幸福感稳步提升。


    守牢来之不易的幸福


    去年,当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乡石峡湾村村民董继军看到大儿子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书时,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对于这个刚刚脱贫摘帽、生活才有起色的家庭来说,高昂的医药费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帮扶干部得知老董家的情况后,第一时间想办法为他对接各项帮扶政策。村里将董继军一家人纳入医保,孩子看病的花费有了保障。


    “国家解决了我的负担,我可以安心跟着合作社继续扩大种植养殖规模了。”董继军说,一定要把产业搞得有声有色。


    底子薄、基础弱,脱贫群众之所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主要原因还是家底薄、收入低且不稳定。对于甘肃而言,脱贫成果来之不易,防止规模性返贫更是“头等大事”。


    一年来,甘肃聚焦重点群体,不断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聚焦重点区域,强化倾斜支持政策落实;聚焦重点工作,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超过72%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高峰乡是定西市安定区海拔最高的乡镇。从乡政府沿山上行35公里,便到了贡马村。


    60岁的村民高海洋一家6口人住在山里的3间房子里,房子地基下沉,房屋潮湿。每逢雨季,在外务工的老高总是睡不踏实。


    去年,贡马村生态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23户搬迁户一起搬进了新家。搬迁户摸底排查、选址、入住,只用了4个月时间。老高的四合院新家,厕所、羊圈一应俱全。


    集中力量办大事,甘肃省级领导全覆盖联系帮扶3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安排中央和省级近70%的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分年度谋划实施10大类1.5万个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实现23个国家重点帮扶县每县1个科技特派团和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全覆盖。


    从政策制定到工作部署,从项目安排到督查调研,甘肃帮扶工作力度和政策保障丝毫不减,确保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筑牢根基。


    走稳增收致富的路子


    今年39岁的李文生,是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移民新村种菜最多、最忙的人。去年7月,他投资20多万元,办起了养殖场,养了200多只羊。


    整村搬迁后,朱家涧村借助自身优势和东西部协作的东风,盖起了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鼓励群众发展规模种植。村支书朱惠平说,依托种植养殖业,去年朱家涧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了9000元,比上年增加了12.5%。


    甘肃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培育拓展脱贫地区产业新业态。


    加大力度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接续落实到户产业帮扶措施,强化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甘肃在脱贫地区建起2231家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户35万户,7.1万个农民合作社带动脱贫户80.4万户。


    “如今旱塬上的农户家里,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优质引进品种比比皆是。”正宁县石家湾子村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本地“早胜牛”为主打品牌,肉牛产业也从最初的放养、散养到现在的标准化养殖、抱团式发展,已经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东西携手,山海情深。2022年以来,天津市、山东省和36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投入我省帮扶资金38.19亿元,成功举办2022年“津陇共振兴”和“鲁企走进甘肃”活动,签约项目107个,合同金额170.8亿元。东部协作地区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畜牧产品、特色手工艺产品金额72.82亿元。


    协作双方携手推进“一县一园”和“百村振兴计划”,共建产业园区7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81个。持续打造“津甘技工”“鲁甘人力”等劳务协作品牌,帮助输转农村劳动力15.91万人,有效推动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建设宜居宜业的乡村


    “新年临近,花卉订单多、需求大,尤其是蝴蝶兰,深受消费者喜爱。”天水市清水县花卉产业示范园工作人员鲁旭兰说。


    家门口建起的花卉产业示范园,让鲁旭兰和村里的姐妹们过上了“上班族”的日子。


    2022年以来,清水县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优越的自然资源,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实现了效益倍增。


    甘肃各地资源禀赋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既要有等不得的紧迫感,更要有急不得的耐心。


    甘肃出台《甘肃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为甘肃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各地各部门编制完成6536个发展类村庄规划,深化“5155”乡村示范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往村覆盖、向户延伸。


    甘肃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电子商务、光伏项目、帮扶车间、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拓宽脱贫人口增收门路。


