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秀才”让乡村大地开满致富花
更新时间:2021-12-07
在东河区广袤的沃野田间,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衣着朴素,被农民们围在中间,一边亲身示范手把手教授,一边耐心回答周围人的问题,他们播撒科技“种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们就是扎根乡村、对接农户、造福乡民的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推进基层科技服务机制创新的举措,是解决当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径。一个个科技特派员,犹如一颗颗科技火种,在东河大地渐成燎原之势,农民朋友的思想观念、农业生产方式也因为先进科技的传播而改变。今年以来,东河区共派出科技特派员161人次,推广果树、草莓新品种400多亩,繁育新品种苗木55万多株。
“我们沟门村种植大葱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前几年,我发现大葱的品种有些退化,产量提不上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进了山东章丘的大葱,先做实验种了一批,确定品质好才推广给村民们。”段凤霞向记者介绍。
段凤霞是来自沙尔沁镇阿善沟门村的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她自上任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让村民们都富起来,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咱们要学好新技术,运用科学的方法种地,这样才能增产创收。”段凤霞时常向村民宣传科技致富的思想和理念。引进章丘大葱这一品种后,效果明显、长势喜人,产量也比原品种高出两倍,村民每亩地增收3000-5000元。大家高兴地说:“段凤霞可真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啊!”
“科技特派员,对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份工作关系到村里养殖户的利益,任务挺重的,责任也比较大,这也需要我不断地积累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养殖户用新技术科学养殖,增加他们的经济效益。”兽医师张军彦说。
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张军彦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村镇逐村、逐户地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讲解疫病对养殖户及人体健康的危害。“抓防疫就是抓发展”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下村,进圈入舍就是他的工作常态。通过不懈努力,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提高了,辖区范围内至今没有发生过重大动物疫病和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有效降低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的风险,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一户户农民的增收致富,一个个乡村的美丽蝶变,彰显了科技特派员为东河区乡村振兴注入的巨大力量。在服务“三农”的路上,东河区将深入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扎根田野,开出一朵朵致富之花。(记者郭燕通讯员徐琛) 责任编辑: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