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添动力,实现“双碳”目标更可期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2-09-20

  9月15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将延续至9月21日。科普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对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等作出部署。

  在众多领域的科学知识普及中,以“碳达峰碳中和”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内容备受关注。当前,“双碳”科普工作开展得如何?刚刚过去的暑假,各地有哪些特色“双碳”科普活动?让我们从四位一线工作者的故事中感受美丽中国的脉动,体会科学世界的奥妙。

  十年科普路播撒低碳理念

  讲述人: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俞梁

  今年夏天,很多孩子冒着酷暑来到低碳科技馆,兴致勃勃地参加低碳科普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场馆优势,为青少年“烹制”丰富多彩的低碳“大餐”。比如结合低碳环保主题纪念日,举办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科普宣教活动,与全市30多所学校开展馆校共建,提供“1+X”课后托管服务,为学生带去“绿色能源与动力”“变废为宝”等新颖课程,打造了科普新剧《千年又千年》,还邀请青年科学家到学校开展“低碳生活”等趣味讲座,让青少年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低碳知识,掌握了许多实用的低碳生活技能。

  科普添动力,实现“双碳”目标更可期

  小学生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参观。洪晓瑜摄/光明图片

  尤其吸引青少年的,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低碳科普研学线路,还有低碳游园会、“世界无废”“神奇的化石与矿石”等主题展览,以及“碳索者俱乐部”、少创汇、低碳实验室等系列公益教学。在馆里的特效影院,孩子们能看到《星河一叶》等13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影片,既领略科学之神奇,也感受情怀之博大。

  为了把“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我们还举办了“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建立了低碳科技馆第一家分支机构——杭州春晖小学分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拓展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激发青少年对绿色、低碳、环保的兴趣。

  能不能让那些地处偏远、不便来现场参观的青少年也学到低碳知识?带着这个心愿,我们探索开展线上教学,编创了30多集“我们低碳”系列科普视频,在相关平台上的点播量达到1500多万次。很多“小观众”看后纷纷留言表达喜爱之情,我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今年7月18日,杭州低碳科技馆迎来了开馆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我们累计接待观众700多万人次。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全面传递给青少年,在他们心中播下低碳的理念,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珍爱自然、拥抱未来。

  在学与玩中科普“双碳”

  讲述人:重庆自然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高碧春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起,在一次次“馆长带我们游博物馆”直播活动中,小朋友们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兴奋地分享自己学到的相关知识,并问我什么时候再带他们游览自然博物馆。我们所做的事情,正在影响孩子们的未来。

  近两年,“双碳”科普成为我们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低碳环保科普展示中心、绿色建筑展示中心、环保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主题展览及科普活动等多种方式,我们努力为参观者讲好“双碳”故事,把博物馆打造成实现“双碳”目标的科普窗口。

  我们推出了“绿色之光——无废城市建设”“筑梦零碳,心系未来——碳中和主题科普展”“碳寻新生——青海生态科普展”3个原创低碳环保主题科普展,并在重庆、湖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全国多地科技馆、博物馆举行了长达9个半月的全国巡展;还配套开展低碳主题科普研讨会、讲座、知识竞赛、亲子手工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双碳”知识,践行绿色生活。

  学习自然科学,亲身体验非常重要。我们尝试将“学”与“游”有机融合起来,以课程化建设带动研学。比如,围绕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环境日等,我们举办了环保系列科学主题活动,覆盖全市各中小学;和30多所学校馆校共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组织举办“环球自然日”“自然笔记大赛”“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编写《自然之旅》系列课程……今年6月15日,我们组织科普人员走进北碚区朝阳小学,在课后为同学们带来“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科普小讲堂,小朋友们听得认真、互动踊跃,我们也很受鼓舞。

  在科普内容上,我们从一些简单的小事入手,引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双碳”的关注,让大家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在形式上,我们尝试在学与玩中推行“双碳”科普,实现跨界与融合。“双碳”科普教育+巡展、“双碳”科普教育+舞台剧等,都很受孩子们欢迎。