    党的二十大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专门部署,赋予了乡村振兴在新征程中的新使命。


    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人才保障。甘肃在全省基层干部中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关爱服务和“练兵比武”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回首2022,甘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展望2023,甘肃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陇原儿女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团结一心,接续奋斗,让田野充满希望,让生活更加美好。

    2023-01-06
  • 河北省7746个脱贫村培育特色产品12283个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省7746个脱贫村培育特色产品12283个


    基本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


    冬日时节,走进张北县德胜村,粉墙黛瓦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排排光伏板熠熠生辉,马铃薯微型薯种植大棚成方连片。“现在的德胜村,产业发展起来了,人气也更旺了,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


    2022年,德胜村大力发展马铃薯育种、民俗旅游、分布式光伏等特色产业,让“金豆豆、银窝窝、铁杆杆”等产业持续发展、强村富民。这是河北着力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跑好脱贫摘帽后的“接力跑”,发展产业是关键。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把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乡村旅游、特色林业等特色产业,全省7746个脱贫村培育特色产品12283个,基本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


    “我们把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统筹推进,优化产业布局,筑牢特色产业根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积极开展项目增收、科技支撑、龙头培育、帮扶助力四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包联和定点帮扶,不断巩固拓展产业帮扶成果,实现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主体带动、技术服务四个“全覆盖”数量巩固、持续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1元,同比增长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全省纳入国家财政补助目录光伏扶贫电站共计25204座、379.03万千瓦。全省273家帮扶车间,开工率100%,吸纳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4281人。打造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98个,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8000万人次,总收入220亿元。脱贫地区经济林新发展和提质增效面积35万亩,带动户数2.6万户;新增林下经营面积11.8万亩,新增产值1.15亿元,带动户数近8300户。


    建立健全产业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将易返贫致贫户及时纳入监测帮扶,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等不同人群5.1万户12.3万人的产业收入纳入监测数据体系,分两批对同比减收幅度超过20%的脱贫户进行预警,指导市县建立常态化分析研判和调度机制。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扎实开展“农业产业项目突破年”活动,推动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与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共建共管共用,指导市县建立产业项目帮扶台账。截至2022年11月,脱贫地区实施农业项目1402个,总投资2502.4亿元。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项目53个,签约引资额336.57亿元。


    “进入云农场,就像登上云端,卖菜方便多了。”赤城县蔬菜种植大户李玉军进入“赤城云农场”后,收到了不少订单。为拓宽当地菜农销售渠道,赤城县创新推出微信小程序“赤城云农场”,实现菜农、菜商供需精准对接。


    强化科技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河北持续优化脱贫地区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体系,7746个脱贫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实行挂牌承诺服务,建立23个脱贫地区产业技术顾问组,实现脱贫县全覆盖。脱贫地区新建30个农业创新驿站,累计达到120家以上。


    种得好,卖得出,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河北举办京津冀蔬菜和食用菌产销对接会、“品牌万里行”等活动,专设脱贫地区展区,搭建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利用京东、淘宝和扶贫832网络销售平台,组织河北名特新优农产品上线销售。重点支持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宣传营销,新增区域公用品牌6个、领军企业品牌4个。(记者郝东伟)

    2023-01-06
  • 以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铸魂工程”。新时代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村文化自信自强,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乡村社会文明新气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加大乡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充盈农民精神生活、丰富农民精神世界。通过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菜单式”文化服务、数字文化工程、村民自办文化等方式,让文化产品和服务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农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获得感。

    要激发优秀乡土文化活力,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令人沉醉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生龙活虎的民间文化活动,是农村地区的魅力和灵魂、血脉所在。在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和创新活力。要珍视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传承、发展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民俗资源,推动农耕文化有序传承弘扬,厚植乡村文明根脉,推动创新发展。

    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进文化富民乐民。通过创意引领,盘活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以丰富的乡土特色文化产品,满足城乡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古建遗存、民俗活动、手工技艺等蕴含乡土文化气息的载体“活起来”,成为承载乡愁乡恋、构筑精神家园的新场景。增强农民对乡村价值理念、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振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内在动力。

    2023-01-05

  • 首 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