  据我观察,我们博物馆每天有一半以上的参观者都是孩子。今后,我们会开发更多自然类、环保类教育课程,吸引更多的小“粉丝”。

  跨越万里,把低碳理念撒播到基层

  讲述人:中国科技馆展览设计中心工程师崔胜玉

  去年4月底,接到策划“双碳”专题展览任务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激动不已。作为一名科普展览策展人,自“双碳”战略提出以来,我一直密切关注,深知“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支持,而“双碳”科普就是汇聚公众之力的“黏合剂”。通过展览的方式解读“双碳”目标、普及低碳知识,引导大家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可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展览主题,我与项目组成员们都有些陌生感。于是,我们抓紧时间“补课”,再想方设法把专业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的科普语言。忙活了好一段时间,当我们终于完成展品设计方案、布展墙面图文初稿后,内心却犯起了嘀咕:内容够不够权威,科学性有保障吗?

  “展览内容必须由权威专家把关。”中心领导“一语点醒梦中人”。于是,我们立即着手联系生态环境宣教、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权威专家,从宏观政策以及专业角度把关展览内容。在与专家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收获,激发出了一连串新想法和新创意,展览方案也不断完善提升。

  去年9月全国科普日期间,“双碳”专题展在中国科技馆面向公众开放。由8件互动展品、60块背景图文组成的约300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记者。11月,展览踏上了全国巡展之路。沈阳、潍坊、焦作、乌鲁木齐……跨越万里,只为服务更多基层民众,讲述“双碳”动人故事。当我收到各地现场发回的照片,看到观众脸上洋溢的笑容时,内心便涌起自豪与喜悦。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国内4个城市的巡展,受众超过25万人次,获评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以及优质主题展览……

  我深深感受到,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加强“双碳”科普教育意义重大。科普工作者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作用,助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培养更多“节能减排小能手”

  讲述人:山东省节能减排科学展览馆工作人员张文婷

  “说到节能减排,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哪些?”“老师,我知道!打印时最好进行双面打印。”“我也知道!外出时应该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8月18日上午,济南市历城区华山第三小学二(13)中队学生来到馆里,参加“家校社共育,成就华彩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抢答环节,各位“节能减排小能手”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几轮抢答下来,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学到了许多低碳环保知识,并会在生活中把这些“知”转化为“行”,节省一度电、节约一张纸……看到孩子们心里种下了节能减排的种子,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8年前的夏天,我们展览馆正式开放的那一刻。这座别具特色的展览馆,从一诞生起就得到了各界关注和欢迎,因为,它承载着一项重要使命——引导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节能减排,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目前,展览馆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科普教育展示体验区主要接待中小学、大学生,开展科普教育或实训,每年都有近1.5万人次的参观量;区域能源需求侧交易展示中心集中展示了德国、英国、瑞典、韩国等国的产品和技术;智慧能源大数据展示中心,通过传感器、通信和后台管理软件等获取用户相关数据,建立专家库、技术库,针对市场需求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建筑节能材料、工业炉窑环保、节能产品超市和绿色文化区则展示新型节能产品,为不同企业提供产品与技术展示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馆科普教育展示体验区内,我们专门设置了青少年节能展品展示及体验区。太阳能发电、水滴运动、手摇发电机、人体导电、运动发电比赛、智能家居、海绵城市……展示与体验内容丰富多彩,又很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与心灵。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演示生动有趣的动漫视频,让青少年真正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同时,趣味竞答、共同探讨节能环保做法等环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加深他们对节约用电、节能环保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内心渴望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我想对小观众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此时此刻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改变习惯做起,共同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按下快进键。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陆健、张国圣、李宏、赵秋丽、李志臣、詹媛、王斯敏光明网记者战钊光明日报通讯员王艳平、徐梦玲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